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小學生航海知識

小學生航海知識

發布時間:2020-11-26 12:39:10

⑴ 航海英語跟小學英語是一樣的嗎

航海英語跟小學英語是不一樣的

⑵ 求 小學生科普活動發言稿 關於海洋的科普知識 誰能幫幫我 謝謝!

海洋的形成

海洋是怎樣形成的?海水是從哪裡來的?

對這個問題目前科學還不能作出最後的答案,這是因為,它們與另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同樣未徹底解決的太陽系起源問題相聯系著。

現在的研究證明,大約在50億年前,從太陽星雲中分離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雲團塊。它們一邊繞太陽旋轉,一邊自轉。在運動過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團塊彼此結合,由小變大,逐漸成為原始的地球。星雲團塊碰撞過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劇收縮,加之內部放射性元素蛻變,使原始地球不斷受到加熱增溫;當內部溫度達到足夠高時,地內的物質包括鐵、鎳等開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並趨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輕者上浮,形成地殼和地幔。在高溫下,內部的水分汽化與氣體一起沖出來,飛升入空中。但是由於地心的引力,它們不會跑掉,只在地球周圍,成為氣水合一的圈層。

位於地表的一層地殼,在冷卻凝結過程中,不斷地受到地球內部劇烈運動的沖擊和擠壓,因而變得褶皺不平,有時還會被擠破,形成地震與火山爆發,噴出岩漿與熱氣。開始,這種情況發生頻繁,後來漸漸變少,慢慢穩定下來。這種輕重物質分化,產生大動盪、大改組的過程,大概是在45億年前完成了。

地殼經過冷卻定形之後,地球就像個久放而風幹了的蘋果,表面皺紋密布,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種地形一應俱全了。

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天空中水氣與大氣共存於一體;濃雲密布。天昏地暗,隨著地殼逐漸冷卻,大氣的溫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氣以塵埃與火山灰為凝結核,變成水滴,越積越多。由於冷卻不均,空氣對流劇烈,形成雷電狂風,暴雨濁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滔滔的洪水,通過千川萬壑,匯集成巨大的水體,這就是原始的海洋。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鹹的,而是帶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斷蒸發,反復地形雲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陸地和海底岩石中的鹽分溶解,不斷地匯集於海水中。經過億萬年的積累融合,才變成了大體勻的鹹水。同時,由於大氣中當時沒有氧氣,也沒有臭氧層,紫外線可以直達地面,靠海水的保護,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誕生。大約在38億年前,即在海洋里產生了有機物,先有低等的單細胞生物。在6億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類,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慢慢積累的結果,形成了臭氧層。此時,生物才開始登上陸地。

總之,經過水量和鹽分的逐漸增加,及地質歷史上的滄桑巨變,原始海洋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海洋。

洋流的產生

海里的水總是依照有規律的明確形式流動,循環不息,稱為洋流。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墨西哥灣流,最狹窄處也寬達50哩,流動時速可達4里,沿北美洲海岸北上,橫過北大西洋,調節北歐的氣候。北太平洋海流是一道類似的暖流,從熱帶向北流,提高北美洲西岸的氣溫。
盛行風是使海流運動不息的主要力量。海水密度不同,也是海流成因之一。冷水的密度比暖水高,因此冷水下沉,暖水上升。基於同樣原理,兩極附近的冷水也下沉,在海面以下向赤道流去。抵達赤道時,這股水流便上升,代替隨著表面海流流向兩極的暖水。
島嶼與大陸的海岸,對海流也有影響,不是使海流轉向,就是把海流分成支流。不過一般來說,主要的海流都是沿著各個海洋盆地四周環流的。由於地球自轉影響,北半球的海流以順時針方向流動,南半球的則相反。

海水的鹽分

海水所含的鹽分各處不同,平均約為百分之三點五。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無機鹽,最常見的是氯化鈉,即日用的食鹽。
有些鹽來自海底的火山,但大部分來自地殼的岩石。岩石受風化而崩解,釋出鹽類,再由河水帶到海里去。在海水汽化後再凝結成水的循環過程中,海水蒸發後,鹽留下來,逐漸積聚到現有的濃度。
海洋所含的鹽極多,可以在全球陸地上鋪成約厚500呎的鹽層。

