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小學綜合與實踐知識結構圖

小學綜合與實踐知識結構圖

發布時間:2020-12-11 04:38:32

Ⅰ 圍繞綜合與實踐的目標要求,小學階段的綜合與實踐的內容選取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統計的核心是: 正確答案是: 數據分析2、綜合與實踐在操作時應注意什麼問題呢?下面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正確答案是: 以上選項都正確3、下面哪項不是「統計與概率」在第一學段的目標表述: 正確答案是: 認識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直觀且有效地表示數據4、標准對第二學段的綜合與實踐的要求不包括: 正確答案是: 結合實際情境,經歷設計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案,並加以實施的過程,體驗建立模型、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在此過程中,嘗試發現和提出問題。5、下面哪些項不是課程標准對數據分析觀念的解釋: 正確答案是: 通過數據分析了解現實世界6、下列關於「綜合與實踐」活動的說法不恰當的是: 正確答案是: 「綜合與實踐」的教學活動應當保證每學年至少一次,可以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課內外相結合 7、教師在綜合與實踐教學設計和實施時應特別關注哪幾個環節? 下面哪個選項是正確的? 正確答案是: 以上選項都正確8、下列關於統計與概率內容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描述不恰當的是: 正確答案是: 中數、眾數等內容從第三學段移到第二學段9、圍繞綜合與實踐的目標要求,小學階段的綜合與實踐的內容選取要注意的問題不包括: 正確答案是: 關注得到最好的結論10、義務教育階段統計的數據主要是: 正確答案是: 數字

