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培養小學生勤儉節約科學消費的好習慣
1、結合各種素材培養學生節約糧食的意識
在對小學生進行節約糧食教育時,不僅僅只是口頭的說教,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結合不同的素材來進行教育。比如我們學過的有名的古詩詞《鋤禾》就是很好地教學實例。「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講解詩詞的時候,配上一些體現農民伯伯辛苦勞作時的圖片或者相關視頻,讓學生感受到在炎熱的夏天,農民伯伯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在莊稼地里給禾苗除草,汗水一顆一顆地滴下來,真是辛苦啊!那麼學生下次在吃東西的時候,就會想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想到要去節約糧食,做到不浪費。其次,還可以通過游戲、對話的方式教育孩子。如:米飯是從哪裡來的?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的一生要經過浸種催芽、田間育秧、移栽鋤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蟲、收割脫粒,一直到舂成大米,一共十多道關。農民伯伯春天辛勤地播種,夏天勤勞地耕耘,秋天辛苦地收割,冬天細心地收藏才能確保一年365天都有糧食。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假期還可以跟隨爸爸、媽媽親自到田地里實際體驗一下種糧食的艱辛。這樣,有利於孩子身臨其境地感受勞作的辛苦,比簡單的說教好得多,也能達到很好的教育目的和效果。
2、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輔相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舉一動,言傳身教無時無刻地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學校教育也不能忽視,因為,學校不僅是傳播知識的地方,更是育人的場所。我校屬於農村寄宿制小學,一部分是住校生,基本中午都在學校吃中飯。按理說,此時正值學生長身體的時候,飯量比較大。可是經過觀察,卻發現有部分學生中午吃飯只吃幾口就把飯倒了,白花花的米飯被浪費了,看到這種現象真令人痛心,同時也為孩子們的身體擔心。經過各方面的了解,發現主要是一部分家長怕自己的孩子餓著,一個星期有零花錢20~30元。孩子們由於年齡小完全沒有合理支配經濟的能力,只要有錢就買零食吃。於是,對飯菜失去胃口,導致浪費現象的發生。所以在各班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上,教師向家長宣傳孩子長期吃零食不吃飯的危害性。要求家長盡量少給孩子零花錢或者不給零花錢,讓家長們不要太嬌慣孩子。各班主任和值周教師隨時督查,確保每一位學生每一頓都要吃飽,吃多少打多少,不夠再去打第二次,不允許剩飯,這樣,杜絕了學生糟蹋糧食的現象,同時培養了學生從小勤儉節約的美德。
3、 加強學校食堂的管理
為了讓孩子們吃得可口,學校食堂一方面要在買菜上下工夫,直接由批發商供貨,讓學生受到了實惠,吃到安全、有營養的飯菜。另一方面炊事員在做菜時要注意菜的色、香、味。比如:炒菜時適當地放點辣椒、豆瓣、醬油、味精等。一個星期之內的菜譜盡量不重復,同樣的菜可以清燉、紅燒、炒、涼拌。這樣,就可以激起學生的食慾,讓學生每頓飯既不吃剩飯,同時肚子也吃得飽飽的。零食不買了,也為家裡節約了錢。保證了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嗎,也減少了浪費。真是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4、有效表彰 ,適時強化
對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學生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不斷強化其良好的行為習慣意識。可以利用每周一的班隊會對學生進行健康飲食和節約糧食的教育,同時,利用思想品德課講解節約糧食的價值,讓學生明白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而不是有了錢,想浪費就浪費。我們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至少,要讓學生明白炊事員阿姨、叔叔起早貪黑煮飯的辛勞。
