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團子小學生

團子小學生

發布時間:2021-03-13 14:15:39

『壹』 小學生吃糯米做的團子行么

涼了肯定不好吃而且對胃不好,但是糯米團子不吃多是沒問題的,吃多了不容易消化,現在的小孩買來應該也留不長吧,錢錢也有限吃多應該還好。只要你做的衛生沒問題的。

『貳』 小學生三年級日記65個字怎麼寫

做清明果雖說離清明還有一段時間,但我們農村人家已經開始采艾青,做些清明果嘗個鮮了。雙休日,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村前的小溪邊,采來了嫩嫩的艾青。收拾洗凈後,媽媽把洗好的艾青放在水中煮了一會,並在水中放了少許鹼末,說是這樣煮出來的艾青不會變黃,當然,我是無法弄清這是什麼緣故。當艾青煮熟後,媽媽就把早已磨好的米粉放進鍋里,趁著熱鍋開始揉粉團。做青果開始,媽媽邊說邊擰下一個青粉團,用大拇指與食指進行擠壓使其成為一個「小碗」,放入一勺餡兒。媽媽說:「餡兒不能放得太多,否則擰花邊時會擰不好。」說著手飛快地舞動著,花邊是又漂亮又整齊,我看的是目瞪口呆,只顧著張大嘴巴,顧不上媽媽說的竅門了。媽媽邊做青果邊給我講清明果的來歷:傳說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李秀成得力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上前幫忙,將陳太平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沒有抓到陳太平,清兵並未善罷甘休,於是在村裡添兵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陳太平帶吃的東西。回家後,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麼東西給陳太平吃時,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計上心頭,連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凈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隻只米團子。然後把青溜溜的團子放在青草里,混過村口的哨兵。陳太平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後,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後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御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接著,媽媽又告訴我家鄉人做清明果分甜、咸兩種。用清明草和適量糯米粉加工成皮子,包入豆沙餡,壓成圓模蒸熟則為甜清明果;包入冬筍丁、豆腐乾、腌菜餡等,做成餃子形的為咸清明果。我一邊聽著媽媽的介紹,一邊看媽媽的樣子自己動手實踐做青果。我擰了一塊米粉團,像搓湯圓一樣在我的手上滾啊滾,然後用手指捏,捏成了又薄又圓的一張麵皮,再把餡兒放在麵皮中央,像包餃子一樣包了起來。剛開始包笨手笨腳的,把青果的花邊擰得不成樣子。不過,我沒有放棄的,從失敗中得出了經驗:皮不能太薄,中間要厚一點,這樣包出來的青果不會破皮。包了幾只後,我做的青果有點像模像樣了,為此媽媽直誇我有進步。看著篩子里的一隻只青果,我的臉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回老家過清明節作文300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掃墓的習俗由來已久,大約自後唐開始,成為永久固定的儀式。而儀式可以分為二種,一種是「掛紙」,另一種則是「培墓」。
四月四日那一天,我們全家帶著豐盛的水果,前往我們的目的地,就是於寶塔禪寺,幫我的外公、外婆掃墓。到了禪寺,映入眼簾的是人山人海的人潮,都是前來表達慎終追遠之意的人們。我們也開始忙碌了起來,一會兒忙著裝水果,一會兒忙著端盤子。之後,師父還叫我們去上香,對祖先表示我們的敬意。
一年一度的清明掃墓,總帶給人許多感想,就像人們所說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所以,我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共處的美好時光,才不會造成許多遺憾。同時更要孝順父母,不做讓父母傷心的事情,生氣時不頂嘴,出遠門時要跟父母報平安,有空多陪父母聊聊天,不惹父母生氣,常帶父母出去走走,散心透氣等。最重要的是,孝順父母不一定是要有錢,而是要有心。
回老家過清明節作文300字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濕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凈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發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才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嘆和無邊的自責,背負一團心冷在風里哀號盤旋。
回老家過清明節作文300字
