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生可以怎麼敬老
李琳慧,12歲,松溪縣渭田小學六年級(3)班班長。她心地善良,獨立自強,尊敬師長,勤奮好學。一直來,她本著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關愛親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打造成既是爸爸媽媽的好女兒,奶奶的好孫女,外公外婆的開心果,也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新時代的好少年。
打小起,琳慧就是大人眼裡最為懂事的孩子。鄰里的朋友還整天在媽媽懷里撒嬌哭鬧時,她就在許多方面學會了自理自立。還是琳慧3歲時,她就開始學會自己吃飯,從不要大人喂;學會洗臉,學會上衛生間。上幼兒園後,其他小朋友整天哭哭啼啼,她卻從不哭鬧,還會幫老師哄其他小朋友。家裡要是來客人,她會招呼客人坐,為客人端茶送水,且從不在客人面前亂跑亂鬧。
上小學後,她越來越懂事了。她把爸爸媽媽對她的愛轉化成刻苦學習、勤儉節約、尊老敬老的動力,深受鄰里、親友的誇獎。由於爸爸外出務工,家裡所有的農活都媽媽承擔。除了農活,媽媽還要買菜做飯,洗衣拖地;還要照顧琳慧年幼的妹妹及琳慧的爺爺奶奶;還要輔導琳慧的功課,很是辛苦。懂事的琳慧每天一放學回家就認真地做作業,不讓媽媽操心。做完作業就開始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洗菜,燒火,掃地,收拾房間,帶妹妹玩。晚上,媽媽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她就拉媽媽在沙發上坐下,先送上一杯杯熱騰騰的茶水,再幫媽媽捶背揉肩,接著說故事,講笑話,唱歌給媽媽聽,讓媽媽的勞累因為有了她的關心而減輕了許多。一次,媽媽生病了,晚飯也沒吃,就躺下睡,她立即煮了碗面,送到媽媽床前,看媽媽吃了才又拿了自己貯錢罐的錢到村裡的衛生院給媽媽抓葯。然後為媽媽端上開水,看媽媽把葯吃了,又搬來凳子,一邊做作業,一邊守著媽媽,直到媽媽感覺好多了熟睡過去後,琳慧做完了作業後才安心去睡覺。
琳慧不僅是對媽媽這樣,在家這樣,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是這樣,對鄰里鄰居都這樣。
琳慧的爺爺,奶奶年事已高,生活起居很不便,琳慧又成了他們的好幫手。首先是三餐之前,琳慧都要為他們備好碗筷,親自請他們吃飯,然後親自為他們裝飯、添飯。有段時間,爺爺卧病不起,琳慧又總是和媽媽輪流前去送飯送水送葯。也會像陪媽媽那樣陪爺爺奶奶講故事,唱唱歌,逗爺爺奶奶開心。琳慧的外公外婆住在另一個村,離琳慧家步行要一個小時。但這不影響琳慧每個星期都徒步去看望外公外婆一次。對於外公外婆,琳慧也就如同對爺爺奶奶一般,所以每當琳慧一出現在外公外婆的眼前,外公外婆總是臉上樂呵呵。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婆,爸媽媽過生日時,琳慧都要親自製作一份小禮物,給他們一個驚喜。一張精緻的賀卡,一個創意的模型,讓他們沉浸在無比的喜悅和幸福當中。
離琳慧家不遠有個老人活動中心,平日里,爺爺最愛上那去玩了。在那裡爺爺愛和其他的老爺爺們一起喝茶,聊天,下下棋棋,摸摸牌什麼的。許多小朋友們也愛隨大人上老人活動中心去玩,琳慧也常跟著爺爺一起去。但琳慧卻與眾不同,其它小朋友往往會在那兒一起捉迷藏,大聲吵鬧,而琳慧總是一到那就去找來掃帚幫忙打掃衛生,接著整理一些被弄凌亂了的物件,等很多老人來玩時,他又開始為這些老人們送茶添水。得空後就安靜靜的看大家下棋,玩牌,或取出隨身帶來的課外書,認認真真的看。
不僅如此,在生活中,她還是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她從不吵著鬧著要媽媽給她買新衣服。衣服舊了她照樣高高興興地穿著上學。媽媽的朋友 家小姐姐的衣服穿小了送給她,她也都不嫌棄。每當取得好成績,爸爸媽媽說要獎勵她,她從不像別的孩子開口要錢或要什麼貴重禮物,而只讓爸爸媽媽買一本她喜歡的書作為獎勵。
在學校里,她總是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為樹立良好班風、班紀的發揮帶頭示範作用。學習上,她刻苦勤奮,她說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媽媽為她的付出。工作上,盡職盡責,班級管理得有條不紊。
琳慧同學的尊老愛親,勤奮好學,聰明懂事的事跡,也為她自己贏得廣泛的榮譽。在渭田小學的就讀的六年間,被評為三好生三次,被評為優干二次。學校評的十佳少年,八德之星,她也榜上有名。但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琳慧同學身上表現出的尊老愛親的中華美德,才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和推崇的。
2. 誰有敬老好少年方面的的事跡啊,急用!!!
