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包括哪些
1、使小學生養成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培養誠實、守信的好品質,文明、禮貌、誠實、守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而這些行為習慣的養成是從小開始經長期實踐而形成的。因此要求小學生從小不罵人,不講臟話,待人和氣、熱情,有禮貌,別人講話少插話,不打斷別人說話;要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等。
2、培養小學生勤勞,艱苦樸素的品質:小學生勤勞儉朴的品質是通過勞動來培養的,通過勞動,增強孩子參與意識和勞動觀念,培養小學生愛惜勞動成果,熱愛勞動和節省,儉朴的好品質。做到不浪費水、電、食品,不與別人攀比衣著,不同別人比玩具,女孩子不化妝、不戴首飾等。
3、培養小學生大方,好客,不自私,與人友好相處的品格: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孩子獨居獨食多。培養孩子大方不自私,與人友好相處十分重要,通過多種活動讓小學生友好相處。培養生活的節律性,按時起床,就寢,進餐,學習。
(1)小學生思想品德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德育要注意全面性,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和諧發展。
2、德育要注意多開端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德育要注意針對性,對學生品德的培養,不能用同樣的方法來對待,應該採取不同的方法來進行。
4、德育要注意長期性,由於學生正處於成長期,世界觀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穩定,品德發展容易出現反復,所以在進行德育時要注意長期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學生守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思想品德
Ⅱ 如何做好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供參考:
一、
家校合力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首要任務。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這樣講「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人在其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增值,而人在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小學階段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良好品質形成的初始階段。可以好的思想品質使人受益一生。
毛澤東曾說:「青少年是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祖國的希望,民族地未來。」「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可見對未成年人培養教育,事關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富強。
小學階段是兒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觸社會,了解生活,學習知識的新階段,同時也是他們的基本道德觀念、基礎心理素質開始形成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兒童的身心發育速度很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亦很強,所以思想品德教育,會對兒童今後的發展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一個人從小思想品德會長遠地起作用,甚至會影響一生。
作為教育人的主陣地——學校。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它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作為和學生朝夕相處的教師更是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最重要力量。
1進行常規訓練
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的過程,是嚴格訓練,反復強化,堅持不懈的結果,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學生年齡小,如果不經過反復訓練,不一定做到。學校生活,要求孩子們樹立嚴格的集體和時間觀念,遵守學校紀律。時時對他們進行常規教育,對怎樣上課、下課、回答問題、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等等,都要做明確的要求,然後,進行反復訓練,對做得好的同學給予表揚,並讓他示範給大家看。有的同學做錯了,就讓他們重做一次,兩次……不厭其煩,多次反復,直到做好為止,只有在老師的嚴格要求和關心體貼下,學生才能有信心和決心,久而久之,才能使這些良好的品德得到內化。
2用教師品格影響學生
小學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時期。對於純潔的猶如一張白紙、好奇心強、知識少、缺乏社會生活經驗的小學生來說,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種影響。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兒童時代是模仿力最強的時期,他們的學習從模仿開始,由於他們的認識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榜樣對學生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永遠是教師的主題。教師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給學生無言的教育。學校的全體教師都應注意對學生的養成教育,教師應為人師表,言談舉止、衣著住行,都應起到表率,因為在小學生的眼裡,自己的老師是神聖的,教師的舉止經常滲透於孩子的言行,所以教師平時面對學生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身體力行,身教重於言教,平時,教師走進學校、教師,一發現地面有廢紙、垃圾就自覺拾起扔到垃圾箱里,扶正學生弄歪的課桌椅等,久而久之,學生受到的影響也都會自覺堅持學習。記得有一位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做出的比喊出的有份量。小事情大內涵,大道理小行為。」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光動嘴去說服教育學生,更多的時候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以教師自身的表率讓學生受到教育,使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自覺樹立起尊敬市長、勤奮好學、積極上進的品格觀念。
