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小學生受挫力

小學生受挫力

發布時間:2020-12-08 08:10:23

1.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自我約束力

當今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在家裡嬌生慣養。在學校里經常有如下的表現:隨便發脾氣,上課說話,無故招惹別人,做事缺乏堅持性,好動等等,這些行為都是幼兒缺乏自我約束力的表現。而自我約束能力缺乏嚴重地影響到幼兒的身心健康和我們日常活動的開展,甚至能影響到幼兒今後的學業、同伴關系和社會適應還有其將來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所以,幼兒自我約束力的培養尤為勢在必行。
我們班有個小朋友叫劉佳非常淘氣,幼兒活動時,經常出現違規行為,我問他,是否喜歡我帶著小朋友做游戲或者上課,他說自己喜歡老師,上我的課或者跟著我做游戲都是他的「最愛」。於是我明白,劉佳這個外向沖動的孩子,在活動中會由於過分興奮而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並非有意「犯規」。於是我悄悄對劉佳說:「老師知道你很喜歡我,老師也很喜歡你;老師知道你高興了就會忘記我們正在上課,咱們來個約定吧,如果你管不住自己的時候,老師就豎起一根指頭,你就表現好了好不好?」劉佳同意了。以後,我發現,在我的經常提醒下,劉佳在活動中的「搗亂」現象逐漸減少,以後不再需要老師的手指示意,老師的眼神也能逐漸提醒他,臨近上一年級的時候,他的自我約束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自我約束力是一種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對於孩子來說,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善,神經纖維尚未全部髓鞘化,傳遞的神經行動容易泛化,不夠准確,因此會常表現出自我約束能力較弱。比如說:媽媽不讓孩子飯前吃零食,孩子也知道,但當他看到香噴噴的點心和甜甜的巧克力時,禁不住美味的誘惑,趁媽媽不在家就拿來吃了,到吃飯時就不能好好吃飯了。又如:孩子去了醫院,在路上,他答應媽媽看病時不哭。但當醫生把聽診器放在他的前胸時,他又哇地哭了出來。孩子的這些行為都說明,他們並非有意和大人過不去,而是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在此案例中,我通過正面的引導幫劉佳提高了自我約束能力。自我約束力是一種很重要的意志品質。馬卡連柯說:「堅強的意志——這不但是想什麼就獲得什麼的那種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時放棄什麼的那種本事…沒有制動器,就不可能有汽車,而沒有揚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因此,為使幼兒具有堅強的意志,從小培養他們的自製力是非常必要的。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幼兒的自我約束力呢?
一、游戲是培養幼兒的自我約束能力最有效的活動方式。
我發現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快樂,在快樂的情緒影響下更願意根據規則進行游戲,學習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在培養幼兒自我約束能力的時候,我把游戲這一方法作為首選。
通過觀察表明,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的不同,教師所選擇游戲的難易程度應當適應幼兒游戲水平的發展。例如在學前班上學期的時候,由於幼兒的年齡較小,對於太復雜的游戲活動往往弄不太明白,而越簡單的活動越能吸引幼兒的興趣。通常一個鈴鼓和幾個簡單的動作,都能讓幼兒玩的有滋有味。因此,像"請你和我這樣做"一類的游戲,常用在每次活動開始之前,幼兒能在游戲的情景中迅速安靜和集中注意力。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教師組織的游戲也應當有相對復雜的規則,難度也應當隨之增加,例如,在最常見的游戲「木頭人」「雕塑」「紅燈綠燈小白燈」等等,這些游戲都是幼兒最喜歡的。
