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管理小學生課間十分鍾論文道客巴巴
駁論文的破立結合
定義:首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再批駁已指出的錯誤論點,並在批駁的同時或之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觀點加以論證。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根據題目寫出一個觀點,再加以闡述說明,重要的是要有說服能力,三要素缺一不可,仔細看看下面的具體介紹,以後就可以多試著寫作,這樣作文才可以有長進。此外,還要多記一些名言警句和名人事例,以便在作文中更好的應用。總的來說,議論文的論點是要解決「要證明什麼」,論據是要解決「用什麼來證明」,而論證是解決「如何進行證明」的問題。
[3]論點
論點,是正確、鮮明闡述作者觀點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靈魂、統帥。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中心論點,一般可以有分論點。
論點應該正確、鮮明、概括,是一個完整的判斷句,絕不可模稜兩可。
①正確性:論點的說服力根植於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而這又取決於作者的立場、觀點、態度、方法是否正確,如果論點本身不正確,甚至是荒謬的,再怎麼論證也不能說服人。因此,論點正確是議論文的最起碼的要求。
②鮮明性: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要非常鮮明,千萬不能模稜兩可,含糊不清。
③新穎性:論點應該盡可能新穎、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見解,不是重復他人的老生常談,也不是無關痛癢、流於一般的泛泛而談,應該盡可能獨特、新穎。
論點的位置一般有四個:文題、開頭、文章中間、結尾。但較多情況是在文章的開頭,段落論點也是如此。當開始與結尾出現類似的語句時,開頭的為論點,結尾處的是呼應論點。
有的議論文的論點在文章中用明確的語句表達出來,我們只要把它們找出來即可;有的則沒有用明確的語句直接表述出來,需要讀者自己去提取、概括。概括出的句子不應含有修辭等手法。
注意:反問句與比喻句不能作為論點,必須是陳述句
❷ 如何有效開展小學生的小組活動論文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而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本次課程改革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受到了各級教研人員、學校領導及廣大教師的青睞。但是,真正要將小組合作學習行之有效地開展,絕非易事。很多老師在實施時總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少教師對合作學習的運用還存在趕時髦的現象,教學過程中總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不妨來看看下面的幾個案例:
案例一:一位老師上課時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小組討論,學生便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了,結果學生的討論的話題越來越遠了,老師發現後立即下令討論完畢……
分析:討論的話題過於簡單,或者過於深奧、又缺乏適當的引導,學生對討論的話題不感興趣,自主討論變為自由討論,合作過程如同一盤散沙,降低了合作的效果。
案例二:一位老師上課時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小組討論,學生剛開始討論,老師就開始問討論好了沒有,結果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好了」……
分析:教師急於完成教學進度,未給學生合作、探討的時間,合作還未深入,就草草收兵,加之學生的虛榮心理,從表面看合作成功,其實質根本沒有給學生合作的體驗與過程。
……
綜觀上述問題,究其根源,我認為症結應在於我們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精神實質把握欠佳,對其意義的理解表面化、形式化。因此,在積極提倡小組合作學習之時,我們還應該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精神實質有一個正確的理解。
有了對小組合作學習意義的理解,結合近兩年來的實踐與思考,要想切實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做好必要的前提准備
1、備好課
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對教師的備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能認為讓教材再現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使其「新鮮出爐」,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態度和能力的過程中。做到兩個「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根據學生水平,恰到好處地設計。
2、分好組
分組時,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及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據學生情況,本著優勢互補的原則進行合理的搭配。例如有的學生可能考試成績不行,但人緣好、組織能力強;有的學生是公認的頑皮學生,但他網路技術過硬、收集信息能力很強等等。通過分組,發揮每一個學生的長處與優勢。一般分為六個組,每小組6——8人為宜。每月根據實施情況改變一次編組,輪換組長,請每個小組給自己取個響亮的名字,如「火箭隊」、「先鋒隊」等,增強組員的主人翁意識和小組的凝聚力。
3、分好工
在分組的基礎上還應給各小組成員進行明確分工。如「主持人」要掌握小組學習的進程,安排合作順序;「記錄員」要記錄小組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檢查員」要檢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確認每位成員是否都完成了學習任務;發言代表的職責是將本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後在全班進行交流匯報等等。要求小組成員既要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又要相互支持、配合,發揮團隊精神,既要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又要使每個成員都能從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體驗、鍛煉和提高。
4、教給學生合作技能
作為老師,我們還應該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組合作分工學習時,要教給學生分工的方法,根據不同成員的能力,讓他們承擔不同難度的任務,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
有了這個前提准備,在合作學習時,學生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就能各盡其責、有的放矢,即使差生也有了明確的任務,合作過程不再出現「隨大溜」和「搭便車」等自暴自棄式的消極「怠工」現象。每次合作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充實而有效的。
二、精心組織教學過程
教師在合作學習的整個過程,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導師」、「合作的夥伴」、「交往的對象」。從以前的「大包大攬」到把舞台留給學生,並不意味著教師無所事事,相反,教師要擔負更大的管理和調控職責。
1、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如果立刻宣布「下面開始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來不及思考問題情境,更談不上自己的獨立方案,容易造成要麼組內優生一言堂,要麼使討論流於形式的情況,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問題提出後,學生經過一段時間思考,或等學生出現思考障礙,或答案不一時,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教師留給的合適的學習時間與開放的研究空間里,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2、善查學生合作需要
小組活動出現問題時,教師應及時進行干預和指導。如有的學生參與不夠積極,有的學生合作不夠友好,有的學生發言時聲音太大影響到了其他組的同學,還有的學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觀點就和別人爭吵等,這時教師就應給以具體指導。對小組的任務還不清楚時,教師要再耐心地向學生說明;小組討論偏離主題時,教師應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小組討論受阻時,教師應為小組討論提供及時的點撥;使小組討論順利開展。
3、建立切合學生實際的評價方案
評價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一種鼓勵。科學的評價可以增強小
