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指導小學生放風箏
放風箏
今天,來陽光明媚,源晴空萬里,爸爸帶我去杏花公園放風箏。
來到杏花公園,放風箏的人可真多呢!於是,爸爸帶我來到了一家小店,買了個風箏。這個風箏是「章魚」形狀的,它有8個觸角,是黑色的。接著,我對爸爸說:「老爸,你負責拉線,我負責拉風箏。」爸爸說:「OK!let go!
開始放風箏了,我拉著風箏,爸爸牽著線,一陣狂奔,風箏隨風飄起來,爸爸趕緊放線,再牽著線把風箏往上,只見風箏慢慢的扶搖直上,我和爸爸仰著頭,看著隨風飄動的風箏。風兒吹來,風箏在天上飄,風兒停,風箏就左右搖擺,就像喝醉了酒一樣,往下落。風箏越飛越高,像一隻自由自在的小鳥,我心裡一陣得意。
突然,風箏來了個倒栽蔥,我心裡一慌,不知怎麼辦才好,只聽爸爸說:「別拉緊了」。我馬上就鬆了手,果然,風箏又飛上去了。
這時,只見各式各樣的風箏在天上飛,有金黃色的「蜜蜂」、有美麗的「鳳凰」、有可愛的「白鴿」等。一隻只風箏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它們在天空中玩耍呢!
『貳』 小學生自製風箏應該畫什麼圖案
做鴿子型吧,鴿子代表和平!
『叄』 介紹做風箏的過程以及風箏的歷史由來。(救急)
風箏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民間藝術及休閑活動。一提起放風箏
不但孩童們雀躍三丈,連大人也都會興致勃勃躍躍欲試。
放風箏趣味的確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到的。前人金聖嘆曾經說
:「見人風箏斷,一樂也。」至於風箏的起源,現在已無法考證。有些
民俗學家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世故的親友,所以在
清明節鬼門短暫開放時,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託在風箏上,傳送給
死去的親友。
實際上,我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作的,在文獻中「韓非
子」曾記載「哲人墨翟,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升天空...
」(約紀元前 300 年左右),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以後才有紙
風箏的出現,因此可以推斷,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年以上歷史了。
在正史中也有關於風箏的記載,時間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
的梁武帝被候景圍困,曾放風箏向外求援,據南史卷八十「候景傳
」中所述,在梁武帝蕭衍大清三年(西元 549 年)時,候景作亂,
叛軍將武帝圍困於梁都建鄴(即今南京),內外斷絕,有人獻計制
作紙鴉,把皇帝詔令系在其中,當時太子簡文在太極殿外,乘西北
風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軍發覺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
從此也衰微滅亡。這是簡文施放風箏向外求救不幸失敗的故事。
風箏和紙鳶還是有分別的。所謂「風箏」,是指它在空中能發
生像箏弦的聲音;至於「紙鳶」,則為啞鳥,只飛不鳴。
風箏是在紙鳶背上繫上一條弓弦,或在紙鳶頭部按一個風笛,
當紙升空以後,強風通過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顫動,就會奏出鳴鳴
聲音。普通紙鳶是不會發出聲音的。
五代時候,北朝的齊宣帝也用風箏載人為樂,有一次居然於出
五里多遠。「北史」中記載,齊宣帝是利用天牢里的死囚乘坐風箏
,讓他們「以席為翅,從台飛下」,供齊宣帝娛樂。這些死囚如果
