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小學生怎樣讀書

小學生怎樣讀書

發布時間:2021-02-21 13:47:46

A. 小學生應該怎樣讀書

小學生應該嗯非常認真的讀書,而且應該找類別去讀書

B. 小學生怎樣才能讀好書

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培養農村小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使他們會讀書,讀好書,是我們從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應盡的義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學生只有通過反復閱讀才能感知豐厚的感情語言材料,增強語言的積累,提高讀書能力,訓練語感,從整體上增強學生的語文素質,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今後的發展,為他們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然而在我農村小學校,由於受客觀條件的制約,特別是受師資水平和家庭環境的約束,極大地影響了農村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針對我校農村小學的特點,就加強閱讀訓練,讓農村孩子讀好書,談談本人的淺見。

一:糾正唱讀的陋習
所謂唱讀就是在閱讀時無明顯的節奏,無合理的停頓,無真摯的情感,習慣性地拖長音。在我校教學活動中,我經常聽到教師的唱讀,我深感在農村孩子豈止是貧窮,更多的是缺乏良好的教育,那唱讀出來的詩句聽了就令人辛酸。
其實造成農村小學生唱讀有家庭社會的因素,但主要還是我們老師,很多低年級的老師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似乎也為了給孩子一個親近感,說話故意拖長聲音,孩子的唱讀壞毛病也不加以糾正,甚至自己也跟著孩子一樣去唱讀,這樣不是教育好了孩子,而是害了孩子;不但沒有教會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而且還養成了孩子的壞毛病。

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唱讀不利於小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不利於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學生很難感受到語言文字對人的馨陶,要想讓農村孩子讀好書,只有在加強閱讀時,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中內化,讀中升華。
(一)讀中感知
初讀課文時,為了能讓學生很快地了解文章大意,對文章有個感性認識,閱讀時應著重把握好文章的節奏,那裡應輕讀,那裡應重讀;那裡應慢讀,那裡應快讀;那裡應略停頓,那裡應稍長停頓。全國小語專家於永正老師說過一句話:「沒有停頓就沒有思考、想像的空間。」、他在讀標題《第一次/抱母親》時就恰到好處。於老師強調了「第一次」,與文章中「無數次」產生了鮮明的對比,對學生之後感悟母愛的偉大起到了很好輔墊作用。
(二)讀中感悟
再讀課文時,就要在注重節奏的基礎上滲透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感情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這樣文章所要表達的真情實感,學生基本上可以意會了。於永正老師在教《第一次抱母親》時,他先是教會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先讓學生大膽去讀,他不時的點拔、示範,再讓學生對比讀,看誰讀得好,評一評好在哪裡,哪裡不足,在恰到好處時,教師全文范讀,那繪聲繪色的朗讀,始終牽動著師生的心,特別是讀到文章的最後一段,於老師哽咽了,他的感情與作者的感情產生了共鳴,在場師生都被於感動了,有的師生甚至在偷偷地抹眼淚。你說如果讓學生去唱讀,有這種效果嗎?
(三)讀中內化
課文之美能夠意會,卻很難言傳,而反復閱讀則能充分發揮出表情達意的作用。讀書,不光要動口,還要動腦,心口合一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動腦就是就是要發揮豐富的想像力,意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意境。學生在熟讀文章之後,圍繞文章所表達的主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問幾個為什麼?想像文章所表達的情景,化抽象為具體,加深學生對知識面的掌握,達到內化的目的。《月光曲》是一篇意境很深的文章,要讓學生感受文章所表達的美的意境,達到知識點的內化,靠老師的講述是不行的,有位洪老師在上這課的最後,要求學生閉上眼睛,自己朗讀文章的第九自然段,讓學生在靜靜傾聽的過程中,盡情地欣賞,盡情地想像,加深體會貝多芬的激動心情和盲姑娘自我陶醉的情態,這種在閱讀中內化的方法在農村目前缺乏多媒體情況下,應該是一種好的手段。
(四)讀中升華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詠詩也會詠。讀書的目的不光是能領會文章的表情達意,更重要的是能夠巧妙地運用所學的語言文字。讀中領會,讀後運用,就成了讀書最終目的。於永正老師在教《第一次抱母親》時,當同學們領悟到了母親的無私和博大以及作者對母親的那份拳拳之心之後,要求同學們再品讀全文,然後問:你覺得你母親怎麼樣?你們的母親雖說不要那麼任勞負重,但她是否很關愛你們,為你著想?同學們即刻涌躍發言,說出了很多生動的事例。於老師最後又問:你想對母親說什麼?同學們又你一言我一語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於老師精心的設計,恰到好處的拓展,使學生受益匪淺,知識真正得到了升華。

