A. 泗縣的教育
民國36年(1947)秋,長直溝中心國民學校附設1個幼兒班,收幼兒30人。次年秋,學校停辦,該班隨之解體。
1952年在東關小學開辦幼兒班1個班,招收幼兒44人。1956年,全縣有幼兒園2所、3班,在園幼兒85人。1957年後,經歷「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兩次周折,幼兒教育忽起忽落。1980年以來,幼兒教育健康發展,到1985年,全縣有幼兒園51所、258班,在園幼兒8550人。幼兒園(班)一般都開設語言、計算、圖畫、故事、唱歌、游戲,手工勞動等課程,每天上3~4節課,每節課30分鍾。上課以游戲形式為主,寓教於樂,生動活潑,基本上克服了早期存在的幼教小學化的偏向。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下頒「立停科舉,以廣學校」的詔令。泗縣自光緒三十四年起,先後辦起兩等小學堂、高等小學堂各1所,初等小學堂6所。其中設在現轄區域內的有:
泗虹初等小學堂,光緒三十四年開辦於州治東文昌宮內(今縣人民政府院內),甲、乙2班,學生80人。
泗州官立高等小學堂,設在北關察院舊址(現供銷合作總社所在地)。宣統元年(1909)初辦時有1班,學生40多人。次年發展到2班,學生80人。
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發生,上述學堂停辦。
民國元年(1912),泗縣有小學5所,其中較有名的3所:一是原泗虹初等小學堂恢復改建的「泗縣縣立同盟小學」,設甲、乙2班,每班學生40餘人;二是原泗州官立高等小學堂恢復改建的「泗縣縣立第一高等小學」,設甲、乙、丙、丁4班,每班40多名學生;三是新辦的「泗縣縣立同盟女子小學」,設在文昌宮前院,2班,學生80多人。之後,泗縣小學不斷發展,民國2年7所,4年20所,5年24所,6年29所,7年43所,8年68所,9年140餘所,為泗縣早期小學發展的高峰。
民國10年起,由於自然災害、軍閥戰亂以及土匪搶劫的影響,泗縣小學漸次衰減。10~13年,與9年相較,小學遞減80多所。14~15年略有回升。後又連年下降,到18年減到30所。19年增加12所。21年達51所。22年續增到62所,在校學生4451人。23年又減至58所,在校學生4097人。
民國27年秋,日本侵略軍人侵泗縣,淪入敵區的小學停辦,大片非淪陷區的小學,在國共兩黨一度合作抗日的有利條件下,得到堅持和發展。據28年統計,全縣小學52所(其中鄉鎮小學31所),在校學生2170人。
民國29年2月,主政皖東北的安徽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盛子瑾動搖出走,上述小學由泗縣新建的抗日民主政府接收管理。
民國30年12月,當時以泗縣為中心,劃片建置的幾個邊區縣共有小學150所(完小22,初小128)、224班,9020名學生,教員262人。其中泗南縣小學74所(完小11,初小63)、129班,在校學生5053人,教員150人;泗宿縣小學38所(完小4,初小34)48班,在校學生1645人,教員48人;泗五靈鳳縣小學16所(完小4,初小12)、16班,在校學生800人,教員18人;半城直屬區小學18所(完小2,初小16)、23班,在校學生1130人,教員27人;洪澤湖小學4所(完小1,初小3)、8班,在校學生392人,教員19人。31年起,小學續有發展,到33年,僅泗宿一縣就有小學100餘所,學生4000多人。泗縣分屬於泗南、泗宿、泗五靈鳳、泗靈睢等邊區縣的現有區域范圍內,到抗戰勝利前夕,計有小學63所(完小6,初小57),在校學生5067人。抗戰勝利後,續辦南關女子小學1所、6班,學生125人;泗城市小學1所、5班,學生200人;從半城遷來雪楓小學1所、6班,200名學生(均是烈士、幹部子女)。至此,全縣現有區域內共有小學66所、143班,在校學生5592人。
民國35年秋,國民黨重兵進攻解放區,泗縣解放區小學先後停辦。這時,縣國民政府又陸續辦起中心國民學校34所、135班,2581名學生;國民學校100所、150班,6890名學生,為泗縣小學發展的第二個高潮期。37年秋,泗縣解放前夕,這些小學全部停辦。同年11月,縣人民政府主政後,陸續恢復舊有小學33所,新辦小學96所(內有部分私塾轉辦的小學)。到民國38年9月,全縣小學達129所、201班,在校學生6585人,教職工250人。
