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小學生寫的閱讀

小學生寫的閱讀

發布時間:2020-12-13 10:18:08

1. 小學生的閱讀方式有哪些

1、選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如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一課,學生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類與地球、自然的密切關系,有目的地閱讀《人與自然》一書。同時也豐富了語言積累,提高了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2、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於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裡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元程端禮說:「每句先逐字訓之,然後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

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師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3、速讀法。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利用速讀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如果我們的學生只會字斟句酌地讀書,很難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的需求。因此教會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需要,而採用速讀法。

4、摘錄批註法。此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後的作文准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

5、三遍讀書法。第一是讀個大概,對文章先有個印象,第二遍是「精讀」式的。仔細考察,慢慢體會。第三遍是多遍的意思。

2. 小學生閱讀日記寫閱讀感受

和孩子一起閱讀欣賞《十年後的禮物》已經好多天了。此短文實在讓人愛不釋手、回味無窮。其間記敘的是大音樂家愛德華用一曲《獻給守林人的女兒達格妮》實踐了十年前的諾言。達格妮聽了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與幸福,面對大海高聲說:「生活啊!我愛你——」

孩子說這禮物的確珍貴,作為大音樂家能對一個素不相識的8歲小姑娘如此信守諾言,還有什麼比它更珍貴呢?他們說如果有哪個自己心底的明星為自己獻歌一定會激動得暈倒。我說當年的達格妮也給了愛德華創作的靈感。於是他們想到貝多芬創作《月光曲》,不也是窮兄妹倆的對話促動了他,而後成就了這偉大的曲子嗎?他們又概括出大音樂家往往喜歡獨自漫步在幽靜的林間、河畔尋找他們的創作靈感。

文章的結構安排,情節描述也非常有亮點。以達格妮參加音樂會時的心理變化為線索貫穿全文:「她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沉浸到樂曲中去了」,「她明白了」,自然引出十年前的那件事。「當她漸漸成長的時候,有時會微笑著想起這次相遇,期待著那件禮物……」當那麼厚重的禮物收到時她包容在幸福里,以至於不知道應該怎麼感謝上蒼對她的厚愛。

誠信我們現在說得很多,提得很高。然而,學生能真正感受到誠信確實不易。

很多的時候,不經意間一句輕輕的承諾,就讓人在期待中心甘情願地等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尤其是對愛做夢的青春少女。從花季走來,曾經有那麼一個美麗的諾言如海市蜃樓般在生命中出現過,然而十年過後,事過境遷,物是人非事事休,悲哀地發現諾言再也無法實現,記載它的只有曾經拭擦過的淚滴。

窗外的雨聲驟然間停了,寧靜中讓我清醒。一心在寫教學日記,寫著寫著文筆又劃出了軌道,就如這場突然落下又突然停息的雨。當我讀完這故事,我沒孩子那份激動、嚮往與雀噪。震撼我的還是那個「十年」。把十本日歷堆積在一起誰能輕易把它掂起?

《十年後的禮物》讀後感

今天,我讀到了一篇課文.題目《十年後的禮物》.課文里有這樣一個人.她叫達格妮·彼得遜.

有一次達格妮·彼得遜離開挪威西部的大森林來到了奧斯陸,達格妮·彼得遜第一次參加一個在公園舉行的露天音樂會.交響樂的美妙旋律,使她沉醉如入夢境.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睜大了眼睛,她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聽到的那句話:下一個節目是我們挪威的音樂大師愛德華·葛利格的得意作品《獻給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德遜的女兒達格妮·彼得遜,當她年滿十八歲的時候》.這是怎麼回事 想起來了,在8歲的時候,我見到一個穿著風衣的大人.那個大人准備送給她一個禮物,在十年之後.

這個禮物就是這首歌,這首歌帶給我無比的熱情和勇氣

3. 小學生推薦讀書怎麼寫

向你推薦一本書,書名叫《湯姆。索亞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大文豪馬克 吐溫以美國少年生活為主體寫成的。
湯姆。索亞是本書的主人翁,他是個機智、勇敢的孩子,有一次,湯姆和夥伴貝琪在遊玩,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通道又縱橫交錯的大山洞中迷了路。他們被困在裡面幾天幾夜。貝琪是個女孩,她那時再也走不動了,他為了救出貝琪,冒著生命危險,與印第安。喬周旋,最終逃離了山洞,還發現了一筆相當不可思議的財產—被印第安。喬藏在鬼屋地下的一萬八千三百七十二個金幣。
最有意思的是湯姆被罰粉刷籬笆圍牆那章,湯姆。索亞被姨媽強迫刷圍牆,湯姆極不願意干,可又不得不裝出很情願、很高興的樣子,當他的朋友們看到他粉刷籬笆牆哈哈大笑並嘲笑他時,他靈機一動說:「刷籬笆牆可是一個男子漢的活,誰如果刷了牆就表示自己已經成為一個男子漢,能養活自己家了。」朋友們一聽,都很羨慕他,紛紛爭著粉刷籬笆牆,他這樣巧施詭計,不但使別的孩子心甘情願代替他工作,還自動奉上謝禮。
看完《湯姆索亞歷險記》,我真羨慕湯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經歷。這本書讓人看起來津津有味,甚至廢寢忘食。我想,你也一定能喜歡上這本書。

