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京劇和小學生的關系大不大為什麼
(三)京劇進小學課堂的意義
北京市教委體美處副處長王軍表示「開設京劇有利於強化學生民族文化意識」當前中小學生普遍存在民族文化藝術鑒賞能力降低問題。
1、京劇文化可以得到傳承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文化的東西需要傳承。如果優秀的文化都沒了都不能傳承下去,這是一個中國人的悲哀,也是中國文化的悲哀。中國京劇院一級演員耿其昌委員說「音樂課不教京劇也會教其他的歌,京劇進校園首先在於對學生的吸引。學生聽著聽著或許會發現另一片更廣闊的天地。所以,對於大力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京劇進校園,只是打的先鋒」
2、京劇自身包含了一種民族氣節,他可以宣揚一種民族精神。
京劇作為歷史的文化遺產,他承載很多中國歷史文化特徵,有必要讓小學生去學習,他可以振奮人心,還可以培養孩子們精神品質和人格力量。在唱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孩子們耐挫能力。比如在《紅燈記》選段《窮人孩子早當家》鐵梅的唱段中,表現了鐵梅人小志大,天真淳樸的個性特點。現在很多孩子從小就被家長寵著,生活自由自在,根本體會不到在舊社會窮苦的孩子有怎樣的生活環境,通過這一唱段讓學生們深刻理解唱詞,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他們在以後生活中培養勤儉節約的習慣。對學生也是一次深層次的教育。
3、在學習過程中,不僅普及文化,還可以發現人才,從中培養京劇事業的繼承人,通過對歷史的了解,綜合其他學科知識,可以使學生全方面的認識傳統文化
二 京劇進小學音樂課堂現狀
(一)京劇進小學音樂課堂現狀
不久前,在黨的「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有這樣一個議案《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增設京劇藝術教育》並在山東代表團引起強烈反響,其中36名代表積極簽名響應。
提案後教育部也決定從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廣東、甘肅等10省市開展讓京劇藝術進小學音樂課堂試點工作,並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在全國推開。
隨後,教育部也將《智斗》《包龍圖打坐在開封符》等經典唱段編選教材,北京市教委體美處副處長王軍介紹,為傳承民族優秀文化,教育部對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程標准進行修訂。增加了有關京劇的教學內容,教材編寫和光碟研製工作也已啟動。
此次試點推出前,北京的黑芝麻胡同小學已開設京劇課近兩年,一些同學常年堅持學習京劇,孩子們通過賞析京劇唱詞,學唱京劇唱段,學習京劇身段,描繪京劇臉譜等。學生通過系統學習了解京劇的精髓,進而真正熱愛京劇。
在北京實驗二小開展的京劇興趣課,在本學校的一間音樂教室里,40多名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正一板一眼唱的熱鬧。這邊,女同學正在排演傳統劇目《天女散花》。一位小朋友手持紅綢邊唱邊舞,不但唱腔甜美,韻味十足,動作也優美利落,真有點電視裡面名角兒的味道。那邊,男孩兒們正二目圓睜,拿著花臉的架子,跟老師唱著「杜鵑山舉義旗三齊三落」唱到情濃時,大家還真入了戲,個個一臉焦慮。其實,這節課並非正式課程,而是實驗二小京劇隊每周一次興趣課。(選自《北京日報》)
在牡丹江市穆棱一中也已經搞了京劇進課堂實驗。起初,學校內一種觀點認為現在的學生多喜歡一些流行音樂,害怕學生對京劇產生反感,然而開設了京劇課後學生們卻表現出相當大的熱情遠遠超出了預期的效果。
在河北省石家莊以民族藝術教育為辦學特色的石家莊市裕華西路小學,自2006年9月起正式將京劇引進課堂。學生們不僅在音樂課堂上學習和欣賞京劇 唱腔。連學校環境和 課外生活無不滲透著京劇藝術強烈影響。此外開設京劇課的學校還有很多。並且都有很好的教學效果。
從上述的這么多試點學校來看,這些學校在京劇興趣課或者實驗課還未開設時,都存在一種心理,那就是如果增加此課,學生們能否熱愛?能否接受呢?事實表明:這些學生中間大部分都是從剛開始的懵懂變到後來的喜歡。可見學生的學習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讓他們了解然後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進而喜歡這門藝術。