組合作學習的意識,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對激勵學生
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評價時,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精神作為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堅持只有小組團體成功,才能代表小組成員的個人成功,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使學生把個人的成功融入到團體的競爭中去,從而更加激發學生主動合作的熱情,達到共同提高。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探究意識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學習形式,也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努力研究,使這種學習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 有效。
❸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良好習慣的論文
小學教育處於教育的基礎地位,使學生受益一生的行為習慣有一些是在小學階段養成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你一輩子。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小抓起,從點滴做起,必須靠潛移默化、日積月累。葉聖陶先生曾說:「習慣是從實踐中培養出來的,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幾點做幾點。積累起來,各方面都養成習慣,而且都是好習慣,就差不多了。」所以,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間,加強橫向聯系,把單純的課堂教學擴大為多渠道參與的教育網路,創設全方位育人的環境,才能達到整體優化的效果。
下面就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談一下個人的粗淺認識。
一、提高認識,教師言傳身教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哪些行為習慣不能養成,為什麼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要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辨別能力,並通過與優秀同學相互交流學習經驗,從而和自己進行對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別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讓學生形成共識,從而取長補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為習慣。
1、師生認真學習有關條例,以《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准繩,重點抓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制訂開展養成教育的具體措施,教育學生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使用文明語言,禮貌待人,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的生活習慣。
2、學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時間與教師在一起,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早晨,學校領導、學生代表在校門口迎接學生,師生互相問好;每個星期一舉行庄嚴的升旗儀式,老師正規的禮儀動作給學生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給學生播撒了文明習慣養成教育的良種。
教師要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不應該只教書,不育人,不能當「教書匠」。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認真探索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的規律,把說在嘴上,寫在紙上的「教書育人」切實記在心裡,落實到行動上,自覺站在育人的高度進行教學。
二、根據學齡特點實施分層教育
1、低年級學生,通過各種競賽,通過得小金星,初步養成。
低年級的學生,最缺乏自覺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沒有意識。作業時常不做或忘記帶回家;廢紙到處亂扔,自己的課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麼,沒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鬧,當班主任的最頭痛,不管怎麼說都沒用,上課講了,下課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們也有自身的特點,就是有好勝心理,也愛挑別人的毛病。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些讓他們形成自律。
我們可用「比比誰最棒」的方法。課堂上,把要求告訴他們:小朋友們,你們都很棒!但老師不知道,哪個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們來比比看,究竟是誰最棒。老師這里有一些小金星,你們想要嗎?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只有達到老師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金星。
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然後你可以布置任務和要求。但剛開始,要求不能過高,從淺入深,逐步提高。同時要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幫助別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這種方法也可評價學生的課下表現。
然後利用班會課,總結學生一周來的表現情況,指出缺點,對表現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同時分發小金星。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贊語,也不要吝嗇小金星,只要有肯定之處,都可以得到,這樣更能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小金星可以讓學生自己貼到榮譽角上去,這樣更能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自豪感。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發現小學生的行為都有明顯提高,很多事情無需老師督促,學生之間便會相互指出,然後加以改正。
2、中年級學生,利用天天行為規范,形成自律。
中段年級小學生漸漸的有了自我意識,開始會主動思考,判斷是非對錯。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們的大腦里開始會比較,但出發點大多考慮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指責。他們所想到的還比較片面,有時還不夠成熟,自律能力還不夠強。
此時應當加強他們的行為規范。根據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需要,利用班會課通過學生提議,老師完善,共同制訂「天天行為規范」, 每個學生都有一張,要求每個同學每天看一邊,每天督促自己按「天天行為規范」要求努力做到。經過幾個月的實踐後,每位學生都能自覺的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看到水龍頭沒擰緊,他們便會主動上前擰緊;看到地面上有紙屑,他們能主動拾起來;看到小同學摔倒了,他們會主動上前將他扶起。由此看出: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能使學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師教育管理更加輕松。
3、高年級學生,利用榮譽,增強自身使命感。
高年級小學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轉為自律。此時,老師會發現他們越來越難管,也越來越難溝通。他們似乎已經習慣於學校的條條框框,習慣於老師的嘮叨不休。對於行為習慣,他們很少違反,但也不會主動,看到不好的現象也常常事不管己,高高掛起。
對於高段學生,一味說教不行,採用比賽也無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怎麼辦呢?可採用多種方法結合。學校的競賽,要積極爭先,拿出榜樣作用。同時班級里開展「班級榮譽,我的責任」活動,以加強每個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同時把所有責任,讓每個學生承擔。中國有句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但是這種思想,讓人覺得彷彿好壞是所有人的責任,就可以減輕自身的責任,恰恰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沒有責任了。所以我們班級奉行「班級榮譽,我的責任」,誰犯了錯誤,就要承擔一切責任。班級得到了榮譽,也是你的榮譽。