楊英詠 15歲 學生
推薦方:市民
獲選理由:人生百道,孝為先。當「老養老」的孝順被我們傳頌時,陽光少年楊英詠用稚嫩的肩膀撐起家庭,他堅韌不拔的精神與毅力感動了整個中國。
事跡:楊英詠的媽媽塗煥英患嚴重的眼疾,由於塗煥英本來就患有內風濕疾病,她失明後,家庭就只能靠丈夫一個人來維持。2003年9月,丈夫以出門打工為由,不顧妻兒挽留一走了之,從此杳無音信。12歲的楊英詠沒有向現實低頭,他找來幾塊木板,做了一個擦皮鞋的小木箱,每逢周末,便背著鞋箱上街給人擦皮鞋。平日里他就到垃圾箱撿一些別人扔棄的塑料瓶等廢品,賣給廢品收購站,貼補家用。
從12歲那年開始,楊英詠每天早早地起床,先給媽媽准備好飯菜後再去上學,一日三餐,他都親手端到媽媽手中。晚上回家後,還要為媽媽擦身子、洗腳。塗煥英病重的日子,他背著她上醫院,把作業搬到了病房。塗煥英經常淌著淚說,「我全靠這個娃娃了,沒有他我根本就無法活下去。」
楊英詠的事跡被媒體報道後,全國人民深受感動與震撼,很多市民紛紛為楊英詠一家捐款捐物。楊英詠時刻銘記著母親的教導,唯有好好讀書,才能回報給予他關愛的社會和那些好心人。
汪 霞 10歲 學生
推薦方:父親病友
獲選理由:父親在工地上發生意外住進醫院後,10歲的小女兒毅然承擔起照顧昏迷父親的重任。她超出同齡孩子的勇敢與對父親真摯的愛令人感動。
事跡:小小年紀的汪霞一個人在病床邊死心塌地照顧爸爸,甚至放棄了學業。病房裡,她幫爸爸做霧化、擦洗身子,喂爸爸吃流質食物,小汪霞每天重復做著這些事。夜晚,為了幫父親揩痰,小汪霞要起來五六次。小汪霞說:「我長大了一定會對爸爸好,他走不動了,我會買東西給他吃!」
3. 小學生敬老作文!急!!!!!要求有具體的事例和感想.急!!!!!!!!
每個人都會變老,但是,尊老敬老卻是每個人的本分。中華民族之所以血濃於水,之所以歷經滄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濃厚,尊老敬老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在家裡,許多老人都是先想到我們,再想到自己。所以,我們應該回老人,做什麼事應該先想到老人,再想到自己。我們應該幫助老人,為老人做一些事情,不要嫌棄老人。
我們不僅要尊敬家裡的老人,還要尊敬別人的老人。沒有兒孫的老人如果是你的鄰居,就抽空跟他聊聊天吧。
古代有一個叫黃香的人,9歲就以自己的才華和敬老而聞名。冬天的夜晚十分寒冷,小黃鄉讀書到深夜,母親叫他早點休息,他卻鑽進了父母的被褥。父親問他在做什麼,黃香從被褥里爬出來,說:「冬夜十分寒冷,我為雙秦溫一溫床,好讓二老歇息呀。」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看出了小黃香是多麼孝敬自己的父母啊。
老人,為社會奉獻,為家庭奉獻,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寶庫。不僅養育我們,還以言傳和身教向我們傳播做人的道理。這是我們民族的魂,經由老人,再經由我們,一代又一代地傳承。掛乃來人,就要尊敬老人的生活方式和自主選擇,就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愛。就要自立自強,為老人創造更好的頤養天年的環境,就要對老人放手,使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就要創造條件,使他們樹立自己新的社會價值和家庭價值。
尊老敬老,就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4. 求小學生孝親敬老事跡材料
李琳慧,12歲,松溪縣渭田小學六年級(3)班班長。她心地善良,獨立自強,尊敬師長,勤奮好學。一直來,她本著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關愛親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打造成既是爸爸媽媽的好女兒,奶奶的好孫女,外公外婆的開心果,也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新時代的好少年。
打小起,琳慧就是大人眼裡最為懂事的孩子。鄰里的朋友還整天在媽媽懷里撒嬌哭鬧時,她就在許多方面學會了自理自立。還是琳慧3歲時,她就開始學會自己吃飯,從不要大人喂;學會洗臉,學會上衛生間。上幼兒園後,其他小朋友整天哭哭啼啼,她卻從不哭鬧,還會幫老師哄其他小朋友。家裡要是來客人,她會招呼客人坐,為客人端茶送水,且從不在客人面前亂跑亂鬧。