請採納,謝謝
㈡ 有適合小學生唱的京劇,粵劇么
我把 壓縮包傳到網路附件了,你查找你的提問附件
點擊壓縮包下載。直接下載,沒有密碼
滿意請選為【滿意答案】
手機提問的用戶查看。請要用電腦網頁版查看下載
㈢ 小學生 寫京劇臉譜 200字
京劇臉譜來
京劇自臉譜是我國獨有的傳統文化和偉大的藝術。京劇臉譜是指京劇男演員臉部的彩色化妝,主要用於凈角(花臉)和丑角(小丑),通過眼睛、額頭、兩頰誇張的圖形來展現角色的性格特徵。
紅色臉譜一般代表忠義、正直;黑色臉譜一般代表勇猛、魯莽;白色臉譜一般代表陰險、狡詐;金銀色臉譜一般代表神仙、妖魔。觀眾一般根據臉譜就可以分辨出這個角色是英雄還是壞人,是聰明還是愚蠢,是受人愛戴還是令人厭惡。
㈣ 如何在小學生中開展學畫京劇臉譜
由此除了在音樂課唱京劇之外,在美術課中插入學畫京劇臉譜同樣是十分有意義的,重視和挖掘臉譜畫的深刻內涵更有著重要的教學意義。京劇臉譜的教學不僅在內容上體現了民族特點,而且充分發揚了我國民間藝術的優良傳統,增強了民族的自尊感。可以說在指導學生學會欣賞京劇臉譜的基礎上,逐步學會描繪臉譜,這是個不可多得的美術教學內容,在美育中起到良好的作用。什麼是臉譜?「臉譜是中國戲曲內獨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一種化妝造型藝術。從戲劇的角度來講,它是性格化的;從美術的角度來看,它是圖案式的。在漫長的歲月里,戲曲臉譜是隨著戲曲的孕育成熟,逐漸形成,並以譜式的方法相對固定下來。」臉譜具有相對獨立的審美意義和欣賞價值,但它始終是戲曲表演藝術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故而人們也只有在觀看戲曲舞台演出的過程中,結合演員的表演,才能認識臉譜的藝術表現力和它的審美特性。京劇是一門綜合藝術,融合了許多藝術形式,在美術教學中,就要牢牢抓住它的美感。在欣賞、表現的過程中注意內容安排的合理性與層次性,逐步形成學生綜合的美術素養。把描繪京劇臉譜作為美術教學的內容,首先要領略它特有的藝術魅力。欣賞京劇臉譜從精彩的劇照,戲曲繪畫,雕塑等作品入手,了解反映京劇題材美術作品中的形式美及作品含義,了解京劇表演藝術家表述自己的感受。那麼這項教學活動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京劇臉譜的描繪程序:1、識譜戲曲臉譜有間接反映觀眾觀劇心理、烘托與渲染戲劇氛圍的特點。由於中國戲曲臉譜或多或少地與戲劇人物的性格特徵,對戲劇人物的善惡褒貶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又由於這種聯系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已為觀眾所接受,乃至成為中國觀眾的欣賞習慣。所以,在看戲的時候,只要角色粉墨登場,觀其貌便知其人,或屬奸佞,或為忠良。臉譜對於視覺效果與人物身份、作者的道德評價多種因素的綜合體現,有助於觀眾理解人物、把握劇情,使觀眾在對人物面目比較明了的情況下,去專心致志地欣賞演員的表演技藝。也有助於演員與觀眾之間的情感交流。要讓學生真正做到「識譜」,這是一個較長的學習過程。但我們可以從簡做起,教師與學生共同搜集臉譜,然後從認識個別的臉譜慢慢延伸,這樣的效果一定會很好。2、勾線在紙上用顏色或用墨色勾畫,勾畫出臉譜上的眉、眼、鼻窩及人物面部肌肉紋路。注意在臉型及花紋上進行誇張變形。例如用一些猙獰的臉譜來製造恐怖,用驚異的變臉來製造神秘。3、著色設色是臉譜藝術的重要構成因素。在設色的過程中應注意色彩的均勻度。一般來說,「生」、「旦」的化妝,是略施脂粉以達到美化的效果,這種化妝稱為「俊扮」,也叫「素麵」或「潔面」。「凈」、「丑」行當的各種人物,以誇張強烈的色彩和變幻無窮的線條來改變演員的本來面目,與「素麵」的「生」、「旦」化妝形成對比。「凈」、「丑」角色的勾線設色是因人設譜,一人一譜,盡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種譜式組成,但卻是一種性格妝,直接表現人物個性,有多少「凈」、「丑」角色就有多少譜樣,不相雷同。因此,臉譜的著色是「千變萬化」的。「凈」,俗稱花臉。以各種色彩勾勒的圖案化的臉譜化妝為突出標志,表現的是在性格氣質上粗獷、奇偉、豪邁的人物。「色塊」大,大開大合,氣度恢宏。如關羽、張飛、曹操、包拯、廉頗等即是凈扮。「丑」(小花臉或三花臉),是喜劇角色,在鼻樑眼窩間勾畫臉譜,多扮演滑稽調笑式的人物。④丑臉的特點是人物顏面中心一塊白。其形狀如豆腐塊、腰子形、桃形、棗核形、菊花形等。在指導學生進行描繪臉譜教學活動中,要讓學生學會辨色、用色。按臉譜的主色分類,主色一般指用在額和兩頰部位的顏色。在戲曲藝術的發展過程中,人們逐漸地、約定俗成地賦予譜色相對固定的感情色彩,使其象徵或隱寓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徵。譬如:
㈤ 觀看京劇演出小學生們應該注意什麼
小學生對京劇不是很了解,還體會不到「國粹」、「博大精深」這些詞的含義內,也聽不懂唱詞、不明白為什麼有容人畫花臉,為什麼開門只是用手錶現而沒有真的門等等。首先可以選擇簡單、表演性強、服裝艷麗、京白比較多、唱腔段的戲給孩子們欣賞;老師可以事先做些功課,給孩子做下「導賞」,介紹下劇情,什麼叫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什麼類型的人物臉譜是什麼顏色,生旦凈丑是什麼人,看的劇目特點是什麼。。。引發孩子的興趣。只要孩子不煩感,埋下京劇的種子,有一部分人能喜歡上京劇就好。
㈥ 小學生在台下看京劇怎麼欣賞
如果是小學生自己去看,談不上什麼欣賞,就是看看熱鬧,能看懂什麼算什麼。版比如本人小時候看電視中權演京劇《借東風》,看到馬連良扮演的諸葛亮儒雅飄逸,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至今都認為諸葛亮就長得是馬連良那樣;看舞台上孫毓敏扮演的紅娘,就覺得很美,很俏皮;再大一點就能看字幕,能看明白劇情、人物關系,聽熟了的還能哼兩句。。。
如果和成年人一起去看,成人可以有意識引導孩子不懂,但能吸引人的地方。比如看《望江亭》時候,很多孩子都期待看後面尚方寶劍被換成小匕首的喜劇效果;很多孩子都喜歡看武戲,讓他明白《三岔口》是在黑夜中打的,TA也能領悟表演的精妙。畢竟京劇對初接觸而言比較生澀難懂,有些人會因為某一點一下子喜歡上,而某些人則是慢熱型,也有一輩子都不喜歡的。讓孩子坐得住,看得下去很重要。
㈦ 小學生京劇手抄報怎麼做
戲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歷史悠久,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講究唱、做、念、打,富於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別於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河北梆子、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但是近幾年來,戲劇藝術在中國的發展日趨衰弱,受到了新生藝術的沖擊。尤其港台歌曲大量湧入內地,學生追星捧星,趨之若騖,對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卻是知之甚少。
中國古代戲劇因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所以稱做「戲曲」。中國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傳奇和明清傳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戲和其他地方戲的傳統劇目在內,它是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通稱。
○現代戲劇主要指的是20世紀以來從西方傳入的話劇、歌劇、舞劇等,話劇是主體,外國戲劇一般專指話劇。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它最早是從模仿勞動的歌舞中產生的。
(一)先秦——戲曲的萌芽期。《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抵」(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二)唐代(中後期)——戲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後,我國戲劇飛躍發展,戲劇藝術逐漸形成。
(三)宋金——戲曲的發展期。宋代的「雜劇」,金代的「院本」和講唱形式的「諸宮調」,從樂曲、結構到內容,都為元代雜劇打下了基礎。
(四)元代——戲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雜劇」就在原有基礎上大大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戲劇。它具備了戲劇的基本特點,標志著我國戲劇進入成熟的階段。