波浪

波浪不斷在海上翻滾,有時波平如鏡,有時卻巨浪滔天。除了那些由地震或火山爆發造成的波浪外,波浪多半由吹過海面的風引起,遠處暴風雨所攪起的波浪,可能移動數百哩才抵達岸邊。
浪與浪之間由波峰至槽底的高度,多半不超過10呎。不過在暴風雨中,波浪可能高得驚人;1933年,在太平洋錄得的最大波浪高達112呎。

大陸架

少數像火山島之類的陸塊,邊緣會陡峭地落入海中。但在大陸周圍,大多數是覆蓋著淺淺海水的架形陸塊,是大陸的延伸部分,稱為大陸架。大陸架通常徐徐向下斜伸至海面下約650呎,然後陡峭地落下到海底。大陸架的陡邊稱為大陸斜坡。大多數大陸架延伸至離岸約50哩處;有些狹窄得多;不過,西伯利亞北岸的大陸架卻寬達800哩,遠伸入北極海內。世界大部分漁獲,都是來自大陸架上豐饒的水域;各國更聲稱擁有其海岸以外大陸架的主權,把其中的石油、礦藏和其他貨源據為己有。

海島

有一位老航海家曾經說過:「海洋里的島嶼,像天上的星星,誰也數不清。」這句話形容了世界海島多之,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海洋中島嶼究竟有多少,很難說出一個准確數目來。有人說20萬左右,有人說10萬左右。哪一種說法更接近呢?這要看你用什麼方法和標准去計算。
在海洋里,有些地方在水面上露出一塊幾平方米的礁石;有些地方的珊瑚礁像一串串珍珠,撒布在海面,潮水退下時,便露出一排排的礁石,海水漲上來時,有貝淹沒在水下。如果把這些只要露出海面的礁灘,都算作是島嶼的話,那麼,說世界上有20多萬個島嶼,可能有一定道理。
如果根據世界各國出版的地圖書中發表的海島數目統計,世界上有10萬個左右的海島的說法,是有一定根據的。但是,世界各國統計計算的標准、方法也不完全一樣:有的把10平方米以上,或100平方米以上的礁石就算做海島;有的把500平方米,甚至1平方公里以上海洋中的小塊陸地才算島嶼。顯然,標准方法不同,所統計的數目也就不同。如印度尼西亞,它是世界上海島最多的國家,印尼政府有關部門統計為13000多個,而印尼海軍統計為17000個。一個國家不同部門統計的海島數目就相差約4000個。
全世界島嶼的面積共約977萬平方公里,占陸地總面積的1/15。

對海洋的探索

研究海洋的科學是海洋學。
早在史前人類就已經在海洋上旅行,從海洋中捕魚,以海洋為生,對海洋進行探索。在航空發展之前,航海是人類跨大陸運輸和旅行的主要方式。
對深海海底的探索一直到20世紀中才真正開始。雖然今天人類對海洋用潛水球、潛水艇深海還所知甚少。

海洋與氣候的關系

海洋是地球上決定氣候發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海洋本身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儲熱體。海流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熱能傳送帶。海洋與空氣之間的氣體交換(其中最主要的有水汽、二氧化碳和甲烷)對氣候的變化和發展有極大的影響。

海洋生態

海洋是許多動植物的生活環境。海洋中的綠藻是大氣層氧氣的主要生產者之一。熱帶珊瑚礁是地球上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甚至比熱帶雨林還豐富)。人類對於深海生物的了解至今仍知之甚少。
海洋擁有許多陸地上沒有的動、植物,且種類比陸地繁多。