二、強化訓練是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對幼兒進行觀察的時候我發現,幼兒自控能力缺乏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一種就是「慣性行為」。例如:當幼兒正在全神貫注地進行一項活動的時候,如果這時想讓他們停下來聽老師講話,老師往往要重復多次才能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就這樣還會有個別幼兒在竊竊私語。所以在日常活動中,良好的常規是培養幼兒自控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要將幼兒的常規訓練滲透於每個環節中。例如,在一些活動開始之前,可以向幼兒講明活動的常規要求,如果有幼兒沒有達到要求,就停止活動。在幼兒熟悉了這種方法以後,就將它融入到平時各項活動裡面。久而久之,幼兒便會形成一定的行為模式,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的強化幼兒的自我約束行為能力。
人都喜歡聽表揚的話,這一點在幼兒的身上體現得尤為突出。因為自我意識的不斷發展,幼兒都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隨著課題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我發現當幼兒要升入一年級時,他們中有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都會有這樣的表現:有很強的控制欲,喜歡別人按他的要求做事,聽他的指揮,如果有同伴想讓他改變自己的行為以達到某些要求的時候,他很難改變。
針對這樣的特點,我採用正面的教育方法以此來強化幼兒的自控行為。例如,當有幼兒表現突出的時候,我就以他作為榜樣去影響和感染其他的幼兒。另外,我對表現良好的幼兒會給予積極的肯定和鼓勵,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讓他充分體驗到滿足感和榮譽感,這樣對別的幼兒也是一種正面的促進和鼓勵,使他們知道了哪些行為是正確的,自己應該向哪個方向努力,從而對自己的行為做出一定的調節和控制,增強自我的控制能力。
實踐證明,大多數幼兒在正面教育的引導和行為強化下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
四、幼兒學會自我約束能力的策略。
在下學期的時候,我班的個別幼兒出現了一個這樣的現象。他們都會嘴巴上說而不會行動上做。他們都會說這樣做不對,應該那樣做,而到了實際該做的時候就控制不了自己。例如:在游戲開始的時候,都知道要互相謙讓分享游戲,但是一旦游戲開始就誰也不讓誰,照搶不誤。根據進一步的觀察和探究,我發現之所以產生這種行為是幼兒認知和行為脫節而導致的。而造成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就是我平時說的太多,讓幼兒實踐的機會太少,從而變成了只會說不會做。
因此,在培養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時候,我們應當要讓幼兒學會自我控制的策略和方法,將認知和行為融成一體。讓幼兒在游戲的同時,逐漸學會將道理遷移到相應的情境中,一旦出現了相應的情況,引導幼兒嘗試著學習調控自身的行為從而達到與他人的統一。這樣,在情境的游戲中他們通過自身的體驗學會如何自我控制。
五、家教結合能促進成人與幼兒的目標保持一致。
幼兒天性喜歡模仿,成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幼兒的注意中,幼兒的很多行為都是通過模仿成人而產生的。因此,成人自身的言行舉止為對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培養幼兒自控能力中,成人自身的行為也必須被關注。
而在培養幼兒自控能力的時候,家園之間的配合很重要。在課題研究中,我認為家園對幼兒的要求應該保持一致,因為,兩者之間不同的要求會讓幼兒無所適從。成人之間,教師之間,家長之間以及家園之間都應在教育觀念上保持一致,並採取步調一致的教育措施,這樣才能使幼兒明確成人的要求,從而按照一致的要求自覺行動,使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良好的發展。
總之,在培養幼兒自我約束能力的時候,我們應該多一份耐心與細致,務必問清事情的經過,盡可能准確、公正、合理、客觀地對他們進行教育,只有這樣,幼兒才會對教師產生信任感,才會逐漸變得自覺、自律、自省,從而更加的獨立、自信。

