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淺談如何做好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
湖北省十堰市鄖縣實驗學校 張漢忠 從小學升入初中,學生跨進了一個新的學習階段。但實踐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進入初中後,對數學學習感到不適應,甚至有一些小學數學成績優異的學生進入初中後學習成績急劇下降,造成學生、家長的苦惱。在這個轉折關頭, 如何做到小學到中學數學學習的自如銜接, 保證中小學數學教學具有連續性和統一性, 是擺在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下面就自己的認識談一些體會。 一. 產生銜接不當的主要原因 影響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的因素很多,既有學生的問題,也有我們中小學教師教法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內容方面。小學的數學知識少、內容淺、難度低、知識面窄。教材的坡度緩,直觀性強,易於模仿掌握。而初中數學內容多,知識面寬,比較抽象,也觸及到抽象的數學語言、邏輯運算語言以及邏輯推理、較復雜的空間立體圖形等,教材還突出培養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這些對於初一新生來說,一下子轉過彎來,理解並掌握教材,決非易事。例如:小學數學中數的部分只涉及了自然數和分數的有關知識,而學生在升入初中後,在代數方面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增加了「負數」,有理數的計算有了符號的變化,對學生注意力的分配要求明顯變高了。接踵而至的絕對值、相反數、數軸等知識有了一些抽象思維的要求,部分學生更是丟三拉四,無從下手.進入八年級又引入了無理數、實數概念,與其相關的綜合題也越來越復雜。 2.教師的教學方法方面。小學數學周課時多,每課時安排的內容少,難度小。老師對難點、重點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反復講解,學生可以反復的練習,從而各個擊破,效果極佳。甚至有的小學生老師對學生是一步一步「護著走,甚至抱著走,嚼著喂」,以至於學生對老師有很大的依賴性,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差。而初中的數學周課時少,每課時安排的內容多,且運用靈活,難度大,教學進度快,無法反復講練。教師只是通過設問、設導、設陷、設變進行啟發引導,開拓思路,然後由學生去思考,去解答,並逐漸學會舉一反三。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徹,應用要靈活,注重對知識運用的歸納和總結,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弄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並不斷構建和完善知識體系。換句話說,初中生由老師引路,學生自己走路。 3. 學生的思維方式方面。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主要是依賴機械記憶,很多知識是通過背誦來獲取的。初中學生的思維偏向於形象思維(當然仍有一些機械性的記憶)。目前的小學教材敘述方法比較簡單、直觀,語言通俗、易懂,很多知識是通過圖片、表格來給出的,趣味性強,結論也容易記憶。而初中教材的敘述比較嚴謹、規范,有些知識往往通過類比、歸納給出,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維和想像能力,抓住了事物的本質,才能深入探究。這些對七年級新生而言,有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 4. 中、小學老師交流與溝通方面。中小學教學相對封閉,各成體系,中小學教師之間缺乏面對面的交流。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中學教師不了解小學教師的具體教學目標,很少有中學教師主動去了解小學數學的知識體系,更不了解小學教師的教學方法,甚至有不少初中數學老師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經常是「望數興嘆」,他們只會列方程解,而不會用算術法分析解答,常常埋怨:「現在的小學怎麼會這樣?知識點教得那麼死板,到了初中扭都扭不過來。」小學教師也不會主動去了解初中數學的知識體系和能力要求,教學過程中也很少去想我目前教什麼,學生以後會學什麼,也很少去想怎樣把現在和以後的知識緊密聯系起來,總認為:我們辛辛苦苦地工作,無微不至地關愛學生,對學生的提問有問必答,我們都是他們心目中的知心人,初中教師怎能用學校教學中出現的個別現象來否定我們的小學教學。試想在這種狀況下,「銜接」的問題又從何談起? 二.