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生的情緒 情感有什麼特徵呢
小學生以學習為其主導活動,因而其大量情緒情感內容與學習活動和學校生活相聯系。學習的成敗、在集體的地位、同伴間的關系,都使小學生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體驗。小剛因得不到電腦而情緒不高,您可以對他曉之以理,並教給他調整情緒的方法。小學生社會性情感的比重逐漸增加,義務感、責任感、集體主義情感和友誼感逐步形成。小學生的理智感也進一步發展,他們的求知慾、好奇心、學習熱情越來越穩定而深刻。 小學生的情緒表現比較外露,容易激動,具有很大的沖動性。他們不善於掩飾。高年級後,情緒的沖動性和受暗示性大為減少,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有了明顯的進步。隨著對學校生活的適應,小學生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他們的情緒狀態總體上說是平靜而愉快的。 小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其情緒總體上有以下特點: ——情緒的穩定性在增長; ——情緒的內容在不斷豐富; ——情感的深刻性在發展; ——道德情感逐步發展起來。 情緒穩定一般被看作是一個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標志。所謂情緒穩定,主要是指一個人能積極地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短時間內沒有大起大落的變化。他不大會時而心花怒放,轉瞬又愁眉苦臉。如果您希望知道自己孩子情緒是否穩定,可以讓孩子做做下面的測試。 (1)看到自己最近一次拍攝的照片,覺得不稱心。 ()你常常被同學起綽號挖苦。 ()你上床睡覺後常又起來查看門窗是否關好。 ()你對與你關系最密切的人不滿意。 ()半夜醒來,你覺得有值得害怕的事情。 ()你搞不清家長到底對你好不好。 ()你早晨起來常感到憂郁。 ()到了秋天,你常有的感覺是枯葉遍地。 ()你在高處時會覺得站不穩。 (10)當一件事需要你決定時,你覺得比較困難。 (11)你常用拋硬幣、翻紙牌來測凶吉。 (1)你需要躺一個小時才睡著。
『貳』 B站上小學生之怒的視頻中,那個小學生在優酷叫什麼
那個不是優酷的人 只是一個叫源氏flippy的播主評論下面的水軍 是他被回復小學生後怒了
『叄』 對於小學生涯快結束的作文怒要太短
畢業感言
很快,小學六年時光以飛快流過,小鳥已經長出了豐滿有力的翅膀,它要告別母親飛上雲霄。我們從剛入學的不懂事的小不點已逐漸變為了一個個即將走入中學的「大」孩子了。我們馬上就要畢業了,我們就要離開可愛的母校。在這臨別之際,我們更加留戀我們那可愛的小學。六月,是難忘的月份.一起度過六個春秋;一起分享過快樂;一起嘗過酸甜苦辣;一起經歷了失敗,更在失敗後品嘗到蜜果.
如今,我們即將畢業了,對母校,對老師,對同學……一切感言,來到這里吧!
朝夕相處的六年小學生活啊!我們怎能忘掉?
菁菁校園
當你邁著輕盈的腳步跨進博才小學時,你是否感到了一股力量,一股很強大的力量正推動著你,前進再前進呢?第一次來到這個學校的感覺我不由地愛上了這個學校,慢慢地融進了這個校園,融進了校園的生活。
從挺立的教學樓里傳來陣陣朗朗書聲,那是琴房裡貝多芬鋼琴上和諧的樂曲,那是一天的開始。偶爾隨微風傳來陣陣甜美的笑聲,那是在整天埋頭苦讀時的一段插曲,那是歡樂愉悅的見證。當同學們迎著朝霞,大步走在校園美麗的長廊的時候,那是何等的生機!當同學們踏著夕陽互相挽著談笑風生的時候,那又是何種的愜意!
夕陽西下時的博才,有著不可抗拒的美麗。那是一種詳和安靜,那是一種蓬勃生機。紅彤彤的太陽照在整個校園中,一陣微風吹來,小樹苗輕輕的搖晃,彷彿也陶醉在這如詩如畫的景色當中了。
一年又一年,風風雨雨;一日又一日,日起日落,母校的厚愛滲入我的心底。昨日,我在這兒認字寫作;今日,我在這兒茁壯成長;明日,我將從這兒起飛,塑造光輝亮麗的未來。青春的腳印留在校園的小路上,笑語歡歌,留在花壇的馨香中……母校的每一個角落,都珍藏著我們的身影,彌漫著我們的幻想,讓我們永不忘記。春雨綿綿,點點滴滴,激起思念的漣漪;綿綿春雨,絲絲縷縷,牽著我們永遠的母校....
朝夕相處的六年小學生活啊!我們怎能忘掉?
師生濃情
當我們在青青校園里讀書、做操,從這里走上成材的大道時,在這坎坷的路上,只有您——老師,是您春風般的語言,吹開我知識的花苞,是老師您慈母般的愛撫,使即使病痛中的學生也眉開眼笑……
老師,是您點燃了我心中的火苗,使星星火炬又在我胸前燃燒,就是再過十年,二十年……我心中的火苗也永不熄滅。
我們可愛可敬的老師,當你遇到困難無法解決時,老師就成了你的引路人;當你心裡有話卻無處訴說時,老師就成了你的傾聽者;當你擁有喜悅與快樂時,老師就成了你的分享者。這樣的老師,難道不能讓你由衷地喜愛嗎?