3教師用「真愛」與學生「心靈」溝通
品德教育要「以人為本,因人而異」,必須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賦予「真愛」。只有愛心打動學生,才能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感情和願望,關注學生。多觀察、多發現其特點,諸如好玩、好動、好奇心、喜歡成功、喜歡表揚和自我表現,部分學生具有自卑封閉性格和逆反心理等等。師生關系融洽,與學生交知心朋友是成功教育的基礎。教育工作是「良心事業」,只有教師動真情,學生才能動真格。我們還要關愛學生,以真誠的愛心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成長環境。教育的真諦是愛,一個哲人說過,愛自己孩子的是人,愛別人孩子的是神。有一個冷漠、自傲、言語刻薄的女孩。導致同學們都疏遠她。她的這些個性與家庭教育有著很大的關系,媽媽在外打工,她長期和爸爸生活在一起,雖然她爸爸是愛她的,但遠不及那細膩的母愛,加上爸爸的 知識有限,導致教育方法欠妥當,有時候甚至是拳腳相向,為此,孩子逐漸變得冷漠,仇視身 邊的一切。如何才能融化她心底的堅冰呢?雨果說:「愛是情感的升華,它像陽光一樣照耀大地,賦予萬物生長的力量,並且使之欣欣向榮。」 ,在批改作文時,老師發現她的文章表達流暢,語言精美,為何不抓住這一時機呢?老師用紙條寫下了:「孩子,你真得很棒!從你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你文思敏捷,文辭優美,看你的作文對老師來說就是一種享受,老師很是欣賞你。」寫好後,放到了即將發下去的本子裡面。老師預感到這一次她會有話和我說的,拿破崙說過,人性最深切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 欣賞,更何況是孩子呢?不出所料,第二天下課後,她在教師的辦公桌上也留了一張便條,上面寫道:「老師,謝謝您的誇獎。您是我遇到的第一個贊揚我的老師,我很感動。」看完便條,老師暗自樂了好一陣子。她心底的堅冰已經在慢慢融化了,只是還需要時間,才能夠真正走進她的內心,緣於她和同學發生了矛盾那次。那幾天,老師發現她總是悶悶不樂的,就知道,她一定是遇到了煩心事。「孩子,老師發現這些天你的心情不怎麼好,遇到了什麼困難?可以告訴老師嗎?讓老師也幫你出謀劃策。」寫了這張便條偷偷放到她的筆盒裡。「老師,最近我和一個同學發生了矛盾,他們都不理我,我感到很孤獨。」她很快回信給我說。孩子需要愛,除了師愛,還有更加重要的同伴之間的愛,不然,學習生活就會失去色彩,變得黯淡無光。老師迅速回給她:「孩子,老師能夠理解你此時的心情,孤獨的滋味的確不好受,難為你了。和同學偶爾發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發生以後,你的心情是可以調節的,關鍵看你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它,解決它。如果你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你不會感到煩惱,反之,你會感到煩惱纏身。孩子,老師說這話,是希望你待人寬容,同時,老師也相信在看完這張便條後,你會像這樣做的。只要你始終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同學們會敞開胸懷接納你的,那時,你將會發現生活原來是如此的五彩斑斕。加油喲!老師永遠支持你!」 在給她的便條的同時,老師迅速找到了班上幾個得力的同學,讓他們囑咐其他同學,要敞開自己博大的胸懷去接納她,不可以讓她無法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和同學之間的友愛。
有一天,老師感冒了,而且比較嚴重,課也不能夠講,就讓學生做作業。下課後,那個女孩給老師一張便條,寫道:「老師,今天上課時,我發現您感冒了,好象還有點嚴重。您弄葯沒有?您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老師,您辛苦了!」看完之後,老師不禁熱淚盈眶,孩子心底的堅冰已經已經融化成了涓涓細流,滋潤著她自己、同學以及 老師的心田。
這以後,老師終於可以多看見一個陽光燦爛的女孩,活躍在校園的每個角落。愛的便箋原來 是如此的神奇!那就讓我們給每一個孩子愛心和耐心,讓每一個孩子在愛的陽光下成長。這種以尊重、平等、信任為前提建立的師生關系,以友愛和贊揚做橋梁,收獲的是十份理解、百份熱愛、千份努力。
4家校合力——增強教育效果
小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環境的影響。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長的搖籃,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環境,家庭環境會給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難以磨滅的烙印,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位老師,也是他們終身的教授,在人一生教育中,家庭教育處於初始和基礎的地位,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父母不知不覺中忽視了德行的教育,「重智輕德」成為家庭教育的普遍問題。有位著名文學家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過很多位教師,但我真正的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生命的教育。」可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正如小學教育學所說的:「因為家庭是兒童首先接受教育和影響的地方,家長是兒童接觸最多最親近的人和第一位教師」,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兒童的成長。