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萊蕪大槐樹中學校貌
萊蕪大槐樹中學不掛網公布此類信息。
如有合法需要,
可直接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金猴獻瑞,吉星臨門。
祝你好運。
❷ 描寫學校的大槐樹一段話(256)字
「寶貝,下午該寫作文了吧!」老媽拋出作文本,讓它在空中劃出了一條優美的弧線,瀟灑地落在我的面前。
我苦惱地抓起筆,肘著頭,「寫什麼寫什麼寫什麼……」這三個字不知重復了多少遍。哎,一寫作文,只要隨意寫,我就傻眼了,一周下來,一個素材都沒有想出來。真不知是我不觀察生活還是生活不觀察我……唉!我開始了第N+1次的嘆氣。
隨手拿起一本作文書,隨意地翻閱,看著人家個個寫得賽過了作家。可是同題材的作文,別人筆下就是一杯咖啡,到你手裡就成了一碗白開水。那是人家經歷的,你見都沒見過,怎能寫出可口的飲料嗎?-唉!
仿寫是沒戲了,那就自己去感受唄!我舉起球拍,想來個姿勢優美的殺球動作,身後傳來了老媽的吼聲:「寫作文打什麼羽毛球?!快,『繳球拍不殺』!」老媽手下不留情,奪下了我的球拍。無奈無奈,我到底寫什麼好啊!
奶奶走過來,我「病急亂投醫」,問道:「奶奶,寫啥?」奶奶一臉茫然,答:「寫傻?!」我徹底無語。硬著頭皮走進了老媽的房間。
「媽――」「寫完了?這么快呀?!」老媽臉上帶著一絲笑意。「那個……媽,我寫完了――」我頓了一下,看著老媽臉上笑意越來越濃,我一字一頓地補充:「就怪了……」老媽立即晴轉烏雲,接著就是雷聲大作:「一下午還沒有寫完,不想寫就給我出去!!!」我一步步後退,腦袋「嘭」一下撞上了牆。「啊!有了!!」不撞不知道,一撞就撞出了素材,撞出了靈感。
我跑回自己的房間,一氣呵成地寫下了這篇文章:絞盡腦汁「憋」作文。
❸ 山西洪洞大槐樹究竟是什麼來歷,關於它都有哪些故事
引言
民謠: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
每個城市都有屬於每個城市的標志性景點和建築物,譬如提及北京,人們就能想到天安門廣場,提及長沙就能想到橘子洲頭等。而這些標志性建築物,也能夠在當地人宣揚自己的家鄉的時候令他們產生驕傲感。山西人說起自己家鄉的標志時,常常都會說到山西洪洞大槐樹,這座大槐樹歷史悠久,留下了不少傳奇故事,那這古槐樹究竟有著怎樣的來歷?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了,而山西同樣受到了牽連,袁世凱的部下所到之處,民不聊生,幾乎都被燒殺搶掠。而當他的部下來到大槐樹所在的洪洞時,有人卻勸說其不要在此搶掠,因為大槐樹是家鄉的象徵,來到這里就相當於回家。因此,袁世凱的部下收回了掠奪的命令,洪洞人免於一難。此後,大槐樹等於家的說法流傳的更廣了。
❹ 洪桐大槐樹史性遷移路線
大槐樹移民:世界移民之最
在人類遷徙史上,洪洞大槐樹下的遷徙無疑是范圍最廣、規模最大也最為慘烈的一次。這次移民是有其歷史背景和歷史原因的。
元朝在中國的統治只有89年,雖然盛極一時,但「只識彎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於蒙古貴族及封建地主對農民殘酷剝削壓迫,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引起連年不斷的戰亂。元順帝時,元丞相伯顏因農民起義首領朱光卿、棒胡是漢人,竟奏請朝廷,殺盡天下張、王、劉、李、趙五姓(當時漢人中以這五姓最多)人。這一血腥恐怖政策終於激起了元末大規棋的農民起義。
戰亂之外,水災、瘟疫也接連不斷。黃河、大清河、小清河等多次決口,使中原之地漂沒田廬無算,死亡百姓無數,村莊城邑多成荒墟。「道路皆棒塞,人煙斷絕」,是當時中原地區的真實寫照。
除水災之外危害較大的是蝗災。從至正元年到25年:大蝗災計有18次,中原地區從元統三年到至正末的13年中,就有15次大飢荒。至正19年,山東出現了「民食蝗、人相食(人吃人)」的慘狀。
此外,明朝洪武年間發生的「靖難之役」,對山東的影響也非常大,四年的戰爭加劇了齊魯大地的荒涼局面,出現「千里無雞鳴」、「人煙絕跡」的悲慘境況。
山東省臨清市寨村光緒四十年寫的《李氏族譜》記載關於「靖難之役」說,為爭奪皇位,燕王朱棣向南京政權發動戰爭,持續四年,殺掠無數。想當時,或殺,或剮,或逃,以至「道路蓁塞.田疇草莽,干村辟荔,魂哭鬼狂」,「東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幾為丘墟焉」。
