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生壞習慣有哪些
1、自我管理能力差
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在家經常需要家長陪著學習,相當部分孩子不會整理自己的學慣用品。現在家庭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想辦法騰出時間來陪著看著孩子學習。孩子依賴習慣了,獨立性差了。
2、學習效率不高
相當一部分學生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作業,有的甚至作業速度慢且效果又不好,更不用說自己檢查作業了。
3、課外閱讀太少
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不濃厚,家中書籍數量少。有相當一部分孩子閱讀面窄,過於關注課內學習,如優秀作文選或者叢書指導類,這與家長的引導有關系。
4、寫字姿勢不正確
新課標明確指出,低年級學生就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但有的孩子過早練字,家長缺乏正確的指導,養成了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形成習慣後到了學校老師很難把他糾正過來。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手也小,小肌肉不發達,為了寫字時使得上勁,往往握筆離筆尖太近,以致眼睛離本子太近,久而久之還會影響視力。
5、不良的衛生習慣
有孩子不愛整潔,總是把自己的桌面、抽屜以及座位底下弄得像個垃圾堆。這些孩子,喜歡隨手亂扔垃圾,往往也是粗心大意、丟三落四,不是找不到自己的書本就是找不到文具。
(1)小學生習慣擴展閱讀:
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舉止文明的習慣
舉止是指一個人在活動中的姿態。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勢和表情等。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財富。
細化目標:
1、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
2、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
3、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
4、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
5、向別人請教,態度要誠懇。
6、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喧嘩。
7、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
8、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鬨、不嘲笑。
9、集合做到「快、靜、齊」,觀看比賽文明喝采。
二、誠實守信的習慣
一個人來說, 「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 「人格力量」。
細化目標:
1、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原由,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三、尊重他人的習慣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與受人尊重一樣,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
細化目標:
1、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
2、用心聽對方說話,不要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
3、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
4、不打擾別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要及時道歉。
5、未經允許,別人的東西不亂動。
四、守時惜時的習慣
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小懂得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從小養成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
細化目標:
1、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
2、放學後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
3、回家後,馬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當天事當天畢。
4、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的習慣
學會感恩是人性的體現,懂得感恩是責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為時代的呼喚,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
細化目標:
1、聽從父母、老師的教誨,不頂撞父母、老師。
2、體會父母、長輩的艱辛,主動給老人洗腳、捶背、夾菜等。
3、主動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4、孝敬父母,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5、要尊重環衛工人、交通警察的勞動。
B. 小學生習慣養成細則
培養兒童良好的習慣應遵循的原則
1、以身作則。
2、注意第一次。「無論什麼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錯,第二次就容易做錯。」
3、不要有例外。「養成好習慣難,養成壞習慣易。做父母或老師的要使小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好習慣未成的時候,不準小孩子有例外的動作。一個小小的例外,就可能破壞已成之習慣。」
