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小學校 > 中小學教師學生矛盾原因

中小學教師學生矛盾原因

發布時間:2020-12-31 02:00:46

小學生中午和同學鬧矛盾跑出學校,教師怎麼處理

首先找到學生最重要,其次先問問別的同學原因以及情況,對事情有一定的了解版。然後找到那個跑掉的小孩子權,讓她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把他認為的委屈和不滿講出來,記住先聽小孩子說完。之後,問他想怎麼解決,如果這件事是別人的錯,你要讓小孩子原諒他,告訴他,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別人,就像爸爸媽媽那樣寬容他一樣。如果是這個小孩子的不對,你就讓她明白自己哪裡錯了,該怎麼做,要不要道歉,語氣要委婉,要讓孩子可以接受。

② 如何認識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矛盾

現實生活是學前兒童數學概念形成的源泉

數學既來源於現實生活,又是對現實生活的抽象。現實生活是數學的來源。對於兒童來說,現實生活更是他們形成數學概念的源泉。現實生活對於兒童形成數學概念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現實生活為兒童積累了豐富的數學經驗

兒童在數學概念形成的過程中所依賴的具體經驗越豐富,他們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就越具有概括性。因此,豐富多樣的數學經驗,能幫助兒童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的抽象意義。

在兒童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和數學有關。例如,兒童都想玩拼圖玩具,他們在選擇玩具時就會考慮,一共有幾個拼圖玩具,有多少小朋友想玩,是玩具比人多,還是人比玩具多,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如願以償。這是幼兒就會自發的進行多少比較。再如兩個兒童在分食品時,他們會自覺地考慮如何平分。

這些實際上正是一種隱含的數學學習活動。類似的事情,在兒童的生活中會經常發生。兒童常常在不自覺之中,就積累了豐富的數學經驗。而這些經驗又為兒童學習數學知識提供了廣泛的基礎。

(二)現實生活幫助兒童理解抽象的數學概論

數學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如果不藉助於具體的事物,兒童就很難理解。現實生活為兒童提供了通向抽象概念的橋梁。舉例來說,有些兒童不能理解加減運算的抽象意義,而實際上他們可能在生活中經常會用加減運算解決問題,只不過沒有把這種「生活中的數學」和「學校里的數學『聯系起來。如果教師不是」從概念到概念「地教育兒童,而是聯系兒童的實際生活,藉助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就完全能夠使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建立在兒童熟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如讓兒童在游戲角中做商店買賣的游戲,甚至請家長帶兒童到商店去購物,給兒童自己計算錢物的機會,可以使兒童認識到抽象的加減運算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同時也幫助兒童理解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

兒童通過自己的活動主動建構數學概念

數學知識是一種邏輯知識。這種知識不是通過簡單的「教」傳遞給兒童的,而是通過兒童自己的活動主動建構起來的。正如兒童的邏輯思維要通過兒童對自己的動作加以協調、反省和內化而獲得一樣,數學知識也是來源於兒童自己的活動: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協調自己的動作,同時也努力在頭腦中協調它們的關系。這些關系最終建構成兒童頭腦中的數學概念。

兒童建構數學知識的過程,也是兒童發展思維能力的過程。兒童在對具體的事物進行抽象的同時,也鍛煉了抽象的能力。如果教師過於注重讓兒童獲得某種結果,而「教」給兒童很多知識,或者希望兒童能「記住」什麼數學知識,實際上就剝奪了他們自己主動獲得發展的機會。事實上,無論是數學知識,還是思維能力,都不可能通過單方面的「教」得到發展,而必須依賴兒童自己的活動,也就是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才能獲得。

兒童的活動過程就是和環境之間的主動的相互作用的過程。它既包括和物(學習材料)的相互作用,也包括和人(教師、同伴等)的相互作用;既包括外在的擺弄、操作學習資料的過程,也包括內在的思考和反思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兒童不斷吸收、同化新的經驗,同時不斷改變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完成新知識的建構過程。

教師「教」的作用,其實並不是在於給兒童一個結果,而在於為他們提供學習的環境:和材料相互作用的環境、和人相互作用的環境。當然,教師自己也是環境的一部分,也可以和兒童交往,但必須是在兒童的水平上和他們進行平等的相互作用。也只有在這樣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兒童才能獲得主動的發展。

教學是促進兒童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強調讓兒童自己建構數學概念的同時,也不應該忽視教學的作用。學前教學對於兒童數學概念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學是促進兒童發展的重要因素。

③ 為什麼現在的家長越來越不尊重老師

近幾年,教師工資待遇越來越好,但是真正「尊重」老師的家長卻越來越少,並且家校矛盾卻越來越突出,什麼原因造成今天的局面,是教師群體自身師德素養需要提高,還是家長無理取鬧?