當元末明初中原地區荒疫兵亂之時,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中原地區的兵亂及各種災疫很少波及山西,東有太行為屏藩,西有呂梁做遮擋,山西大部地區也沒有發生大的水旱蟲災,風調雨順連年豐收,同鄰省相比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丁興盛。
為了維護明王朝的封建統治,決定了移民屯田的戰路決策,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兒子永樂帝朱棣,相繼實行了大移民政策。當中華大地人口的天平嚴重失衡時,素有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和繼承者朱棣,必然把目光瞄定山西,投向晉南,大移民不可避免地要在這里發生了。從山西未遭戰亂、人丁昌盛、經濟富庶的地區,強行遷徙出大批百姓,遷往人煙稀少的河南、河北、山東等18個省份。「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從洪武元年(1368年),到朱棣永樂十四年(1416年),近50年間,這樣大規模的移民,前後竟有18次!涉及800餘姓氏,上萬個家族,包括漢、蒙、回三大民族。
於是,這廣濟寺旁、汾河岸畔的那棵並不超群出眾的漢槐,便以無與倫比的身姿,走進了歷史的風雨,走進了歲月的滄桑,走進了一個民族的記憶。
古老傳說銘記移民之痛
關於當年明官府組織大規模移民,在民間流傳著許多傳說。盡管都無從考證,但卻銘記了人們對大移民的難以言說之痛。
「洪洞大槐樹遷民並非只遷洪洞人。洪洞大槐樹是山西遷民的聚集地,遷出的居民是以太原、平陽(今臨汾)二府,澤、潞、遼、沁、汾五州為主。據粗略估計,至少有數百萬。」劉中平對記者說,「當時,曾有移民的記錄,具體記載著所有移民來自哪裡、遷徙到哪裡,可惜在文革時期被毀了。」
「關於明初洪洞大移民的原由,在河南和山東民間,傳播面最廣的是胡大海復仇的傳說。」劉中平說。
據說,元末時期,河南一帶流浪著一個乞丐,其人五大三粗,相貌醜陋,帶片披襟,蓬頭垢面,體壯如牛卻游手好閑,為鄉親們所不齒,人們避之如惡煞厲鬼,即使有殘羹剩飯也不施捨。他一出現,家家便關門閉戶。一日,他猝然闖而進一土財主家,伸出毛茸茸的黑手討要,老嫗為羞辱他,將一張大油餅為孫兒揩腚後,扔狗吞食,並喝狗將其咬出門外。這乞丐就是胡大海。胡大海深感中原人心太壞,遂暗暗立誓,有朝一日發跡後,定來此雪恨復仇。後來,胡大海棄討投伍至朱元璋麾下。胡膂力過人,嗜殺成性。疆場上,呵佛罵祖,虎口拔牙,因戰功卓著,一介乞丐白日升天,成了朱明王朝的開國元勛。
朱洪武於南京君臨天下,大賞功臣。胡大海拒金銀財寶田宅奴僕而不受,當朝奏明復仇事。朱洪武知胡乃殺人魔王,躊躇再三,只恩准胡「殺一箭之地」。胡率兵至河南境內,恰有一雁當空飛來,胡心中暗喜,彎弓發箭,箭著雁尾,雁帶箭南飛,飛過河南,又掉頭飛向山東,胡統兵隨雁殺去,直殺得豫魯兩省「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所以,只好移民。
另一個說法是,朱元璋曾因為屢屢打不下山西,便遷怒於山西人,發誓將來得了天下,非把山西人遷到異地他鄉不可。
「其實,這些傳說都無從考證,但卻被民間百姓津津樂道。」劉中平如是說。
洪洞縣志辦主任張青認為,「明代大移民是一段寫滿血淚的悲壯歷史,背井離鄉,訣別故土,先祖們怎能不寸心如割,於是大槐樹就成了古槐後裔任祖歸宗的根。但也不能否認移民政策帶來的積極作用。大量移民墾田,使中原地區的農業生產逐漸恢復,手工業、商業得到了繁榮,人口增長迅速,對於當時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比較合理地布局了人口生存的空間。」
「山東人祖先多數可追溯到山西大槐樹」
向山東移民的明朝官方記載只有兩次。據《明太祖實錄》記載,第一次向山東移民是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遷往臨清」;第二次是明洪武二十二年,「遷往東昌(今聊城)」。那麼,為什麼後來移民後裔遍布山東呢?