有了責任,才有動力,才會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養成自我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教學中,學生行為習慣的好壞,對於教育任務的完成,對於學生的發展都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對於每位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不能只重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忽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三、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矯正學生不良行為。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單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家庭和社會也是小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對小學生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學校要主動與家庭、社區密切配合,擴大學校教育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以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1、家校配合,構築良好育人環境。日本教育家福澤渝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家庭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品德的形成,個性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規守矩,家長首先要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並注意盡量避免消極言行對孩子的不良影響。我們主要通過家訪、舉辦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和實行家長開放日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取得聯系,指導家庭教育,開展「我和規范同成長」的家校活動。使家長了解並配合學校貫徹落實新《守則》和《規范》,改進家庭教育的一些消極做法,共同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
2、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懂得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公民。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人的社會化過程,社會化的過程伴隨人的一生。在這個過程中,體驗是不可或缺的,人只有在社會中,才能感受遵規守法對成長的重要。因此,學校要善於與周邊的社區單位取得聯系,組織學生進行實踐體驗活動,充分利用社會為我們提供的豐富教育資源,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全新的感受,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優良品德。比如培訓安全小衛士,讓他們不只在校內,在校外也要起到監督檢查的作用,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和維護公共秩序的工作,讓學生從以往簡單、空洞的說教變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地養成了珍愛生命、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好品質。
四、注重反復,強化訓練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復的實踐、尤其是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自製能力差,一些良好學習習慣易產生也易消退,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直到鞏固為止。同時設計一些簡單、易行、有意義的活動,讓他們通過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實驗證明,一項行為習慣至少要經過21天不間斷的訓練才能形成。可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長期堅持,反復訓練。
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來引導學生行為的自覺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實可行的行為要求,及時將本周學生行為與規范要求相對照。並且每月根據學生實際更換新的目標,鼓勵學生對照目標找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同時,教師要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平時,可以通過「電話」、「家校聯系卡」的方式及時與家長進行交流,對孩子在家的行為提出要求,使家長有的放矢地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當某種良好的行為或動作通過強化訓練,已經滲透到他的每一個細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經中的時候,才能達到「自動化」的程度。這個時候他們的良好行為習慣才能算真正養成了。我們只有立足於「知」「行」統一的原則,在課內外進行有機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將行為習慣教育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各個細節,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優良品德。
❹ 小學生養成教育論文
淺談小學生養成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小學生已進入獨生子女年代,學校學生的養成教育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新課題。現在的小學生辨別能力較差,模仿能力極強,一些社會上流傳過的臟話、痞話、以及不文明的行為,可以毫不顧忌地說,待人長幼不分。很多學生在家長溺愛下自理能力較差,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連作業寫完了,本子、書放在書包里都是家長代勞的。造成學生做事動作磨蹭,有始無終,丟三落四的壞習慣。面對現狀,學校要不斷提高養成教育的質量,僅靠單純的幾個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讓社會、家長、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養成教育的重要性。以己之見,下面談幾點看法。
一、養成教育要從點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為什麼不少學生對《守則》、《規范》倒背如流,卻隨地吐痰、隨手亂扔紙屑;為什麼許多學生在校內學雷鋒做好事,回到家裡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因此,養成教育要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地,需要從學生點滴的養成教育抓起。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在校園內輕聲慢步地行走,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上學衣帽整齊,佩戴好紅領巾……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實是實實在在的素質基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百尺高台起於壘土」,所以養成教育必須從小從點滴抓起。
二、養成教育要抓好學生的行為訓練。養成教育要重視行為習慣的訓練,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要抓好學生行為的訓練,首先要強調持之以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抓,持之以恆,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為「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要持之以恆,要有耐性。有些教師對學生不良習慣矯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無輒了。豈不知矯正一個壞習慣,養成一個好習慣的過程是痙的過程。堅持才能勝利,持久才有收獲。如學生做作業動作慢,坐姿不正,由於這個壞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你要一下子讓他改正,是不可能的,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不斷鼓勵,才能見效。
