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漢字小知識(急需)
漢字的演變:
簡化從總體上說,簡化是漢字發展中體現出來的主要趨向。簡化改變了筆畫的造型和寫法,為的是要加快書寫速度。最初的簡化主要是由圖形為主轉變為以線條為主,但同種字體亦存在著由繁到簡的發展趨勢。殷周之古體減為秦篆,秦篆減為漢隸,漢隸減為漢草(章草),漢草減為晉唐之草(今草);漢隸的體勢變為楷書,楷書減為行書;宋元以來,又減省楷書,參取行草,變成一種簡體(即所謂「破體」「俗體」「小寫」)。這都是最顯著的減省筆畫。而篆與篆,隸與隸,草與草,簡體與簡體,其中尚有繁簡之不同,總而言之,漢字的字體,在數千年中是時時被減省的。從殷周之古體變到宋元之簡體,時時向著簡易的方面進行,可說是沒有間斷。 簡體字的大量流行是在唐宋以後。這時期,由於民間文學盛行,刻印技術進步,書籍出版大量增多,簡體字也就在民間廣為流行。在劉復、李家瑞編的《宋元以來俗字譜》一書中就收集到1,600多個簡體俗字,但當時的簡體字是難登大雅之堂的。 1909年,清末學者陸費逵在《教育雜志》創刊號上發表《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的文章,認為:「最便而最易行者,莫如採用俗體字。」「五四」以後錢玄同先生著文提倡簡化字,認為漢字繁難是「學術上、教育上之大障礙」,漢字改革「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他的《簡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得到廣泛響應,學界成立了漢字省體委員會,從此簡化字運動蓬勃發展起來。到1936年容庚先生出版《簡體字典》,已收簡體字4,445個。1952年,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陸續確定的簡化方法是:採用普遍通行的簡體字,用草書楷化加以增補,根據行草書和簡體字的偏旁適當類推。經過數年反復醞釀,1956年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編印了《簡化字總表》。《簡化字總表》收入2,236個簡化字,筆畫數平均減少5畫多。 根據王均先生主編的《當代中國的文字改革》一書的分析,《漢字簡化方案》收入的簡化字可分為以下八類: 1.簡省原字形體,如「醫」作「醫」,「瘧」作「瘧」 2.保持原字輪廓:如「肅」作「肅」, 「傘」作「傘」 3.草書楷化:如「專」作「專」,「長」作「長」 4.採用古字體:如「豐」作「豐」,「從」作「從」 5.用符號代替原字的一部分:如「漢」作「漢」,「僅」作「僅」 6.另造新形聲字:如「驚」作「驚」,「護」作「護」 7.同音代替:如「裏」作「里」,「幾」作「幾」 8.其他:如「舊」作「舊」,「靈」作「靈」 二、繁化漢字的結構會出現繁化的現象,因為有時為了區別、強調字音或字義,會給字形增加一些成分。例如為了區別被「假借」的獨體字的各種字義,往往在獨體字上加上聲符或形符,產生了「形聲字」。如「箕」字在古文字階段就寫作「其」,但後來它常被假借作虛詞用「他的」的意思。為了區別字義,原先代表「簸箕」意義的「其」,反而要加上一個「竹字頭」,寫成筆畫較多的「箕」。又如「然」,下部有個「火」,本義是「引火點著」「燃燒」,可是又常常被假借作代詞「這樣、那樣」或形容詞「對,是的」。這些假借意義甚至比本義更常用,後來用作本義時就再加「火」字旁作「燃」,形符「火」就變得重復了。 繁化使漢字的數量不斷增加。例如,「辟」有多種意義,為了區別它們,人們把它們分別寫成「僻」(偏僻)、「避」(躲避)、「辟」(開辟)、「譬」(譬喻)。這樣,一個字變成五個字,因為「辟」字自身也仍在使用,如用「復辟」。 三、異體字漢字是用來記錄漢語和傳達漢語的工具。但是,在記錄同樣的漢語單詞時,不同地方或不同的人會因為習慣問題使用一些不同的字。由於是記錄同一個詞,只是形體不同,因而這些詞、字往往都會被社會承認,於是這些字之間就形成了異體的關系。漢字形體在發展演變過程中,是從異體繁多演變到字有定形的。甲骨文、金文中異體字就比較多。《甲骨文編》中收「魚」字二十個,「馬」字五十個。《金文編》中收「魚」字三十九個,「馬」字四十四個,而到小篆時就各採用一個。這也可以看作是漢字的簡化。 四、古今字上古時代,特別是先秦時代,漢字的數量比後代要少得多。《說文解字》只收了9,353個字,到《康熙字典》已收漢字47,035個。一個原因是,新字隨新事物的產生而產生,舊事物雖已滅亡,但其字卻保留下來。另外,造字之初人們常用假借的方法使一字兼有數義,後來為了明確地傳達語義,使文字易於辨認和區別,人們就將原先的字加上種種的部件,這樣就產生了很多的新字。例如:「見、現」「受、授」「辟、避、僻」等。新字和原先的那個字在時間上有古今的差別,所以稱為古今字。由於新字是在古字的基礎上添加部首產生的,所以可以把這種變化看做漢字的一種繁化。 五、正俗字在中國古代社會,文字曾被統治階級利用來進行文化統治。一般說來,在正式的場合下使用的漢字,形體結構和書寫風格都必須是規范的,是官方所認可的,因此這些規範字可以被視為正體。現在我們能看到最早的漢字正體,應算是出現在商代中後期的青銅器上的銘文。當時又有一些講求便捷但又被官方承認的字體,它們相對於正體文字,只保留了各自的「區別性特徵」。這種字體多是由地位較低的人員書寫,例如一般的史官、卜筮人員等。相對正體而言,這些字體比較大眾化,可視為俗體。 事實上,在漢字的每個發展階段都存在正體和俗體。小篆是秦朝文字的正體,而隸書就是當時的俗體。楷書作為其後直至今天廣泛使用的正體,它是從後期漢隸的俗體,經過魏晉南北朝的演變才逐步定形的。正體、俗體的對立統一,彼此的消長轉化,可以說是貫穿漢字發展史中的一條相當重要的線索。《說文解字》,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解說文字的書籍,裡面收錄篆文字九千三百五十四個,並說明其成立經過;另收重文(即附在篆文字頭下的古籀異體字)一千一百六十三字。全書九千多個字頭是根據五百四十個部首分部編排的,凡是與部首意義相類的字便歸為一部。許慎總結了前人研究漢字結構規律的成果,提出了「六書」的理論。所謂「六書」,即指事、象形、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前四書是造字之法,後二書是用字之法。《說文解字》的最後一篇是「序目」,內容包括許慎的序、部首目錄、他兒子許沖上《說文解字》的表、漢安帝的詔等。