B. 如何培養小學生勤勞節儉的美德
1.怎樣培養孩子勤勞的好品質
有些家長因不重視勞動教育,下述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起先,孩子想幹活,父母或因「疼愛」孩子,或因孩子幹活慢,效果差,或因怕孩子弄濕衣服,打破盆,摔爛碗而不讓他們干。後來,父母想叫孩子幫一點忙,孩子卻不肯了,因為孩子早已養成了不幹活的習慣。 希望尊重孩子的力量。孩子能夠做的事情,讓他們自己盡量去做。讓孩子干點適當的家務活,如打掃衛生洗菜、洗碗碟、擦鞋子,購買物品等,逐步讓孩子養成習慣。吃飯、整理、睡覺是人類生活的基本習慣,所以家長可以從小就訓練孩子做一些煮飯之類的家務,這必是有利無害。一個小學中年級的孩子,是應該訓練成能獨自一人看家的本領的。譬如傍晚時分,父母尚未回來,孩子應自行洗米、操作電飯鍋煮飯。這樣,孩子就可以在野炊時,讓同學們吃上自己做的飯。這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自立意識和自信心。從小就養成這樣還是那樣的習慣不是件小事情;恰恰相反,它非常重要,比一切都重要。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2.怎樣培養孩子節儉的好品質
首先,家長要端正認識。大家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了,加上父母望子成龍心切,或有某種補償心理,對子女一般都是盡量滿足其需要,這在情理之中。如果只是在孩子的吃、穿、用等方面盲目與別人攀比,就容易使孩子形成追求享受、虛榮等不良心理。
其次,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家長是孩子的老師,孩子最初的行為表現主要是從父母身上模仿的。家長要有正確的勞動觀點,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嚴格要求自己,生活要儉朴,精打細算,如珍惜糧食,節儉用水、用電等,在孩子面前起到表率作用。
3.學校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勤勞節儉的美德
對於寄宿制的學校,大多數住校學生來自周邊幾個村街,許多父母忙,常忽略孩子良好品性的培養,為彌補對孩子的虧欠,往往以豐厚的物質條件來滿足孩子對親情的需求。由於倍受寵愛,逐漸使孩子養成了自私、懶惰,好逸惡勞,依賴性強的毛病。他們往往不思進取,卻對吃、穿、戴、玩,頗感興趣,互相攀比,無形中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毫不吝嗇的壞習慣。縱觀校園各種浪費現象比比皆是,例如:不愛惜書本,隨意塗抹亂畫、撕扯,毫不可惜;隨意丟棄作業本試卷;平常使用的各種文具很隨意地丟在一邊,任其頻繁摔壞、丟失,毫不可惜,即使買了新的也從不珍惜。
C. 勤儉節約童謠
你拍一,我拍一,八榮八恥要牢記;
你拍二,我拍二,為了祖國要出勁;
你拍三,我拍三,鋪張浪費要揭穿;
你拍四,我拍四,做人不能自顧自。
你拍五,我拍五,好逸惡勞是恥辱;
你拍六,我拍六,我們尊老也愛幼;
你拍七,我拍七,崇尚科學屬第一;
你拍八,我拍八,誠實守信人人誇;
你拍九,我拍九,法律法規要遵守;
你拍十,我拍十,爭做文明小衛士!
八榮八恥「七字歌謠」:
八榮八恥」要牢記,「八榮八恥」要明晰。
愛國愛校愛集體,為了祖國齊努力。
做人不能顧自己,服務他人記心裡。
好逸惡勞是恥辱,參加勞動要積極。
勤儉節約不能忘,鋪張浪費要摒棄。
尊老愛幼是美德,團結友愛創美譽。
誠實守信最重要,做人誠信要牢記。
克服困難爭上游,崇尚科學數第一。
自覺遵紀又守法,不要違規又違紀。
知曉榮辱會做事,爭做文明小衛士 。
小喜鵲,站枝頭,愛國愛家最光榮,
老烏鴉,林中竄,破壞家園多可恥.
小燕子,捉害蟲,服務人民最光榮,
老麻雀,吃莊稼,禍害人民多可恥.
小黃鸝,鳴翠柳,崇尚科學最光榮,
老斑鳩,食五穀,愚昧無知多可恥.
小蜜蜂,采蜜忙,勤勞一生最光榮,
寒號鳥,不做窩,好吃懶做多可恥.
小螞蟻,力氣大,團結互助最光榮,
老狐狸,心眼多,損人利己多可恥.
