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小學探索規律知識點

小學探索規律知識點

發布時間:2020-11-26 21:16:56

Ⅰ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一探索規律引發興趣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們必須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課中培養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如果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便會使大腦產生優勢興奮,表現為注意集中,記憶深刻,思維敏銳。數學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使他們更好地投入數學活動中去呢?根據現代教學理論,根據兒童自身的特點,能快樂學習,創造學習,關鍵在於教與學方式的多樣化。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設計數學游戲,使學生樂在其中。
根據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斷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小學生最喜歡做游戲,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應該成為低年級的重要形式。比如在上數學活動課,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下列幾種形式的游戲。
1.個體活動游戲。上課開始進行「比比誰最火眼金睛」游戲: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實驗——觀察、比較、用手摸、放在木板上滾,看看各種幾種物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球等)分別有什麼特徵?通過學生的自主操作,初步感知幾何物體的一些特徵。
2.集體合作游戲。在上「統計」活動課時,學生小組合作統計戴帽子的同學和沒戴帽的同學等相關問題時,自己分工,商量最快的統計辦法,小組間比賽。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培養學生的領導意識、社會技能和民主價值觀。
3.師生互動游戲。為了測試學生掌握的情況,可以組織師生互動游戲「最佳默契獎」。師與生像電視上作節目一樣,同時將結果寫在紙條上,並同時亮出。既活潑,趣味性強,又提高了學生辨別正誤的能力,真是一舉兩得好辦法。通過諸如以上的一些游戲,學生就會感到學有勁頭,學有樂趣,學有所獲,由此生發的熱愛數學的情感就會自然而然爆發出來。
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廣開思路。
愛想像是人的本能。精彩的問題情境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在教學中可根據教材內容設計能吸引學生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獲得知識,發展思維,同時獲得美的享受。
1.提供思考素材。學生的想像是豐富多彩的,有了顯性的物化媒介可以進一步誘發學生的思路。如教學「可愛的企鵝」時,我以一篇童話故事為線索,讓學生在情景中體會減法中被減數,減數代表的意思。並激發學生的想像,一人說算式,一人編故事。學生學習興趣高漲,課堂氣氛熱烈。
2.留有思考空間。老師向學生展示學習素材後,教師不能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空間。如老師教學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成8後,讓學生自己探索8還可以怎樣分?幾和幾合成8?學生有了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就能對所學知識有較深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習質量。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3.指導猜測方法。善於猜測是學生進行創造學習的重要環節。教給學生猜測的方法就顯得很重要。①根據經驗來猜;猜測不能憑空想像。教學中要經常引導學生大膽猜測,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猜。比如讓學生相互猜起床時間。學生就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判斷對方起床時間。然後讓學生說出真實情況。②從比較中猜;只有比較才有發言權。如讓學生猜7的分成,一個學生伸出2,讓學生說出7的分成。另一個學生說:2和6合成7。接著出題的學生判斷對還是錯。老師引導學生說出判斷原因。學生說:因為2+6=8,8不等於7,所以回答是錯的。正確的是2和5合成7。
三、關注學習過程,讓學生品嘗成功。
積極關注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應該是失敗的。教師在關注學生的同時,要積極創設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感。
1.鼓勵參與。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對什麼都好奇,教師要抓住該年級段的學生心理特點,組織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運用多種手段呈現學習內容。有了外在的誘惑力,就會誘發學生的內在需求,從而樂在其中。
2、提供機會。通過老師的合理啟發引導,讓學生經過自己的積極探究,從而找到規律,發現問題,理解新知,突發奇想解決難題。有了這樣的體驗,學生才能感到探究的趣味所在,當取得成功時,那份喜悅是別人難以體會的,可以說喜悅是發自內心的。由此生發的學習動力也是其它激勵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四、學以致用,促進學生有特色的發展。
1、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注重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要點之一。積極主動的活動是兒童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第六單元和第九單元之後安排的實踐活動:「數學樂園」、「我們的校園」就是很好的形式。圖片生動,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
2.能自己尋找生活素材,集體交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學習的最高階段,就是學以致用,利用自己或集體的智慧創造性的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收集商品宣傳單,找出自己需要的商品,並計算出需要付多少錢;比一比誰提的數學問題多,大家怎樣解決等,營造家庭購物的氛圍。利用知識的遷移,很好的開展實踐活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
1.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工作對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動著的個體,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中的基本關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商量的口氣與學生進行交談,如;「誰想說說……」「誰願意說說……」等等。一位教師在傾聽完學生的不同意見後,說「我真榮幸,我和XX的意見相同。」話雖然簡單,但足以說明教師已經把自己視為學生中的一員。由此建立起來的師生關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另外,教師還應關懷、尊重、信任、理解和熱愛每一個學生,需要和學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友好的合作關系,從而形成師生間的思想交流、情感溝通、人格碰撞的社會互動關系。