夜裡雨聲,閑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
心裡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00多年歷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現代人眼裡,「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系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回老家過清明節作文300字
清明節前夕,我們全校師生來到岱山公園門前,開展了「承傳民族精神,爭做車城主人」清明節主題大隊會活動。
主題大隊會開始了,經過出旗後,一位大哥哥向我們講述了陳岱山同志的事跡。大家都知道,清明節是一個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親人所設立的節日,而我們來到岱山公園,也正是為了紀念在熊熊烈火中為搶救國家財產而英勇犧牲的青年陳岱山。聽了這位大哥哥的介紹,更讓我們懂得了岱山公園的紀念意義和汽車工業對人類的重要性。聽著大哥哥的訴說,眼前彷彿呈現出了一片火海,隆隆的聲音在耳邊轟鳴,火光在眼前跳動,年僅二十幾歲的陳岱山同志拎著油桶在火海中倒下了………想著想著,一種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也為國家少了這么一位好同志而感到惋惜。
接著同學們表演了各種各樣的節目,如:跳舞、詩朗誦………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是一、二年級小同學們跳的舞蹈。看得出來,那些小同學跳得特別賣力,舞姿是那麼優美。她們的一顰一笑,都是那麼可愛,那麼的富有童真,而又不乏成熟的氣息。然後,就輪到一年級入隊儀式了,他們是繼我們之後的又一代,承接著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應了大隊會的標題「承傳民族精神,爭做車城主人!」
最後,我們游覽了岱山公園,祭奠了陳岱山烈士,天空是那麼蒼涼,彷彿也在悼念陳岱山烈士,崇敬之情再一次湧上我的心頭……
這次清明祭掃,給我的心靈留下了莫名的震憾。我們是汽車城的下一代,我們要「承傳民族精神,爭做車城主人!」
回老家過清明節作文300字
又一個清明節到了,我們胸前偑帶著鮮艷的紅領巾,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烈士陵園是那麼庄嚴、肅穆,迎門兩側的松柏是那麼挺拔、青翠。到了烈士陵園,我們先排好了整齊的隊伍,然後按要求站好隊。緩緩進入陵園的大門,首先看到的是一株株昂首挺立的松柏,象徵著烈士們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接著我們舉行了許多活動,使我最感動的是為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鍾里,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於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隨後,我們穿過松柏林,到了烈士墓前,我行了個隊禮,雙手把白花獻給了烈士,就在這一刻,我心裡默默在說:「安息吧,先烈們。祖國和人民永遠懷念你。」我們來到紀念館,啊,真雄偉的石像!走進紀念館,那裡存放著許多烈士的遺物,有模型、字跡、圖片等。通過這次掃墓,讓我知道了許多烈士的故事,同時,我還懂得了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金色童年。
回老家過清明節作文300字
今天是清明節的前一天,爸爸帶我乘車去鄉下掃墓。
我坐在車里,看著那大雨紛紛的窗外,情不自禁地吟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時,爸爸對我說:「天氣預報員說明天是晴天,你看這么好的風景我們明天去掃墓吧?」「好啊!」我開心地說。
到了第二天,鬧鍾叮鈴鈴地響了,可我卻還睡在床上。奶奶對我說:「快起來,待會兒還要去掃墓呢。」「掃墓?」我聽到這個詞馬上坐了起來。「對呀,今天還要去掃墓呢。」我馬上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吃早餐,萬事俱備,就只欠搭車了。過了一會兒,車來了,我們帶著已經買好的紙錢和香蠟等上了車。坐在車上,每一扇車窗彷彿都成了油畫的畫框。雨過天晴,金黃的油菜花一片連著一片,每一朵花的花瓣上都有幾顆晶瑩的水珠,這些水珠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耀眼。大約過了十幾分鍾,我們就來到了墓地。
爸爸用打火機點燃了香蠟,插在祖宗的墳前,然後給祖宗燒紙錢。我學著媽媽雙膝跪地,給祖宗作揖。心裡許下願望,求祖宗保佑。爺爺把水果擺在墳前,嘴裡說著什麼。我問:「爸爸,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啊?」爸爸說:「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從此,清明節踏青掃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哦,原來是這樣啊。」我說。過了一會兒,我們就回去了,我還摘了幾朵野花,以便做紀念。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戀,同時又是家人團聚、踏青的絕好機會。