4. 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文章

建議查閱一下小學生經典閱讀,裡面選的文章都挺好的。。

5. 小學生關於課外閱讀研究報告怎麼寫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

調查步驟:

1、確定調查對象。根據學校所處不同地理環境,按我區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層次,我們分別選擇了分屬不同層次的陳家橋鎮、回龍壩鎮、土主鎮、中梁鎮等四鎮,其中陳家橋鎮屬於經濟較發達的農村地區,回龍壩鎮、土主鎮屬於經濟發展中等水平的農村地區,而中梁鎮是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山地農村地區。在這些鎮,我們隨機選擇了陳家橋小學、土主小學、保農小學、玉屏小學、新發小學、中梁小學等六所小學的部分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作為我們的調查對象。

2、設計調查問卷。在設計問卷調查表時,我們參考了一些相關的調查設計,問卷內容分學生和家長兩部分,共設計了30個學生問題(全是選擇式),涉及學生課外閱讀心理品質、閱讀方向、閱讀活動、外部影響和開展條件;共設計了5個家長問題(全是問答式),主要是了解家長對孩子課外閱讀的認識關注程度。

3、調查問卷的發放和回收:2007年10月,我們向上述學校的有關學生發放了調查問卷表,並說明了填寫要求。歷時一周,我們共發出問卷396份,回收有效問卷365份。

4、調查問卷的統計與分析。

調查結果與思考:

一、學生問卷統計結果:

(一)課外閱讀的心理品質:

1、主動性品質:

(1)關於興趣:

「雙休日,你最喜歡干什麼?」選擇「看電視」的學生佔47.40%,選擇「出去遊玩」的學生佔27.95%,選擇「上網打游戲」的學生佔11.23%,選擇「看書」的學生佔13.52%。

(2)關於動機:

在如何看待課外閱讀的意義上,51.00 %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有利於提高學習成績,14.25%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有利於提高個人文化素養,22.47%認為可以積累優美詞句,提高作文水平,20%的學生認為可以擴大知識面,彌補課堂閱讀的不足。

(3)關於態度:

對課外閱讀活動的參與程度,選擇「很喜歡」與「喜歡」的佔51.78%,選擇「喜歡,但很少讀」的佔38.90%,選擇「一點都不喜歡」的佔9.32%。

平均每天堅持讀書一個小時及以上的12.05占%,堅持半小時左右的佔40.82%,偶爾讀一讀的佔35.62%,一點不讀的佔11.51%。越到高年級,平均每天堅持讀書時間半小時以上的學生比例越大。

(5)關於閱讀心理需求:

從學生關於課外閱讀的願望來看,15.34%的學生希望得到關於閱讀內容的推薦幫助,53.98%的學生希望得到閱讀方法的指導,6.58%的學生希望得到來自長輩或老師的監督,26.03%的學生希望有一個讀書交流場所或環境。100%的學生希望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

2、專注性(注意)品質:

區別不同年段閱讀能力,每個年級段每天閱讀量按200或300字級差為准,低段達到200字及以上的為32.73%,中段達到200字以上為37.80%,高段達到500字及以上的為53.95%。

總的來說,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課外閱讀的專注性品質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高段每天閱讀量不到200字的達26.75%,而六年級尤甚,高達34.53%。

3、持久性品質:

(1)以能否讀完一本書為例,隨便翻翻的佔14.52%,只挑選有趣的地方讀的佔47.95%,能認真讀的僅佔37.53%。

(2)從學生現有的課外閱讀總量來看,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課外閱讀要求,調查反映,各年段(以雙年級為准)已達到閱讀量要求的百分比分別是:低段9.4%,中段22.5%,高段17.27%。而六年級閱讀總量在30萬以下的,高達65.47%,距離小學畢業應該達到的145萬字的課外閱讀總量相去甚遠。我們還發現,在自發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較好的班級,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遠遠領先於其他班級的學生。

4、探索性品質:

(1)關於讀書方法:

89.86%的學生會用摘抄好詞佳句、寫讀後感、圈點批註、講述、邊讀邊思考想像等讀書方法,但選擇方法比較單一,尤其是寫內化程度要求較高的讀後感的學生僅6.30%。閱讀中遇到問題,63.29%的學生能查閱工具書或是問身邊的人。

(2)關於閱讀理解:

29.86%的學生認為自己不但能讀懂,還有自己的想法,60.82%的學生認為自己基本能讀懂,而只有9.32%的學生表示不認識的字太多,讀不懂,且主要集中在本身識字不多的低年級段。這反映出學生識字、理解等閱讀的基本能力整體較好。

(二)課外閱讀外部影響:

1、給予學生課外閱讀影響的人:

影響最大的依次是,教師,為27.94%,父母,為27.12%,同學,為16.99%,偉人、名人,為13.42%。

2、學生反映家長對課外閱讀的態度:

否定的為11.51%,不介入的為11.23%,贊同的,佔77.26%,其中表示會主動為孩子篩選或購買的的僅23.29%。

父母最支持看的課外書依次為作文選,為59.45%,名著,為17.26%,網路全書,為14.79%,其他諸如上網閱讀、報刊雜志,為12.33.%,卡通漫畫,5.75%。

(三)課外閱讀活動開展情況:

1、關於日常課外閱讀:

18.63%的學生反映老師經常要求學生讀課外書,68.22%的學生反映老師偶爾要求讀課外書,13.15%的學生反映老師沒有要求課外閱讀。

2、關於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

18.08%的學生反映班裡有開展讀書交流活動,64.93%的學生反映班裡偶爾開展過讀書交流活動,16.99%的學生反映根本沒有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四)課外閱讀方向:

1、關於圖書圖文形式:

適應學生心理發展特點,低段喜歡讀純圖畫的圖書或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圖書佔78.19%,中段、高段逐步轉向喜歡讀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圖書或純文字圖書,分別佔75.60%和85.53%。

2、關於圖書內容類型:

讀教輔作文類的佔36.71%,讀文學故事類的佔31.51%,讀科普類的佔21.64%,讀卡通漫畫類的佔32.87%,讀報刊雜志的佔7.40%,讀其它類型的佔10.14%,其中讀教輔作文類的高居榜首。

(五)課外閱讀條件:

1、關於課外書的來源:

自己買的有54.79%,向學校圖書館或班裡圖書角借來的有21.92%,來自其它方式的有25.21%。

2、關於家庭讀書氛圍:

家裡訂閱報刊雜志(包括《少年先鋒報》)一份以上的有52.33%,而訂閱兩份以上的僅29.04%;家裡父母能平均每天讀書或報刊雜志半小時以上的有39.45%,能讀一小時以上的僅12.60%;有書房、書櫥或其中之一的為59.73%;擁有課外書不足10本的高達59.18%,實際上,一本課外書也沒有的大有人在,而擁有課外書30本以上的僅佔15.34%。

二、家長問卷統計結果:

(一)關於孩子課外閱讀習慣:

作為孩子課外閱讀的觀察者,25.5%家長認為孩子有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47.12%的家長反映孩子有課外閱讀行為,27.38%的家長反映孩子沒有讀課外書。

(二)關於課外閱讀活動意義:

96.99%的家長認為讀課外書是有益的,只有3.01%的家長認為課外閱讀對孩子沒有什麼明顯幫助。但認為課外閱讀就是為了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提高學習成績的家長高達58.08%。

(三)關於親子閱讀:

經常和孩子一起讀書的只有13.42%,偶爾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有35.34%,沒有親子閱讀經歷的有51.24%。大多數家長反映自己沒有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

(四)關於課外閱讀困難:

69.32%的家長認為孩子課外閱讀最大的困難是理解能力不強(而低段多反映學生識字量不足,影響孩子閱讀),40%的家長反映孩子課外閱讀缺乏指導。

(五)關於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93.97%的家長對學校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明確表示支持,只有1.10%的家長明確表示不贊同學校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三、結果分析:

(一)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觀態度積極。調查結果反映出真正不愛讀課外書的學生並不多,不到百分之十。100%的學生希望學校開展各種各樣的課外閱讀活動。這對我們即將開展的課題研究是十分有利的,同時也告訴我們,課外閱讀的關鍵是能否長期堅持。不過,我們調查發現,二年級選擇「一點都不喜歡」的學生比例高達20%,這是令人憂慮的。它提醒我們,課外閱讀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必須從小抓起。