上小學後,她越來越懂事了。她把爸爸媽媽對她的愛轉化成刻苦學習、勤儉節約、尊老敬老的動力,深受鄰里、親友的誇獎。由於爸爸外出務工,家裡所有的農活都媽媽承擔。除了農活,媽媽還要買菜做飯,洗衣拖地;還要照顧琳慧年幼的妹妹及琳慧的爺爺奶奶;還要輔導琳慧的功課,很是辛苦。懂事的琳慧每天一放學回家就認真地做作業,不讓媽媽操心。做完作業就開始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洗菜,燒火,掃地,收拾房間,帶妹妹玩。晚上,媽媽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她就拉媽媽在沙發上坐下,先送上一杯杯熱騰騰的茶水,再幫媽媽捶背揉肩,接著說故事,講笑話,唱歌給媽媽聽,讓媽媽的勞累因為有了她的關心而減輕了許多。一次,媽媽生病了,晚飯也沒吃,就躺下睡,她立即煮了碗面,送到媽媽床前,看媽媽吃了才又拿了自己貯錢罐的錢到村裡的衛生院給媽媽抓葯。然後為媽媽端上開水,看媽媽把葯吃了,又搬來凳子,一邊做作業,一邊守著媽媽,直到媽媽感覺好多了熟睡過去後,琳慧做完了作業後才安心去睡覺。
琳慧不僅是對媽媽這樣,在家這樣,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是這樣,對鄰里鄰居都這樣。
琳慧的爺爺,奶奶年事已高,生活起居很不便,琳慧又成了他們的好幫手。首先是三餐之前,琳慧都要為他們備好碗筷,親自請他們吃飯,然後親自為他們裝飯、添飯。有段時間,爺爺卧病不起,琳慧又總是和媽媽輪流前去送飯送水送葯。也會像陪媽媽那樣陪爺爺奶奶講故事,唱唱歌,逗爺爺奶奶開心。琳慧的外公外婆住在另一個村,離琳慧家步行要一個小時。但這不影響琳慧每個星期都徒步去看望外公外婆一次。對於外公外婆,琳慧也就如同對爺爺奶奶一般,所以每當琳慧一出現在外公外婆的眼前,外公外婆總是臉上樂呵呵。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婆,爸媽媽過生日時,琳慧都要親自製作一份小禮物,給他們一個驚喜。一張精緻的賀卡,一個創意的模型,讓他們沉浸在無比的喜悅和幸福當中。
離琳慧家不遠有個老人活動中心,平日里,爺爺最愛上那去玩了。在那裡爺爺愛和其他的老爺爺們一起喝茶,聊天,下下棋棋,摸摸牌什麼的。許多小朋友們也愛隨大人上老人活動中心去玩,琳慧也常跟著爺爺一起去。但琳慧卻與眾不同,其它小朋友往往會在那兒一起捉迷藏,大聲吵鬧,而琳慧總是一到那就去找來掃帚幫忙打掃衛生,接著整理一些被弄凌亂了的物件,等很多老人來玩時,他又開始為這些老人們送茶添水。得空後就安靜靜的看大家下棋,玩牌,或取出隨身帶來的課外書,認認真真的看。
不僅如此,在生活中,她還是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她從不吵著鬧著要媽媽給她買新衣服。衣服舊了她照樣高高興興地穿著上學。媽媽的朋友 家小姐姐的衣服穿小了送給她,她也都不嫌棄。每當取得好成績,爸爸媽媽說要獎勵她,她從不像別的孩子開口要錢或要什麼貴重禮物,而只讓爸爸媽媽買一本她喜歡的書作為獎勵。
在學校里,她總是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為樹立良好班風、班紀的發揮帶頭示範作用。學習上,她刻苦勤奮,她說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媽媽為她的付出。工作上,盡職盡責,班級管理得有條不紊。
琳慧同學的尊老愛親,勤奮好學,聰明懂事的事跡,也為她自己贏得廣泛的榮譽。在渭田小學的就讀的六年間,被評為三好生三次,被評為優干二次。學校評的十佳少年,八德之星,她也榜上有名。但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琳慧同學身上表現出的尊老愛親的中華美德,才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和推崇的。
5. 小學生敬老愛老的優美句子
人老不失戎馬志,余熱生輝耀九重。振興九洲心不老,祝與青松永同齡。我們忠心的祝福您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正值中秋之節,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最佳時機。詩人楊衡贊道:「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斯。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詩題為《重陽》的詩中也有這么九句:「菊並猶阻雨,蝶意切於人。亦應如暮節,不比惜殘春」是的,重陽節很美好。
秋風瑟瑟的日子裡,重陽節悄悄來臨了,我們登高望遠,看南飛的大雁在藍天上振翅翱翔,看豐收的稻穀在陽光下顆粒歸倉,這是一幅多麼美的畫面啊!