笑話:一撇之差釀失敗
1930年5月,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在河南南部進行了大規模的中原大戰,雙方使用了100多萬人的兵力。戰前,馮玉祥和閻錫山為了更好地討伐蔣,商定率軍在河南北部的沁陽會師,然後集中兵力一舉殲滅駐守在河南的蔣軍。但是,馮玉祥的一位作戰參謀在擬定命令時,誤把「沁陽」寫成「泌陽」。恰巧河南南部有一個泌陽,該地與沁陽相距數百公里。這樣一來,就使馮玉祥的軍隊誤入泌陽,因而貽誤了聚殲蔣軍的有利戰機,讓蔣軍爭得了主動權。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戰中,馮玉祥軍隊處處被動挨打,最後導致中原大戰以蔣的勝利、馮玉祥和閻錫山的聯軍失敗而告結束。
圖:
⑵ 小學生識字有幾種方法 詳細
小學生識字有幾種方法 最佳答案 漢字是我國社會通用的思想交流的文字工具,識字是閱讀、寫作的基礎,識字不過關,不但影響兒童語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嚴重地阻礙了其他各門學科的學習,限制兒童智力的發展。 根據新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小學生必須學會2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在低年級就要掌握 2000個左右。可見新的課程改革更把低年級識字教學列入了重中之重的地位。那麼,如何培養低年級的識字能力,鞏固提高識字效果呢? 一、認識學生,了解學生的特點 由於識字教學面對的是低年級的孩子,要提高這些小孩子的識字能力,咱們首先要了解這一群孩子的特點。了解了他們,咱們才能得心應手。了解了他們,才能使他們的學習處於良好的狀態,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以及想像力等才會處於最佳狀態。 由於低年級學生年級小,他們的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生動、具體、新穎的事物,較易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注意,而對於比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們則不感興趣,因而不易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因此,我們要不同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輕松識記生字,提高識字效率。 二、形式靈活多樣,優化識字教學 下面就粗淺的談點常用的,比較實在的識字方法。常見的有:圖解識字法、猜謎語識字法、編兒歌和順口溜識字法、編故事識字法及部件識字法等。 1.圖解識字法 所謂圖解識字法,是指利用圖畫(簡筆畫、貼畫等)幫助識記字形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象形字。用此法識字,既有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簡單的象形字,都是實物的象形,筆畫簡單,與圖畫接近,學習這類漢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孩子們模仿古人造字:畫畫大山的「山」是什麼樣?說說「田」怎樣寫,大家造字、說字興趣濃厚,同時從中體會到以形象造字的成就感,而且也利用字形識記了字。 2.猜謎識字法 顧名思義,猜謎識字法是利用編謎語和猜謎語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間架結構相對比較簡單,每個部件之間有一定聯系的漢字。通過猜謎語來鞏固已學的知識,既可調動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 「一口咬掉手尾巴」(告);「一點一橫,叉叉頂門。」(文)等,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幫助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在「猜」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義。 3.編兒歌和順口溜識字法 此方法是利用編兒歌和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這種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學生識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它能讓學生在興趣盎然,輕松愉快中識字。如: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裡裝著兩塊糖(金);「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壓」(全);「兩個小兒土上坐」(坐);「兩人為從」「三人為眾」「三木為森」「不正為歪」「小土為塵」「上小下大為尖」。兒歌和順口溜識字的方法,幽默風趣,富教於樂,易學易記,既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的效果。如學「愛」字念:「爪字頭,平寶蓋,小朋友真可愛。「小小鉛筆尖尖頭,上小下大要記牢(尖);小朋友們要坐直,身體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媽媽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 4.