一年級老師拉著我的手 走進教室,那時候 剛和同學認識,彼此不了解,年齡的緣故吧 漸漸的漸漸的老師把我們班級里的每一位同學的手緊緊的拉在一起,彼此心裡有了對方,一起度過那麼美好的6年時光!時光漸漸流失,要離開老師了, 我真的很捨不得的啊!小學6啊,我那最純真的感情,是那麼的清澈見底啊!
「孩子,我們一塊來讀書吧!」 「孩子,到餐廳去按時吃飯。」「記得晚上不要打被子哦!」 一句句話,心中感慨不已。十多年過去了,也許,很多人都忘記了小學老師。也許有的學生會忘記自己曾經是學生,隨波逐流去了。但是,老師仍然沒有忘記我們——那些還不那麼懂事的小孩。 老師啊!仍然是老師,仍然不厭地教學著。真的是「不求聞達於校園以外,躬耕學子心」。 做為學生,做為一個受盡恩惠的學生,該怎麼樣呢?如果沒有做出一番作為,豈不是枉了當年老師苦心傳授的學問?我懷著一種恭敬的心情,心中有的,彷彿都有老師的影子,有老師那勤勉與執著,那厚道的為人。
朝夕相處的六年小學生活啊!我們怎能忘掉?
可愛同窗
1) 六年的時間,既不多,也不少。同學們都彼此希望時間能夠停止,不再向前流動。然而時間依舊那麼不緊不慢的在走,竟如流水一般地從我們指縫間流去,「滴答滴答」聲中流去。當我們發覺想要去抓抓它時,它已經消隱無蹤。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我們即將迎來生命中第一個「離」。心中有太多太多的不舍,太多太多的惜別。我們每天上學,每個人依然笑得那麼燦爛,仿拂有千萬朵鮮花同時綻放。但我們心中清楚,每個人的心裡,其實都有一種淡淡的惆悵。
2) 記住那首歌:「推開窗看天邊白色的鳥,想起你波微的笑,那是你在操場上奔跑,大聲喊:我愛你,你知不知道?
那時我們什麼都不怕,看看黑色夕陽又要落下..你說要一直愛一直好.就這樣永遠不分開.
我們都是好孩子,異想天開的孩子,相信來可以永遠愛.我們都是好孩子,最最善良的孩子,懷念著傷害我們的.
大聲喊:我愛你.........
那時我們什麼都不怕,看看黑色夕陽又要落下..你說要一直愛一直好.就這樣永遠不分開.我們都是好孩子,最最天真的孩子.燦爛的孤單的編遙遠的愛.我們都是好孩子,最最可愛的孩子.在一起為幸福落淚了」
時光匆匆流過,讓我們記住我們的友誼,永不泯滅!
時間的匆匆變換會使我們逐漸成熟,但我們知道,我們再聚在一起時,任就是「小孩子」!
即便是海枯石爛、山無棱,我們的友情依舊如常青樹似的永不枯萎!友誼天長地久,即便是分開一萬年,我們的友情依舊不變!
朝夕相處的六年小學生活啊!我們怎能忘掉?
『肆』 小學生心裡咨詢小學生的憤怒情緒有什麼特點
一、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一)入學適應問題
兒童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有一個逐漸適應校園生活新環境的問題。對小學一年級的新生來說,從校園的自然環境到教師同學這樣一種人際關系環境都是陌生的,還有學習的壓力,校規校紀的約束等,這一切都構成了新入學兒童心理適應的嚴峻挑戰。對於部分心理發展迅速的學生,以及在幼兒園受到過入學准備教育兒童,他們能很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但部分兒童則會出現適應不良現象。這種適應不良大多表現在:產生情緒障礙,如焦慮、不安、抑鬱、害怕等;注意力不夠集中,爾後對學習失去興趣;不能約束自己,總是違反紀律等。一般經過幾周的自我調節能夠逐漸適應,少數學生可能會持續數月之久。通常個性內向、膽小、謹小慎微、急躁和情緒不穩定的學生容易出現入學適應不良。
(二)學習方面的問題
生理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由於學生學習競爭加劇,學習負擔過重,同時學校、教師、家長又過分看中分數,給小學生造成嚴重的生理和心理壓力。據遼寧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 1995 年遼寧省中小學生課外作業量高於國家教委規定標准 60% ,而許多家長還給子女開「小灶」,使學生夜讀時間越來越長,多數城市有近 70% 的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不足 9 小時。加之現有的教學內容偏難,對學生學習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壓下,學生身心受到了極大損害。兒童年齡越小,學習過程中越容易產生疲勞,如果學生的學習持續時間過長,很容易造成學習疲勞,若學生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會使其視力下降,食慾不振,面色蒼白,大腦供血不足,瞌睡,失眠,頭熱,腳冷等。在心理方面則會產生抑鬱,煩躁,信心不足,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遲緩等現象。
(三)厭學與逃學問題
據調查,有厭學情緒的小學生占總數的 5% —— 10% 。這些小學生主要是對學習缺乏興趣,學習比較吃力,導致長期跟不上進度,又缺乏趕上去的勇氣和毅力,教師也沒能及時地給予鼓勵,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他們或者在課堂上東張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動畫書或玩玩具;要麼就在課堂上打瞌睡;或者乾脆逃學、曠課,到處遊玩。有些農村的孩子厭學情緒還得到家長的支持,乾脆輟學在家,幫父母幹活,做生意等。還有一些優等生,由於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一旦別人超過自己或自己的目標未達到,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四)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
人作為社會人,都有與人交往的需要,通過正常的人際交往、溝通,人就能獲得正確合理的社會知識經驗,同時獲得生活學習的知心朋友,獲得困難時的支持幫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會使人無法滿足依戀感,內心苦悶而無法宣洩和排除,影響了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心理需求,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於目前的小學生絕大多數為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交往的對象多為成人,在這種不協調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為中心」的「順境」下生活的,因此,學生普遍存在著較任性、固執、依賴性強的特點。當他們進入一個新的集體後,在集體中的位置已改變,但仍然以自我為中心去與人交往,因而在與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獨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難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從而致使小學生不能也不會與人正常交往。在與他人接觸中常出現過重的恐懼感,過強的防範心理,其結果是封閉自己。而且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忽視對學生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小學時期,教師是學生理想的目標,公正的代表,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教師如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感到失望,會有一種壓抑感,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師生關系淡漠。這種以學生失敗而告終的交往還會在小學生與他人交往中遷移、泛化,加重人際交往的焦慮感。
(五)意志障礙