4、發揮兒童的主動性。「做這個原則,是教學的基本原則,一切的學習,不論是肌肉的,不論是感覺的,不論是神經的,都要靠『做』的。所以凡是學生能夠自己做的,你應該讓他們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最危險的,就是兒童沒有思想的機會。我們人一天到晚所做的事情,所有的活動,十之八九都是習慣。早上起來,穿衣是習慣,吃飯是習慣,走路是習慣,寫字是習慣,運動是習慣,睡是習慣,一切的一切,都受習慣的支配,思想的時間卻是很少。凡百事情做父母和教師的,切不可一手包辦,或橫加干涉,應當從旁觀察,相機指導。直接經驗,自己思想,是學習中的唯一門徑。」
5、持之以恆,循序漸進。「不斷地做,是養成習慣的必要步驟,單是知而不行,單是理論而無實踐,樣樣事體都不會成功。不斷地做,習慣養成了,然後可以持續不斷,表現出成績來。」
6、積極的鼓勵。「一切的一切,你要用鼓勵的方法來控制兒童的行為,來督促兒童的求學。消極的制裁不會發生多大的效果的,有時候反而容易引起他的反感。」
7、多接近自然和社會。走進自然和深入社會是養成兒童良好習慣的有效途徑。
如何培養兒童成功的習慣呢?我國著名教育家楚圖南認為要遵循以下原則。
1、培養自信,先易後難。「人無自信心,則不能成功。自己以為我不能成功,則始終是無希望的失敗者。人要成功,非有自信心不可。欲有自信心,又非平日養成『成功的習慣』不可。」怎樣養成自信心呢?楚圖南認為,要象老貓教小貓捕食那樣,開始時將比較容易的工作給兒童做,使其體會到做事的成功和樂趣,然後逐步加大難度,讓兒童伴隨成功長大。
2、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楚圖南認為,人不能做自己能力所不能為的事情,兒童由於能力弱,更應該如此。他說,如果讓兒童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他們往往感受到的是失敗,一次兩次無所謂,但多次或更多次的這樣做而不加限制,兒童就可能銳氣退減,以為自己不能勝任任何事,就可能放棄嘗試,成為一個木呆的人。所以,我們不必拿兒童所不能做的事強迫兒童去做,兒童做事成功,然後可以做更難的事,因為有了先前成功的體驗,更難的事情就不怕了。
3、鼓勵成功,慎用獎懲。楚圖南認為,要經常鼓勵兒童,哪怕他們做錯了事情;而不要用失敗去懲罰兒童。他說,一個教育孩子的人,應該時時列舉兒童的優點鼓勵兒童,而不要尋覓兒童的錯處。獎勵其成功,就可以免去其失敗;如果已經失敗,還用失敗去懲罰兒童,就好象是促使一個病人迅速死去。他引用教育家的話說,「在教育管理上,不赦之罪,只能使兒童不能做或做不好。」
4、因材施教,善待特殊兒童。楚圖南認為,兒童的個性和天賦是存在巨大差異的,在成功習慣的養成重要區別對待,因材施教,尤其是要善待哪些發育有缺陷的低能兒童。他說:「固然,天地間無絕對的成功,亦無絕對的失敗。但是習慣既是如此,失敗者總以為己不如人,成功者總以為人不如我,一則根據平日之實驗,而自信心堅強,以為事無不能成功,因之傲物凌人;一則事失敗,不敢嘗試,因無自信心,因之無事不以失敗者自居,並且不知道考驗自己的失敗,修正自己的弱點,再圖成功。故了解兒童的個性,給以相當的課程,與以相當的勉勵,尤為教育家所應當注意的。」
C. 小學生道德習慣
小學生如何培養良好的品德及習慣
一、 好品德的培養
(一) 尊敬師長,禮貌待人 教師可以首先通過課堂禮儀來培養學生尊敬師長,禮貌待人的品質。要求學生在老師宣布上課時要迅速地起立,並鞠躬行禮,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並說「同學們坐下」時再坐下。但學生遲到時,要求學生應該輕敲教室的前門,並立正喊「報告」,待老師允許時進入教室。在課堂上要積極思考老師的問題,發言時要先舉手。別人發言時,要認真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不做無關的小動作,更不能取笑別的同學。下課鈴響,老師宣布下課時,應端正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離開教室時,讓老師先行。 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經常適時地穿插一些有利於學生形成尊敬師長,禮貌待人品質的內容。告訴他們一個好孩子、好學生見到老師、長輩應該主動打招呼。當在公交車上碰到老年人時應該主動讓座。當別人幫助自己後應該道謝等等。讓學生明白怎樣做才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二) 愛護公物,勤儉節約 小學生活潑好動,愛好信手塗鴉,因此應教育學生應該愛護公物,不得亂塗、抹、畫、刻課桌、牆壁等公共設施。開門、關門時要輕。一旦不小心損壞東西,主動承認,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壞玻璃。 培養小學生的勤儉節約的意識也是相當重要的。由於小學生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錢,不懂得節約。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培養他們的節約意識。生活節儉,不擺闊氣、不亂花錢,不能向父母經常要錢來買零食。作業本、筆等學慣用品在使用的時候要節約,不要浪費。
(三) 遵規守紀,熱愛勞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應該告訴學生,學校作為一個集體要有它的規矩,學生是學校的一分子就應該遵守其規定製度。 例如要求學生預備鈴響,要做好課前的准備,並端坐在教室里安靜等待,上課後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各種物品要輕拿輕放,認真做好課堂的筆記。在參加升旗儀式時,要立正脫帽,肅穆莊重,目視國旗行注目禮;唱國歌時要聲音洪亮。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種體育活動和文藝活動,但不允許大聲喧嘩。 現在的家庭里一般都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和長輩都比較溺愛,這是可以理解的,但過分的溺愛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可能使他們養成自私、懶惰等毛病。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學會料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穿衣、盛飯,主動幫父母收拾房間、洗衣、做飯、洗涮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學校里要輪流值日,值日生應該認真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園的整潔優美。 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勤奮學習等良好品德,同時也需要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二、 好習慣的培養 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學生的可塑性強,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因此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其良好的習慣,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是好習慣,則會讓人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一輩子。