加強銜接教育的策略 在當今中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脫節問題已經凸顯,從關心學生持續性發展的角度出發,作為數學教育陣地上的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明確育人目標,改變教學觀念,多角度、多層面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學習方法的銜接,培養學生全面的數學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1. 教學內容的銜接。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是密不可分的整體,有很多銜接知識點。現在的數學體系分成了四大領域,即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這些內容從一年級一直貫穿到九年級,涉及到整個義務教育階段,但相同領域的教學內容在不同學段有著不同的目標。初中各章節內容是從初中的客觀需求出發,不是小學知識的簡單重復與銜接。因此,作為一名中學數學教師,教學中應當把小學與初中數學內容作一個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掌握新舊知識的銜接點,搞好新舊知識的架橋鋪路工作,向學生傳授新知識的同時,有意引導學生聯系、復習和更新舊知識,特別注重對那些易出錯、易混淆的知識加以分析和比較,有的放矢,幫助學生建立中小學數學知識網路。 2. 教學方法的銜接。初中數學較小學數學而言,內容拓寬,知識深化,從具體發展到抽象,從文字發展到符號,由靜態發展到動態,增加了許多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對剛剛升入中學的學生而言,有些內容如絕對值、相反數等確實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徵,從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認知規律出發,採用「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讓學生保持住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做好教學方法上的銜接。 3.學習方法的銜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習慣,往往重說數,輕探究。初中數學概括性強,題目靈活多變,只靠課上聽懂是不夠的,需要課後進行認真消化,認真總結歸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需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體系,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方法,幫助學生養成專心聽講,勤於思考的聽課方法,培養學生形成課後鞏固、溫故知新的良好習慣,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思、勤思、深思、善思和反思,並將這些好的學習方法滲透到自己「凝神、動筆、思索、質疑」的每一個環節中。 4. 明確育人目標,改變教學觀念。義務教育階段從一年級到九年級做為一個整體,必須有一個統一的、全盤考慮的育人目標,中小學老師都應當清楚,我們的教學是在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基。因而,小學老師要克服短期行為,本著對學生終身負責的態度,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觀,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引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要常看看課標中初中數學的知識體系與標准要求。初中老師也應了解小學數學知識的體系,從小學生原有的思維方法出發,進行知識體系的重新建構,不埋怨,不推卸責任,結合學生的差異,尋找一種既有利於分類推進,又不傷害基礎教差的學生自尊心的教學方法,必要時可採用分層教學,給學生一個適當的「緩沖期」讓學生逐步適應中學的教學要求。必要時中小學教師相互觀摩、相互學習。特別是小學高年級與初中低年級的老師更應該自覺、主動地彼此溝通、相互學習,一起研究學生的數學學習銜接問題,制定出一套適合中小學數學銜接的方法措施。 總之,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的銜接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中小學教師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方能幫助學生平穩度過中小學的銜接期,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任務,使緊張、難忘的中小學學習階段成為學生培養人格、塑造人生的重要階段.