C. 小學生應如何讀書

程老師信箱:()程老師:您好!您的回信收到,讀後很受教育。今天來信是想請教您,我們應該讀什麼書?怎樣讀才有收獲?盼回信。 王雨 王雨同學:你好!上封信談了《成才,要從培養閱讀能力入手》。那麼應該怎樣閱讀?閱讀什麼?應你的要求,這封信主要談談讀什麼和怎樣讀的問題。怎樣讀的第一步是讀什麼,第二步是怎樣讀的問題。小學生讀書,得從培養興趣入手,枯燥的篇幅長的書,不適合小學生讀;高深的晦澀難懂的理論書,也不適合小學生讀。因而,我建議你選擇故事、短散文、小小說、寓言和詩歌來讀。因為這類書可讀性強,容易理解。但所選讀的故事、散文、小說、寓言和詩歌,必須是名家的經典名篇,要自覺抵制不健康的低俗的格調不高的地攤文學對我們的傷害。小學生讀書,要有家長和老師指導。讀好書,讀經典,千萬不要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聊的垃圾文稿閱讀中。讀書也是有方法的。我以為像你這樣的小讀者,首先要從細讀開始。所謂細讀,就是一字一句地讀,既不放過一個生字、生詞,也不放過一個場景的描寫和一段優美文字的組織。細讀時,身邊要放兩樣東西:一是字典詞典,不認識字詞,弄不懂的地方,查字典詞典;二是筆和筆記本,把富有哲理性的句子、重要資料和優美的片段記下來,以便以後使用時查找。細讀還包括讀完一篇,再讀另一篇。一定要讀完一篇,弄懂一篇。閱讀一遍還弄不明白的,再讀一遍,再讀一遍還弄不明白的,可以請教父母、老師和同學,直到弄明白為止。粗枝大葉地讀,虎頭蛇尾地讀,沒有效果;細讀才能理解,才能把書中的知識變成自己成長的營養。其次是要把閱讀和思考結合起來。光閱讀,不思考,還不能算真正的細讀,只有聯系自己的經驗思考了,才能發現問題,才能弄懂問題。讀書時思考什麼呢?一是要思考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二是要思考作者的這個目的是怎麼表達的?用哪幾個材料表達的?我能不能寫得出來?三是要思考作者表達思想的次序(文章結構)是怎麼安排的?四是思考作者語言表達的特點,是不是很形象?是不是很生動?是不是很精煉?是不是很新鮮?……這樣思考下去,閱讀自然有效果了。再次是要多讀,養成愛閱讀的習慣。好文章,還可以大聲朗讀。朗讀是細讀的深化,因為朗讀中融進了你的思想,你的理解,你的感情。朗讀是你在原作基礎上的再創造。所以,只有默讀和朗讀相結合,才能真正提高閱讀質量。好了,今天就寫到這里,下次再談。祝你閱讀愉快! 你的朋友:程東峰