三、養成教育要廣泛動員社會和家庭,形成養成教育齊抓共管的格局。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的優化對培養小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起著重要作用。例如:我班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裡不做作業,整天看電視,每天晚上不按時睡覺,學慣用品到處扔……,希望老師嚴格教育。」難道家長把子女送到學校,就可以放手,一點責任也沒有嗎?《三字經》雲:「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家庭和學校是孩子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家庭的教育和學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
總之,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強化的過程,要抓住關鍵時期從點滴做起,家長和學校共同配合對學生的進行行為訓練,只有長期、反復、不斷的強化,加深烙印,習慣成自然,來促進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規范。
❺ 如何促進小學學生全面發展論文
小學班主任工作是面向六七歲到十一二歲的兒童,工作內容繁瑣復雜。如何勝任這樣一份工作,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是值得每個小學班主任認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賞識教育
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這句話放在我們的小學教育階段顯得更為准確。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有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班主任尤其小學班主任,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從小學階段就學會尊重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注意保護和激發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於上課積極發言、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要善於表揚,激勵他們再接再厲。對於那些平時不怎麼聽話、搗亂的學困生,更不能動不動就惡語相向、報告家長、送教導處等,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實踐證明,轉化學困生可以採用賞識教育,效果不錯。首先尋找和挖掘學生的閃光點,比如:體育好、歌唱好等等,並從他們的閃光點入手與他們談心,引導他們重拾自信,逐步端正學習態度,轉變學習習慣和方法,並在班集體中對他們的每一個可喜的變化、進步和優點進行公開表揚,以達到良性循環。當然,這個過程中可能有反復,或者學生進步不明顯,班主任應該反復找其談心,對其開導和鼓勵,以保證學生的轉化保持持久性。當然,賞識要做到有因、有時、有度。發自內心的鍾愛學生,並在恰當的時間和場合把對學生的這種喜愛之情合理表達出來,才能達到最好的賞識教育結果。
二、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現代人立世之本。然而,我國的國情所致,學生在小學入學之前集體學習和生活的時間短,在家庭中他們一直處於中心地位,集全家的寵愛於一身,他們習慣於接受家人給他們的一切關愛,認為那些都是應該的,根本想不到去感恩。因此,小學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開展感恩教育十分必要和重要。俗話說:「知恩圖報」。首先,要讓學生知恩,具體可以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用學生身邊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去觸動學生的內心,使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並讓學生在生活中悉心體會父母、老師、同學等對自己的愛和幫助。其次,要引導學生去報答或者思考如何報答所獲得「恩情」。可以讓學生給自己感恩的對象寫一封信,或准備一份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禮物等。另外,還要結合生活中的各種節日,如: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重陽節等要求學生在節日當天為感恩對象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為父母洗一次碗等,並對他們說一句感恩的話,並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感恩對象的反應。感恩教育最終要讓學生領會到一個幸福的人,是一個懂得如何獻出自己的愛的人。
三、挫折教育
當今的孩子多是家中的獨生子女,父母為其順利成長提供了優越的物質條件,他們在家中沒有經歷過生活的挫折和磨難,從心理學角度講,這對人的意志品格的培養顯然是不利的。因此,我們有必要通過採取恰當的措施和途徑對其進行抗挫折教育,讓他們學會正確面對困難、失敗和挫折,培養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堅強的意志。首先,實施抗挫折教育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小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低,有多種表現,班主任要根據個人的不同情況對症下葯。如:有的學生各方面都很出色,表揚對他而言是家常便飯,成長過程一帆風順。這樣的學生往往比較自大,他自身的光芒讓他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如果直接指出他的不足和缺點,這些學生往往接受不了,更別說經歷磨難和挫折了。對此,可以故意設置一些小挫折,故意減少對他們的表揚次數,並適時給予點撥,讓他們發現自身的不足。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他們經歷的挫折和失敗較多,往往表現出自卑、怯懦和無所適從,此時則要多一些肯定和鼓勵,幫助他們克服困難,重拾信心。
四、自我管理
良好的自我管理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因此,從小學階段,我們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幫助他們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個人的自我管理活動中,需要和家長共同協作配合,比如:可以建立專門的個人自我管理成長手冊。主要包含管理個人的行為習慣和時間兩個方面。具體可以包括:文明衛生、遵守紀律、上課發言情況、作業完成情況、文明就餐情況、體育鍛煉、衛生勞動等項目。要求學生樹立短期目標,每天對自己的自我管理項目完成情況進行評價。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漸讓學生每天描述當天最大的收獲等等,並定期進行總結和反饋等等。在班級的自我管理中,班主任要學會放權和分權。班級組建伊始,可以不設固定班幹部,將擦黑板、開關窗戶、照顧植物、分發作業等班級事務工作進行分解,讓學生分組承包其中的一項或兩項,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積極性。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可以競選班幹部,培養班級管理人才。到了高年級要出台相應的班級管理規定,實行主要班幹部競選制,責權明確,滲透民主評議思想。
❻ 小學生論文 300字左右
不知不覺,我已經成了沒有數碼不能活的怪傢伙了……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清晨,我高高興興地從床上爬起來,打開筆記本電腦,HP的大字閃亮登場,我等著輸入我的密碼進入XP系統。突然,屏幕一黑,左上角出現數行小字:系統文件缺失,請通過軟盤或CD-ROM插入原始安裝盤進行修復……我狂Faint!倒霉的並不止這些,手機沒電了,Mp3正在維修,Discman電池找不到了,Walkman放在家裡了,飯卡電話卡里都沒錢。一瞬間,我的世界停滯不前了。
OH, MY GOD!別搞垮我的數碼生活!
我原打算開機,看看BBS上有什麼新帖被頂上十大,貼圖版有什麼超贊的照片值得下載。然後,在圖書館網頁上檢索一下我預約的那本《獄中札記》還了沒有。之後,再到我們學院版上看看最近有什麼新鮮的講座不容錯過。這時候,我的QQ應當會一直開著。我一直不明白,我的好朋友用Q為什麼從來都是隱身,據說他們是太忙了,同時開著YAHOO通、MSN。我才不把自己往死里逼呢,偶最「稀飯」在班裡的群上潛水。所以,這些閑雜的事情半個小時就都搞定啦,剩下的計劃:我將會開始寫論文。論文嘛,無非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先上期刊網看看名家學者都說過什麼格言警句,再看看最近有什麼相關的新聞可以舉舉例子,最後,在IPTV上打開CHANNEL V聽聽歌,放鬆一下精神,拓寬一下思路。我的論文思路就基本OK啦。快到中午的時候,我的論文已經有了雛形,我可以掛著我的MP3去食堂吃個飯還可以玩會兒VOS作為給自己的獎勵……
天啊,為什麼要搞垮我的數碼生活,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但當我的數碼世界停止的一瞬間,我的RL(real life)重新回到了我的眼前。我聽見同學的交談,看見了老師的板書,聞見了樹木的氣息。天呀,這些東西都曾經與我的數碼生活同時存在么?