(二)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不濃厚,主動性不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調查表明,我區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缺乏,表現在年齡差異上,越到高年級,喜歡課外閱讀的學生越少。另外,遇到困難,有相當部分學生採取的是放棄與逃避,不能正視。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因為越到高年級,學生的學習壓力越大;二是家長與教師對課外閱讀的片面認識與要求導致學生喪失閱讀興趣(家長要求學生課外時間看作文書的高達59.45%),三是充滿神奇、幻想的影視特別是動畫片的巨大影響。我們還發現,盡管地處農村,網吧對學生的影響雖然還不是很明顯,但所佔百分比已經超過了選擇讀書的,這尤其表現在中高年級,是我們需要引起重視的。

(三)學生課外閱讀意志品質不強,閱讀量小。調查發現,我區農村相當部分學生缺乏課外閱讀專注性品質即注意力,不愛讀課外書,且有愈來愈烈之勢。直接導致課外閱讀總量小,無論哪個年級,能達到新課程標准要求的學生很少很少。而且,相當多學生現有的課外閱讀量距離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相去甚遠。這說明,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必須加強小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意志品質的鍛煉,提高其自控能力。

(四)學生課外閱讀畏難情緒較大,能力較低,方法不多。調查發現,盡管不少學生能夠用一些常用的讀書方法,但是思考程度不高,能夠綜合運用的很少,即使是高年級,相當多的學生也不願採用寫讀書筆記、讀後感等語言內化與思考程度要求較高的讀書方法。家長們反映,很大部分學生課外閱讀理解能力差,不認真,怕吃苦,持續時間短,懶於動腦思考,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

(五)學生課外閱讀內容單一,種類少。在內容選擇上,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要是學習輔導(其中主要是作文)類、童話故事類和漫畫卡通類課外書籍。對於其它書籍,比如《網路知識大全》、《十萬個為什麼》、經典名著以及其它史地、人文等方面的書籍,即使適合他們閱讀,他們也不會主動選擇來讀。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受家長只關注孩子成績,忽視孩子全面發展的急功近利思想影響,二是受自身對一些直觀性強的、能調動各方面感覺器官的事物比較感興趣的心理發展特點的影響。

(六)家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意義認識片面。相當大部分家長急功近利,希望課外閱讀能立竿見影,迅速提高孩子學習成績或是作文水平。而不少學生受家長影響,對課外閱讀同樣帶有很大的功利性,他們就是沖著能提高學習成績、作文水平而讀的。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不過,值得欣慰的是,絕大多數家長並不支持孩子閱讀卡通漫畫類純視覺讀物。

(七)學生課外閱讀文化氛圍差,無書可讀。離孩子最近的人,往往給予他們的影響最大。由於自身素質的局限,家長普遍缺乏閱讀習慣,親子閱讀經歷極少,不能給學生樹立身邊的讀書榜樣。同時,由於農村生活習慣與經濟限制,大多數家長也沒有為孩子創造一個比較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因此,學生普遍缺乏來自家庭的文化熏陶。另外,家長們對現代信息技術帶來的網路閱讀比較陌生,也不利於孩子閱讀視野的拓展。而更嚴重的是,學生無書可讀。幾乎所有被調查的班上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圖書角(掛上三五本或是幾張報紙,那不叫圖書角),學生個人藏書嚴重不足(不少學生把家裡所有課堂以外的書都算上了,數量也很低)。

(八)學校對課外閱讀重視不夠,學校圖書室利用率低,課外閱讀活動貧乏。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學校不夠重視,圖書室沒有專人負責,沒有做到向學生全面開放;二是學校現有圖書內容陳舊,數量有限,適合學生閱讀的圖書嚴重不足;三是任課教師迫於教學壓力,很少要求學生課外閱讀各種書籍。所以,幾乎所有被調查學校都很少或是根本沒有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盡管學校都配備了大量的圖書,但實際借閱率並不高。這是導致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喪失、閱讀積累少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九)廣大家長支持學校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從家長的反饋來看,這次調查起到了一個認識引導作用,激發起了家長們對孩子課外閱讀的關注與思考,家長明確表態支持課外閱讀的百分比高達93.97%,明顯高於學生問卷反映出來的(過去時支持態度)77.26%,為即將開展的課題研究作了比較到位的前期宣傳、動員准備,有利於學生和家長觀念的轉變,有利於課題研究的施行。

對開展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活動的建議:

一、 少些功利色彩,注重興趣培養。

1、轉變觀念,少些功利色彩。

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首先要努力轉變教師,特別是家長對課外閱讀意義的片面認識。應該認識到,課外閱讀是學生課堂閱讀與學習的延伸,課外閱讀的直接目標應該是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具有較為廣闊的知識背景和認知能力,當新的學習內容呈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便能較好較快的同化新的學習內容,學得更快,學得更好。課外閱讀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和良好個性與健全人格的形成。我們必須明白,語文素質的提升歸根到底還取決於學生自己的勤奮閱讀和領悟,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升,同樣取決於學生自身的勤奮閱讀與領悟。因此,課外閱讀,絕不僅僅是多讀幾本書,簡單地達到一定的閱讀量。作為老師,或是家長,絕不能把它當成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或是學習成績的制勝法寶。

6.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教師應不失時機地要求學生多讀多寫。除了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關注課文的寫作方法外,還應該適時引導學生結合每一單元內容,閱讀與之相關的課外讀物,培養學生語感,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寫作能力。為了讓學生能讀到更多的課外讀物,要鼓勵學生經常到學校或者社會上的圖書館讀書;其次,精心設計好「班級圖書角」,讓學生分享各自的圖書,可以在班級為學生推薦習作指導類的刊物,如《小學生作文選刊》《小學生優秀作文》《小學生創新作文》以及名篇名著等,號召學生從家裡拿來一些好書,實現資源共享。除此之外,還應與其他班級友好合作,定期交換各自的課外讀物,來有效擴大學生閱讀面。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閱讀課外讀物,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展示課外閱讀的收獲與體會,收獲進步的喜悅。

二、讀寫結合,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讀是基礎,寫是運用和提高,只有讀寫結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寫作能力。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首先培養學生寫讀書筆記、讀後感、製作閱讀卡片等良好的習慣。具體做法是:讓學生寫文章的內容概要,寫自己的感受,抄錄文章中的精彩片斷、優美詞句等。其次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寫日記可以積累寫作素材,把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感、所思隨時寫下來,從而逐步學會把一件事寫清楚、寫具體。我鼓勵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或感受,寫感受時,可以從文章的寫作特點,作者的表現手法以及文章表達的思想與情感等方面去寫,寫出自己的收獲,和自己平時生活或者學習作對比,寫反思,寫閱讀文章得到的啟示等。閱讀卡片可以不定期檢查,讓學生展示,提取做得較好的學生給予表揚,樹立榜樣,做得不夠好的學生則要耐心指導和鼓勵。
在課後,要適時地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取寫作素材,及時練筆,經常練筆。如在天氣突然變化或季節變化時,引導學生寫出現實情境;遇到校園里、班級里的一些人或事,寫出他們美好的行為表現。長期堅持就會培養學生善於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意識。還應鼓勵學生參各種作文大賽等活動,從中獲得成就感。

三、做好批改、講評,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加強作文指導,做好批改、講評更是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決定性的作用。每次進行作文練習,我都注重對學生進行具體細致的作文指導,盡量做到面批。具體步驟是:一是指導審題,讓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明白寫什麼,怎麼寫。二是指導立意,讓學生明確文章的中心,明白為什麼寫。三是指導選材,讓學生明白選擇什麼材料才能更好地為中心服務。此時,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讀書筆記和日記拿出來,從中選擇好材料,為寫作服務。審題、立意、選材是作文指導的難點,除此之外,還應該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學到的寫作手法、技巧揣摩如何譴詞造句。教師指導方法得當,學生才能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對學生作文的批改、講評,我不是採取傳統式的教師承包批改、講評的做法,而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作文的批改、講評之中。具體做法是:通過共同討論,先在黑板上列出批改作文的標准與等級,然後讓學生自己批改。學生自己批改、講評作文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師生共議共改、小組合作評改、同桌互評互改、個人自改自評等。讓學生及時發現自己作文中的優點缺點,學習他人作文中的優點,從而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學生改好作文後,再抄寫到作文本上。學生作文交上來後,我再對每個學生的作文進行進一步地批改。在寫評語時,我盡可能用上一些激勵性的言辭,把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挖掘出來。如別致的題目、好的開頭和結尾,一個精彩的詞句等,都給予贊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寫好作文的信心。對於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如錯別字、用詞不當、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規范的修改符號給學生標出來,再讓學生自己修改一遍。批改後,推薦出本班的優秀範文,及時講評。講評分為簡評和詳評兩種。簡評時,針對部分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給予表揚鼓勵,善意而真切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處。詳評時,把班裡的優秀作品拿出來供學生討論,讓學生分析文章好在哪裡,存在哪些問題,還有什麼建議等。達到以點帶面,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7. 小學生如何寫好閱讀

