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小學校 > 中小學生讀論語名句

中小學生讀論語名句

發布時間:2020-12-27 01:10:01

① 《論語 》中的名句關於讀書的句子有那些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② 《論語》中有關學習的名句有哪些

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語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論語.學而》。

譯文:孔子說:人做學問,就要把所學知識及時用在生活實踐上去,同時經常去溫習學過的知識,就會體驗到學習的無窮快樂。

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語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論語.學而》。

譯文:孔子說:君子在生活上不追求飽暖安逸,在工作方面應當勤奮敏捷,言語謹慎;常常接近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並向他學習,糾正自己的錯誤,這就可以稱的上是好學習的君子了。

三、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語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就可以獲得新的理解,新的知識,就可以當老師了。

四、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語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惘無所得,容易使人拘泥刻板,流於教條主義的泥淖;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因不切實際而疑惑不解,白白浪費了時間卻無所成,所以就要思考和實踐相結合,學習才會大有長進。

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語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實的智慧!平常看很多人愛面子,喜歡不懂裝 懂,這就是不踏實,不認真,不是做學問的態度,害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這,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論語.雍也》。

譯文:孔子說:學習無論是知識還是技藝,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七、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語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是說: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裡,努力學習而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而不知疲倦,這些事我自己又做到了多少呢?

小學生該學的論語名句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宰予旦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吾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④ 小學生該學的論語名句

這個基礎知識啊?謝謝!
努力設計各種越來越簡單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生活得風平浪靜。

⑤ 《論語》中的讀書名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它,不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不是很令人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的學說,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孔子說:「君子吃不追求飽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靈敏,言談謹慎,時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好學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孔子說:「不怕沒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孔子說:「《詩經》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

(5)中小學生讀論語名句擴展閱讀:

《論語》中的成語

一言以蔽之

出自《論語•為政》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述而不作

出自《論語•述而》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⑥ 論語中關於老師的名句

(1)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論語·學而》
孔子眼中的「學」內涵是很豐富的。看來並不是單指「作文」,首要的其實是「做人」,有了「做人」的基礎,「作文」情真意切自是不難。
(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論語·為政》
求學需先立志,即先解決動機問題,才能使學習有內在驅動力,不致半途而廢。
(3)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論語·公冶長》
教育中的人文不一定是要像政治課那樣說教的,於「文」中滲透,方是正法。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在這里,孔子已認識到學習的內驅力不僅與動機有關,還與意志和情感有關,並且按內驅力大小把學習的心理境界分成三個層次:想學、好學、樂學。其中「樂學」是最高層次,可以產生最大的內驅力。
(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述而》
孔子發現,「憤」和「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必然要出現的兩種心理狀態。並指出,學生處於這兩種狀態的時刻就是教師進行啟發式教學的最佳時機。
(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高高在上的權威並不是唯一的老師,當然也就不是唯一的真理。真理可以隨處存在,所以學習中要抱著所有的人都是老師,都有可學習處的想法,但又要清醒地認識到質疑的必要性。
(7)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論語·述而》
從這里可以看出孔子與學生的坦誠相待。正因為孔子對他的學生有著無限熱愛之情,才使得他在教學過程中不知疲倦,真誠無私,因而贏得了學生的信賴和尊敬。

(8)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論語·泰伯》
道德精神的培育,工作能力的鍛煉,知識內蘊的充實,學術精神的涵泳,都必須依靠一種鍥而不舍的自持力。
(9)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論語·子罕》
要想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教師的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有了教師魅力的引領,學生的學習自然會「欲罷不能」,何患不「自主」?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論語·憲問》
告誡其弟子,首先要充實自己,要有真才實學,才能談得上遇到伯樂。
(11)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論語·憲問》
古時候的人大多為了完善自己而學,今天的人求學大多是為了沽名釣譽。所以學習者要努力加強修省躬行的自覺性,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學問。
(12)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論語·衛靈公》
孔子說他曾經廢寢忘食地去冥思苦想,以期得到什麼徹悟或頓悟,結果一無所獲。因此,孔子得出結論:與其空想,不如老老實實地去學習。
(13)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論語·陽貨》
一個人有仁、有知、有信、有直、有勇、能剛當然非常好,但如果不好學,都是有致命的短處。這里強調了知識修養對於一個人的重要,倡導積極學習,主動探求知識。
(14)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論語·子張》