小黃狗,門前站,誠實守信最光榮,
老花貓,哭老鼠,見利忘義多可恥.
小青蛙,住田間,遵紀守法最光榮,
老耗子,竊果實,違法亂紀多可恥.
小黃牛,勤耕耘,艱苦奮斗最光榮,
大灰狼,河邊坐,蠻橫無理多可恥.
D.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勤儉節約的教育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勤儉節約的教育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的今天,培養小學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已刻不容緩。 在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小學生勤儉節約的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是利用各種機會,向小學生講述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光榮傳統,讓小學生受到啟發和教育。 古今中外,有不少的仁人志士,以事業為上,不追求吃喝玩樂,以勤儉節約為榮,克己奉公,一心撲在事業上,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在史冊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一直為人們傳頌和稱道,是教育學生的好教材。利用各種機會,向小學生講述中華民族勤儉節約這一光榮傳統,讓小學生受到啟發和教育。教師可以利用早讀、班會、隊會、思想品德課、少先隊活動等機會向學生講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二是要讓學生真正認識勤儉節約的意義。 要使學生懂得改革開放雖然使祖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是與發達富裕的國家比起來,我們的國家還不是很富裕的。我們的資源也不是用之不盡的。教育他們知道勤儉節約是建設國家最起碼的要求。讓他們懂得亂花錢是一種犯罪,一種極大的犯罪。如果從小不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將來走向社會,一害國家,二害自己。 當然,勤儉節約並不是「死摳」,該用則用。要引導學生認清享樂與合理消費之間的區別。勤儉節約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在創造更加豐富的物質財富的同時,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
三是從小事著手,嚴格要求,逐步培養小學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教師應該與家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培養小學生勤儉節約好習慣的工作。第一要求學生在打扮上不要過分,不要追求新奇時髦,更不要互相攀比。第二教育學生不要亂花錢,不隨便向家長要錢。平時不挑食,不經常買零食吃,能節約的錢一定要節約。第三要教育學生珍惜自己和別人的勞動成果,對家裡、他人、國家、集體的財物都要愛護。吃飯時不亂倒飯菜,節約水、電,隨時注意隨手關燈、關水龍頭,愛惜書本,不亂撕書本,也不亂削鉛筆,愛護桌椅、門窗、教學儀器和體育設備等。教師發現問題,及時引導,長此以往,習慣成自然,就會內化凝煉成固定的好習慣。學校領導、教師、家長要以身作則,起典型示範作用。要求學生勤儉節約,教師就首先要帶頭做到。對於家長,也應提出要求,要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工作,而且也要給孩子做出榜樣。同時教師還要善於發現和表揚發生在學生身邊勤儉節約的人和事,要創設勤儉節約的育人環境和輿論氛圍,以促使學生早日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E. 小學生應該怎麼節約資源
節約用水,利在當代,功在千秋,這是經過討論同學們一起研究出一些生活節水小方法:
一、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僅節約了水,還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殘存農葯;
二、洗衣水洗拖帕、帚地板、再沖廁所。第二道清洗衣物的洗衣水擦門窗及傢具、洗鞋襪等;
三、大、小便後沖洗廁所,盡量不開大水管沖洗,而充分利用使用過的「臟水」;
四、夏天給室內外地面灑水降溫,盡量不用清水,而用洗衣之後的洗衣水;
五、自行車、家用小轎車清潔時,不用水沖,改用濕布擦,太臟的地方,也宜用洗衣物過後的余水沖洗;
六、沖廁所:如果您使用節水型設備,每次可節水4一5kg;
七、家庭澆花,宜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
八、家庭洗滌手巾、小對象、瓜果等少量用水。宜用盆子盛水而不宜開水龍頭放水沖洗;
九、洗地板:用拖把擦洗,可比用水龍頭沖洗每次每戶可節水200kg以上;
十、水龍頭使用時間長有漏水現象,可用裝青黴素的小葯瓶的橡膠蓋剪一個與原來一樣的墊圈放進去,可以保證滴水不漏;
十一、將衛生間里水箱的浮球向下調整2厘米,每次沖洗可節省水近3kg;按家庭每天使用四次算,一年可節葯水4380kg。
十二、洗菜:一盆一盆地洗,不要開著水龍頭沖,一餐飯可節省50kg;
十三、淋浴:如果您關掉龍頭擦香皂,洗一次澡可節水60kg;
十四、手洗衣服:如果用洗衣盆洗、清衣服則每次洗、清衣比開著水龍頭節省水200kg;
十五、用洗衣機洗衣服:建議您滿桶再洗,若分開兩次洗,則多耗水120kg;
十六、洗車:用抹布擦洗比用水龍頭沖洗,至少每次可節水400kg;
F.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節約意識