(一)社會公德的培養 社會公德是一種存在於社會中間的道德,就是人們為了維護我們社會的利益而約定俗成的我們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行為規范。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關於個人修養的研究從古代社會就開始了。古人曾經提出過「修身養性」;近代孫中山建立中華民國時,革除了許多社會陋習,社會面貌煥然一新。新中國把思想品德作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學校是培養人的社會公德的主要場所,特別是小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較弱,需要對其進行培養。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著重培養其以下方面的社會公德。
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當過馬路的時候要首先看一下是否是綠燈,再看一下是否有車輛通過,不追逐打鬧,保證自己的安全,過馬路時要走人行橫道。在乘坐公交車時,要主動給老、弱、病、殘、孕婦及師長讓座,不爭搶座位。 遵守公共秩序,購票、購物、乘車時要按順序,不插隊,不擁擠。對營業人員要禮貌。愛護公共設施、愛護花草、數木,保護動物。不要踩踏花草,不要傷害動物。當觀看演出時要做文明的觀眾,結束時要鼓掌致意。在公共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關心,相互幫助。鼓勵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要主動地伸出援手。比方自己的同學遇到不會計算的問題時,自己可以主動上前熱心地解答等。
(二)注重儀容儀表、儀態的培養 小學生年齡較小,不太注意個人衛生,在儀容儀容方面主要要求其保持整潔干凈,臉、脖頸、手都應洗得乾乾凈凈;頭發按時理、經常洗,指甲經常剪;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不能當著客人面嚼口香糖;經常洗澡、換衣服,消除身體異味,使其明白人們都喜歡跟干凈的人在一起工作、學習都討厭邋遢的人。 對於小學生來說,儀態主要指坐、立、行走、讀書、寫字的姿勢。「站如松,行細風,坐如鍾,卧如弓。」 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兩腿間距與肩同寬,不能叉開,雙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體;走路要求挺胸抬頭,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坦捏碎步。這對塑造小學生挺拔的身姿很有益處,特別是坐的姿勢會影響他們的脊髓的生長和視力的情況。
(三)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使自己終身受益,同時也是自己社會責任心的體現。現代社會由於父母一般都去工作,跟子女交流的時間較少,經常會忽視對孩子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特別是在農村,由於目前衛生狀況相對較差、家長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小學生衛生習慣形成較晚,衛生習慣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如亂丟紙屑、瓜皮果殼,隨地吐痰;亂吃零食以及吃零食後隨手亂扔包裝袋;在牆壁上亂塗亂畫;環保意識薄弱等等。為了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衛生習慣,首先利用家長會進行衛生防疫知識講座,使家長明確講究衛生的重要意義。和家長協議:在學校里,學生的教育學習是老師的責任;在家裡,孩子的個人衛生是家長的責任。要求家長要注意給孩子講究個人衛生,防止疾病。在學校,老師針對個別嚴重的單獨進行教育。教育時要耐心、細致,對進步的同學要及時地當眾表揚,促進更多的同學向其學習。家長、學校配合教育抓個人衛生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環保意識的培養。結合品德課《環保》一課,教育學生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開展《愛護環境》主題班會,加強思想教育,教育學生反思自己無視校園衛生的不文明行為,提高學生保護環境和保持校園衛生的認識,動員學生做到彎彎腰撿出一個潔凈的校園;要求學生將零食的包裝袋、廢紙、鉛筆屑等東西要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避免亂扔垃圾,保持整潔的校園。 小學生年齡小,正在學習階段,什麼東西都會向大人學,特別是自己比較信任的老師。因此教師作為學生的榜樣,首先要是個講衛生、愛清潔的老師,那麼,他的學生們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在個人衛生方面一定會做得很好。
(四)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形成了,以後如果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難有多大的改進,所以盡早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學習習慣有好壞之分,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學生學習起來也不會太吃力,以免形成厭學的情緒。如果形成了好的學習習慣會使其受益終身,同時壞的學習習慣到中學後也不太容易改進,所以在小學期間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 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反復實踐和強化訓練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的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否則會降低強化效果,影響良好習慣的形成。要向學生說明應該怎樣學習。首先在上課新課之前應該預習,大致了解將要學習的內容,同時做好標記,看自己那些已經理解了,那些還不是很清楚,那些完全不理解,這樣在聽課的時候就有了目的性。