這類小學生主要表現為意志薄弱,缺乏行動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廢,容易上當受騙,愛說謊話,不能經受學校和生活帶來的正常競爭,不能正確地面對挫折,行動放任自流。中國的家長歷來很重視孩子的安全問題,對他們百般呵護甚至溺愛,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自然當他們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就會無所適從,甚至採取消極的逃避方式,這種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於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問題了。
(六)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是指擾亂他人或給個人身心造成妨礙的行為,主要表現為攻擊、逃避、自暴自棄等。按性質劃分,問題行為可以分為過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個體行為對組織紀律和社會一般生活准則的觸犯或違背,這種問題行為常常是由不恰當的需要、好奇、好動、試探、畏懼、缺乏經驗和認識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問題行為,是指個體行為對一定的社會道德規范、對集體利益與他人利益的違背或侵害。這種問題行為一般是由錯誤的意識傾向或個性特點所造成的,因此表現出經常型、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點。
(七)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指小學生人格的發展不協調。主要表現為心胸狹窄,嫉妒心強,異常固執,我行我素,人際關系緊張。
(八)依賴心理
由於小學生自身的特點,還沒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長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關心和愛護下,因此形成了小學生較強的依賴心理,首先表現為對環境的依賴,如天氣的變化不能適應,不知道添減衣服,需要老師或家長的提醒才行,否則很容易感冒。其次表現為自責傾向。這一現象在小學生中較多,危及著他們的心理健康。自責傾向是指當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經常認為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心理。自責傾向的根源是對失去別人的愛不安。當學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師、朋友拋棄時,往往形成自責傾向,如,父母、教師對兒童過分嚴厲、專制,則挫傷了兒童自尊心,兒童感覺不到來自權威人物的愛,從而出現自責心理;當對別人的愛渴求過強時,一點小過失就會使小學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愛了,這樣的兒童往往有很強的依賴心理。
(九)考試怯場的恐懼心理
由於考試和升學的壓力,部分小學生臨考時處於緊張而又恐懼的情緒狀態。尤其是畢業班的學生,面對排名次和決定人生前途的升學考試,大部分學生感到精神緊張,壓力很大,他們渴望成功,也擔心遭到失敗。有的學生平時成績不錯,稍有一次失敗了,就懷疑自己的能力,過分自責,產生焦慮心理,導致對下次考試的擔憂,總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場就心煩意亂,身體顫抖,本來應該答上的問題在腦中毫無印象,發揮失常。嚴重者還會出現生理異常反應,不能正常參加考試。長期這樣,會造成其心理變態,性格乖僻和行為異常。
二、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成因
(一)來自小學生自身的因素
1、遺傳因素
在農村,由於近親婚姻造成兒童生理發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殘疾,智力偏低等,這使得他們不能很好地學習和生活,常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其他人也用異樣的眼光去看他們,必然造成他們的一些心理問題。
2、氣質類型
小學生同成年人一樣,氣質類型可分為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鬱質四種。其中,膽汁質和抑鬱質類型的學生對不良刺激反應敏感,他們極易產生不健康心理。就教師批評而言在我們看來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對他們來說卻是莫大的打擊。如遼源市一小學生因受老師批評而服毒自殺的事件,恐怕與那位學生的氣質類型有直接的關系。
3、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心理需要
童年期兒童的身體發展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緩的階段,其大腦的發育趨於成熟,這對其心理發展極為有利,因此,童年期兒童的心理發展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但因為其心理還不夠穩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擾而發生變化,因此也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二)來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小學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環境,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小學生的情感意志,影響其心理的健康發展。
1、父母的溺愛
眾所周知,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已經20多年,使我國的家庭發生了重大變化: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在獨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視子女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護,不願讓他們受一點委屈,經歷一點風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錯誤時,父母也不說一個「不」字,天長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獨尊」的心理,當他們走進學校,走向社會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時,便不能接受,無所適從。
2、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有的家庭,父母從來不把子女看作是與自己平等的一員,認為子女只能逆來順受,惟命是從。他們對子女過於嚴厲、粗暴和專制。還有的獨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愛的誤區」,對子女過高要求,過度期望,過分保護,過度溺愛。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學習要求過高,琴棋書畫樣樣學,英語電腦門門通,考試名列前茅……只要學習好就言聽計從,有求必應。而一旦失誤,就挖苦諷刺,棍棒相加。家長這種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和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損害,獨立性受到壓抑,加上彼此間生活觀,價值觀等存在差異,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間關系緊張,隔閡加劇,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懼、膽怯等消極心理品質,誘發心理問題。
3、家庭氣氛不和諧