教師群體工資待遇逐步提高的現實

近日,教育部在首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稱,我國的教師總人數在由「十二五」末期的1539萬人增長至現今的1732萬,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2019年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佔GDP比例為4.04%,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教師隊伍越來越龐大,教師投入也越來越多。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和城鎮私營單位分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數據,教育行業2019年全國平均工資為97681元,教師工資在城鎮非私營單位中,排名全國第7。


2019年,全國教師每個月的平均工資為8140元,可能很多教師感覺自己的工資水平沒有達到平均數,這是因為不同地區之間和不同種類教師之間的工資差距太大所造成的。但是不論怎麼說,近幾年教師群體工資不斷增長是不爭的事實。

家校矛盾越來越突出,原因何在?

教育好孩子本來是老師和家長共同的目標,但是在作業布置、學生管理、教育懲戒等方面,家長與老師的沖突越來越多。家長吐槽一些老師給孩子留的作業成了家長作業,自己成了兼職教師,而老師認為家長當「甩手掌櫃」不管事;家長埋怨老師管教得太嚴厲或者不夠嚴厲,而老師則認為家長不懂教育瞎指揮……


為什麼會產生家校沖突呢?原因有三:

1、家長的原因:

父母缺少與學校的配合觀念,認為家庭只需要把孩子照顧好就可以了,教育問題應該由學校全權負責。家長多注重對孩子的物質支持,缺少精神關愛,如果學生出問題了,一些家長總把問題的根源歸結在學校教育上。

80後的新生代家長是高等教育擴招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視,又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且他們希望參與孩子的教育,還期待學校和老師按照自己的想法教學。家長群體的日益強勢使得家長和老師勢均力敵,較量便成了常態,於是糾紛頻發,帶來許多誤會和矛盾。


2、老師的原因:

一些老師發現孩子的問題後,不願管、不想管、不敢管,缺乏管理的智慧,他們第一時間找家長告狀,把責任往家長身上推,家長對老師的要求自然產生抵觸情緒。個別老師做事不公正,區別對待學生和家長,讓本來已經很焦慮的家長過於擔心孩子吃虧,從而加倍引發家長和學校的緊張關系。

2、社會的原因

社會大眾普遍對教師群體期望值很高,教師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應該是站在「神壇」上的人,傳統觀念上認為教師群體就應該是清貧的,他們應該不食人間煙火,是照亮別人、犧牲自己的「蠟燭」,教師談工資是可恥的,他們不應該有任何「污點」,教師群體被「神化」、「理想化」。


在1732萬教師群體中,混進幾個師德較差的「害群之馬」實屬正常,就像公務員中有貪官一樣,但是媒體卻過度放大教師群體中的「丑聞」,使得教師群體又被「妖魔化」。

「神化」或「妖魔化」教師群體都是不正確的,但這卻是造成家校沖突的主要原因。

老師、家長互相尊重,教育才有希望

減少家校沖突,老師、家長、社會媒體都應該反思。教師群體只有不斷提高「師德」修養,多為教育事業做貢獻,才能獲得家長的「尊重」;家長也應該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參與孩子的成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社會媒體更應該反思,造成今天家校關系緊張的局面,自己是否錯了?

