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課文"花木蘭"全篇
"花木蘭"全篇即是南北朝·佚名所寫的《木蘭詩 》
原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白話釋義:
織布機聲一聲接著一聲,木蘭姑娘當門在織布。織機停下來不再作響,只聽見姑娘在嘆息。問姑娘在思念什麼,問姑娘在惦記什麼。
我也沒有在想什麼,也沒有在惦記什麼。昨夜看見徵兵的文書,知道君王在大規模徵募兵士,那麼多卷徵兵文書,每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
父親沒有長大成人的兒子,木蘭沒有兄長,木蘭願意去買來馬鞍和馬匹,從此替父親去出征。到東邊的集市上買來駿馬,西邊的集市買來馬鞍和鞍下的墊子,南邊的集市買來嚼子和韁繩,北邊的集市買來長鞭(馬鞭)。
早上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但能聽到黃河洶涌奔流的聲音。早上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燕山)腳下,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但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啾啾的鳴叫聲。
行軍萬里奔赴戰場作戰,翻越關隘和山嶺就像飛過去一樣快。北方的寒風中傳來打更聲,清冷的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經過無數次出生入死的戰斗,有些犧牲了,有的十年之後得勝而歸。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論功行賞)。
記功木蘭最高一等,得到的賞賜千百金以上。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不願做尚書省的官,希望騎上一匹千里馬,送我回故鄉。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出城(迎接木蘭)。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門梳妝打扮起來。
小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打開我閨房東面的門,坐在我閨房西面的床上,脫去我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當著窗子整理像雲一樣柔美的鬢發,對著鏡子在額上貼好花黃。
出門去見同營的夥伴,夥伴們都很吃驚,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女孩子。雄兔兩只腳時常動彈,雌兔兩隻眼時常眯著(所以容易辨別)。雄雌兩只兔子一起並排著跑時,怎能辨別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寫作背景:
《木蘭詩》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據其最早著錄於陳釋智匠所撰的《古今樂錄》,可證其產生之時代不晚於陳。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皆在北方,則其產生之地域在北朝。詩中有「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語。
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去黃河不遠。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據此,《木蘭詩》中之戰事,當發生於北魏與柔然之間。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國,立國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間,與北魏及東魏、北齊曾發生過多次戰爭。
而最主要之戰場,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帶。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傳》,蠕蠕即柔然。)
此詩收入《樂府詩集》的《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至唐代已廣為傳誦,唐人韋元甫有擬作《木蘭歌》,可以為證。因此,學者們大都認為,民歌《木蘭詩》產生於北朝後期。
文章賞析:
《木蘭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它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此詩產生於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後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保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
此詩在寫法上運用了較多的修辭手法,主要是對偶、排比及互文。其中互文是此詩極有特色的修辭手法,在刻畫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氣氛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如「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二句,單從字面上看是不合邏輯的,上下文互文互補而增義:「開我東閣門,坐我東閣床;開我西閣門,坐我西閣床。」
由於互文手法的運用,省略了時間的推移和地點的轉換,表現了木蘭一別十年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到這里坐坐,到那裡看看,看到曾經熟悉的一切,心中既充滿親切之感,又有說不清的滋味。含不盡之意於言外,通過動作細節的描寫,刻畫人物心理。
又如「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二句,如果把「當窗」和「對鏡」分開理解,顯然不合女子梳妝的實情。
Ⅱ 花木蘭的課文
《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免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Ⅲ 請問小學生演唱花木蘭的服裝哪裡能租到。
最好是去找找戲院,看哪裡有沒有, 那的東西比較全!
還有就是去少年文化宮、少年藝術學校內,還有一些少年戲容劇培訓機構里碰碰運氣!
其實還有一些專門買戲服的服裝店,你去那看一下,讓老闆給你出出主意!
祝你好運!