2. 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有哪些表現

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表現:
1、上課容易開小差、說悄悄話,小動作比較多;

2、逃避需要持續用腦的工作,看上去好像不喜歡動腦子;
3、寫作業漫不經心,讀書定不下心來,抄作業抄錯題目,做題抄錯答案;
4、跟他講話愛答不理,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
5、做事情剛開始興致勃勃,不一會兒就覺得沒意思了;
6、容易健忘、丟三落四、心不在焉;
7、情緒容易沖動、控制能力較差;
8、心理或行為比較幼稚,不能從經驗中吸取教訓;
9、低自尊,表現出對很多事情都無所謂;
10、不良的社交技能,表現為沒有固定的朋友,不能很好地與同齡的小朋友相處……
孩子一旦注意力不集中,行為不能自控,往往會造成學習成績下降,容易被同學嘲笑、老師歧視,或者被家長指責,從而出現低自尊、缺乏自信等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在學習方面的困難也會越來越多,進入初中之後,厭學的幾率也會大大高於同齡孩子。
父母平日多跟孩子交流、談心,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多給以關注和情感支持,對於學生而言特別寶貴。

日常生活中,陪伴小學齡期孩子、幫助促進孩子注意力的具體方法,一種是父母固定家庭活動的時間、項目,陪孩子做一些長期的、需要長久堅持的項目,包括運動、讀書、或者只是簡單的家庭聚會等等;一種是尊重孩子的興趣所在,鼓勵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父母在邊上可結合孩子的興趣點,專門為孩子設定一些他們夠一夠就能完成的目標。孩子們在完成目標、任務的過程中,注意力就能得到有效促進。