『叄』 小學生優秀作文選

科學讓我們知道,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而現在的世界變了,世界變得繁華,繁華得精緻,精緻的有點虛偽,所謂物質,早已不復存在。

人擁有著一雙眼睛,寶藍色的與生俱來氣質,黑色的楚楚可憐,咖啡色的優雅,本擁有眼睛,讓我們看依山傍水青山環抱 ,有人慶幸自己,感謝上帝給了自己一雙美麗的眼睛,招來了他人的青睞,可是,有誰真正知道現在我們的「眼睛」。
現在的「眼睛 」,是由高端材料構成的,因此,眼睛看到的只能是被城市喧囂染色的金錢和上帝帶給部分人類的美麗面龐,世界的「精緻」,讓人們忘了生活的意義,望眼,看到的只是一層外衣,一個軀殼......
身體上的那一層軀殼被人裝飾的華麗,內心卻被龍卷風帶來的沙塵暴所掩埋。
望眼,看不穿銀河,只因遙遠;
望眼,看不穿人群,只因擁擠;
望眼,看不穿世界,只因繁華、精緻、虛偽的軀殼......
有人願意脫掉這一身華麗嗎?我們的眼睛看到的只有外表,內在的美麗、黑暗,外表的虛偽,我們已經無法分辨......
城市分貝的提高,讓我們的世界變的嘈雜,所以,我們已經不能真正使用自己的耳朵,它本應該去傾聽,世間的無限美好,而現在,耳朵,聽到的是骯臟不堪,而一張張嘴巴,好似撒了謊的匹諾曹,是一切的謊話......
人類感謝上帝,賜予了自己先天的感官,而在後天,是人類自己丟棄了它,人類已不懂得如何正確使用一切,這些五官只擁有著依舊完好的外表,可為了適應這「美好」的社會,它們已經消失、離開......

『肆』 小學生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印象中的端午節
我生在離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個小村裡,我那裡屬於丘陵地帶,從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們那裡的端午節一定要喝雄黃酒(在頭一年將中葯雄黃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節就可以用喝),小孩還要在額頭擦一點雄黃酒.同時在當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鴨蛋,記得小時候每年我們都要吃2個,因為我家條件不好,平時是很少有機會吃到蛋的,那時的我挺喜歡過這節,因為不光可以吃鴨蛋,還要吃粽子,雖然從小到大我都沒有看到過我媽包粽子,但是我們姐弟倆卻從來沒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來的.
記得我家剛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於家裡的儲蓄全用完了,還欠了不少債,父母只好從節約上出發,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過節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結果鄰居家的大媽專給我們姐弟倆送來幾個,從那以後我對粽子和鴨蛋總是百吃不大厭,甚至到了現在,我都愛吃這兩樣食品,條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購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蘇州一個朋友結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為她們那裡有一種習慣,結婚時要吃粽子.
還有一次,那是在我過生日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外地讀書,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裡買了幾個粽子和鴨蛋,同時請我同學吃,她們還笑我說,那有這樣過生日的人呀,太對不起自己了,同時也說我小氣,不請她們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卻不能吃到粽子,雖然有太多好吃的東西,以及禮物,但是,從內心來說我還是想吃個粽子.可是沒有會請我吃,所以我昨晚專門去買了粽子,做為自己送給自己的生日早餐.

學生作文:兒時的端午節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鍾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床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裡,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裡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裡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節紀念屈原作文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後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葯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俗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盡管端午節年年過,但是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卻不甚清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一,紀念屈原說。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為蚊龍所困,世人
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濤神說。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三,龍的節日說。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 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四,惡日說。據《史記》記載,孟嘗君田文生於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遺棄田文,理由是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東漢《風俗通義》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說法。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桔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說。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人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采雜葯」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三)歲時風物名著《歲華紀而》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夏。」也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看來,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諸說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偉大,詩藝超群,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端午節介紹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鍾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懸鍾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今年的5月31日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就在農歷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自殺,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有吃粽子、賽龍舟等風俗。
他們都有共同的想法,去幫助關愛這些受災的人們。
你看,捐款處的隊伍排得像條長龍,有白發蒼蒼的老人,有捧著壓歲錢罐的孩子。一個老漢走來,他的衣服又臟又破,走路顫顫巍巍。當他從口袋裡掏出錢時,人們驚呆了。一枚枚硬幣,一張張破皺的紙幣,一共一百零五元。他是一個乞討者,這錢不知他攢了多長時間。這錢他完全可以在飢餓時買個饅頭充充飢, 這時他也可以在嚴寒買件衣服來抵擋。可他卻毫不猶豫全部捐了出來,也許這是他的全部家當。
在這個大地震中還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這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部分。
災難雖然無情,卻打不垮我們,我們被愛這巨大的力量緊緊團結在一起,希望就在前方。