當上課的時候課時,准備好必需的文具。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不帶到學校來,上課時不擺弄文具。專心聽講,不小聲說話。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動腦思考,積極舉手發言,積極思考老師提到的問題,對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要適時地向老師提出,認真做好上課時的筆記以便課下復習時使用。課後要認真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作業,同時及時復習已經學過的內容。學生有時可能在學習習慣的養成過程中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老師要認真輔導、耐心指導,對預習、認真聽課、作業完成較好的同學給予表揚,也可適當地給予物質的獎勵,促進更多的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思維習慣、禮儀教育、讀書習慣等方面老師也應該適當地引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成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好品德、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密切配合,其中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只要各科老師共同努力,時刻注意培養學生的好品德和好習慣,就一定可以培育出一棵棵參天大樹,一位位國之棟梁。
如何培養良好的品德是並不是一個很難的任務,只要抓緊時間,從小培養就可以將孩子塑造成一個優秀的、有良好品德的人。
D. 小學生應具備哪些良好習慣
要培養小學生哪些良好習慣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卡耐基說:「人不會因過度勞累而死,卻會放盪和憂煩而去。要使你不至於過度勞累和憂煩,請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也深刻指出: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由此可見,習慣對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從事基礎教育的我們,更應該關注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這一話題。下面,我就從小學生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習慣和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習慣這兩個方面來談一談我個人的看法。一小學生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習慣習慣是多個方面的。人們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張嘴,都能流露出習慣的好壞。習慣體現在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中。小學生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習慣呢?也許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小學生應著重培養以下幾個方面良好的習慣。(一)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學會學習是學生應具備的能力之一,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則是學生學會學習、獲得學習成功的基本保障。小學生應培養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一是課前預習的習慣。課前預習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更自信,也可以讓學生在預習中摸索出一些學習的路徑,積累一些自學的方法,還可以縮短學困生和優生之間的差距。二是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問題、主動發言、勤做筆記的習慣。課堂高效率是取得好成績最核心的因素。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有用心聽講的同學,他才會真正走進課堂、走進文本,才會將學習和思考有機結合起來。不懂就問,並隨時記下學習中的收獲或疑惑。三是按時按質完成作業的習慣。作業是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反饋形式。通過培養這一習慣,讓學生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養成規范書寫、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四是及時復習的習慣。人的記憶力都有遺忘的特性。學過的知識如果不及時復習加以鞏固,就會很快遺忘。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些都說明及時復習是非常必要的。五是考試中認真審題、仔細答題、用心檢查的習慣。考試是對學生綜合學習情況的重要檢測手段。小學生往往粗心大意,考試中不看題的現象屢見不鮮。試卷做好後不檢查的大有人在。因此,我們必須培養他們良好的考試習慣。六是課外主動閱讀和積累的習慣。學生的書本提供的知識是非常有限的,它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這就要求學生從小養成主動閱讀和積累的習慣。通過閱讀和積累,開拓視野、豐富知識、培養能力。(二)良好的勞動、衛生習慣熱愛勞動、講究衛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應具備的良好品質。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一是要求學生熱愛勞動,能積極參加各項勞動並完成勞動任務;二是讓學生在勞動中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三是讓學生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並從勞動中獲得成功、感悟生活、錘煉品格,提升情操。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一是要求學生講究個人衛生。