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些關於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的題目
靜以養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少年智則國智, 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則國強, 出自《少年中國說》。
千古風流人物,驚濤拍岸
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三蘇、王安石、曾鞏。
周,道家,老子哲學,老子,老莊
蔎,茗,荈,《茶經》
紙,蔡倫於公元105年前後發明的,剪紙包括窗花、門箋、牆花、頂棚花、燈花、花樣、喜花、春花、喪花等等
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
分為風 、 雅、頌三類。①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多為民間的歌謠。《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採集上來的土風歌謠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即朝廷之樂,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 ,大部分為貴族的作品, 即所謂正聲雅樂 。《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③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和史詩,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頌》詩又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 ,《商頌》5篇 ,共40篇 。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從時間上看,《周頌》和《大雅》的大部分當產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當產生在西周後期至東遷時 ; 《 國風 》的大部分和《魯頌》、《商頌》當產生於春秋時期。從思想性和藝術價值上看,三頌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國風。
我感覺,他們賣從我們國家偷來的東西再賣給別人的話,是賊。
主人買賊偷來的、自己的家當。再用自己家的錢買回來。
我們中國人去歐洲必去的一個地方是法國,因為那裡可以讓我們賺的人民幣花到品味上。現如今,他們賣我們自己國家的寶貝,換做歐元來花。
我是一名初中生,用我剛剛學到的知識,這叫非法渠道得來的。如果歷史承認它是從大清政府手中花銀元買來的,可以當作合法財產,這種強盜的方式搶來的,主人競拍沒付錢,結果想去訴訟主人,「賊喊抓賊」?
為什麼他們敢如此明目張膽的販賣贓物?
因為他們知道這樣對自己造不成多大損失,中國政府和法國政府繼續履行外交政策、中國人民還要繼續觀光「浪漫之都」、男人追求的醇美葡萄酒、女人追求的高檔香水等等。他們統統沒有被抵制。
我不支持中國和哪國有矛盾,人民就一同抵制哪國貨,因為這是損人不利己。
但是無視中華人民的反華實力,是一定要斗爭到底的。
其實這件事是很難解決的,因為中國政府和人民找到,自己沒必要去用我們的人民幣去購買我們的獸首。但是佳士得還不打算和解。
如果是我們火燒盧浮宮,他們還能如此得意嗎?
因為我們國家還不夠強盛,紙上談兵是毫無用處的。
聽了馮軍在兩會論壇會上說的,為什麼法國人有錢,因為是有人養他們。
我們如果沒人養,為何不自己支持自己的產業,支持國產的有時也很好。
❷ 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六年級)試卷原稿
一.填空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4.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5.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6.公元前104年,司馬遷開始動筆寫作(<史記>).全書分為("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五大部分,記載了(3000)年的歷史,共(130)卷,(526500)字.
7.清明上河圖是北宋風俗畫的代表,作者(張擇端).它描繪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時節汴京河兩岸的風光,生動的記錄了中國(12)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這在我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8.與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印度佛加大佛塔並稱為世界最宏偉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的京杭大運河貫穿(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全長約(1700)公里,支開找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航線最長、工程最大的人工運河。
二.簡答
1.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
答: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為內核,還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態。
2.二十四節氣是怎麼來的?在21世紀的今天他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答: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有,起到了知道農歲的作用。
3.舉世聞名的敦煌壁畫標志是什麼?它有哪些特點?
答:標志:飛天。特點:從造型上說.俗人形象富於生活氣息,時代特點也表現得更鮮明;而神靈形象則變化較少,想像和誇張成分較多。從手法上說,敦煌壁畫繼承了傳統繪畫的變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動物和植物形象。
4.著名學者余秋雨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你同意嗎?為什麼?