只願你們幸福安康,讓我能陪伴你們更久更長,曾經只顧著往前走,如今只想為你們而停留,與你們過好每天的生活。
年少的我們總是迫不及待的往前趕,總以為前頭還有更好的風景在等待,其實父母並不需要我們有多麼的成功,他們只想你回家,為你做一頓飯,看著你吃得很香,他們就很滿足。
時光是一列單程車,一去便永不復返。當我們的青春搭上這列車時,遇到的剛好是父母的遲暮,彼時才知,讓人患得患失的不只是愛情,還有親情。在這咫尺間的遙遙相望之中,她們所付出的愛,是我們永遠讀不盡的感動與美麗。
重陽菊花一排排,秋高氣爽心花開,重陽大雁一排排,送你祝福好運來,重陽好事一排排,重陽簡訊一排排,幸福永遠樂開懷,重陽節快樂!
重陽節到了,雖然你我天涯相隔,但是思念的繩索將千里之外的你帶到我的身邊,真心祝福你身體健康,獨在異鄉多多保重。
九九重陽節,結伴園中歇,採菊編花籃,吟詩系情結。夕陽無限好,黃昏紅霞飄,生活少寂寞,相扶白發繞。祝君重陽節快樂!
6. 小學生孝親敬老事跡材料有哪些
陶星:攜母讀書盡孝心
陶星(湖南省),男,歲,岳陽縣農村中學生。不久前,陶星光榮入伍,成為一名武警戰士。
前些年陶星的父親患病去世,14歲的陶星和17歲的姐姐以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並償還債務,特別是照顧痴呆聾啞、精神失常、患有嚴重癲癇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母親。2006年9月,深懷孝敬和感恩之心的陶星將母親帶到縣里,攜母讀書。他學習刻苦,學業精益求精,同時還要精心照顧母親。他每天要做飯,一日三餐給母親喂飯、服侍大小便、洗澡、洗尿濕的衣褲。母親經常往外亂跑,有時走失,陶星要到處尋找。尤其是母親時常犯病,在地上打滾、毀壞傢具、亂叫打人。陶星仍以慈孝之心,忍受著母親的狂躁,細心照料,守護著病殘的母親。他每天早晨5點起床,晚上11點才能睡覺,含辛茹苦,無怨無悔。由於生活困難,他經常省吃儉用。陶星崇高的道德品質被媒體廣泛傳播,受到社會推崇。他被評為岳陽市「十佳道德楷模」、「湖南省優秀共青團員」。
劉國江:人民公僕
道德模範
劉國江(吉林省),男,44歲,長春市二道區國稅局幹部。
劉國江17歲參軍,軍營就在雷鋒生前所在部隊駐地遼寧省撫順市郊區。從參軍轉業至今27年裡,他以雷鋒為榜樣,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用實際行動關愛著100多位孤寡老人。在部隊時,他經常去看望幫助孤寡老人,幫助有困難的老人,把他們當做父母孝敬。到地方工作後,劉國江始終如一地堅持孝敬老人。1996年3月,他把一位80歲生活陷入困境的老奶奶送到市益壽院,自己出錢供養,當時他的月薪只有700多元,每月為老奶奶支付供養費和醫療費500元左右。老人感激地說:「我撿了個好兒子。」從此,劉國江經常去益壽院看望老人們,照顧、護理生病老人,節假日給老人送食品、衣物和日用品,送老人去醫院治病。每逢夏季,他還找來大客車,拉上全院的老人們去看長春的城市美景,讓老人們感受社會發展的成果、感受快樂。劉國江還資助了20多名貧困學生。20年來,劉國江的業余時間基本上都花費在老人身上,他的工資收入很大一部分也都用在了孤寡老人身上。老人們送他錦旗,上面寫著:「人民的公僕,敬老的模範。」他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被授予「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他的先進事跡在全國廣為傳頌,曾被多家媒體報道。
希望這能幫助你!!
7. 關於尊老敬老愛老的小學生作文
敬老愛老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 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的生命線,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著的圖書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8. 小學生孝親敬老事跡
比如說:幫助老人過馬路、給老人讓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