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體育教學設計在課程改革有何意義
體育教學環境、教學條件 學校體育教學環境、教學條件要有制度保障。自中央7號文件下發以來,全國各地學校的體育課時開足、教師配備、場地器材條件等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但由於地區差異等客觀原因,體育課開齊開足、體育教師配齊配強、場地器材設備滿足實際教學需要、體育教師與其它學科教師同等待遇等一系列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因此,應通過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從制度上給予強有力地保障,使得體育課教學、場地器材設備、教師地位等真正得到最基本的滿足。體育課教學的規范和要求 體育課教學應建立相對統一的規范和要求。體育學科教學本身對老師的備課、課前准備、課中實施、課後反思、教學評價等均有要求,但由於地區與地區、學校與學校之間客觀上存在著差異,因此有必要在學科本身要求的基礎上,根據各地各校實際,對體育課教學制定區域性的相對統一的規范和要求,這樣才能做到針對性強。 教學必須真實、實效,且是相對的、動態的。常態的教學必須根據各自學校的場地設備條件、學生基礎、教師專業特長等實際情況,開展符合現實的真實教學,並追求實效。同時,由於地區不同,學校差異,即使相同地區和學校,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應對教學做出適合的調整,堅持相對的、動態的觀念。1)教師職業感、責任心 教師職業感、責任心是常態體育課基本要求之核心,對教學要投入等等之類體現教師職業感、責任心的話。就如發言中有的老師所言:「上課時自己像瘋子」、「老師要放下架子」。。。是啊,只有心裡裝著學生,想到學生的需要,才會這樣投入。2)教學內容 常態體育課的教學內容要規范。首先應尊重教材,做到仔細研讀教材,「吃透」教材,在規范傳授運動技術的過程中,要實實在在地挖掘對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各方面有促進作用的因素,在常態體育課教學中落實。其次要跳出教材,在符合體育教學基本規律、符合學生需要的前提下,合理設計、開發教學內容。比如本次論壇中我們觀摩某學校的常態課,其中一位老師上課的內容為「排舞成套編排」,一節課下來學生始終是非常愉悅地投入在學練中,教學效果非常好。而這個內容在教材(人教版)中是沒有的,但有舞蹈教材,這位教師就很好地做到了既尊重教材又跳出了教材。3)教學目標 常態體育課教學目標要小、少、精。課堂教學目標的確定是教學設計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是較難把握的一個環節。實際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學目標大而空的現象,有的甚至是課程目標、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不分彼此,結果是一節課下來看似練習手段很豐富,氣氛很熱鬧,其實是一些和目標實現不直接相關或毫無相乾的練習方法的簡單堆積,沒有明確的指向性。如某課的教學內容為足球腳背正面踢球技術;教學重點是大小腿折疊,大腿帶動小腿前擺踢球;技能教學目標是初步學會腳背正面踢球技術,提高學生技術能力,通過學習發展學生的靈敏、協調素質;練習手段為坐於地面雙手持球擺小腿踢球、一人持球一人坐於地面擺小腿踢球、兩人互搭肩練習擺腿動作、手持球擺腿踢球練習。。。從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分析結果和練習手段的選用看針對性很強,但遺憾的是技能教學目標沒有根據重點分析做到小而精,採用 「初步學會腳背正面踢球技術」這樣的描述,和單元目標有何區別?4)練習方法和學習方法 常態體育課應追求練習方法和學習方法統一化。每周三到四節體育課,對於既要學會一定的運動技能,又要發展各項身體素質,算不上時間很充裕。因此,使得學生熟練掌握練習方法,明確這些練習方法對於學會某項技術的原理和作用,並知道課後如何運用這些練習方法去復習提高某項技術,從而轉化為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也就成為常態體育課教學很重要的任務之一了。教師應該從較多關注練習方法向更多地關注學習方法轉變,加強對練習方法本身作用、運用方法等方面的指導,從而實現兩者的統一。5)課堂教學管理 課堂教學管理是常態體育課基本要求的基石。體育課與其它學科相比,教學環境明顯不同。體育課是在相對開放的教學場所實施教學的,教學中受外界干擾的因素要比其它學科復雜得多,因此對體育課的教學管理要求更高。常態體育課教師管理能力的內容至少包括教學安全、課堂常規、學生行為規范、教學評價等,通俗地講就是要有規矩。比如課堂常規中教學組織方面的要求,應該有符合常規的並具有教師個體特色的組織指令,分組練習和等候練習有習慣等等,學生對教師的每一個指令都能做出相應的有「規矩」的反應。只有在這樣的教學組織管理形態下,才能有效培養學生遵守教學秩序的習慣,才能保證常態體育課的實效。6)主要教材練習時間 常態體育課的主要教材練習時間要充足。重視常態體育課教學的運動負荷是體育教學固有的基本要求,教學中有適宜的運動負荷既是運動技術掌握的需要,也是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在當前整個基礎教育背景下,要落實好學生在校每天鍛煉一小時,體育課是主陣地!學校迫於行政的指標要追求升學率,老是迫於學校的生存施壓於學生除了作業還是作業,家長只有這么一個孩子,望子成龍的心情只有看重學習成績,如此教學環境下要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身體鍛煉談何容易!!因此,體育課中主要教材練習時間充足,保證適宜的運動負荷,是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和落實一小時
❷ 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好像是2014
❸ 小學體育課程改革怎樣落實學生為主導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重在創法。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體育教學之所以不同於其他學科的教學,在於它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學生必須不斷地親自參加各種活動,除認知活動外,還有身體活動。體育課中的學生主觀能動性容易調動起來,學生個體自主活動的意願也最強烈。在我們日常體育教學中,如何充分調動廣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何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尤為重要。
首先,必須明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理念。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育的對象,是教育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這是因為教師以育人為己任,對學生的身心施加影響,來進行「傳道,授業,解惑。」教師是受過專門職業訓練的人,「聞道在先,術有專攻」,對每個具體教學活動「准備在前,胸有成竹」,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對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組織可以作出決定和設計,能夠掌控教學的運行;教師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對學生起著引導、轉化的主導作用。