答:同意,因為長城在今天已經失去了它本身的守衛意義,而都江堰卻仍然在為天府之國輸送清泉。從現實意義上來說同意。
三.作文
社交禮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抗震救災的日日夜夜裡,有一些畫面令人難忘:北川年僅3歲的小男孩郎錚在擔架上向援救他的武警叔叔舉手敬禮,天安門前半懸的國旗,守夜大學生手中的燭光,這就是禮儀文明,寄託著人們高尚的情感-----感恩,哀悼,懷念,崇敬.請寫一則故事,贊美中華民族的文明禮儀.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提示:中華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歷史,悠久燦爛的文化,歷史上多少關於文明禮儀的故事流傳至今,多少歷史人物因此而流芳百世。在如今市場經濟的歷史變革中,好多人忘記了本該具有的優良美德,轉而崇拜金錢和物質。人與人之間彷彿也變得越來越冷漠,交往中多了一些「自我保護」,少了本應由的的理解、尊重、互助、友愛。朋友!請放下戒心,文明禮儀從你我做
■真誠友愛
真誠友愛是一種崇高的道德情感。因此,要樹立「心中有他人」的觀念,與同學友愛團結。同學之間要平等待人,相互尊重,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從團結的願望出發。平時遇見同學一定要打招呼。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可以問好、點頭、微笑、招手或喊一聲名字等。要做到熱情、誠懇。用你的真誠去愛別人,必然會得到別人真誠的回報。
■相互尊重
每位同學都需要被他人關愛,被他人尊重。首先是尊重他人人格。譏笑、辱罵、給同學起綽號,不僅傷害同學的自尊心,還侮辱了同學的人格,是低級趣味很不禮貌和很不道德的行為。其次,要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每位同學的生活習慣是自幼養成的,是受家庭的教育和周圍環境的影響而潛移默化的結果。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就等於對他人人格的尊重。
■集體意識
每一個人都離不開集體,正像一滴水離不開浩瀚的江河大海一樣。因此,我們每位同學都要有集體意識。在集體生活中,要顧全大局,遵守規章制度,不可我行我素。在你付出的同時,也將會得到社會的尊重和他人的尊重。
■善於交談
交談是同學之間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交流可以增加同學間的了解、友誼和相互增長知識。同學們之間的交談應該注意一些問題:1、說話態度要誠懇謙虛,要語調平和,不可裝腔作勢。2、交談中力求語言文雅注意場合分寸。3、開玩笑,應注意,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不說。聽同學說話時態度要認真,不得輕易打斷別人的講話,要插話或提問應選擇適當的時機,若同學說得欠妥和說錯了,應在不傷害同學自尊心的情況下,懇切、委婉地指出。吵架、罵人說難聽話是一種無教養的行為及無禮的表現。
■借物還物
同學們經常在一起,難免相互之間借用東西,但是須謹記有借有還,即使隨便用一下別人的物品,也應事先打招呼,徵得他人同意。
■幫助他人
樂於助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也是校園禮儀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當有同學需要幫助時,應分清是非,弄明情況,如果是對的,應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助其一臂之力,忌視而不見、置之不理。如果要你弄虛作假,或者是違反校紀的事,就要有正確的是非觀,不可同流合污。自己需要幫助時不要強求別人,要學會換位思考多替他人考慮。盡量不給別人造成困難,甚至帶來麻煩。(北京禮儀學院院長校李檸)
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著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幹掉在地上。母親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說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干。就是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中已有了答案。
文明禮儀的故事:
1.團結友愛--心平氣和的劉銘傳
清廷派駐台灣的總督劉銘傳,是建設台灣的大功臣,台灣的第一條鐵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劉銘傳的被任用,有一則發人深省的小故事:當李鴻章將劉銘傳推薦給曾國藩時,還一起推薦了另外兩個書生。曾國藩為了測驗他們三人中誰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約他們在某個時間到曾府去面談。可是到了約定的時刻,曾國藩卻故意不出面,讓他們在客廳中等候,暗中卻仔細觀察他們的態度。只見其他兩位都顯得很不耐煩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劉銘傳一個人安安靜靜、心平氣和地欣賞牆上的字畫。後來曾國藩考問他們客廳中的字畫,只有劉銘傳一人答得出來。結果劉銘傳被推薦為台灣總督。
按語:沒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堅毅持久、克服萬難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麼偉大的事業。我們希望將來能有所作為,首先便須磨煉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2.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3.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出自《宋史·楊時傳》:「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程門立雪」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楊時、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人們常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
4.千里送鵝毛
「千里送鵝毛」的故事發生在唐朝。當時,雲南一少數民族的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
