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小學人體知識教育課的前期導入

小學人體知識教育課的前期導入

發布時間:2021-02-24 04:28:56

『壹』 課堂導入常用的幾種方法都有什麼

一、 開門見山,直接導入

二、溫故知新,復習導入

三、創設環境,情境導入

四、邊玩邊學,游戲導入

五、邊唱邊學,歌曲導入

六、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導入

導入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堂課如同一篇優美的散文,開頭便要精彩,引人入勝;一堂課又恰似一首動人的樂曲,開頭就要定好基調,扣人心弦,常言道:好的開頭便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語文的第一個環節,十分關鍵,應當引起重視。

好的導入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聚攏起來;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能使學生情趣盎然,又能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讓課文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1)小學人體知識教育課的前期導入擴展閱讀:

作用

1、安定學習情緒。課堂導入常常是課前騷亂與課堂肅靜的分界線。學生從課間休息時的游戲打鬧到上課鈴響後安靜下來,需要有個過度轉換階段,這就需要發揮課堂導入的作用。

機敏的教師善於運用導入語,以自身的風度、清晰的聲音、新奇的內容、精彩的語言三言兩語控制全場,抓住學生心理,讓學生思維盡快回歸到課堂腦力思考的起跑線上,從而發揮開場白威懾全局的特有魅力。

2、吸引學生注意。教學過程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心理認識過程,需要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等多種心理活動的參與,而注意力是否集中則是這種認識過程能否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和重要保證。

巧妙地導入新課,可以起到先聲奪人、先聲服人的效果,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一上課就能把興奮點轉移到課堂上來,集中在教學的內容上。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上課,才能「箭無虛發」,句句入耳,點點入地。教者輕松愉快,聽者心傾神往。

3、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會引導學生步入知識的殿堂,收獲豐收的喜悅。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成功的藝術就在於使學生對你所教的東西感到興趣。」精彩的導入會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露,進入一種美妙的境界。

在導課過程中,教師風趣幽默的講解,富有感情的朗誦、漂亮美觀的板書、瀟灑動人的風姿或一幅美麗的繪畫、一首美妙的樂曲都可以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新課的興趣。

4、溝通師生情感。良好的導課是接通師生信息的電鍵。一上課教師登台亮相後,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抹笑容、一句話語,如果一下子博得學生好感,那便取得了通往學生心靈的通行證,為教學之間的信息交流、情緒反饋打開了通路,鋪平了道路,使教師的講課建築在學生對你的期待、信賴、尊重、理解的基礎上。

朴實親切的導語會在師生之間搭起一座友誼的橋梁,師生的情感會在導課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得到交流和升華。高明的教師總是善於運用獨特的開場白來活躍氣氛以達到師生心理相容的目的。這種良好的教學氛圍,既有利於教師的教,也有利於學生的學。

5、明確教學目的。目的性是人類實踐活動的根本特性之一,教學有無明確的目的和學生是否明確目的是衡量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准。有經驗的教師總是在導課過程中讓學生預先明確學習目的。

當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思維處於活躍狀態時,教師就要適時地講明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從而激發學習動機,使學生保持旺盛長久的注意力,並自覺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學習活動。