建國後,小學續有發展,1952年,全縣小學達289所,是建國前夕的2.31倍;學生19651人,接近於建國前夕的3倍。這些小學都堅持學校為工農開門,優先招收工農子女人學,對家庭經濟有困難的工農學生給予減免學雜費。1949、1950兩年,全縣暴雨成災,各小學都堅持教學與生產救災相結合,實行輪班教學、分散教學和湖坡教學。同時組織學生開展紡紗、打席、拾草、拾糞等勤工儉學活動。1950年第二學期,據大庄、屏山、黃圩、長溝、沱東、汴河、劉圩7區統計,小學勤工儉學收入為2937.835萬元(舊人民幣)。
1953~1957年,貫徹執行「整頓鞏固,重點發展,提高質量,穩步前進」方針,對已有小學進行全面整頓,並重點發展一些小學。1957年,全縣有小學323所(完小50,初小273),在校學生31575人,同1952年比較,學校數和學生數分別增長8.38%和60.67%。各小學教學質量也有很大提高,1957年,全縣2004名報考初中的高小畢業生,各科成績總平均83.5分,其中最高平均分94.5分,最低平均分72.5分。1954、1957兩年,全縣還指導、安排2878名未能升學的高小畢業生走上了工農業生產崗位。
1958年,全縣小學發展到450所,在校學生44652人,但因反右派斗爭擴大化,不少教師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加之反「右傾」、拔「白旗」,在教師中批「白專道路」,在學生中批「智育第一、分數掛帥」,學校數度停課大煉鋼鐵,秩序混亂,教學質量一度下降。
1965年,小學大發展,全縣達1060所(完小78,初小982)、1761班,在校學生62143人。其中實行半日制、間日制以及早、午、晚班辦學形式的耕讀小學班776個。同1958年相比,學校數增長1.35倍,學生數增長0.39倍。
1966~1976年,全縣小學管理體制和教學設施被破壞,教學人員有的被打成「黑幫分子」,集中起來「勞動改造」,有的調回原籍,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各校紀律廢弛,秩序混亂,教育、教學質量嚴重下降。
1978年以後,加強黨對學校領導,為錯劃右派和被打成「黑幫分子」受到錯誤處理的教育工作者改正和平反,貫徹「調整、整頓、鞏固、提高」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注重「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師生精神面貌發生顯著變化。城關第一小學兩個學雷鋒小組,多年如一日,給第三居民委員會的徐大娘、朱奶奶兩位烈屬老人挑水、買面,打掃環境,勝似親人。1981年,大庄朱祠小學三年級學生郝慶金在上學的路上,拾到一個1752元的存款折,立即交到學校送還失主。小學經過調整、整頓,1985年鞏固到452所、2579班,在校學生102283人,學校數和學生數分別是1949年建國初期的3.5倍和15.53倍;與民國36年泗縣(包括現已劃歸江蘇泗洪和本省五河縣管轄的區域)小學發展的第二個高潮期相較,學校數和學生數分別增長2.37倍和9.79倍。 民國38年9月,縣人民政府根據「維持原有學校,逐步作可能與必要的改革」的方針,委蔣伯明為副校長,恢復原泗縣縣立初級中學校,更名泗縣中學。初設一年級1班,招生55人。1952年發展到7班,在校學生365人。在此階段,該校針對地方連續發生自然災害的特殊情況,吸收老解放區教學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成功經驗,組織全體師生開展以鞏固學額、堅持災區教學為中心的生產抗災活動。在近20畝校田裡種菜種糧,並從事積肥、割草、墊路等勞動,據1961年上半年統計,全校師生生產勞動收益317.1萬余元(舊人民幣)。
1956年暑假,在大庄建立泗縣初級中學,後依地名改稱泗縣大庄初級中學。1957年暑期,在長直溝設立泗縣長直溝初級中學。至此,全縣共有中學3所、14班,在校學生1197人,教職工64人,其中專任教師42人。
1958年,泗縣中學擴建為完全中學,同時增建劉圩、草溝兩所初級中學。1959年,在東關外建泗縣初級中學(後改稱第二中學)。1960年,在黃圩建泗縣黃圩初級中學(因辦學條件不足,只辦一學期,即並入大庄初中)。1962年,設在城東南小朱圩的泗縣初級農校改為普通中學,更名泗縣墩集初級中學。這時,全縣計有中學7所(完中1所,初中6所)、67班(高中9班,初中58班),在校學生3003人(高中406人,初中2597人),教職工340人,其中專任教師185人。