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里放出來,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緬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並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一個精緻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上復聖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體現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今天,人們用「千里送鵝毛」比喻送出的禮物單薄,但情意卻異常濃厚。
❸ 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小學)答案(答得好加分)
1書法 國畫 崑曲 景泰藍 瓷器 絲綢 太極拳
2《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特點
1.作為「語錄」體的第一個特色:文字儉約。
2.第二個特色:言簡意賅。
3.第三個特色:用語平實,通俗曉暢。
4.第四個特色:迂徐含蓄,精警凝練。
5.第五個特色:大量運用對比、排比修辭。
3因為當時瓷器是中國的象徵,所以叫中國叫China,瓷器叫china
還有早在東漢時期,古人就在昌南(現在的景德鎮)建造窯坊,燒制陶瓷。到了唐朝,由於昌南土質好,先人們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優點創制出一種青白瓷。青白瓷晶瑩滋潤,有假玉器的美稱,因而遠近聞名,並大量出口歐洲。
十八世紀以前,歐洲人還不會製造瓷器,因此中國特別是昌南鎮的精美瓷器很受歡迎。在歐洲,昌南鎮瓷器是十分受人珍愛的貴重物品,人們以能獲得一件昌南鎮瓷器為榮。就這樣歐洲人就以「昌南」作為瓷器(china)和生產瓷器的「中國」(China)的代稱,久而久之,歐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卻了,只記得它是「瓷器」,即「中國」了。
4我國北方的長城,開始於戰國秦、趙、燕三國,大概在公元前3-4世紀。
萬里長城橫亘中國北方遼闊的土地上,宛如一條巨龍盤旋於起伏的群山之巔,氣勢磅礴,壯嚴雄偉.萬里長城是人類建築史上罕見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它以悠久的歷史,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所以說長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❹ 中國傳統文化考試題
1。。中國是多民族統一國家。多元民族文化是中國和平發展的社會資本,也是中國構建和諧社會大廈的基石。
就是說,中國的文化格局是一個多元的,所謂多元,就是說每一種文化都有他自己的獨立發展性,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個體。
但是,同時又是一體的,就是有很好的整合性。
這是一個很深的學問,一般的中國人,只會注意到自己周圍的環境,往往只能感受到本鄉本土本民族的文化,而難以意識到整個大中華所包括的豐富多彩的文化鉅陣的存在。
2.。。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形成的理論基礎,對中國的社會關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響。考慮中國的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歷史這個無形的手對現實的影響。本文將從下列三方面對傳統文化與新課改的影響進行具體簡述:一、 中國文化的民族性。二、 中國文化的兩極性。三、 中國文化的內向性。正文: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她包含一個民族長期積累形成的深層的心理積淀。由於文化的不同,會產生思維模式的不同;由於思維模式的不同,又會產生行為方式和社會關系的不同。就像兩個不同的根系,會生長出兩棵不同的大樹一樣。中國的先哲們給後人留下了豐美的歷史寶藏,也留下了沉重的歷史包袱。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形成的理論基礎,對中國的社會關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響。考慮中國的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歷史這個無形的手對現實的影響。而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儒家思想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最主要的一支。綜觀中國改革的歷史,我們就可以發現,儒家文化的影響無時不在。如戰國時代的吳起變法、商鞅變法、秦始皇、漢武帝、魏孝文帝、金世宗、元世祖、清雍正帝的改革、及現在的改革開放之所以成功,總是在儒家思想尚末在統治階級中確立或者在大眾中尚末得到張揚的情況下獲得。而王莽改制、王安石變法、慶歷新政、清光緒帝的戊戍變法等改革之所以失敗,與儒家思想在當時佔主導地位的影響息息相關。這不由使我們來審視中國傳統文化對我們這一次新課改的影響。不妨先讓我們來看一下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些特點及相關的一些思想:一、中國文化的民族性。中國漢族占總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個少數民族在膚色、人種上也與漢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國可以說是一個單一人種和單一文化的國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主體,尤其是儒家文化,對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佔有統治地位。中國文化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儒家學派的基本思想是尊祖復古——至低也要維持現狀,主張祖宗的法度不可更改,對任何形式的變革都深惡痛絕。儒家學派申稱「利不十,不變法」,也就是說你要變法可以,但必須有百分之百的好處,一點壞處也不能有,否則你就得老老實實地遵守祖制。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清楚,世上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法制。同時,儒家強調的中庸思想,禁止競爭原則,主張認同。