⑦ 論語經典名句50句

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人沒有對將來的考慮,就必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愁。

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聰明智慧的人喜愛水,有仁德的人喜愛山。

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不要的東西,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處而不盲從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諧相處。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養,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頭,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為謀。

立場不同、觀點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議謀劃了。

9、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經》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話概括它的全部內容,就是:思想純潔,沒有邪惡的東西。

10、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有所建樹,四十歲遇事不困惑,五十歲懂得了自然規律,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七十歲時隨心所欲,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1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時時溫習已經學過的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新的更深的知識,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團結群眾但不相互勾結,小人拉幫結派而不團結群眾。

1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種態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呢?

15、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聽到傳聞不加考證隨意傳播,就是拋棄了道德。

16、朝聞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曉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裡都有朋友啊。

18、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1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到賢人,就應該想到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要反省自己。

20、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貧窮而沒有怨恨很難,富裕而不驕狂是容易的。

21、德不孤,必有鄰。

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必然有同他相親近的人。

22、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朽也!

形容一個人,像腐朽的木頭一樣無法再雕琢,象糞牆一樣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對這個人比較失望了。

23、聽其言而觀其行。

評判一個人的時候,要看他說的話,觀察他的言行舉止,才可全面了解。

2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形容人聰敏又好學,能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

25、三思而後行

遇事總要思考三次,然後才行動。

26、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個人內在的質朴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顯得粗野,外在的文采勝過內在的品質,就未免浮誇虛偽。只有文采和質朴配合恰當,然後才能成為君子。

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對任何事業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實行它為快樂的人。

28、巧言令色,鮮矣仁。

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人,很少有仁愛之心的。

29、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將知識默記在心,學習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倦怠,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30、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用不義的手段得到富貴,就像浮雲一樣不確定。

3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個小群體里,一定有可以作為老師的人。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對於他的缺點,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32、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君子總是心胸平坦寬廣,小人經常憂愁傷。

3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開闊,意志堅強,因為擔子沉重而且道路遙遠。

3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在那個位置上,就不要考慮那個位置上的事。

35、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廣泛學習鑽研,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出問題並且聯系實際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36、三軍可奪師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三軍可以喪失它的主帥,一個男子漢不可以喪失他的志向。

37、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時節,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凋謝的。

3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幫助別人做成壞事。小人與此相反。

39、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飯為恥的人,是不值得與他交談的。

40、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為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真誠,教別人的東西自己有沒有研習好。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達命令,群眾也會自覺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達了命令,群眾也不會服從。

42、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貪圖小利。想求速成,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3、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過去的的事已經不可挽回了,將來的事還來得及改正。

44、以約失之者鮮矣。

經常能約束自己的人,犯錯誤的時候就少了。

4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習並且不斷溫習,是件愉快的事情,有遠方的朋友來做客,是件讓人快樂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

46、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古人學習的人是為了提高自己,現在學習的人是為了炫耀給別人看。

47、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見到財利時,能想到道義;見到國家有危難時,願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48、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君子不會根據言論推舉選拔人才,也不會因為某人有缺點錯誤而廢棄他的言論。

49、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花言巧語會敗壞道德,小事不忍耐,就會壞了大事情。

5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⑧ 論語讀書名言

學而篇第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今譯】

孔子說:「學習了而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處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並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今譯】

孔子說:「花言巧語,一副和氣善良的臉色,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今譯】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檢查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實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講信用呢?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4、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今譯】

孔子說:「治理擁有一千輛兵車的諸侯國,要嚴肅慎重、專心認真辦理政事,又

嚴守信用;節約財政開支,又愛護民眾;按照農時的忙閑去役使人民。」

5、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今譯】

孔子說:「孩子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尊敬兄長,做人言行要謹慎講信用,廣泛地與眾人友愛,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還有餘力,就要用來學習各種文化知識。」

6、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不學,吾必謂之學矣。」

【今譯】

子夏說:「尊重有賢德的人,而看輕貌美的女色;事奉父母,能盡力而為;為君主做事,能有獻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能講信用。這樣的人即使是說沒學習過什麼,我也一定要說他是學習過了。」

