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子蒙古舞參賽作品有哪些
(三)作品表演欣賞
1.《鄂爾多斯舞》
《鄂爾多斯舞》由賈作光編導,明太編曲,1953年於呼和浩特由賈作光、斯琴塔日哈等和內蒙古歌舞團第一場演出。1955年獲第五屆世界青年學生和平友好節舞蹈比賽冠軍,1994年獲「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經典作品獎。
《鄂爾多斯舞》是著名編舞家賈作光的創作和表演,開始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作品取材於內蒙古宗教舞蹈《喇嘛舞》中的「鹿神」和「拜金」等動作材料。舞蹈以其鮮明的民族風格、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歡快的節奏,表現了內蒙古人民解放和主人翁的驕傲和獨特的光明豪邁的性格。
整個作品貫穿著情感,強調對生活激情的表達,但情感的層次是清晰而細膩的。第一部分是中板,音樂的感覺很廣泛。這是一個舒適,強大,平靜和穩定的民間旋律。男子有力的律動,襯托出蒙古人民剛毅的英雄氣概。第二部分是小快板,音樂變成了快樂,自由和放鬆的心情。女性的出現體現了蒙古女性的美麗和聰慧,以及她們與男性接觸時對生活的熱情。男女之間的交流從未停止過,充滿了歡樂。舞蹈的高潮是依靠情緒和音樂節奏的變化來襯托的。音樂是快樂和樂觀的,男女群舞,融合生活的激情。
這部作品的動作素材來源於喇嘛舞、蒙古族民間舞蹈和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喇嘛舞表現力強,動作粗獷,有助於表現牧民的生活和特點。這是蒙古人所熟悉的,編導將其發揚光大,創造性地形成了富有時代氣息的動態人物形象。一開始,男人們用手放在臀部和肩膀上,邁著大步。在每個動作的第三和第四拍,肩膀隨著手臂的擺動而抖動,線條很長,自由,輕松,有力。動作之間的呼吸充分而深沉。手臂和肩膀充滿了內在的力量。膝蓋的彎曲降低了重心。步伐沉穩堅實,肌理粗獷有力。挺胸、仰卧的姿態,充滿了草原的博大氣度,也顯示了鄂爾多斯人對建設草原的堅定信心。在蒙古族民間舞蹈的基礎上,女性形象的出現細化了生活中的擠奶、騎馬等勞動動作,體現了牧民生活的特點和氛圍。肩部動作輕盈,但健康大方,沒有任何矯揉造作。頭部的運動總是穩定的,因為在生活中,女性戴沉重的頭飾,脖子支撐著相當重的重量,所以在跳舞時,女性的頭部不會晃動。自女性出現以來,男性的長線條動作開始跳躍。步驟的頻率被加速。他們和女人結對跳舞。當他們戀愛時,他們甚至用一隻腳跳。他們的手放在頭頂上。他們像孩子一樣快樂。與第一段對比,圓上對穿和順時針轉也用跑動和跳躍感的橫錯步完成。
20世紀40年代賈作光來到內蒙古草原後,蒙古族舞蹈開始走上藝術舞台。他對草原的熱愛成為了他無盡藝術生命的源泉。他創作了幾十種反映草原和牧民生活的舞蹈,不僅為中國舞蹈創造了一種新的當代藝術形式,也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認可和喜愛。此外,他還建立了一套蒙古族舞蹈動作訓練體系,我們今天使用的許多詞彙都來源於這套體系。賈作光對蒙古族舞蹈的歷史貢獻,使他在中國舞蹈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2.《奔騰》
《奔騰》的首次演出是在1986年,舞蹈編舞家事馬躍。首演團隊是中央民族學院藝術系第83屆大專班,有申文龍等演員。1986年,《奔騰》在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中獲得一等獎。1994年,《奔騰》獲得了「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的金獎。
《奔騰》是蒙古族男子群舞,它是情感舞蹈的多階段身體結構。拉開帷幕時,一個令人敬畏的戰士的造型。在熾烈的紅色陽光下,優美而流暢的抒情音樂使廣闊的舞蹈充滿了草原牧羊犬的青春活力。
作品《奔騰》的結構簡潔,隨著心情的變化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首尾相互呼應能夠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並在蒙古傳統民間舞蹈的加工,開發和創造的基礎上,採用多種「馬步」,「搖肩」,「跳腳」等動作,塑造了蒙古青年牧民騎馬賓士的英俊形象。