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

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工業的發展,人均耕地面積正在逐漸縮小。全世界都在關心地球如何養活 人類的問題,其著眼點不能只局限於進一步發展陸地上的農牧業,也要積極開發利用廣闊的 海洋。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不僅可以建立海上農牧場進行海水養殖,而且還有許 多有待於我們去開發的用途。
海上農牧場 海上農牧廠自80年代起受到各國的重視。日本最早提出建設海上農牧場,1980 年起便開始實施一項為期9年「海洋騰飛計劃」,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業,80年代末養殖產量 已超過200萬噸,居世界首位。美國在80年代也投資10多億美元建立了一個10萬畝的海洋農 牧場。前蘇聯雖以遠洋漁業為主,但也不放鬆海水養殖業,在裏海和亞速海投放鱘魚幼體, 長大後將其回捕,還在遠東沿海建立牡蠣、扇貝等養殖場。其他國家在此期間也掀起發展海 水養殖業熱。我國近來也注意實施海水養殖,並已成為世界養蝦大國。
80年代以來世界海水養殖產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到80年代末養殖產量估計已超過800萬 噸。但從整個海洋漁業看,世界海水養殖的比重還比較小,不到10%,因此還有巨大潛力待 開發。
現在正把許多高技術用於魚類品種的改良上。例如利用遺傳基因工程技術,培育、改良魚蝦 貝藻的種苗和幼仔,使其成長快、生命力強、肉質好。
1984年美國通過基因重組技術,使貝 類、鮑魚的養殖產量提高了25%。根據所發現的幾種魚類的生長激素其因,進行了基因分離 和轉移實驗,1986年成功地將虹鱒魚生長激素基因轉移到鯰魚中,使鯰魚養殖周期縮短一半 以上。從南極魚類中分離抗凍基因,將其轉移到大西洋鮭魚中,增加了鮭魚的抗寒能力,擴 大了其養殖地區。利用細胞工程進行魚類性別控制研究,培養出全雌性鮭魚和對蝦、全雄性 羅非魚等,這對於進行大量人工育種有重大意義。目前正在研究通過控制遺傳基因使具有洄 游習性的某種魚,能對聲波和光線作出反應,以便對其進行科學管理。
除了進行品種改良外,還把高技術用於建設海洋農牧場中。建立人工魚礁便是一例。它是為 魚類建立舒適的家,以吸引更多魚類到這里來棲息繁衍。人工魚礁就是把石塊、水泥塊、廢 舊車輛、廢舊輪胎等以各種方式堆放在海底,以造成海洋生物喜歡的環境,微小的海洋生物 和海藻會附著它上面,為魚類提供豐富的餌料。另外,突出於海底的人工魚礁,會使海水從 底部流向上層,把海底營養豐富的海水帶上來增加其肥性,以吸引魚兒的到來。
據估算,在不破壞平衡的條件下,海洋每年可向人類提供30億噸水產品,以2000年時全球人 口達到63億計算,每人每年平均可得476千克,每月39千克。單從蛋白質產量看,海洋每年 能生產蛋白質約4億噸,約為目前人類對蛋白質需要量的7倍。由此可見,海洋對解決人類的 吃飯問題能起何等大的作用。當然,要實現這個目標不是短期內能一蹴而就的。

科學有趣的魚類分類

地球上的魚類大約有2萬多種,如何將它們分門別類地區別開來,這既是一個包含生物分類科學的嚴謹工作,又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話題。
我們知道,現代分類學上(包括對魚的分類)採用的等級主要有門、綱、目、科、屬、種,必要時還可以補充一些等級,如亞門、總綱、亞綱、總目、亞目、總科、亞科、亞屬等。某種生物作為物種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人為地分類劃分。自然界有形形色色的各種生物,在大多數情況下,物種之間有明確的界線,而且物種是以種群的形式存在,異種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
一般說來,生物進化的具體途徑有三:一是由一個類群分化為兩個差別不大的類群;二是向某一個體特定方向特化,從而引起形態結構上某些方面較大的變化;三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簡單到復雜,所謂「復化進化」。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生物的進化彼此間是相互交錯的,同時還包括特化與退化兩個方面。因此在分類上通常第一個途徑用亞種、種、屬表示,而部分屬、科、目則與第二個途徑相符,部分目、綱、門則與第三個途徑相符,在對生物分類時。要根據自然的情況。排列合乎實際的自然系統。
對魚的分類方法有兩種,一是按魚的外部形態及習性等方面的一個或幾個特徵作為分類標准,並不涉及親緣關系,不考慮魚的基本結構及演化關系,這是依靠人的主觀見解來劃分的。另一種是依靠魚的形態、生態、生理、發生、化石演化關系等知識來分類,這是自然分類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分類學方面還出現了一些新的方法。如細胞分類法、化學分類法、分子分類法等。
1844年繆勒第一次將魚類列為脊椎動物的一個綱,以下分為6個亞綱,14個目。此後,雷根、古德里奇、瓊丹又先後用自己的方法對魚類進行了分類。1955年貝爾格在《現代和化石魚形動物及魚類分類學》一書中,將現生和古生魚類分為12個綱,119個目,每一個綱、目、科都有特徵描述,1966年格林伍德、羅遜等人依據胚胎發育、稚魚是否變態、內部形態解剖,將真骨魚分成3大類,8個總目,30個目和82個亞目。1971年拉斯將魚類分為軟骨魚綱和硬骨魚綱。1994年納爾遜又對魚類進行了更為系統的分類,他在《世界魚類》一書中,根據骨骼學、系統發育學、胚胎學、形態學、比較解剖學、古生物學及比較生物化學的原理,較為完整地對魚類進行了分類。