2.重視情感的感染與激勵。
教師的感染力就是以自己的個性去影響學生時所表現出的情緒力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以自己的專業知識、教學方法、教學技能去影響學生,同時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響學生,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中最積極最活躍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學習的水平、態度、情感進行適時、恰當的評價,哪怕是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說一句「你說得真不錯」,都是對學生的莫大鼓勵,以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改進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通過教具、學具以及多媒體等電教手段;開展數學游戲或競賽;讓學生走出課堂,聯系學校、家庭和社會進行學習;低年級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編插童話故事等來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
六、激發動機,培養興趣
1.利用教材中的新奇因素,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創新」的潛在能力,是創新意識的萌芽。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長方形的面積」教學時,先安排了一個搶答,展開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競賽。如果每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是l平方厘米,那麼下面圖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厘米?回答前三個小題,學生爭先恐後,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到第4小題時,大部分同學閉而不答、只有少數同學說是1平方厘米,此時教室里很安靜,課堂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師緊緊抓住這個機會,迅速出擊,說道:「你們想知道這個圖形的面積到底是多少平方厘米嗎?」孩子們異口同聲說:「想!」,老師繼續說:「今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發現這個規律。」在老師創設的這種情境下,孩子們進入了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們保持繼續探索的願望和興致。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學、愛學。
2.讓學生產生數學學習的成功感。
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擊,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情境,為各類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為他們走向成功搭橋鋪路,想方設法使他們獲得成功。在實際教學中針對不同學生可以採取不同的做法:對於綜合性比較強、比較靈活的問題,可以請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同學來回答;對子一般性的問題,可以請學習成績中等的同學來回答;對於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請暫時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同學來回答。這樣所回答的問題與他們的實際情況相符,回答問題的正確率就高一些、他們獲得成功的機會就多一些,他們的成就感就強一些,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濃一些,他們進行創造性學習的可能性就大一些。此外,還可以通過教師給學生及時的支持與鼓勵;教學內容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如鼓勵學生自己出題、改題,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相互考查和評議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本策略
l.鼓勵質疑問難、敢於提出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起點。創新意識的培養要從問問題開始、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大膽質疑。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麼,盡管有些一問題已經超出本節課的內容,但這些學生比起不提任何問題的學生更具有潛力。例如,在一次素質教育的研討會上,一位教師在進行「十幾減9、8」這一內容的教學時,在課將要結束時,一位學生問:「老師12-9,2減9不夠減,我是倒著減的。先用9減2得7,再用10減7得3,因此12-9=3,這樣做可以嗎?」開始會場非常安靜,片刻之後,這個問題就像一顆「炸彈」拋了出來,在場的老師們議論紛紛,顯然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不僅是授課老師沒有想到的,就連聽課老師們也為之一震。授課老師不但沒有批評這位同學,而是高度評價他敢於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並且採取了非常靈活的教學方法,及時組織同學們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最後達成一致意見。這種做法不但是合理的。而且是有很強的獨創性。
2.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教學的再創造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去積極地動手、動腦,使學生具有足夠的創造空間。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梯形面積的計算」這一內容的教學時,在對學習方法(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和情感(鼓勵學生對舊知識掌握的情況)兩方面准備的基礎上,讓學生利用舊知識找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生用10分左右的時間在小組中經過充分的討論和研究、達成一致後,把小組的研究成果寫在黑板條上貼在黑板上,進行展示。主要有六種方法。(1)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2)沿梯形的一條對角線剪開,把梯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3)沿梯形的中位線剪開後,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4)在梯形的下底上找一點,把梯形分割成三個三角形;(5)沿著梯形的上底的兩個端點畫出兩條高,把梯形分割成一個長方形和兩個三角形;(6)沿梯形的中位線向下對折,再沿兩腰中點向下作垂線,把兩個三角形向內所變成兩個長方形。 因此,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通過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再創造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3.讓想像張開翅膀,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特殊法寶。