元雜劇是在民間戲曲肥沃土壤上,繼承和發展前代各種文學藝術的成就,經過教坊、行院、伶人、樂師及「書會」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改進和創造出來的綜合性舞台藝術。在形上,元雜劇用北曲四大套數安排故事情節,不連貫處,則用楔子結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王實甫的《西廂記》是元雜劇中獨有的長篇,共寫了五本二十一折),每折用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組成套曲,必要時另加「楔子」。結尾用兩句、四句或八句詩句概括全劇的內容,叫「題目正名」。每折包括曲詞、說白(賓白)和科(科泛)三部分。曲詞是按導師情需要的曲牌填寫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詞或歌詞。其作用是敘述故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全部曲詞都押同一韻腳。說白是用說話形式表達劇情或交代人物關系的一種藝術手段,分對白(角色之間的對話)、獨白(角色獨自抒發個人感情和願望的話)和旁白(角色背著台上其他劇中人對觀眾說的話)、帶白(插在曲詞中的說白)等。科是動作、表情等。一本劇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來唱,其它腳色有白無唱。正末主唱的稱「末本」,正旦主唱的稱「旦本」。
㈧ 適合小孩唱的京劇
最好先抄學幾段西皮流水襲,西皮快板,然後在學比較慢的如原版
老生的二六,最後學最慢的如慢板(不好學)。
我也是京劇小票友,我就是這樣學的。《坐宮》後面的快板對唱
《定軍山》里基本都是流水,二六
《紅娘》里的六段流水
《追韓信》《鴻門宴》《未央宮》《九錫宮》《描容上路》里的西皮慢流水
《空城計》「我正在城樓」
《
穆桂英掛帥》「猛聽得金鼓響」《鎖麟囊》「耳聽得悲聲慘」春晚上還有很多
㈨ 如何在小學生中開展學畫京劇臉譜
由此除了在音樂課唱京劇之外,在美術課中插入學畫京劇臉譜同樣是十分有意義的,重視和挖掘臉譜畫的深刻內涵更有著重要的教學意義。京劇臉譜的教學不僅在內容上體現了民族特點,而且充分發揚了我國民間藝術的優良傳統,增強了民族的自尊感。可以說在指導學生學會欣賞京劇臉譜的基礎上,逐步學會描繪臉譜,這是個不可多得的美術教學內容,在美育中起到良好的作用。什麼是臉譜?「臉譜是中國戲曲內獨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一種化妝造型藝術。從戲劇的角度來講,它是性格化的;從美術的角度來看,它是圖案式的。在漫長的歲月里,戲曲臉譜是隨著戲曲的孕育成熟,逐漸形成,並以譜式的方法相對固定下來。」 臉譜具有相對獨立的審美意義和欣賞價值,但它始終是戲曲表演藝術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故而人們也只有在觀看戲曲舞台演出的過程中,結合演員的表演,才能認識臉譜的藝術表現力和它的審美特性。京劇是一門綜合藝術,融合了許多藝術形式,在美術教學中,就要牢牢抓住它的美感。在欣賞、表現的過程中注意內容安排的合理性與層次性,逐步形成學生綜合的美術素養。把描繪京劇臉譜作為美術教學的內容,首先要領略它特有的藝術魅力。欣賞京劇臉譜從精彩的劇照,戲曲繪畫,雕塑等作品入手,了解反映京劇題材美術作品中的形式美及作品含義,了解京劇表演藝術家表述自己的感受。那麼這項教學活動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京劇臉譜的描繪程序:1、 識譜戲曲臉譜有間接反映觀眾觀劇心理、烘托與渲染戲劇氛圍的特點。由於中國戲曲臉譜或多或少地與戲劇人物的性格特徵,對戲劇人物的善惡褒貶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又由於這種聯系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已為觀眾所接受,乃至成為中國觀眾的欣賞習慣。所以,在看戲的時候,只要角色粉墨登場,觀其貌便知其人,或屬奸佞,或為忠良。臉譜對於視覺效果與人物身份、作者的道德評價多種因素的綜合體現,有助於觀眾理解人物、把握劇情,使觀眾在對人物面目比較明了的情況下,去專心致志地欣賞演員的表演技藝。也有助於演員與觀眾之間的情感交流。要讓學生真正做到「識譜」,這是一個較長的學習過程。但我們可以從簡做起,教師與學生共同搜集臉譜,然後從認識個別的臉譜慢慢延伸,這樣的效果一定會很好。2、勾線在紙上用顏色或用墨色勾畫,勾畫出臉譜上的眉、眼、鼻窩及人物面部肌肉紋路。