再從接受教育的角度看,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一種完全消極被動地接受外來影響的客體,也不是一種可排除外來影響和外部控制的自我發展的主體,一切教育的影響都要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才能有效,因此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生是學習和自我發展的主體,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強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動地進行學習,教師講授的內容、提出的一切要求都必須通過學生的主觀努力才能掌控實現,即我們常說的事物的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教育的過程不僅是教師教育學生的過程,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過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過程。沒有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將是自發的和盲目的,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很有可能迷失方向;同樣沒有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指導作用也就失去了意義。教師主導作用越是充分發揮,就越能保證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越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越能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二者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辨證統一關系。
其次,以興趣為突破口,重點把握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與動機、願望一樣,都是一種心理活動過程。它是人從事某種活動時產生適中的、喜好的興奮心理。它能推動人去尋求知識,激勵人去用心鑽研。興趣與注意密切相關,興趣常是引起注意的源泉,興趣越濃,注意力就越集中,越穩定。興趣可以在需要、願望、情感的基礎上產生,更可以在此基礎上升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是教學取得成功的前提。體育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主要從教材教法入手。
體育教材較其他教材更具有趣味性、娛樂性,更有利於用教材激發學生的興趣。利用教材激發學習興趣,要注意其科學性、趣味性、難度性和 實用性。科學性指教材 安排要先後適當 。比如在課的前半部分,為適應學生生理變化規律,應把靈敏 、速度、柔韌、協調性教材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將力量、耐力等 教材安排在課的後半部分,為使學生興趣持久,應將競爭性較強的游戲和比賽教材安排在課的後半部分。
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 師生之間應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互動關系。
(2) 從興趣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3) 教學手段和方法力求多樣化。
(4) 形成志趣,提升學生的鍛煉意識。
總之,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首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民主、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才能使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形成興趣——樂趣——志趣。真正做到教之初——趣已生,教之中——趣更濃,教之後——趣亦存。
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更新思想,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從社會人和自然人的角度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由教學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引導者、合作者。
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才。我們廣大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建立自主、探究、創新的學習方式,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激發學生創新的靈感,才能使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才能真正發展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樹立正確的健康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發展。
❹ 體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策略有哪些
基本理念:
(一)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版長
(二)激發運動興趣,培權養學生堅持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
(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四)關注地區差異和個體差異,保證每個學生受益
你可以看一下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相關內容啊,不知道你所指的策略是指什麼
❺ 體育課程怎麼改革(重點是課程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在新體育課程改革中抄,體育教師還存在著一個如何面對自我的問題。我們知道,人們的意識隨著工作環境和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對體育教師來說,體育課程環境、教學方式的改變使體育教師自身也會發生變化,體育教師應該對自我重新認識、重新確認,這樣才能在新課程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努力方向。但在新體育課程改革中,體育教師在這方面將面臨許多困難,主要表現在:體育課程改革中所倡導的新我和現實中舊我的矛盾。新體育課程改革中的我是自然狀態的我,即按照體育課程改革的要求而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體育教師;而現實中的我是實然狀態的我,即體育教師在現實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實際狀況。當兩者之間不一致時,一些體育教師會逃避現實,體育教學中就會呈現出新我舊我的矛盾,一旦處理不當就會導致心理失衡,並產生厭煩情緒。
❻ 目前體育教學與課程改革中的熱點有哪些
體育學科長期以來是以學科課程為主作為編訂課程的主體。這種課程形態是專把體育作為科學屬看待,認為體 育是一門科學,它既包括體育的科學理論,也包括運動科學實踐活動,在課程設計中以體育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為依託,根據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選擇和排列適宜的教學內容,組織起體育學科體 系,從而達到學校教育的目標。這種課程設計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在課程目標、教材分類、內容排列、考核評價等方面不斷地改進、完善,已經形成了較為系統的課程體系,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