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緊,抓得好,兒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學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較快,反之就比較困難,進步得比較慢,甚至有的還會變壞。如:有一個學生不完成作業時,師問其沒有完成作業的原因時,學生回答說:「我家昨天晚上一放學,爸爸、媽媽就和幾個人在家打麻將,也不做飯,讓我出去玩兒,我說我作業沒做,爸爸就說,不要緊,這一次我給你放假,就一次作業沒什麼了不起的,作業嗎,在課堂上聽懂就行了,我小時候就不做作業,考試一樣考到好成績 」。這些學生大多天資聰明,學習成績卻屬於後進者。因此教師應當對這部分學生加強思想教育,及時召開家長會,共同研討教育子女的方法,以提高家長的科學文化、行為習慣、道德品質、思想觀念等方面的素質。要讓家長懂得自己與子女朝夕相伴,對子女的身心,人格等個性化情況最為清楚,教育具有針對性和即時性。以血緣為基礎的親情關系更增加了道德教育的情感色彩,從小培養孩子的道德習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子女,這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所無法比擬的。因此,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敬,相互謙讓,與鄰里友好相處,關心別人,為孩子營選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為他們做出榜樣。樹木只有根深才能葉茂以至開花結果,只有從小培養學生的良好思想道德,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二十一世紀的人才。
因此,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要相互協調一致,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道德修養,使祖國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下茁壯成長。
總而言之,良好思想品德它需要學生自身的長期努力,和教師不斷地督促引導。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必須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終有一日,會水滴石穿,百芳齊現。
二、
小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道德德育。道德是人們在生活中應當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是知情意行的有機統一。道德教育是小學教育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個極為寬泛的概念。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觀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科學精神的培養,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法制教育,國情教育等。《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這就確定了德育工作在素質教育中的統領優先地位,同時又指明了學校工作的目標方向。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德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
德育是培養四有新人的必要工程,放鬆或削弱德育工作,培養四有新人就成為一句空話。我國傳統的教育理論認為,「為學」的目的,首先是學會做人。孔子所謂「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就是告誡人們先學會做人,做一個品行符合道德標準的社會成員。因為,個人良好的品德素養是提高全民素質,形成良好社會風尚的重要基礎,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因素。十九世紀的教育家赫爾巴特也認為,整個教育工作可以用一個概念簡略的表示,那就是德性的培養。品德素質在學校全面素質的發展中起著定向和制導作用。無數事實證明,德育擔負著提高學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審美、交往、生活及個性發展等多項基本素質的培養任務,有了德育作為基礎,智育、美育乃至團結協作才有存在的價值。所以,只有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才能培養德才兼備的四有新人,才能使國家昌盛,社會和諧。
德育工作為學生積累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提供必要的精神動力,抓好了德育工作,不僅不會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反而會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進步。只有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使其提高道德認知水平,才能構建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只要使學生認識到通過學習才能掌握更多的文化與科學知識,才能了解祖國的興衰,才能增強其各種情感。德育對學生的成長起著導向、動力、保證作用。由此,才能保證學習的精神動力,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德育工作是維持學校正常教育秩序的思想和紀律保證,放鬆了德育工作,就難以維持學校的正常秩序。如果一個學生沒有言行的規范,紀律的約束,隨意所為,口出臟言,遲到曠課,不尊重老師,那麼學校就連正常的課堂教學也無法開展,然而,以上現象都是由於學生的思想道德所造成的。只有加強品德教育,才能提高學生素質,才能保證學校的一切工作。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呈現多元化,社會上出現了種種道德迷茫和道德缺失,加之西方文化中錯誤的、腐朽的、反動的內容的侵蝕,人們的價值取向趨於低級化、庸俗化,因而,在社會形態各異、成人思想復雜混亂的感染和影響下,自私自利、集體觀念差、愛國主義思想淡薄、缺少同情心等現象不同程度地在一些小學生身上存在。加強小學生的品德教育,是關繫到學生長大後成什麼樣人才的問題,關繫到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也是學校、家長和社會所共同關注的。只有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構建和諧校園,才能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