隨著離婚率的不斷上升,給越來越多的孩子帶來了不幸,嚴重破壞了兒童正常的生活環境,給他們造成的心理創傷難以癒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離婚的父母,有的沒人要子女,有的隨法院判決,不管哪種情形,都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學齡期就仇視社會,嫉妒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還有在經常發生沖突的家庭中,有心理問題的兒童比例比較大,研究證明,家庭沖突不僅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還會導致孩子在神經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態。
(三)來自學校的因素
1、學習負擔過重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小學生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他們背負著父母的希望和老師的期望。由於素質教育還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輕德,重分數輕能力,重書本輕課堂的現象依然存在。老師評價學生,社會衡量學校,理論上是全面發展,實質上是分數和升學率。為了追求升學率,加班加點,題海戰術,價值了學生的負擔。這種局面使小學生疲於應付,心理極度緊張,導致他們用腦過度,皮層機能降低,從而影響學習效率,造成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或者產生焦慮、苦悶、壓抑、恐懼等不良心境,久而久之,部分人就會不同程度地產生心理障礙。
2、教師教育方法失當
小學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它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然而一些教師把學生考高分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忽視心理素質的教育和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小學時期,小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和愛護。如果教師缺乏理解、耐心和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感到失望,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師生關系淡漠,這種以學生失敗而告終的交往還會遷移、泛化到小學生與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際交往焦慮。
3、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幾乎是空白
過去由於受政治因素的影響,我國曾不公正地對待心理學。80年代初,我國在部分高校恢復了心理學的教學科研工作,盡管普及心理學科學知識的工作已經做了20多年,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進入小學課堂,小學普遍沒有心理健康指導機構,國內較少的心理專家和心理醫生對小學生來說更是鞭長莫及。
(四)來自社會的因素
1、社會競爭的加劇
雖然小學生還沒有直接接觸社會,但他們的父母、老師和周圍的人無不在給他們灌輸一個事實: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信息傳播的瞬息萬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競爭機制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使得小學生不得不體會到競爭的壓力和生活的壓力,導致他們對現實充滿迷茫和困惑,產生無所適從的心態,從而引起各種心理問題。
2、社會不良行為的影響
在社會環境還沒有達到凈化的情況下,新舊體制的共存,法規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腐敗現象的滋生和不健康東西的泛濫;一部分人的社會道德水平滑落,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兒童,這些影響都是不容忽視的。
三、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對策
日益突出的小學生心理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但它並非洪水猛獸,它既然有形成發展的過程,我們就必然能找到預防和矯治的方法和措施。我們認為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必須重視,雖然真正患心理病的學生僅僅極少數,但是我們發現學生中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和行為偏差問題隨年齡增長,因此需要對全體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長、學校、社會及有關部門都來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並採取積極的對策,努力去解決這些問題。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對策。
(一)學校應採取的對策
1、小學心理健教育的原則。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面向全體、寬容、保密、持續」的原則: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分析的最大不同,心理分析研究的前提是把人作為有心理問題需要矯治,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人的發展需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並非是假設小學生群體中大量存在心理問題,而是所有的學生都要心理健康發展,個別學生確有心理問題可以通過面向全體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矯正。
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寬容地對待這一個學生的一切。寬待每一個學生,就不能把學生分類,不能假設班級學生存在好、中、差三等,不能因為學生家庭經濟文化行為習慣不同而看不起學生。缺乏對學生的寬容,心與心難溝通,教師與學生難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難以進行。教師用寬容的態度接納每一個學生,包括他的優點和缺點,以及不能原諒的錯誤,要相信所有的學生都可以教育好,如果有問題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和適時的問題。
保密事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學生對教師敞開心扉,教師一定要保密。談話紀錄、心理測試資料都要妥善保管。保密的對象包括學生本人、家長和其他的老師,不能隨意使用學生個案資料,保密還要有時間的規定。
心理健康教育要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持續含有兩層意思,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系列化,一是要有長期的規劃和打算,要明確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應急任務,而把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小學教育的一部分,伴隨整個小學階段。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途徑和方法