編故事識字法 編故事識字法,就是把漢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系起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識記字形復雜的字。多數漢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如果發揮想像,把幾個部件巧妙地聯系起來,讓一個個抽象的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如:「滅」字(發生火災時,用水去澆滅);「游」字(有一個戴著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裡游泳);「左」字(左邊的人在認真工作);「右」字(右邊的人在大口吃東西)。這樣一想,這些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一刻也得到了發展。 5.部件識字法 所謂部件識字法,即是利用已學過的熟字部件,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換掉字的偏旁,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形聲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記憶請、情、清,利用已學過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聯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與「水」有關,又理解了字義,「請」,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個言字旁;情,與心情有關,所以加上「豎心旁」。利用形聲字的聲旁和形旁識記字,既利於掌握漢字的聲,又利於掌握漢字的形和理解漢字的義。 三、運用多種途徑,鞏固識字成果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遺忘規律是先快後慢。特別是年齡小的低年級孩子,我們常說他們是:記得快,忘得快。因此,教學新課之後要及時復習。在學生對字形掌握到一定程度時,我就採取生動有趣、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結合課文內容開展一些競賽性的鞏固識字游戲活動,使學生人人參與,讓他們在輕松活潑、新穎有趣的活動中產生良好的無意識記憶,從而獲得牢固印象。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以下一些游戲。 1.啄木鳥治病 多媒體出示(或者在黑板上畫)一棵大樹,樹葉上掛滿卡片,上面的生字有的是對的,有的是錯的,請小朋友當啄木鳥醫生,找出錯誤的生字,並將它治好。 2.小蜜蜂采蜜 請一學生戴上小蜜蜂頭飾,在輕快的音樂聲中飛到同學中。」小蜜蜂飛到誰面前,就請誰讀字音,讀得好的接下去扮成小蜜蜂,又請同學讀,最後評出讀得最準的小蜜蜂,獎給小蜜蜂圖片,激勵他們也要像小蜜蜂一樣勤於學習,勤於積累。 3.智力大轉盤 有些形近字可以用轉盤來加深鞏固,如「請、清、情、晴、睛」,將「青」字寫在轉盤當中,偏旁寫在轉盤周圍,慢慢轉動轉盤,就能直觀地發現不同偏旁和「青」能組成不同的字,通過比較,學生很快記住字形字意,而且不易混淆。可以運用這種方法的還有很多,如 「苗、描、瞄、貓、錨」,「包、抱、飽、跑、炮、泡」等。 4.筆畫接力 有些字的筆順容易搞錯,這時可以用「筆畫接力」的方法。如「片、善、轉、歌、准」等字,學生常常會顛倒筆順,在教學中,就可以讓學生分組到黑板上進行「筆畫接力」比賽,每人寫一筆,比比哪組寫得又對又快。 5.找朋友 (1)多媒體(或者在黑板上)出示一排偏旁,一排字,請小朋友找找看,哪個字和哪個偏旁是朋友,可以組成新的字。(2)出示一個偏旁,說說誰能和這個偏旁做朋友。如出示「口」字旁,「欠、乞、十、刁、土」等都能和它做朋友,組成新的字「吹、吃、葉、叼、吐」。 除了以上幾種識字教學方式以外,還可以寓識字教學於學生的相互交往中,讓同學互交朋友,互認姓名。我們生活的學校、社會、家庭無處不有識字的好教材,如街上引人注目的廣告牌,物品標牌、包裝袋,家庭里各式生活用品,電視里的少兒節目等都可以作為識字教材,引導他們愉快地識字。這樣看似無意、實為有心的做法,識字效果往往會出乎意料。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只有不斷創新,採取學生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方法,激發學生識字興趣,讓學生在漢字的海洋里,不斷求知,勇於探索,才能收到好的識字效果,真正提高識字質量。 如何引導低年級學生編字謎識字 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如讓學生單調地識記生字,機械重復的抄寫,不但枯燥無味,而且易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往往事半功倍、得不償失。大部分漢字筆畫多,結構復雜,難認、難寫、難記,對於七八歲的孩子來說是一大難題;小學低年級識字任務重,再加上小孩子學得快,忘得快,使不少教師深感頭疼。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關鍵是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加深思維過程,讓學生從學習中感受到滿足和成功的喜悅,使學生自主快樂地學習。筆者認為編字謎更能促使學生動手、動腦,培養學生分析、理解、想像和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學生創新思維,激發學習興趣。