小學生在做閱讀理解題目的時候,往往不知從何處入手,漏題,錯題,偏題比比皆是,失分現象很嚴重,那麼如何提高小學生解答閱讀理解的正確率呢? 下面我就做閱讀理解的解題方法向你們作個具體介紹,相信你們讀後一定會有茅塞頓開的。
一、閱讀是關鍵。
一般來說,學生做閱讀理解時有兩種情況,有人習慣先看閱讀材料再看題,有人習慣先看題,再返回來看閱讀材料,這兩種都是找到答案的途徑,但就我對學生做閱讀理解題情況的了解,一般來說,我認為先看閱讀材料比較好,因為仔細研讀閱讀材料,整體感知閱讀材料內容,這是解答閱讀題的至為關鍵的第一步。研讀閱讀原文,整體感知原文是因為所有閱讀理解練習的答案都是顯現或隱藏在原文之中的。這是解答閱讀題的一個總原則。如果有了這樣清醒的意識,那麼在解答問題時就不會擔心找不到答案了。反之,你先看題目,再去閱讀材料,做題目就會受到先入為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能全局上把握這個材料,尤其對一些要求你正確理解和判斷全文意思的題,就更容易受到消極的影響。因此閱讀是解題關鍵的第一步,這一步不可忽視,更不能省去。讀懂原文,則事半功倍,反之,則會出現答偏、答漏、答反、答錯的現象。閱讀完語段,要能明確主題及作者的愛憎感情;對文中的語句只有在整體感知、領會文章立意、把握文章要領的基礎上,才可能准確解答。
二、抓重點詞句的解讀。
試卷中經常會有對文中關鍵詞語意思或找近義詞、反義詞的題目,我們一般要從該詞字面和上下文相結合,來准確解答。當出現對關鍵句子在文中作用的分析時候,可從兩個方面來思考,第一是結構方面,第二是內容表達方式方面。從結構方面,要明確句子所處位置不同,其作用也往往不相同。比如,一般說關鍵語句處在文章的開頭,常常具有總領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處在文章或段落的中間,則是或強調突出,或呼應上文、或承上啟下,處在文章的結尾,往往有點題、照應開頭、深化主題等作用。從內容表達方式方面,句子若是使用了修辭手法,可從修辭手法的作用方面來解答,比如採用比喻、擬人的句子是為了使文章生動形象,採用反復的修辭手法的句子是為了強調,採用排比修辭手法的句子是為了增強文章氣勢等。 當試卷中出現寫閱讀原文感受或啟示的題目時,我們應該能根據自己的閱讀感受,再結合原文的題目或關鍵句子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循序漸進來解題。
粗心和漏題是我們小學生解答閱讀理解題目時經常犯的錯誤,因為閱讀理解後面一般都有好幾個子題目排列在一起,這時就需要我們耐心地去「咬文嚼字」,仔細審清題後,應按照試題的順序一一來做答,這樣不會漏題,還因為試題的安排,一般都是先易後難,先理解後感悟,因此,拿到試卷可以按試題的前後順序去做。但遇到難題一時答不出來,千萬不要停止不前,耗費時間,可以打個記號,等到全部完成試題後再回過頭來逐一解決。總之,做閱讀理解的題目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我們在閱讀中認真理解,審清題意,遵循一定的閱讀思路和解題方法,你就能事半功倍、得心應手,獲得理想的效果。