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一英明決策得到國人的擁護和積極響應。不過,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升油開始。在開展節能活動中,我們應該特別重視對未成年人的教育,讓孩子們從小就牢固樹立節能和環保意識。 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良好習慣。然而,有不少學生卻認為勤儉節約是丟面子、是小氣鬼,把奢侈浪費看成是比派頭、講闊氣。這種觀念與當前建設節約型社會稷不適應,必須徹底轉變。眾所周知,西方發達國家請客吃飯有「吃不了兜著走」的習慣,而在我們這個並不富裕的國家,很多人似乎很慷慨。 在許多家庭里,獨生子女是當仁不讓的「中心」 ,家庭條件好的自不必說,就是條件不太好的,家長寧願從牙縫里省出錢,也要滿足孩子的願望。如此一來,很多孩子的腦海里根本沒有節儉的概念,消費大手大腳,甚至講排場、比闊氣,錯誤地把浪費當成一種時尚。 抗戰時期,馮玉祥將軍應邀到陪都重慶一所達官貴人子弟雲集的中學發表抗日演講。可是,當他看到學生食堂扔了許多半個饅頭和饅頭皮時,忍不住拾起來,掰開剩饅頭就吃。他對學生們說:「古人都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你們卻把這一條忘了,實在令人痛心哪!」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在一些學校看到這種情形,看到孩子們在長明燈、長流水面前熟視無睹,這不能不說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種缺憾。 日本和韓國都是資源比較缺乏的國家,孩子們從小就從長輩那裡接受節約意識的熏陶。日本人發明了一次性筷子,盡管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達到65%,但他們卻不砍伐自己的樹木生產一次性筷子,而是全靠進口。韓國人研製出以土豆澱粉或江米面為原料的食品牙簽。此外,韓國還加強了對使用一次性產品的限制,像一次性桌布、塑料袋、洗漱用品等,都被禁止使用。 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文明的傳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非常重要的一環。要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歸根到底在父母、老師和周圍人的言傳身教。只要人人從節約一度電、節省一升水做起,加起來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只要我們把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好傳統一代代發揚光大,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就能獲取持久的動力。 為此,我校在假期中開展了:「洗手水,莫倒掉,沖廁所,一樣行……」節約四個一活動中記錄下的節約體驗。為幫助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行為習慣, 引導少年兒童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培養學生從小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良好行為習慣。號召全體隊員開展了「節約四個一」活動並舉行了以「節約點滴,成就未來」為主題的講故事比賽。 在比賽中,隊員們圍繞節約資源、參與節約型社會建設等方面,講述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節約故事,身邊節約資源的好人好事,以及自己在參與節約資源「四個一」方面的體會和感受。 當前社會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獨生子女的增多,大多數學生從小嬌生慣養,花錢大手大腳,有時只寫錯了一個字就把整張紙撕掉。通過開展的「節約四個一」活動,尤其是在假期中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接觸社會,發現身邊的節約或浪費現象,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粒米要從小事做起,從每個人做起。 以故事的形式使隊員們表達了自己在節約活動中的體會和感想。通過本次活動,同時也鼓勵了少年兒童積極、主動、自覺地參與到勤儉節約的行動中來,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形成人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 當我們抱怨空氣污染、沙塵暴頻繁、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時,何不從自己做起,從現在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哪怕是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這樣的小事,日久就會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建設節約型社會,是我們每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教育學生真正把勤儉節約看成是一種高尚的品質,一種崇高的精神,一種良好的教養,使整個社會形成一種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節約是一種責任是一種使命,因為只有真正明白我們的國情的人才會感受到節約那份沉甸甸的分量;節約是一種境界,只有以節約為美德,以節約為光榮的人才會真正感到節約對人的心靈的真正的滋養。」讓我們共同增強資源憂患意識與資源節約意識,建設節約型社會!