『伍』 適合小學生的幾種發型

小平頭。最好。像個人呵呵別跟家第一眼就是壞孩子就好了。

『陸』 小學生佳句30個,好詞50個,速度急需!!卜要重疊得。

1、吃飽了,我肚子一挺睡著了。

(選自秦佳的習作《偷玉米》)

點評:「挺」字用得很風趣,很形象,使人好像看到了小作者肚子填飽後突出來的鼓鼓的樣子。

2、那一格格四四方方的稻田活像許多魔塊,拼出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選自張玉環的習作《游赭洛山》)

點評:把美景比成畫卷,許多同學會想到;但把稻田比做魔塊,想到的人就寥寥無幾了。

3、哥哥不管到什麼地方,都像屁股上長了釘子一樣,總是坐立不安。

(選自張家蓉的日記《愛動的哥哥》)

點評:俗語用得好,全句充滿兒童的俏皮口吻。

4、我在白蒙蒙的霧中行走,霧氣向兩邊散開,在給我讓路。

(選自鄭鑫的日記《霧》)

點評:霧中行走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生活體驗,但假如平時不留神注意身邊的一切,就不會寫得這么自然貼切。

5、青松綠得發亮,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好似剛剛被一場豪雨洗滌過。青松染綠了山風,染綠了我的雙眸,染綠了童年的心境。

(選自郝曉璐的習作《秋遊赭洛山》)

點評:前一句觀察入微,描摹傳神;後三句排比氣勢充沛,感情真摯,詩味濃郁。

6、昨天,老天爺像有神經病,冷得快把人凍僵了。

(選自王偉的日記《變天》)

點評:日常口語,幽默風趣。

7、我的心剛才還像一團擰緊的毛巾,現在變成了鬆散的頭發。

(選自周可可的習作《一次作文講評課》)

點評:心情由緊張到輕松,用比喻句來表達,就異常生動。

8、第一節下課後,隔壁班頓時沸騰起來,聽課的老師一個接一個,像一列狹長的火車「開」了出來,「開」進了我們班。

(選自陳敦俊的小作文《一次作文講評課》)

點評:人多,門窄,只能一位跟一位魚貫而入。作者觀察細致,比喻新穎貼切。

9、最後進來的老師沒位子,都急得團團轉,像迷路的小兔子……

(選自張家蓉的小作文《一次作文講評課》)

點評:拿小兔子來描摹聽課老師,欠妥。不過在表現老師們著急的情狀方面有可取之處。

10、剛下樓,我見陌生的老師像爬山虎一樣密密麻麻,站滿了教學樓前的空地。

(選自李亮的小作文《一次作文講評課》)

點評:一提事物數量多,有的同學就是「像螞蟻一樣多」,老一套。李亮的譬喻卻能令人耳目一新,一下子吸引讀者的視線。

11、秦老師宣布講評江斐的作文《捂柿子》時,語音有些彈跳,臉微微漲紅了。

(選自段本亮的小作文《一次作文講評課》)

點評:要寫出好作文,必須練就一雙敏銳的眼睛,善於觀察,尤其是要注意別人容易忽略的細節。

12、上操時,司令台坡沿上擠滿了全縣各地來聽課的老師,組成了一堵密不透風的人牆。

(選自雍永剛的小作文《一次作文講評課》)

點評:「人牆」措辭精當,換成其他詞語都不合適。量詞「堵」也使用得令人忍不住叫絕。

13、一會兒,從挨挨擠擠的人群中冒出了幾根「尖竹竿」。

(選自王超的小作文《一次作文講評課》)

點評:沒提到「舉手」,但意思一眼能看出來。由此可見,很尋常的意思要嘗試用其他新鮮方式陳述。

14、我一看:好傢伙,這么多人!六、七十個聽課老師,我真擔心把三間教室擠炸了。

(選自陳禮林的小作文《一次作文講評課》)

點評:有時生活中的俗語也挺精彩,就看你會不會選用。如本句中「炸」字多麼形象,多麼詼諧。

15、許多老師猶如一股破堤而出的洪水一樣,從五(2)班涌進我們五(1)班。

(選自劉思龍的小作文《一次作文講評課》)