完成皇帝的心願,罪刑可以獲得赦免。
清朝的李渙曾經編過一部名曲「風箏說」,書中記載一美一丑
的姊妹詹妍、詹強和風箏的故事。兩姊妹分別在風箏上題了詩句,
然後把風箏放掉。後來,拾到斷鷂的兩位男士前去求親,終於促成
兩對美滿姻緣。這是風箏有關的一段佳話。
又從其他考據證實,約第十世紀傳至韓國再至日本,十三、四
世紀才傳至歐洲。
亞洲人做風箏的技巧,比歐洲人要高明多了。馬來西亞的風箏
是用秣草和乾蘆葦編成的,和韓國、印度的風箏類似,操縱起來很
靈活。他們可以讓風箏很正確的降落在指定地點,還有人可以讓風
箏只距地面十五公分高而風箏絕不會碰到地面。
今天台灣的風箏進步更多,民國六十一年,夏威夷舉行一次世界
風箏比賽,參加國之風箏製作技術顯然不及我國。這件事實觸動了
國內許多風箏專門才。到了民國六十四年,台灣風箏已經外銷到美
國、澳洲、日本及其他國家,一年可以賺取三萬美金的外匯。
台灣已步入工業時代一切講求速度與效率,無論市面售賣或外
銷風箏早已看不到紙製品,便宜的用塑膠制,稍貴的用尼龍布制,
僅有中、小學生工藝課仍然用紙作,因為紙較方便便宜之故。不過
香港仍然一直生產紙風箏,但風箏面已不是個別繪制而改以印刷,
雖較具工業化卻仍不失傳統特色及鄉土風味。
風箏在外國:
迎風拉線放風箏是兒童的最愛。風箏在中國已有二千年的歷史,造
型繁多。主要分為平面和立體二種。傳到世界各地後,造型變得更多樣
,更豐富。風箏館展出了十九個國家的風箏,地方色彩非常濃厚。
風箏的故事
風箏起源於戰國時期。公輸般就是後人所說的七巧匠魯班或「魯班爺」。他製作的「鵲」或「鳶」,其原材料是極薄的木片或竹片。漢朝以後,由於紙的發明和應用,在製作風箏時,逐漸以紙代木。稱為「紙鳶」。五代時,又在紙鳶上系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 故以後稱「風箏。唐宋時期,現屬濰坊各地扎放風箏已很普遍。明清時期,濰坊的風箏達到極盛。每年清明節前後,風和日麗,家家戶戶扶老攜幼,踏青登場,竟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藍天。清朝詩人鄭板橋在<<懷濰縣>> 詩中說:「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生動地描寫了清明佳節濰坊風箏的情景。這種春意盎然的民間活動,既是相互觀摩、評比的機會,又是呼吸早春空氣、享受大自然的恩賜、鍛煉身體的好時光。濰坊風箏扎工精美,畫工別致,造型新穎,構圖合理。它還吸收了木版年畫的某些特點,博採京津畫技之長,線條優美,色彩鮮明,善以誇張的手法,突出主題。風格獨特,栩栩如生。最有代表性的大型龍頭蜈蚣風箏 ,長達百餘尺。放飛時先將尾聞和身聞漸次放起,靠幾十節「腰子」所產生的提升力將首部往高空。腰子的連綴是按力學原理系結,系繩之間必須有嚴格的角度和距離。「龍頭蜈蚣」扶搖藍天,氣勢千里,蔚為壯觀。嬴得國內外的普遍贊譽。自1984年第一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以後。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被要舉辦一年一屆的國際風箏盛會,1988年,第五屆國際風箏會將濰坊定為「世界風箏都。現在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九屆風箏 會,每年都要吸引來自世界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也為濰坊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肆』 適合小學生製作的小製作,既要廢物利用,又要好做,還要實用。謝謝了!!!
小小顯微鏡
材料:廢棄的紅外線筆(取出裡面的小凸透鏡),卡片紙若干專,小盒子兩個,玻璃片兩屬個。
方法:做兩個能夠夠嵌套的盒子,將盒子頂端戳一個小洞(適合小凸透鏡大小);將凸透鏡安裝在其上;將兩個盒子套在一起;在裡面的盒子上面傾斜45度角放置一個小鏡子,用來收集光線。最後將兩個玻璃片中間夾上一片洋蔥表皮,調整盒子(調整凸透鏡與觀察的樣品間距)就可以觀察細胞啦!