㈡ 做好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教學銜接的幾點思考
首先,學習內容的差異。小學和初中數學教材的內容和課程設置方面存在著差異,小學每課時的教學內容少而且淺顯,練習時間較多,學生易理解並在反復的練習中得以強化。而初中數學每課時都涉及多個知識點,知識的系統性較強,練習時間又少,如果不能做好預習和課後復習,學生很難扎實的掌握一節課的內容。
其次,教師教育教學方法存在差異。小學數學內容多來源於生活,趣味性較強,不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因而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在生活情境中引導學生學習,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讓學生經歷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情感體驗。與之不同的是,初中數學教學內容要求學生用理性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獨立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要將數學的思想方法滲透在日常的教學中,因而更強調了對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的提升。
數學的學習是一個知識積累和思維提升的過程,如果學生在七年級沒有適應數學的學習,那麼他在八、九年級就會很快成為數學上的學困生。作為初中數學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以及對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有效銜接的探索,給出幾點建議。
一、計算能力的培養
初中數學的開端主要是計算能力的培養,比如,有理數、代數式和方程的計算,都較多的涉及到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但是在教學中我卻發現,學生的小數和分數計算能力較弱,分數的通分和約分易錯,而且計算速度較慢。那麼學生在剛剛進入初中的數學學習時就遇到了困難和挫折,本來對計算最有信心的同學也逐漸喪失了信心,這直接影響了學生對初中數學學習的興趣。初中數學的計算也是學習物理和化學的基礎,物理學科中經常涉及到復雜的計算。因此小學的計算能力不僅是初中計算能力的基礎,更是學生步入初中之後增強學習數學信心得一把鑰匙,所以無論小學數學還是初中數學都應該加強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才能使學生的小升初數學學習做到最基本的有效銜接。
二、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學生剛剛步入初中的時候,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給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降低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難度,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課前的預習和課後復習,做好錯題和卷子的積累,課後作業能夠按時並認真完成,教師反饋後學生及時改正。
有些老師認為學生的書寫習慣應該是語文老師負責的內容,而我認為這是每一名老師都應該認真對待的一項工作,因為不同學科有不同的書寫格式和要求。在數學學科上,對於每一種題型都有不同的解題格式,教師不僅要學生書寫工整,更要按照解題格式書寫的規范嚴謹,並貫穿學生小學數學到初中數學學習過程的始終,因為嚴謹的書寫才能塑造出嚴謹的數學思維,這對於數學學習是至關重要的。
這些習慣和興趣的培養因學生而異,也因教師而異,每位教師可以根據情況對學生提出要求並加以指導。
三、了解學情,自我提升
一方面初中數學教師為了更好的做好小學升初中的數學教學工作,應該先去了解學生在小學都學了什麼。小學的很多學習內容都與初中的知識相關聯,只不過難度要求不高,如一元一次方程、三視圖等。了解了中小學數學知識的前後聯系,在教學時實現舊知到新知的提升,把握他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才能真正實現數學知識上的有效銜接。另一方面,作為小學教師,在備課時也應該挖掘一些數學思想方法,淺顯的滲透在教學中,能夠為學生邏輯思維的提升奠定基礎,使學生在知識、方法和思維上都能與初中數學學習相銜接。這個過程對於中小學數學教師來說也是一個自我學習和提升的過程,何樂而不為呢!
四、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數學學習兼具趣味性和挑戰性,一個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的孩子,更願意挑戰難題,有的學生描述說:做題像過關斬將一樣充滿樂趣,而對於有些孩子來說,數學學習是最頭疼的事情。他們的區別在於前者對數學充滿興趣並信心十足,後者恰恰相反。為了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給學生分層分組,讓學生互助學習,分層布置作業,這樣學優生得到提升,學困生也會有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重視中小學數學的有效銜接,盡快讓學生適應初中的數學學習,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才能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真正解決好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的有效銜接問題。
