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分數的意義知識點是什麼
把一個物體或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幾分之幾。重點:知道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分子表示其中的幾份。
第1單元測量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長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長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小技巧:換算長度單位時,把大單位換成小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添加0(關系式中有幾個0,就添幾個0);把小單位換成大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去掉0(關系式中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5、長度單位的關系式有:( 每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① 進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進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進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 = 1公里
6、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
小技巧:在「噸」與「千克」的換算中,把噸換算成千克,是在數字的末尾加上3個0;
把千克換算成噸,是在數字的末尾去掉3個0。
7、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噸1000克=1千
C.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可柯斯達
西師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期末復習知識點第一單元:克、千克、噸的認識【知識要點】:1、計量物品輕重的單位有克、千克、噸。2、計量較輕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單位,克用字母g表示。3、計量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單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1kg=1000g4、計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噸作單位。噸用字母t表示。1t=1000kg5、相鄰質量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40個25千克的學生重1噸。5、1T=1000kg1kg=1000g.6、換算:單位相互換算的方法(1)把噸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噸數或千克數乘進率1000。(2)把千克化成噸,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數或克數除以進率1000。口訣:小換大減三個0,大換小加三個0如:把克換成千克、千克換成噸去掉3個0,把噸換成千克、千克換成克加上3個0.7、重量的大小比較記憶:先統一單位,再比較大小。【應用】1、1枚2分硬幣重1克;一袋食鹽重500克,2袋食鹽重1kg。1個雞蛋的重量大約是50g,1個蘋果的重量大約是250g。2、5本數學書的重量大約是1kg。1個小學生的體重大約是25kg,4個小學生的體重大約是100kg,40個小學生的體重大約是1噸。一頭大象約重6噸。3、計算:1噸+3000千克=()噸,方法是當相加或相減的數單位不一樣時,要先換成統一的單位後在計算。注意:1㎏棉花和1㎏鐵一樣重。第二單元: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知識要點】:(一)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1.口算:①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計算時先計算0前
D. 小學三年級數學重點是什麼
第一單元:測量
1、毫米、分米的認識:
(1)會用厘米估計常見物體的長度,並在實際測量中引出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
(2)通過測量活動,實際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約有多長,會用毫米和分米作為長度單位進行估計。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進率,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長度單位,會用這些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4)能完成有關的計算和應用,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認識: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長度單位,知道1千米大約有多長,並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能正確換算和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噸的認識:
(1)了解"噸"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質量單位,知道1噸大約有多重,了解質量單位"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噸、千克、克之間的進率,能正確換算和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能估計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質量單位。
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1、加法:
(1)能結合具體情境,發展搜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並掌握兩位數、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知道筆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項。
(3)能熟練完成兩位數、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4)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逐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養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估計的習慣。
2、減法:
(1)能從實際的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數學信息,能根據信息提出恰當的數學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歷估算的過程,並逐步學會合理、恰當的估算,能用估算的結果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並掌握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知道筆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項。
(4)能熟練完成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加減法的驗算: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加減法驗算方法的數學依據和意義,並熟練掌握加減法的驗算方法。
(2)能選擇恰當的方法對加減法進行驗算,並逐步養成對自己的計算進行驗算的好習慣。
第三單元:四邊形
1、四邊形:
(1)通過觀察、比較,直觀認識四邊形的特徵,能利用特徵辨別哪些圖形是四邊形。
(2)能在點子圖或方格紙中畫四邊形,能在釘子板上圍四邊形。
2、平行四邊形:
(1)結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的特徵,能辨別哪些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2)能在點子圖或方格紙中畫平行四邊形,能在釘子板上圍平行四邊形。
(3)滲透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聯系和區別。
3、周長:
(1)結合具體實物和圖形理解並准確掌握周長的概念,並能用數學語言描述給定圖形的周長。
(2)能用不同的方法測量或計算給定圖形的周長,能比較兩個圖形周長的大小。
4、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2)能選擇恰當的方法熟練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並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5、估計:
(1)在准確掌握長度單位的前提下,能合理、恰當的估測某線段或物體的長度(包括周長)。
(2)能利用估測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四單元:有餘數的除法
1、例1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回顧除法的含義,並回顧除法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結合具體情境,經歷除法豎式抽象的過程,體會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能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2、例2
(1)在具體情境中體會有餘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理解余數的含義。
(2)探索並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積累有餘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3)能口算或用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並能解決簡單的有餘數除法的實際問題。
3、例3
(1)在解決問題中進一步理解有餘數除法和余數的含義,並進一步鞏固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經歷對許多有餘數除法算式的觀察、分析過程,探索並掌握余數和除數之間的關系。
(3)能利用余數和除數之間的關系直接判斷有餘數除法計算的正確性。
4、例4
(1)能靈活利運用有餘數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最多"、"至少"等詞語的含義,並學會用"去尾法"和"進一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五單元:時、分、秒
1、秒的認識:
(1)認識秒針,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2)知道:秒針走1小格是1秒,1分=60秒;能夠准確讀寫出鍾面上的時刻,能熟練進行時間單位的換算。
(3)體驗1秒鍾和1分鍾分別有多長,逐步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2、時間的計算:
(1)能利用時、分、秒之間的關系正確完成相關比較、換算和計算。
(2)能解決生活中的關於時間計算的實際問題,體會時刻和經過時間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實踐活動(一):填一填、說一說
1、學會從不同的渠道、利用不同的方法搜集有用的數學信息。
2、在具體活動中學會記錄、學會交流、學會傾聽。
3、利用活動對學生進行習慣養成教育(遵守時間、珍惜時間,早睡早起等)。
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
1、口算乘法:
(1)能從具體情境中搜集有用的數學信息,能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恰當的數學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演算法多樣化,並能熟練、正確的進行計算。
(3)能完成兩位數或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4)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筆算乘法: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感知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能結合具體情景,探索並理解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掌握筆算演算法(包括不進位的、一次進位的、連續進位的、有一個因數的中間或末尾有0的)。
(3)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並能用估算結果驗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性。
(4)在正確掌握運算順序的前提下,能正確完成包含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混合運算。
(5)能解決與本節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6)在探索規律的習題中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
1、分數的初步認識:
(1)在主題圖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含義。
(2)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學習分數的必要性和數學符號的優越性,理解分數的意義。
(3)結合具體操作,理解並掌握幾分之一的含義、寫法和讀法,並能完成幾分之一的大小比較(整體1必須相同)。
(4)結合具體操作,理解並掌握幾分之幾的含義、寫法和讀法,並能完成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整體1必須相同)。
(4)知道什麼樣的數是分數,能指出分數的各部分的名稱,會用折紙、塗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2、分數的簡單計算: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利用圖示理解並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演算法,並能熟練、正確的計算。
(2)理解並掌握和是1或被減數是1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演算法,並能熟練、正確的計算。
(3)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價值性。
第八單元:可能性
1、通過具體活動,感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理解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2、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意義,能根據生活經驗對一些事物作出恰當的判斷,並能用相關詞語進行表達和交流。
3、利用活動讓學生感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並能根據生活經驗和試驗經驗正確判斷簡單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包括最大、最小)。
3、利用試驗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精神,利用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第九單元:數學廣角
1、通過具體操作,讓學生掌握最簡單的排列和組合的一些基本方法(圖解、連線、列表、計算等),並能解決比較簡單的排列、組合問題。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問題的習慣,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利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實踐活動(二):擲一擲
1、在擲色子的活動中進一步理解可能性的種類是如何確定的,可能性的大小是怎樣判斷的。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科學、嚴謹的探究精神。
3、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對數學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