8. 小學生應該如何閱讀

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閱讀方法的掌握與否,直接影響獲取知識的質與量。閱讀也是一種較復雜的智力活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如果能夠運用合理的方法,隨著閱讀去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則對於他們的智力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主張個性和諧發展的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是蘇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給老師的建議》一書中,明確指出「必須教會少年閱讀!」他在書中寫道「為什麼有些學生在童年時期聰明伶俐、理解力強、勤學好問,而到了少年時期,卻變得智力下降,對知識的態度冷漠,頭腦不靈活了呢?就是因為他們不會閱讀!」他用兩個感嘆號表明了自己的鮮明態度,也讓每一位閱讀者明白閱讀對學生來說是何其重要。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該針對小學生的閱讀特點,找出適合孩子們的閱讀方法,使每一位學生喜歡閱讀,並在閱讀中發展智力。一、小學生的閱讀特點小學生的閱讀,是人生閱讀學習的起始階段,是「一張白紙畫最新最美畫圖」的良機,但也極易被不慎的筆墨所塗損。小學生閱讀的啟蒙性及系列性主要是從識字、詞到句、到段、到篇。無論是語言形式還是思想內容,必須循序漸進,才有利於掌握系統知識,但由於學生年齡小,欠缺生活經驗,更不具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所以,小學生的閱讀需要精心,具體地培養和指導。由於小學生受自身心理特點的制約,個性傾向性還不夠穩定。如模仿性強而欠持久,興趣易發生而很少專注,好動情感而缺乏意志,易於感知而難於抽象;他們並未掌握讀書方法,形成讀書習慣,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每節閱讀課的方法指導。二、小學生閱讀的一般步驟小學生的閱讀,並不僅僅是為了理解讀物的思想內容,吸取知識體味情感、欣賞語言等等。更重要的是學會閱讀,掌握閱讀方法,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熱點也就集中在學法的指導上。1、學生讀懂一篇文章常規的方法是按下列步驟進行的: (1)初讀。通讀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書,結合上、下文自學生字詞,從整體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內容,同時也對文章的語言、結構、寫作目的有一個大致了解,為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打下了基礎。(2)精讀。按自然段邊讀邊想。弄清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關系,進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讀懂內容,理清思路,通繞全文。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疑難,深入思考,解惑釋疑。同時對課文的重點段落和美詞佳句仔細揣摩,體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表現形式和寫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華,進一步對全文加深理解。(3)悟讀。學生的閱讀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並不能做到「真知」讀。學生要理解文章中體會出的思想內容,只憑故事內容是不會捕捉到的,是要透過語言文字,進行深入思考,才能從中悟出作者真正的目的。(4)熟讀。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要多讀,達到熟能成誦,消化,使課文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尤其對那些詞句優美、文質兼優的課文或段落,應讓學生熟讀成誦,以便自己的寫作中也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寫。三、小學生閱讀的指導方法在語文教學中,檢驗成功與否的秘訣就是看教師是否教會了學生「占石成金」的方法。1、閱讀要明確目的。在閱讀中學習什麼,即達到什麼樣的結果,也就是閱讀目的。閱讀目的對整個閱讀起定向作用。它自始至終指導著閱讀的進行,直至達到預想的結果。目前,學生閱讀一篇文章,沒有目的,不少兒童讀課外書,只能了解一些熱鬧的情節;在閱讀上,也是老師讀到哪裡,聽到哪裡,只會完成老師指定的活動。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於是始終處於被動地位,因而在閱讀結束後也無法自我評價閱讀效果。因此,教師在每次閱讀教學中都應使學生明確該次閱讀的目的是什麼。這樣,才能使學生有法可尋地主動學習。閱讀目的確定不同的層次水平。一般說來,有以記誦問題解決的結果為主的記憶水平;有希望能夠理解並在相似的中運用所學知識的模仿水平;還有使所學知識達到舉一反三的靈活運用水平。閱讀能力低弱的學生,一般都處在前兩種水平上。不同層次水平的閱讀,其效果當然是迥然不同的,教師必須注意指導學生確立較高層次水平的閱讀目的。在這里教師要意識到,閱讀不僅能挽救某些學生考試不及格,而且在於閱讀發展了學生智力。尤其對於「學習困難」的孩子,他讀的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2、閱讀要注意過程。學生閱讀的過程,就是利用舊知掌握新知,同化更新知識的過程。只重視學生的閱讀結果,不注重了解學生獲取這個結果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是不行的。學生閱讀的任務是理解課文,並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閱讀。我們的閱讀教學應指導學生完成這一任務為出發點和歸宿,應引導學生沿著合理的過程完成閱讀。並意識到這個過程正是學生達到預想結果的保證,是形成正確閱讀方法的必由之路。3、閱讀要勤於思考:閱讀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依靠思考。有許多知識需要記憶儲存內容,但既不能代替思考,目前,有的學生錯誤地認為語文就是背記,有的教師的閱讀指導也有過渡偏重記憶的現象;也有的老師精心設計了閱讀訓練,但由於混淆了理解和記憶,使那些本應成為思考訓練的設計仍然變成了知識記憶,這是不行的。教師的閱讀指導,一定要想方設法促使學生「跳起來摘到桃子吃」,這樣才能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4、閱讀要培養興趣和習慣。學習興趣是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重要因素,一般說來,語文學習較好的學生對語文都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課前自覺地預習課文,課堂專心聽講記筆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復習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並喜歡閱讀課外書籍,有一股好學的鑽勁和克服困難的精神。學校這樣就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就會提高閱讀效率,獲取豐富的知識,而且會進一步激發學生興趣。如何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習慣呢?那就是扎扎實實地搞好每一堂課的教學,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在知識教學和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激發興趣,形成習慣。當學生對語文課感到興趣盎然時,就會激發他們繼續求知的慾望。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習變為自覺的行動,這種自覺的行動就是初步形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總之,知識來源於實踐,學習方法也是在實踐中形成的。閱讀方法的掌握與否,是檢驗閱讀教學成功與否的試金石。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決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還應「授人以漁」,這樣才能真正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9. 小學生閱讀寫作能力如何提升