下面就如何引導學生編字謎識字,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練習模仿 類推遷移 引導學生編字謎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教師先做好示範,讓學生模仿,再反復訓練,進行類推遷移,力求熟能生巧。 1、字形模仿 。課堂上我說出一個字謎:「四面不透風,一橫在當中」,讓學生猜,這是已經學過的「日」字,學生猜出後,我寫出「目、田、圖、團、曲」五個同類形的字讓學生編,很多學生仿例編出字謎,但「曲」有困難,我啟發學生想像「曲」字中間兩豎像房子的什麼?引導學生編出:「兩層樓、六間房,兩根煙囪在中央」,並鼓勵學生如何把字謎編順口、動聽,也不一定按同一模式編。如「圖」 可編 :「四面四堵牆,冬字裡面藏」,也可編為:「在大房子里過冬天」。接著講解根據字形或字義編字謎的方法。並讓學生課後給(由、甲,化、體、休)編出字謎來。 2、大膽想像 根據字形或字形的某一部分,引導學生大膽想像。如:我在教學「扎」時,引導學生想像「乚」像什麼?(釣魚鉤)學生編出「手拿釣魚鉤」。接著出示:「孔、亂、乳 」讓學生編,學生馬上編出相關字謎。再出示:「寧、宇、宙、字」, 讓學生合作編出字謎,要求必須動手、動腦,仔細觀察,大膽想像。 3、拆分組合 把一個復雜的字拆分成幾個部分,再根據字義形象地說出來。我在教學二年級《識字七》的過程中,學生在交流識字方法時,許多同學都用不同的方法識記了很多生字,卻發現「鷹、雀」兩字無人交流識字方法,當即我要求學生在課外編出這兩字的字謎。第二天上課還是沒有人能編出來,我放下本節課教學內容,首先引導學生進行拆字練習,「鷹」可分為:「丶」、「雁」、「鳥」三部分,「雀」可分為「小」、「隹」兩部分,「隹」學生不認識,我讓學生查字典認識字音:「zhui」,字義:「短尾巴的鳥」。通過引導學生編出字謎:「大雁帶著小鳥飛不了一點高(鷹)」;「很小的短尾巴鳥(雀)」。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掌握了這兩個生字,並讓學生明白了很多字通過拆、組、添、減或根據字義就能編出字謎來。 4、形近字比較 。 有些字學生不易編出字謎,需引導學生多想並進行對比。如:「幻」就不可能一下子編出來,與「幼」比較,學生就可能編出:「幼兒力不全。」老師引導總結方法後,再讓學生試編「盤」(盆)、「撿」(劍)、「夕」(多)等字謎,老師適時點撥,學生輕易就得出: 「盆里能撐船」、 「手拿無刃劍」、「只有多一半」。通過這些例子,學生基本上明白如何去編字謎了,使他們每看到一個新字,都會用所學方法識記,在識字過程中不是機械地記憶字形,而是要經過精心辨認每個字的組成部分,通過動手、動口、動腦,達到主動積極識字的目的,既能鞏固識字效果,又可增強學生識字興趣。 二、加強引導,及時點評,反復練習 低年級識字不多,語言很不完善,編出的字謎不一定理想,引導與點評非常重要。對學生剛編出的字謎,往往要反復修改才能定型,有時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因而每次交流時,讓學生大膽點評,集眾人之長。 三、交流賞析 鞏固識字 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後,我有目的地布置課外預習,要求學生對將要學的生字最低編二、三個字謎。課堂上交流時,不但要說出字謎,而且要講清自己是怎樣想出來的。要求大家仔細聆聽他人的發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欣賞點評,誰編得好。對好的字謎,要求每個同學都把它寫下來,定期評比看誰記的字謎最多。 編字謎是多種識字方法整合的結果,體現了學生識字的綜合素質,不僅能鞏固識字,增長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只要精心引導,堅持不懈,就會使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我的感受: 猜謎語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因為謎語常常用易懂的語言描述某個漢字的特徵,它琅琅上口,易讀易記,猜謎還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猜到了謎底,又能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使學生對以後的學習充滿信心。 在識字教學中,如果原原本本把字擺出來,學生沒有多大的興趣。一年級是識字的主要階段,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也許是編字謎具有挑戰性和成就感,我發現我班學生就比較喜歡猜字謎這種識字游戲,於是我就經常用此法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從開始的我編字謎學生猜,到現在的學生自己動腦筋編字謎讓同學猜。這個過程不僅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過程,而且經常這樣訓練,對發展學生的智力是非常有益處的。教師說謎面,學生找漢字,這種方式生動有趣,深受學生的喜愛。為了充分發揮猜謎識字的多功能作用,還可引導學生開動腦筋自編謎語,讓他們自己去發現,自己去編字謎。如 「明」字,學生編出了:西邊太陽落,東邊月亮升,你猜是個什麼字? 「間」字,學生編出 「太陽進家門」的謎語字。學生初編謎語不一定非常正確到位,一句兩句都可以,逐步向質優努力。從上述片斷中可以看出,學生編的字謎還是蠻又有水平的,並不比老師差。 猜字謎是一種智力游戲,在識字教學中採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效率,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增長知識,鍛煉和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久而久之,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而且享受了成功的樂趣,我為學生有這樣的興趣而開心,只要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了,說明課堂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⑶ 小學生學會漢字這種基本知識不重要,學會基本方法更重要嗎