注意在臉型及花紋上進行誇張變形。例如用一些猙獰的臉譜來製造恐怖,用驚異的變臉來製造神秘。3、著色設色是臉譜藝術的重要構成因素。在設色的過程中應注意色彩的均勻度。一般來說,「生」、「旦」的化妝,是略施脂粉以達到美化的效果,這種化妝稱為「俊扮」,也叫「素麵」或「潔面」。「凈」、「丑」行當的各種人物,以誇張強烈的色彩和變幻無窮的線條來改變演員的本來面目,與「素麵」的「生」、「旦」化妝形成對比。「凈」、「丑」角色的勾線設色是因人設譜,一人一譜,盡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種譜式組成,但卻是一種性格妝,直接表現人物個性,有多少「凈」、「丑」角色就有多少譜樣,不相雷同。因此,臉譜的著色是「千變萬化」的。 「凈」,俗稱花臉。以各種色彩勾勒的圖案化的臉譜化妝為突出標志,表現的是在性格氣質上粗獷、奇偉、豪邁的人物。「色塊」大,大開大合,氣度恢宏。如關羽、張飛、曹操、包拯、廉頗等即是凈扮。 「丑」(小花臉或三花臉),是喜劇角色,在鼻樑眼窩間勾畫臉譜,多扮演滑稽調笑式的人物。④丑臉的特點是人物顏面中心一塊白。其形狀如豆腐塊、腰子形、桃形、棗核形、菊花形等。 在指導學生進行描繪臉譜教學活動中,要讓學生學會辨色、用色。按臉譜的主色分類,主色一般指用在額和兩頰部位的顏色。在戲曲藝術的發展過程中,人們逐漸地、約定俗成地賦予譜色相對固定的感情色彩,使其象徵或隱寓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徵。譬如:紅臉一般為赤膽忠心的勇烈人物。如關羽、姜維、趙匡胤等。粉紅臉一般為年老氣衰的人物。如袁紹、蘇獻等。紫臉一般為剛毅果斷、老成穩練的人物。如廉頗、常遇春等。黑臉一般為鐵面無私、或粗率剛猛的人物。如包拯、張飛、夏侯淵等。藍臉一般為驍勇強悍或桀鴦不馴的人物。如馬武、單雄信等。綠臉一般為暴躁蠻橫的人物。如青面虎、程咬金等。白臉又分水白臉和油白臉。水白臉又稱粉白臉、大白臉、大白抹臉。抹水白臉者多為陰險奸詐,善用心計的人物。如曹操、嚴嵩等。勾油白臉者多為剛愎自用、狂妄無知的武夫。如馬謖、高登等。黃臉一般為驃悍或陰鷙人物。如宇文成都、沐英等。金銀色臉一般為神怪人物及番邦將帥。如二郎神、金錢豹等。要讓學生真正把握用色,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面對初中學生學繪臉譜,那就得在三年中有一個完整合理的學習安排,切忌搬上一大堆臉譜,不管青紅皂白,讓學生囫圇吞棗,這樣的話是絕對沒有教學效果的。應該一個一個認識,一個一個學繪;成熟一個,學會一個;成熟幾個,學會幾個;成熟一批,學會一批。日積月累,就會收到良好的的教學效果。4、修飾修飾是對眉子、眼窩、鼻窩、嘴岔以及額和兩頰部位的造型形式的細加工。部位造型形象是刻畫人物性格的具體方面,它是根據自己對京劇人物的理解創造出來的。因此部位造型雖有一定的形式規律,卻無絕對的成法定式。它通常以點線裝飾和圖案化的造型方法,採用隨形附意的物象型命名方式。在描繪京劇臉譜時,要做到比較充分地發揮臉譜造型的誇張性,圖案的裝飾性,色彩的鮮明性,著力刻畫和渲染劇中人物最有典型意義的基本特徵,使臉譜能強烈深刻地感染觀眾,從中也顯露出藝人們極其豐富的想像力和出色的創造性。當然學繪京劇臉譜的涉及面是很寬的,除了畫在紙上之外,還可以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在廢棄的盒蓋、易拉罐、玻璃瓶子上設計畫畫,用軟陶等材料製作成小掛飾等。京劇人物的表現,除了常見的中國畫,水粉、兒童畫等之外,泥塑,紙造型,拼帖等都可以,可以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著京劇題材進行設計、製作。這算是描繪京劇臉譜的延伸和拓展吧。把京劇臉譜引入美術教學,教學形式也可以多種形式,如運用描繪、雕塑、拓印等各種手段和方法,開展美術教學活動,其教學內容是十分豐富多彩的。
㈩ 小學生看京劇感受50-60字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京劇的戲劇情節是安和的,在平和清楚的敘事過程中展現優美內,它不用緊張容、激烈、刺激的劇情吸引觀眾;京劇的音樂伴奏是安穩的,在悠悠京胡伴奏下,給人一種天衣無縫的安穩感覺;京劇的表演風格是安詳的,既不過分高亢激昂,也不刻意一唱三嘆,從不強調暴-力和血腥。京劇在發展,在創新,在與時俱進,並沒有安於現狀,安常處順;京劇在不斷進步,將中國幾千年的文化都融入在一起,才能安坐戲劇舞台「國粹」的王座安然不動!所以我們應該支持京劇,支持我國的國粹,用心去欣賞京劇,用心去感受京劇別有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