團體輔導。團體輔導採用專題講座、專題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向上的精神。團體輔導通常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因為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學生的心理素質是以集體心理為中介而內化發展的,所以,班主任要根據本班的實際和團體輔導計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著力培養良好的班級氣氛,使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這也是時代發展對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心理輔導室。心理輔導室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也接受學生的主動咨詢。心理輔導室的工作應該專業化,教師應培訓上崗。心理輔導室要有專任教師負責和專門的工作計劃,固定的開放時間,固定的場所。小學生心理輔導室的環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還要增加兒童的特點,讓小學生一進門便喜歡它,彷彿進俱樂部活動一樣開心。心理輔導室的名稱可以童趣化,例如可叫作「金蘋果」俱樂部等。
個案教育。小學生個案教育是對上述兩種心理輔導的補充和深入。個案的對象應有典型的意義,可以是智優學生、智力臨界學生、模範學生、問題較多的學生,學生作為個案對象,可以讓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據研究的需要而定。個案教育一般要做較長期的跟蹤研究,一個學生在校接觸許多的教師,因此學生個案教育最好採用合作的方式進行,以負責人為主,幾位教師共同觀察和研究同一對象。個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記錄,盡量詳盡,如觀察筆記、談話記錄等。記錄一定要真實,還可以寫記錄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學生的個案資料,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個案研究不公開。
測試與矯治。採用問卷調查、測試紙等手段充分了解學生群體現狀,而後找出存在普遍意義的問題。測試量表宜採用心理專家提供的專門設計的量表,一般不提倡使用自己設計的心理調查表。測試的數據資料僅供參考而已,所有的數據都不可全信, 因為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數據表現的。通過測試調查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團體輔導、心理輔導俱樂部活動、個案教育等,進行必要的預防和矯治,促進小學生整體發展。
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小學開設心理健康課程,以幫助小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該課程可分為心理衛生與健康科普和實際訓練操作兩部分。前者是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課,後者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等,藉此掌握一些轉移情緒、宣洩痛苦、克服自卑、樹立自信等心理調節手段,防患於未然。
(二)家庭應採取的對策
1、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和人際關系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有的甚至是家庭問題的表現和延續。因此,無論是了解學生心理與行為偏異的原因,還是咨詢、教正計劃的制定與實施,都需要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持與配合。
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議如下:
家庭教育要重視培養孩子美好的心靈,幼稚的心靈更需要關心。首先家長要知曉孩子的心靈更加需要關心,從小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個家長應盡的義務。例如小學生在學校里被老師批評時,希望其他人能安慰他、勸解他,可是小學生被老師批評後,回家還會被家長變本加厲地再批評一頓,孩子肯定會感覺很委屈。因此,老師和家長應默契配合,由一方擔任批評的角色時,另一方擔任勸解,萬不可兩面夾擊,要給孩子「溫暖的家」的感覺家庭教育要重視培養孩子美好的心靈。
要傾聽孩子說話。家長往往習慣於自己說話,讓孩子聽話。在學校里一個教師面對幾十個學生,主要也就是教師說,小學生說話的機會相對少,說心裡話的機會更少了。家庭應該是孩子說心裡話的地方,家長要注意把說話的機會留給孩子,特別是內向的孩子,家長更要予以重視,鼓勵孩子多說話。家長不能因工作忙忽略與孩子的思想交流。特別是父親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有研究說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在孩子的健康成長中地位重要,建議工作忙的父親們每周至少要與孩子共同用餐 3 — 4 次,在餐桌上的話題往往比較輕松,當孩子說話家長傾聽時是最美好溫馨的時光。
寬容與約束都重要。對孩子寬容好還是嚴格好,並沒有一致的意見,現實中家庭教育失敗的教訓往往過分寬或過分嚴。家長應平等地對待孩子,在寬容孩子的同時要給孩子必要的約束。過分寬容則陷於溺愛,過分嚴格則寡愛。家長要明白這樣的道理,孩子的快樂性格不會是在訓斥聲中養成,家長的適時表揚比其他物質獎勵更能幫助孩子養成好品性,表揚孩子與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不構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悅的幸福人生基礎從鼓勵與表揚開始。
2、父母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子女的成長
由於傳統教育觀的長期影響,我們的父母不具備系統的教育子女的理論知識,指導思想有試偏頗,教育方法不適應孩子的發展規律。要改變這種形狀,小學生的父母亟帶需接受比較系統的再教育。社會也有責任給他們提供學習的條件,如舉辦家長學校,使家長正確認識和處理家庭同子女教育之間的關系,積極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最大限度地減少溺愛型和專制型家庭,使小學生的父母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並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子女的學習和發展。
3、父母要慎重對待離婚
父母離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寧靜,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愛或母愛,不少子女因此心理開始扭曲。為人父母者,當夫妻關系不和時,為了未成年的子女,千萬不要輕易去趕時髦、鬧離婚。即便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在離婚前,也應當多為子女考慮考慮,畢竟孩子是無辜的,而且他們正處在發展時期,給他們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是我們的責任。
(三)小學生自身應採取的對策
1、小學生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社會交往,並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
小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必須有計劃、有目的地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和社會交往,如夏令營、手拉手活動、體育比賽、文藝活動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多種多樣的興趣和愛好,學會觀察、分析、評價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愛、自信、自製的良好心理品質,滿足自己接觸社會,進行社會交往的較高級的需要,也有利於形成並長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那些已經形成的不良行為習慣,小學生應當在教師和家長的直接指導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