包括勤洗頭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的習慣;睡前不吃零食、早晚刷牙、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等。二是要求學生講究公共衛生。包括保持寢室、教室、清潔區的清潔;不在牆壁上亂貼、亂畫、亂寫;不在校園及公共場所亂扔果皮紙屑、垃圾;不隨地吐痰等。(三)良好的安全習慣安全是一切活動的前提。我們應培養學生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安全:一是交通安全。做到遵守路隊紀律,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過馬路和鐵路時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不乘坐非客運車輛,不攔車、不爬車;不騎自行車上學等。二是食品衛生安全。做到不購買「三無」商品,不吃過期和變質的食品;不喝生水;不暴飲暴食等。三是體育運動、課間活動安全。做到參加體育運動,遵守運動規則,掌握運動器材的要領;課間做到文明休息,不追逐打鬧,上下樓梯不擁擠、不推搡等。四是防火、防水、防觸電等安全。做到不玩火、不觸摸電器設備;不下河、下溝、下堰塘游泳和玩耍;不攜帶危險物品上學,如易燃、易爆物品等。五是人身財產安全。做到未經家長同意,不私自外出借宿;不和陌生人離開學校或家庭;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財務,如學慣用具、零用錢等。(四)良好的品德習慣1993年,聯合國在中國召開了主題為「21世紀挑戰及教育改革」會議。來自24個國家的專家提出一個共同的看法:新世紀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個挑戰,既不是新技術革命,也不是經濟發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問題。一個道德情感貧乏、缺乏責任感的人是不會真正關心他人、無法與他人真誠合作、也無法適應未來社會的。因此,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習慣是當務之急。我認為,小學生應著重培養以下方面的品德習慣:一是文明禮儀習慣。包括升旗、集會時不與他人講話、不做小動作;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會使用禮貌用語,遇到來賓不圍觀;不打架、不罵人,不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不追逐打鬧,不做危險的游戲;不給別人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或智力有缺陷的同學;到別人家時先敲門、經主人允許後方可推門進入、進辦公室喊「報告」;接受別人的幫助,要真誠地向別人致謝等。二是誠實守信、關愛他人的習慣。做到不說謊話,不欺騙父母、老師、同學和他人;說話算數、信守承諾;心中有他人,能體諒父母的辛勞,關心父母、孝敬父母;能理解老師的辛苦,尊敬老師、熱愛老師;能與同學和睦相處,關心同學、愛護同學等。二、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習慣人並非生來就具有某些好的習慣或不好的習慣,而是在後天慢慢養成的。好習慣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習慣,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下面,我結合個人的工作實踐,來談一談,僅供參考。(一)明確提出要求——良好習慣形成的前提條件小學生年齡小,學習、運動、勞動、生活等隨意性強、自我約束力差,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強。他們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其它方面,往往憑興趣。他們並不清楚到底該怎麼做。因此,作為教師,首先應向他們明確提出要求,並利用班會等時間逐項講清楚,讓學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習慣,懂得該怎麼做才能養成這些良好的習慣。(二)開展多種活動——良好習慣養成的有效途徑習慣本身就是在實踐中養成的。離開了實踐,習慣就無法養成。而小學生活潑好動,他們喜歡各種活動。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張揚個性,形成良好的習慣。(三)制定評價標准——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手段學生的良好習慣是否養成不是他自己說了算,也不是老師說了算,必須有一個科學的評價標准。這個評價標准各班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現狀,由老師或師生共同來制定。內容盡量要細化,標准要明確。可將制訂好的評價標准張貼上牆,定期對全班學生進行評價,並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獎勵。(四)培養責任心——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因素責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是能力發展的催化劑。它不僅作為一種極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響到兒童的學習與智力,同時,它也是一個人日後能夠立足於社會、獲得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的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因素。因為,學生有了責任心,他就會自覺學習,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他就會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他就會珍愛生命,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他就會主動關心父母,承擔家庭責任,對家庭負責;他就會熱愛集體,對集體負責;他就會講公德、守規則,對社會負責。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習慣;把一個習慣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性格;把一個性格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命運。」可見,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此,我們衷心祝願每一位老師播種的是一個科學的行為,收獲的是一個良好的習慣!