『貳』 關於人體器官的教學怎麼導入

萬一人體器官的教學怎麼導入 這個在小學的時候或者是上大學的時候 老師都給講過人體各個部位 讓人都了解自身哪個部位

『叄』 如何做好小學課堂導入的激勵功能

一、課堂導入要簡潔明了
現代教育的最大特徵是講究時效性,要求教師要有良好的教學效能感。而課堂導入起到的是過渡的作用,重點是導入後的教學,所以課上教師要力求做到簡潔,通過簡單的故事、游戲、實驗、問題導入新課。也就是說教師要在短時間內讓學生迅速地集中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讓他們思維活躍起來,引起對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做到心動、腦思、口說、手寫;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教學要求,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知識上都進入聽課的良好准備狀態,從而為教學的順利進行創造良好的條件。
案例: 三年級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師: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他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生: 米 分米 厘米(板書:米 分米 厘米)
師:我們學過哪些面積單位?
生: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師:面積單位也是有進率的,你們想知道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嗎?
生:想
師:今天我們就來探究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在講授面積單位間的進率之前,學生在學習長度單位時已經接觸過進率,所以老師在課堂開始短短幾句話就把要學習的知識和以前學過的知識聯系了起來,讓學生明白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並且和以前學生過的知識做了對比。啟發了學生對新知的好奇,同時更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既節省了時間,又達到了目標,將學生的思維立即引到了接下來新課學習中。
二、課堂導入要有實效性
課堂導入要有實在效果,能給這節課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不能因為情節吸引人就不加考慮的拿來作為課堂導入。因此課堂導入的選擇要有針對性、目的性。不能過於淺白,過於平淡、大眾化,甚至忽視導入的作用,不能引發學生產生新問題,難以達到讓學生積極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目的,導入就失去了它的效果。
案例2:二年級 集合
師:孩子們,我們來玩個小游戲好嗎?
生:好!
1.出示實物教具:紅紙條30厘米,黃紙條20厘米.兩根紙條一共長多少厘米?
列式;30+20=50(厘米)
2.老師想折一顆辛運星,需要把兩根紙條粘接起來 (現場演示) ,現在這根紙條的長度還是不是50厘米呢?變怎樣了?
生:肯定比50厘米短了!
教師動畫演示。
師:是什麼使得紙條總長度變短了呢?
生:他們有一段需要重疊後才能粘接起來.
師:兩紙條有重疊部分了,這回該怎麼求總長度呢?在生活中,像這種重疊的現象還有很多,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數學廣角.去研究數學中有關」重疊的問題」.(板書課題).
游戲是兒童最樂於參與的一項活動,所以課堂伊始,我用一個小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興趣,用一個簡單易懂的問題,增加孩子的自信,為下一個問題作好鋪墊,把兩張紙條粘在一起比原來變短了原因是有重疊的部分,同時,伴隨著多媒體的動畫演示,更加形象,幫助學生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恰當的提問,把學生牽引到本堂課所要學習的問題上,將重疊問題蘊含到一個小游戲中,使學生體驗到學習重疊的實際意義。
三、課堂導入要自然、順暢
教師在教學中起著「導演」的作用,通過與新課有密切聯系的某件事物或事情從而自然地進入到新的知識點的學習過程當中。當然這個過程最重要的是給人感覺自然、平滑。自然的導入新課能有效地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猶如水到渠成一般。生搬硬套的話,學生的思維就很難按照預設的軌道發展,容易產生分歧,造成不必要的錯誤理解和誤區,會直接影響整節課的效果。
案例3 三年級 倍的認識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小兔子愛吃什麼嗎?
生:蘿卜。
師:小兔子看到這么多的蘿卜很開心,可是怎麼數也數不清,你能幫幫他們嗎?
生:胡蘿卜2根,水蘿卜6根,白蘿卜10根。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比較胡蘿卜和水蘿卜的數量,你有什麼發現?
生1:胡蘿卜的根數比水蘿卜的根數少4個.。
生2:水蘿卜的根數比胡蘿卜的根數多4個。
師:怎麼擺我們能一眼看出水蘿卜比胡蘿卜多4根呢?
(學生到黑板上擺)
師提示:擺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一一對應)
師:其實水蘿卜與胡蘿卜之間除了多與少的關系,還有倍的關系,今
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倍」的知識。(板書:倍的認識)
通過讓學生觀察圖畫,讓學生很自然的找到不同蘿卜的數量,從
而回憶以前學過的多少關系,聯系已有知識,為後面引出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樣,導入顯得十分自然、平滑,新知的學習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巧用多媒體 直觀演示
多媒體的運用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在數學教學中,可巧用多媒體技術將形、聲、色集於一體,讓學生可以直觀形象的去感受,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對獲得直觀的感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求知的慾望,提高學習效果。
案例4:三年級 周長的認識
師:有一次,老師在散步的時候看到這樣的情景:瞧,課件播放(一隻螞蟻沿著樹葉的變現爬一周),你能說說螞蟻在干什麼嗎?
生1: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爬了一圈。
生2:螞蟻沿著樹葉的變現怕了一周。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螞蟻繞著樹葉的邊線爬一周,這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
師: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研究「周長」。板書:周長
教師設置情境,讓學生觀看動畫螞蟻繞樹葉一圈,使學生對周長產生好奇,為後面學習周長的概念做好鋪墊,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效的動畫演示可以充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化抽象為具體,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直觀鮮明地揭示客觀事物的關系,可以使他們獲得較深的感受,為教師引入新知奠定了基礎。
教學導入在實踐上雖然很短,但是它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視,處處考驗著老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藝術。在導入的過程中,老師應當完善教學理念,注重引導學生的求知慾望,讓學生的求知慾望變成學習的動力,同時,要注意現代化手段的使用,將抽象轉化為具體。
總之,課堂導入要激勵、喚醒、鼓舞,充分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老師應當在教學導入中豐富教學活動,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最終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促使教學導入更具啟發性、針對性、創新性以及簡潔性,讓導入成為整個課堂的良好開端。

『肆』 教學中常用的課堂導入方法有哪些

教學中常用的課堂導入方法有以下幾種:

1、欣賞歌曲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文本需要選擇恰當的歌曲讓學生欣賞,可以營造一種特殊的氛圍來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從而將課堂自然導入。

2、觀察插圖

插圖這一教學資源常被忽略,要善於利用才會直觀形象,因此巧用插圖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文本,從而達到課堂導入的目的。

3、復習過渡

為了讓同類知識提升到新的台階,學習就更需要原有的知識作鋪墊了,即以復習、提問、表演上節課開始,向學生提供新、舊知識聯系的要點。

4、直觀導入

直觀導入形象生動易於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在行、音、義三方面建立起直接的聯系,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語言項目,也有利於加深印象,加強記憶。

5、設疑引入

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樣、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回憶、聯想、預測,或滲透本課學習的主題。