D. 小學生 如何有效地讀書

1、章節復習,不管是哪門學科都分為大的章節和小的課時,一般當講完一個章節的所有課時就會把整個章節串起來在系統的講一遍,作為復習,我們同樣可以這么做,因為既然是一個章節的知識,所有的課時之前一定有關聯,因此我們可以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採用關聯記憶法把這些零碎的知識通過線串起來,更方同學們記憶。
2、回顧本學期學過的內容,為了使自己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在學習上再上新台階,復習時以單元或分類的形式,把所有的知識要點在腦子里像放電影一樣再過一遍,加深印象,這樣比捧著書本去復習,效果會更好。
3、糾錯整理:做題的過程中難免會做錯題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會,都要習慣性的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錯題集,當我們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復習對象,因此你既然錯過一次,保不準會錯第二次,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在同樣的問題上再次失分。

4、讀寫結合法 復習時,應加大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復習力度,做到溫故而知新。如:識記字詞,有一個小竅門,就是一邊讀,一邊用手在書桌上書空練寫,手和嘴一起動,這樣記得快,記得牢。我們要充分利用點點滴滴的時間,爭取多記幾個公式,多背一篇課文,多溫習一遍老師在課上講的重點,才能把有限的時間變成無限的力量!
總之,在總體計劃的基礎上,注意小塊的時間安排,既要抓緊時間,又該有張有弛,這樣才能以一個較好、較正常的心態去參加考試,以上就是筆者的一些建議了,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E. 小學生讀書方法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課程比較容易記得。但理解其實並不是輔助記憶——理
解是記憶的代替。強記理論不僅是很難記得准確:當需要應用時,強記的理論
根本無濟幹事。明白了理論的基本概念及含義,你會突然覺得你的記憶力如有
神助。道理很簡單,明白了的東西就不用死記。但理論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
也有不同的准確性。理解愈深愈准確,記憶就愈清楚,而應用起來就愈能得心
應手。所以讀書要貫通——理論上的不同重點的聯帶關系要明白;要徹底——
概念或原則的演變要清楚。

要在這些方面有顯著的進步易如反掌,而學生也不需多花時間。他只要能改三
個壞習慣,一年內就會判若兩人。

第一個壞習慣,就是上課時"狂"抄筆記。筆記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無的。
這是因為抄筆記有一個無法補救的缺點——聽講時抄筆記分心太大!將不明白
的東西抄下來,而忽略了要專心理解講者的要點,是得不償失。我肯定這是一
般香港學生的壞習慣。例如好幾次我故意將頗明顯的錯誤寫在黑板上, 200
多學生中竟無一人發覺,只知低著頭忙將錯誤抄在筆記上。

筆記有兩個用途。①將明白了的內容,筆記要點。但若覺得只記要點都引起分
心,就應放棄筆記。明白了講者的內容是決不會在幾天之內忘記的。很多講者
的資料在書本上可以找到,而在書本上沒有的可在課後補記。老師與書本的主
要分別,就是前者是活的,後者是死的。上課主要是學習老師的思想推理方
法。②在上課聽不懂的,若見同學大多而不便發問,就可用筆記寫下不明之
處,於課後問老師或同學。換言之,用筆記記下不明白的要比記下已明白的重
要。

第二個壞習慣,就是將課程內的每個課題分開讀,而忽略了課題與課題之間的
關系,理解就因此無法融會貫通。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將每一個課題分開讀,
強記,一見試題,不管問甚麼,只要是似乎與某課題有關,就大"開水喉",
希望"撞"中——這是第二個壞習慣最明顯的例子。

要改這個壞習慣,就要在讀完某一個課題,或書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
獨立的某一節之後,要花少許時間去細想節與節、章與章、或課題與課題之間
的關系。能稍知這些必有的連帶關系,理解的增長就一日千里。這是因為在任
何一個學術的范圍內,人類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開來讀,會覺得是多而難
記;連貫起來,要知要記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學術都是從幾個單元的基礎互輔
而成,然後帶動千變萬化的應用。學得愈精,所知的就愈基本。若忽略了課題
之間的連貫性,就不得其門而入。