G. 淺談小學生勤儉節約習慣培養的幾點做法
規定零來用錢額度,小孩子現在自都有一種攀比心理,你和他說多少不要和別的孩子比錢要比學習,可也只是表面順從內心抗拒,做家長的需要長期引導,以教育為主盡量不要發脾氣,一個孩子的行為習慣受家庭影響是十分巨大的,等孩子長大成熟之後,一個習慣跟隨了2 30年了也就很難改了
H. 小學生勤儉節約習慣養成篇通過閱讀以上篇章您有什麼收獲
勤儉節約來是中華民族的傳源統美德,
培養小學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已刻不容緩。
如何使小學生摒棄和遠離已經養成的花零錢和吃零食的陋習,
培養小學生的節儉意識和保護自我健康的能力,
是擺在家長、學校和社會各個方面的責任和義務。
小學生亂花零錢和頻吃零食牽涉到社會的每個家庭,
各個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和希望。
優良的教育和良好的文化環境
是培養小學生成長的極為重要的外部條件和因素。
在物質豐富和精神文明的當今,孩子教育當從每個家長抓起,
從學校、從老師、從社會和政府層層抓起。應當提出,
對孩子的教育我們大家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I. 《做個勤儉節約的好學生》的演講稿(小學生)限字200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叫xxx。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地球是我們的家,地球上的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自然資源不斷減少,資源能源問題已成為各個國家的大難題。
中國市場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億雙,相當於要砍伐600萬棵成年大樹。而每回收利用1噸廢紙,可以製造新紙850公斤,這樣就可以節省纖維原料500公斤,木材3立方米,水120噸。可是據統計,全國每年有1400萬噸廢紙、500萬噸廢鋼鐵、 20多萬噸廢有色金屬以及大量廢塑料、廢玻璃等沒有回收利用。每年浪費的電將在12億度以上。一些活動講究排場,大吃大喝。酒店、食堂吃剩的糧食、魚肉類、蔬菜、瓜果、酒、飲料等方面的浪費不計其數。人們大手大腳用水,水資源浪費也十分嚴重。
當我看到這些數據的時候,我震驚了,同時,我又想到在我們的校園里浪費現象也隨處可見,午餐時整盆整盆的飯菜被倒掉, 飯桶里漂浮著完好無缺的水果,地上到處可見被同學們扔掉的還可以用的鉛筆,草稿紙上寥寥幾字,便把命運交給了垃圾桶。四月份天氣不熱教室開電風扇,文藝室打空調。
我們的國家每年提倡建設節約型社會,呼喚節約型校園,而建設節約型校園,作為少藝校的學生,我們義不容辭!
節約既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體現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上,少用一噸水,節約一度電,不掉一粒飯——在舉國倡導建設節約型社會之際,從點滴入手的節約號召再度涌現,毫無疑問,要讓節約在全校蔚然成風,每個同學都有責任"潤物細無聲"。從小事做起,隨手關燈,節約用水,杜絕浪費,我們互相監督。
我們的地球只有一個,我們不能為了自己的一時方便透支後代的資源,環保和節約不只是嘴上的時髦,而更重要的是實際的行動。我們誰都不希望看到最後一滴沒有被污染的水是人類自己的眼淚。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為祖國為社會為這個地球,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做一名勤儉節約的孩子吧! 謝謝大家!