簡易風箏
材料:竹簽兩個(半米長);紙張兩張;澆水;蠟燭;火柴
方法:取出一個竹簽,點燃蠟燭,一邊均勻的用火烤竹簽,一邊將竹簽略微彎成一個弧度。用火烤是為了讓竹簽定型。但切記只是稍微受熱即可。將一根彎的竹簽和一根直的竹簽十字固定好。將其站在一張以這了兩根竹簽為對角線大小的菱形紙站在上面,竹簽做骨。彎竹簽弧度突出的方向為前方,將後方再粘上一條大小為風箏最長對焦線長的一倍的長紙條,作為尾巴。最後在風箏的正面(沒有竹簽的那一面)在竹簽十字相交部位繫上風箏線,等一個好天氣,就可以親手將自己製作的風箏放飛天空啦
『伍』 如何自己製作風箏
普通風箏的做法一般是採用竹子做骨架,紙做肉。 竹子是製作風箏骨架的主要材料。選取壁厚3-5厘米的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韌性做風箏的骨架。根據自己的愛好製成各種各樣的風箏骨架,比如蜻蜓狀、蝴蝶狀。 紙是蒙糊風箏的主要材料,以質薄纖維長而均勻,富有韌性,耐濕耐沖擊,色澤白而潔者為佳。把紙糊在骨架上,再繫上線,風箏就做好了。 紙風箏的做法: 用細竹簽 :2長(40-50厘米,十字交叉作骨架),4短(圍邊框,做成長方形的比較穩固平衡) 牢牢綁好(用細鐵絲,或用保證粘力夠強的強力膠), 糊紙,選紙要有韌性,不能薄不能脆,沿邊框糊結實,過程中保證紙完整平整,不能有一點破損,否則飛不起來; 粘尾巴,用較輕的紙兩條,寬約5-8厘米,長度在3米-10米間(如有特殊需要可更長),兩條分別粘於主體同一邊上的左右兩端(若主體為長方形,粘在較短邊),保證粘好後兩條尾巴長度相等 綁線,四條線端分別固定在主體四角,提拉在一處(使線呈四棱錐)在手中拉緊,打結(線要拉的正,保證力度平均) 把風箏線繫上,完成 這時,你還可以在做好的風箏上塗上你喜歡的色彩,鑲上花邊,或者繫上絲帶,掛上紙環。但不能影響風箏在空中的飛翔,因為附件太多了會使風箏飛翔失衡。 風箏的形狀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鳥,昆蟲,動物及幾何立體等,而 圖案方面,主要由個人喜好而設計,有宣傳標致,動物,蝶,飛鳥等,琳琅種種. 風箏的建造材料除了絲絹,紙張外,還有塑膠材料造的,骨桿有竹篾,木材及膠 棒來造,近來有人設計一種無骨風箏,它的結構是引入空氣於絹造的風坑之內,今風 箏形成一個輕輕飄的氣枕,然後乘風於上.中國,馬來亞,菲律賓及日本等,亦有一 種大形的風箏,每到風箏節就將它放到忍藍的天空,該等風箏之尺碼由十至二十尺不 等.骨桿則用大竹升來造,由百多人來放. 一、 蝌蚪風箏 圖一所示為蝌蚪風箏的骨架圖及拴線圖。為方便網友製作,特地加上比例尺網格。這種風箏製作起來非常簡單,對材料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按圖製作均能達到放飛的目的。該風箏所用竹條骨架只有橫豎兩根,風箏的製作尺寸一般寬在450 毫米左右為宜,太大太小均不適宜。以寬450毫米為例,橫竹條寬度和高度分別為3和3毫米,若為減少些自重,在邊梢部位可以對稱地削到寬高均為2毫米。由於這種風箏在結構上屬於半硬拍子類風箏,放飛時需要的風力一般在3級左右,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不必對竹條的寬厚顧慮太多。若結構重一些,放飛時需要的風力稍大一些而已。 豎竹條的寬厚均為 3.5毫米,長為620毫米。將橫豎竹條十字綁在一起,蒙面材料可以採用皮紙、宣紙、無紡布、塑料薄膜、絹、尼龍綢等均可,若採用紙質的話,在邊線處應用細線包邊,以防止扯裂。