第三個壞習慣,主要是指大學生的,就是在選課的時候,只想選較容易的或講
課動聽的老師。其實定了某一系之後,選課應以老師學問的淵博為准則,其他
一切都不重要。跟一個高手學習,得其十之一、二,遠勝跟一個平庸的學得十
之八九。這是因為在任何一門學術裡面所分開的各種科目,都是殊途同歸。理
解力的增長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異。老師若不是有相當本領,就不能啟
發學生去找尋不同科目之間的通論。

二、興趣是因思想的集中而燃燒起來的

我們都知道自己有興趣的科目會讀得較好。但興趣可不是培養出來的。只有總
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產生興趣。可以培養出來的是集中的能力。無論任
何科目,無論這科目是跟你的興趣相差多遠,只要你能對之集中思想,興趣即
盎然而生。

對著書本幾小時卻心不在焉,遠比不上幾十分鍾的全神灌注。認為不夠時間讀
書的學生都是因為不夠集中力。就算是讀大學,每天課後能思想集中兩三小時
也已足夠。要培養集中力也很簡單。第一、分配時間——讀書的時間不需多,
但要連貫。明知會被打擾的時間就不應讀書。第二、不打算讀書的時間要盡量
離開書本——"餓書"可加強讀書時的集中力。第三,讀書時若覺得稍有勉
強,就應索性不讀而等待較有心情的時候——厭書是大忌。要記著,只要能集
中,讀書所需的時間是很少的。

將一隻手錶放在書桌上。先看手錶,然後開始讀書或做功課。若你發覺能常常
在 30 分鍾內完全不記得手錶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於每次讀書對
都完全忘記外物 1 小時以上,你就不用擔心你的集中力。

三、問比答重要

很多學生怕發問的原因,是怕老師或同學認為他問得太淺或太蠢,令人發笑。
但學而不問,不是真正的學習。發問的第一個黃金定律就是要臉皮厚!就算是
問題再淺;不明白的就要問;無論任何人,只要能給你答案,你都可以問。
從來沒有問題是太淺的。正相反,在學術上有很多重要的發現都是由三幾個淺
之又淺的問題問出來的。學術上的進展往往墓靠盲拳打死老師傅。很多作高深
研究的學者之所以要教書,就是因為年輕學生能提出的淺問題,往往是一個知
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雖然沒有問得太淺這回事,但愚蠢的問題卻是不勝
枚舉。求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學甚麼問題是愚蠢或是多餘。若不發問,
就很難學得其中奧妙。

老師因為學生多而不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花很多時間。認真的學生就應該在發
向前先作準備工夫。這工夫是求學上的一個重要過程。孔子說得好:"知之為
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與"不知",最容易就是做發
問前的准備工夫。這准備工夫大致上有三個步驟——

第一、問題可分三類—— A 、"是甚麼"( What ), B 、"怎樣辦"
( How? ), C ,"為甚麼"( why )。學生要先斷定問題是那一類。 A
類問的是事實: B 類問的是方法: C 類問的是理論。問題一經斷定是那一
類,學生就應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那方面的,因而可免卻混淆。若要
問的問題包括是多過一類的,就要將問題以類分開。這一分就可顯出自己的
"不知"所在。第二、要盡量去將問題加上特性。換言之,你要問的一點是愈
尖愈好。第三、在問老師之前,學生要先問自己問題的答案是否可輕易地在書
本上找到。若然,就不應花老師的時間。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驟發問題,答案
是自己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的。若仍須問老師的話,你發問前的准備工作會使
他覺得你是孺子可教。

四、書分三讀——大意、細節、重點

學生坐下來對著書本,拿起尺,用顏色筆加底線及其他強調記號。讀了一遍,
行行都有記號,這是毀書,不是讀書。書要分三讀。

第一讀是快讀,讀大意,但求知道所讀的一章究竟是關於甚麼問題。快讀就是
翻書,跳讀;讀字而不讀全句,務求得到一個大概的印象。翻得慣了,速度可
以快得驚人。讀大意,快翻兩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