『伍』 如何提高小學教師的課堂導入技能

俗話說:「萬事貴乎始」。高爾基在談到創作體會時也常說:「開頭第一句話是最難的,好象音樂里的定調一樣,往往要費好長的時間才能找到它。」列夫·托爾斯泰也曾說過:「開頭總是最難下筆的」。實際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導入技能的運用,恰是創作的開端,猶如樂曲的「引子」,戲劇的「序幕」,對受眾能起到醞釀情緒、啟迪心智、滲透主題使之入境的作用。教師要上好一節課,就是開頭難,難就難在上課伊始學生可能不會興趣盎然,對新知識不會產生學習的心理要求,這樣也不可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每當要學習新知識時,學生的學習心理一般難免准備不充分,師生間難免會有感情的分離,這時,如果能靈活巧妙地運用導入技能,即可溝通師生情感又可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產生學習動機、產生求知慾和自主學習的意願。如果導入技能運用得當,則是一種教學藝術,會產生先入為主、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學生會在「藝術」的感染下迅速進入預定的教學活動軌跡,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
一、 導入技能原則
教師要寓教於樂,選擇、設計對學生有刺激的新穎內容和方法,特別應選用寓趣味、情節、知識於一體的信息資源,充分體現現代化教學藝術,為學生創設情境和良好的學習氛圍。所運用的教學信息資源或相關信息資源,與所學知識內容關聯要密切,要有趣味和有情節,有明確的目的性、針對性、可視性及可操作性。導入技能雖然會使教學達到最優狀態,但導入技能的運用必須符合自己的學情,才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和功能,取得良好的績效,小學數學課堂的導入設計,應遵守以下幾個原則。
1.針對性原則。導入採用什麼方式和類型,要服從於教學任務和目的,要圍繞教學和訓練的重點,不能喧賓奪主或只顧追求形式新穎而不顧內容。導入的目的性與針對性要強,要有助於學生初步明白將要學什麼?怎麼學?為什麼要學?針對教學內容的特點與學生實際因材施教,不搞千篇一律,不追求形式上的「花俏」。
2.啟發性原則。導入要有利於引起注意、激發動機、啟迪智慧,盡量做到「導而弗牽,開而弗達」,「引而不發」。盡量以生動形象的事例和實驗為依託,引入新知識、新概念。設問與講述要求能做到激其情、引其疑、發人深思。用例應「當其時」、「適其時」。
3.相關性原則。導入要具有關聯性。要善於以舊拓新,溫故知新。導入的內容要與新課的重點緊密相關,能揭示新舊知識的聯系。方法服從於內容,導入語要與新課內容相匹配,盡量避免大而無當,海闊天空。
4.新穎性原則。一般來說,導入所用的材料與教材的類比點越少、越精,便越能留下疑竇,越能吸引人。因為心理學研究表明,令學生耳目一新的「新異刺激」,可以有效在強化學生的感知態度,吸引學生的注意指向。新穎性導入往往能「出奇制勝」但應切忌單為新穎獵奇而走向荒誕不經的極端。
4.趣味性原則。導入要有情趣、有新意、有一定的藝術魅力,讓人產生探究的慾望和認知的興趣。導入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和熾熱的感情,因此,要注意錘煉「開口語」,精心設計課程開始的教學活動,重視涵蓄感情,一走上講台就能進入「角色」。
5.適度性原則。小學數學課堂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要善於根據學生的心理氣氛、學生的即時狀態以及教學任務和內容的需要,合理運用教學機制,調整教學行為方式。導入過程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控制在5分鍾之內),活動內容有趣而不繁雜,避免產生負面效應。
二、導手的方法
1、師生導入法:對於某個新知識,學生接觸最頻繁卻又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可以採取師生談話來導入。比如教學「圓的認識」,可這樣談話來導入:(師)同學們通過幾年的學習與生活,接觸到很多平面圖形,下面就請大家來交流交流,介紹一下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或幾種平面圖形。(組織學生交流,學生說到一種,教師就用多媒體展示在屏幕上)。待時機成熟便立即揭題:以前學過的三角形、梯形等是平面上的直線圖形,同學們知道它們都是由線段圍成的,而這節課讓我們來研究平面上的另一種曲線圖形(隨即出示課題)。
2、實際操作導入法:動手操作符合小學生好動的特點,可吸引小學生 將注意力集中到有意義的教學活動中來。「實踐是創新的源泉」,學生具有活動實踐的天性和創造成功的慾望,教師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多動」,盡量讓他們在「做中想,想中學」,親身經歷各種探索活動。在充分准備的前提下,教師精心組織學生憑借已有知識操作學具來導入新課。例如教學「認識等腰三角形」時,可組織學生小組活動進行實踐操作(測量幾種不同三角形的每條邊,並做好記錄),盡量讓學生自己去討論與發現各自測量的結果有什麼特點教師便因勢利導,逐步引入新課,同時還起到變抽象為直觀和化難為易的具體作用。
3、游戲導入法:英國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娛樂是孩子開發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愛做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將游戲有機地運用於課堂教學,利用游戲的無意注意的特性,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化難為易和減輕學生的負擔,也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比如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在課前可設計用「湊十法」找朋友的游戲,組織學生在游戲中自由交流、自由活動、自由表達,所帶來的會是興趣、歡樂和自由,並營造了學習氛圍和突破了教學難點。
4、故事導入法:抓住學生好奇、好勝、好動的特點,教師可根據實際來講述相關的小故事,以生動、風趣的語言和飽滿的激情描繪出一個生動、曲折的情景,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其強烈的求知慾。如教學「0的認識」時,可給學生講小故事導入,小猴子從樹上摘下3個桃子放地桌面的盤子里,然後外出活動。這時三隻老鼠走出來,各偷走一個桃子,猴子回來時,桌面上只剩下什麼?盤子里沒有桃子?在講故事時出示掛圖或課件配合,創設生動的情境,當學生說出「沒有」時,教師用時導入「今天我們學習沒有用什麼表示」。
5、表演演示導入法:《標准》中提到:盡量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能在課堂上讓學生上台施加表演,更為學生探索數學模型創設了貼近生活的情景,也能將單純的符號、繁瑣的公式、抽象的原理形象具體直觀化。如教學「相遇問題」時,教師可先組織學生上台實際表演,充分地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兩地」、「相向」、「同時」、「相遇」等術語,然後導入新課就顯得非常自然了。
6、藉助多媒體導入法: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使聲、色、形、動、靜發生交替變化,向學生展現具體、形象、直觀、聲畫並茂的視屏材料,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是一種很好的課堂導入法。比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時,採用多媒體創設一種動畫情景,滲透「割補法」將其轉變成學生熟悉的長方形,進而導入新課,引導學生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大家都知道,教學沒有固定的形式,如何開頭也沒有固定的方法。由於教育對象不同,教學內容不同,每堂課的開頭也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也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有經驗的教師總是能精心設計導入,講究導入的藝術性和有效性。良好的導入能起到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智慧的作用。小學生活潑好動,如果一開始上課就枯燥無味的傳授知識,學生新奇的激情就會受到壓抑,積極性也會調動不起來。相反,如果教師能適時地利用恰當的活動內容進行導入,就可以一下子把學生帶進對新知識學習的軌道上。

