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鳳翔縣競存中學的光榮歷史的觀後感怎麼寫
競存中學原名東北競存中學,
是由著名愛國民主人士、
人民教
育家車向忱先生在
「
一二
·
九運動
」
高潮中於
1936
年創辦,
1938
年
受抗日戰爭影響,校址被迫遷至鳳翔。當時,由人民音樂家張寒
暉先生任教務主任,在鳳翔舉辦農民夜校,演街頭小劇,並和當
地農民研製出用麥草造紙,被老百姓譽為
「
寒暉
」
紙。
1945
年,抗
戰勝利,受黨中共指示,車校長被派往東北開展工作,學校停辦。
從
1936
年誕生到
1946
年停辦,
辦學
10
年,
培養革命志士
6000
多人,有
230
多人投奔延安,走向革命道路。當時被稱為
「
國統區
的抗大
」
、
「
革命幹部的搖籃
」
、
「
教育界的一盞燈
」
。
1987
年,經陝
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省委書記、當年競存中學黨組織的上級
聯系人呂劍人先生及原省教育廳廳長張克儉同志選址設計,恢復
重建。競存中學是一所擁有輝煌歷史和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歷史
名校。帶著欣賞和學習的心情,在感受一路秋景之後,終於來到有
名的競存中學。走進競存中學,給人感覺是:教學秩序井然有序:教
師執教沉穩有序、學生學習認真快樂;教學環境樸素干凈,有著濃厚
的學習氛圍。
讓我受益匪淺的是學習了幾節優秀的課堂展示。從每節課堂中,
都能學到新鮮又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四位老師為我們奉獻的公開
課,
讓我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無窮的藝術價值。
下面就我聽的第一
節數學課,一一說說自己的收獲。
一、善於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台,
調整學習的
方向,
是關鍵時刻予以適當點拔的學習過程的支持者。
在課堂學習中,
用生活中的數學,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習的材料來源不再是單
一的教材,
更多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來。
聽的第一節是九年級數
學《平行
四邊形》。上課老師自製教具,以富於挑戰性的問題:如何
把一個三角形變成與它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導入,
學生分組熱烈討
論,老師留給學生足夠的討論時間,教師巡迴指導,然後在小組匯報
的基礎上,教師小結並讓學生打開書,學生這時興奮的發現,原來自
己討論發現的結果竟是一條定理。
學生在自主探究、
自我感悟中輕松地學會了知識。
課堂上的亮點,
源於學生精彩的發言。
傾聽能及時發現課堂生成,
能使學生感受到關
注。課堂上一次無意識的傾聽,往往能使教學得以升華,使教師真正
意識到課堂上生機勃勃的一面應該是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教
師的上課應該隨著學生的狀態而調整、
改進,
這樣課堂才會有生命的
活力,當然,這也給我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