7、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無憚改。」

【今譯】

孔子說:「君子[舉止]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態度]不莊重,學習的知識學問就不鞏固。做人主要講求忠誠,守信用。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過錯,就不要害怕改正。」

8、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今譯】

子禽問子貢:「我們老師每到一個諸侯國,一定會了解那一國的政事,是他主動詢問別人而得知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是靠溫和、善良、恭敬、儉朴、謙讓來了解政事的。[也可以說是求來的,但是]老師求得的方法,大概與別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9、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今譯】

孔子說:「君子吃飯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說話小心謹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齊,時時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這樣做,]。就可以說是一個好學的人了。」

1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今譯】

孔子說:「不怕別人民不了解自己[的長處好處],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的好歹]。」

為政篇第二

1、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今譯】

孔子說:「《詩經》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的全部內容],可以說是:『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2、子曰:「道之以政①,齊之以刑②,民免而無恥②;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④。」

【今譯】

孔子說:「用行政命令來治理,用刑法來處罰,人民雖然能避免犯罪,但還不是從心裡知道[犯罪]是可恥的;用道德教化來治理,用禮來約束,人民就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會[自覺地]改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②,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今譯】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時能自立於世;四十歲時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時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了七十歲時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4、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今譯】

孔子說:「[了解人,要]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採取的方法, 考察他安心於做什麼。 [這樣去了解, ] 人怎麼能隱瞞得了呢?人怎麼能隱瞞得了呢?」

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今譯】

孔子說:「時時溫習已學過的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新的更深的知識,這樣就可以為人師表了。」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今譯】

孔子說:「君子能[ 在道義上] 團結人但不[ 以私情而] 互相勾結;小人蒃於攏勾結而不[ 在道義上] 團結人。」

7、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今譯】

孔子說:「學習了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迷惑;[但] 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學習, 那就危險了。」

8、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今譯】

孔子說:「仲由,我教導你的[知識],知道了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種態度才是明智的。」

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今譯】

魯哀公問:「怎樣做才能使人民服從呢?」孔子回答說:「 選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惡的人之上,人民便服了;選拔邪惡的人,安排的位置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了。」

10、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今譯】

孔子說:「人不講信用, 真不知道怎麼可以呢![就好比] 大車上沒有輗, 小車上沒有軏, 它靠什麼行走呢?」

11、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今譯】

孔子說:「不是自己的祖先卻去祭祀它,就是諂媚。遇到符合正義的事而不去做, 就是沒有勇氣。」

八佾篇第三

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今譯】

孔子談論季氏,說他在家廟的庭院里居然冒用了八佾規格的樂舞, 這種事如果可以容忍, 那還有什麼不可以容忍的呢?

2、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今譯】

孔子說:「《關雎》篇,[它的主題表現了] 快樂,而不放盪;憂愁,而不悲傷。」

3、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今譯】

魯哀公問宰我, 祭祀土地神的神主[要用什麼木料做牌位] 。宰我回答:「夏朝人用松樹, 商朝用柏樹, 周朝用栗子樹。[用栗的意思是] 說: 讓老百姓戰栗。」孔子聽了以後, [批評宰我] 說:「已求做過的事不用再說了, 已完成的事不必再勸諫了, 已過去的事不要再去責備追究了。」

里仁篇第四

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今譯】

孔子說:「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選擇有仁德的住處, 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今譯】

孔子說: 「沒有仁德的人, 不能長久過窮困生活, 也不能長久過安樂生活。有仁德的人才能安心於實行仁德, 有智慧的人才能蒃於利用仁德。」

3、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今譯】

孔子說:「君子關心的是道德教化,小人關心的是鄉土田宅;君子關心的是法度, 小人關心的是實惠。」

4、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今譯】

孔子說: 「不擔憂沒有官職地位, 擔憂的是自己沒有能用以站得住腳的[學問與本領]。不擔憂沒有人知道自己, 只求自己能成為值得別人知道的人。」

5、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今譯】

孔子說: 「君子懂得義, 小人只知道利。」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今譯】

孔子說:「看到賢人,就應該想到要向他看齊;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

7、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今譯】

孔子說:「君子要謹慎地說話, 而要敏捷地行動。」

公治長篇第五

1、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污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今譯】