根據《明史)、《明實錄》、《日知錄之餘》等正史及筆記史料的記載,洪洞大槐樹移民分布在30個省市,2217個縣市。當時,向山東移民最多的是東昌府(今聊城)、濟南府、兗州府、萊州府、青州府,分布在如今的一百餘個縣市。
但是,向山東移民的官方記載只有兩次。據《明太祖實錄》記載,第一次向山東移民是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遷往臨清」;第二次是明洪武二十二年,「遷往東昌(今聊城)」。那麼,為什麼後來移民後裔遍布山東呢?
「山東人祖先多數可追溯到山西大槐樹!這是因為,當年除了直接遷民外,還有很多次間接移民。」劉中平說,「此外,因最初遷往山東的移民主要分布在魯西、魯西北和魯西南一帶,而這些地方多為黃河泛濫區,土貧地瘠,飽受水患之苦,成為移民自發的再次遷徙的一個固有原因。山東當地的原住民對外來人口的排斥,也成為移民再次遷徙的一個因素。而明朝初期朝廷在遷民時曾規定『同姓同宗者不能同遷一地』,致使許多同姓同宗的家族分居異地,為日後尋親歸祖埋下了伏筆。同時,明朝官府還曾根據現實情況,組織了多次省內的遷徙。如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將登州、萊州二府無地居民5635戶遷至東昌府;洪武二十八年,又將青州、兗州、登州、萊州、濟南五府家有五丁以上以及無田的農民1051戶、4666口遷至地廣人稀的地區等。」
山東省嘉祥縣地名辦公室在地名普查中發現,全縣70%的自然村是洪武、永樂年間為山西移民設置的。
滕州市地名辦公室也在地名考查中發現,該縣共有自然村1200餘個,其中明代建立的有687個。現存425部族譜和碑文中,有225個部族明確記載是洪武以及永樂年間自洪洞縣遷來。
而冠縣近3000個村莊中,有近1700個是明代建立的;鄆城縣1300餘個村莊中亦有535個是明朝建立的;定陶縣1000餘個村莊中有386個村的祖先來自洪洞縣。
民間家譜記載先祖淵源
山東許多地區的民間族譜、家譜中,都對先祖的淵源有所記載。有的移民與家人約定以某種物品為記號,作為後人尋親的物證,但更多的人以槐樹來紀念這次移民。
山東省曹縣的《王氏家譜·序》中,記載了「一槍王」的故事。談到王氏始祖王良於洪武二十五年,舉家由洪洞遷居這里。由於王良一路上總帶著一支長矛,於是就為莊子起名為「一槍王」。以後繁衍到20餘世,仍然是衣冠爭榮,宗族旺盛,由「一槍王」變成了「千家王」。
山東定陶縣「彎子張」庄的《張氏譜序》記載說,始祖張三老,本住山西澤州陽城縣,自明時洪武年間,遷居於定陶縣。當時一家人從官府領了席片耕具,順東南而來,千里迢迢,跋山涉水。終於來到沙山寺北約1公里的地方。當時這里完全是一片荒地,只好用席子搭棚,挖土坑當爐灶,勉強建成一個家。而窩棚四周則是荒草茫茫,渺無人煙,只有幾只狐兔,間或出沒草叢間。剛來的那天晚上,一家人望著天上的星星,回想千里之外的故鄉,心裡別提多難受了。沒想到五更天的時候,忽聽到東南方向有公雞打鳴。張三老想:「有雞就有人家。」天剛放亮,就到雞鳴的地方去找,果然有人家,乃是李氏始祖李慶,而且是張三老的表兄。於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表兄弟抱頭痛哭一場,又搬到一處居住。
山東曹縣劉庄的《魏劉氏合譜·
序》也記載道:予族山西平陽府洪洞縣人士,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遷民詔下,條款具備,律歷森嚴,凡同姓者不準居住一村。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暫離手足之情,無奈改為兩姓,銅佛為記,傳流至今500餘歲依然存在。據後人回憶,始祖兄弟二人,名為光祖、亮祖,銅佛則可能是一個模樣的兩尊佛像。但更多的人以槐樹來紀念這次移民。至今,在很多移民後裔生活的地區都種有槐樹就是最好的例證。
為何都從洪洞大槐樹出發?