點評:洪水洶涌,人潮洶涌,有類似之處才可以用來打比方。

16、突然,我的心咯噔一跳,不知又胡思亂想些什麼,彷彿海浪不停地沖擊著島上的礁石,怎麼也平靜不下來。

(選自秦佳的小作文《一次作文講評課》)

點評:這幾句是心理刻畫,形象、妥帖、自然、真切,豪不矯揉造作。

17、我想找自己的座位時,位子似乎早被潮水淹沒了。我只看見同桌那兒一撮黑發,不知顏俊從哪和人窟窿中鑽出元宵似的的小腦袋喊:「王飛,快來!」我這才分清東南西北。

(選自王飛的小作文《一次作文講評課》)

點評:教室坐滿聽課教師,同位個矮,只能從人縫中看見頭頂。這一片段描繪精彩,妙趣橫生。

18、我的心立刻像一輛加足油門的車子,急速奔駛。

(選自尹小紅的小作文《一次作文講評課》)

點評:心跳劇烈,似轎車飛馳。聯想出乎意料,卻巧妙自然。

19、……又來了一位女老師,坐在板凳另一頭,把我和胡丹丹夾在中間,快擠成肉團子了。

(選自杜貴潔的小作文《一次作文講評課》)

點評:肉團子的想像十分有趣,突破俗套。

20、我緩緩地站了起來,老師們的眼光「唰」的一齊投向我。我的心猛地一拎,幾乎要跳出嗓子眼兒了,「咕咚咕咚」的心跳聲猶如一面小鼓敲個不停。我感覺臉上發燙,火燒火燎一般。我暗暗告誡自己:「鎮靜、鎮靜、再鎮靜!」短短幾分鍾,對於我來說,彷彿一個世紀那麼漫長。習作終於讀完了,我坐定後,長長吁了一口氣。

(選自江斐的小作文《一次作文講評課》)

點評:在教室坐了60多個外校聽課老師的情況下朗讀自己的習作,是破天荒的,作者的心情難免既緊張又慌亂,還有點膽怯。她准確地描述了自己復雜的內心活動和神態表情,筆觸起伏變化,讓讀者的情緒隨之產生相應的變化。

21、雞蛋黃似的的太陽,一縱一縱地快落下地平線了,余輝撒在橋下的駟馬河水中,泛著迷人的金黃色。

(選自周可可的小作文《烏江大橋》)

點評:「雞蛋黃」、「金黃色」用得妥當准確。不少同學描寫顏色時,只寫「紅」、「綠」、「藍」,太單調。要知道,單單紅色就分幾十種呢,一定要寫細。

22、每到夏天,就有許多人來這里乘涼。橋下的夜景可真美,船上的燈光映在河面上,看起來似乎隨著時起時伏的水波漂走了。

(選自秦佳的小作文《烏江大橋》)

點評:江水、燈光互相幻映,寫的是實景,抒的是真情。

23、三歲小表弟活像一隻大熊貓,胖乎乎的身子把衣服綳得緊緊的。

(選自郝曉璐的日記《小表弟》)

點評:「綳」字用得恰當、傳神,少了這個字,全句黯然失色。

24、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在清凌凌的河面上,緩緩地盪漾開去,一幅精美的油畫,在夕陽下鋪展出最艷麗的神韻。

(選自張家蓉的日記《駟馬河》)

點評:沒有「像」、「好似」等詞語,但卻是令人陶醉的比喻句。

25、我的睫毛上沾滿了霧氣,眼睛彷彿被蒙上了一塊白紗巾。

(選自王超的日記《大霧》)

點評:好句子並非都是用華麗的辭藻堆成的,有的雖然用詞樸素,但准確真實,同樣是佳句。比如王超寫的這句。

26、那件事像樹根一樣深深扎在我的心裡。

(選自張玉環的日記《後悔》)

點評:不直接說記住那件事,而說如根須深扎土裡般牢記在心裡。新奇的比喻,讓人讀後情不自禁要回味一番。

27、老師,您像一根火柴,燃燒自己的身體,照亮我們求知的道路。

(選自陳登科的小作文《我愛我的班集體》)

點評:優美准確的譬喻,可使讀者浮想聯翩,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

28、路邊的小草都枯萎了,金黃的一片,像一方金手帕;草地間點綴著小星星花,像綉上去的圖案一樣。

(選自江斐的小作文《秋遊赭洛山》)