近年來,我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嘗試與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強化班主任工作是促進學生品德養成的主渠道。班主任是學校的骨幹力量,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班主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言道:言傳身教,言教在說理,以提高道德認識,身教在示範,以指導學生的道德行為。在學校里,一個班學生的大小事情都離不開班主任,因此,班主任的言談舉止、學識文化等對學生的影響極大,具有明顯的示範性與導向性。小學班主任的素質是做好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條件。班主任的思想、行為決定著班風的形成,班主任如果能嚴格管理班級,靈活引導學生,詳細制定計劃,加深師生感情和加強班級凝聚力,班級會更團結,學生會更進步。常言道:打鐵須得自身硬,小學班主任作為帶路人,要具備為小學生發展導航的能力。讓學生有信仰,班主任首先要有信仰;要學生講誠信,班主任首先要言必信、行必果;要學生有愛心,班主任首先要有愛心;要學生有進取心,班主任自己要體現出自強不息的精神。提升班主任各方面的素質,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是我校搞好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班主任要正言、正行、正教,以身作則,用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感召學生。
小學生處於人生轉折的關鍵時期,他們在政治態度、價值觀與世界觀、道德品質、成才理念等方面,需要通過班主任的正確引導,才能往正確的方向發展。班主任在與學生的交往中,要充滿愛心。學生越是感受到教師的愛心,就越親近和信任他,教師的教育就越容易被學生理解,從而達到所期望的教育效果。因而,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作為班主任應該與學生平等對話,將心比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自己的愛心來換取學生的真心,用希望、激勵等科學教育方法,激發學生上進的信心。小學班主任還應該培養好班集體,組織豐富多彩的班會,形成團結、向上、文明、進步的集體輿論。除此之外,小學班主任指導開展文體活動是新形勢下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文化陣地。這既是班主任的工作職責,又是班主任的教學任務之一。成功地組織舉辦好各種班級活動,對於增強學生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樹立良好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創建優良班風、學風的有效途徑。總之,班主任工作是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主渠道。
二、重視品德與社會課的建設,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當今社會我們所提倡的素質教育,其本質就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目標的教育。而事實客觀公正地告訴我們:思想品德課(德育)極其重要,它關繫到將學生塑造成具有什麼樣思想道德面貌的人的原則問題。特別是在新世紀,各種思想、思潮、流派、學說尤為活躍,為使國家、民族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我校特別加強品德與社會課的建設。品德與社會並不是以單一的知識教學為主的課程,而是一門以社會生活為主線,集地理知識、歷史知識、社會知識及法律知識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其內容豐富,知識面廣,蘊含著大量的教育信息,可以這么說,它不僅是學生認識世界的窗口,也是向學生展示世界、社會的大舞台,更是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陣地。它系統的、分層的疏導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有效途徑之一。例如,社會課中的歷史知識包含著大量的教育因素。如社會第四冊教材中的第一單元中的林則徐虎門銷煙、甲午中日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反抗外來侵略者、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等內容。通過教師的講解使學生了解歷史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又如我們講到古代思想家孟子時,學習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講到三國知識時,讓學生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學到范仲淹,可以學習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樂觀等,通過這些培養學生堅忍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明是非,辨丑惡。再如,學習古代科學家張衡、現代科學家鄧稼先時,都可以增強其民族自豪感;學習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只有一個地球》時,可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為愛護環境打下思想基礎。因而,廣大教師要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發揮課堂教學作用,使學生在課堂上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狠抓少先隊工作,突出陣地作用,提高道德素養。