我看過一個西方學者的著作,他們在上個世紀就開始擔憂數碼會搞垮我們的現實生活,似乎比我們的老爸老媽有遠見多了。「老爸老媽只會一味搞垮我們的數碼生活!」可是,等等,親愛的孩子,你自己對這個問題清楚么?很多孩子太沉迷於數碼的一個或幾個功能了。是的,游戲確實有娛樂性,QQ確實改變了我們與人交往的方式,可是,數碼生活它和你的現實生活一樣,也是全方位的。所以,別只盯著游戲,只懂得玩OICQ,那樣你的數碼生活簡直是殘缺不全的。體驗是全方位的,如果你能在數碼生活里如魚得水,就不怕誰再來搞垮它……
是的,電腦壞了可以重裝,手機沒錢可以充值。而你自己被搞垮了,卻沒人來幫你。記住數碼是一種生活方式,你要用自己來證明,它是很健康很積極的。
3月14日 星期一
今天還是像往常一樣,依舊升旗,經歷過十年的寒窗我,每當看見鮮紅的五星紅旗
冉冉生起。心中的鬥志就不會破滅,勝利的各聲在耳旁盪漾。不願意學習的時候,反省一下自己今天的高中歲月是多麼來之不易,如果不去珍惜,它將會一去不復返。高一的生活讓我我更加熱愛讀書。讀書是一種沉澱,寫作是一種升華。讀出人生的真諦,寫出生命的價值。生命喜歡不向困難低頭的人,永遠有一份倔強勇於向極限挑戰的心。失敗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打倒好一厥不振。孤獨的我充滿了無助與無何奈何。雖然我已不在完美,但能在缺陷中做得最優秀。
3月18日 星期五
今天是體育訓練的最後一天,運動量大些。早晨起的還是有些晚,到了學校將近6點,匆匆忙忙的跑了5圈熱身。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而我的自信更是對我莫大的榮耀。體育老師對我們班幾個更是有很大的期望。人生的經歷中,無論做什麼事,只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即使是失敗了,也無怨無悔。一個人在孤獨寂寞的時候,走到人群擁擠的街頭,是在抗議過分自由?還是申訴這荒謬的地球?一個人遇到傷痛的時候,按著難已痊癒的傷口。究竟應該拚命奮斗,不應默默溜走。沒人理解我的憂愁。更多的期待有一個人,讓我緊緊握住你的手,一起去流浪,一樣幻想美好的時光,一樣的流水年長。雖然與你遠隔海角天邊,可你知我的迷茫。從回憶中找不到天真的笑聲,曾留不住新中失意的斗爭。過年很長以後,驀然回首,依然風采依舊。
1月28日 星期六 冷
過去的喜怒哀樂不再那麼重要了,因為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今天是除夕夜,不管走到哪兒,都可以感覺到濃濃的溫馨的氣氛。
春節是合家歡樂的一天,之所以我的親戚們也都匆匆來到奶奶家裡,給二位老人家拜個年。今天的飯菜可是豪門盛宴阿!好酒好菜全都有,要啥就有啥。一邊收看春節晚會,一邊品嘗著美味佳餚,還有我的爺爺講給我們聽過去的值得記住的一些事情。這種合家團圓的氣氛當然和您的感受是一樣的。女人們收拾飯桌其他的都出去方鞭炮。回到家裡我們舉行了家宴。分成兩批,一批是玩撲克,另一批玩畫圖。爺爺的手可是幸運手阿,他要什麼就來什麼,我們的錢一分一分的往爺爺奶奶的褲兜里近。就一會兒的功夫,我們這些敗將的錢輸光了,但最後又全分給我們了。
我口口聲聲地大聲地向大人們說今天誰都不許睡,誰睡誰就是大懶豬。可沒過多久把握給睡著了,就進入了夢鄉,把剛才的諾言望的一干二凈。最可惜的是錯過了好吃好吃得的年夜飯———餃子。
3月14日 星期一
今天還是像往常一樣,依舊升旗,經歷過十年的寒窗我,每當看見鮮紅的五星紅旗
冉冉生起。心中的鬥志就不會破滅,勝利的各聲在耳旁盪漾。不願意學習的時候,反省一下自己今天的高中歲月是多麼來之不易,如果不去珍惜,它將會一去不復返。高一的生活讓我我更加熱愛讀書。讀書是一種沉澱,寫作是一種升華。讀出人生的真諦,寫出生命的價值。生命喜歡不向困難低頭的人,永遠有一份倔強勇於向極限挑戰的心。失敗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打倒好一厥不振。孤獨的我充滿了無助與無何奈何。雖然我已不在完美,但能在缺陷中做得最優秀。
3月18日 星期五
今天是體育訓練的最後一天,運動量大些。早晨起的還是有些晚,到了學校將近6點,匆匆忙忙的跑了5圈熱身。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而我的自信更是對我莫大的榮耀。體育老師對我們班幾個更是有很大的期望。人生的經歷中,無論做什麼事,只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即使是失敗了,也無怨無悔。一個人在孤獨寂寞的時候,走到人群擁擠的街頭,是在抗議過分自由?還是申訴這荒謬的地球?一個人遇到傷痛的時候,按著難已痊癒的傷口。究竟應該拚命奮斗,不應默默溜走。沒人理解我的憂愁。更多的期待有一個人,讓我緊緊握住你的手,一起去流浪,一樣幻想美好的時光,一樣的流水年長。雖然與你遠隔海角天邊,可你知我的迷茫。從回憶中找不到天真的笑聲,曾留不住新中失意的斗爭。過年很長以後,驀然回首,依然風采依舊。
一個人在家
10月28日 星期一 晴
哎,真倒霉!今天晚上爸媽都有事出去了,家裡只剩我一個人。雖然我已經不小了,但是就是天生膽小,每到晚上,爸媽必須有一個陪我才行,否則我就會像「小尾巴」似的,他們走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今天實在沒辦法了,他倆人一致講不能帶著我,而且一致講我應該鍛煉了。我一賭氣,聲明從今天起我自立了,決不依賴他們了。爸媽見我如此豪情,對視一笑,又囑咐了一些注意事項,關上房門走了。
天公真不作美,偏偏今天颳起了風,門窗不停地響。我越來越害怕,想到了電影中那些鬼怪,那些令人恐怖的壞蛋,感覺心臟劇烈地跳動,好象他也在喊:「快放鬆,我快要蹦出來了!」大腦也在抗議:「別想那麼多了,我這里都要發生交通事故了!」我再也無心寫作業了,便走到客廳,打開電視,並且把聲音調得很大,坐在沙發上看起電視來。眼雖盯著電視,耳朵卻警惕地聽著外面的動靜,我索性捂上耳朵,心裡默念著:「我不害怕,就是不害怕!」我看著時間一秒一秒地走過,盼這爸媽快點回來。
終於,我聽到了樓道的腳步聲,緊接著是鑰匙開門的聲音,我心裡一陣歡呼,趕快跑出去真誠地迎接僅一個多小時不見的爸媽。他倆見到我,滿臉的笑容。爸爸說:「感覺怎麼樣?沒害怕吧?」我驕傲地一仰臉:「你們怎麼這么快就回來了?我的自娛自樂節目還沒完呢!」他們也許沒想到,這么英雄的我,正感謝上帝呢!