Ⅱ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

一、要在經歷過程中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像其它數學課一樣,每節課都有既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先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地分析,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更注重讓學生在過程中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地調動已有知識及學習經驗,在過程感受數學方法、思想,發現數學規律,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最終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但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又區別於其它數學課,在一節課中,它沒有固定的知識點,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把有待於學生通過數學活動發現的規律用自己的模式固定下來,要求學生用統一的方法去學習同一內容,更不能要求學生針對某一學生的發現作為知識點,要求全體學生都掌握。如,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比賽場次》這一課,教學目標是:
1、了解「從簡單情形開始尋找規律」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會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涵的簡單規律,體會圖、表的簡潔性和有效性。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教師首先讓學生能夠知道解決比賽場次類似的問題可以用畫圖法、連線法、列表法等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遇到復雜問題能夠主動地從簡單問題入手去尋找規律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以達成本節課既定的教學目標。
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數學思考」仍是實踐活動課的靈魂
通過有效數學思考,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們學習數學的終極目的,所以我們在上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時,仍需把握這一靈魂。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與我們日常的數學課相比,給學生留有的思維空間更大,學生的自主性更強。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把「數學思考的位置」給留出來,讓數學活動與數學思考有效地結合起來,在這兩者之間的結合點上進行巧妙設計,使數學實踐活動課能夠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合理的整理與應用,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一定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形勢上熱熱鬧鬧,人人都教能積極參與,讓數學活動課丟失了數學味,這樣就失去了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真正意義。如,我在設計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有趣的七巧板》時,就重點設計了如何讓學生在操做七巧板時,數學思維得到發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體現數學思考:
1、觀察七巧板,說一說有哪些我們學過的基本圖形,這些圖形之間有什麼關系。
2、分小組整理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的相關知識,然後向全班匯報。
3、利用七巧板,移動一塊或兩塊,成為另一種圖形。
4、解決由七巧板組成的圖案的面積問題,一是解決香港第34屆數學競賽會標的面積(給出用字母表示的一個圖形的面積,算出整個會標的面積),二是給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的面,求出每一個圖形的面積。
在這四個有層次的活動中,學生把本學期所學的面積知識、分數知識主動地應用其中,而且培養了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在解決較難問題時有了一定的策略,讓學生始終在活動中不斷的思考,而且使他們的思維層次不斷地在提升,實現了日常數學課與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結合。
三、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傳承數學文化的有效載體
在數學中有機地滲透數學文化也是數學教學的任務之一,而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就是傳承數學文化的有效載體。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內容比較廣泛,延伸的空間比較深,學生活動的范疇比大,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比較多,這些因素就為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滲透數學文化提供了絕好的契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可以讓學生了解古代數學名著、著名數學猜想、數學史料等。如,我在設計《七巧板》時,讓學生收集七巧板的來歷在課上做交流,了解宴幾圖與七巧板的關系;在設計《比賽場次》時,最後環節向大家介紹數學家華羅庚的名言:
把一個比較復的雜的問題「退」到最簡單、最原始的問題,把最簡單、最原始的問題想通了、想透的,再解決就容易了。 通過有目的地在課中滲透數學文成化,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與此同時也豐富了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內涵。