J. 如何培養小學生勤勞節儉的美德
如何培養小學生勤勞節儉的美德
社會在發展,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也在發生著變化,知識經濟異軍突起,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已佔百分之五十。新時期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也具有其時代特徵:我們的目標是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勞動,學會審美。 我們除了不斷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誠實守信、積極進取、自立自強、樂於助人、寬厚待人等方面的品德教育,還更需要加強對學生責任心,集體觀念,特別是勤勞節儉的教育。 有些家長因不重視勞動教育,下述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起先,孩子想幹活,父母或因「疼愛」孩子,或因孩子幹活慢,效果差,或因怕孩子弄濕衣服,打破盆,摔爛碗而不讓他們干。後來,父母想叫孩子幫一點忙,孩子卻不肯了,因為孩子早已養成了不幹活的習慣。 希望尊重孩子的力量。孩子能夠做的事情,讓他們自己盡量去做。讓孩子干點適當的家務活,如打掃衛生洗菜、洗碗碟、擦鞋子,購買物品等,逐步讓孩子養成習慣。吃飯、整理、睡覺是人類生活的基本習慣,所以家長可以從小就訓練孩子做一些煮飯之類的家務,這必是有利無害。一個小學中年級的孩子,是應該訓練成能獨自一人看家的本領的。譬如傍晚時分,父母尚未回來,孩子應自行洗米、操作電飯鍋煮飯。這樣,孩子就可以在野炊時,讓同學們吃上自己做的飯。這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自立意識和自信心。從小就養成這樣還是那樣的習慣不是件小事情;恰恰相反,它非常重要,比一切都重要。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2.1 家長要端正認識。當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加上父母望子成龍心切,或有某種補償心理,對子女一般都是盡量滿足其需要,這在情理之中。如果只是在孩子的吃、穿、用等方面盲目與別人攀比,就容易使孩子形成追求享受、虛榮等不良心理。 2.2 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家長是孩子的老師,孩子最初的行為表現主要是從父母身上模仿的。家長要有正確的勞動觀點,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嚴格要求自己,生活要儉朴,精打細算,如珍惜糧食,節儉用水、用電等,在孩子面前起到表率作用。 3.學校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勤勞節儉的美德 對於寄宿制的學校,大多數住校學生來自周邊幾個村街,許多父母忙,常忽略孩子良好品性的培養,為彌補對孩子的虧欠,往往以豐厚的物質條件來滿足孩子對親情的需求。由於倍受寵愛,逐漸使孩子養成了自私、懶惰,好逸惡勞,依賴性強的毛病。他們往往不思進取,卻對吃、穿、戴、玩,頗感興趣,互相攀比,無形中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毫不吝嗇的壞習慣。縱觀校園各種浪費現象比比皆是,例如:不愛惜書本,隨意塗抹亂畫、撕扯,毫不可惜;隨意丟棄作業本試卷;平常使用的各種文具很隨意地丟在一邊,任其頻繁摔壞、丟失,毫不可惜,即使買了新的也從不珍惜。 針對這些出現的問題,無論從中國的地理環境考慮,還是從中國的歷史發展考慮,我始終認為無論到了什麼時候中華民族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都不能丟。於是我將本學期我班的德育目標的重點放在教育節約這方面。立足於學生現實生活,著手於周圍各種浪費現象,通過班費開支的形式具體展現。如:一堂班會課《浪費就在我身邊》學生通過小品表演形象在展現平日習以為常的浪費現象。從學慣用品到餐廳糧食,從水電到日用品及校服,通過表演使學生為他們平時的行為而感到慚愧,達到自省。再結合學生的見聞與身邊的種種現象進行對比,使學生真正明白勤儉節約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做人的美德及事業有成的條件,通過長期苦口婆心耐心的教育和點點滴滴的滲透和嚴格要求,指導並控制學生的零用錢,許多學生逐漸改掉了大手大腳的壞習慣。 當然,學生的浪費現象還時常會反復出現,尤其是當背著老師的時候,各種小毛病還會露頭,因此教會學生做人這項工作必須常抓不懈,始終不能放鬆,還須結合日常生活中鮮活事例隨時隨地的進行教育,避免空洞的說教方能起效,這也說明了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形成的合力,共同對孩子實施有效的品德教育,崇尚節儉,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教師更要利用一切機會和家長溝通,達成統一認識,教育的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