點評:這是仿照課文《林海》的寫法,只要仿得巧,也是好句子。

29、走了一會兒,同學們實在支撐不住,雙腿軟得像面條,癱倒在柔美的草地上。

(選自梁思弦的小作文《秋遊赭洛山》)

點評:腿軟得像面條,比直接寫「腿沒勁」,要具體、生動、活潑。

30、終於到了山頂,涼颼颼的山風似箭一般從臉上擦過。抬起頭,好像伸手就能碰到天。

(選自周可可的小作文《秋遊赭洛山》)

點評:「危樓高白尺,手可摘星辰。」誇張手法運用得當,可以增強文章感染力。

31、那不起眼的野樹上,結滿了血紅色野果,好似無數顆誘人的瑪瑙。

(選自胡丹丹的小作文《秋遊赭洛山》)

點評:生活中充滿各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抓住相似點,就能造出精彩的比喻句。

32、下山途中,男生們再也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一邊走一邊縱情高歌,我們女生受感染,也跟著唱起來。

(選自楊阿娟的小作文《秋遊赭洛山》)

點評:人物神情、動作刻畫符合小學生特點,真實可信。

33、懸崖旁有各種各樣的刺,要是你敢摸它,它就毫不客氣地戳你。

(選自宋鵬的小作文《秋遊赭洛山》)

點評:寫擬人句既要緊扣事物自身特徵,也要注意與人的特點相關聯。這句擬得棒,缺乏主觀意志的樹上的刺被賦予了人的愛憎情感。

34、在山腳下仰望大山,我傻了眼:以前在學校三樓上看它,只不過是一個土饅頭。

(選自雍永剛的小作文《秋遊赭洛山》)

點評:同一樣事物,近視和遠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作者准確地道出了從前遠望赭洛山的印象。

35、「咩、咩」,幾只正在吃草的山羊看到我們這支蛇形的隊伍,唱起了歡樂的迎賓曲。

(選自王偉的小作文《秋遊赭洛山》)

點評:山羊不會唱歌,是小作者心中洋溢著歡樂,所以聽見羊叫,也覺得是動聽的樂曲,這是借物抒情的寫法。

36、明媚、溫暖的陽光照射進樹林,隱隱約約還能聽見幾聲清脆、悅耳的鳥鳴。

(選自王超的小作文《秋遊赭洛山》)

點評:觀察馬虎、感覺遲鈍的孩子是寫不出這么漂亮的句子來的。

37、走了好長時間才到達山腳下,我抬頭一看:啊,山真險峻呀!空中還繚繞著一些若有若無的白霧,彷彿給赭洛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薄紗。

(選自張萍的小作文《秋遊赭洛山》)

點評:只要親身經歷,才會感受深刻,才會妙語如珠。要把景寫好,實地觀察最重要。

38、我發現一棵野山楂樹下躺著一塊特大號岩石,起初以為是頭老黃牛在乘涼呢。就在「黃牛」肚子下邊,趴著一隻「花蝴蝶」。仔細一瞅,原來是塊全身布滿天然花紋的小石頭。

(選自王洋的小作文《秋遊赭洛山》)

點評:對岩石形態描繪何等細膩,看來景物要寫得出色,非得煉出孫悟空那樣的火眼金睛不可。

39、又有一顆「子彈」落下來,砸到石板上,濺了個泡,泡里有點兒水分,接著一粒水珠撞到小氣泡外殼,水泡炸了個粉碎。

(選自顏俊的日記《雨珠》)

點評:雨點司空見慣,如何濺到石板上後又炸得粉碎的,一般人不會注意。顏俊同學不僅注意到了,而且按順序形象刻劃出來了,這樣長期煉眼力煉筆力,寫作水平想不提高都辦不到。

40、晶晶長得胖胖的,像個肉團子。頭發不多,淡眉毛,玻璃球般的眼珠整天滴溜溜直轉,不知想些什麼餿主意。

(選自丁潔的日記《淘氣的晶晶》)

點評:描摹人物外貌不必面面俱到,抓住特點,寥寥數筆,就能寫出此人與彼人不一樣的地方來。

41、正在上課時,外面蒙蒙細雨,一下子變成了瓢潑大雨。有時雨點像鞭子一樣,不斷往玻璃上抽打,玻璃被抽得「啪啪」直響。

(選自張萍的日記《鬼天氣》)