E. 小學生應培養的良好生活習慣有哪些
一、良好的作息習慣培養
一日之計在於晨,美好的一天,從早晨開始,早睡早起的好習慣,能夠讓孩子愉快的迎接朝陽,以飽滿的精神面對新的一天。
小學生要保證十小時的睡眠時間,從中醫的角度講,此時身體內部的臟器開始工作,因此晚上11點之前必須進入深度睡眠狀態。
春節期間,孩子放鬆,家長也放鬆,大部分孩子每天睡得晚,起得也晚。馬上就要開學了,家長及時幫孩子調整睡眠時間,早睡早起。到了該睡覺的時間了,爸爸媽媽可以陪孩子躺在床上,給孩子講講故事,陪孩子讀讀書,提前進入休息狀態。早上到起床時間了,就要叫孩子起床,特別是家長更不能懶床,為孩子做好榜樣。
二、良好的衛生習慣培養
孩子需要養成的第二個好習慣是講衛生,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換衣,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並且要鼓勵孩子經常幫助家長收拾屋子,多參與家庭大掃除。在這些方面,家長明確要求,督促孩子持之以恆,不可代勞太多,剝奪孩子參與和堅持的機會。
三、良好的飲食習慣培養
良好的飲食習慣即健康的飲食,要營養均衡,不挑食,不偏食。家長不能過於迎合孩子的喜好,盡量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如含鉛量高的爆米花、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
有些孩子特別愛吃零食,父母不買就又哭又鬧,或者,平時吃零食就吃飽了,到飯點時就不吃飯了。父母要對其講清利害關系,並上網搜一些因吃垃圾食品導致疾病的真實的案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明白,垃圾食品對健康的危害。並與孩子約法三章,提高孩子自身控制力,少吃或不吃零食。孩子有進步,就及時肯定表揚,增強起拒絕零食的積極性。
F. 小學生學習習慣要求
小學生標准學習習慣30條
一、課前預習習慣
1、課前預習課程,每天晚上和上課前,都要將要學習的課程做簡要預習,了解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為課堂學習做好准備。
2、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過查字典、查資料等方法尋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學、家長問詢,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要標記,以便在課堂上有重點地學習。
3、預習時要學會用筆在書上做不同的標記,如:重點的內容在文字下面標「△」有疑問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畫「_」,並在字邊寫上「?」等,以便在課堂學習時多留心。
4、預習時要精力集中,培養自己一絲不苟的學習習慣。
1、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做到「頭正、身直、足安、臂開」,一手執筆,一手按住本子。
2、做到字跡工整,書寫規范。不在作業本上亂塗亂畫,養成寫字墊紙的好習慣。不隨便撕作業紙,低年級學生盡量少用橡皮,保持紙面整潔。
3、做作業時專心,不邊玩邊寫,不邊吃邊寫,書寫時先想好再下筆。
4、書寫要注意保護好視力,要做到「三個一」,眼睛離書本一尺、胸膛離書桌一拳、手指離筆尖一寸。
5、選擇合適的書寫工具,如低年級學生用HB型的鉛筆,不用自動鉛筆。不用玩具類的學慣用品。
6、寫完作業必須認真檢查,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G. 小學生八大習慣內容是什麼
中小學生 「 八大習慣 」 養成教育主要內容
一、培養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1、經常使用「您好」、「謝謝」、「請」「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用語,在校在家都用普通話。
2、待人有禮貌。見了客人主動打招呼,起立讓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時要送出門外,並說 「 再見 」 。見到老師要問好,行少先隊隊禮或鞠躬禮。
3、每天佩戴紅領巾、穿校服,少先隊幹部要佩戴標志,衣冠要整齊、干凈。
4、在走廊內,要輕聲慢步,上下樓梯要靠右邊,不在樓道內大聲喧嘩,追逐打鬧。
5、不欺負、不侮辱小朋友,不給別人起綽號,也不叫別人的外號。
6、不帶禁帶物品。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讀書聲音要洪亮,充滿感情,使用普通話。