第二讀是慢讀,讀細節,務求明白內容。在這第二讀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鉛筆在頁旁
作問號,但其他底線或記號卻不可用。

第三讀是選讀,讀重點。強調記號是要到這最後一關才加上去的,因為哪
一點是重點要在細讀後才能選出來。而需要先經兩讀的主要原因,就是若
沒有經過一快一慢,選重點很容易會選錯了。 在大學里,選擇書本閱讀是
極其重要的。好的書或文章應該重讀又重讀;平凡的一次快讀便已足夠。
在研究院的一流學生,選讀物的時間往往要讀書的時間多。

雖然我在以上建議的讀書方法是著重大學生,但絕大部分也適合中小學生學
習。自小花一兩年的時間去養成這些讀書的習慣,你會發覺讀書之樂,實難以
為外人道。

F. 小學生怎樣安排讀書時間

課前:做好預習。
課中:每天認真聽講,不會的要問老師,直到會了為之,學習不能應付。
課後:重要的是要認真完成作業,努力保證每次都不錯題。
呵呵。總而言之,就是老師讓你干什麼,你就按著做,就行了。這在中國很行的通的。好成績自然來。
最後,最重要的應該是,作業完成後,多看看課外書,擴大眼界。堅持每天看點東西,積累下來,閱讀能力好了。習慣養成了,受用一輩子!——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之道。
小學生最好看故事性強的,有教育指導或哲學意義的書——例如,《智慧背囊》、《心靈雞湯》。
記住,多讀書——將來會有用的!!!