「當年,明朝官府選定洪洞縣作為大移民的集結地,是考慮了眾多因素的,如人口稠密程度、地理位置、交通條件等。」劉中平對記者說。
臨汾歷史悠久,東倚太行,西臨呂梁,堯帝曾在此地活動並建都,因此後人稱臨汾為「堯都」。如今,在臨汾的東南西北入口處,均可看見一個氣勢宏偉的大牌坊:天下第一都。因其「南通秦蜀,北達幽並,東臨太岳,西控汾河」,因地理位置重要,自古為河內重地,其北部30公里處即為洪洞。聞名海內外的明代大移民的出發地就在這里。
當時之洪洞,憑借古驛道,北通幽燕,東連齊魯,南達秦蜀,西抵河隴,加之廣濟寺院落寬展,寺旁還設有較大規模的驛站,易於政府設局駐員,集結移民,發放川資憑照。於是,漢槐旁的驛站,便成了大移民的派遣站和出發地……
據史載,明初從山西遷民,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縣,都要先集中到洪洞縣去。洪洞縣城北,當時有一古剎名叫廣濟寺,為唐朝貞觀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寺旁有一棵大槐樹,「樹身數圍,蔭蔽數畝」。當時山西省惟一的一條官道經過從寺旁經過,唐宋時期官府在此設立了驛館,辦理四方來往的公差事務。
「當年,明朝官府選定洪洞縣作為大移民的集結地,是考慮了眾多因素的。」劉中平對記者說。
「首先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洪洞縣位處晉南臨汾盆地,是當時全國的中心地帶,是向各地區移民的最佳位置,成本比較低;其次,當時洪洞縣地區人口稠密,戶均10口人以上,具有先天的人口優勢;第三是交通優勢,當時山西省惟一的一條官道經過從洪洞縣的廣濟寺旁經過;此外,這里還是晉南的行政中心,設有規模較大的驛館,具備組織大規模移民的組織基礎。」
當時,明朝廷採取的移民辦法主要是軍屯(將軍隊遷至某處後就地轉民)、商屯、民屯等,還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發放衣物、路費、農具以及承諾免賦役三年等,但更多的是採取招誘、征派的強迫辦法。
而大槐樹尋根祭祖園的導游張小姐還向記者介紹了一種傳說。「因大家不願意離鄉背土,官府就散布謠言說,『除了洪洞縣廣濟寺一帶的不遷,其他地區的居民都必須限期遷離。』於是,人們紛紛拖家帶口趕到洪洞縣廣濟寺一帶,結果當成千上萬的民眾聚集在大槐樹下的時候,官府調動大批官兵將人們圍住,登記在冊,全部強制遷徙。」盡管這個無從考證,但卻在民間流傳甚廣。
據說,民間廣為流傳的「解手」的說法和「背手」的習慣也是源於這次大移民。「為了防止移民逃跑,官兵用繩子將人們的手反綁起來,一串一串相互連結。由於路途遙遠,走的時間長了,人們就習慣了背著手走路。在押送過程中,人們需要大小便時,便央求官兵將手解開,如此次數多了,就簡化為『解手』。」導游張小姐如是說。
山東曾有民謠雲:「誰的小腳趾甲兩瓣瓣,誰就是大槐樹底下的孩。」在大槐樹公園的祭祖堂里,有兩副楹聯,一為「舉目鸛窩今何在,坐敘桑梓駢甲情」,二是「誰是古槐底下人,雙足小趾驗甲形」,楹聯與民謠,一雅一俗,說的都是足小趾兩瓣的事。傳說官兵包圍百姓後,怕人逃跑,將每人的小腳趾砍上一刀,以做標記。後來,移民的後代腳小趾甲便成了復形。
「這個傳說亦不可信,但卻飽含了人們對強制移民的痛恨。」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根祖文化部副部長羅紅玲說。
山東曹縣一劉姓的族譜里,記載著他們的先祖是「獨耳爺爺」,獨耳爺爺就是因為在遷徙途中多次逃跑,被官兵割掉一隻耳朵的。洪洞大槐樹
古大槐樹,又稱洪洞大槐樹,位於洪洞縣城西北二公里的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公園內,這里洪洞雖然沒有什麼宏偉的建築,但是不論嚴寒的冬天,還是酷熱的炎夏,遊客絡繹不絕,有的賦詩題詞,抒發「飲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盤桓眷戀,久久不肯離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連年對外用兵,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加之黃淮流域水災不斷,飢荒頻仍,終於激起連綿十餘年的紅巾軍起義。元政府予以殘暴的鎮壓,爭域奪地的殊死之戰時有發生,兩淮、山東、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戰亂的創傷未及醫治,明初「靖難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魯、豫、皖諸地深受其害,幾成無人之地。在元末戰亂時,蒙古地主武裝察罕貼木兒父子統治的「表裡山河」——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相對顯得安定,風調雨順,連年豐收,較之於相鄰諸省,山西經濟繁榮,人丁興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難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區。