㈢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新舊知識銜接
上新課的時候和前面能聯系起來的就多聯系,然後每次考試前都要帶領學生復習。
㈣ 如何把握小學數學教學"銜接點
在小學范圍內,解決實際問題,是可視為實物個數的數通過運算得出回結論。升答入中學,數的范圍擴大到有理數和實數之後,與小學相比難度大大增加,其形式上也發生了變化。一個點、一條線段的長度、一個數值都可用一個有理數或無理數表示出來了。但是另一類數又如何簡單地表示呢?比如:用n表示整數,2n就表示偶數,2n+l就表示奇數,這樣就解決了所有奇偶數的表達問題。一個簡單的代數式就表示了無數個現實的數,變數之間的函數關系等,使學生由常量數學走入變數數學學習,這樣的變化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思維空間。
㈤ 如何做好小學,初中數學知識的銜接和過渡
初中與小學數學學習過渡問題的研究
一、初中與小學數學學習過渡期分析。
從小學到初中有一個過渡、適應、銜接問題。初一學生面臨著許多變化:心理生理的變化,數學知識的變化,學習方式的變化,學習過程的變化,思維方式的變化。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不少學生小學數學學得較好,一上初中就不行了。出現這種反差是因為初中與小學數學學習過渡銜接出了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學習方式單一,學習過程簡單,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等,具體表現在:僅僅接受知識而不主動學習;大量做題而不歸納總結;對問題不求甚解,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喜歡思考問題或懼怕探究問題等,以致這些學生從數學優秀生淪為學困生。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確立研究課題《初中與小學數學學習過渡問題的研究》。
二、通過前期問卷調查,找到學生存在的問題。
在課題方案形成後,我們設計了課題調查問卷,抽取我校初2013屆8個班學生為研究對象,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過程、學習習慣與思維方式的狀況。從調查統計結來看,存在著不少問題。比如:
(1)平時在學習新課之前能做到經常預習的人佔31.6%,這說明初一新生普遍沒有養成預習的習慣。
(2)非常願意參加課堂討論交流的人佔39.6%。這說明多數學生還還沒有合作學習的意識。
(3)對於學習過程中重要的知識點、典型方法、自己的心得體會能及時總結的人佔34.9%。這說明多數學生還沒有及時總結的習慣。
(4)解決數學問題時,不同的方法多的人數只有14.5% ;「解決數學問題時思維靈活」的人只有29.6%,這說明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靈活性普遍較弱。
三、針對調查問卷反映出的問題,我們制定了相應的方法與措施。
(1)理論聯系實際,將教育理念貫穿於日常的教學活動過程中。
(2)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順利過渡的主陣地,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方式貫穿於課堂教學中,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經驗型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靈活性。
(3)有效地利用課余時間成為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重要補充。在新課之後,我們往往設置1-2道思考題,這些問題源於課本內容,但又高於課本內容,具有一定的探究價值。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合作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發展思維能力。
(4)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著重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奮踏實的學風,知難而上的勇氣,堅忍不拔的毅力,勇於探究、敢於創新的精神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5)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和改進方法與策略,已達到預期的研究目標。
四、針對課題實施過程中學生出現的典型問題及時採取了對策。
問題:①許多學生不重視預習,認為預習可有可無;②學生整理錯題集存在應付走過場的現象;③不能堅持及時復習;④習慣於自主學習,不習慣合作學習,⑤不願把自己不懂的問題告訴他人;⑥缺乏知難而上的勇氣,遇到不會的問題,往往藉助別人或採取迴避的態度。