「創新」就要建構眼前不存在(或對創新者來說是不存在的)事物的設想,這需要想像。想像是形象思維的重要方式,創新活動需要創造性形象思維能力,它是人們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對記憶中的表象,經過重新組織加工而創造了的新形象、新概念的思維活動。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分數的再認識」的教學時,老師出示了一張長方形的紙,告訴學生這張紙是一個圖形的,原來這個圖形是什麼樣子呢一?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擺出原來圖形的形狀,然後貼在黑板上。同學們的擺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通過這一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同一個長萬形可以是不同圖形的,從而體會分數的抽象性,並且對於將來學習「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分數應用題有了一個感性的基礎。
4.發散思維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形式。

發散思維是指一種沿著各種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思考從各個不同方面尋求多種答案的思維方式。在尋求多種答案的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出思維的創造成分。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復習課的教學時,結合本班人數出示了這樣一個題目: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多25%,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少百分之幾? 教師啟發學生利用多種方法來解答這道題,學生最後得到了三種不同的方法。從這三種不同的解法來看,學生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解題策略也就不同。
5.善於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自己的生活經驗解決實際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目的。結合平時的作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習,自己發現問題、挖掘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練習。聽了一節一年級「100以內數的加法」課,感觸頗深。教師在上課時,首先出示一幅同學們去春遊的圖畫。畫面上每班學生的代表舉著各班人數的牌子。畫面上還有大轎車和一個思考問題的小朋友:每輛車最多能坐80人,哪兩個班生在一輛車里比較合適?對於這個題,每個同學都能找到一、兩種搭配方案、每個人對解決問題都有貢獻。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對於各種搭配方法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大家一致評出比較好的方法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採用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到新知識和技能,使新課標下課堂教學實現自主化,合作化和探究的良好的互動模式。讓我們從每一節課做起,真正地把學生看成是「發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識容器,讓他們能在教師和他們自己設計的問題情境中,通過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從而學會生存、學會發展,這將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使命和責任所在。只有教師有創造力,才可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欲。只有在充滿生命活力與和諧氣氛的教學環境中,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結出創造之果。

小學數學探索規律是歸納推理還是演繹推理

下面這個是抄回來的,供參考:
歸納法和演繹法是邏輯學的研究方法。

歸納法是對觀察、實驗和調查所得的個別事實,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種思維方式和推理形式,其主要環節是歸納推理。歸納推理可以分為三種方式:完全歸納法,簡單枚舉法,判明因果聯系的歸納法。
歸納法的主要作用在於:
1、科學試驗的指導方法:為了尋找因果關系而利用歸納法安排可重復性的試驗。
2、整理經驗材料的方法:歸納法從材料中找出普遍性或共性,從而總結出定律和公式。
歸納法的優點在於判明因果聯系,然後以因果規律作為邏輯推理的客觀依據,並且以觀察、試驗和調查為手段,所以結論一般是可靠的。
歸納法也有其局限性,它只涉及線性的,簡單的和確定性的因果聯系,而對非線性因果聯系,雙向因果聯系以及隨機性因果聯系等復雜的問題,歸納法就顯得無能為力了。
歸納法是一種或然性推理方法,不可能做到完全歸納,總有許多對象沒有包含在內,因此,結論不一定可靠。