四、創新作業形式——設計課前和課後實踐性作業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具有開放性、研究性、活動性等特點,因此我們在認真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活動形式的同時,還應該大膽地創新作業形式——設計課前和課後實踐作業。這項作業可以對課內活動做有效的補充和延伸,讓學生更加自主地進行實踐與學習。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接受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受到更多的數學文化熏陶,獲得更多的數學信息,可以讓學生受益終身。作業的形式可以是形式多樣的,如小調查、小製作、小課題研究、小研究報告等。
五、及時中肯的教學評價——上好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催化劑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學生的數學思維層次、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各不相同,學生創新思維展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學生學習個性方式化程度很高,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課堂上及時地應變,做出有針對性的激勵性評價、延伸性評價及集體性評價。如你的這種想法與數學家的想法相同,你的發現很有研究價值,把你的設想繼續探究下去,會有新的發現的,這個小組的分工很科學,研究很深入等 教學評價,可以激勵學生快樂學習,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拔動學生內心情感,啟發學生相互借鑒,體現教師教學機智。恰當地運用課堂教學評價,是上好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催化劑。
六、有效地整合數學素材,不斷拓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范疇
課標新教材每冊都安排了一定量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材素材。但是在我們的周邊還有大量的素材可以整合,成為鮮活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素材。有地方特色的素材,有時效性很強的素材、有挖掘古代數學趣題而成的等。如在實際的創編素材中我們的老師有以淮河的污染為題設計的實踐課,有神七發射、限塑、奧運會為題材設計的實踐課,還有像華應龍老師設計的《你會用計算器嗎?》、《神奇的的莫比烏斯帶》、劉德武老師設計的《電話機與年歷卡》等。這些執教老師自已整合而成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距離學生更近,時代性更強,很受學生歡迎。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課程標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落實的過程有著很大的探究空間。以上想法和做法,只是我們在教學改革中的一些初步探索,我們還將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大膽嘗試,不斷提升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認識。

小學二年級綜合學習與實踐我是小當家這課該怎樣教

一、問題的提出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定: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關於綜合實踐活動理論基礎的探索已有部分成果問世,如張華的《經驗課程論》。〔2〕與其具有政策的保障和理論的支撐相反,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經驗幾近空白。

本實驗是2001年我們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方小學做的一個課題研究,也是我們承接的教育部「研製3—6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課題的實驗部分。該實驗的目標是:(1)研究和完善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2)豐富和完善即將推出的「3—6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3)確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價值及實施框架,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推廣提供例證。

二、實驗的展開

(一)課程的總體構想

1.課程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2.課程原則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尊重學生基於自己的需要、動機和興趣所選擇的活動內容與方式;

(2)以融合的方式設計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實現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領域的整合;

(3)以研究性學習方式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方式;

(4)鼓勵並支持學生發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加強學校、家庭與社區三者之間的聯系;

(5)採用彈性課時制,做到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3.課程結構

基於小學課程綜合化的要求,並著眼於實現課程結構的年段銜接,實驗嘗試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在小學一、二年級的呈現形態為「品德與生活」),從而構建小學—一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完整體系。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開發的三個維度:自然、社會與自我,課題組規劃出東方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結構(見圖1)。