『陸』 小學科學課情景導入,揭示課題應該怎麽做

小學科學教學中導入情境的創設

本文所寫的教學中的「有效導入情境」是指在課堂教學導入環節中,作用於學生而引起積極學習情感反應的教學過程。其導入情境的根本目的在於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進取性的思維活躍狀態;拓展性的學習需求狀態;強化性的學習動力狀態;成功性的學習習性狀態。
情境導入是探究性教學的開始,也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探究式學習是目前小學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在科學探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問題及探究動機的形成,要形成問題和探究的動機就必須創設良好的情境來導入教學。
一、導入情境的現狀分析
在科學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應用情境導入的主要意圖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攻克問題的慾望。而就目前的現狀而言,對於導入的情境是否應為後續階段的問題解決提供實質性的幫助,是否應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新的學習任務之間建立起實質性的聯系,教師們關注得還遠遠不夠。教師對情境導入的理解中存在許多偏差,出現了一些錯誤的傾向,主要表現在:
1、主觀臆斷學生的情感體驗,忽視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動力。
課例:《晝夜交替現象》(教科版五年級)第1種導入情境
師:首先請同學們,靜靜地欣賞錄像。(宇宙奇光)
(師解說,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師:出示2張洞頭的照片(分別是白天和黑夜的景觀照片)
師:看完2張照片,你覺得這兩張照片最大的區別在於什麼?看誰的洞察力最好。
生:一片迷茫。(1分鍾後)
生:一張是在白天拍的,一張是晚上拍的。
師:若我們用一個字表示白天用?(晝)黑夜用?(夜)
師:那白天過去是什麼?(黑夜)那黑夜過去呢?(白天)
師:白天和黑夜不斷地重復出現著。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晝夜交替現象。(板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晝夜交替現象。
分析:教師讓學生欣賞有關宇宙的錄像,目的是激起學生渴望探索宇宙奧秘的慾望。以洞頭的照片為例子引入,讓學生產生親切感。然而兩張照片除了拍攝時間不同以外,拍攝地點、拍攝景觀也完全不同,卻硬是要學生觀察最大不同。這樣引出課題《晝夜交替現象》也稍顯牽強。且錄像與照片2種媒體介質的同時出現,目的只是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課題,也顯得繁瑣。教師主觀認為創設這樣的導入情境能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體驗,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最終證明教師的導入情境並沒有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是為了情境而情境,走過場而已。
2、將情境導入的範式理解空泛、庸俗化,沒有作為一種教學場來構建課堂教學。
課例:《晝夜交替現象》(教科版五年級)第2種導入情境
出示轉暈歌:你自己轉,又繞我轉,轉轉轉,轉轉轉。
你自己不轉,繞著我轉,你轉轉,我轉轉。
師:唱轉暈歌,指名學生伴舞。
生:害羞,不敢伴舞。
師:自己先示範,請一生伴舞。
生生表演。
師:(講述中國和美國的晝夜)我的朋友去了美國,我白天打電話給她,她那邊是晚上。她白天的時候打電話給我,我這里是晚上。我就將這種現象記下來:我這里是晝夜晝夜……我美國的朋友那裡卻是?
生:夜晝夜晝……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種晝夜交替的現象。
分析:教師試圖以游戲效仿課堂中的模擬實驗,為新課的模擬實驗提供技能鋪墊。然而由於學生的年齡跟心理特點,大部分學生對這樣的游戲不感興趣,且游戲的開展讓學生在實驗前已經「轉暈」了,並沒有達到教師預設的目的。游戲的導入與教師的故事引入之間又沒有什麼聯系,孤立存在。情境導入的時間太長,反而讓學生顯得不耐煩。
還有的導入情境片面誇大體驗的功能,缺少與其他教學方式的必要結合。
二、創設有效導入情境的視角思考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導入情境的設計:
1、創設的導入情境要考慮學生已有的基礎
情境的任務就是要展示學生的初始想法,幫助學生回憶已有知識。教師要了解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掌握的程度如何,他們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有什麼樣的生活經驗,接觸過什麼樣的事物,等等。
在學習《溶解》的一周前,我對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溶解的現象,自己也嘗試過,但是他們並沒有注意過溶解到底是怎麼回事?因此,在創設導入情境的時候,我就把生活中常見的溶解現象在課堂上再現。首先找一名學生到前面來沏白糖水,其他同學仔細觀察,然後評判他做得怎樣?有什麼問題要提?這位同學操作完畢後,讓其他同學發表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來搜集、整理信息,從而理解溶解這一現象。
學習不是簡單的積累,而是一種基於舊知識,經驗的認知建構。建構主義強調知識建構的「最近發展區」,認為新知的建構應基於這個區域,才能獲得促進學生智能發展的最理想的效果。因此,立足學生的已有基礎,尋找知識與經驗的聯系創設導入情境尤為重要。
2、創設的導入情境要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情境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和成長的情意因素,即趣味性。學生的參與性是新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情境的有效導入必須讓學生參與進來,從而讓學生較快地進入到建構主義學習活動中來。
在科教版六年級的《月相變化》一課的教學中,一位教師就將課堂里的桌椅搬出,用直徑7米的白色布攤在場地上,畫上一個圓,將圓周按45度角等分。然後在每個角度都貼上小組序號和每個學生的位置編號。另貼一條長的黑色紙,上面畫好8個圓。學生席地而坐,老師開始組織教學。學生每人都坐在自己的觀測點上,興趣高漲,躍躍欲試。
宇宙領域,對學生而言,充滿神秘,但又讓人無從下手。它們看不見,摸不著,只能在各種信息的基礎上,建立淺顯、模糊的認識。這樣往往就讓許多學生對宇宙領域的學習產生了「遙不可及」,枯燥乏味的學習心態。該教師通過改變傳統的上課模式,只需一個「圓」,就拉近了學生研究的距離。讓學生在愉快的體驗活動中,感受到宇宙中的天體並不是離我們那麼遙遠,是可以被身邊很多物體所模擬來研究的。
3、創設的導入情境要能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
情境的創設要具挑戰性、問題性。要能引發學生的思維捲入,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
例如在教科版《磁鐵的兩極》的導入情境上就可以這樣設計:
師:(出示一塊條形磁鐵,豎立起來放,一枚小鋼珠)如果我將這枚鋼珠放在磁鐵的上端,鬆手後,你認為鋼珠會怎樣運動?
生:掉下來。
生:被吸住了。
師演示:小鋼珠被磁鐵的磁極所吸住。
生:驚奇、疑問。
教師先通過情境的有效導入而設問「鋼珠會怎樣運動」,大多數學生的思維是「由於鋼珠自身的重量會從上面往下面掉」。在學生做出自己的猜測後,教師實驗演示,引發學生認知上的沖突,學生就會理所當然的想一探究竟了。
教師通過營造生動有趣的、具有吸引力的、開放的導入情境,給予學生一個新的物理情境使之與原有的認知產生沖突,從而產生新問題,具有挑戰性。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寬松、和諧、愉悅的氛圍中,由對問題的自然想法開始探索,積極思考。
4、創設的導入情境要能促進學生概念的構建
概念發展的維果茨基體系認為:小學的年代主要是給孩子以「混合思維」和「復合思維」的經驗,讓他們體驗在「前概念思維」的層次上探求概念的經歷。有效的導入情境,應該引導學生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在學生對事物原有認識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思維和多種科學探究活動,建構准確的、科學的概念。
例如教科版《聲音》的單元導入情境就可以這樣設計
情境導入,了解學生的原有基礎:

導入步驟

教師行為

設計目的

1

教師敲擊產生聲音

吸引學生的興趣

2

教師要求學生畫一個圖,展示他們對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看法

引出學生對聲音產生的最初的看法

3

教師問學生擊鼓能否產生高音或低音

進一步引出學生對音高的看法,但此時不介紹科學術語

4

教師利用學生的觀點,編輯成高、低音列表

展示學生的觀點,作為未來的參考

這單元的課程標準是「了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能夠區分聲音的高低。」根據這一課程目標,我們可以將概念發展的目標分為三個層次:
層次1:學生沒有把振動與聲音的產生聯系在一起
層次2:學生把振動與聲音的產生聯系在一起,但沒有認識到音調高低是振動頻率改變的結果。
層次3:學生能夠將高音同頻率高的振動,低音同頻率低的振動聯系在一起。
在單元教學的起始,設計這樣的導入情境,可以充分調查學生的前概念。科學課的目的就是消除錯誤的前概念,引導學生形成科學概念。通過創設有效的導入情境,讓教師在進行探究式科學教育前,了解學生所具有的前概念(有時是想法)。這些原有的概念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教師不能忽視學生大腦中已有的前概念,要從學生原有的概念出發,對這些前概念進行分類,通過搭建「腳手架」,組織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改善和獲得新的概念,促進學生科學概念的建構。
三、創設有效導入情境的基本方法
1、用做游戲的方法創設導入情境
游戲是兒童最喜愛的一種活動,它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給其耳目一新的刺激。教師巧妙籌劃、精心設計新穎的游戲,能讓學生懷著熱情飽滿的情緒和積極的心態全身投入游戲活動之中,從中發現問題,獲取知識。
課例:《磁鐵的兩極》(教科版三年級)
師:(出示小磁鐵和小螺帽)你看我這塊小磁鐵可以吸住這枚小螺帽嗎?
生:可以。(師演示,吸住了。)
師:那用它來吸這枚大的螺帽,行不行呢?
生:不行。(師演示,吸不住。)
師:怎麼就不行呢!
生:換那塊大的磁鐵肯定能吸住。(師演示,吸住了。)
師:怎麼這樣子的,那是為什麼呢?
生:小的磁鐵吸力小,大的磁鐵吸力大。
生:磁鐵的磁力是不同的。
師:原來不同的磁鐵的磁力大小是不一樣的,那麼同一塊磁鐵的不同的地方的磁力大小一樣嗎?
生:一樣; 不一樣。
師:這節課我們就拿一塊磁鐵來研究看看,它的什麼地方磁力會最大。(開始上新課)
磁鐵是學生所熟悉的事物,學生對磁鐵都有接觸,他們已經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教師以「小磁鐵能吸起大螺帽嗎?」為切入點設疑,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關注「不同的磁鐵磁力大小不同」,從而引發「同一塊磁鐵的磁力大小相同嗎?」,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與求知心理,自然的將教學過渡到對同一塊磁鐵的磁力大小的研究上去,為學生的探究活動做知識上的鋪墊和情感上的積蓄。
2、用講故事的方法創設導入情境
兒童特別喜歡聽故事,故事本身具有情節形象生動的特點。
例如為了讓學生了解熱空氣的性質和特點,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可以巧妙地利用書中諸葛亮的故事創設問題的情境。
師:同學們都知道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他機智過人、神機妙算,你們知道他在指揮士兵作戰時有什麼秘方嗎?
生:(互相交流)
師:他不光發明了木牛馬、八卦陣等,還發明了一種神奇的燈,這種燈一點燃後可以自動升上天空,用它來傳遞作戰信號,又快捷又方便,後來人們把這種燈叫做孔明燈。聽完這個故事,你們有什麼問題嗎?
生:這個燈為什麼會自動升上天?
生:它是怎麼做成的,裡面有什麼樣的構造?……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巧設一則故事導入新課,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3、用問問題的方法創設導入情境