宰予白天睡大覺。孔子說: 「〔真像是〕腐朽的木頭不能再雕刻什麼了, 糞土的牆壁不能再粉刷了。對於宰予這個人, 何必再譴責他呢?」 孔子又說: 「開始時, 我對於人, 是聽了他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對於人,是聽了他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宰予這個人使我改變了觀察人的方法。」

2、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是以謂之『文』也。」

【今譯】

子貢問道: 「孔文子〔的謚號〕為什麼稱『文』呢?」 孔子說:「〔他〕聰敏,愛好學習,向下面的人請教而不以為恥, 所以稱他為『文』。」

3、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 斯可矣。」

【今譯】

季文子要三次考慮以後才去做某一件事。孔子聽到這事, 說:「考慮兩次, 就可以了。」

雍也篇第六

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今譯】

孔子說: 「品德好呀, 顏回啊! 一竹筒子飯, 一瓢水,住在簡陋狹小的巷子里, 一般人都忍受不了這種困苦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愛學樂善〕的快樂。品德好呀, 顏回啊!」

2、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今譯】

孔子說:「〔內在的〕質朴勝過〔外在的〕文采, 就未免粗野;〔外在的〕文采勝過〔內在的〕質朴, 就未免浮誇虛偽。只有把文采與質朴配合恰當, 然後才能成為君子。」

3、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今譯】

孔子說:「一個人能生存, 是由於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 不過是由於僥幸而避免了禍患。」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今譯】

孔子說:「〔對任何事業,〕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 不如以實行它為快樂的人。」

5、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今譯】

孔子說:「聰明智慧的人愛水, 有仁德的人愛山。聰明智慧的人活躍, 有仁德的人沉靜。聰明智慧的人常樂, 有仁德的人長壽。」

6、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今譯】

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 是最高尚了! 人民缺少這種道德已很久了。」

述而篇第七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今譯】

孔子說:「只傳述〔舊的文化典籍〕而不創作〔新的〕, 相信而且喜愛古代的〔文化〕, 我把自己比作老彭。」

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今譯】

孔子說: 「默默地記住〔所見所聞所學的知識〕, 學習永不滿足, 耐心地教導別人而不倦怠, 〔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3、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今譯】

孔子說: 「〔教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領會不了的時候, 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的時候, 不去啟發他。告訴他〔方形的〕一個角, 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個角, 就不要再重復去教他了。」

4、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今譯】

孔子對顏淵說:「用我, 我就去干;不用我, 就隱藏起來。只有我和你能夠做到這樣吧!」 子路〔在一旁插言〕說: 「〔老師〕您如果統帥三軍〔去作戰〕, 那麼, 您要和誰在一起呢?」孔子說: 「赤手空要和老虎搏鬥, 沒有船要趟水過大河, 〔這樣做〕死了都不知後悔的人, 我不和他在一起。〔我要共事的人〕必須是遇事小心謹慎, 嚴肅認真, 善於籌劃謀略而能爭取成功的人。」

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今譯】

孔子說:「吃粗糧, 喝冷水,彎著胳膊墊著當枕頭, 樂趣就在其中了。用不義的手段得到富與貴, 對於我,〔那些富貴〕如同〔天上的〕浮雲。」

6、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今譯】

葉公向子路問到孔子, 子路沒回答。孔子說:「你為什麼不說: 他的為人啊, 發憤時, 竟忘記吃飯;快樂時, 便忘記憂愁;簡直連衰老就會到來也不知道, 如此而已。」

7、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今譯】

孔子說:「我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 而是愛好古代文化, 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今譯】

孔子說:「〔如果〕三個人在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作為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的優點長處, 而跟從〔學習〕;看到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9、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今譯】

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學生:歷史文獻, 行為規范, 忠誠老實, 講究信用。

10、子曰:「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今譯】

孔子說:「君子心胸平坦寬廣,小人局促經常憂愁。」

11、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今譯】

孔子溫厚而又嚴肅,有威嚴而不兇猛,恭謹而又安詳。

泰伯篇第八

1、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今譯】

曾子病危,召集他的弟子們來,說:「[掀開被子]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有無毀傷之處]。《詩經》中說:『戰戰兢兢,就好像站在深淵旁邊,就好像踩在薄冰之上。』從今以後,我知道[我的身體]會免於毀傷了。弟子們!」