而這一切都跟我們新課改的精神相違背,我們新課程改革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完美。同樣要實施新課程,就必須有人做出頭鳥。有人為以後改革的失敗來承擔責任。否則,實施新課程就是一句空話。二、中國文化的兩極性。中國古代哲學非常注重陰與陽的辯證統一,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是由陰陽兩極組成的矛盾的對立統一體,如:上與下、左與右、正與反、內與外、男與女等等。中國的儒家文化與佛、道文化也形成了中國文化的兩極性。儒家文化主張積極進取,而佛、道文化主張消極避世,組成了矛盾的對立統一體。中國古代的許多知識分子在青年時期往往尊奉儒家文化,奮發圖強;當仕途多有磨難,到了晚年時又遁入佛、道文化,從佛老思想中尋求內心的安寧。儒家文化就好比一架雲梯,激勵著仁人志士們努力攀登,去摘取事業的果實;而佛、道文化就好比是一張安全網,有人從雲梯上跌落下來,就有這張大網將其接住。因此儒家文化與佛、道文化這兩極文化對立統一、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個穩定發展的中國文化系統。正因為我們傳統文化的兩極性,才使得我們在生活、工作、學習上往往遵循非此即彼的原則。因此使我們在以往的教學中在對待結果上也要求是非分明,非此即彼;而新課程卻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對待結果要具有多面性。 三、中國文化的內向性。中國屬內陸國家,中國文化就是在這大片的土地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內陸文化。中國自古以來不斷遭受外族侵略,因此不斷地修築長城,閉關自守。受此影響,中國文化也演變成了保守的陸地文化,自成體系,對外來文化有很大的排他性。從清朝的戊戌變法到今天的改革開放,每一次打開國門,都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中國文化不斷地同化著外來文化,卻從來不被外來文化所同化。了解了傳統文化的特點和一些基本思想後,我們不禁對我們的新課改出現憂慮,畢竟新課改的實質是從我們原來的中國式的科舉教育向美國式的創新教育轉變。新課程改革成功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程度,所幸的是傳統文化在經歷文革和改革開放後西方思想不斷湧入的沖擊下,在我們身上還沒有到牢不可破的地步。新課程改革步履艱難是肯定的,成功與否唯有看它的造化了。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體系,我們並沒有好好地梳理;研究往往缺乏對社會現實問題的關注,幾乎丟棄了「經世致用」的傳統。傳統文化任何時候都是一個寶藏,如果自己守著寶藏不開發,別人便會來開發,那將會是件很遺憾的事。
西方漢學對中國傳統文化特性的關注,實際上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格局中的優勢。打破了西方文明中心的神話以後,我們看到的是多中心的多元文明。各民族的文化存在著差異,但不存在優劣。我們不能把以西方中心論指導下的評價強加在自己傳統文化的頭上,用西方中心論的眼光隨意否定我們自己的傳統和文化。或許,在我們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文化有缺陷,有糟粕,有些東西曾經一度成為阻礙發展的因素。但是從今天的發展來看,在世界格局中,文化的優勢就在於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多元性和差異性。我們所擁有的,恰恰是別人不具備的。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孔子的學說重新引起重視,是與全球的政治多極化的形式有關。個人主義的極端發展,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一個大問題。必須尋求另一種價值觀來求取平衡,片面強調發展個人的一面,形成極端的個人取向,對社會就會有威脅。中國的文化體系向來不主張過於伸張個人的意志、個人的價值判斷,而是主張考慮對方,是相對的。夫妻之間,父子之間,都要有一個相對格局,可以「換位思考」,和睦地處理問題。弘揚傳統文化的精髓,對於和諧社會的建構不無裨益。
1988年1月在法國巴黎召開的「人類如何面向21世紀」討論會上,再次提到孔子思想對維持世界人類和平的作用。瑞士1970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阿爾文博士說:「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個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這說明到了世界文明進入後工業時代,人類祈求平等和諧的願望已經上升為最主要的需求。被工業化所忽視的人性和親情,也被重新召回。中國傳統文化當中那些被認為非理性人際關系的血緣親情,也許會對家庭和社會穩定的維系起著意想不到的作用。
記得2003年抗「非典」的時候,「分食制」被廣為提倡。不少人以為,中國人會就此改變傳統的飲食方式,大家不再在一個碗里夾菜吃。但是,如今你到飯店看看,大家還是圍著圓桌,在一個碗里夾菜。這種飲食方式衛生嗎?當然不衛生。但是中國人不習慣像西方人那樣分食,分食制是衛生了,但是熱鬧和親密也隨之消失。許多外國朋友到了中國,也喜歡和我們一起「扎堆」吃飯,尤其是過節的時候,這是一種親熱和睦的氣氛,此時此刻,吃和吃的方式已經不重要,而是升華為一種情感的交流,一種彼此認同的親密。這個簡單的生活現象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說明事物的兩面性,魚與熊掌往往不能兼得;但是如果處理得當,把握好「度」,就可以「雙贏」。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傳統文化似乎也是一把雙刃劍,就看你怎麼用。曾經也有人認為,中國文化中提倡溫良恭儉讓,是缺乏進取、缺乏競爭意識的表現,不符合今天的發展要求。但是,中國文化中還倡導堅韌不拔、持之以恆的精神。所謂「以柔克剛」,所謂「四兩撥千斤」,並不意味著放棄,而是以退為進,不作正面的交鋒。這些戰略主張早已被現代管理學所吸納,當強硬的專制主義命令的管理風格已經不再成為主流,中國文化的精髓和處世的方法便再次閃現出智慧的光芒,比如管理更看重人際關系的協調、社會秩序的安定和諧、人與人彼此的尊重和誠信等等。