❼ 關於小學生論文怎麼寫
1、論文格式的論文題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論文格式的目錄
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論文格式的內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論文格式的關鍵詞或主題詞
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分析,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參見《漢語主題詞表》和《世界漢語主題詞表》)。
5、論文格式的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問題-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
d.結論。
6、論文格式的參考文獻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論文各組成的排序為: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和致謝。
(一)題名
1.題名規范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論文的特定內容,有助於選定關鍵詞,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
題名應該避免使用公式和不常見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元、代號等。必要時,可使用本行業通用縮寫詞。
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字。若題名語意未盡,可以用副題名補充說明論文中的特定內容;有時,論文是分階段的研究成果,也可分別用不同副題名區別其特定內容。外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10個實詞。
2.命題方式
3.撰寫英文題名的注意事項
①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一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後置定語構成;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後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
②一般不要用陳述句,因為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且不夠精煉和醒目。少數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為疑問句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
③同一篇論文的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於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
④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有所限制,有的規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有的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
⑤在論文的英文題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
❽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論文
西方教育學者曾指出:「好的習慣比法律還正確」、「習慣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那麼,現代父母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該如何培養子女的行為習慣呢?
文明語言習慣——從禮貌用語做起。
高爾基說過:「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做為一名現代家長,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應注意教育他學會禮貌用語。比如正確地稱呼大人,說「謝謝、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還有一種情況,孩子說話雖然不帶臟字,但說話的態度不好,語氣急躁甚至嚴厲。因此,家長在教養過程中要讓孩子學會說話和氣、舉止文雅、活潑大方、形成待人誠懇、落落大方的良好習慣。
集體意識——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行為習慣。
人是社會性的。對孩子來說,如何與夥伴相處是他們亟需學習的一門學問。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與同伴交往,提醒孩子與周圍夥伴友好相處,要讓孩子有集體榮譽感,鼓勵孩子幫助別人,或為集體做事情,盡管有時,孩子所做的「幫忙」可能在大人眼中有些可笑,但切忌打擊孩子的熱情。家長應因勢利導,支持孩子主動幫助他人,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這樣,才會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產生集體意識,學會遇事考慮他人的感受,不能僅僅以自己為中心。
勞動習慣—讓孩子從自己穿衣做起。
勞動習慣,同樣是一項應該從小培養的行為習慣。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占絕大多數。現代父母在孩子的教養上,常常會過度保護或生活中處處代勞。在這種教養方式下,孩子可能會失去自己動手的機會,進而失去做事靠自己的意識。孩子失去了學習和參與的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就該由家長做。漸漸產生了依賴性。
衛生習慣—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環。
現代家庭對子女衛生習慣的培養重在兩個方面,一是健康的飲食習慣,一是良好的作息習慣。現代家庭中孩子養得嬌,往往是孩子喜歡吃什麼就買什麼,殊不知這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並無好處。應該注意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按時進餐,不暴飲暴餐,少吃零食,不偏食。尤其是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觀,讓孩子從小形成飲食有節、均衡營養的好習慣。
良好的飲食習慣,將伴隨孩子一生。
作息時間混亂是現代人生活的誤區,這一點,孩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現在的小孩從嬰幼兒階段就開始接觸電視、電腦,到了幼兒期,沉湎於電視、電腦的機會更多。有些小孩子從3歲開始就接觸電腦;有的孩子精力充沛,周末、節假日甚至隨著父母的生活節奏晚睡晚起,這種做法不僅使孩子的身心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還使孩子到了上學年齡,不能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
學習習慣—讓孩子受益一生。
北京市石景山區八角北路小學校長沈廣慧告訴我們,小學一二年級是養成階段,要讓孩子逐漸養成按時休息、按時起床、按時學習等生活習慣,以適應今後緊張的學習需要。但是實際上這學習習慣的養成,同樣始自孩子的幼年。為人父母者,在孩子幼年階段,不僅要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更要注意激發孩子愛學習、愛看書的興趣,這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極為有益。據美國教育專家表明,如果在學前階段,孩子的學習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展,那麼孩子將來入學後很可能就會學習能力低下,跟不上學校學習的進度。
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由成人有意識地培養成的,而習慣一旦形成,就不易更改。正因此,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到良好行為習慣是幼兒教養的重要一環,讓孩子從細小處做起,成長為一個獨立、有自信、有責任感、樂於學習、善於與人相處的人。
❾ 小學生科學小論文
自己參考這些!