該作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以快板,慢板和快板的舞蹈氣氛進行。舞蹈還借鑒了電影藝術中的「慢動作」處理手法,放慢了蒙古族民間舞蹈的腳步,彰顯著優美的身姿和節奏感,充分體現了牧民的英雄氣質和對大自然的熱愛。第三段舞蹈動作是第一段快板的發展和演變。它圍繞「核心」運動的象徵性主題展開,並且在無數變化中不會失去其「靈魂」。因此,作品傳達出強烈的緊張感和震驚感。在節奏的處理中,情緒和身體部位的節奏和節奏是完全和諧的,舞蹈節奏,音樂節奏和情感節奏緊密結合在一起,
在第一個快速節奏中,運動幅度並不大,這主要是由於牧民放牧和騎馬的感覺。在第二個較慢模式中,根據心理情感的內部節奏突出了肩膀動作的節奏。第三段綠浪,音樂節奏加快預示高潮的到來,同時整場演出的演員以大幅度擦臂動作像踩踏大草原的數千名士兵和數千匹馬。放牧騎馬,將舞蹈推向高潮。臨近結束時的鼓樂節奏很快,在不規則的打擊樂中彼此回響,出現了「雙飛燕」技術,並且第一部分的主題被一次又一次地強調。作品節奏的獨特處理反映了它與傳統蒙古語詞彙之間的差異,真實反映了時代潮流下社會生活節奏的變化,真正符合當代觀眾的審美心理。
舞蹈《奔騰》充分表現了這個民族的舞蹈特點。該作品的語匯以蒙古族的民間舞蹈動作為基礎,並從反映蒙古青年的實際生活情感和精神氣質的角度,努力發展和創造具有民族風格特徵的動作詞彙。蒙古舞各個步驟,肩膀和手臂動作的節奏和動態極大地豐富了蒙古舞的動作語匯。
該作品通過塑造蒙古族青年牧民的群體形象,這部作品不僅體現了蒙古人民的民族勇氣,從廣義上講,而且代表著整個新時期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活狀態。
3.《頂碗舞》
《頂碗舞》取材於內蒙古流傳已久的傳統舞蹈《頂碗舞》,並在此基礎上加工、整理變化而來。但創作中卻融合了許多現當代建構的蒙古族舞蹈新動態語匯,它不僅在視覺上優雅,而且在技術上困難、復雜和具有挑戰性。舞蹈顯示傳統的頂碗的技術,還包含許多現代和當代蒙古舞蹈動態語匯,特別是上半身和手臂的運動基本上是達到了極致,如大部分的動作在舞蹈的手臂,揮舞著雙手,和硬手腕等手臂運動,且強調上半身運動的性能,如肩膀、胸部和肋骨等。
該作品的動作構圖、空間的調度,以及作品的段落設計合理,動作的許多特點都是在中間做的,隨著形態的變化,通過類似斜線、並排、三角形、正方形的排列和單人、三人、集體的舞蹈片段,來表現動作的個體結構,同時又表現出作品的整體形態,達到清晰的視覺效果,不僅充分展現了自身空間的動作過程,也形成作品整體的骨架。
作為民間舞,該作品在原頂碗的基礎上,增加了碗的數量,增加了舞蹈的難度。該舞蹈的技巧就是通過對道具的運用而體現的,該劇目以自身的民族舞蹈文化口味,以及現當代純民族舞蹈素材創作的模式,廣受觀眾的歡迎與認可,同時也被不同學院民間舞專業的學生學習效仿。
2. 蒙古族舞蹈筷子舞劇目有哪些
筷子舞有如下幾個劇目:
《歡歌》、《春到草原》、《牧人》 、《筷子舞(巴德瑪)》 、《薩布罕》《筷子舞(群舞)》
筷子舞的由來:
《筷子舞》發源於鄂爾多斯的高原,因舞者手執筷子敲擊歌舞而得名。主要流傳在伊克昭盟的鄂托克旗、烏審旗一帶。它的主要動律一肩的部位和韻律,這門藝術與蒙古草原生活的自然環境、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有著非常密切地聯系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之一,它來源於牧民的生活,牧民們放牧之餘長吆喝著歡聚在一起,說拉彈唱,進行自我娛樂。
表演者兩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細頭;擊打筷子的粗頭,動作由雙手胸前交叉去打筷子,也可擊打雙肩,雙手腹前交叉擊打筷子等等。慢舞時沉穩、深沉;快舞則是飄灑矯健。當舞者的感情到高潮時,就情不自禁地離開座位,舞到較為寬敞的位置,放大了動作的幅度,顯示出矯健的舞姿。
鮮明的節奏和歡快的幽默感,伴隨著悅耳的歌聲和敲擊聲,歡樂的人們情不自禁地搖晃著身體,悠然自得地用筷子敲擊自己身體起舞,通宵達旦。盡歡而散。在表演形式上,也由原來的單人表演發展成為雙人舞、男女群舞、廣場性集體舞,而且,過去只有男子表演,現在也有女子登上了舞台。
筷子舞的表演形式直接客觀反映蒙古族的精神面貌。它的表現形式獨特。以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工具,筷子來加工成為舞蹈的道具。總之,真正的魅力在於他們的胸懷,能包容草原的情懷,有這種胸懷和情懷,難道不能舞出心靈與心靈碰撞的舞蹈來嗎?