演繹法與歸納法相反,是從一般原理推演出個別結論,演繹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論,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三部分組成。
演繹法的主要作用是:
1、檢驗假設和理論:演繹法對假說作出推論,同時利用觀察和實驗來檢驗假設。
2、邏輯論證的工具:為科學知識的合理性提供邏輯證明。
3、作出科學預見的手段:把一個原理運用到具體場合,作出正確推理。
演繹推理是一種必然性推理,推理的前提是一般,推出的結論是個別,一般中概括了個別。
事物有共性,必然蘊藏著個別,所以「一般」中必然能夠推演出「個別」,而推演出來的結論是否正確,取決於:大前提是否真確,推理是否合乎邏輯。
演繹法也有其局限,推理結論的可靠性受前提(歸納的結論)的制約,而前提是否正確在演繹范圍內是無法解決的。

歸納法和演繹法在認識論中的辯證關系:歸納法是由認識個別到認識一般;演繹法是由認識一般進而認識個別。
一、演繹必須以歸納為基礎。
人們先運用歸納的方法,將個別事物概括出一般原理,演繹才能從這一般原理出發。演繹是以歸納所得出的結論為前提的,沒有歸納就沒有演繹。
二、歸納必須以演繹為指導。
人們在為歸納作準備而搜集經驗材料時,必須以一定的理論原則為指導,才能按照確定的方向,有目的地進行搜集,否則會迷失方向。
三、歸納和演繹相互滲透和轉化。
思維過程中,歸納和演繹並不是絕對分離的,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既有歸納又有演繹,歸納與演繹相互連結、相互滲透,相互轉化。

Ⅲ 小學數學探索規律類型的題,題目要求是:找規律,接著畫。具體題目在下方。

是畫一組圖。
前面的規律是:方塊,五星/五星,方塊/方塊,五星/五星,方塊
所以接下來應該是方塊,五星/五星,方塊
只要填三個的話就是:方塊,五星,五星

Ⅳ 求北京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探索規律教案及教學思路

有餘數除法
課題:有餘數除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掌握試商的方法,懂得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余數概念及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有餘數除法的試商.

教具和學具

實物圖及投影片,11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准備.

1.用豎式計算(兩人板演)

8÷4= 36÷9=

訂正時,由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

2.卡片口算(與板演同時進行)

( )里最大能填幾?

3×( )<22 4×( )<37

( )×2<11 ( )×5<38

二、學習新課.

教師談話:大家學會了除法豎式的寫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筆算除法.同學們看一看,今天學的筆算除法與以前有什麼不同.

1.教學例1.

(1)出示例1的第一幅圖.

提問:這幅圖是什麼意思?(把6個梨平均放在3個盤里,每盤放幾個?)

學生動手操作.用6個圓片代替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再把橫式和豎式寫在練習本上,並指名板演.

訂正時,提問:

① 在被除數下面寫6,表示什麼?(表示分掉6個梨)

② 在橫線下面為什麼寫0?(表示分完了,沒有剩餘)

(2)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如果有7個梨,平均放在3個盤里,怎樣分?分分看.

學生動手操作,用圓片代替梨.(教師行間指導)

提問:

① 出現了什麼情況?(每盤放2個,還剩1個)

② 剩下的1個梨,還能再繼續分嗎?(剩下的1個梨,不能再分)教師說明:7個梨,平均放在3個盤里,分的結果是「每盤2個,還剩1個」.怎樣列式計算呢?(7÷3= )

怎樣寫豎式呢?被除數是幾,寫在什麼地方?剛才分的結果是每盤放幾個?那麼商是幾?寫在什麼地方?(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

教師著重提問:有3盤,每盤放2個,實際分掉幾個梨?(6個)那麼被除數7下面應該寫幾?(6)7個梨,分掉6個梨,有沒有剩餘?(有剩餘,剩1個梨)

教師說明:7個減去分掉的6個,還剩1個.所以在橫線下面寫「1」.剩下的這1個,我們就叫它「余數」.(板書余數)

怎樣在橫式上寫計算結果呢?每盤放2個梨就是商2,先寫2.還餘1個,就是余數為1.為了分清商和余數,在商的後面先寫「……」,再寫「1」.即

7÷3=2……1

讀作:「商2餘1」.學生齊讀一遍.

(3)教師引導學生比較例1的兩道題.