4.實驗步驟

第一階段(2001年2月~7月):通過隨機抽樣,分別在三、四、五年級選擇一個班級作為實驗對象進行跟蹤。實驗班按照「探究自然世界、關注社會生活、感受自我成長」三條線索展開綜合實踐活動。

第二階段(2001年9月~2002年1月):實現綜合實踐活動由點到面的過渡。一、二年級按照課程結構中的規劃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原實驗班(五年級已畢業,三、四年級分別升為四、五年級)基於先前的經驗開展無主題活動。除此之外,其它班級(三年級以及第一階段的非實驗班級)依然按照「探究自然世界、關注社會生活、感受自我成長」的線索實驗。

第三階段(2002年2月~7月):全面鋪開綜合實踐活動,執行課程結構的整體設計。

(二)課程的組織與實施

1.課程的准備階段

(1)培訓教師。學校聘請華東師范大學的專家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通過參與、協商,與教師共同確立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線索與操作方式。

(2)保證課時。通過合理統籌,確保實驗班每周五下午的三課時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專用課時。

(3)設置機構。成立由科研室牽頭,包括德育處、少先隊在內的「綜合實踐活動大組」。

(4)物質准備。協調學校各部門的工作,為學生的實踐工作提供各種便利條件。購置檔案袋,存放學生的各類資料、成果和教師對活動的建議、評語,以此記錄學生的活動過程和成長足跡。

(5)動員家長。召開家長會,發布校報《東方橋》專刊,取得家長對課程開設的理解與支持。准備《家長建議書》,使家長有機會參與課程建設。

2.課程的實施階段

一、二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多採取整班活動的形式,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參與活動。三至五年級則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教師從旁協助。本文僅報告3—5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情況。

(1)綜合實踐活動的總體實施框架(見圖2)

(2)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實施

探究自然世界

●教師通過設計開放性問卷(調查表一)創設問題情境,經由小學生的自主選擇確定活動的方向。

●通過對問卷進行分類安排活動組織形式。按照學生的回答把調查結果分為四類:獨立研究某一事物;合作研究某一事物;同一研究對象,部分學生要求獨立研究,而部分學生希望合作研究;只有一個學生選取了某一研究對象,但又希望與其他同學合作。前三種類型在尊重學生選擇的基礎上確立活動組織形式。第四種類型首先在同學中徵求合作夥伴,尚無結果,可由某一教師與之合作。

調查表一 這是我想研究的!

●獨立研究者或研究小組選定指導教師。由教師在指導學生縮小選題范圍,明確活動項目,詳細規劃活動方案的基礎上填寫問卷(調查表二)。同時製作檔案袋,由學生填寫檔案袋的封面內容:課題名稱、研究人員、合作夥伴、分工情況、指導教師。

調查表二 我要有個計劃!

●學生實踐活動方案的設計。必要時,由教師或家長陪同。將收集的資料、圖片、監控圖表、家長建議書、教師評語以及研究成果等歸人檔案袋。教師通過「天天進步——我的小檔案」監控學生的活動過程,同時在詳盡觀察的基礎上,完成對學生的「即時評語」以及對「典型個案」的追蹤。

調查表三 天天進步——我的小檔案

●在對材料進行歸納整理的基礎上進行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分作品展示(剪貼報、模型小製作等和主題活動展示(活動介紹、演講、表演等)兩種。由班主任統籌安排,指導教師與學生商議確定活動成果展示的內容及具體方式。展示後,教師對學生的成果作出評價。

●教師提供反思問卷(調查表四),由學生反思活動歷程,記錄活動體驗與感受。

關注社會生活

●走向社會,通過對家庭、班級、學校或社區的廣泛調查,確定並記錄大致的選題范圍。

●依照學生確定的范圍進行分組。考慮到小學生的獨立活動能力為便於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和考察,在尊重學生意願的基礎上,活動主題要相對集中,不易過多。