明朝滅亡元朝後為了鞏固新政權和發展經濟,從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五十餘年間組織了八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晉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處,而洪洞又是當時晉南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據記載,明朝時在洪洞城北二華里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眾很多,香客不絕。寺旁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車馬大道從樹蔭下通過。汾河灘上的老鷂在樹上構窩築巢,星羅棋布,甚為壯觀。明朝政府在廣濟寺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時節,槐葉凋落,老鴉窩顯得十分醒目。移民們臨行之時,凝眸高大的古槐,棲息在樹杈間的老鷂不斷地發出聲聲哀鳴,令別離故土的移民潸然淚下,頻頻回首,不忍離去,最後只能看見大槐樹上的老鶴窩。為此,大槐樹和老鶴窩就成為移民惜別家鄉的標志。「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這首民謠數百年來在我國許多地區廣為流傳。(據我老家的村民說,我們村就是那個時候從大槐樹遷移出來,以充實北部邊防的,村裡的家譜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記起的。)
明初從山西洪洞等地遷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少部分遷往陝西、甘肅、寧夏地區。從山西遷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後又轉遷到雲南、四川、貴州、新疆及東北諸省。如此長時間大范圍有組織的大規模遷徙,在我國歷史上是罕見的,而將一方之民散移各地,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墾荒振興農業的政策,雖然其目的是鞏固封建王朝的統治,但客觀上緩和了社會矛盾,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農業生產逐步得到恢復,邊防鞏固,社會安定。
民國二年,宦遊山東的賈村人景大啟告老還鄉後,集資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來的古大槐樹處,亭雖不大,但雕梁畫棟,飛檐斗拱,精巧玲瓏。亭中豎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樹處」五個隸體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簡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側,建有茶室三間,以備尋根遊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題字為「飲水思源」。碑南二十餘米處建有牌坊一座,橫額雕刻著「譽延嘉樹」,另一面刻有「蔭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縣政府重修並擴建了大槐樹公園。
在這里還流傳著一些有關遷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命山西巡撫張錫鑾率盧永祥第三鎮兵進攻山西革命軍,所到之處肆意搶掠。到洪洞後,士兵來到古大槐樹處,紛紛下馬羅拜,互相傳言:「回到大槐樹老家了。」不但沒搶掠,而且將財物供施於大槐樹下。大槐樹「御災抗患」之功為人們所稱道。
傳說當年移民時,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為記。至今凡大槐樹移民後裔的小趾甲都是復形(兩瓣)。「誰是古槐遷來人,脫履小趾驗甲形。」你若有興趣,不妨自我查看。
當時,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們反綁,然後用一根長繩聯結起來,押解著移民上路。人們一步一回頭,大人們看著大槐樹告訴小孩:「這里就是我們的老家,這就是我們的故鄉。」至今移民後裔不論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說古大槐樹處是自己的故鄉。由於移民的手臂長時間捆著,胳膊逐漸麻木,不久也就習慣了,以後遷民們大多喜歡背著手走路,其後裔也沿襲了這種習慣。