對策:①加強預習的指導和檢查,促使學生重視預習,學會預習;②定期檢查錯題集,對於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③通過有意識的設計錯題集中出現的易錯題進行課堂小測試,引導學生重視整理錯題集,夯實雙基,提高能力;④進一步引導學生及時復習,做到當天一復習,一周一復習,一月一復習;⑤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多討論問題,不輕易放過一個小問題;⑥通過學習優秀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⑦遇到暫時不會的難題,決不放棄,先獨立思考,若實在解決不了,再去問別人,直到解決問題為止。
五、課題實施後的成果
(一)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了可喜的轉變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方式已成為學生主要的學習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置由易到難的問題串,給學生適當預留思考時間,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獨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在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找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基礎上,給學生充分交流自己方法的時間和機會,促進學生合作學習。
案例:《打折銷售的學問》
這節課課內共提出了八個問題,分為導入、探究、提升三個階段,讓學生了解打折銷售的方式,理解打折銷售中蘊含的數學方法,運用方程思想來解決打折銷售問題。學生經過啟發誘導、自主發現、研究討論、歸納總結,經歷了「觀察→類比→猜想→推理→應用」的探索過程,完成了「發現問題→探究知識→建構知識→解決問題」數學活動,使思維集中於問題的最近發展區,從而加快其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
這節課課後提出思考題:「個體服裝銷售通常高出進價的20%便可盈利,但個體商販常以高出進價的50%——100%標價。假如你准備買那件標價為150元的服裝,進價在什麼范圍,你應該在什麼范圍內還價?」提出問題後,我
㈥ 淺談如何把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銜接起來
《數學課程標准》把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內容分為4部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運用。與小學相比,初中內容更加豐富,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更高。有些孩子讀小學時數學成績突出,到初中後成績下降或者感覺學數學吃力。市第二實驗中學數學教師張明宏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其共性的原因是沒有處理好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的銜接。
初一數學主要學習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兩個領域的知識。其中涉及的知識有:有理數、整式的加減、一元一次方程、圖形認識初步、相交線與平行線、平面直角坐標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組、不等式與不等式組和實數。
初一上學期需要掌握的知識要點為:有理數部分的主要內容是有理數及相關概念和運算;整式的加減部分的主要內容是單項式、多項式、整式的概念、同類項與合並同類項法則、去括弧以及整式的加減運算;一元一次方程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關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圖形認識初步的主要內容是圖形的初步認識,主要介紹了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圖形(立體圖形、平面圖形)以及最基本的平面圖形的點、線、角等。
初一下學期需要掌握的知識要點為:相交線與平行線主要討論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重點是垂直和平行關系;平面直角坐標系部分的主要內容有平面直角坐標系及有關概念、點與坐標的對應關系、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和平移;三角形部分的主要內容有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與三角形有關的角、多邊形及其內角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主要內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分析與利用它解決實際問題;不等式與不等式組的主要內容是不等式的性質,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及其解集的集合表示,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實數的主要內容是算術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實數的有關概念和運算。