●活動小組成員選擇指導教師,並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共同規劃具體的活動主題和詳細的活動方案(調查表二),同時製作另一檔案袋。

●在教師或家長的協助下,通過廣泛的社會交往、考察、體驗活動展開活動歷程,尋找問題解決的途徑。同時,依然使用「天天進步——我的小檔案」進行全程監控,做好檔案袋的歸類存檔工作,使用「即時評語」保證家校的溝通。

●指導教師與學生商議確定展示的內容,展示的形式由學生自主決定。展示中,通過即興提問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成果,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與家長作為鑒賞者參與其中。

●展示結束後,學生現場討論。各小組成員依照教師提供的主題,在交流、研討、評論的基礎上對自己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表現進行反思。

感受自我成長

●利用問題(你願意讓別人了解你的經歷嗎?你想知道你在別人眼中是怎樣的嗎?)引導學生確定這一領域的活動主題——「別人眼中的我與我心目中的我」,通過回顧、考察自己的整個成長歷程,尤其是感悟自己在綜會實踐活動中的成長心得,展開自我認識的過程。

●考慮到小組成員彼此的交往基礎,這一領域依然保持「關注社會生活」實施領域的小組搭配。

●根據調查表一,從「我眼中的我」出發,初步規劃自我反思的具體內容。同時,為了解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在同學范圍內,通過組內抽簽確定將對自己作出評價的某位同學,在家長和教師范圍內,由自己決定對自己進行考察的家長和教師人選。

●通過買踐活動完成調查表五。回顧成長的歲月以及某些重要的細節,對自我進行深刻的省察並以坦誠的心態徵集、接受來自不同方面的評價和意見。找出自我認識與他人認識之間的距離。在對雙方認識進行總結的基礎上,反思現實的自我,設計未來的理想自我。

●以多樣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長足跡、特長及性格,開誠布公地講述自己在總結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對自己所做的評價和對自己未來形象的設想。

●組織師生、同學討論會,就「自我評價是否符合實際」、「自我設計是否符合未來的發展」等問題展開討論,反思自我評價的真實性與自我設計的合理性。

(三)課程的評價

1.評價特徵

(1)評價成為課程的有機構成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不再是外在於教學與學習的環節,它與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融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三者是同時發生與發展的。檔案袋評價的使用以及每一活動領域最後的反思環節無不體現出這一特徵。尤為突出地是,在「感受自我成長」領域,課程展開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生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的過程,同時這一過程的實現又內在地建構了這一領域的課程內容。也就是說,評價的過程成為課程創生的過程,而課程的展開就是在執行評價的功能。

(2)強調評價的過程性

採用學生記錄「天天進步——我的小檔案」或教師給予「即時評語」等措施使評價貫穿於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個過程。評價的內容主要集中於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情緒情感、參與程度、投入程度等表現。

(3)倡導評價的多元化

在實驗中,首先鼓勵小學生多樣的活動方式以及成果表達方式。其次,採用了檔案袋評價、展示性評價、研討式評價等多元的評價方式。再次,追求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對學生的評價包括來自家長、學生自己以及指導者等多方面的信息。對教師所進行的評價則採用了學生評價、教師自評和行政評價等不同的形式。

(4)注重評價的反思性

在每一活動領域結束後,通過發放問卷以及召開師生討論會、同學討論會等形式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在實踐活動中的得失,恰當地規劃未來的行動。同時,教師通過寫作案例,反思自己的指導策略。

2.評價方法

根據表中各項內容對學生和教師進行評價,通過前後評價結果的比較反映學生和教師的進步情況。

(1)學生評價

姓名:性別:年級:日期:

(2)教師評價(見下頁)