少先隊是少年兒童的先進組織,因而少先大隊部要有先進的思想覺悟,在班級,在學校起帶頭作用。少先隊的教育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它在學校的教育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少先隊教育寓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對孩子們有很大的吸引力,是一個更加寬廣、生動的課堂。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少先隊的教育優勢,廣泛地開展各種活動。首先,各中隊輔導員要上好每周的主題隊會課。隊會課應該有豐富、鮮活的內容,如學習少年兒童的先進事跡,有目的地組織隊員在班內開展有關理想的演講會,出宣傳板報,寫一些激勵學生上進的古詩詞,名言警句等,這樣對學生的理想道德觀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其次,我校少先隊精心設計德育活動,引導學生自我管理,將學生自我活動引向新的境界。如一周一主題隊會課,一月一主題板報,雛鷹爭章活動,紅領巾監督崗,爭創文明班級活動等,通過充滿個性化的課外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活動中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使學生的思想品質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於學生人格的養成、道德完善和學業的進步都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再次,我校少先隊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利用國慶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觀看一些愛國主義教育大片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使他們從小就樹立崇高的生活目的和遠大的理想。在清明節時,組織學生為革命烈士掃墓,使學生從小認識到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並深切感受英雄的事跡,使其心靈得到洗滌。積極參與尊老敬賢、爭創文明城市、優化發展環境塑造良好形象等社會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接受教育,得到鍛煉,從而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四、心理幫助及輔導是做好個別後進生思想工作的方法之一。我校為了切實轉化後進生的思想工作,專門成立了心理輔導室,由富有教學經驗、善於做學生思想工作的老師擔任心理幫助及輔導工作人員。對於後進生的思想轉化,只憑單一的說教是不夠的,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是一個細致的過程,擔任心理輔導的教師應經常同需要轉化的學生談心,變師生間的批評為朋友式的良言勸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正確地進行心理疏導、情感交流,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自我轉化。但個別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往往會有逆反心理,作為輔導教師一定要耐心引導,用溫暖的愛去融化他們心靈的寒冰。當這些學生在遇到困難時,作為教師應主動熱情地給予幫助,鼓勵他們戰勝困難積極向上,增強自信,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逐步轉化,改掉不良習慣,從而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另外,我校安排校委會成員任各年級的分級領導,積極走進教室、深入課堂,察看學生言行,協同班主任在思想品德方面教育學生,也是一種強化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方法。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與實踐,我校在學生德育養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教風、學風和校風有了可喜的變化,學生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素質教育穩步推進。學校先後被市、區評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衛生先進單位、尊老敬賢先進集體。2008年在區教育局組織的目標責任書考核中榮獲二等獎,2009年在區教育局組織的目標責任書考核中榮獲一等獎和2009年教學質量優勝獎。
總之,小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建設,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重視陶冶、養成,小學德育要開展兒童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導之以行,持之以恆,使兒童在活動中得到鍛煉,才能收到實效,學生就能實現從道德認識向道德實踐的轉變。
Ⅲ 如何開展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事關中華民族振興的千秋大業,一個人道德的形成是一個長期、復雜、曲折的發展過程,在小學階段,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由自然向社會人過渡的主要時期,是學習掌握社會規范的基本階段,在整個德育過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響。如何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通過在教學工作中的實際經驗,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育。
一、在教學中用愛心魅力潤育學生