2、小學生要學習一些簡單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小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幾種常用方法,如:(1)學會放鬆。知道緊張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是可以通過想像、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體育活動、聽音樂、唱歌、閱讀、睡覺等方法調節放鬆的。(2)與人談心。要使小學生知道有問題要學會求助,在學校可以找老師、心理輔導老師談心;在家裡可以找長輩、親友談心;在社會上也可以有談心的對象,如心理咨詢電話等等。無論何事何時都可以與人談話,學會與人談心一輩子受益。(3)學習寫日記或周記。小學生要學慣用筆與自己談心,把心靈的軌跡用文字描繪下來,對心理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和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公開日記要得到本人的允許。小學生也不用過分擔心自己的內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學會坦然地對人與對己。
3、小學生要善於求助,尋找支持
尋求幫助是現代人所應具有的積極態度,面對壓力、困惑,要尋找心理支持,以獲得良好的幫助和指導,有問題,可以和師長、親人、朋友談。求得幫助的過程,也就是一個自助的過程,我們所獲得的不僅是這一次的辦法,而是自己的更多體會。心理咨詢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通過心理咨詢,可以使咨詢對象的認識、情感和行為有所變化。在這個豐富的社會,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它的質量是完全可以改變的提高。
(一)入學適應問題
兒童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從校園的自然環境到老師、同學的人際關系環境都是陌生的,還有學習的 壓力校規校紀的約束等,都構成了新入學兒童心理適應的嚴峻挑戰。部分兒童會出現適應不良現象,大多表現在:產生情緒障礙,如焦慮、不安、抑鬱、害怕等;注意力不集中,然後對學習失去興趣;不能約束自己,總是違反紀律等。
(二)逃學與厭學問題
據調查,有厭學情緒的小學生占總數的5%——10%。這些小學生主要是對學習缺乏興趣,學習比較吃力,導致長期落後,又缺乏趕上去的勇氣好毅力,老師沒能及時地給予鼓勵,挫傷了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他們或是在課堂上東張西望、魂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動畫書或玩玩具,或是打瞌睡,有的乾脆逃學、曠課。還有一些優等生,由於心理承受較差,一旦別人超過自己或目標未達到,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三)人際交往問題
由於目前的小學生絕大多數為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交往的對象多為成人,是在「以自己為中心」的「順境」下生活的,因此,學生普遍存在任性、固執、依賴性強的特點。進入新的集體後,在集體中的位置已改變,但仍以自我為中心去與人交往,常常是唯我獨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難不能克服,缺乏自信心;交往中出現過重的恐懼感,過強的防範心理,其結果是封閉自己,導致人際交往的焦慮感。
(四)過度依賴問題
現在社會,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百般呵護,甚至溺愛,造成孩子自立能力差。遇到困難時一次又一次向父母求助,得到幫助時,就生成了依賴感。隨著這樣的惡性循環,小學生就像溫室里的花,經不起風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
獨生子女缺少玩伴,在班級集體中表現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由於居住條件的改善,大多數家庭獨門獨戶,小學生放學後在家裡和電視、電腦為伴,沒有交往的小夥伴。由於缺少交往活動,在班級集體中往往幾個能乾的學生無法合作做好一件小事,不懂得互相幫助。
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家庭管教過嚴,一進家門就做作業,以至於一出家門彷彿小鳥飛向天空,到了學校就任性發泄放縱。
小學生能力普遍提高,個別學生自我表現欲強。父母文化程度提高和社會教育媒體的影響,當代小學生的一般知識水平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比較高,但是個別小學生自我表現欲太強。有的學生覺得自己很聰明,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上課舉手發言很積極,只要老師沒有請他回答問題,他就會認為老師不喜歡他,故意講話、吵鬧,甚至鬧得無法上課,他的真正的意思不是要跟老師搗亂,只是希望老師注意他,讓老師看到他的能幹。
『伍』 小學生誇張句大全
1.團團如果跌一跤,幾個舉重運動員都扶不動他,只能用起重機吊起來。
2.球球跌跤,會像皮球一樣,從房間這一頭滾到那一頭。
3.圓圓的床和椅子是用三寸厚的大鋼板製成的……
4.小朋友乘棉花糖氣球飛來。
5.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雲。
6.精妙世無雙。
7.昨天我給我媽媽打電話,我問媽媽最近家裡怎麼樣。媽媽說家裡沒什麼事。媽媽說有一家來要化肥錢的。我媽媽這樣評價他們的化肥:你們兩年前化肥頭幾天耕地還有那,我撿起一個來裝到槍里打死了一群兔子。
8.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9.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就像半天里起了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了。
1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1.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12.我捋起袖口,將鍋湊到水龍頭,沖滿水,然後張開「如來神掌」先給它來一招「倒轉乾坤」,再來招「天昏地暗」,最後來個「盪氣回腸」。一番折騰,累得我「氣喘如牛」。
13.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15.教室里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也聽得到。
16.她一點胃口也沒有,飯沒入口,人就飽了。
17.伸手取弓,那箭早已呼嘯著射中目標。
18.我的心像刀絞一樣。
19.天空中下起了豆大的雨點。
20.烈日下,柏油路都快融化了。
21.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
22.他餓得都可以把一頭大象給吃了。
23.我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24.他家窮得快揭不開鍋了。
25.玻璃干凈得能當鏡子。
26.他的聲音難聽極了,簡直能震碎人的耳膜。
27.巴掌大的地方還開宴會?
28.班裡靜得連針掉了都能聽見。
29.雲朵般大小的飛機在藍天上如火箭有樣飛翔。
30.飛機以飛碟的速度在藍天軌道上狂奔著。
31.一個裝著一對鯨魚的米格飛機在被烏雲蓋的就能看見芝麻粒那麼大小藍色的藍天上如同蝸牛般的火速飛翔著。
32.隆隆之聲傳來,抬頭看去,只見一架銀灰色的龐然大物出現在頭上。前身昂揚,兩翼舒展,恰似一頭上古鷹鷲盤旋於黛藍長空之上。
33.這塊地方沒有巴掌大,怎麼能蓋房子呢?