2、讀書、寫字做到 「 頭正、身直、足平、臂開 」 ,姿勢正確,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3、上課前做好課前准備,准備好本節課所需書與文具。
4、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提出問題。
5、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種作業、書寫要工整、規范。
6、寫完作業至少從頭到尾檢查一遍,確認沒有錯誤後才可收拾,要讓家長檢查、自己改正,嚴肅、虛心、認真、負責。
三、培養良好的健體習慣
1、能早起晨練,為一天的學習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2、按時上兩操,做操態度認真,姿勢正確,做到 「 快、靜、齊 」 。
3、排隊上操、升國旗,上下學的路隊要整齊有序。走路抬頭、挺胸,步伐有力,精神面貌良好。
4、擠時間以各種方式鍛煉,堅持每天 「 陽光體育一小時 」 。
四、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1、早晚刷牙,飯後漱口,飯前便後及時洗手,睡前洗腳。勤剪指甲,勤洗頭,勤洗澡。保持個人衛生。
2、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主動撿拾廢物,能自覺維持教室和衛生區的環境衛生。
五、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1、每天利用午讀時間讀書,並且每天堅持課外閱讀二十分鍾,多讀書,讀好書,與圖書交朋友。
2、讀書時,勤做筆記,注意積累材料,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3、按時借閱圖書,並做好讀書筆記。
六、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
1、在家裡,幫家長收拾飯桌、掃地、抹桌凳,擇菜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在學校,認真做好值日,服從組長分配,與其他組員合作,共同完成清掃教室、衛生區的任務。
3、自己洗手、洗臉、洗手絹和小衣服。自己削鉛筆,自己疊被子,疊衣服,自己收拾床鋪,整理書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七、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1、在家裡不任性,自己的行動應事前告訴家長,外出前及回家後和家長打招呼。
2、未經允許,不亂動亂翻別人的東西,進入他人房間先輕敲房門,別人同意後才可以進入。
3、按時作息,早睡早起,每天保證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4、注意關心國家大事,每天收聽、收看新聞。
5、每日三餐按時進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暴飲暴食,樸素節儉,不亂花錢。
6、不過早到校,計算好到校所需時間才離家;放學後不在校內逗留,及時回家。
7、謙虛、誠實、待人誠懇,與人交往重信用,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力做到,說做一致,不說謊話,不騙人,有錯就改,
八、培養良好的安全習慣
1、遵守交通規則,上下學靠右行,不闖紅燈,不在路上追逐打鬧。
2、注意安全,不玩火,不玩電,不亂動家用電器,不做有危險的游戲。
3、注意飲水安全衛生,不喝生水。
4、學會如何預防傳染病,學會防騙,學會地震和各種災難來臨時時如何保護自己。
5、不進營業性網吧、歌廳、檯球館。
H. 小學生的三個四行為習慣是什麼
培養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
一、什麼是習慣?為什麼要培養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
(一)什麼是習慣
1、習慣是一種行為方式。
2、習慣是一種自動化的行為方式。
3、習慣是一種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
(二)習慣的分類
習慣簡單可以分為良好習慣和不良習慣。
(三)為什麼要培養兒童的良好學習習慣
1、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習慣就是素質,習慣影響人格。
2、兒童時期是養成習慣的關鍵期:培養始於父母,養成始於家庭,關鍵在於幼兒園和小學。
3、加強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應該求真務實,從培養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開始。