老師想獲得家長的真正「尊重」,與你的工資待遇無關,老師首先要「自尊」,還要尊重家長,家長要理解老師,老師、家長互相尊重,我們的教育才有希望。

④ 為什麼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管

這個是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教師缺乏創新型的教育理念
為什麼這么說,在與許多教師不斷的溝通中,我發現一個問題,現在的教師與以前的教師在教育理念是差不多的,頂多就是現在的教師不像以前的教師那樣頻繁的體罰學生了,他們相同的理念主要表現在,從古自今,老師與學生的關系都是從屬主宰關系,而不是平等溝通關系,但是現在的孩子自我主導性越來越強,所以老師的這種主宰思想往往讓孩子的行為形成反彈,還有教師在傳授知識方面喜歡強制灌輸,而沒有去了解學生的特點,千篇一律讓孩子吃大鍋飯,其實話又說回來,為什麼有學校這個機構,是因為有學生才有的,不是因為有老師才有學校這個機構的,所以學生在學校的地位才是主導地位,可是往往教師把自己弄成主導地位,而把學生當成道具一樣進行強制灌輸自己的行為,這種實施邏輯的沖突,導致學生難管,對知識的接受方式產生厭惡。

第二:教師的處事行為不夠理性
很多學校都有一個現象,有些老師喜歡聽話和成績優秀的學生,對調皮的或者差生不但不關心他們的學習,往往這些學生問他一個問題都是草草的跟人家解決,並且臉上面無表情,可是馬上遇到自己喜歡的學生,突然表現出很強的親和力,這種處事上的小家子氣讓一些正義的學生或者被老師不喜歡的那部分學生非常反感,還有些老師樂於幫助女孩子和一些主動拍他馬屁的學生,而這位老師總會在學習或者課外活動以及請假等等這些方面跟他所喜歡的這些學生開後門,而他不喜歡的那部分學生要想得到這種待遇,門都沒有,老師的這種幼稚行為,會引起被冷落的那部分學生非常不滿,覺得老師在對待學生方面不夠公允,於是他們心理會反彈,也有些老師喜歡一些家庭背景不錯和有錢的學生,這種趨炎附勢的勢利行為,對於單純的學生來說,他們是非常看不慣的,所以在老師這些處事上所謂的小家子氣,幼稚不公允,勢利心理等,從而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一些矛盾,因此很難管

第三:教師缺乏正義感和責任感
許多教師是沒有多少責任感的,特別是現在的高中,只有班主任才嚴格一點,其他老師把自己當一個揚聲器,在講台上噼里啪啦的講一個小時就走了,作為一位教師,傳授知識只是一部分,引導學生的行為規范也是教師的核心工作,如果一位教師在講台上講課,下面學生睡得睡。看的看小說,吹牛的吹牛,或者逃課的逃課,請問這位老師為學生的行為負責了嗎?一個班,不是只有班主任才該維護課堂紀律,所有老師都應該嚴格去控制學生的不良行為,許多學生懶散,其實可能就是英語老師上課不管他們,讓他一旦形成習慣,結果他物理課、化學課都開始懶散了,也許搞到最後連班主任的課都不賣帳了,所以一個班所有老師應該是具有凝聚向心力的團隊,有共同的價值觀概念,這樣大家一起來監護學生,單靠班主任怎麼能管的了呢,可是正因為有些老師就是不負責,讓不懂事的學生養成了一些惡習。

第四;家長過度慣養獨生子女
都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孤單,不像以前那樣兄弟姊妹一大群,所以現在的孩子很珍貴,不像以前的孩子那麼濫賤,於是現在的孩子,不管是吃喝玩樂,父母都節衣縮食的滿足他,即便父母想控制,爺爺奶奶也會偷偷的給他,所以這種全家人360度的去關照孩子,往往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心理認為應該大家都要非常看重他,可是到了學校,老師就不可能像他父母那樣嬌慣他,於是孩子的心理落差出現的,一邊回家向父母狀告老師的不是,一邊在學校與老師明裡暗裡的進行斗爭。這也是學生難管的原因所在

第五:家長對孩子放羊式的教育
這一點在農村表現得非常明顯,中國由於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許多年輕人,都往城市裡去打拚,不論是為了事業,還是為了掙錢,反正找一個理由來到城市,然後把孩子留守在老家,讓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當孩子不論遇到什麼問題,都找不到人解決,特別是學習上,更沒有一個正確的引導,這樣的時間一長,再加上家庭管理的鬆散以及農村學校教育的落後,孩子哪有心思讀書,完全就變成一個貪玩的小調皮。所以,一位家長如果只為找錢,請問你生孩子干什麼?既然要生,為什麼不去培育,錢和孩子誰最重要,如果這樣去衡量一下,我覺得你心理多少是有些愧疚的。