3. 小學生的壓力如何緩解

有人說:小學生不愁吃、不愁穿,能有什麼壓力?其實,這話是不對的。小學生雖然有家長給予物質上的保證,但他們在精神上與大人一樣,也有自己的要求。人際交往、學習壓力和社會的經驗不足所導致的困惑,都會使小學生形成心理壓力。
小學生的人際交往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與同伴的交往、與父母的交往、與教師的交往。與同學吵架、被同學嫉妒、或誤解,同學不願與自己交朋友,這些,是小學生最常碰到的問題。與幼兒園的教師相比,小學教師更為嚴格,當自己被老師嚴肅批評、老師向家長「告狀」時,很多同學也不知道如何面對,面對老師,不少同學會出現不自在、緊張,特別是當老師提問的時候。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個老師,父母的言行、態度,對每個孩子都有重要的影響。當父母無故向自己發脾氣,或自己的意見與父母不統一時,大家很多時候只能自己悶氣。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可是學習比起看電視、打游戲、玩電腦卻是是枯燥,再加上各種興趣班、提高班、周六日少年宮的學習班,學生們每天的時間也是排得滿滿的。學習上的壓力,越是高年級的同學感受越明顯。面臨升中的壓力,同學間的競爭、老師的督促、家長的嘮叨,是不是讓大家覺得很煩心。小學生的社會經驗淺薄,但是由於媒體、資訊的發達,大家每天接觸到的社會事件還真不少,對社會問題的困惑、不理解,但又無法不面對;對未知世界的渴望探索,可能力又有限。種種這些,其實就是我們小學生每天都會遇到的問題,而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就會形成壓力。壓力不僅影響我們的情緒,讓我們煩惱、不開心,而且有時會讓我們做出一些沖動、不理智的行為,如性格孤僻,整日沉默寡言;情緒多變,自控能力差,有自卑和自暴自棄心理;膽小怕事,缺乏信心,依賴性強;對學習厭倦,缺乏興趣;頻頻破壞紀律,對教師的批評置若罔聞,甚至「破罐子破摔」;愛說謊話,欺騙老師和同學。
問題每天都要面對,也不可避免。雖然每個人的問題、壓力都不一定相同,但有一點是一致的,就是必須要解決問題,疏導壓力、調節情緒。那作為一個小學生,如何在自己有限的能力里,去緩解壓力,或尋求幫助?下面,我就講:如何自己我調節。
最適合小學生自我調節的方法有:運動法和傾談法。運動法,故名思意是通過運動來發泄情緒、壓力。運動的好處是絕大部分同學都喜歡,通過肌肉的緊張、放鬆,使緊張、不安、煩躁的情緒通過汗水,離開自己。運動,最好是群體的運動,這樣,你會更好地感受到群體協助的、團結的力量,你會感到不再孤單,重獲自信和力量。
傾談法也是同學們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遇到問題,不要壓在心裡,只有把問題拿出來,才可以看得更清楚,才能找到最好的方法去解決。傾談的對象可以是爸爸、媽媽,老師或其他親人、長輩,也可以是同學、小夥伴,當然,你也可以找心理輔導老師或心理醫生尋求幫助。這樣,你不僅把問題從心裡拿出來,免得它成為你情緒上得壓力,而且,也可以得到其他人得幫助,聽了別人得提點、意見,你就會發現大問題原來只是小問題,小問題原來是不成問題的。實在不願意把秘密告訴別人,也可以向你心愛得玩具娃娃、小擺設傾訴你得心事,雖然它們不能給你好的建議,但最起碼你要把問題拿出來,不要讓它把你壓的喘不過氣。當然你也可以通過寫日記、畫畫來表達你的情緒、壓力、不滿等。通過看球賽,或是聽音樂等轉移視線也是一種轉移情感的方法。
有些同學會問:我不開心的時候就去上網、玩電腦游戲,這樣行嗎?答案是:不行。因為在電腦、網路中,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同學們的社會經驗不足,對真假、對錯的判斷能力不足,很容易會被虛擬世界所迷惑,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被誤道。而且電腦、網路中的游戲、交往,缺乏真正的情感交流,而這正是我們解決問題是最需要的。沒有了情感的交流,人就會逐步封閉自己,自己孤立起來,成為一個孤獨的人,不但疏導不了壓力,而且會形成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要避免各種問題、壓力影響你的情緒,我們還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注意自我激勵,學會保持心理平衡。從比較中正確認識自己,根據自己各方面的條件,提出心理要求,並經常、及時地對自己的要求進行反思和調整,力求達到良好的心理適應,即保持心理平衡。積極與他人交往,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與人交往,一是心理活動不會局限於個人的小圈子裡,心理會變得開朗。二是可以向他人傾吐自己的心曲,抒發受壓抑的情緒。這樣,心理就會變得輕松,同時又可以從他人那裡得到安慰。三是可以了解到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提高自信心。四是可以從他人那裡學到更多的知識經驗,提高自己的學識能力。五是在集體活動中會產生從眾、模仿的行為。自卑者應有意識地加強與性格開朗、樂觀、行為豁達大度、尊重人,關心人的人進行交際。在班集體中,大家還可以藉助群體的巨大向心力及群體互動功能,讓自己成為心理教育者,通過各種活動和交往,如:組織了「小學生挫折歷程」沙龍,與同學就心理問題的話題自由暢談。設立了「悄悄話」信箱、「知心朋友」交流電話,讓同學們在紙上、電話中相互交流,傳達痛苦煩惱或愉悅的感情,進行自我調節。
希望同學們都能找到自己調節情緒、緩解壓力的方法,不僅學習好、身體好,還擁有一個健康的心靈。