實踐證明,愛不僅僅是一種教育方法,也是滋潤人心的巨大力量。在市場經濟日益發達的今天,市場經濟的浪潮對小學生品德的形成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教師真摯、純潔、無私、高尚的愛能產生巨大的號召力、推動力,可以激勵學生的上進心和自信心,促進學生智力和個性的健康成長,還可以抵禦這種負面影響。同時對小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把中華傳統道德文化中的精華部分,選取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的,符合當代少年兒童德育目標和德育發展方向的內容。作為教師,要引導好、培養教育好每一個學生,應該率先垂範,為人師表,以德樹人,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諧的語言、規范的行為和真摯的情感去影響、啟迪、塑造每一位學生,那我們的學生將沐浴在師德無限魅力的陽光雨露中健康地、快樂、陽光地成長。
二、在生活中用行為魅力影響學生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永遠是教師的主題。教師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給學生無言的教育。學校的全體教師都應注意對學生的養成教育,教師應為人師表,敬業精神、工作作風、言談舉止、衣著住行,都應起到表率,因為在小學生的眼裡,自己的老師是神聖的,教師的舉止經常滲透於孩子的言行,所以教師平時面對學生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以德樹人、身體力行,身教重於言教,平時教師走進學校、教室,一發現地面有廢紙、垃圾就自覺拾起扔到垃圾箱里,扶正學生弄歪的課桌椅等,久而久之,學生受到的影響也都會自覺堅持學習。記得有一位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喊破嗓子,不如做出。小事情大內涵,大道理小行為。」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光動嘴去說服教育學生,更多的時候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以教師自身的表率讓學生受到教育,使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自覺樹立起尊敬師長、勤奮好學、積極上進、樂於助人的品格觀念。
三、在家校溝通中教育學生
小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環境的影響。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長的搖籃,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環境,家庭環境會給孩子人格的形成烙下難以磨滅的烙印,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位老師,也是他們終身的教授,在人一生的教育中,家庭教育處於初始和基礎的地位。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父母不知不覺中忽視了德行的教育,「重智輕德」成為家庭教育的普遍問題。學校要加強對家庭教育的科學引導,積極開辦家長學校,定期組織家
長召開家長會、要求老師定期對學生進行家訪、年終召集學生家長代表召開學校與家長的交流會議,通過各種渠道與家長交流,使家長不陌生學校的各種教育活動,家長監督學生在課外的表現,教師定期檢查學習成果。這樣使學校與家長形成了良性的互動,讓學生無論在學校、家庭當中還是在社會上都可以規范自身的行為,使學到的東西不會"左耳進、右耳出"。形成協調一致的教育方式,互相配合,共同教育,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體現教育的整體性。
四、在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中熏陶學生
在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不能只依靠教師的教學活動,校園文化氛圍的熏陶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學校要從班級黑板報、校園宣傳欄、紅領巾廣播站、建築物牆壁、一景一物、多媒體網路等方面積極的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圍。溫馨的提示、熱情的激勵、豐富的知識、典型的個案、優美的校園形成一種特有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學生的行為養成服務,組成教育的合力,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總而言之,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需要學生自身的長期努力和教師不斷的督促引導及家長的積極配合、校園文化氛圍的熏陶。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必須持之以恆,常抓不懈,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日積月累,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讓學生健康快樂陽光自信的成長。
三億文庫3y.uu456.com包含各類專業文獻、專業論文、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外語學習資料、各類資格考試、行業資料、高等教育、生活休閑娛樂、50淺談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內容。
Ⅳ 怎麼評價小學生的思想品德
一、「循序漸進,知行統一」的原則
培養品德集中到一點,就是要落實到道德行為上。道德行為總是要通過一定的方式表現出來,正確的行為方式才會帶來良好的行為效果,小學生特別是低幻兒童對行為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具體性和情境性。教師、家長必須對其進行具體的指導,細致地加以評價。對高年級學生,除了讓他們明了道德行為的一般要求、規則和步驟外,還要使他們具有獨立地靈活地選擇道德行為的能力。
我們在對小學進行道德評價時,必須針對各年級道德認識的能力,由淺入深、由初級到高級、由概念到行為制訂出不同程度的評價標准(我們稱它為「思想品德評估導向標」),為他們創設道德情境(條件),有計劃、有目的地使他們得到道德行為反復訓練的機會,逐步形成正確的觀念和行為習慣。
二、「激勵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