求知慾,好奇心,這是人們永遠不能改變的特性。根據這一特性,教師營造問題能激起學生疑惑、驚詫的感覺,可以很好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學生有了問題,就會有如飢似渴解決問題的慾望,在探索「謎底」時建立一種「閱讀期待」。
課例:《岩石會改變模樣嗎?》(教科版五年級)
師:(出示校園里的岩石圖片)這是老師在我們校園的一個角落所拍的一塊岩石,我對它進行了連續七天的跟蹤拍攝。你們看,在這七天里,岩石有什麼變化嗎?
生:沒有變化。
生:有變化,但是我們看不出來。
師:那麼給它多一點時間,岩石會改變模樣嗎?
生:不會,不管多久都不會變。
生:會變,但需要很久很久的時間,我們發現不了。
師:認為岩石會改變模樣的,可以說說你的理由嗎?
生:岩石被太陽曬,被風吹,被雨淋之後,可能它的稜角會被磨掉。……
從「校園里的岩石七天內有變化嗎?」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岩石會改變模樣嗎?」,根據教師不斷的設問,學生的思維不斷的捲入,在認知的沖突中,新的思維不斷生成,隨著「概念箭頭」不斷前進,最後形成正確的科學概念。
4、通過創設實驗情境,導入課堂教學活動
創設實驗情境,科學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最主要的特點是它的直觀性和客觀性。
課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教科版四年級)
師:老師這里有2袋食鹽,分別裝的是20克和40克。如果我將它們都分別倒在100毫升的水中,食鹽會溶解嗎?
生:會。
師:請2位同學上來做做這個實驗。(生上來准備實驗)
師:在實驗前,你有什麼注意事項要提醒他們的嗎?
生:不要將食鹽撒出來。
生:攪拌的時候不要將水濺出來,不然水量就少了。……
師:現在你觀察到什麼了?
生:倒20克食鹽的杯中,食鹽已經完全溶解了,40克的杯中還有食鹽。
師:你認為100毫升的水到底能溶解多少克食鹽呢?
生:肯定比20克要多,比40克要少。
師:今天就讓我們來做實驗研究一下10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
教師用實驗的方法導入教學情境,並在實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探討實驗的注意事項。學生關注到的實驗現象,同時又給其一個潛在的信息「100毫升水能溶解20克食鹽,不能溶解40克食鹽。」,為學生的預測做出了一個理論依據。這樣的導入情境在無形中分解了教學的難點,方便後面的活動開展。
5、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導入課堂教學活動
從生活情境導入,貼近學生認知,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認識到要學有用的科學,學身邊的科學。例如教科版四年級的《天氣》單元、《食物》單元,以及《我們的身體》單元的教學內容,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生活中都有的,最熟悉的方面入手,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在寬松、自由的學習氣氛中學習知識,理解知識,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6、通過製作多媒體課件,創設導入情境
教科版小學科學涉及「地球的運動」和「宇宙」的內容,是教師普遍覺得不容易組織教學的部分。一方面,這一類主題的內容屬於宏觀世界范疇,難以進行直接的觀察;另一方面,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空間想像力不強,尤其針對涉及到運動的內容,就更加不知如何入手了。通過製作一些多媒體課件來導入課堂教學情境,可以解決該單元部分的教學難點。多媒體電教手段直觀、形象、生動。在一堂課開始時放映一些與新課的學習內容相關的片斷,或者難理解的內容,讓學生在視、聽、欣賞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從而激發學習的「內驅力」,進入教學情境。
以上的策略研究可能還不太全面。導入情境的設計不能機械化,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來靈活處理。一個好的導入情境不只是一個教學的開始,可以說是教學成功的一半。在導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科學知識和培養科學能力。