4. 如何增強小學生的求知力

創造力、求知力以及思維與洞察力是創造發明的基礎,是推動社會前進發展的動力。由於小學高年級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變的關鍵期,擁有很強的好奇心,因此,應重視該階段學生三方面品質的培養。
然而,目前,小學高年級部分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產生厭學、棄學、逃學等行為。因此,在學校教學中,尤其是數學教學,應避免學生象計算機自動程序一樣,程序化解決問題,給出已知的條件,然後很快獲得結果;避免學生思維定勢。
塞利格曼等人研究發現,積極心理教育有助於增強幼兒學習能力。由於小學高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因此,對於他們實施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更能夠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在此,根據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原則提出三種品質的培養對策。
一、激發學生求知慾望
目前,部分學校的教師依然採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課堂很少留時間讓學生思考,整節課都是教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學生只是機械地接受知識,其結果,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吃力,教學效果很差。為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將進行題海戰術。這樣的教學將無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反而會使學生感覺課堂枯燥乏味無趣,有的學生甚至厭倦課堂學習。因此,為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特提出以下建議。
(1)教師在課堂上,應多創設問題情景。
(2)多讓學生參與課堂教與學的活動。
(3)教師盡可能開發學生的抽象思維,這是因為小學高年級學生慢慢從直覺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4)教學中盡可能培養學生用圖式思維,這是因為小學高年級學生能夠利用圖式貯存場景或事件。
(5)從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來看,他們能夠很好地分配注意,進行選擇性注意,教師應基於學生的發展特點,適時培養學生的注意,如減少黑板上的無關信息等。
(6)教師應了解學生的記憶特點,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工作記憶廣度已接近成人的工作記憶廣度(7±2),並且他們也能夠運用復述策略,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採用組塊知識等策略,提高他們的記憶能力。
二、制定合適的目標
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該理論強調人類的動機是由多種需要組成的,它們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隸屬需要;自尊需要;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實現需要。他認為,只有低層需要得到滿足後,高一層的需要才會產生,前四層需要為基本需要,後三層需要為成長需要。需要是動機產生的基礎和源泉,而動機是由需要引起,並使動機帶有一定的目的性。人在某一時刻可能有多種需要,各種需要的強度可能有差異,強的需要將決定人行為的主要動機。因此,有需要才有動機,並且需要決定動機。
隨著需要層次的提高,為了實現或者滿足其需要,學生自己可能付出更多的努力。自我實現需要是馬斯洛動機理論的中心思想,同時也是所有需要中最高層次的需要,它也是人生存奮斗的目標。所以,它決定著學生努力的程度和方向,即學生努力學習,就是為了實現自我目標,同時,基於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學生也不願意落後於其他人,所以他們會勤奮努力的。如,有的學生長大以後想做科學家、醫生等,因此,教師應告訴學生,科學家、醫生等都是從小努力,最後才達到目標的。
三、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活動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又作用於理論。前者能夠使小學高年級學生感受學習的知識是很有用的,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力;後者能夠使學生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培養其創造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又能夠培養其思維與洞察力。因此鼓勵他們多參與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

5.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受挫力課題研究階段匯報

培養小學生的受挫能力的技巧:
一、從父母的角度出發
1、父母要樹立挫折教育意識,認識抗挫教育的重要性
2、把握挫折教育的時機,幫助孩子正確理解挫折
3、教會孩子正確對待失敗
4、對孩子的期望應合理,讓孩子能正確地評價自我
5、給孩子樹立榜樣,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信心。
6、注重幼兒能力的培養,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以及抗挫的信心
7、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勇氣
8、放開手腳,讓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為孩子學會獨立處理問題充分創造條件
9、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培養他們抵抗挫折的勇氣。
10、多肯定、鼓勵孩子,忌表揚過度:表揚要講究策略,鼓勵要找鼓勵點
11、懂得關懷,及時疏導,正確理解挫折
12、因材施教,給每個孩子制定抗挫實施方案
13、給孩子犯錯誤的權利
14、培養孩子樂觀的態度和堅強的毅力。
15、注意引導,及時勉勵,營造民主的家庭氛圍
16、利用身邊的難度適中的問題,讓孩子去應對。
17、家長觀念要變,爭「第一」與爭「唯一」。讓孩子時時、處處爭「第一」是不現實的,但是應該根據個性爭「唯一」。我就是我,我與眾不同! 給予正確的評價和切實的目標,讓孩子的能力充分發展。
二、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1、肯定法:要讓孩子建立自信。孩子只有多次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才能應對失敗的考驗。
2、分步法:將困難分解成一個個小步驟,化整為零,一步步接進目標——最終獲得成功。
3、故事法:講一些小動物小朋友不怕困難的故事鼓舞孩子。
4、榜樣法:利用孩子心中的偶像,以奧特曼、黑貓警長、嘟嘟熊等做榜樣。
5、提醒法:「摔了不哭」、「打針勇敢不哭」等等。
6、辯證法:「虎氣與猴氣」。首先是對困難和挫折不怕,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這就是虎氣;另外還要有猴氣,要有一定的靈活性,「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
7、個性法:針對孩子的氣質、性格、能力,採取不同的個性化方案。例如對膽汁質的孩子用激將法等等。
8、設障法: 根據孩子的問題,家長或者與老師共同制定方案,讓孩子適度經受必要的挫折與磨煉。

