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數學長方體正方體的面積公式
正方體的體積= 棱長×棱長×棱長 V=a*a*a
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
球體積公式:V=(4/3)π^3。
橢球在xyz-笛卡兒坐標系中的標准方程是:{x^2 / a^2}+{y^2 / b^2}+{z^2 / c^2}=1 ,其體積是V= (4/3)πabc 。(a與b,c分別代表各軸的一半)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直徑=半徑×2 半徑=直徑÷2
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圓周率×半徑×2
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寬+長×高+寬×高)×2
長方體的體積 =長×寬×高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
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
的體積=底面積×高
平面圖形
名稱 符號 周長C和面積S
正方形 a—邊長 C=4a
S=a2
長方形 a和b-邊長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邊長
h-a邊上的高
s-周長的一半
A,B,C-內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邊形 d,D-對角線長
α-對角線夾角 S=dD/2·sinα
平行四邊形 a,b-邊長
h-a邊的高
α-兩邊夾角 S=ah
=absinα
菱形 a-邊長
α-夾角
D-長對角線長
d-短對角線長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長
h-高
m-中位線長 S=(a+b)h/2
=mh
圓 r-半徑
d-直徑 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徑
a—圓心角度數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長
b-弦長
h-矢高
r-半徑
α-圓心角的度數 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
圓環 R-外圓半徑
r-內圓半徑
D-外圓直徑
d-內圓直徑 S=π(R2-r2)
=π(D2-d2)/4
橢圓 D-長軸
d-短軸 S=πDd/4
立方圖形
名稱 符號 面積S和體積V
正方體 a-邊長 S=6a2
V=a3
長方體 a-長
b-寬
c-高 S=2(ab+ac+bc)
V=abc
稜柱 S-底面積
h-高 V=Sh
棱錐 S-底面積
h-高 V=Sh/3
稜台 S1和S2-上、下底面積
h-高 V=h[S1+S2+(S1S1)1/2]/3
擬柱體 S1-上底面積
S2-下底面積
S0-中截面積
h-高 V=h(S1+S2+4S0)/6
圓柱 r-底半徑
h-高
C—底面周長
S底—底面積
S側—側面積
S表—表面積 C=2πr
S底=πr2
S側=Ch
S表=Ch+2S底
V=S底h
=πr2h
空心圓柱 R-外圓半徑
r-內圓半徑
h-高 V=πh(R2-r2)
直圓錐 r-底半徑
h-高 V=πr2h/3
圓台 r-上底半徑
R-下底半徑
h-高 V=πh(R2+Rr+r2)/3
球 r-半徑
d-直徑 V=4/3πr3=πd2/6
球缺 h-球缺高
r-球半徑
a-球缺底半徑 V=πh(3a2+h2)/6
=πh2(3r-h)/3
a2=h(2r-h)
球台 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徑
h-高 V=πh[3(r12+r22)+h2]/6
圓環體 R-環體半徑
D-環體直徑
r-環體截面半徑
d-環體截面直徑 V=2π2Rr2
=π2Dd2/4
桶狀體 D-桶腹直徑
d-桶底直徑
h-桶高 V=πh(2D2+d2)/12
(母線是圓弧形,圓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㈡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難點怎樣突破
主要是公式要背,如果背不掉,就很難突破,之後,就是多做一些練習題,我以前就是這樣的,希望你能突破。
㈢ 小學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徐艷聽課筆記
原始方法把每個面的面積相加得表面積,什麼乘法啊都是這個原理的,聽課筆記自己寫唄 實在不行去網易看有沒有公開課
㈣ 小學五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110/4=27.5cm 長方體共有四個長 寬 高 先求出一個長寬高的長度
2*1.5+1.5+1=5.5 長寬高共是多少個高 也就是算出27.5里有多少個高的長度
27.5/5.5=5cm 算出了一個高是5CM
1.5*5=7.5cm 這是寬的長度
2*7.5=15cm 這是長的長度
㈤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9600平方厘米
㈥ 求一篇小學六年級概況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的數學日記
今天我的精神很好。現在復習的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版我先來復習公式:
正方體的權體積計算公式是:棱長×棱長×棱長
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是:長×寬×高
根據公式,我來做一道題,題目是這樣的:建築工地要挖一個長50米,寬30米,深50厘米的長方體土坑,能挖出多少方的土?(這道題可要記得換算哦!)算式應該這樣寫:
50厘米 = 0.5米
50×30=1500(平方米)
1500×0.5=750(方)
答案是:能挖出750方的土。
今天我又重溫了一個知識——體積計算公式。
㈦ 小學數學題,急急急!(長方體和正方體)
解:復拿去一個小正方體後制的表面積減少24平方厘米,,那麼這個小正方體5個面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設小正方體的棱長為a, 4a2=24, a=√6; 因此小正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為6.