『柒』 小學科學我們身體的變化教學設計

簡介
本活動的主題是學生觀察我們的身體。讓學生通過看、聽、摸、測量等手段重點對自己的身體外型結構進行研究,激發它們觀察和認識自己身體的興趣。
二、學習者分析
1、 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三年級的學生以直接興趣為主。 在生活中,他們已經觀察過自己的身體,但這種觀察
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現象,需要教師引導向更深層次研究。
2、 學習者在學習本課之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知道身體表面各部分的名稱,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3、學習者在對即將學習的內容已經具備的水平
通過前兩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觀察能力,知道在觀察前應先制定計劃。
會使用簡單工具進行測量,用比較的方法了解事物。
三、教學/學習目標及相對應的課程標准
1、 知識與技能
初步了解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干、四肢幾部分組成,左右對稱。
? 能聯想人的身體如果左右不對稱,生活中將會怎樣,提高想像能力。
? 知道人體外形的特點和人許多功能有關。
2、 過程與方法
? 有順序、有目的、有計劃、仔細地觀察人的身體。
? 運用看、聽、摸、測量、比較、體驗等多種方法感知人身體的特點。
? 用文字、圖畫、表格等自己擅長的方式記錄觀察結果。
3、情感、態度、價值觀
? 在對人體基本組成的觀察中,發現人體構造的精巧和諧之美。
? 體驗身體殘障所帶來的不方便,愛護自己的身體,關心和善待身體有殘障的人。
? 樂於與同學交流分享,相互評價觀察結果,並能尊重他人的意見,敢於提出不同的
見解。
? 引起對自己身體的興趣,激發進一步探究和發現人身體特點的慾望。
四、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注重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求知需要有機地整合單元的教學目標,合理
地安排教學內容。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引領者,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促使他們自覺地
建構關於人身體特點的知識,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者和發現者,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
都能有所發展。
五、教學媒體和教學技術的選用
1、 錄像
教學活動的引入利用錄像的直觀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與學生
進行談話,將學生的興趣引導到本課的學習目標上來。
2、實物投影儀
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每個小組的觀察記錄,便於學生分組匯報。由於每個小組的觀察內
容、觀察方法、記錄方式有所不同,利用投影展示促進小組間的相互交流與評價。
六、教學和活動過程
(一)教學准備階段
1、 演示材料:人體外形結構圖、錄像
2、 觀察工具:放大鏡、皮尺、記錄用紙、帶褶皺的飲料管
(二) 教學活動過程
「觀察我們的身體」這一教學活動的設計是學生探究有關人體知識系列活動的一部分,
同時也是一個完整的活動,本次活動計劃2課時。
採用小組合作式的探究方式,每個小組應包括能力不同的學生,便於交流,動手操作等
能力上的互補。