微生物(microorganism簡稱)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謂「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醫葯、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
一般地,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教科書中,均將微生物劃分為以下8大類: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立克次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
能引起人和動物致病的微生物叫病源微生物有八大類:
1.真菌:引起皮膚病。深部組織上感染。
2放線菌:皮膚,傷口感染。
3螺旋體:皮膚病,血液感染 如梅毒,鉤端螺旋體病。
4細菌:皮膚病化膿,上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食物中毒,敗血壓症,急性傳染病等。
5立克次氏體:斑疹傷寒等。
6衣原體:沙眼,泌尿生殖道感染。
7病毒:肝炎,乙型腦炎,麻疹,艾滋病等。
8支原體:肺炎,尿路感染。
生物界的微生物達幾萬種,大多數對人類有益,只有一少部份能致病。有些微生物通常不致病,在特定環境下能引起感染稱條件致病菌。 能引起食品變質,腐敗,正因為它們分解自然界的物體,才能完成大自然的物質循環。
有些人誤將真菌當作細菌,是一種比較普遍的誤解。尤其以80年代以前未受過系統生物學教育者。
微生物對人類最重要的影響之一是導致傳染病的流行。在人類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衛生組織公布資料顯示:傳染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據第一位。微生物導致人類疾病的歷史,也就是人類與之不斷斗爭的歷史。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人類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新現和再現的微生物感染還是不斷發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機制並不清楚。大量的廣譜抗生素的濫用造成了強大的選擇壓力,使許多菌株發生變異,導致耐葯性的產生,人類健康受到新的威脅。一些分節段的病毒之間可以通過重組或重配發生變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與前次導致感染的株型發生了變異,這種快速的變異給疫苗的設計和治療造成了很大的障礙。而耐葯性結核桿菌的出現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結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圍內猖獗起來。
微生物千姿百態,有些是腐敗性的,即引起食品氣味和組織結構發生不良變化。當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們可用來生產如乳酪,麵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微生物非常小,必須通過顯微鏡放大約1000 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細菌,1000個疊加在一起只有句號那麼大。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敗的牛奶中約有5千萬個細菌,或者講每誇脫牛奶中細菌總數約為50億。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有含有50 億個細菌。
微生物能夠致病,能夠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發霉腐爛,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萊明從青黴菌抑制其它細菌的生長中發現了青黴素,這對醫葯界來講是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後來大量的抗生素從放線菌等的代謝產物中篩選出來。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發酵,生產乙醇、食品及各種酶制劑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夠降解塑料、處理廢水廢氣等等,並且可再生資源的潛力極大,稱為環保微生物;還有一些能在極端環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溫、低溫、高鹽、高鹼以及高輻射等普通生命體不能生存的環境,依然存在著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們發現的微生物已經很多,但實際上由於培養方式等技術手段的限制,人類現今發現的微生物還只佔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微生物間的相互作用機制也相當奧秘。例如健康人腸道中即有大量細菌存在,稱正常菌群,其中包含的細菌種類高達上百種。在腸道環境中這些細菌相互依存,互惠共生。食物、有毒物質甚至葯物的分解與吸收,菌群在這些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以及細菌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還不明了。一旦菌群失調,就會引起腹瀉。
隨著醫學研究進入分子水平,人們對基因、遺傳物質等專業術語也日漸熟悉。人們認識到,是遺傳信息決定了生物體具有的生命特徵,包括外部形態以及從事的生命活動等等,而生物體的基因組正是這些遺傳信息的攜帶者。因此闡明生物體基因組攜帶的遺傳信息,將大大有助於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奧秘。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病原體的變異規律、毒力和致病性,對於傳統微生物學來說是一場革命。
以人類基因組計劃為代表的生物體基因組研究成為整個生命科學研究的前沿,而微生物基因組研究又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世界權威性雜志《科學》曾將微生物基因組研究評為世界重大科學進展之一。通過基因組研究揭示微生物的遺傳機制,發現重要的功能基因並在此基礎上發展疫苗,開發新型抗病毒、抗細菌、真菌葯物,將對有效地控制新老傳染病的流行,促進醫療健康事業的迅速發展和壯大!