目前,世界海洋魚類分為頭索動物亞門和脊推動物亞門。在頭索動物亞門中的魚種,脊索和神經管縱貫全身,終生保留,無頭顱,無脊椎。無軟骨和硬骨,心臟為一能跳動的腹血管。無紅血球:具有肝盲囊,肌肉分節:表皮由單層細胞組成。鰓孔眾多,開口於圍鰓腔。原腎管分節排列,元共同管道,分別開口,具有內柱,無真正的腦,但具兩對腦葉及神經,脊髓神經的上下枝不相連接。生殖腺分節排列,並且還沒有化石記錄。具有這些特徵的魚可在頭索動物亞門序列下命名。
目前僅文昌魚屬於該亞門。脊椎動物亞門的魚類分為:無頜總綱、盲鰻綱、頭甲形綱;有頜總綱、軟骨魚綱、全頭魚綱、板鰓魚亞綱、肉鰭魚綱、腔棘魚亞綱、孔鱗魚類與肺魚亞綱、輻鰭魚綱、軟骨硬鱗魚亞綱、新鰭魚亞綱等。屬於無頜總綱里的魚最大特點是口無頜,全世界現存2科,12屬,84種;有頜總綱類的海洋魚類最早是出現於早志留世的棘魚類。還包括軟骨魚綱(分為2個亞綱,13目,45種,170屬,約846種)、肉鰭魚綱、輻鰭魚綱(2個亞綱,4個亞組,9個總目,42個目,431科,4075屬,23681種)。
當你發現某一物種,在歷史上尚沒有人記載時,就可定為新種,但在定為新種之前,你要查考《動物學記錄》(ZoologicalRecord)。由此書找出某一類群的文獻題目,再找原文核對鑒定。當你確定新種時,同時要選擇模式標本,即新種描述所確定的標本。這種模式標本一般有正模標本(holotype)、副模標本(paratype)、綜模標本(syntrpe)、選模標本(lectotype)、補模標本(neotype)等。當你提出發現新種報告的時候,一定要註明模式標本保存的地點、模式的種類,以便核對。新種定名要在種名之後附上sp.nov或n.sp,意為新種。
定種人是按照優先律,誰先創立就用誰的名字,如鯉魚為林奈所鑒定,則標明Cyprinus Carpio Linnaeus。如果新種命名的發現者誤將某新種列為另一屬,或是某一屬後來又分成若干屬,甚至把該種移入另一屬,這種原定名仍保留,但要將原建種人的名字放在括弧內。例如梭魚ugil haematocheila Temminck et Schlegel改為Liza haematocheila(Temminck et Schlegel)。在書寫時,門、綱、目、科、屬之第一個字母用大寫,種名第一個字母用小寫。定種人第一個字母用大寫,如果兩個人合定一種,則在兩個人的名字之間寫一個et或&表示「和」的意思。