⊿
Ⅳ 小學二年級下冊《木蘭從軍》說說花木蘭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我眼中抄的花木蘭
在中國漫漫五千年歷史里,浩浩群英中終於沖出一位女英雄——花木蘭。
木蘭之孝讓我敬佩,
木蘭之勇讓我敬佩,
木蘭的機智、謹慎也非同尋常。稍不注意就可能泄漏天機,受到重罰。
木蘭的功名觀更是讓人叫絕。身前是連連升級的功勛,身後是百年有餘的珍寶,尚書的烏紗帽也伸手可得。面對功名利祿,面對金銀如山。木蘭沒有忘記自己的家鄉,自己年邁的爹娘,毅然決然的回到了家鄉,與家人團聚。
Ⅳ 小學五年級下《花木蘭》裡面有哪些人
【第抄一幕】
場景:花家堂屋。
人物:花木蘭、花父、花母、花姐、花弟。
(木蘭在織布,姐姐在紡紗。)
【第二幕】
場景:從軍路上。
人物:花木蘭、李大哥、劉大哥、張大哥。
(四人先後登場,不期而遇。)
【第三幕】
場景:花家堂屋。張燈結綵,喜氣洋洋。
人物:花父、花母、花姐、花弟、木蘭、李大哥、戰士四人
Ⅵ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二課《木蘭從軍》的原課文
哦,看來你是上小學二年級的,自己可以到網上搜到哈:
我國古代有一位女英雄版,名叫花木蘭。權
那時侯,北方經常發生戰爭。 一天朝廷下達了緊急徵兵的文書。 木蘭見到上面有父親的名字,焦急萬分。她想:父親年老多病,年以出征;弟弟又小,還不夠當兵的年齡。自己理應為國為家分憂。她說服了家人,,女扮男裝,替父從軍。
木蘭告別了親人,披戰袍,跨駿馬,渡黃河,過燕山,來到前。在多年的戰爭中她為國家裡下赫赫戰功。
木蘭勝利回鄉後,脫下戰袍,穿上心愛的女裝。將士們前來探望她,這才驚訝地發現,昔日英勇善戰的花將軍,竟是位文靜俊美的姑娘.
Ⅶ 小學五年作文《花木蘭,我想對你說》
花姐姐: 大家都叫你木蘭姐姐,可是我喜歡叫你花姐,叫你爹花叔,這樣親切...因為我只認識回花,不知道木蘭是什答么... 我生下來便被一家買走了。那家主人對我很不好,不是打我就是罵我,我當時那麼小,居然用棒子打我...於是,我就逃走了。花叔發現了我,一連好幾天都在村口給我准備吃的,我好感動,就跑來了...我們從小就認識了,剛到花叔家時候,我才幾歲,你才十幾歲,剛來的時候,花叔給我起名,叫...小黑俠...可是你覺得這個名字太幼稚,和你的打女風格很不相符,雖然你當時很小,但是那時侯偶經常聽見小虎在院牆那邊喊救命,然後你就從院牆跳出去救他,我在牆這邊只聽叮咣幾聲,你邊打邊說「小虎別怕」叮咣一陣子,會照例傳來「謝謝木蘭姐」這句話,這樣的情景太多次了,花叔經常收到別的孩子家長的告狀,或者遇到厲害的,還和花叔要門牙...你還經常給人家打骨折
Ⅷ 8名老師帶40名小學生花木蘭買了50張票夠嗎
老師在四川學生我買了五張票夠對的這個的話我就張票應該是夠用了五十個
Ⅸ 花木蘭這個小學生英雄什麼時候削,現在打完全是看哪邊
還好被削了,不然太厲害了,戰士,屬於近戰英雄,戰士分為突進英雄、版防禦英雄、團控英雄等,防禦性英權雄的自帶血量和防禦都高,在游戲中可作為半肉半輸出,團戰時,可以吸收敵方英雄的傷害,又可以造成一定量的傷害。突進英雄一般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具有一定的位移技能,具有生存能力和攻擊能力強的特點,此類英雄以攻擊裝和攻速裝為主,團戰時攻擊敵方後排英雄或脆皮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