第六:急功近利的社會影響
如果說今天的中國人有幾分急功近利,我相信一個理智的人都會認同這一觀點,正因為這種急功近利的影響,讓孩子過度浮躁,讓孩子們自私自利的去維護自己,於是他就不會有感恩的心態,他就不會因為別人對他的付出而想到感恩,所以老師的苦口婆心他無動於衷。其實這就是急功近利所致,讓孩子過於自私自利。他們想到的是得到,不會想到付出。

⑤ 如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過學校和家庭兩方面結合來實現,學校方面應該:強化心理健康硬體設施、增加心理健康課程設置、加大心理健康師資隊伍建設、建議政府在社會普及心理咨詢機構,等等。而家庭方面,家長應該及時與孩子溝通,對於孩子的學習教育不應太過於苛刻,要知道強逼可能會適得其反。

1、強化心理健康硬體設施。

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經費,用於各中小學建設心理咨詢室、活動室,心理咨詢信箱、心理咨詢熱線電話,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上,讓學生通過咨詢、傾吐和宣洩等方式,釋放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困惑和矛盾。

2、增加心理健康課程設置。

正式將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列入教學課程表,並選擇適合的課程設置及教材。每月至少開設一次心理健康課程,舉辦心理健康講座,廣泛開展以青少年自我意識、情緒與壓力管理、人際交往、學習與考試心理、意志品質及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為主題的心理活動課。心理教師根據不同階段心理發展特點和面臨的特殊問題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重點和教學方案。

3、加大心理健康師資隊伍建設。

每年招錄相當數量的心理專業教師或與相關機構合作,進行專門負責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經常性對全體教師進行心理健康專題培訓,通過定期舉行專題培訓,聆聽心理健康教育觀摩課,邀請專家與教師面對面進行心理輔導等方式,指導教師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方法和技巧,使文化課老師也能夠正確地疏導學生心理困惑及矯正學生不良心態。

4、建議政府在社會普及心理咨詢機構。

首先提高成年人的心理學知識,著重引導學生家長掌握心理學相關理論,管好自己的同時管好子女。建議教育部門發揮社會效能,定期安排學校和教師對家長給予適當的指導,可經常組織家長進行較為系統的心理健康知識和家教方法的學習,引導家長改變傳統思想觀念,重視子女心理問題,多與子女交流,有利於及時發現孩子心理問題。

(5)中小學教師學生矛盾原因擴展閱讀:

中小學生常見心理健康問題:

1、焦慮、緊張的情緒狀態

焦慮狀態常表現為持久地出現強烈的擔心、煩躁不安的情緒體驗,這是一類初中生較常見的情緒問題。這些學生總是訴說內心的煩躁不安,他們經常為小事抱怨父母、抱怨周圍環境,總是不高興、不滿意,感到精神緊張和無法放鬆。無故地擔心親人、擔心學業失敗、人際關系不良或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等。

2、考試焦慮

考試焦慮是一種復雜的情緒現象,學生在考試期間心理上的緊張、不安、焦慮、恐懼等在情緒上的反應都可稱之為考試焦慮。當考試焦慮加劇時,其狀態反應也更為強烈,如眼花耳鳴、頭痛腦昏、注意力無法集中、思維處於僵滯停頓狀態,嚴重的還可能引發呼吸困難、尿急、尿頻、嘔吐、腹瀉甚至昏厥等症狀,「暈場」就是其最為典型的一種表現。

3、人際關系緊張

在人際關系方面,有調查顯示,有22.45%的中學生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與同學、老師、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相處不融洽,不善與人交往,與別人合作有困難;其中,有3.8%的中學生人際關系很差,很難與他人融洽、愉快地相處。這些學生給人的感覺缺乏熱情、缺乏耐心,有的甚至喜歡強詞奪理,不合群、孤僻,或者愛發脾氣、罵人等,包括親子沖突、師生關系緊張等。