將蒙面材料和竹條粘在一起,在尾部粘上寬40毫米,長1500-3000毫米的用與蒙面材料相同或是不同的材料做成的尾巴(特別提醒:嚴禁使用金屬膜及其它導電材料製作蒙面和尾巴)。按照圖示比例拴上提線,對於初學者,剛開始綁放飛提線時,由於沒有經驗,總是擔心綁不好,其實,只要注意觀察學習,很快就會掌握的。為了便於放飛時進行調整,一開始可以將放飛線的長度留的長一些。對於拍子一類的風箏,由於其放飛結構的特殊性,您在綁放飛線時,如果拴的長短不合適,也只是影響放飛的角度而已。這時反而有利於您學習和掌握提線的調整。由於這種風箏的平衡主要是靠長長的尾巴,所以對風箏製作過程中的骨架要求並不是很高,是一種適宜初學者製作的風箏。放飛時將橫條背面用細線拉住,使風箏變成弧形面,在風的作用下容易瀉風,使得風箏飛行穩定。 關於蝌蚪風箏的蒙面繪畫比較簡單,相信青蛙蝌蚪您總是見過的,如果想省事的話,可以將整個風箏以墨色染黑即可,放飛到天空中的效果也是有趣的。為了突出蝌蚪風箏搖擺的放飛效果,在風箏放飛起來以後,只要增加或減少尾巴的長短即可。如果飛行中的風箏特別平穩,可以逐漸減少尾巴的長度以增加風箏的搖擺,不過,這是以犧牲風箏的穩定為代價的。 圖二 二、王字風箏 王字風箏,由其骨架形同王字而得名,北京人所稱「屁簾兒」即指它。在各地均可見到這種風箏的影子,是許多喜歡放風箏而又沒有專業製作經驗的朋友都能製作放飛的一種「大眾風箏」,如圖二所示。 同蝌蚪風箏一樣,這種風箏的製作尺寸也不宜過大,寬度在550毫米左右為宜。總共4根竹條組成骨架,骨架竹條尺寸同上邊的蝌蚪基本一樣,對竹條的製作精度要求不是很嚴,風箏的飛行穩定同樣也是依靠長長的尾巴來平衡的。 以550毫米寬的風箏為例,三根橫向竹條的長寬可以一致,(短的一根也可略為小一些),長寬厚度均為3.5-4毫米,蒙面及兩根尾巴的材料同上。同蝌蚪風箏一樣也是拴兩根提線。風箏的彩繪可以在蒙面上繪制各種卡通圖畫,人物繪畫等,一種很有創意的繪畫是:在蒙面上繪出一個孩子的頭部,而長長的尾巴繪成其長長的辨子。您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圖三 三、八卦風箏 八卦風箏是傳統的中國風箏,在大江南北到處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一般來講,八卦風箏適宜在風箏較大的情況下放飛,放飛的經驗表明:風力越大,風箏的放飛角度越大。因為屬於硬拍子類,沒有瀉風的地方,所以風箏的風行狀態和風力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風力大小不穩定的話,八卦風箏在飛行的時候,一揚一落,非常有趣。圖三是八卦風箏的骨架圖,八卦風箏製作簡單,對製作的材料,綁扎的要求不是很嚴格,只要按照下邊的要求去做,一般都可以達到放飛的目的。 八卦風箏得名於風箏的外形,因其為八角而來,因於中國傳統的八卦相吻合,故多稱謂八卦,在繪畫上,一般多繪以傳統的八卦圖形。八卦的骨架由兩個正方形的架子組成,一般的正方形骨架大小在500-1000mm之間。只是兩個正方形的大小要求一致, 根據風箏的大小,500mm大小的可以只設一根堅向竹條,如圖三。大於此規格的要設十字形骨架,竹條的大小要大一些,在厚度方向比寬度大一些。以500毫米的八卦風箏為例,構成正方形的四根竹條寬高均為3毫米,長500毫米。用削好的竹條綁成兩個正方形骨架,然後按圖示將兩個正方形綁在一起形成八角即可。風箏的蒙面材料同上邊二種風箏採用的一樣。風箏的提線為三根,位置如圖所示。同蝌蚪風箏一樣,在放飛時,在風箏的中心部位上也用細線將風箏拉成弧形,以利於風箏在飛行時瀉風。(如果不拉成弧形,風箏同樣也能飛行,你不妨試試)。 八卦風箏的繪畫,一般都有是採用傳統的八卦圖案。八卦風箏的尾巴一般採用的是在細線繩上綁上紙穗的方法。