34.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
35.雲朵般大小的飛機在藍天上火箭樣飛翔。
36.飛機以飛碟的速度在藍天軌道上狂奔著。
37.要說渴,真有點渴,嗓子冒煙臉冒火,我能喝他一條江,我能喝他一條河。
38整個禮堂擠得連根針也插不下。
39李醫生給人看病,葯方沒開,病就好了三分。
40有一位小姐,她的笑聲象是把她全身浸在冷水裡發出來的一般.
『陸』 海門一小學生跳樓墜亡,家長怒懟老師,這是怎麼回事
事情發生在2020年5月25日,海門三星小學六年級學生周某在學校的樂秀樓前躺在地上被其他學生看見並迅速報告老師,但是這個年輕的生命已經消逝,即使120趕到現場也未來得及進行救援。周某的家長怒懟學校的老師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孩子死亡原因是老師的訓斥。按照家長的說法,其小孩周某在去世當天與往常並無異樣,正常的去上學,並且在家裡也沒有和家人存在任何的爭執。到學校後會跳樓是因為老師布置的作業沒能完成,被老師訓斥之後一時想不開後選擇跳樓。而這也是家長怒懟老師的主要原因,認為老師不該對學生進行訓斥。
最後:不管是家長、老師還是學校,肯定都是希望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的,誰都不願意出現這種事情,那麼三方一定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不要讓一些悲劇再次發生。
『柒』 小學五年級作文(喜,怒,哀,樂)片段
鏡頭一:喜
今天,在上數學課時,老師宣布:「今天輪到這組同學當班長!」哪組?哪組?我瞪大眼睛找是哪組同學當班長。這時,同桌對前桌說:「太棒了!今天咱們當班長了!『我聽了,恨不得蹦起三尺高——我也是班長了,哦,真是太讓我驚喜了!
鏡頭二:怒
我還在高興,忽然,廣播里宣布:「今天郭金玲老師病假一天,課由班主任自行安排。「我一聽,心涼了半截。今天音樂課又上不成了。我想起那枯燥的數字,又想起那跳躍的音符,對比一下,我更願意上音樂課。這時,我生氣極了!在看看班主任老師那手中的粉筆,只覺得老師的嘴巴是在動來動去,可究竟說了些什麼,我一個字都沒有聽進去,只顧著生氣了,真是怒啊!
鏡頭三:哀
我的怒氣還未全消,這時,看見老師拿出一疊試卷,聽見老師說:「我們昨天考的試卷現在發下去。」我馬上提起了精神,要知道昨天的考試我答的還是很不錯,不說是滿分也在90分以上的。可是,卷發下來,我也傻了眼,鮮紅的87分嘲弄似的看著我,那一個個紅叉子向我眨眼在跟我斗氣。怎麼是這樣?我想一定會被媽媽罵,想起媽媽罵我的情景,我真哀呀!
鏡頭四:樂
終於熬到了中午放學,我直奔食堂想占個好位子。進得門來定睛一看,哇!有我愛吃的紅燒排骨、糖醋魚、雞翅……我把上午的不愉快放到一邊,趕緊盛了一份飯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嘿!我像吃到了蜜糖一樣,甜滋滋的。真樂呀!
哦,喜怒哀樂的校園生活啊!你陪伴了我一天又一天,讓我歡喜讓我憂,讓我健康成長,回味無窮。
怎麼樣,你喜歡我的校園生活嗎?你想體驗我校園里的喜怒哀樂嗎?那就和我聯系吧!。
『捌』 給小學生起帶有特徵的經典外號有哪些
小學生情緒的發展特點人們認為「頭腦」和「心靈」是組成人類精神世界的兩大重要部分,「頭腦」是認知的領域,它給人的行為以方向,「心靈」是情感的領域,它給人的活動以色彩。就是因為「心靈」世界的存在,以及有情緒、情感這樣的染色劑、催化劑的存在,所以人類的生活才那麼多姿多彩、有聲有色。在小學階段,情緒、情感使這一特殊時期的主角——小學生也有了這樣色彩斑斕的生活,領略著人生五味。但是,由於小學生正處於從一個無憂無慮的幼兒轉變為一個初探人生規則、初識人生百味的少年郎的過渡時期,所以相較於其他年齡階段,小學生的情緒、情感所呈現的特點是別具一格的,有其明顯的年齡特徵。小學生情緒發展的一般特點:學齡前兒童在家庭教育的影響下,情緒情感也在不斷地發展著,他們各種高級情感或社會性情感也在初步發展著。但是,在整個學齡前期,兒童由於經驗和智力水平的局限,情緒豐富性、深刻性和穩定性都還很差,並且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也很弱。進入小學後,生活環境的改變、認知能力的提高,使其情緒也得到了顯著的發展。1.情緒的穩定性逐步增強兒童進入學校以後,在集體生活和獨自學習活動的鍛煉和影響下,控制、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開始發展起來。雖然小學生的情緒仍然具有很大的沖動性,還不善於掩飾、控制自已的情緒,但他們的情緒已開始逐漸內化,小學高年級學生已逐漸能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表現以及隨之可能產生的後果,情緒的穩定性和平衡性日益增強,沖動性和易變性逐漸消失。而且小學生尚未面臨繁重的學習壓力,因而其基本情緒狀態是平靜而愉快的。上述的特點是與學前兒童的情緒比較而言的。一般來說,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情緒仍還很不穩定,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還很弱。表現為:第一,情緒經常變化和反復無常。一種刺激激起的情緒反應很快就會被另一種刺激引起的情緒反應所代替。第二,情緒的迅速轉化。當出現新異刺激時,最初會產生強烈的情緒,但隨著這類刺激的反復出現,情緒就會迅速減弱,甚至產生相反的情緒。