世界四大洋

地球上的陸地廣布四方、彼此隔開,而海水則是四通八達、連成一體,這一連片不斷的水體便構成了世界海洋。世界海洋是以大洋為主體,與圍繞它所附屬的大海共同組成。全世界共有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主要的大海共有54個之多,如地中海、加勒比海、波羅的海、紅海、南海等等。現在,就讓我們對世界的四大洋作一番巡視吧!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積最闊、深度最大、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據較多資料介紹,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險家巴斯科發現並命名的,「太平」一詞即「和平」之意。16世紀,西班牙的航海學家麥哲倫從大西洋經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並到達菲律賓,航行其間,天氣晴朗,風平浪靜,於是也把這一海域不約而同地取名為「太平洋」。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北端的白令海海峽與北冰洋相連,南至南極洲,並與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成環繞南極大陸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長度約15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為109900千米。總面積17868萬平方千米,佔地球表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積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世界有6條萬米以上的海溝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為70710萬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中蘊藏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尤其是漁業水產和礦產資源。其漁獲量,以及多金屬結核的儲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於南、北美洲和歐洲、非洲、南極洲之間,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帶。南北長大約1.5萬千米,東西窄,其最大寬度為2800千米。總面積約為9166萬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積的一半稍多一點。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處達9219米,位於波多黎各海溝處。海洋資源豐富,盛產魚類,捕獲量約佔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大西洋的海運特別發達,東、西分別經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貨運量約佔世界貨運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面積約為7617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溝達7450米。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嶺。大部處於熱帶,水面平均溫度20℃一27℃。其邊緣海紅海是世界上含鹽量最高的海域。
海洋資源以石油最豐富,波斯灣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產區。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發現和開發的,是連接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海洋貨運量約佔世界的10%以上,其中石油運輸居於首位。

北冰洋
北冰洋位於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極為中心,介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間,是四大洋中面積和體積最小、深度最淺的大洋。面積約為1479萬平方千米,僅佔世界大洋面積3.6%;體積1698萬立方千米,僅佔世界大洋體積的1.2%;平均深度1300米,僅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大深度也只有5449米。北冰洋又是四大洋中溫度最低的寒帶洋,終年積雪,千里冰封,覆蓋於洋面的堅實冰層足有3~4米厚。每當這里的海水向南流進大西洋時,隨時隨處可見一簇簇巨大的冰山隨波飄浮,逐流而去,就像是一些可怕的龐然怪物,給人類的航運事業帶來了一定的威脅。而且,北冰洋還有兩大奇觀。第一大奇觀:就是那裡一年中幾乎一半的時間,連續暗無天日,恰如漫漫長夜難見陽光;而另一半日子,則多為陽光普照,只有白晝而無黑夜。由於這樣,北冰洋上的一晝一夜,彷彿是一天而不是一年。此外,置身大洋中,常常可見北極天空的極光現象,飄忽不定、變幻無窮、五彩繽紛,甚是艷麗。這是北冰洋上第二大奇觀。

⑶ 小學生怎樣寫航海日記

很簡單,寫一件事情,把事情寫的生動具體!
用很多好詞好句好段!

⑷ 小學生軍事,航空,航海科普知識

http://www.caacjournal.com/

⑸ 適合一年級小學生了解的科普知識

每天六個一提高免疫力
睡一個好覺:睡眠不良和免疫系統功能降低有關。體內的t細胞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t細胞的數目會減少,生病幾率隨之增加。不一定要睡足8小時,只要早上醒來覺得精神舒暢就可以。
做一番運動:每天運動30到45分鍾,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會相對增加。不過,運動如果太過激烈或時間超過1小時,身體反而會製造一些荷爾蒙,抑制免疫系統的活動。
做一次按摩:按摩使身體放鬆,減少壓力。每天接受45分鍾的按摩,1個月後,免疫功能會有明顯改善。
做一回白日夢:每天做5分鍾的白日夢,一邊深呼吸,一邊做做白日夢,讓愉快的畫面從腦中飄過,可以增加免疫細胞的數目和活動能力。
參加一次藝術活動:笑能使干擾素明顯增加,免疫細胞變得更活躍。如果自認缺乏幽默感,可以多看喜劇片、好笑的漫畫。音樂可以增加對抗感染及癌症的抗體,不管喜歡哪一種音樂,聆聽時都能刺激健康的生理反應。
與知己交流一次:朋友多的人,不但不容易感冒,免疫功能也比性格孤僻的人好。有研究顯示,良好的社交關系有助於對抗壓力,減少壓力,影響免疫細胞功能。
冬天取暖也要注意方法
寒流一來,有些人就瑟瑟發抖,想方設法取暖,可其中十之八九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如:
活動取暖幅度過強。冬天多活動,一來能鍛煉身體,二來可驅走寒冷,但對老年人來說,運動時一定要量力而行,別選擇那些活動幅度過強、活動量太大的運動項目,而應選擇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運動量小的項目。如果在運動後出現了頭暈、頭疼、四肢乏力、胸悶氣短、失眠多夢等症狀,說明這項運動量過大,就應該注意減少運動量,要及時停止不良反應特別大的運動項目。
驅寒取暖方法失度。由於大多數老年人怕冷,在睡覺時都喜歡用熱水袋貼身而卧,或讓電熱毯把被窩搞得熱熱的以驅寒取暖,這樣常常會引起皮膚紅斑或燙傷,一般室溫達到18——25攝氏度時,也是人體適宜溫度,就無需用其他方式來加溫取暖。
日曬取暖時間過長。一些老年人,冬天一來,有事沒事就喜歡帶著孫輩搬只椅子到能曬到太陽的壩壩里取暖,這本是好事,適當曬曬太陽有利於對鈣質的吸收,但醫生提醒說,曬太陽也有個度,如時間太長對身體就有害無益了,因為日曬過長會損傷皮膚,破壞人體的自然屏障,使大氣中有害的化學物質、微生物侵襲人體,造成感染,還可引起視力減退。特別嬰幼兒皮膚嬌嫩,更不能直接暴露在直射光下久曬。
捂頭睡覺有損健康。有些老人冬季喜歡捂頭睡覺,以為這樣可以暖和些,而這樣的睡眠方法對健康是有害無益的。一則會因被窩內的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等廢氣逐漸增加,影響了正常的呼吸運動,甚至造成窒息。二則是因被窩內缺氧,易誘發心腦血管病