小學生還是好好學漢字吧,學習方法很多大學生都還要好好學呢
⑷ 小學語文關於漢字的知識
一般情況下,小學語文的漢字要學生掌握字的音、形、義,同時還要學會運用。
⑸ 小學生主要認識學習了解漢字的哪些主要的概念
筆劃除橫、豎、的種類較少外,撇可分為橫撇、豎撇,點又有豎點、撇回點等叫法、捺有平捺等小區答分,提有豎提。折分得多,有橫折、又撇、橫鉤、折鉤、橫折鉤、言挑、風鉤(橫折斜鉤)、橫彎(橫折彎)、凹折(橫折折)、九鉤(橫折彎鉤)、乙鉤、耳鉤、走之、建折、乃鉤、凸折、易鉤、豎折、豎彎、豎鉤、兒鉤、馬鉤、專折、鼎折、撇折、斜鉤、心鉤、彎鉤等。每個漢字的筆劃都是有一定數的,如:「正」字5劃、「副」字11劃。認識筆劃的形狀,會計算筆劃的數目,有助於指導書寫和查檢字典。
漢字的基本筆劃即點、橫、豎、撇、捺、挑、折、勾。
⑹ 小學生識字有幾種方法
小學生識字方法:
1、圖解識字法 所謂圖解識字法,是指利用圖畫(簡筆畫、貼畫等)幫助識記字形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象形字。用此法識字,既有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如:馬「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簡單的象形字,都是實物的象形,筆畫簡單,與圖畫接近。
學習這類漢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孩子們模仿古人造字:畫畫大山的「山」是什麼樣?說說「田」怎樣寫,大家造字、說字興趣濃厚,同時從中體會到以形象造字的成就感,而且也利用字形識記了字。
2、猜謎識字法 顧名思義,猜謎識字法是利用編謎語和猜謎語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間架結構相對比較簡單,每個部件之間有一定聯系的漢字。通過猜謎語來鞏固已學的知識,既可調動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點一橫,叉叉頂門。」(文);十字頭,禿寶蓋,撇著撇著一小點兒(索);三個人到二年一班去聽課(奉)等,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幫助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在「猜」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義。
3、編兒歌和順口溜識字法 此方法是利用編兒歌和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這種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學生識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它能讓學生在興趣盎然,輕松愉快中識字。如: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裡裝著兩塊糖(金);「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壓」(全);「兩個小兒土上坐」(坐);「兩人為從」「三人為眾」「三木為森」「不正為歪」「小土為塵」「上小下大為尖」。
兒歌和順口溜識字的方法,幽默風趣,富教於樂,易學易記,既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的效果。如學「愛」字念:「爪字頭,平寶蓋,小朋友真可愛。「小小鉛筆尖尖頭,上小下大要記牢(尖);小朋友們要坐直,身體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媽媽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
4、編故事識字法 編故事識字法,就是把漢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系起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識記字形復雜的字。多數漢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如果發揮想像,把幾個部件巧妙地聯系起來,讓一個個抽象的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
如:「滅」字(發生火災時,用水去澆滅);「游」字(有一個戴著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裡游泳);「左」字(左邊的人在認真工作);「右」字(右邊的人在大口吃東西)。這樣一想,這些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一刻也得到了發展。
5、部件識字法 所謂部件識字法,即是利用已學過的熟字部件,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換掉字的偏旁,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形聲字和部件相同的字。
如,記憶請、情、清,利用已學過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聯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與「水」有關,又理解了字義,「請」,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個言字旁。