6. 小學生注意力集中能持續多長時間

專家研究發現:兒童在學習上短暫分神是比較正常的,但是長時間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屬於一種病態的現象。一般來說,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約為30分鍾。
孩子在身心狀態不佳的時候,比如傷心、疲憊、有壓力或者生病時,是很難集中注意力的。此時家長要多給予孩子關愛,而不是盲目地嚴格要求。只有在保持愉快心情時候,孩子才更易於專心致志地做事。

7. 如何培養小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

人生的路上總是荊棘叢叢,作為父母的我們總是會擔心孩子未來不夠堅強,不能從容面對生活的各種障礙,於是我們會有意識的製造些「麻煩」,讓孩子去歷練,可是錯誤的抗挫教育不僅不能幫助孩子強大內心,更會讓孩子進入誤區...

3種錯誤的抗挫教育

1

認為孩子經受的挫折越多越好

有的父母會在孩子成長中故意製造一些麻煩,來提高孩子抗挫的能力。其實我們都「誤會」了挫折。

在心理學上:挫折是個人從事有目的活動時,由於遇到障礙和干擾,其需要不能滿足時的一種消極的情緒狀態。

過多的挫折,就是過多的消極狀態。過多的消極狀態只會讓孩子對生活沒有熱情,做事缺乏激情,失去信心,變得十分自卑和脆弱。

人生難免有高低起伏,困難波折,未來真正給孩子造成阻礙的並不是眼下的挫折和困難,而是孩子面對困難時的心境,樂觀積極的心態始終可以幫助孩子化解困難,笑對人生,還能把每一次的困難變成自己的經驗和教訓,變成自己通往成功的墊腳石,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認清挫折的本質,幫助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這,才是挫折教育的關鍵。