西方漢學發展的歷史,實際上是兩種文化甚至是多種文化互相發現、互相借鑒的歷史,重要的是它提供給我們一種思維的方法,啟發我們多角度、多層面地看問題。反思我們的研究便會發現,對於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體系,我們並沒有好好地梳理;傳統文化的研究往往缺乏對社會現實問題的關注,幾乎丟棄了「經世致用」的傳統,脫離了社會現實的研究,本質上是丟棄了傳統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傳統文化任何時候對於我們都是一個寶藏,如果自己守著寶藏不開發,別人便會來開發,那將會是件很遺憾的事。我們說,現代文化的構成不可能與傳統完全割裂,大眾對傳統的認同要遠遠勝於對新興文化的認同,這是寶藏可利用的前提;與此同時,文化的接納是有選擇的,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是一種梳理和發掘,這種梳理和發掘可為全人類的發展提供經驗和借鑒。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價值應當站在國際化的高度來重新認識。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並賦予其新的內涵,將之轉換成有效的資源和力量,使它重新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因素,是當前文化傳承和建設的重要任務。
3....農耕自然經濟是中古代社會經濟的主體
1、自然經濟就是封閉式的自給自足。
2、農耕自然經濟是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主體,它是由東亞大陸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生態環境孕育的。
3、三代時期,農耕業已經成為中原華夏民族社會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春秋戰國時期,政治家們為了斗爭而進行的改革,無不與促進農耕經濟聯系在一起,如商鞅的「耕戰」政策。
4、農耕文明是指以農耕經濟為主體的經濟生產形態而逐步形成的人類文明。
5、中國的農耕文明同時發祥於黃河、長江流域。由於黃河流域更適合於農耕,故農業生產首先在黃河中下游得到發展,黃河中下游地區自然成了中國上古時代的政治、經濟和人文中心。隨著鐵制農具和牛耕的發展,農耕區域才逐漸向土肥水美的長江流域擴展。
6、隋唐以後,長江中下游成為中國的經濟重心。「東南財賦」和「西北甲兵」共同構成了唐以後歷代社會政治穩定的基本格局。
7、在中國歷史上,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既有長期的對壘,也有相互的融合。經濟文化先進的中原農耕人常處於被動防禦的狀態,而經濟文化落後的游牧人常取攻勢。在對壘的同時,兩種民族也在實行經濟文化的互補和民族的融合。
8、農耕與游牧作為東亞大陸兩種基本的經濟類型,是中華文明的兩個彼此不斷交流的源泉,歷經數千年的相互融合、互為補充,形成了中華文化。
9、中國農耕經濟體制下的經濟成分是多元化的,從縱的方面講,它始終保留著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經濟成份;從橫的方面講,它是與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聯系在一起的。
10、中國的農耕經濟並不僅僅是農業生產,它還包含著手工業、商業等多方面的經濟成份。到了封建社會晚期,商品性農業和為市場而生產的手工產品更在農家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
11、以農耕經濟為主的中華文明是一種主張和平自守的內向型文化。它決定了中國的海洋貿易不可能是向外擴展的外向型經濟,而是一種內斂型經濟。海洋貿易僅僅是農耕經濟一種補充形式而已。
4....宗法制度的產生與確立
1
、由於自然環境和各地居民生活方式的不同,血緣關系在居民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表現形態也有很大的差異。地中海沿岸國家較早從事海上的工商業貿易活動,形成了以地域和財產關系為基礎的城邦社會。中國人則過著與世隔絕、聚族而居的生活,較多地保留了血緣家族的社會組織形式。
2 、宗法制度是氏族社會的血緣關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演化而成的,產生於商代後期。主要內容包括嫡長子繼承製、封邦建國制和宗廟祭祀制。
3 、西周宗法制度的創立者是周公。
二、宗法制度影響下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特徵
1 、宗法制度影響下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特徵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續,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家族統治史;二是封國制度不斷;三是家族制度長盛不衰;四是家國同構。
2 、戰國時期,一些不同於西周禮制的新制度不斷產生,而且已經相當成熟,如郡縣制、官僚制、俸祿制、符璽制、上計制、耕田制等。
3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施中央集權,廢分封制,行郡縣制,實行編戶齊民。
4 、宗法制度一直深深影響中華民族的主要原因是小農自然經濟生活方式的一直延續。
5 、宗法制度的本質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6 、中國封建時代,統治和束縛人民的有四權:政權、神權、夫權和族權。族權是從父系社會家長制演化而來的,即是政權的補充,又能起到政權無法起到的特殊的社會作用。宋代以後族權膨脹與宋明理學學發展宗法制度的推波助瀾是分不開的。
7 、家國同構是指家庭、家族和國家在組織結構方面的共同性。中國傳統社會家與國的組織系統都是嚴格的父家長制。受中國長期以商品經濟不發達的小農經濟佔主導地位的影響,中國的國家結構一直有著很深的家族結構的印記。家與國的組織系統與權力配置都是嚴格的父家長制。
8 、宗族和宗法關系在中國長期存在,導致了「家國同構」的格局。
9 、商鞅制定連坐法,把百姓按5 家一伍,10家一什的戶籍辦法編制起來。
三、專制制度與中國社會政治結構
1 、歐州政治與文化源於地中海沿岸國家,主要有古代埃及、兩河流域和古希臘。
2 、歐州封建皇權的專制一直受到宗教力量的抗衡,宗教勢力一直制約著皇權。
3 、中國從邁向文明開始,統治者就憑借武力使神職人員成了它的奴僕,形成了以個人為核心的權力專制體制。
4 、中國君主專制的階級基礎是奴隸主和地主,所依賴的經濟基礎是小農業和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然經濟,統治者普遍採取對工商業和貿易壓制的態度,重農抑商成為歷代統治者的基本國策。
5 、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特點有四:一是以武力為先導,控制宗教勢力,專制時間漫長;二是經濟基礎穩固,土地國有和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維護了專制者的統治;三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走向極端,以皇帝與以丞相為首的百官共同決策的機制逐步被皇帝獨斷所取代;四是對人身控制嚴密。