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
如何提高閱讀能力,我們應注重學會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自學能力。人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會閱讀方法,等於有了一把打開知識寶庫之門的鑰匙,有了這把鑰匙,就有了獲取知識的自由和能力。當前,我們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就是強調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中的主人。教師就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習目標,知識規律,以課文為例子教給學生學習各類課文閱讀方法,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學生要能較熟練地運用讀書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 在修訂版《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對小學生課外閱讀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規定了整個小學階段課外閱讀量不少於150萬字。其要求之高,數據之細,是以往「教學大綱」所沒有的。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在談到課外閱讀的作用時曾說:「同志們可以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於老師課堂上講的佔多少,得之於課外閱讀的佔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得之於課外閱讀。」因此,只有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
一、激趣引導,熱愛讀書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閱讀的第一原動力,只有對課外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去閱讀。我們渴望讀自己喜歡的書,其出發點主要是滿足自己的興趣需要。我們開始是沒有十分切實的目標的,不是為了完成某一個真切的任務而去讀書,而主要在於從中獲取生活信息,滿足個人情趣。至於思想認識和寫作水平的提高則要在閱讀的過程中潛移默化,日漸長進的。
二、擴大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
然而,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要擴大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卻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是學生的課外閱讀書不多。很多學生的課外書籍大多是《作文大全》、《小學生優秀作文選》、《小學生同步作文》之類的作文輔導書。而這都是學生買來模仿寫作文用的。只有少數學生有《十萬個為什麼》、《天天都有新童話》、《天天都有新寓言》、《故事大王》等書目,此外,還有一些卡通連環畫。二是課外閱讀的時間少。課堂上的閱讀時間肯定沒有,放學後不是被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佔去,就是由於處理不好學習、讀與玩的關系,白白地浪費了時間。針對以上情況,我們應發動全班同學積極捐出自己的藏書,由專人負責保管、借閱。其次,幫助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從有限的時間里擠出一些來供課外閱讀用。比如,每天中午從吃午飯到下午上課有一個半小時,我就讓學生每天中午抽出至少半小時的時間來讀課外書。這樣一來,既擴大了閱讀范圍,也保證了足夠的閱讀時間,增加了閱讀量。
三、課內外結合,學會讀書方法
由於學生缺乏閱讀方法,盡管閱讀有一定的量,但是閱讀收效不大,不是讀了就忘了,就是讀後無所知,無所獲,或者是一知半解。該怎麼半呢?首先,閱讀時備好《新華字典》和一本「摘錄本」,生字生詞查字典,好詞佳句摘錄下來,做到「看書必動筆」的習慣。牢記「初讀——細讀——精讀」三部曲。一個階段後,就回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閱讀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如學

習《赤壁之戰》、《田忌賽馬》再讀《三國演義》、《孫子兵法》,就能從課外書籍中更全面地掌握課文內容。也可在上新課前去看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書籍,如在學習《月光曲》前,先從課外書籍中去查一查貝多芬的有關資料,這樣既激發了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又加深了對課內教學內容的理解。
四、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
1、讀說結合,加深語言行為的理解。
作者表情達意,體現在具體的文章之中,有的比較含蓄。要想領會文章內容,受到思想教育,必須反復閱讀。積極討論交流,從讀中悟出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交流加深對文章的語言行為的理解,從而發展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比如: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母親抱著生命垂危的孩子到醫院治療,由於交不夠治療費,醫生拒絕給孩子治病,正當這位母親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有一位好心人主動幫助了她,最終孩子得救了。聽了這個故事後同學們有什麼反應呢?(圍繞這個故事展開了討論,有的說:「這些醫生太沒有職業道德了,如果我是醫生絕不會那樣做。」有的說:「聽了這個故事後,我們應該向那位好心人學習,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應該主動熱情地去幫助他們」……學生在講述、討論、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2、讀寫結合,讓學生在綜合訓練中變式理解。
寫讀書筆記是提高閱讀質量的有效措施,我們要採取日記、周記或讀後感等多種形式寫讀書筆記。其中必須寫出書中不足的地方,書中寫得好的值得借鑒的地方,即便是三言兩語也可以。這樣既可以提高我們對讀物的分辨鑒賞能力,也可以為開展書評、影評等活動打下基礎。
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應該是泛讀、精讀結合,泛讀求廣,精讀求深。泛讀指廣泛地讀,大概地讀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寫的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