提問:這兩道題平均分的結果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相同:每盤都放2個.不同:第1小題正好分完,第2小題還剩1個,不能正好分完)

教師說明:像第2小題這種除法,沒有分完,還有餘數,叫做有餘數除法.(板書課題)

(4)練一練:

每個同學拿出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根,還剩幾根?先擺一擺,再把下面的豎式寫完整.

訂正時,教師著重提問:

(1)商2後,被除數下面要減去幾?

(2)8是怎樣計算出來的?表示什麼?

(3)橫線下面寫什麼?表示什麼?

(4)這題的結果該怎樣說?

2.教學例2

(1)在豎式里,38和5各寫在什麼地方?

(2)怎樣想商幾?在乘法口訣里有沒有一句是五幾三十八?

相鄰兩位同學互相討論怎樣想商幾,再在全班交流.

① 有的同學可能說商6,教師板書:

還剩下8,8里還有一個5呢?說明商6小了.

② 有的同學可能說商8,教師板書:

38減40不夠減,說明商大了.

③ 商6小,商8大,所以商7合適.最後結果是商7餘5.

想:5和幾相乘的積接近38,而且小於38?即5×()<38(括弧里最大填7)

(3)練一練:

14÷4=□……□

想:4和幾相乘的積接近14,又比14小.

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想商,最後的結果怎樣說.

(4)引導學生觀察:上面三道有餘數除法,把每題的余數和除數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麼?(余數都比除數小)

如果余數比除數大了,說明了什麼?(說明商小了,商再大一些)

什麼情況下,說明商大了?(被除數不夠減去除數和商相乘的積時,說明商大了)

(4)小結:計算有餘數除法,余數要比除數小.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1)口述計算過程.

(2)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27÷5= 38÷6= 47÷9=

全班動筆練習,指名兩學生在投影片上做,便於訂正.訂正時,由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著重檢查余數的大小和別忘在橫線上寫余數.

2.發展性練習.

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3.思考性練習.

在方框里填合適的數.

這不完整你去這個網址http://www.3e.net/Lesson/sx6/Lesson_26209.html

Ⅳ 小學數學三年級同步練習第32頁探索規律(2)、(3)題怎麼做

(2) 7 4 5 (3) 22 14 26
6 14 9 12 12 (10 ) 10 21 9 16 8 ( 12 )

Ⅵ 小學奧數之探索規律題

1. 3+4(n-1) n=1.2.3.4......

2.1/1*2 =1/1-1/2
1/2*3=1/2-1/3
1/3*4=1/3-1/4
........
1/n(n+1)=1/n-1/(n+1)
所以把裡面的每一項分式 像上面一樣分開寫出就可以得到

1/1-1/2+1/2-1/3+1/3-1/4+.......+1/(n-1)-1/n+1/n-1/(n+1)=n/(n+1)

Ⅶ 關於小學四年級探索規律的數學題

(1)11*11= 121 12*11= 132 21*11= 231 72*11=792 43*11=473 121*11=1331 312*11=3432
規律就是前面的數的錯位相加, 11*11=11 12*11=12 21*11=21

+11=121 +12=132 +21=231
以此類推
(2)74*76= 5624 24*26=624 12*18=216 34*36= 1224 27*23=621 41*49=2009

74*76= 前面的位數7×(7+1)+後面的位數4×6 = 5624
24*26=前面的位數2×(2+1)+後面的位數4×6 = 624
12*18=前面的位數1×(1+1)+後面的位數2×8 = 624
...........
41*49=前面的位數4×(4+1)+後面的位數1×9 = 2009 (因為是四位數,後面的1×9=9隻有一位數並在前面加個0)

Ⅷ 求北京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探索規律教案及教學思路

12×63=756 (2-1=1 一個7 10-2=8 7×8=56 答案為756)
123×63=7749 (3-1=2 兩個7 10-3=7 7×7=49 答案為7749)
1234×63=77742 (4-1=3 三個7 10-4=6 7×6=42 答案為77742)
12345×63=777735 (5-1=4 四個7 10-5=5 7×5=35 答案為777735)
123456×63=7777728 (6-1=5 五個7 10-6=4 7×4=28 答案為7777728)
…………

閱讀全文

與小學探索規律知識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