小學生品德的發展,經歷了一個由非意志行動向意志行動轉化的過程,小學生的道德言行內容簡單,表現刻板,直接與外界(教師、家長等)的褒貶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在評價時要做到確切、合理,把不斷調動小學的積極性,培養良好的道德意志做為出發點,在設計「評估導向標」時對不同年級的評價標准應有側重點,有適當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復,允許學生一次做不到,下次再重做,培養他們的自覺性,變「要我做」為「我要做」。當然,評價小學校生的道德行為,既要以激勵為主,也要給予必要的處罰,但一定要講清道理,使其明白錯在哪裡,為什麼錯了。應該怎樣去做才對。在使用「評估導向標」對犯了錯誤的學生進行適當的處罰就是引導他限期(下次自我評價前)改正錯誤,重新做起,然後給予登記。再讓其多次反復去做,這樣就給了他改正的機會,激發和保護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好勝心。有時在引導小學生改正錯誤的時候,應該有目的地組織他們反復練(為他們創造改正錯誤的條件),培養其道德意志的控制和調節能力,從而達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以身作則,以情感人」的原則
一個人的情感,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感染別人,使對方產生相同或與之有聯系的情感,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在進行思想品德評價中,教師要針對小學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強、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徵,一方面要用自己對學生高度熱愛的情感去感染學生,使他「親其師,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豐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對學生起示範作用,所以在引導學生評價中要嚴格作好教師的自我評價,(我們為此在教師中開展教師工作評估,實行教師工作積分制)要求每一個教師用教師的職業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儀表和行為,注意自己對社會、對他人、對學生的評價語言。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勇於自我批評,誠心誠意地、民主地接受學生對自己的評價,這樣,才能做好學生的表率,不愧「為人師表」,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起到感染、教育學生的作用。
由於小學生的道德行為往往愛教師、家長和社會評價的影響,所以教師和家長在平時各項活動中對學生的評價要准確、恰當,要有激勵性。特別是對待道德行為差的學生,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因勢利導,激發他們的道德情感,培養他們的道德意志和信心,使其剛剛萌芽的思想火花能夠越閃越亮。在評價小學生思想品德的同時,要為其道德行為的培養設置一定的情境,通過少先隊、班集體,組織他們參加各種活動,寓思想品德教育於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之中,使其產生出各種道德情感,培養意志,促進道德習慣的形成。
設計「小學生思想評估導向標」,使評從序列化、立體化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學生和不同年級的實際應該有不同的評價標准,使教育和評價具有連續性。實踐證明,這個標准應該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行為到習慣、由感性到理性,遵循「教育——領會或掌握——(心理)發展」這個由量變到質變的原理。設計「小學生思想品德評估導向標」必須將小學生日常道德規范和行為要求以導向的形式標出來,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和活動中,自覺地沿著這個標准要求自己、評價自己。這個「評估導向標」好比一個特製的拐杖,安裝有照明的「電燈」和「危險警報器」。電燈好比要求學生必須做到的規范要求,只要沿著標向做,反復實踐,就能逐漸培養良好的道德習慣。警報器好比評價,首先是自我評價,做錯了應引起注意,盡快改正,力爭下次做到。
Ⅳ 小學生思想品德表現什麼地方
小學生思想品德有什麼特點
學校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須按照黨的教育方針,把法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思想道德建設極為重要的 任務,納入小學生教育的全過程。
加快小學生思想品德過程的改進和建設,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種法育資源。深入研究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和特點,把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機統一於教材之中,並保證佔有適當分量,努力構建適應新世紀發展需要的小學德育課程體系。積極改進小學思想品德課。
教學方法和形式,採用小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波的方式進行教
學。
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
要積極探索實踐教學和小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的有效機制。
建立科學的小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綜合考評制度。
要因地制宜,積極開展各種富有趣味性的課外文體活動、怡情益智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勞動,培養勞動觀念和創新意識。
豐富課外生活,要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使二者有統一,相輔相成。要在小學生中廣泛開展「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和「拒吸第一支煙」教育,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邪教教育,堅決防止毒品、邪教進校園。