6 、從春秋時期開始,以郡縣制為其外在形式的君主官僚政體產生,這種新的專制一直持續到封建社會末期。
7 、以宗法色彩濃厚和君主專制度高度發達為主要特徵的中國傳統社會政治結構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有三:一是社會結構的宗法型特徵導致中國文化形成倫理型範式。其正面價值是使中華民族凝聚力增強,注重道德修養,成為禮儀之邦;其負面影響是使三綱五常的倫理說教,「存理滅欲」修身養性和排外心理等成為中國文化健康發展的障礙。二是中國社會結構的專制型特徵導致中國文化形成政治型範式。其正面價值是造就了中華民族的整體觀念、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認同;其負面價值是使國人存有嚴重的服從心態,對權威和權力迷信,缺乏個人自信心。三是宗法與專制相結合,在政治上表現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為倫理政治化和政治倫理化,突出地表現為內聖外王的心態,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5....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內容豐富,多姿多彩,良莠並存。
其中,雖然有受到一定的歷史的、階級的、社會的局限的道德舊識;但更有反映中華民族道德上的文明進步,體現全人類道德文明的具有長久思想價值的道德智慧。
1,源遠流長的中國倫理道德思想,始終貫穿著一種可以稱之為「公忠」的道德精神。從《詩經》提出的「夙夜在公」,《書經·周官》提出的「以公滅私民其允懷」,直到王夫之的「以身任天下」、孫中山的「天下為公」、「替眾人服務」,都奔涌著「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為國家、民族而獻身的精神。也正是在重視整體精神的影響下,出現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為國家、為民族、為整體的利益不息奮斗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中華民族在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所以能歷經磨難,長興不衰,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堅忍不拔的民族偉力,就在於我們民族有著這種「廓然大公」、愛國、愛民的崇高道德精神。
正由於這種重視整體利益,把國家、民族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的根本道德價值取向,中國傳統道德在個人與他人、社會、群體的關系問題上,始終強調「舍己從人」、「先人後己」、「舍己為群」。在「義」與「利」的關繫上,把代表整體利益的「義」,放在代表個人利益的「利」之上,強調「義以為上」、「先義後利」、「義然後取」,主張「見得思義」、「見利思義」,反對「見利忘義」。盡管董仲舒和宋明理學對先秦儒家的「義利之辯」進行歪曲,主張「重義輕利」、「貴義賤利」,但中國傳統道德的基本精神是主張在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發生矛盾沖突時,應以義為重,以國家、民族之大義為先,犧牲個人的私利。
今天,要把相對貧窮落後的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文明、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只有在全民族中發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倡導重視整體利益,把國家、民族的繁榮進步、社會的發展、人民的幸福放在個人利益、個人享受之上,才能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只有發揚重視整體利益的道德精神,發揮道義的巨大力量,才能幫助人們克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斤斤計較個人私利、見利忘義,「一切向錢看」的傾向,自覺關心他人、集體、國家的利益,鼓勵「先富」帶「後富」,「先發展」帶「後發展,走「共同富裕」的民族振興之路。
2,在中國的傳統倫理道德中,以儒家為代表的「仁愛」思想,是一種對於協調人際關系具有積極意義的重要道德精神。「仁愛」既是一種人際關系的道德准則,又是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的重要道德智慧。孔子說,仁者「愛人」,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要做到「仁」,就應當做到「恭」、「寬」、「信」、「敏」、「惠」。我們知道,所謂道德即是要求人們在考慮自身利益的同時,考慮到他人與社會的利益。中國傳統的「仁愛」思想,即是要求人們替別人著想,同情人,敬重人,相信人,關心人,幫助人,待人以誠,施人以惠。這是一種十分可貴的道德精神。盡管在存在階級對立的情況下,普遍的「人類之愛」只是一種美好的幻想,但是,人類的「仁愛」精神作為一種積極的、健康的道德信念,在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歷史長河中,起著協調人際關系、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穩定的積極作用。
「仁愛」精神是一種具有人類普遍意義的人道精神。中國傳統的「仁愛」,與「人對人是狼」、「他人是地獄」的西方利己主義思潮是根本對立的。它要求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互助、互愛,與人為友,與天地萬物為友,和諧共處。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矛盾、經濟競爭、貧富差距等等會不可避免地引起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緊張。因此,在社會生活中積極發揚中國人傳統的「仁愛」精神,倡導「仁者愛人」、「厚德載物」、「民胞物與」的道德,有益於創造現代生活需要的同情弱者、互助友愛、幫窮濟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和諧友愛的新型人際關系。