2、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今譯】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對他說:「鳥快死了,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說的話是善意的。君子所應當重視的道有三個方面:使自己的容貌莊重嚴肅,這樣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臉色一本正經,這樣就接近於誠信;使自己說話的言辭和語氣謹慎小心,這樣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於祭祀和禮節儀式,自有主管這些事務的官吏來負責。」

3、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今譯】

曾子說:「可以把年幼的孤兒託付給他,可以把國家的命運委託給他,面臨重大考驗有氣節而不動搖屈服。這是君子一類的人嗎?是君子一類的人啊!」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今譯】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斗終身,死而後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5、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今譯】

孔子說:「對老百姓,可以使他們順著當政者所指點的路線去走,而不可以使他們都知道為什麼這樣走。」

6、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今譯】

孔子說:「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要過問那方面的政事。」

7、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今譯】

孔子說:「多麼崇高偉大啊!舜和禹得到了天下,卻不去謀取個人的私利啊。」
1717
相關問題
《論語 》中的名句關於讀書的句子有那些
新發現,這樣的人是可以當老師的."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翻譯: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2016-01-07
6
《論語》中的讀書名言
學而篇第一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今譯】孔子說:「學習了而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處來,不也快樂...

2014-09-04
1
賺錢之道的名言
論語論文2000字
書名言
名言名句
名人名言大全勵志
名書名言
民人名言
尼采名言名句大全
論語中的經典名句
像樓主這么上進的人少了啊!《論語》中的名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 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孔子說:「讀書卻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塗;思考卻不讀書,就一無...

2013-04-10
1029
孔子論語名言一句(帶解釋)
譯文 孔子說:「君子團結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團結。」 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孔子說:「讀書卻不思考,越學越糊塗;思考卻不讀書,會產...

2013-04-18
213
5分。速度!!《論語》中有許多有關讀書的名言。。。關於初一...
方法: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態度: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

2013-08-08
6
論語中的名言
論語全文及解釋
名言名言大全
名言名言
論語中的名言警句
論語名言
關於論語名句
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怠;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014-03-07
61
孔子《論語》中十則名句是什麼?
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里闡...

2013-06-18
68
【論語】中孔子的名言
名言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大意】如果早晨能夠得知真理,那麼,即使在晚上死去也沒有遺憾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大意】讀書...

2014-11-22
5
論語中的名言
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塗;思考不讀書,就危... 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為『文』。」 常見常用《論語》名言警句及譯文60例(中) 2...

2013-03-14
68
孔子在論語學而中闡明讀書人重任在身,路程遙遠,要胸寬大度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這是論語泰伯中的曾子之語,最貼合你問題的一句。《學而》一篇包括16章,有多個方面內容,但沒有哪一...

2015-02-26
賺錢之道的名言
論語中的名言
名人名言孔子
名言謹句
論語名言讀書名言
論語誠信的名言
古代勵志名言名句
古代勵志名言警句 100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 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4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

2013-06-14
28
《論語》名句中,你認為王冕做到了其中的哪些?為什麼這么認為...
例如:「敏而好學」,「默而識之,學而不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等,都可以在王冕身上體現出來。 身為放牛娃卻能主動偷入學堂「聽諸生誦書」,足見其.

⑨ 論語高中必背的名句

論語十二章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翻譯:孔子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復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翻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翻譯: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立足於社會,四十掌握了知識而不致迷惑,五十歲了解並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聽到別人說話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又不超出規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翻譯: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這樣的人是可以當老師的."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翻譯: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翻譯:孔子說∶「顏回的品德多麼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飯,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德多麼高尚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翻譯:孔子說:「對於學習,知道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翻譯: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譯:孔子說:多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會有我的老師.拿他們的優點來自己學習,拿他們的缺點來自己改過.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翻譯:孔子站在河岸上說,過去的就像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翻譯:軍隊可以被奪 去主帥,男子漢 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翻譯: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生讀論語名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