(四)課程的管理

1.設置協調綜合實踐活動的專門機構

東方小學專門成立了「綜合實踐活動大組」這一機構,並規定了課程管理的實施流程(圖3):

校長室負責對課程的開展進行統一的協調;科研室負責培訓、鑒定教師的工作;課程的組織與落實以綜合實踐活動大組為主體,德育處、少先隊亦包括在綜合實踐活動大組內。大組設立組長一名,負責召集大組其他成員定期研討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監督年級組的工作;年級組長負責與本年級各班班主任協商確定課程的具體實施方案;班主任負責整體協調、管理各小組的活動。

2.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

(1)師資配備制度。按照《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總則》的要求,教師全員參與,實行「團體指導,協同教學」。校長亦擔任課題的指導工作。

(2)項目責任書制度。考慮到學生活動小組的數量,學校規定每位教師必須指導兩個以上的小組。指導教師與科研室簽定項目責任書,科研室定期檢查項目的執行情況。

(3)教師工作量制度。班主任作為本班各小組指導教師的召集人,每周加兩個課時。

(4)教師獎勵制度。根據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以及指導學生的態度、能力和效果等對指導教師進行團體獎勵或個人獎勵。

(5)教師教研製度。課題組的核心成員定期召開研討會。一至五年級各年級組每周安排一課時開展年級組教研活動。

Ⅳ 如何合理把握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領域部分的實施

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學現狀分析及反思

摘 要: 圍繞「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出現的熱門問題,對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內容展開研究與探索,通過當前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課教學現狀的分析,對怎樣上好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課進行了反思與探索.主要採取的策略:一是 「加強研究,明確活動的意圖與目標;二是配合安排,合理調整活動內容和時間;三是因地制宜,適當增加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四是明確目標,加強活動過程的控制與指導;五是重視評價,監測活動的過程與結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 實踐與綜合應用 現狀反思

引言:「實踐與綜合應用」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廣大教師對實踐與綜合應用課的認識及教學普遍存在一些問題,現狀堪憂:
【現狀1】缺少實踐活動的條件
說到小學數學的實踐與綜合應用,多數教師們都想到要動手操作,要有很多的教具和學具,要有現成的課程資源.而大部分小學都很難找到和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學用具及可以借鑒學習的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學的相關材料或者光碟.
老師甲:沒有動手操作的材料,這課沒法上.
老師乙: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尚未形成,小學嗎,上不上沒關系.
老師丙:沒有可借鑒的案例和比較切合的教學資源,我們不會上.其實上不上都不影響質量的.
這些「沒有」成了大部分教師不上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托詞.影響了實踐與綜合應用的實施力度.
【現狀2】不是主要考試內容
部分教師認為,傳授數學的知識和技能才是教學的核心.獲得較高的分數才是數學學習的目標.實踐與綜合應用在小學階段直接從試卷的卷面上很難以一種表述的形式出現,沒有辦法檢驗教師的教學效果.所以教與不教都沒有關系.即使上吧,自然就成了平時教學的閱讀素材或者只當一個信息窗口一帶而過.
【現狀3】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方式無從選擇
由於老師和學生對實踐與綜合應用的內容體驗少、感受少,因此解決問題時缺乏方法;加上師生的互動面窄,很多教師面對實踐活動課一籌莫展,於是就上成某單元的小結課、練習課或復習課.
【現狀4】安排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有差距
從1—6年級的教材中我們可以看到,實踐與綜合應用的教學內容一般來自於現實生活,是其他三個知識領域的延伸,並通過活動進行拓展.但有些內容離學生的實際有差距.如六年級上冊的《合理存款》,農村孩子對儲蓄存款不熟悉,更別提國債利息等.對於四下的《小小營養師》,學生根本沒有這方面的體驗,教學只能成為看圖學習.
實踐與綜合應用到底該怎樣上呢?筆者認為,實踐與綜合應用是新課程標准設立的一個學習領域,它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種學習活動,其內容是現實的、綜合的和富有挑戰性的,學生需要在活動中主動地觀察、實驗、猜測、驗證和交流.重視並認真開展這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對於改變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數學、認識數學,提高學生探索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教材安排的每個內容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初步的實踐能力.一般性的紙筆測驗即所謂的考試是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的,而實踐活動和綜合運用都是給學生終身學習打基礎的,不能因為不考試就不上了,而且還應該上得很好.
1.加強研究,明確活動的意圖與目標
教師首先要認真分析教材,明確教材編寫意圖和活動目的;弄清活動中要應用哪些知識,解決什麼問題,獲得什麼體驗.策劃好課內活動和延伸到課外的活動,安排好課前、課中和課後的教學內容等.通過以上的思考,周密地設計活動的內容和方法,使實踐活動呈現科學性、趣味性、多樣性.
比如:人教版新課標教材小學數學第5冊56~57頁的《製作年歷》,它是安排在第五單元《年、月、日》的基礎上開展的一次活動,主要目的就是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並讓學生受到尊敬長輩、熱愛家庭的教育,感受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活動前讓學生弄清相應年份中每月的天數,每月1日在星期幾;課前指導學生調查重要的節日,每月1號是星期幾;課內完成月歷的製作:課後再製作完整的年歷.這樣才能統籌安排教學流程和選擇教學策略,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開展活動.
2.配合安排,合理調整活動內容和時間
對教材中所提供的綜合實踐活動,要結合當地實際,結合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地調整教材內容,合理安排好活動的時間.
在《製作年歷》這個活動中,教材要求製作年歷,活動過程包括製作經費預算、買材料、網上查資料等.一節課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可以將製作經費預算、買材料、網上查資料安排在課前和課後自己獨立去完成,課上也改為製作月歷.學生學會製作月歷的方法後,年歷的製作就可以放到課余時間去獨立完成.在此基礎上再通過「看誰製作的年歷最美」 的活動進行評比,使年歷做得更精美.
3.因地制宜,適當增加活動的形式和內容
教材中所提供的實踐