要加強學校建設,對有不良行為的小學生進行矯正和幫助。
要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改革課程設置,教材和教學方法,切實減輕小學生的課業負擔,為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增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創造良好條件。
Ⅵ 小學生思想品德游戲
排排坐 分果果 孔融讓梨
Ⅶ 如何上好小學思想品德課
一、 貼近生活的品德課是最親切的 。
《品德與社會》課本的內容和編排都緊密圍繞學生的生活展開,從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質和健康教育,從法制教育到發展常識和國情教育,無不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生活中有豐富的案例和素材。我們可以多方面採集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深入淺出,讓課本上的圖畫,課本上的事例活起來動起來,讓事實說話,將遙遠的拉近,讓歷史復活。這樣就可以使枯燥的問題趣味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明化,深刻的問題通俗化。
如《想想他們的難處》這個課題的教學目標是:1、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2、增進對於殘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教學這一課題時,我讓學生進行模擬殘疾人的活動,體驗一下殘疾人的生活。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分別進行不同的模擬活動,可以是單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綁在一起行走,體驗肢殘人生活的困難;蒙上眼睛走路,體會盲人走路的困難;用手勢向別人表達一件事,比如把那本書遞給我,體驗聾啞人生活的困難。課堂上,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每個小組模擬一項活動,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機會。然後,我讓學生在小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擬活動中的切身感受,從而讓學生的內心油然而生對殘疾人要尊重、友愛的情感,並能從真實感受中產生幫助殘疾人的意願。促使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自覺為殘疾人讓座,讓道;在公共場所設置殘疾人窗口,這難道不正體現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嗎?
又如《心中有規則》一課的教學,我在學生了解了規則是由人們共同制定的基礎上,引導全班同學體驗制定規則的過程。我一再強調,班級的規則與每個同學都有關系,因此,每個同學都有發言權,每個同學都要參加。我先讓學生討論他們認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級規則,然後大家提出具體的條目。如果在討論中對某項規定有爭論,應自由爭論,最後舉手錶決通過。我告訴學生:一般情況下,要有半數的人同意才算通過。學生通過一定的程序終於制定出一系列的班級規則,這時,我提醒學生大家制定的規則要靠大家遵守。如果執行一段時間後,覺得這條規則不太合適,還可以討論修改,再次舉手錶決。學生通過直接體驗班規的制定,從而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改正,民主和諧的氛圍在無形中悄然形成。
二、形式多樣的課堂是最開心的。
經調查,88.2%的小學生最喜歡的課程是活動課。活動課以多彩的課程內容,活潑的授課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我們的活動化、生活化教學就是將活動課、情景劇的形式引入到課堂,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生們不喜歡反復出現的老面孔,我們為什麼不可以使之不斷更新呢?課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樂競答」、「挑戰高手」、「芝麻開門」、「幸運52」「智力快車」等電視節目形式,也可以用 「圓桌會議」、「小學生辯論會」、「開心家庭組合」等比賽形式,還可以用 「小小法庭」、「知識銀行」、「我來當老師」「今天我是班長」模擬形式等等進行授課,還可以走出教室,走上田野、街頭、工廠、社區等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小品表演中,學生可分角色表演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和尊重父母的種種表現,表演遵守交通規則中的正面和反面人物;表演如何禮貌待人、愛護公共設施、愛護班集體等等情景。在舉行「圓桌會議」時,可改變原有的橫平豎直的座位排列方式,讓學生圍坐在一起,教師就在學生當中活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暢所欲言,為教師和學生搭建一個零距離互動平台;在「小小法庭」上,學生們用自己的理解審判那些不道德、不講誠信、破壞環境、獵殺動物、審判那些因無錢到網吧上網而勒索他人錢財的人,他們可以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來詮釋小學生的思想境界;走上街頭當一次交警,走到田間第一回農民,走回家庭當一天家庭主婦…我相信這樣的課收效一定很大。老師們,「參與是開心的,體驗是開心的,成功更是開心的!」這是小學生發出肺腑的感嘆。
三、具有科學的探究精神才是必需的。
現代社會本身及人們對於社會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因此,對於學生來說,探討和把握獲得科學結果的方法和途徑,往往比學習和記憶知識結論更有價值。他們在向未知和疑問的探討研究過程中,經常是需要經歷和體驗失敗的。但是,重要的是學生在這種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了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課程標准》也指出:要讓學生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法規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