俄羅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烏申茲基說過:人的好習慣就像是在銀行里存了一大筆錢,你可以隨時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個人的壞習慣就好像欠了別人一筆高利貸,老在還款,老還不清,最後逼得人走入歧途。這個比喻非常好。今天的家長要想給自己的兒女留下什麼?我想應該給我們的子女從現在開始留下好的習慣,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財富。
二、培養兒童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嬰兒期(0-3歲)培養兒童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禮貌習慣。
(二)幼兒期(3-6歲)鞏固和擴展嬰兒時期養成的習慣,培養初步的學習習慣和遵守規則的習慣。
(三)小學時期(6-11歲)鞏固和擴展嬰幼兒時期養成的習慣,培養學習習慣、遵守規則的習慣、交往的習慣、生活自理和自我保護的習慣。
我重點講講小學生的學習習慣。
我總結一個小學生學習好的三個關鍵要素是:1、學習的動力,就是愛學2、學習方法,就是會學習3、勤學習,就是要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勤學習是學習好的保障。
小學生要培養的學習習慣有八個:
1、 明日學具,准備齊全
我在西城區一所比較不錯的小學做過一個調查,這個學校有一千個孩子,我在學校大門口站著看遲到情況,一千個學生竟然一個遲到的都沒有。等上課鈴聲一響,我就看見有八個孩子慌慌張張的往教室外跑,我就攔住他們問他們干什麼去。其中一個小男生說:「我媽沒把我的語文書裝我書包里,我得回家取書」。我又問另外一個:「你干嗎去?」答:「今天有體育課,我忘記穿運動鞋了」。我問你們都是幾年級了,他們說是四年級了。我就說這些事情不是你父母的事,是你們自己應該准備好的。你們早應該在一、二年級就養成這個習慣。
2、今天任務,今天完成
3、發現錯誤,及時改正
有一個小男孩,挺聰明,但是數學總是80多分,沒得到一回滿分。我就覺得奇怪。後來就知道怎麼回事了。這個小男孩到四年級的時候,班上剛換了一個男班主任,這個班主任老師看了這個小男孩的數學卷子就明白了,就把小男孩叫到身邊來,說:「過來過來,我考你一道題」。老師問:「7×8=?」小男孩說:「這太簡單了,7×8=58啊」。同學聽了都哈哈大笑。老師說:「你錯了,你都錯了三年了,你自己好好演算一下7個8相加是多少?」孩子演算完了說:「怎麼7×8=56啊,我一直以為7×8=58呢。」就是這么一個小故事告訴大家,孩子在第一次錯誤的時候,我們老師和家長都沒有及時地幫助孩子糾正,所以孩子才會一直把錯的當對的。學習上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知識上的錯誤,所以家長和孩子不要怕學習上出現的錯誤,錯了要馬上改過來。
4、專心學習,珍惜時間
六一節前我給孩子的家長咨詢發現家長普遍反映一個問題:孩子學習磨蹭。我建議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寫作業提出三個要求;數量、質量、時間。以前家長和老師只對孩子寫作業有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但是現在不要忽視學習效率,重視學習效率就要重視學習的時間掌握。
5、讀書寫字,姿勢端正
現在的小學生很多讀書姿勢不正確,眼睛離書本太近,現在北京的小學生近視率達到百分之三十多,近視情況非常嚴重。我們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讀書寫字姿勢端正,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6、課前預習,單元復習
小學生要從二年級開始培養這個習慣,這個對學習非常重要。我這里提倡單元復習,是因為我們的學生往往掌握的知識是分散的知識點,掌握系統的知識才會對學習的應用個更為有用。所以家長要讓孩子注重單元的復習,學會把零散的知識組織成系統的知識。
我給大家介紹三個復習方法:正向復習法、橫向復習法、重點復習法。
7、讀書看報,查找資料
家長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讀課外書是浪費時間。其實讀課外書有四點好處:學會做人、增長知識、學會寫作、有助於課內知識的學習和鞏固。新課程標准對小學生提出的要求是小學生要閱讀145萬字。對一年級小學生沒有要求,對二年級小學生要求看5萬字,三、四年級小學生各看20萬字,五、六年級小學生各看50萬字。學會查找資料最好的辦法就是上網查找,正是為了適應這個要求,我們小學一年級就開始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
8、學有計劃,學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