⑹ 小學生航海模型競賽船需要多少錢

這要看參加哪個項目的比賽了...! 如果參加自航模型項目, 幾十元夠了...! 若參加遙控競速或繞標項目, 沒幾百元是不行的....!

⑺ 要給學生科普航海知識,哪裡有小學生容易理解的視頻資料

這分我拿定了!聽我的,去 蝌蚪網→科知故事→李約瑟講故事→航海,你會感激我的

⑻ 如果以後要學航海,在小學到高中應該學好哪些科目比較重點的哦!!

數學少不了的,航海時也做圖上作業,在海圖上畫航線,計算航程.
物理也得要,要知道海流、海浪、潮汐、潮流等,必須懂得全球導航系統,必須會操作各種儀器、設備
地理更不可少,不然你連地圖都不會看、某個國家在哪兒都不知道,怎麼能航行呢
航海家經常在全世界跑,語文、外語也是需要的。
當然,天文學知識也是需要的,即使有先進的儀器,太陽、星星也是指導每個航海家前進方向的必備知識
所以,中、小學學的是基礎知識,不管長大幹什麼,如果要想把事情干好,中、小學知識都是必需的。
希望你能珍惜學習機會,好好掌握各種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實現將來的美好的理想,儲備更多的知識。

⑼ 如何為小學色樹立"海洋環境意識

海洋強國之路是早日實現「中國夢」的基石,提升全民海洋意識是實現海洋強國之路的首要任務。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筆者認為要提升公民的海洋意識,應從娃娃抓起,在義務教育階段尤其小學教育階段廣泛施教。
首先要切實深入地在小學開展海洋意識的理論教育和實踐活動。目前,很多小學生只知我國是一個國土遼闊的大陸國家,並不知道我國還是一個海洋國家,有大陸岸線1.84萬公里,亟須在小學生中進行海洋國土意識教育。要讓小學生明白,我國國土資源包括陸地、海洋兩部分,國之海洋是強國之本,這些豐富的海洋資源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空間,等待我們去開發和保護。
其次要在小學教育階段,尤其是語文課、作文課增加海洋文化的內容,使小學生通過讀寫、交流更好地接受海洋意識的熏陶。
著名教育學家陶西平曾對中小學生作文教育的弊端進行抨擊:為什麼學生作文中的母親都是一個模式?別讓孩子從作文開始第一次撒謊。小學生學語文、學寫作,既是掌握基本交流工具為長大後融入社會做准備,也是基本認知能力形成的關鍵過程,而這一階段形成的基本認知,將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所以,在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作文課中,進行海洋意識教育尤為重要。可以引導他們觀察、思考與海洋有關的話題,嘗試著形成他們自己的觀點,哪怕只是淺顯的觀察、稚嫩的見解,也要鼓勵他們寫出來。同時,可以在小學生中開展海洋科普實踐活動課,用簡單的語言、生動的例子系統地介紹海洋科學基礎內容,描述海洋科學發展歷史,描繪合理開發利用海洋的美好前景。
從小建立起來的海洋國土觀念、保護開發海洋的價值觀念會相對牢固,海洋意識教育才能更接地氣、更有實效。
再次,要用海洋文化熏陶海洋意識的養成,幫助小學生培養探尋海洋的興趣愛好,引導他們從小構築堅實的海洋知識。可以在小學宣講明代鄭和下西洋等中國古代航海歷史,讓小學生了解世界航海史和中華民族的關系;舉辦海洋歷史文化遺存圖片展等活動,幫助小學生學習海洋歷史、了解海洋文化,使海洋意識教育有的放矢。
海洋,是中華民族振興的寶貴財富。在小學階段有目的、分階段地培養孩子的海洋意識,傳播海洋科學常識,弘揚海洋文化,將有利於中華民族海洋意識的整體提升,其意義重大。海洋意識教育從小學廣泛施教,將為海洋文化普及、海洋強國建設打下良好的、充滿希望的基礎。