Ⅳ 如何上好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論文

如何上好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論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開始變得更自由、更靈活,學生也始終在愉快的狀態下積極地學習數學,這的確是我們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可喜的變化。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就數學本身來說,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入迷才能叩開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教師要善於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把它創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感受數學美,去追求數學美。如何上好數學課,使數學課靈動起來呢?
一、從生活經驗入手,創設情境調動課堂氣氛
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是有密切聯系的,新教材中也給出了許多例子,教師要盡量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入手引出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樂於接受。也可以讓學生例舉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小學生有著好奇心、疑問心、愛美心強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數學教師要從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發揮小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中創設出學與「玩」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我運用事先准備好的漂亮的圖片創設情境,講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隻小蜻蜓在草地上飛來飛去捉蚊子,忽然飛來了一隻美麗的小蝴蝶,繞著小蜻蜓飛來飛去,小蜻蜓生氣了,小蝴蝶卻笑著說它們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帶著小蜻蜓去找它們家族的成員,它們找到了樹葉,小蝴蝶說在圖形王國里它們三個是一家人。同學們,為什麼小蝴蝶要這樣說呢?這樣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主動去探究對稱圖形的共同特徵。
二、動手實踐讓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為只有通過自己的再創造活動而獲得的知識,才能真正被掌握和靈活運用。根據費賴登塔爾的觀點,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弱,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圖形或物體,調動各種感觀參與實踐,同時教給學生操作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測量、拼擺、畫圖、實驗等操作實踐,激發思維去思考,從中自我發現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動手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實行民主教學,構建輕松和諧的師生雙邊活動
在課堂上,師生的雙邊活動輕松和諧,師生們展示的是真實的自我。課堂上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同學們時而竊竊私語,時而小聲討論,時而高聲辯論。同學們爭相發言,有的居高臨下,提綱挈領;有的引經據典,細致縝密。針對同學們獨具個性的發言,老師不時點頭贊許,對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則以信任鼓勵的目光和話語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自然敢於講真話、講實話,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如教學一年級數學上冊分類一課時,在教學生明確什麼是分類知識之後,我有意識地放手讓學生主動實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將30多支不同顏色、不同長短、帶有或者不帶有橡皮頭的鉛筆打亂放在一起,讓學生去分類,看誰分得合理。同學們爭先恐後搶著去分類:有按顏色分類的;有按長短分類的;有按帶有或者不帶有橡皮頭分類的;也有胡亂分的。再找學生說明這樣分的理由,對講不清理由的學生予以指導,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主學習、主動實踐。教師還注意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對於數學的學習抱有一種想學、樂學、會學的態度。
四、幫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學習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數學本身包含了許多枯燥無味的東西,特別是計算題的學習,學生的領悟能力都是有差異的,同樣的計算題,有些學生可能幾分鍾就學會了,而有些同學可能一節課甚至更長時間也學不會,如果老師不及時去關注這樣的學生的話,那麼這些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信心,課堂對於他們來說就會變得很無聊,在課堂上他們會轉移注意力,去干別的事情,數學老師要去關注每一位學生,當學生學習遇見困難,要及時熱情地伸出雙手去幫助他們,讓他們恢復自信。
五、適當的表揚獎勵是上好數學課堂的添加劑
教師要給每一位學生成功的機會,尤其是應「偏愛」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善於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畏懼心理,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補以適當的表揚。激勵性的評價、表揚能讓學生如沐春風,敢想敢問,敢講敢做。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學生的創造、創新火花才能迸發、閃爍。如在練習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老師獎勵「小紅旗」給學困生,有時還主動與他們說上幾句悄悄話。學生得到老師的獎勵,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就高了,就會更進一步地去發現問題,發揮前所未有的想像力,從而擺脫苦學的煩惱,進入樂學的境界,極大地發展創新能力。
總之,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多種形式,創設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激勵性的問題情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動手實踐中,學生能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在民主教學中,學生們不僅能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掌握數學的方法,而且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Ⅵ 如何開展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

讓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數學問題生活化,使生活問題數學化,使學生確實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體驗生活,認識社會,了解數學價值,培養數學意識。
如一年級下冊中「小小商店」實踐活動,我設計了一個「我是優秀售貨員」現場購物活動。我預先和小賣部老闆聯系好,地點是學校小賣部,售貨員是學生若干名,顧客是全班學生,裁判是老師和同學。我是這樣教學的:
① 出要求:小組合作輪流當售貨員和顧客;
② 現場購物:練習認錢、算錢、找錢;
③ 全班交流:當售貨員的體會;
④ 全班評比:優秀售貨員若干名。
⑤ 這樣設計,使綜合實踐活動不光具有了知識性,還具有了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因為它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知識記憶為特徵的陳舊方法,讓學生在解