面對繁雜的數學知識,將升入初一的同學,如何提前做好准備,使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安全「著陸」呢?
張明宏提醒同學們,初中數學的學習,從一開始就要樹立一個目標——致力於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小學數學內容的特點使學生對老師產生很強的依賴性,到了初中以後,老師講課方式相對粗放一些,目標明確,有側重,邏輯性、抽象性加強。如果學生死記硬背、簡單重復,就很難跟上學習的進程。時間長了,問題越積越多,數學成績會一退再退。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積極參與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不能單純依賴記憶和模仿。
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好預習、聽課、復習三個環節。要養成讀、劃、想、算相結合的預習習慣,同時還要注意知識的遷移,比較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避免只是記住一些內容而不知道所以然。聽課時注意力集中,腦、手、口、眼並用參與課堂活動。千萬不能在課堂上開小差,更不能有依靠家教或課外輔導班而放鬆參與課堂的思想。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先快後慢」的規律,不能只是課堂上聽會就算完成任務,或以為自己會了就懶得做作業。正確的做法是當天的知識當天鞏固,做到三天一復習,五天一小結。把新舊知識穿成串,形成面,從而真正掌握數學知識。
㈦ 與中學銜接的小學數學知識有哪些
大部分小學數學知識與初中都有銜接,如,計算,方程,圖形等等。
從小學升入初中,學生跨進了一個新的學習階段。但實踐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進入初中後,對數學學習感到不適應,甚至有一些小學數學成績優異的學生進入初中後學習成績急劇下降,造成學生、家長的苦惱。在這個轉折關頭, 如何做到小學到中學數學學習的自如銜接, 保證中小學數學教學具有連續性和統一性, 是擺在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下面就自己的認識談一些體會。
一. 產生銜接不當的主要原因
影響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的因素很多,既有學生的問題,也有我們中小學教師教法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內容方面。小學的數學知識少、內容淺、難度低、知識面窄。教材的坡度緩,直觀性強,易於模仿掌握。而初中數學內容多,知識面寬,比較抽象,也觸及到抽象的數學語言、邏輯運算語言以及邏輯推理、較復雜的空間立體圖形等,教材還突出培養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這些對於初一新生來說,一下子轉過彎來,理解並掌握教材,決非易事。例如:小學數學中數的部分只涉及了自然數和分數的有關知識,而學生在升入初中後,在代數方面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增加了「負數」,有理數的計算有了符號的變化,對學生注意力的分配要求明顯變高了。接踵而至的絕對值、相反數、數軸等知識有了一些抽象思維的要求,部分學生更是丟三拉四,無從下手.進入八年級又引入了無理數、實數概念,與其相關的綜合題也越來越復雜。
2.教師的教學方法方面。小學數學周課時多,每課時安排的內容少,難度小。老師對難點、重點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反復講解,學生可以反復的練習,從而各個擊破,效果極佳。甚至有的小學生老師對學生是一步一步「護著走,甚至抱著走,嚼著喂」,以至於學生對老師有很大的依賴性,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差。而初中的數學周課時少,每課時安排的內容多,且運用靈活,難度大,教學進度快,無法反復講練。教師只是通過設問、設導、設陷、設變進行啟發引導,開拓思路,然後由學生去思考,去解答,並逐漸學會舉一反三。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徹,應用要靈活,注重對知識運用的歸納和總結,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弄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並不斷構建和完善知識體系。換句話說,初中生由老師引路,學生自己走路。
3. 學生的思維方式方面。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主要是依賴機械記憶,很多知識是通過背誦來獲取的。初中學生的思維偏向於形象思維(當然仍有一些機械性的記憶)。目前的小學教材敘述方法比較簡單、直觀,語言通俗、易懂,很多知識是通過圖片、表格來給出的,趣味性強,結論也容易記憶。而初中教材的敘述比較嚴謹、規范,有些知識往往通過類比、歸納給出,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維和想像能力,抓住了事物的本質,才能深入探究。這些對七年級新生而言,有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