在押解過程中,由於長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報告:「老爺,請解手,我要小便。」次數多了,這種口頭的請求也趨於簡單化,只要說聲「老爺,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後「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詞。
遷民到了新的居住地點,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雙手建屋造房,開荒種地,不論干什麼,都會聯想起故鄉的山山水水。為了寄託對故鄉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門口栽種槐樹,以表對故鄉的留戀和懷念之情。有些移民到遷徙地後,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區有趙城營、紅銅(洪洞)營、蒲州營、長子營等,表明這些居民是當年從趙城、洪洞等地遷去的。
祭祖小屋裡貼著一張「古槐後裔姓氏表」,該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著他們的牌位,這大大超過了百家姓。他們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國各地的,經過搜集整理,公諸於牆,以便尋根查詢。近年來,大陸民眾競修家譜,海外同胞尋根祭祖,紛紛查詢自己同大槐樹的血緣關系。
悠悠六百年多年過去了,漢代古槐已不復存在,消失在歷史的風塵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樹,則枝葉繁茂,充滿活力。槐鄉的後裔已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四百多個縣,有的還遠在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
遙想當年祖輩們扶老攜幼,離鄉背井,在頻頻回首遙望大槐樹和老鴿窩時,灑下了多少傷心淚,願大槐樹與海內外同胞永遠根連根,心連心。
大槐樹楹聯
香挹行襟留快飲;
蔭清古道倚斜陽。
茶可解飲,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樓跡,綠槐夾道識鄉情。
柳往槐來,到此應生離國感;
水源木本,於今猶動故鄉恩。
舉傳嘉樹;蔭庇群生。
**************************************************************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疑問,請追問,
另外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千萬別忘記採納喲!
***************************************************************
❺ 秣陵西街小學西大槐樹
位於河南省項城市秣陵鎮抄西大街。秣陵古槐高約50米,樹干直徑2米,冠蓋260平方米,《項城縣志》記載,為明代萬曆年間一縣令所栽植,(古槐位置在原項城縣衙門口)歷經400多年,仍枝葉茂盛、蔥蘢翠綠。古槐老杈中積塵土很厚,塵土中生長出石榴樹、褚樹等,形成樹上樹、樹中樹奇觀,素有秣陵鎮「迎客松」之美譽。
❻ 洪洞縣大槐樹鎮西街小學怎麼樣
簡介:洪洞縣大槐樹鎮西街小學,位於縣城西環路中段。學校佔地面積1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是一所環境優美,教學設施設備齊全的現代小學。
注冊資本:253.94萬人民幣
❼ 濟南市南大槐樹小學去哪裡了
好像在經四路延長線上
❽ 洪洞大槐樹中心小學是古槐小學嗎
大槐樹中心小學是不是古槐小學可以看一下原學校的位置?地址是不是改名了?
❾ 大槐樹的意義
古大槐樹,又稱洪洞大槐樹,位於洪洞縣城西北二公里的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公園內,這里洪洞雖然沒有什麼宏偉的建築,但是不論嚴寒的冬天,還是酷熱的炎夏,遊客絡繹不絕,有的賦詩題詞,抒發「飲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盤桓眷戀,久久不肯離去。[1]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 數百年來,這首民謠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婦孺皆知。如若追尋它的由來,還得從元朝末年說起。 