點評:雨大雨疾主要通過聽覺來表現,這種屬於側面描寫的方法,值得借鑒和表揚。

42、我正在睡覺,「開門,開門,快開門!」媽媽叫嚷著。我的腦袋像推土機一樣拱出被窩。

(選自王偉的日記《倒霉的一天》)

點評:兒童的比喻總是令人耳目一新,比如把腦袋伸出被窩比作推土機把泥土推成山丘形狀。

43、屋檐下一滴滴水珠向下滴,宛如一粒粒潔白無暇的水晶。

(選自郝曉璐的日記《雨中即景》)

點評:不僅寫出了雨點的顏色,而且寫出了它的質地,讓我們似乎掂出了雨點的重量,觸摸到它的溫潤滑膩,妙句!

44、中午放學回家,天氣熱得像剛出爐的燒餅,正巧又停電,風扇也扇不成了,可真是火上澆油。

(選自陳敦俊的日記《難熬的時刻》)

點評:一個形象的譬喻,一個精當的熟語,熱氣彷彿從紙上撲面而來。

45、我的心裡亂糟糟的,像一隻被誰翻亂的抽屜。

(選自周可可的日記《挨訓》)

點評:翻亂的抽屜亂糟糟的,人的煩悶心緒也可以說是亂糟糟的,何等絕妙的比方。所以,比喻句不用則已,用就得新鮮。

46、大家越吵越凶,個個小臉漲得通紅,脖子伸得像長頸鹿,眼睛互相瞪得大大的,彷彿幾只大公雞爭搶一粒芝麻似的。

(選自周可可的日記《爭吵》)

點評:一幅多麼鮮明的爭吵圖啊,同學們漲得通紅的臉蛋如在眼前浮現,激烈的言辭如在耳畔回響。

47、我們抬著板凳出來站隊,一會兒走到操場上,人頭都黑了。

(選自吳亮亮的小作文《第一次校會》)

點評:不說「人山人海」,人頭都黑了,當然是說開會的人很多。有時候看似平淡無奇的句子反而能更准確地表達意思。

48、許多的焰火,綻放過以後,像大大小小的珍珠融化後灑在地上。

(選自翁成浩的小作文《熱鬧的國慶節》)

點評:焰火燃燒以後剩下的點點火星,宛如「大大小小的珍珠」,粗心大意的人不會這么寫,想像貧乏的人想不起來這么寫。

49、他大聲哭起來,哭聲就像放鞭炮一樣,又響又脆,持續的時間還很長。

(選自汪晶晶的日記《好哭大王》)

點評:哈哈,哭聲好似鞭炮聲,響亮、清脆、持久,「好哭大王」名不虛傳。

50、我看著作業本上那個大大的「X」,感覺臉上像有一團火在燃燒。

(選自林其軍的日記《粗心的下場》)

51、大家都楞住了,就像被神仙點了穴道一樣,一動不動地站在教室里。

(選自許婭蓉的日記《一件怪事》)

點評:「神仙點穴道」的譬喻既令人感到新鮮,也覺得准確,二者缺一都不是好的比喻。

52、下課和同學們聊天的時候,我像一隻小麻雀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上課老師提問題的時候,我的嘴卻像給針縫起來一般。

(選自段盛盛的大作文《我》)

點評:課下課上小作者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讓我們忍俊不禁,活脫脫刻畫出獨一無二的「我」來。

[NextPage]
53、有時候老師發起火來,眼睛瞪得大大的,像滾圓的彈子一樣。我的心在緊張地跳舞,目光不敢和老師的視線碰到一起。

『柒』 該上小學6年級的孩子,突然有個妹妹會怎樣

長兄如父,覺得自己提前到了父母的年齡,對小弟弟妹妹的行為感到可笑,盡管自己不久前也是這樣。

『捌』 孩子升小學後心態還是幼兒園模式,怎樣讓他轉變呢

成為小學生後有哪些不同?