1963~1965年,貫徹執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控制普通中學發展,全縣保持原有7所中學,並作了一些調整。調整後的1965年,在校學生2807人,其中高中407人,初中2400人,教職工由1962年的340人精簡到243人,專任教師由185人精簡到146人。
1966~1976年,除重建和新建黃圩等12所初級中學,擴建16所完全中學和大量發展小學附設初中班外,並將28所農業中學轉為普通中學。1972年,泗縣第二中學並入泗縣師范學校,編為附設中學班。1976年,全縣有中學40所(完中17所,初中23所)、313班(高中50班,初中263班),另有小學附設初中班98個,共計在校學生18623人(高中3448人,初中15175人),教職工1013人,其中公辦709人,民辦304人。
1977年,全縣中學調整為完中20所,初中21所,在校學生充實到高中3476人,初中21039人,合計24515人。此後,根據中央「充實加強小學,整頓提高初中,調整改革高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努力辦好重點中學」的方針,對全縣中學再次進行調整。1978年9月恢復泗縣第二中學。為使學校布局合理,1981年又新建新集高中1所。初中由1977年的21所,一度發展到1980年的76所,進而調整為1985年的50所。小學附設初中班,採取只畢業不招生的辦法,到1983年逐步將1977年的85校處理完結。1985年,完中由1977年的20所壓縮到3所(泗縣中學、劉圩中學、草溝中學);中學在校學生為25610人,其中高中2111人,初中23499人,教職工為1324人。其中公辦1225人,民辦99人,專任教師1048人。調整後確定的重點中學有泗縣中學、泗縣新集中學。
1949~1985年,泗縣普通中學計為國家培養初中畢業生67743人,高中畢業生14600人。1977~1985年,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1948人,其中入高等院校786人,入高中專407人,初中專755人。
B.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墩集鎮石龍崗村上楊庄楊楊以松貧困戶口本幾個人、底保護 幾口人
楊以松戶來口本個人你沒有知道的權自利派出所戶籍警也沒有告訴你的責任和義務,所以你無法知道。
享受低保幾個人你應該去村裡看看低保戶名單公示知道,因為按規定必須在村裡張榜公示低保戶名單並且公示上顯示家庭享受低保人數,所以你去看看公示就知道了。
C. 泗縣康莊家園商業街屬於哪個鎮
泗縣康莊家園商業街呢是屬於幸福街道管理的。
D. 順豐快遞泗縣墩集有嗎
您可以上 快遞100 這個網站上面查各大快遞公司的網點分布
看看順豐快遞有沒有在泗縣墩集設置網點
E. 泗縣給力食品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泗縣給力食來品機械有限公司是2014-09-25在安徽源省宿州市泗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安徽省宿州市泗縣墩集鎮墩集村。
泗縣給力食品機械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132439425896X3,企業法人曹昌進,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泗縣給力食品機械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食品機械生產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泗縣給力食品機械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F. 請問安徽宿州泗縣墩集鎮的郵編是多少
234333 安徽省 宿州市 泗縣 墩集鎮
G. 泗縣墩集草莓可以摘了嗎,多少錢一斤
泗縣轄12個鎮、7個鄉:泗城鎮、黃圩鎮、大庄鎮、山頭鎮、劉圩鎮、黑塔鎮、屏山鎮、草廟鎮回、答長溝鎮、墩集鎮、丁湖鎮、草溝鎮、大楊鄉、小梁鄉、三灣鄉、徐賀鄉、瓦坊鄉、瓦韓鄉、大路口鄉。2005年,原三灣鄉並入泗城鎮,瓦韓鄉並入草溝鎮,徐賀鄉並入屏山鎮,小梁鄉並入黑塔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