⑥ 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你好,給你一點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關系、地位問題,總是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也關繫到培養人的質量,從而更會影響到社會的發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明確、重視這個問題。
在教育教學觀念不斷更新的今天,樹立新型的師生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已經是必然的趨勢。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是客體,也是教育的主體,這已是無庸置疑的了。因為學生作為教育對象,不同於一般的生產對象,他們首先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不同素質、不同個性、不同特點的人;其次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他們有主觀能動性,他們有選擇接受與不接受的權利。一切教育影響都要通過學生自身的活動,經過他內在的矛盾斗爭才能被他所接受。教師只有清楚、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才能真正地樹立新型的師生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
尊重學生的人格。
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的權利。過去,我們總是認為家長、教師是絕對的權威,這主要受長久以來的封建家長制的毒害。現在該是擺脫這種錯誤觀念的時候了。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尊嚴,才能培養出有自尊心、有民族自豪感的人。教師不應該看不起學生,對學生應態度溫和、謙遜、平等、友好,讓學生有表達自我的機會,有保留意見的空間,有發揮特點的餘地。抱著與學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的、平等互助的態度,學生才會意識到自己是教育的主體,才會有主人翁的精神,而不致消極、被動。尊重學生的人格,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和老師是同樣平等的人,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首要條件。
二.
學會欣賞學生。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了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這個觀點是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細細品味的。過去,作為教師,總以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為榮,總是擺著高高的架子,讓學生敬而遠之。其實,這種刻意,是不利於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的。試想,讓學生敬畏,讓學生仰視,學生又怎會向你傾吐內心,又怎會使你真正地了解他們。沒有了解,談何教育?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富有個性特點的個體,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閃光的地方。而這些閃光點,不是教師所恩賜的,教師僅僅是起到挖掘、培養、塑造的作用。在此過程中,即教育過程中,應是雙向、互動的,也就是說是教師和學生是在相互學習、相互作用的。既然老師能成為學生的崇拜對象,學生也應該能被老師所欣賞。很有可能哪一天,你的學生就會成為一位不僅讓你崇拜甚至於讓世人崇拜的人。應該說,每一名未成年的孩子,都潛藏著這種可能性。感覺到被欣賞,學生就會從老師身上找到知已的感覺,老師就不再是一個嚴厲的管制者,一個權威者。老師欣賞學生、走近學生,是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
允許學生犯錯。
俗話說,"人無完人",每個人都不完美,都有犯錯的時候。而大人與孩子相比,犯大錯的往往是大人。這么一想,作為大人,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允許孩子犯一點兒小錯呢?其實,每個人都是在不斷的犯錯中總結經驗教訓,從而學得更聰明些;而整個人類,也是在不斷地犯錯、不斷地碰壁過程中,"摸著石頭過河",從而獲得進步。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孩子是在不斷地犯錯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只有被蜜蜂蜇過才深切知道以後不能再捅蜂窩。當孩子犯錯後,必要的指導、教育還是要的,但我們不要指望,經過教育,孩子就不再、也不能犯錯誤了。因為"犯錯、吸取教訓、獲得進步",這本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必然過程和規律。有一點,教師應該明白,教師的作用就是讓學生學會,在犯錯後明白一定的道理,並懂得自己總結出避免今後犯同樣錯誤的經驗。因為,學生的每一次的錯誤、失敗都有可能成為他今後某一個成功的鋪墊。
總之,新型的師生觀要求教師必須放下那讓教師本身感覺沉重、讓學生畏懼的架子,真正地走近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建立平等友好的、融洽的、良師益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