G. 小學生應該怎樣讀書

如果是課外讀物的話,就應該快樂的讀書,讀讓自己覺得快樂的書,不用跟風盲目追求名著或者其他。
現在的小學生已經被功課學業壓的很累,所以不要再剝奪他們閱讀的樂趣了。

H. 小學生應該如何閱讀

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閱讀方法的掌握與否,直接影響獲取知識的質與量。閱讀也是一種較復雜的智力活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如果能夠運用合理的方法,隨著閱讀去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則對於他們的智力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主張個性和諧發展的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是蘇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給老師的建議》一書中,明確指出「必須教會少年閱讀!」他在書中寫道「為什麼有些學生在童年時期聰明伶俐、理解力強、勤學好問,而到了少年時期,卻變得智力下降,對知識的態度冷漠,頭腦不靈活了呢?就是因為他們不會閱讀!」他用兩個感嘆號表明了自己的鮮明態度,也讓每一位閱讀者明白閱讀對學生來說是何其重要。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該針對小學生的閱讀特點,找出適合孩子們的閱讀方法,使每一位學生喜歡閱讀,並在閱讀中發展智力。一、小學生的閱讀特點小學生的閱讀,是人生閱讀學習的起始階段,是「一張白紙畫最新最美畫圖」的良機,但也極易被不慎的筆墨所塗損。小學生閱讀的啟蒙性及系列性主要是從識字、詞到句、到段、到篇。無論是語言形式還是思想內容,必須循序漸進,才有利於掌握系統知識,但由於學生年齡小,欠缺生活經驗,更不具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所以,小學生的閱讀需要精心,具體地培養和指導。由於小學生受自身心理特點的制約,個性傾向性還不夠穩定。如模仿性強而欠持久,興趣易發生而很少專注,好動情感而缺乏意志,易於感知而難於抽象;他們並未掌握讀書方法,形成讀書習慣,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每節閱讀課的方法指導。二、小學生閱讀的一般步驟小學生的閱讀,並不僅僅是為了理解讀物的思想內容,吸取知識體味情感、欣賞語言等等。更重要的是學會閱讀,掌握閱讀方法,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熱點也就集中在學法的指導上。1、學生讀懂一篇文章常規的方法是按下列步驟進行的: (1)初讀。通讀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書,結合上、下文自學生字詞,從整體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內容,同時也對文章的語言、結構、寫作目的有一個大致了解,為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打下了基礎。(2)精讀。按自然段邊讀邊想。弄清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關系,進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讀懂內容,理清思路,通繞全文。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疑難,深入思考,解惑釋疑。同時對課文的重點段落和美詞佳句仔細揣摩,體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表現形式和寫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華,進一步對全文加深理解。(3)悟讀。學生的閱讀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並不能做到「真知」讀。學生要理解文章中體會出的思想內容,只憑故事內容是不會捕捉到的,是要透過語言文字,進行深入思考,才能從中悟出作者真正的目的。(4)熟讀。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要多讀,達到熟能成誦,消化,使課文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尤其對那些詞句優美、文質兼優的課文或段落,應讓學生熟讀成誦,以便自己的寫作中也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寫。三、小學生閱讀的指導方法在語文教學中,檢驗成功與否的秘訣就是看教師是否教會了學生「占石成金」的方法。1、閱讀要明確目的。在閱讀中學習什麼,即達到什麼樣的結果,也就是閱讀目的。閱讀目的對整個閱讀起定向作用。它自始至終指導著閱讀的進行,直至達到預想的結果。目前,學生閱讀一篇文章,沒有目的,不少兒童讀課外書,只能了解一些熱鬧的情節;在閱讀上,也是老師讀到哪裡,聽到哪裡,只會完成老師指定的活動。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於是始終處於被動地位,因而在閱讀結束後也無法自我評價閱讀效果。因此,教師在每次閱讀教學中都應使學生明確該次閱讀的目的是什麼。這樣,才能使學生有法可尋地主動學習。閱讀目的確定不同的層次水平。一般說來,有以記誦問題解決的結果為主的記憶水平;有希望能夠理解並在相似的中運用所學知識的模仿水平;還有使所學知識達到舉一反三的靈活運用水平。閱讀能力低弱的學生,一般都處在前兩種水平上。不同層次水平的閱讀,其效果當然是迥然不同的,教師必須注意指導學生確立較高層次水平的閱讀目的。在這里教師要意識到,閱讀不僅能挽救某些學生考試不及格,而且在於閱讀發展了學生智力。尤其對於「學習困難」的孩子,他讀的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2、閱讀要注意過程。學生閱讀的過程,就是利用舊知掌握新知,同化更新知識的過程。只重視學生的閱讀結果,不注重了解學生獲取這個結果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是不行的。學生閱讀的任務是理解課文,並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閱讀。我們的閱讀教學應指導學生完成這一任務為出發點和歸宿,應引導學生沿著合理的過程完成閱讀。並意識到這個過程正是學生達到預想結果的保證,是形成正確閱讀方法的必由之路。3、閱讀要勤於思考:閱讀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依靠思考。有許多知識需要記憶儲存內容,但既不能代替思考,目前,有的學生錯誤地認為語文就是背記,有的教師的閱讀指導也有過渡偏重記憶的現象;也有的老師精心設計了閱讀訓練,但由於混淆了理解和記憶,使那些本應成為思考訓練的設計仍然變成了知識記憶,這是不行的。教師的閱讀指導,一定要想方設法促使學生「跳起來摘到桃子吃」,這樣才能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4、閱讀要培養興趣和習慣。學習興趣是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重要因素,一般說來,語文學習較好的學生對語文都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課前自覺地預習課文,課堂專心聽講記筆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復習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並喜歡閱讀課外書籍,有一股好學的鑽勁和克服困難的精神。學校這樣就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就會提高閱讀效率,獲取豐富的知識,而且會進一步激發學生興趣。如何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習慣呢?那就是扎扎實實地搞好每一堂課的教學,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在知識教學和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激發興趣,形成習慣。當學生對語文課感到興趣盎然時,就會激發他們繼續求知的慾望。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習變為自覺的行動,這種自覺的行動就是初步形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總之,知識來源於實踐,學習方法也是在實踐中形成的。閱讀方法的掌握與否,是檢驗閱讀教學成功與否的試金石。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決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還應「授人以漁」,這樣才能真正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怎樣讀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