3. 蒙古族舞蹈的介紹
蒙古族舞蹈產復生於民間制,其特點是節奏明快,熱情奔放,語匯新穎,風格獨特。動作多以抖肩、翻腕來表現蒙古族姑娘歡快優美,熱情開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邁,步伐輕捷灑脫,表現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剛勁有力之美。保留節目有筷子舞、馬刀舞、馴馬舞、盅碗舞、擠奶員舞、鷹舞、牧民的喜悅、祝福\鼓舞等。
4. 蒙古族舞蹈簡單動作
上身方面的:硬肩,硬腕,柔臂,軟手,柔肩
5. 蒙古族模仿動物舞蹈
鴻雁
6. 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動作視頻
上YOUKU搜《嘎達梅林》
7. 蒙古族舞蹈的風格特徵
由於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渾厚、含蓄、舒展、豪邁的特點。
蒙古族舞蹈久負盛名,有了高興事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節奏明快,舞步輕捷,在一揮手、一揚鞭、一跳躍之間洋溢著蒙古人的純朴、熱情、勇敢、粗獷和剽悍,表現了他們開朗豁達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氣質,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舞蹈與美酒有不解之緣。在民間,幾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興。說蒙古族是以歌舞為伴的民族一點都不為過。
(7)蒙古族小學舞蹈隊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蒙古族舞蹈的種類
1、安代
蒙古族傳統民間歌舞。是古代"踏歌頓足"、"連臂而舞"、"繞樹而舞"等集體舞形式的演變和發展。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場院里幾十、上百人不等,圍成大圓圈,圈裡由兩名歌舞能手對歌對舞,眾人呼應踩腳、甩動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熱烈,歡騰的場面。
2、頂碗舞
鄂爾多斯蒙古族從元代承傳下來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新穎,動作優美,氣質高雅,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在整個蒙古族民間舞蹈發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
能歌善舞的鄂爾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慶佳節的聚會上1人或2人頭頂茶杯或碗狀小油燈或碗,碗里盛滿清水或奶酒;雙手各拿兩個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聲和樂聲中翩翩起舞。
3、角斗
流傳在自治區以摔跤之鄉著稱的錫林郭勒草原的一種模擬性舞蹈。由一個人表演兩個人摔跤的生龍活虎般的拼搏動態,而且表現得比生活中的摔跤還要生動、靈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群眾的喜愛。
8. 蒙古族頂碗舞簡介
頂碗舞是蒙古族從元代承傳下來的民間舞蹈.相關的史料記載,《頂碗版舞》的出處與佛教有著權一定的淵源.佛教教義當中有多種對佛的供養儀式,用碗盛上糜乳的供奉以及用歌舞表演的伎樂供養都包括在其中.兩者的結合導致了這種用盛了糜乳的碗放在頭頂上舞蹈的形式形式新穎,動作優美,氣質高雅,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在整個蒙古族民間舞蹈發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在婚宴和喜慶佳節的聚會上1人或多人頭頂茶杯或碗狀小油燈或碗,碗里盛滿清水或奶酒;雙手各拿兩個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聲和樂聲中翩翩起舞.
頂碗舞的動作沒有固定的套數,掌握好基本動作和擊盅,打筷的規律之後,舞者現場即興發揮,情緒激昂,動作,舞姿的變化豐富多彩,充分展現蒙古族舞蹈的技藝,智慧和豐富靈活,多變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