⑽ 小學作文海洋之船參考作文

我的航海夢

海子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此刻的我,正面對著這樣一片大海,勾勒著我兒時的夢。

顒望遠方,眼前是一片蔚藍的大海,思緒斷斷續續,在空中飄盪。風夾雜著這鹹淡的海水,拂面,是只言片語寫不出的愜意。

帆鼓鼓的,向著遠方駛去,越來越小,直到模糊不清,滿載著我對遠方的渴望,我的思緒跟著船駛向遠方。一路上,體會了海的品性。每當我站在甲板上,小山似的涌浪猶如千萬頭暴怒的獅子,前赴後繼,連綿不斷地向船面襲來。濺起高丈的浪花,一朵朵水花濺在空中,陽光下亂飛的水珠如珍珠,似鑽石,在陽光下顯得那樣晶瑩透亮。浪一次次撞擊在海面的礁石上,發出沉重的聲響,多麼震撼人心的聲響啊!作為水手的我,眼前的龐然大物——礁石,讓我束手無策。它矗立在海洋上,完全擋住了船的去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我只得調轉方向,向旁邊前行。我隨著船四處漂浮,毫無定所,望著大海,我的危機感油然而生,風浪像一個定時炸彈潛伏在我的身邊。但,每天接觸海水的我早已習慣它的兩面派,柔情似水,和順溫柔,活像一位熱戀中的少女。但有時卻暴跳如雷,似發怒了的包租婆,波瀾起伏,滾滾而去。因此,我既喜愛又敬畏他,喜她的柔,愛她的美,敬他的怒,怕他的吼。

繼續前行,開始盡情遨遊。船的速度越來越快,輪船前的翻漿「嘩啦啦」的滾動著,泛起了大波大波的浪花,細看,船的周圍漾起了一圈一圈的大波紋,如小石子落入池塘般漾起的微笑,緩緩向前,隨著輪船的浮動,描繪了一條條美麗彎曲的波浪線條。涼涼的海風吹過臉頰,吹過發梢,那是一種自豪的感覺!我多麼盼望能像加勒比海盜一樣,能夠天天在海上生活,冒險,不枯燥又充實,不乏味卻興奮,讓人按耐不住航海的夢繼續遠航。我乘著船,將走遍大江南北,將祖國的美麗風景一覽全無。

在旅行的途中,也許會遇到困難,也許會遇到危險,也許會退縮。可是,我知道,我有著鋼鐵般的意志,堅強的生命力,不屈的精神,成功貴在堅持。心中有夢,世界便有夢。只要堅持著夢想,就會看到勝利和希望,成功就在不遠方 。

海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的洗禮玉液,他有寬廣的胸懷,有博大的胸襟,我愛大海。他能包容世間萬物,能容納百川,我愛大海。他會盪滌污垢,洗禮塵埃,會演奏一曲曲跌宕起伏的樂章,我愛大海。我愛大海,所以我要航海,去探索海的奧秘,挖掘海的知識,體會海的內心。海撞擊的越猛烈了,風吹的越寒澀了,石變得更堅硬了,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考驗著我,面臨著我的是無窮無盡的考驗和磨練。 我的航海夢隨著輪船的遠去而靠近,讓我感覺到夢的存在......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航海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