孩子上半年還在幼兒園下半年就變成小學生了,還是很考驗他適應能力的。



★ 尊重孩子的小秘密

上了小學之後的孩子開始有自己的小秘密,會喜歡一個人睡、平時把門關上,還會寫日記記錄他的生活,我們要給孩子空間並尊重他的小秘密。

團子媽心裡話:

孩子上小學後可以給零花錢,以家長所能承受金額為准就好。小學階段的孩子會有自己喜歡的零食或者其他物品,如果一點零花錢都不給他很可能用別的方法獲得。

『玖』 適合小學生的中秋節的廣播稿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今天的《鶴顏生活》中,海波就邀您一起吟詩賞月聽歌。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東坡的這首《水調歌頭》千古傳唱,在這合家歡樂之時,獨自一人飲酒賞月,感慨著人生的世態炎涼,心中懷有一絲淡淡的傷感,卻依舊期待著千里共嬋娟。這首詩在我們學生時代的課本里就已經出現過,其實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時小小的我們坐在教室里,用稚嫩的聲音朗誦這首詩,我想,那時候再憂傷的詩句都能讓孩子甜美的嗓音闡釋出一種期待與希望。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明月幾時有》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李白的這首《月下獨酌》中的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名句。 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復雜感情。在花叢中擺上一壺美酒,我自斟自飲,身邊沒有一個親友。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開懷暢飲之樂,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隨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暫時伴著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時歡娛。我吟誦詩篇,月亮伴隨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隨我蹁躚。清醒時我與你一同分享歡樂,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們的蹤影。讓我們結成永恆的友誼,來日相聚在浩邈的雲天。播放的周艷泓《梨花滿天開》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辛棄疾詩詞的基本思想內容。這首《滿江紅中秋寄遠》也不例外。面對如畫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壯志被激發的同時,他也大發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與現實的激烈沖突,為他的詞構成悲壯的基調。今天我們再一次欣賞這首詩,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08年的奧運會成功的舉辦,抗災的萬眾一心直到前天閱兵式的壯觀,無疑不顯示祖國的強大,提到祖國這個詞時,我們總是充滿驕傲和自豪,祝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播放蔡琴的《月滿西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的靜夜思應該是我們小時候最早會背的幾首唐詩之一吧,寥寥幾筆便勾勒出出門在外的人對遠方故鄉的思念。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像,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繹,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一個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裡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沉思之中。播放《半個月亮爬上來》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
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
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詩人白居易,敗於中央的政爭,而被流放為江州司馬時,睹月思鄉、思人,寫下了《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這首詩。
在詩中往昔的歡樂之景與今朝的冷清之景形成鮮明對比,表露了謫居生涯中的愁悶。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頭水館前。向著西北怎麼才能看到故鄉在哪裡,向著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 昨天的風吹過沒有人理會,今晚清美的風彩就好象以往的那些年。
播放《彎彎的月亮》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江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國與月亮有關的神話中,恐怕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最為膾炙人口,且又家喻戶曉。中國文學作品裡,也有很多文人以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做為寫作題材,其中尤以李商隱的〈嫦娥〉詩最具代表性。
就內容而論,這是一首詠嫦娥的詩。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為歌詠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為是直接歌詠主人公處境孤寂,有人以為是借詠嫦娥另外有所寄託,有人以為是歌詠女子學道求仙,有人以為應當作「無題」來看。我們姑且當作歌詠幽居寂處,終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論,著實寫得貼情貼理。語言含蘊,情調感傷。孤棲無伴的嫦娥,寂處道觀的女冠,清高而孤獨的詩人,盡管仙凡懸隔,同在人間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潔而寂寞這一點上卻靈犀暗通。
雲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葯,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播放《月半彎》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這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鮑照的「明月照積雪」,謝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來」等名句一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這通宵的月色對一般人來說,可以說是漠不相關的,而遠隔天涯的一對情人,因為對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覺得長夜漫漫,怪誰呢?是屋裡燭光太耀眼嗎?於是滅燭,披衣步出門庭,光線還是那麼明亮。這天涯共對的一輪明月竟是這樣撩人心緒,使人見到它那姣好圓滿的光華,更難以入睡。夜已深了,氣候更涼一些了,露水也沾濕了身上的衣裳。相思不眠之際,有什麼可以相贈呢?一無所有,只有滿手的月光。這月光飽含我滿腔的心意,可是又怎麼贈送給你呢?還是睡罷!睡了也許能在夢中與你歡聚。詩至此戛然而止,只覺余韻裊裊,令人回味不已。播放《月朦朧鳥朦朧》

『拾』 扎什麼頭發適合小學生

自己扎的話還是馬尾容易些哦,而且扎馬尾不會在頭皮上留下分路子的線條,長大以後無論是剪短發還是留劉海都很漂亮的呦

閱讀全文

與團子小學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