8.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耐挫力

人生的航程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在一個人的一生中,總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大大小小的挫折,我們的學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也會碰到挫折,挫折有大有小。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在對下一代的培養教育中,不僅要重視智力的開發,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讓他們在「信息雜,節奏快,競爭多,壓力大」的現實社會中,懂得如何正確面對挫折,戰勝挫折。我通過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體會與做法:
一、榜樣示範,加深認識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語文教學中可抓住學生心理尚未成熟,人格尚未成形,具有很大程度的模仿性及依賴性這一特點,用課文中優秀人物形象對他們進行直觀的教育和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他們在具體榜樣形象的感染下,加深對挫折的認識,激起他們內在的上進熱情,把挫折轉化為自己鍛煉成長的內化行為。
教學中可以結合課文,搜尋一些偉人名人戰勝困難,克服挫折的事例,從學習、人際、情感、理想等各個方面為他們樹立起優秀的榜樣。如身殘志堅的成潔,失去雙臂後,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刻苦練慣用腳寫字,用腳吃飯、刷牙、洗衣服……自己料理生活,在首屆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了女子跳高第一名,譜寫了生活的新旋律。張海迪、桑蘭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沒有沮喪和沉淪,身殘志堅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奮斗不息。還有雖身處艱難困境仍倔然自強的達爾文……這些人物身上,都有著百折不撓的意志,他們身上的事實也告訴我們,經歷挫折猶如站在成功的邊上儲蓄能量積累智慧,終有一天會迎來成功。這樣,學生遇到挫折時就會向榜樣看齊,正確認識挫折,化成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活動磨煉,提高能力
抗挫折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活動中磨煉,要促進學生心理的良好發展,就必須充分喚起他們的主體活動意識,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如游戲活動、學習活動、交往活動等,這些活動能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增強競爭意識以及戰勝困難的勇氣和自信心。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為他們創造和諧的群體生活環境,讓他們在真正的實踐中增強抗挫意識,自覺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如在學校開展「今天我值日」、「我是清潔能手」、「我來露一手」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經受鍛煉,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們還可以有意識地創造某些特定的環境,如開展「聽到批評,受到挫折怎麼辦」的討論活動,通過討論,讓學生講出自己受挫的經歷和體會,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不同程度地積累了一些抗挫經驗,明白了每個人在挫折面前,應積極主動地去克服困難,要學會承受挫折,學會用轉移、宣洩等方式來消除自己經受挫折後的不良情緒,讓心靈變得陽光健康,讓自己在挫折中成長,提高自己的抗挫能力。
三、作文滲透,培養品質
小學生的情感易外露,情緒不穩定,遇到高興的事就興高采烈,連蹦帶跳,遇到困難和挫折就垂頭喪氣,甚至哭泣。為了能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的心事傾訴出來。而作文教學是引導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對於課堂上的常規作文,我盡量選擇一些學生情感易流露,容易激起其情感共鳴的命題,讓學生寫一些家庭、學習等方面的題材,設計一些讓學生表達內心情感活動的作文題目,如《老師,請聽我說》、《媽媽,我想告訴您》等。在這些題材中,學生往往能充分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品質,暢所欲言,如來自父母的壓力,使之產生「不想學習」、「學習太無聊」的消極思想,在處理與同學交往的問題時,容易沖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對學生所宣洩的問題加以疏導。如我班的一位學生在一次能力測評中沒有考出預期的成績,他在作文中寫下了自己的感受,顯得十分沮喪。我看後,在其作文後寫下了這樣的評語:「正確認識自己,坦然面對挫折,也是一個人人格成熟的標志。推動我們前進的,不是鼓勵,就是挫折。」之後,他的情緒有了起色,重新找回了自信。教學作文時,在立意、構思、選材等方面可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或一定時期的心態,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態度和美好的生活情感。
四、合理評價,激勵成長
評價能促進學生深層次的體驗,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教師對學生適時、正確的評價,會使學生產生成功感、喜悅感。面對自卑心較重的孩子,我們要多表揚多鼓勵,幫助孩子正確對待挫折。孩子只有從小養成抗挫折的能力,才能形成積極自信、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如我班的小利同學,學習成績不是很好,與同學相處時,寡言少語,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經過觀察,我發現他的字寫得還不錯,於是班裡每次出版黑板報時,我都會請他幫寫一些文字資料。到後來學校舉辦「規范漢字」比賽,我鼓勵他去參賽,他還是那麼膽怯,那麼不自信。我對他說:「別害怕,相信你一定行的,做個勇敢的強者吧!」通過鼓勵,孩子欣然接受。經過初賽,他獲獎了,還貼在學校的宣傳牆報上,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稱贊。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卻能給他莫大的鼓勵,從那以後,孩子變得樂觀、開朗起來。其實遇到挫折對學生來說並不是壞事,而是一種鍛煉,我們教師要正確引導,尊重學生的心靈,動之以情,提高學生受挫折的承受力,准確、合理評價學生,激勵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抗挫折能力是學生走向現代、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重要保證。我們要善於抓住各種教學機會,有意識地加強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培養,使他們真正成為健全人格、健康進取的新時代人才。

9. 小學生 壓力

1. 首先了解小學生的壓力來自於哪裡?
2. 一般是家長老師和學習上,這內三方面的壓力。容
3.家長對孩子們可以有要求,但這個要求必須是在他蹦一蹦就可以夠到的,也就是說最近發展區的意思。不要過於強迫孩子。
4. 老師給他壓力,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他的學習比較好,但他比較皮,因此給他壓力這是好事。另一種就是他成績過於差,拖班級後腿了,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一起協調努力了。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受挫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