第一課時
1、 教學導入
錄像演示(或投影):各種膚色不同的人
教師提問:通過觀看錄像,你發現這些人有什麼明顯不同?
學生議論、交流。
教師談話:這些人膚色、眼睛的顏色……不同,從外型看,人又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呢?
今天我們就來具體研究研究,怎麼研究呢,就來觀察觀察我們自己吧。(板書課題)
2、觀察身體外形的特點
① 觀察身體的基本組成。
教師提問:我們先來從人體的外部研究人的共同特點,人的身體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學生相互觀察、匯報觀察結果。
對於人體外形結構的組成學生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看法,如有的分為頭、頸、軀干、四肢。
有的分為頭、頸、軀干、上肢和下肢。只要能說出自己的理由,教師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
不必強求一致。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在黑板上張貼人身體各部分分解圖片,組成一個完整的人體圖
形,並標出各部分名稱。
② 觀察身體各部分外形的共同特點。
制定觀察計劃。
談話:下面我們再來具體地觀察觀察人體每一部分外形的共同特點,每組選擇身體的一
個部分進行觀察。觀察前先商量商量你們小組打算觀察哪些方面,怎樣進行觀察。
學生分組討論。
匯報、交流。(為了避免課上探究時學生只是簡單的重復原有的知識與經驗,使每個學
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有所提高,教師要在學生匯報交流的基礎上及時引導,啟發學生從形
狀、位置、構造、比例、和身體怎樣連接的、能夠怎樣運動等方面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究。)
談話:小組觀察時既要觀察自己,又要相互觀察,找找人共同的外形特點。有了發現就
要及時做好記錄,記錄可採用你們自己擅長的文字、圖畫、表格等方式,比比看,哪個小組
的發現最多,記錄最清楚。
學生分組觀察。
給學生提供觀察所需的工具,如:放大鏡、軟尺等。
在學生自行探究的過程中注意觀察他們是怎樣研究的,了解研究情況,把握研究時間,
及時調整進程,不時以自己的神態、動作、語言給學生以進一步發現的動力。
匯報觀察結果。
談話:每個組推選一個同學先來匯報,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其他組如果有不同的發現或
者研究方法不一樣也可以進行補充。
大組匯報、交流。
歸納研討
教師提問:剛才我們具體觀察了人的每一部分的特點。我們再來從整體分析一下人體各
部分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學生議論、匯報。
教師在人體外形結構圖上畫一條中線,把身體分成左右兩個部分,便於學生歸納總結人
體左右對稱的特點。
3、鞏固、拓展
教師小結:今天的觀察活動,同學們非常認真,每個小組都有很多新的收獲,還發現人
的身體是左右對稱的,許多部位非常靈活。
課下思考「人有許多的本領,這些本領和人體的特點有哪些密切的關系。」
第二課時
1、了解人體外形特點與功能的關系
① 初步了褶皺的作用。
提出探究問題
教師提問:上節課同學們觀察得非常認真,觀察上肢的同學還發現手上有許多褶皺,你
們有沒有考慮過,人為什麼要長這些褶皺呀,它有什麼作用呀?
學生分組觀察、交流、做出猜測
教師啟發學生注意觀察手活動時褶皺的變化。
教師提問:你有什麼發現,你認為褶皺有什麼作用?
學生議論、教師引導學生預測出褶皺可能和手的運動有關。
引導學生確定研究方案。

『捌』 求小學「我們的身體」的教學大綱

教學內容:體育知識(我們的身體);集合、解散;玩球游戲
學習目標:1、明確本學期的學習目標
2、能認識自己的身體認識
3、能基本保持正確地身體姿勢
4、樂於學習和展示簡單的運動動作
教學重點:認識自己的身體
教學步驟:
一:言語導入,了解本學期體育課學習內容及學校體育活動的安排情況7′
教師活動:
1、介紹本學期體育課學習內容及學校體育活動的安排情況
2、提問:上體育課的課堂常規?
3、指名學生回答,並綜合學生的發言歸納、小結(結合我市學生上體育課《課堂常規》10條要求)
學生活動:
1、 認真聽講
2、 積極發言,說出上體育課的課堂常規
組織形式:平時上課的座位上就座
二、師生互動、初步了解自己的身體及其功能12′
教師活動:
1、 出示人體結構掛圖
2、 組織學生觀看、並分組讓學生討論「人體各部位的簡要功能」
3、教師出示有關體育運動項目的圖片,讓學生搶答說出:這些運動項目主要是由身體的哪些部位完成的?
4、指名同學回答「人體各部位的簡要功能」
5、 根據圖片結合學生的回答加以歸納。
學生活動:
1、 認真觀看圖示
2、 討論人體各部位的簡要功能
3、積極搶答
3、 積極發言
4、 認真聽講
組織形式:同上
三、游戲:集合、解散8′
教師活動:
1、 組織學生到操場排成四列橫隊
2、 教師講解游戲要求
3、 組織學生游戲3次
4、 言語引導學生回答:集合怎樣才能做到「快、靜、齊」
5、 組織學生游戲3次
6、 表揚優勝隊伍
學生活動:
1、 排隊到操場站成四列橫隊
2、 認真聽講、明確游戲要求
3、 聽教師哨聲迅速行動
4、 積極回答:集合怎樣才能做到「快、靜、齊」
5、 組內討論並積極投入比賽
組織形式:四列橫隊
四、玩球游戲11′
教師活動:
1、 教師講解玩球要求並提出練習要求:看看誰的玩法多?
2、 組織學生拿球
3、 組織學生練習並巡視
4、 召集學生、並指名個別學生展示
5、 組織學生模仿展示同學的玩法
6、 召集學生,組織學生集體展示若干種玩球方式
學生活動:
1、 認真聽講明確游戲要求
2、 到指定地方拿球
3、 積極練習
4、 觀看同學的展示
5、 積極模仿並練習
6、 按要求展示玩球方式
組織形式:散點
五、小結下課2′
教師活動:略
學生活動:略
組織形式:四列橫隊站立

閱讀全文

與小學人體知識教育課的前期導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