『陸』 風箏的歷史及製做方法
世界上一致公認,中國是風箏的故鄉。風箏又名紙鳶、紙鷂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據說巧匠魯班就曾「削竹為鵲,成而飛之」,應當說這是風箏的前身。
最早的風箏是由古代哲學家墨翟製造的。據《韓非子·外儲說》載:墨翟居魯山(今山東青州一帶)「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是說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
五代時期的李鄴,曾在官中以線放紙鳶為游戲,又別出心裁地在鳶的頭部安裝竹笛,風入竹哨,發出象古箏一樣的響聲,因此得名「風箏」。
中國風箏問世後,很快被用於測量傳遞信息,飛躍險阻等軍事需要。唐宋時期,由於造紙業的出現,風箏改由紙糊,很快傳入民間,成為人們的娛樂的玩具。
到了宋代,出現了「神火烏鴉」,就是利用風箏裝上火葯,投放到敵營上空,以達到軍事上的目的。
宋朝風箏在民間也廣泛流行。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加,中國的風箏流傳到世界各地。先是傳到日本和朝鮮等近鄰國,後又漂洋過海,傳到了緬甸,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和紐西蘭直到更遠的東方島嶼上;另一線則順著「絲綢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戰路線進入了阿拉伯和西歐。元代在中國為官17年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歸國後,也把風箏介紹到了西方。
風箏的製作可見
http://www.hxe.tj.cn/laojizyk/1/fenzheng/8.htm
『柒』 小學生做風箏怎麼做簡單漂亮
你如何做的風箏,怎麼樣都漂亮的話,就是你自己根據你自己喜好加上自己的元素就可以,就是你自己喜歡什麼,然後你畫一點東西上去就可以了。
『捌』 小學生三年級作文做風箏
陽春三月,柳枝吐蕊,春風徐徐,正是放風箏的好時機。看到別人手裡的風箏在空中飛舞,我躍躍欲試。我多麼想放飛自己親手做的風箏啊!一回到家,我就馬不停蹄地開始做風箏。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真做起風箏來我就犯了難,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製作風箏。於是,姥姥便成了我的顧問,她動口,我動手。經過姥姥的講解,我才明白:普通風箏的做法一般是採用竹子做骨架,紙做肉。將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韌性做風箏的骨架。我做了一個三角形的骨架。可是我綁的骨架老是不對稱,挽疙瘩留的線頭太長,我急得頭上直冒汗。後來我終於做好了一個令我滿意的風箏骨架。接下來我把准備好的宣紙糊在骨架上,再繫上線,就做好了。我在做好的風箏上畫了一隻老鷹,又在風箏邊緣粘上彩色皺紋紙。
拿著自己做的風箏往外跑,在空地上,我乘著勁風順手一放,風箏便靜靜地升上空中。風箏引來同伴們駐足觀賞,自己心裡洋洋得意。我感到自己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那一刻才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