2.小學生情緒的豐富性不斷擴展對於小學生來講,學習是他們的主導活動,因而大量與學習活動和學校生活有關的事物構成小學生情緒的主要內容。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如寫作業、背誦課文等成為小學生最主要的需要。學習任務完成地順利,滿足了需要,小學生就會迅速產生愉快的情緒情感體驗,反之則會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而且,小學生是在學校、班級這樣的集體中學習和生活的,所以他們在集體中的地位以及與同伴之間的關系、老師之間的關系,學校、班集體對個人的要求和評價等,都會引起小學生的復雜多樣的情緒體驗。同時,小學生的各種高級情感也在不斷地發展中,高級情感的加入及不斷豐富更加充實了小學生的情感世界。小學生在加入少先隊前後,逐步接受一些共產主義道德觀念的教育,加上學習了思想品德、社會和自然等學科,他們的情感體驗就和國家、民族、社會等大集體聯系起來。他們也會被歷史上的民族英雄的舍己為人、模範人物的堅毅頑強、科學家的刻苦鑽研等崇高精神所感染,產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感。小學生在各種各樣的班集體活動、少先隊活動、社會公益活動中,能感受到人與人、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逐漸養成團結、友愛、互助、愛勞動、集體榮譽感、責任感等良好的個性品質。這樣,小學生的情緒情感的內容日益豐富起來。3.情緒的深刻性不斷增加小學生的情緒與學前兒童相比,不但在內容上豐富多彩了,而且其情緒體驗也更加深刻了。例如,有關的研究證實,同是懼怕的情緒體驗,學前兒童主要是怕人、怕物、怕黑、怕吃葯打針等具體的事物,小學生雖然也同樣怕這些具體的事物,便的是對學校的恐懼,如怕學習不好,考試成績太差,怕受家長、老師的批評,怕受同學的譏笑、歧視,等等。研究還發現,同樣一種消極的情緒,如憤怒,小學生對其的體驗比學前兒童要現實得多。如學前兒童會因為父母因有事而取消去游樂園的計劃而感到憤怒,小學生則可能了解到實際原因即父母工作忙等而產生失望感;學前兒童常因父母的一些日常生活規定如飯前洗手、常剪指
『玖』 如何讓小學生控制憤怒情緒
某同學動不動就愛發脾氣。只要稍有不順心的事,他就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總要拿哪個人或哪件東西來出出氣。上課受批評,跟老師慪氣,在學校同學們有哪些不小心碰到他的時候就誰邊發脾氣;總而言之,就是喜歡發脾氣。而且,他的脾氣還有個特點,那就是怪別人不好,因而總要罵人、摔東西,把他們當成「出氣筒」。比如,上課玩東西被沒收了,跟老師發脾氣說「小心你玻璃窗,哪天我就砸爛去」,同學掃地時,掃把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腳,就罵同學,別人反抗就動手,人人都把他當成我們班的不定時炸彈,誰惹他誰倒霉。[分析]
憤怒是個人的欲求和意圖遭到妨礙時產生的一種消極情緒體驗。許多小學生,由於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較差,沖動性較為明顯,因此常常在不該發脾氣的時候發脾氣,因為一點兒小事就會相互打起來,因為父母的某些做法不夠合理而沖他們大喊大叫……但小學生的憤怒來得急,去得也快,比如有的小學生可能今天因為發生一些矛盾而大發雷霆,而明天兩個人就可能一塊兒做游戲,這一點在小學低年級表現尤其明顯。在日常生活中,引起憤怒的原因很多,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憤怒的情緒體驗。憤怒是一種有害的情緒狀態,常常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如同學關系疏遠,師生關系緊張,而且長期、持續的憤怒對個體的健康損害也是極大的。過度的憤怒甚至還會使人喪失理智,引發犯罪或其他後果,因此控制憤怒的情緒十分重要。
[給孩子介紹了一些方法]
由於憤怒常常是突發性的情緒反應,在所有的情緒控制中,憤怒的控制是最難做到的,即使成人也會有「勃然大怒」的時候。但是,憤怒和其他情緒反應一樣也是可以控制的。
1.情境轉移法。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會使人產生憤怒的情緒。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我就讓學生們要盡量避開,暫時躲一躲,以免刺激他發怒。比如,可以出去走一走,聽聽音樂,或者和談得來的朋友在一起聊聊天,干點兒自己喜歡的事,心情就會好起來。
3.評價推遲法。我們通常都有這樣的經驗,一件當時使你感到「怒不可遏」的事,過了一段時間後,就會感覺到已經不那麼值得生氣了。因此,當我們因為某件事情要生氣時,不妨先把它放下,等過一個小時、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之後再去想它。
4.情感宣洩法。如果有的事情或人有充足的理由使我們發怒,這種情況下不妨坦率地把心中的不滿講出來,你就會發現心裡會爽快一點兒。也可轉移目標發泄出來,比如去打沙袋,或去跳健美操,都能減少憤怒對自身的傷害。但要注意情感的宣洩要以不損害他人的利益為前提,不可在情緒的支配下,做出過激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