4. 中、小學老師交流與溝通方面。中小學教學相對封閉,各成體系,中小學教師之間缺乏面對面的交流。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中學教師不了解小學教師的具體教學目標,很少有中學教師主動去了解小學數學的知識體系,更不了解小學教師的教學方法,甚至有不少初中數學老師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經常是「望數興嘆」,他們只會列方程解,而不會用算術法分析解答,常常埋怨:「現在的小學怎麼會這樣?知識點教得那麼死板,到了初中扭都扭不過來。」小學教師也不會主動去了解初中數學的知識體系和能力要求,教學過程中也很少去想我目前教什麼,學生以後會學什麼,也很少去想怎樣把現在和以後的知識緊密聯系起來,總認為:我們辛辛苦苦地工作,無微不至地關愛學生,對學生的提問有問必答,我們都是他們心目中的知心人,初中教師怎能用學校教學中出現的個別現象來否定我們的小學教學。試想在這種狀況下,「銜接」的問題又從何談起?
二.加強銜接教育的策略
在當今中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脫節問題已經凸顯,從關心學生持續性發展的角度出發,作為數學教育陣地上的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明確育人目標,改變教學觀念,多角度、多層面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學習方法的銜接,培養學生全面的數學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1. 教學內容的銜接。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是密不可分的整體,有很多銜接知識點。現在的數學體系分成了四大領域,即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這些內容從一年級一直貫穿到九年級,涉及到整個義務教育階段,但相同領域的教學內容在不同學段有著不同的目標。初中各章節內容是從初中的客觀需求出發,不是小學知識的簡單重復與銜接。因此,作為一名中學數學教師,教學中應當把小學與初中數學內容作一個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掌握新舊知識的銜接點,搞好新舊知識的架橋鋪路工作,向學生傳授新知識的同時,有意引導學生聯系、復習和更新舊知識,特別注重對那些易出錯、易混淆的知識加以分析和比較,有的放矢,幫助學生建立中小學數學知識
㈧ 中小學數學銜接知識斷裂點可能有什麼
何做數教渡性銜接 我每都知道升初思維品質與思維模式質跨越於數科教說面臨著由算術教渡代數教、簡單平面圖形認識向立體、三維幾何圖形縱深發展思考深度陡增加思維廣度驀拓寬何讓平穩進行渡確值家深思問題我現所要面數教知識銜接問題問題我看: 、重視數內容銜接: 一.數與代數領域銜接 數與代數數基本內容. 主要指數與數運算(數主要指非負理數即所謂算術數). 除數概念擴充實數外更重要式運算.慣用字母表示數始進步研究數字與字母運算即研究代數式.基礎研究代數式運算及關系(相等與等)由程、等式、函數等構初數數與代數基本部. 於數與代數領域主要變化數字具體運算代數式形式化運算轉變.順利完轉變初低級階段要積累些半形式化運算經驗. 外數與代數領域數另重要銜接點列簡易程. 簡易程都內容由於受算術思維影響所列程往往能體現程核思想若做銜接角度看我引導理解:列程程重要未知數要參與運算.列像一二00+一00=x程說明思維式實質算術代數.引導思維式算術思維逐步向代數思維轉變疑數教育銜接重要內容. 思維式轉變依賴於載體類看圖列程培養代數思維式重要載體應該引起數教師重視. 面數所提程解絕部依賴於四則運算理解熟練程度逆運算簡易程解佔主導位起著決定性作用種解並程思想主旨所我進行相關內容教要充思想准備仍用算術考慮列程給留足夠空間通角度、維度思考讓自發掘代數思想優勢 二.空間與圖形領域銜接 階段空間與圖形領域主要包括圖形認識、測量、圖形與變換、圖形與位置初步知識認識主要手段通直觀知.初基礎增加圖形與坐標、圖形與證明等內容.認識式直觀知說點理說理即由直觀知逐步渡邏輯論證.要順利實現領域銜接重要點要讓逐步理解說理必要逐步說理. 首先數教我應該逐步讓養言據習慣.比兩三角形等底等高所面積相等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所兩銳角90度等等.說理嚴密定要注意基本科性 其我應該努力讓體推理論證必要性.三角形內角定理已經通量量、剪剪、拼拼等操作知道三角形內角一吧0度.初教部內容主要要渲染事實:三角形論形狀何論內角例外都一吧0度呢並向提問題:我量些三角形內角發現內角都一吧0度我能所三角形拿檢驗辦讓我能確認所三角形(包括我沒檢驗三角形)內角都一吧0度呢通兩問題思考體論證必要性. 第三初幾何教要關注已知識基礎.事實初數空間與圖形內容都初步滲透.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通操作已經解結論.於初教內容應該起點始必花間與精力再組織進行測量、猜測等. 三.統計與概率領域銜接 家認統計與概率領域存銜接問題.特別概率領域新事物教材本身銜接問題處理沒其內容熟.我認搞領域銜接問題主要要注意幾點. 首先注意各階段教目標初起點能太低避免與重復.事實由於統計與概率領域內容限散各段、級按螺旋式升編寫再加缺少熟編寫案級與級間相關內容難度教要求間差異本比較.若仔細體容易現要求明甚至重復情況. 其教些統計量平均數、位數、眾數要注意科性.即面要揭示用些統計量表徵組數據合理性優勢;另面要揭示其局限性.能體些統計量優勢作用更些初由於批判性思維逐步發展應該更引導考慮些統計量局限性. 二、數思想銜接 數教應該雙基(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與基本數思想統體相互交織起構數豐富內涵.於數思想.