設:原來原來的小正方體的個數為n。
則有:4*6*n +2*6=492;n=20
一共有這樣的小正方體20個。
㈧ 問:誰有小學數學長方體與正方體基礎知識過關卷的答案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教案
設計:姚雪飛
教學內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三年級下冊第1頁「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比較、歸納,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2、能夠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3、通過「推一推」「拉一拉」等活動,獲得研究圖形的經驗。
教具准備:
1、三角尺、直尺、彩筆。
2、每個小組一個信封,內有各種形狀的紙片。
3、每個學生准備一張方格紙。
4、教師准備放有一張長方形彩紙的大信封。
5、課件:大信封中放有一張長方形彩紙,長方形彩紙可以拖動。
教學過程:
一、認一認。
師:同學們,你們以前曾認識過哪些圖形?(學生回答)
師:長方形、正方形是什麼樣子的?用手比劃一下。
師:老師每個小組發了一個信封,裡面裝有各種形狀的紙片,你能從這些紙片中找出長方形紙片和正方形紙片嗎?(舉給大家看)
師:你們很快找出了長方形紙片和正方形紙片,老師這里也有一張長方形紙片和正方形紙片(教師貼在黑板上),你已經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哪些知識?
生:有四條邊、四個角。
師:還有嗎?
生:……
師: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有關知識。(板書課題)
二、做一做。
1、學生分小組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1)動手做一做,小組內共同探討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師:關於長方形和正方形還有哪些特點呢,下面利用你們手中的學具,以小組為單位來共同探討。先討論一下你想用什麼方法研究,再動手操作。(小組活動)
(2)小組匯報研究結果。
師:你們發現長方形還有什麼特點?你用的是什麼方法?
(小組匯報,其它同學注意傾聽,並發表自己的意見)
師:正方形又有什麼特點呢?說說你用了什麼方法。
(3)教師小節:
師:同學們,你們都非常聰明,你們通過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又學到了不少知識。知道了長方形兩條較短的邊相等,兩條較長的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還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師:在長方形中兩條較短的邊叫做長方形的寬(板書),兩條較長的叫做長方形的長(板書),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沒有長短之分,每一條邊都叫正方形的邊長(板書)。
師:長方形兩條較短的邊和兩條較長的邊分別是相對的兩條邊,我們也可以說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4)小組內填寫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發表填寫)
師:請你們把自己得出的結論填在老師發給你們的表中。
三、議一議。
小組內議一議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
(1)學生猜測信封里裝的是長方形紙片還是正方形紙片。
師:同學們猜一猜信封里裝的是長方形紙片還是正方形紙片?
(學生猜測,意見可能不一樣)
(2)拉一拉、推一推、說一說。
(請兩名學生到前面拉一拉、推一推)
師:請其他同學們仔細觀察彩紙露出的部分有什麼變化。(推拉要慢)(學生邊看邊說)
師:彩紙露出的部分為什麼一會兒是長方形,一會兒是正方形,一會兒又變成長方形了呢?你發現了什麼?
(小組內討論,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小節:
師:長方形的兩條短邊慢慢變長,當和兩條長邊一樣長時,它就成了正方形,再拉長,短邊就會變成了長方形的長,就成了長方形。相反,長方形的兩條長邊慢慢變短,當和兩條短邊一樣長時,它就成了正方形,再縮短,長邊就會變成了長方形的寬,就成了長方形。
四、練一練。
1、在方格紙上用彩筆塗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方格紙上用彩筆塗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學生活動後展示)
2、在長方形紙上折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師:你能用自己手中的長方形紙片折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
(學生活動)
師:你還能折得更大嗎?為什麼?
3、課堂小節: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們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又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給大家說一說這節課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學生互說)
教學反思:
1、為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要求,每個教師都應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變現行的教學習慣,調整教法,創新教學模式,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上,使學生在課堂上敢想、敢說、敢做,做到有言論、有發現、有創新,建立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創新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靈魂。
2、這節課共安排了三個階段:首先是初步感知階段。通過這一階段,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其次是自由討論階段。通過討論,即可以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可以開發學生智力。然後是動手操作階段。通過操作,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又可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求知慾望。最後是總結反饋,加深認知階段。通過訓練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㈨ 小學五年級數學(正方體長方體)
一個長方體的底是面積為2平方米的正方形
則邊長=√2米
底面周長=4√2米
側面展開圖正好是一個正方形,所以高=底面周長=4√2米
那麼側面積=4√2*4√2=32平方米
㈩ 小學生五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應用題
分析題目:
鋸成三段就是切了兩道,那麼就是多出了4個面,所以這四個面的面積就是48。用48÷4算出一個面的面積是12平方分米。也就是這根長方體木材的底面積。運用公式:體積=底面積×高,V=12×30=360立方分米。這根長方體木材的面積是360立方分米、
列式如下:
48÷4=12(dm²)
12×30=360(dm³)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