元朝末年,黃淮流域水災不斷,飢荒頻仍,民族矛盾激化,爆發了紅巾軍大起義,元政府予以殘暴鎮壓,激戰十餘年,兩淮、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百姓十亡七八,原本人丁興旺之地變得道路阻塞、人煙斷絕。明初「靖難之役」的拉鋸戰,更是雪上加霜,許多地方出現千里無人煙的局面。 與中原鄰省不同,元政府統治的中心腹地山西卻倖免天災戰亂的禍害,風調雨順,經濟繁榮,使得這里人丁興旺,加之大批難民落足,山西尤其晉南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區。為了發展經濟,鞏固政權,明初從洪武至永樂十五年,五十多年的時間里,明政府一共組織實施了8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這里原有一座創建於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的寺院——廣濟寺,寺院規模宏大,殿宇巍峨,僧眾濟濟,香客不絕。寺旁植有一顆「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汾河灘上的老鴰在樹上構窩築巢,星羅棋布,十分壯觀。樹下,車馬大道橫穿而過,四方行人絡繹不絕,是個交通要地。由於洪洞地處人口稠密的中心地帶,又地勢開闊,四通八達,便於集中駐扎移民,因而明政府就在廣濟寺設局駐員,專辦移民事務,大槐樹下成了移民的聚散之地。 遷出的移民主要分布於河南、河北、山東、北京、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少部分遷往晉北、陝西、甘肅、寧夏,這些移民後來又轉遷到雲南、四川、貴州、新疆及東北,如此長時間,大范圍,有組織,大規模地將一方之民散移各地,在中國歷史上也僅此一例。當年,移民們就是在這里領取「憑照川資」後上路的。臨行之時,移民紛紛折槐為記,頻頻回首,最後看到的只有大槐樹和老鴰窩,大槐樹和樹上的老鴰窩就成為移民惜別故土的標志。隨著歲月的流逝,後人們已記不清到底遷自何縣何村,惟有大槐樹深深刻在了一輩又一輩人的心裡。 據說當年移民時,為防止逃跑,官兵每登記一個,就讓被遷的人脫掉鞋,用刀在小腳趾上砍一刀作為記號,因而直到今天,凡是槐鄉移民後裔的腳上小趾甲都是兩瓣。 「莫道源淵無考證,私家記述最為真。」「故老相傳談軼事,問君足指果如何?」各位若有興趣,不妨自我查驗一下。 各類大槐樹(17張)遷徙時,官兵為防止百姓途中逃跑,往往採用反綁形式,然後用一根長繩連接起來,押解上路。由於路途遙遠,時間長了,背手成為習慣,以後遷民仍大多喜歡背著手走路,其後裔也沿襲廠這個習慣。 還有現今常用的「解手」一詞來源於遷民。據說在長途跋涉中,人們需要方便時,只好向官兵報告:「老爺,請解手,我要小便。」次數多了,語言就簡略了,只要說聲「老爺,我解手」,雙方就都明白了是什麼意思。此後,解手成為一個有特定含義的名詞。 移民遷到新居後,為了寄託對故鄉的思戀,多在新居前栽種槐樹以志紀念。還有些移民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區有趙城營、蒲州營、長子營、紅銅(洪洞)營等,說明了他們當年的遷徙地。許多流傳至今的族譜碑文,也記載了遷徙的過程。這些都是當年移民背井離鄉的歷史見證。 碑亭建於1911年,是由村民景大啟集資修建的。碑亭所在地,就是古大槐樹的生長地。這座亭雖不長,但雕梁畫棟,飛檐斗拱,精巧玲瓏。亭中豎立青石石碑一座,高3.5米,寬80多厘米,碑額盤龍間篆書「紀念」二字,碑上鐫刻「古大槐樹處」五個隸書大字,碑陰刻著敘述遷民事略的碑文。碑亭後的石經幢,古樸典雅,為金代作品,是原廣濟寺的遺物,也是當年遷民情景的目擊者和見證者。 據載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命盧永祥等三鎮兵進攻山西革命軍,所到之處,肆意搶劫,惟獨到洪洞後,軍士經古大槐樹處,全部下馬羅拜,徘徊不肯離去,而洪洞百姓生靈財物得以保全。這一段傳奇,也使洪洞人引以為自豪,從而留文記載。 碑亭右側的3間建築,是供尋根遊人歇憩品茗的茶室,楣上匾題「飲水思源」四個大字。諸位不妨在此略坐飲茶,以發思古之幽情。 這座四柱三門,古色古香的牌坊,與碑亭、茶室同時修建。它的兩面橫額分別刻著「譽延嘉樹」和「蔭庇群生」,橫額兩面的對聯為「茶可解飲,碧乳澄香通世味;亭堪樓跡,綠槐夾道識鄉情。」「柳往槐來,到此應生離國感;水源木本,於今猶動故鄉思。」是啊,600年來,古大槐樹下的移民後裔已遍及全國,甚至遠播海外。如今,萬里迢迢到此尋根祭祖的槐鄉後裔源源不斷,祭祖小屋裡貼著一張「古槐後裔姓氏表」,表上共有搜集整理出來的姓氏450個,以供尋根者查詢。 當年,大槐樹下傷心淚灑。今天,古槐之前歡聚一堂。回首往事,展望未來,大槐樹與海內外同胞永遠根脈相連,心心相印。
❿ 洪洞縣大槐樹鎮西街小學校園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
500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