從分子水平上對微生物進行基因組研究為探索微生物個體以及群體間作用的奧秘提供了新的線索和思路。為了充分開發微生物(特別是細菌)資源,1994年美國發起了微生物基因組研究計劃(MGP)。通過研究完整的基因組信息開發和利用微生物重要的功能基因,不僅能夠加深對微生物的致病機制、重要代謝和調控機制的認識,更能在此基礎上發展一系列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基因工程產品,包括:接種用的疫苗、治療用的新葯、診斷試劑和應用於工農業生產的各種酶制劑等等。通過基因工程方法的改造,促進新型菌株的構建和傳統菌株的改造,全面促進微生物工業時代的來臨。
工業微生物涉及食品、制葯、冶金、采礦、石油、皮革、輕化工等多種行業。通過微生物發酵途徑生產抗生素、丁醇、維生素C以及一些風味食品的制備等;某些特殊微生物酶參與皮革脫毛、冶金、採油采礦等生產過程,甚至直接作為洗衣粉等的添加劑;另外還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可以作為天然的微生物殺蟲劑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通過對枯草芽孢桿菌的基因組研究,發現了一系列與抗生素及重要工業用酶的產生相關的基因。乳酸桿菌作為一種重要的微生態調節劑參與食品發酵過程,對其進行的基因組學研究將有利於找到關鍵的功能基因,然後對菌株加以改造,使其更適於工業化的生產過程。國內維生素C兩步發酵法生產過程中的關鍵菌株氧化葡萄糖酸桿菌的基因組研究,將在基因組測序完成的前提下找到與維生素C生產相關的重要代謝功能基因,經基因工程改造,實現新的工程菌株的構建,簡化生產步驟,降低生產成本,繼而實現經濟效益的大幅度提升。對工業微生物開展的基因組研究,不斷發現新的特殊酶基因及重要代謝過程和代謝產物生成相關的功能基因,並將其應用於生產以及傳統工業、工藝的改造,同時推動現代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
農業微生物基因組研究認清致病機制發展控制病害的新對策
據資料統計,全球每年因病害導致的農作物減產可高達20%,其中植物的細菌性病害最為嚴重。除了培植在遺傳上對病害有抗性的品種以及加強園藝管理外,似乎沒有更好的病害防治策略。因此積極開展某些植物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組研究,認清其致病機制並由此發展控制病害的新對策顯得十分緊迫。
經濟作物柑橘的致病菌是國際上第一個發表了全序列的植物致病微生物。還有一些在分類學、生理學和經濟價值上非常重要的農業微生物,例如:胡蘿卜歐文氏菌、植物致病性假單胞菌以及我國正在開展的黃單胞菌的研究等正在進行之中。日前植物固氮根瘤菌的全序列也剛剛測定完成。借鑒已經較為成熟的從人類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組學信息篩選治療性葯物的方案,可以嘗試性地應用到植物病原體上。特別像柑橘的致病菌這種需要昆蟲媒介才能完成生活周期的種類,除了殺蟲劑能阻斷其生活周期以外,只能通過遺傳學研究找到毒力相關因子,尋找抗性靶位以發展更有效的控制對策。固氮菌全部遺傳信息的解析對於開發利用其固氮關鍵基因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環境保護微生物基因組研究找到關鍵基因降解不同污染物
在全面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濫用資源、破壞環境的現象也日益嚴重。面對全球環境的一再惡化,提倡環保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聲。而生物除污在環境污染治理中潛力巨大,微生物參與治理則是生物除污的主流。微生物可降解塑料、甲苯等有機物;還能處理工業廢水中的磷酸鹽、含硫廢氣以及土壤的改良等。微生物能夠分解纖維素等物質,並促進資源的再生利用。對這些微生物開展的基因組研究,在深入了解特殊代謝過程的遺傳背景的前提下,有選擇性的加以利用,例如找到不同污染物降解的關鍵基因,將其在某一菌株中組合,構建高效能的基因工程菌株,一菌多用,可同時降解不同的環境污染物質,極大發揮其改善環境、排除污染的潛力。美國基因組研究所結合生物晶元方法對微生物進行了特殊條件下的表達譜的研究,以期找到其降解有機物的關鍵基因,為開發及利用確定目標。
極端環境微生物基因組研究深入認識生命本質應用潛力極大
在極端環境下能夠生長的微生物稱為極端微生物,又稱嗜極菌。嗜極菌對極端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極端微生物基因組的研究有助於從分子水平研究極限條件下微生物的適應性,加深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有一種嗜極菌,它能夠暴露於數千倍強度的輻射下仍能存活,而人類一個劑量強度就會死亡。該細菌的染色體在接受幾百萬拉德a射線後粉碎為數百個片段,但能在一天內將其恢復。研究其DNA修復機制對於發展在輻射污染區進行環境的生物治理非常有意義。開發利用嗜極菌的極限特性可以突破當前生物技術領域中的一些局限,建立新的技術手段,使環境、能源、農業、健康、輕化工等領域的生物技術能力發生革命。來自極端微生物的極端酶,可在極端環境下行使功能,將極大地拓展酶的應用空間,是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生物技術加工過程的基礎,例如PCR技術中的TagDNA聚合酶、洗滌劑中的鹼性酶等都具有代表意義。極端微生物的研究與應用將是取得現代生物技術優勢的重要途徑,其在新酶、新葯開發及環境整治方面應用潛力極大。
❿ 綜合實踐活動論文 淺談如何進行小學班級管理
1.對於每一個學生都是平等的對待
其實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特色,而且每個小學生都有自己自尊心,從小學生的心裡角度出發,其實每個學生都需要得到班主任老師的關心和注意,再加上現階段的小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如果沒有得到班主任老師的關注那麼很容易就會造成心裡的落差,從而形成一定的心裡的陰影。所以學會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是每一個作為小學班主任老師的一個必修的課程,作為一個小學班主任老師應該具有基礎的職業素養,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用平等的觀念去面對每一個人學生,給予每一個學生相等的關心和照顧。
2.小學班主任老師應該專人專職,有效的引導學習進行自我的管理
想要做好小學的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在實際的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應該設置專人去承擔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而且需要班主任老師具有一定的心理學以及教育學交際學的知識,這樣有利於更好的開展班主任老師的班級管理工作。其次,為了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一個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小學的班主任老師應該積極的培養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引導學生學會進行自我管理工作。這一方面非常有利於學生養成一種自我規范的良好的習慣,不僅僅可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對於學生整個的綜合素質的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3.與學生要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並要做好有效的保密工作
作為一個小學的班主任老師應該和學生建立一種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積極的去傾聽學生心中的想法,做一個友好的傾聽者,從學生的言談中找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不足的地方,並且加以改正,與學生交談的時候要採取合理的方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用一個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交流會贏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在傾聽和了解到學生的心聲之後需要為學生做好的一個良好的保密工作,確保學生的隱私不受到侵犯,合理的尊重一個小學生的人權。這樣一來,才會贏得學生的信任,學生才會繼續的與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否則只會是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