⑦ 遇到不喜歡的老師該怎麼辦

學習中遇到自己不喜歡的老師是一件「平常的事」,找到解決辦法是成績提高的重要途徑,提供以下幾個方面方法,解決此類問題:
(1)相互交流。如果一個老師只是存在思想或者方法問題,那最好的辦法是交流。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每個更何況是人。就像學生分成無數種一樣,老師也不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奢望老師能是完美的理解自己的那一個,只能是緣木求魚。但是交流可以讓老師多了解你,讓你和老師之間多一些信任,少一些隔閡。增加信任,減少誤解。多交流更好的去了解彼此,去發現老師的閃光點,換位思考。
(2)老師水平問題。如果你的老師有水平問題,那麼這件事就有些棘手了。人的水平的提高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中間既有個人努力,又有環境熏陶,甚至還有機緣巧合,如果他的課你聽不懂,但是老師其他的優點很突出,你就要努力包容他,如果他既上不了課,又不會做學生工作,還自高自大覷得天下如無物,那就只好讓學校來培訓他,希望他能少禍害幾個學生。
(3)人無完人。如果你和老師之間只是性格不合,你不喜歡他的教育教學的風格,那就到了考驗你的時候了。老師雖然應該有教育的能力與水平,但是他無法突破自己天然的限制。所以遇到這種情況你必須意識到,先從自身找問題,可能你自身對老師的要求都太高了。老師是傳授知識的,學習中他可以對你非常的嚴格,一位嚴格的老師你應該感到慶幸,努力的去接受,多年以後你會為他對你的嚴格要求萬分感謝。