階段主要滲透主.要求與數內容特點與思維展水平相適應.階段則更明確要求函數思想、本估計總體思想等.於教何已經滲透基本數思想直接遷移熟數思想實現數教育效銜接重要內容. 梯形面積教例數教通兩完全梯形拼平行四邊形即梯形面積計算轉化平行四邊形面積處理.做體現轉化思想若轉化思想發即我面臨新問題我析自已知識基礎何尋求轉化途徑便轉化思想運用.面臨求梯形面積問題已知識基礎形、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已經知道計算且位線引入都應該形渡性思考.於我努力考慮能否梯形面積計算轉化與相關計算式 三、教與式銜接 第教要求看數教強調直觀與形象初數教更側重於直觀、具體基礎抽象.種要求比數教師非重視經驗設計趣、直觀形象數教實驗操作、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數課堂隨處見言.初數教則更需要藉助於已知識基礎更注重抽象數模型建立教按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模式展教節奏相較快.些要求同突面初數課堂抽象性與快節奏勢必使諸適應.針種狀況我認取辦讓我數教師執行數教需要意往退半步. 第二教組織形式看數內容比較簡單、信息量數教探究、合作、交流機較講故事、做游戲、組合作、組競賽等形式見於數課堂初數課教內容較、信息量較初數教形式相簡單、教各環節安排目標指向明確教面更新更高要求.試想六級僅僅經幾十暑假雖名義已名初實質真與本質區別於習慣師教准初言突面更新、更高要求難免難接受難免聽懂甚至產厭理.所作初數教師能教內容忽視教組織形式與教選擇重要性特別初起始階段初數教師應充半師角色適放慢教節奏與進度給數課堂適添加些教課堂氣息使逐步體數課堂僅僅輕松與快樂隨著新數知識引入內容增數課堂更加富於挑戰性. 第三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看數教師更關注通性與通數數教師則關註解決某類具體問題特殊技巧.廣義看論通性通特殊技巧都屬於解決問題策略范疇同通性通巧特殊技巧能算巧.例解數應用題脫口:單位量已知用乘單位量未知用除.解行程問題應用題熟練說相遇問題路程除速度追及問題路程除速度差等等.往往記住些結論忽視解決問題策略析數思維能力沒相應發展 綜所述何做初渡教綜合系統我應該自情發根據自教特色設計種適合自渡模式使由內外做平穩渡能夠合理提高習效率且能夠讓更痴迷於數習我每位數師願意看
㈨ 淺談如何進行小學數學知識間的銜接教學
學生在小學階段教師注重的是學生定義、法則、公式、例題的識記,在做題中模仿的因素較多,嚴重忽視了知識的形成,忽視了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滲透教學,導致學生進入初中成績大幅下滑,甚至會出現對中學數學學習的不適應。我感覺到要做好中小學數學知識的銜接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正確的利用好六年級的新課標教材新人教社六年級教材重心放在了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過渡上,這就要求教六年級數學的教師,一要認真學習新課標,要充分認識新課標、新理念的具體要求;二要通讀教材,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弄清中小學每部分教材在整個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聯系、發展的觀點,分析處理教材;三要提升自身的數學文化素養,提高數學教學的藝術和能力,加強與學生的親和力。更要樹立為學生的終生發展著想,樹立一種大數學意識。
2.教學內容的銜接與延伸。 在學習新知識時,初中可以更多地利用小學的舊知識,形成舊知識對新知識的正遷移,逐步消除負遷移,這是解決初一數學教學與小學的銜接的有效途徑。同時教師更要善於引導學生利用新知識去解決問題,採用比較的方法,明確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這是解決初中數學教學與小學銜接的又一途徑。要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問題「代數」的解法要比「算術」解法好處,幫助學生改變思考問題的方式,把「未知」上升到與「已知」平等的地位,培養「方程化」思想。
3.教學方法的銜接與提升。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注重的是觀察、操作、等直觀的基礎上進行的,而中學要加強培養學生探究、歸納、猜想、證明的能力。教師應該精心設計數學活動,創設數學情景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鼓勵與提倡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所表現出的不同認知水平。把證明看作數學活動的自然延續和必要發展,體會證明的必要性,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並且把數學活動作為數學教學的指點,一切教學都圍繞數學活動展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一般地,只要我們從挖掘教材、內容的銜接與延伸、方法的銜接與提升三方面搞好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使每一個學生升入初中後能較快地適應中學數學的學習,從而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夠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