3,中國傳統道德歷來十分重視人倫關系的道德價值,強調每個人在人倫關系中的應有道德義務.《尚書》提出「五教」,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孟子提出「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禮記·禮運》主張「十義」,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貞、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這些都從不同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角度,規定了每個人為維護良好的人倫關系應當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則。傳統人倫關系中維護封建等級關系的糟粕無疑應當予以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只要能賦予符合時代要求的嶄新涵義,對於改善當今家庭與社會的人倫關系,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仍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中國傳統的人倫思想強調個人在不同的關系中應當遵守相應的道德義務。儒家特別重視家庭倫理關系的和諧有序。對長輩的「孝」即尊敬、善待,對下輩的「悌」即關心、愛護,被認為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不僅如此,儒家認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還要敬重其他的老人;不但要悌愛自己的幼小之輩,而且還要關懷其他人的幼孺。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十分崇高的人倫精神。在現代家庭與社會、人倫關系中,我們應當大力倡導敬老愛幼、孝敬父母、夫婦有情、朋友有信等美德,使中國人傳統道德中一切有價值的人倫道德精神在新時代得以發揚。
4,中國傳統道德中有一種非常可貴的道德精神,那就是主張人們在滿足基本物質需要的情況下,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和愛國愛民、無私奉獻、捨生取義的「君子」作為一切有道德進取心的人們心目中的理想道德人格。不論是「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的執著道德精神,還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高尚道德理想,其核心思想,都是要求人們超越個人的私利、私慾,以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正義事業作為個人行為的最高准繩。《易傳》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孔子提出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孟子提出的「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孟子·膝文公下》),歷來為仁人志士所推崇。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這種鼓勵人們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嚮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仍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在傳統走向現代的社會轉型過程中,有些人視道德精神為草芥,私心膨脹,物慾橫流,在「一切向錢看」的歪風中成為利慾熏心、喪失人格、國格的勢利小人。理想道德人格是國民道德精神的一面鏡子。一個國家的民眾的普遍道德精神面貌,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今天和明天。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正呼喚我們在繼承中國傳統道德寶貴遺產的基礎上,在現實生活中提高民眾的社會主義道德精神境界,重新確立新型的具有現代思想特徵的理想道德人格。
❺ 君蓮杯中小學生傳統文化知識初賽答案
說起中國傳統文化那可是數不勝數,而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這春節了。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其中有一個風俗習慣就是吃餃子。吃餃子之前當然要包餃子啊。我為了能吃上美味的餃子,便自己動上手。
想吃餃子就要包餃子,這餃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餃子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進去。剛開始水倒少了,揉出來的面拿起來向下掉面渣。又加了點水之後,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總是加的不合適,光和面就這么難,等到吃上餃子要等到什麼時候啊!又加了一點乾的麵粉,面總算弄好了。可是一聽媽媽說面還要放半個小時,真等的我不耐煩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沖到面旁邊,拿出一小塊面學著媽媽以前包餃子的動作把面揉成一個細長條。結果揉的一節粗一節細的還好揉了好長時間終於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餃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流傳了下來,餃子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製作難度。為了吃上美味的餃子努力!接下來開始把面切成小塊,再繼續擀皮。擀皮是最難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餃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餃子餡熟了皮沒熟。我把一小塊一小塊的面按成了可愛的小柿餅大小,便准備擀皮了。我一手拿著小餅,一手拿著擀麵杖擀餃子皮。哎,像媽媽那樣擀皮好難啊,我實在學不會最後我就像擀大餅一樣擀了餃子皮。雖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還是不錯。該包餃子了,媽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豬肉大蔥餡。我拿起擀好的皮在媽媽的旁邊學著包餃子。包出一個餃子之後突然覺得包餃子不是那麼困難。終於包好了開始煮了,我在鍋的旁邊盼著餃子煮熟。看著餃子在過的翻騰如同一條條白色的魚在歡樂的游戲。餃子煮熟了!嘴裡吃著餃子心裡說不出的開心。霎時,我覺得我離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愛中國傳統文化!