(6)小學漢字的知識擴展閱讀:
識字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í zì,意思是認識文字,指如何把具象化的事物在腦中與抽象化的文字聯系起來。識字方法主要有象形識字法,階梯想像識字法,隨文識字法等等。
研究發現孩子一般從三歲開始,形狀知覺的發展是最快的。3-7歲間,孩子慢慢長大,孩子正確的認識和區別圖形的百分率逐漸提高。不過在3-4歲的時候,孩子對於圖形知覺是最敏感的。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文字也是一種圖形,所以說現代文字也是一種圖形,只不過他是一種特殊的圖形而已。正因如此,孩子在這個時間段學習識字的效果是最好的。
⑺ 小學生學漢字的方法
1.圖解識字法
所謂圖解識字法,是指利用圖畫(簡筆畫、貼畫等)幫助識記字形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象形字。用此法識字,既有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簡單的象形字,都是實物的象形,筆畫簡單,與圖畫接近,學習這類漢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孩子們模仿古人造字:畫畫大山的「山」是什麼樣?說說「田」怎樣寫,大家造字、說字興趣濃厚,同時從中體會到以形象造字的成就感,而且也利用字形識記了字。
2.猜謎識字法
顧名思義,猜謎識字法是利用編謎語和猜謎語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間架結構相對比較簡單,每個部件之間有一定聯系的漢字。通過猜謎語來鞏固已學的知識,既可調動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
「一口咬掉手尾巴」(告);「一點一橫,叉叉頂門。」(文)等,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幫助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在「猜」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3.字形和字義。
編兒歌和順口溜識字法
此方法是利用編兒歌和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這種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學生識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它能讓學生在興趣盎然,輕松愉快中識字。如: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裡裝著兩塊糖(金);「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壓」(全);「兩個小兒土上坐」(坐);「兩人為從」「三人為眾」「三木為森」「不正為歪」「小土為塵」「上小下大為尖」。兒歌和順口溜識字的方法,幽默風趣,富教於樂,易學易記,既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的效果。如學「愛」字念:「爪字頭,平寶蓋,小朋友真可愛。「小小鉛筆尖尖頭,上小下大要記牢(尖);小朋友們要坐直,身體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媽媽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
4.編故事識字法
編故事識字法,就是把漢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系起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識記字形復雜的字。多數漢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如果發揮想像,把幾個部件巧妙地聯系起來,讓一個個抽象的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如:「滅」字(發生火災時,用水去澆滅);「游」字(有一個戴著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裡游泳);「左」字(左邊的人在認真工作);「右」字(右邊的人在大口吃東西)。這樣一想,這些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一刻也得到了發展。
5.部件識字法
所謂部件識字法,即是利用已學過的熟字部件,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換掉字的偏旁,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形聲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記憶請、情、清,利用已學過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聯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與「水」有關,又理解了字義,「請」,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個言字旁;情,與心情有關,所以加上「豎心旁」。利用形聲字的聲旁和形旁識記字,既利於掌握漢字的聲,又利於掌握漢字的形和理解漢字的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