⑧ 我很喜歡我的小學英語老師,是女老師。我現在是高中女生,但是最近我和她發生了矛盾,怎麼辦教師節還能

老師是不會因為一點矛盾改變對你的看法 只要你認識到錯誤 老師會真心為你高興的 簡訊說一聲節日快樂就夠了 語言不需要多麼華麗 心意到了就可以

⑨ 新時期農村中小學班主任工作面臨的幾種矛盾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管理最基礎的工作。社會是飛速向前發展的,每一個生命都是鮮活而獨特的,每一屆學生都是全新而不斷變化的。因而,新時期,農村中小學班主任工作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和矛盾。
一、打工熱潮與留守兒童教育的矛盾
如今,隨著此起彼伏的打工熱潮,農村青壯年可以說是「傾巢出動」,「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隨之出現,愈來愈多,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如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就非常突出。盡管國家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營養計劃」等政策,為農村孩子上學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經濟保障,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經濟負擔;建立農村留守兒童之家等組織進行特別的教育,但孩子的家庭教育是空白的,親情之愛是缺失的,心理狀態和人格發展難以健全。這樣,班主任,既當老師教書育人,擔當學生「父母」的許多責任,做家長的工作,操心學生的生活、健康、安全、心理……忙得一塌糊塗,但教育的效果甚微。
二、教學成績與品德、心理教育的矛盾
多年來的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目前農村,教育行政部門評價學校、學校評價教師的標准依然主要是考試成績——直觀、鮮明、易操作,這樣,考試「指揮棒」的威力依然很大,很自然將新課程又引入了應試教育的軌道,無怪乎人家都說農村是「素質教育搞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搞得扎扎實實」,「千中心萬中心,教學永遠是中心;千條線萬條線,教學質量生命線」,而「學生中心」、「全面發展」往往是一種口號。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村也失去了往日的清靜,加上影視、網路等進入農村生活,農村學生的思想問題、心理問題也日漸凸顯。而單一的評價機制,單純抓教學、一味抓成績,導致學生的品德教育空洞,心理教育缺失。農村學校非但沒有專職的心理輔導老師和心理咨詢機構,就連教師對心理知識也知之甚少!一切言行都不離其「心」,「心」對了,一切都對了!如果農村學生的心理問題得不到高度的重視,不採取有效的措施,那一切教育都無從入手。
三、豐富的教育資源與開發匱乏的矛盾
新課程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級課程管理。教科書不再是課程的全部,僅僅是教學的依託或參考。農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豐富教育資源,教育者對現有的資源認識不到位或能力不足而未能開發,導致教學還是大一統,地方、校本課程大多是空白。這樣讓課程與學生脫節,學生的學習與現實的生活脫節,無經驗的支持,無趣味的吸引。這樣,班主任的工作也如同空樓閣!
四、網路學習與網路游戲的矛盾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素養已成為人們立身和發展之本,有人說以前的文盲是不識字,現在的文盲是不懂計算機,將來的文盲是不懂網路。學生通過網路可以查閱資料,了解社會,交流互動……然而,網路是把雙刃劍,不遵守網路規則,抵擋不住誘惑,就會反受其害。學生在利用網路學習時,往往會掌控不住自己。沉迷於網路游戲之中,在虛幻的時空不能自拔的大有人在。在農村,有學校的地方,一般就有網吧,經營業主就是沖著學生來牟利,這就給班主任工作出了一道新的難題。
五、理想教育與現實影響的矛盾
學校是聖潔的殿堂,是一方凈土,可是社會是一個大染缸,無奇不有,良莠不齊。學生在學校好長時間學到的東西,到社會上一下子就變了味。比如,小學生在學校拾到東西就交公,看到垃圾立馬揀掉,可一出校門,看到的有小偷小摸、有隨地扔垃圾,孩子要做好事,大人卻說是「管閑事」……理想與現實是如此的反差。還有,在打工熱和就業困難引起的新的「讀書無用」思潮下,有些學生竟然小學未畢業就走出校門,投身浩浩盪盪的打工大軍之中,留住學生已成為班主任的第一要務。
六、安全管理與活動開展的矛盾
近幾年來,安全事故屢屢發生,安全成為一切工作的首要任務。孩子要全面發展,就還得走出教室、走出校門,參加體育、藝術、社會實踐等各類活動。可是,許多領導和教師為了預防安全和維護穩定,索性不敢開展什麼活動。不少農村中小學就是連早操、課間操和眼保健操也沒有正常開展,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體質為一句空話。有的學校沒有舉行過朗誦比賽、繪畫比賽、書法比賽、拔河比賽;也有些學校從來沒有舉辦過文藝演出和運動會;許多學校沒有舉辦過大中型的校外活動,如參觀、訪問、春遊、秋遊、野炊等……生命安全與全面發展形成了鮮明的矛盾。
新時期,新矛盾,對班主任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我們只能與時俱進,分析新形勢,面對新問題,化解新矛盾,創造性的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促進班級的和諧健康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加強家校聯系,重視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
一要明確和靠實家長的重任。不能因為一時的經濟利益而忽視了孩子的健康發展和前途。《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父母有讓孩子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政府部門和學校必要時要動用法律武器,強行讓孩子的家長履行監護和教育孩子的義務,為下一代,為民族的明天負責,確保家長不缺位,家庭教育不缺失。二要借住婦聯、團委等機構整合一切社會力量,保證農村留守兒童在經濟上不困難、物質上不缺乏、教育上不缺位、情感上不缺失……三要充分發揮「農村留守兒童之家」的功能和作用。
2、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要讓學認識到自己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太多太多,以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學習,回報社會。要創新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載體,豐富內容,採取多種形式,讓學校德育工作走出真空,落到實處,富有成效。
同時,要在所有的農村中小學教師中開展心理知識的學習和培訓,普及教育心理方面的基本知識,提高教師們的教育能力;同時,還要盡力在學校配備專門的心理輔導教師,開設必要的心理輔導課程,經常開展心理知識講座,以防患於未然,引領學生順利跨過一道道坎;另外,有條件的話要設立心理咨詢機構,開展個別咨詢,可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教育教學才能暢通無阻!
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利用農村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資源,帶領孩子走進生活,有效開發利用;結合農村的生活,開展內容廣泛且切合實際的勞動技術教育課;利用農村的傳統活動,開展體育藝術活動,在各類活動中進行技能教育、安全教育,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日漸加濃,綜合素質會逐漸提高。
4、改變教育理念,改善班級管理方式
農村班主任,不要以單一的「分數」評價學生;要細心發現「不起眼」的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有信心;要充分、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教育教學上要分類分層,照顧學生的差異,尤其是給孤苦無助的學生多一份熱情,多一些關愛。
另外,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學會逐步放手,讓學生自主管理,讓孩子自由飛翔。
5、重視理想教育,提高學生的抗誘惑能力
要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讓學生思想純潔,積極向上。面對網路及外界的不良誘惑,能做到明辨是非,區分真假。
新時期班主任要堅定教育的信念,淡泊名利,不斷武裝自己,從學生的心理入手,多措並舉,多管齊下,班主任才能化解矛盾,走出困境,才能讓學生在認識上提高,思想上純潔,心理上積極健康,人格上健全。

⑩ 教師資格證考試如果你在上課的時候談到一位過世的明星 學生大哭怎麼辦

您好,您可以安慰學生啊
生老病死都是不可避免的
可以先讓學生安慰,再您以此來作為一個上課內容
來引導學生成長
長理 直 培 教師資格證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教師學生矛盾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