第二篇
「都說冰糖葫蘆酸,它酸里裹著甜。都說冰糖葫蘆甜,可它甜里裹著酸。」聽了這首歌,大家一定想起了冰糖葫蘆,沒錯,今天我就向大家隆重介紹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是我國的傳統美食,它酸甜可口,男女老少都喜歡吃。它不但好吃,而且好看,紅彤彤的山楂果整整齊齊的排列在竹簽上,外面裹著晶瑩透明的糖漿。插在粗糙的稻草棒上,沿街大聲叫賣。這一串串糖葫蘆既像結滿碩果的小樹,又像孔明的草船借箭。到了現在,糖葫蘆的種類發展的很多,有桔子的,有草莓的,還有獼猴桃的。。。。。。好吃極了!不過我最喜歡的就是,有好多水果串在一起的---水果大串聯。
看著五顏六色的冰糖葫蘆,我忍不住買下一串,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先是嘎嘣脆的糖漿,然後就是香甜的水果,真好吃呀!香脆的糖漿甜極了,酸甜的水果味在嘴裡彌漫著,又互相融合著,真是一種難以形容的好吃。
糖葫蘆象徵著幸福和團圓,它在北宋時期就十分有名。距今有九百多年的歷史了,可想而知當時的街市是多麼的熱鬧啊!大家都爭先恐後地買著冰糖葫蘆。
「糖葫蘆好看它竹簽穿,象徵幸福和團圓。它把幸福和團圓連成串,沒有愁來沒有煩。」
美味的冰糖葫蘆,我愛你!
❻ 誰有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答案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4.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5.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6.公元前104年,司馬遷開始動筆寫作(<史記>).全書分為("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五大部分,記載了(3000)年的歷史,共(130)卷,(526500)字.
7.清明上河圖是北宋風俗畫的代表,作者(張擇端).它描繪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時節汴京河兩岸的風光,生動的記錄了中國(12)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這在我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8.與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印度佛加大佛塔並稱為世界最宏偉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的京杭大運河貫穿(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全長約(1700)公里,支開找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航線最長、工程最大的人工運河。
9.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為內核,還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態。
10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有價值,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應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11.敦煌壁畫:標志:飛天。特點:從造型上說.俗人形象富於生活氣息,時代特點也表現得更鮮明;而神靈形象則變化較少,想像和誇張成分較多。從手法上說,敦煌壁畫繼承了傳統繪畫的變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動物和植物形象。
12.同意,因為長城在今天已經失去了它本身的守衛意義,而都江堰卻仍然在為天府之國輸送清泉。從現實意義上來說同意
❼ 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小學)
1。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2.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
2。中回國人所說答的琴棋書畫中棋指(圍棋 ),在古代叫做( 弈)4.書法分為篆,(隸 ),( 楷),(行 ),(草)5.我們吃的大米來自雜交水稻,是由我國雜交水稻創始人(袁隆平 )發明的。被西方稱為(雜交水稻之父)6.(孟子 ),名軻,戰國時期的人,是孔子以後的( 儒家)學派人物,被尊為(亞聖)。
1.寫出論語中的三個格言和成語以及它們本來的意思: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學習不進行思考灰迷惑,思考而不進行學習會荒廢;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溫習學過的知識,那就能當老師了;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惡之。意:(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秦始皇:建築長城,修靈渠,統一文字,度量衡。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清明,中秋,白露,立春。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插艾,佩香囊。
❽ 民族傳統文化的知識
民族傳統文化的知識很多。
民間傳說、民間繪畫、民俗文化、民間剪紙、民歌、中國戲曲、中國書畫等等。
❾ 傳統文化期末測試題答案
1孔子。5甲骨文。二1,C.2,D.3,A.5,D.三,4對。7對。餘下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