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去理解、掌握和應用數學,獲得直接體驗,並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享受成功的快樂。「小小商店」實踐活動給了孩子們一個親身體驗和展示的機會,他們將是多麼高興和激動,這樣更加增添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同時,「小小商店」實踐活動在實地進行,讓學生親身體驗,在售貨和購物的實踐活動中學會認識人民幣,學會了元角分的計算,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知識,培養了能力。讓學生大膽體驗生活,盡情享受成功。尤其是評上了優秀售貨員的同學臉上笑成了一朵花。寓教於樂,寓學於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 讓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加強知識的綜合運用
數學是科學,更是藝術,是人們日常生活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小學實踐活動強調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的整合。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學生個性發展、創新精神和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它是在老師組織和指導下學生自己進行的綜合實踐活動,是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增強科學意識的課程。如四年級上冊中「你寄過賀卡嗎」實踐活動,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① 影出示:造紙、寄賀卡和砍樹的關系等相關資料,讓學生談談看法;
② 小組合作探究統計:小組里個人與家庭去年收到的賀卡總數和平均數;
③ 推算和估算:全國一年大約寄出多少賀卡;
④ 全班交流:寄賀卡與砍樹有什麼關系;
⑤ 發散活動:我為環保出主意。
這樣設計注重了知識的綜合應用。其一將數學科內部的很多知識綜合應用在一起。「你寄過賀卡嗎」這一活動,其中「統計小組里個人和家庭去年收到的賀卡總數和平均數,推算和估算全國一年大約寄出多少賀卡」的設計,就將數學裡面的加法、乘法、除法計算,求總數和平均數,推算與估算,統計等一系列知識緊密相連,融為一體,並要求學生能熟練運用和融會貫通。其二「你寄過賀卡嗎」活動設計,將數學、語文、品德和社會、環保等各科知識聯系了起來,有力地增強了數學和其他學科的聯系,促進了學科間的共同發展,協調發展。其三「你寄過賀卡嗎」這一活動,把節約用紙與保護樹木等環保知識聯系起來,使學生的學習不只是理解題目,而是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學生通過這一活動,提高了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三、 讓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們的民族要創新,我們的教育要創新,我們的數學教學更要創新。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項培養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最好活動,它們在活動中可以得到淋漓盡致的滲透、培養和提高。如三年級下冊中「設計校園」實踐活動,我是這樣教學的:①匯報課前調查情況:本校和外校校園有些什麼;②小組討論:我們校園應添設什麼;③小組合作:動手設計新校園;④作品展示:評比哪組設計的校園最合理、最美麗。通過活動,一幅幅美麗的校園圖景展現在全班同學面前,同時也使學生的能力、才華得到充分發展。開放性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標志。「設計校園」實踐活動教學設計,課前的調查是一個開放性設計,是讓學生對平常校園有一個大體的印象,從而了解這些校園還缺少什麼,還有哪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改進和優化中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設計校園」實踐活動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我們的校園應添設什麼,孩子們暢所欲言,有的說應建一個大花園,有的說應建一個小噴泉,有的說應建一個單雙杠雲梯活動區„„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角度出發,產生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與交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和合作意識,這些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設計校園」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展開想像,大膽設計新校園,人人在為如何把校園設計得更合理更美麗獻計獻策。大家既動腦又動手,用彩筆描畫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校園。這節實踐活動課,充分挖掘和發揮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收到了非常可喜的效果。

總之,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一定要以《數學課程標准》為指導,以數學教材為藍本,把數學教學的三維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就能感受到數學的重要,增進對數學的
興趣,並獲得更多的能力和本領,還能促進學生更自覺的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熱愛數學。

Ⅶ 小學數學里的綜合與實踐可以分為哪些知識點

第一在數與代數領域,看起來簡單實則內容加深。第二,在空間與圖形領域,變簡單。第三,在統計與概率領域,由簡便難。由認識到自己作圖。第四,在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應用題基本和實際相結合。

Ⅷ 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課都有哪些

內容分析

本次活動是在學生學習了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方向與位置》

基礎上設計的

本次活動主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
體會方位
知識,感受生活中的方位概念。
並通過小組合作、研究,
描繪出合理
的旅遊路線,並嘗試
設計一個受歡迎的旅遊方案。活動分兩個階段:

一是准備階段,在此階段中,
我們提出課題,
講明活動的意義。
根據
地域特點確定了文化廣場、
森林公園、
長城、
九龍泉水庫等幾大景點。
對學生進行分組,明確每組活動任務。各小組自己進行了人員分工,
並討論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
學生走入生活中,
通過實地測量、
查詢訪問、
查閱資料等不同手段搜集記錄下不同景點的相對位置方向
及距離。
並繪制出以文化廣場為中心的部分景點的坐標圖;
二是匯報
信息、設計方案階段,即為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閱讀全文

與小學綜合與實踐知識結構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