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聽話的小學生

聽話的小學生

發布時間:2021-02-19 23:06:33

㈠ 怎樣才能讓二年級的小學生聽話呢

很聽話了就是木頭嘎達了,不要要求完美,只要你們班小孩沒做出什麼出格的事,隨他們好了!據科學研究表明,好動有助於智力開發!你帶帶一年級就知道了,讓他們規規矩矩的簡直是做夢,尤其是我帶的那個班

㈡ 面對不聽話的小學生,我們該怎麼辦

現在的小學生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年代,在大人精心呵護下長大,個個都聰明、膽大、淘氣、頑皮、可愛。雖然我們常說淘氣和頑皮是孩子的天性,但這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這種淘氣和頑皮已經發展到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分事情,這就成了不聽話,這種習慣若不加以改正,將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報怨:「我那孩子不聽話,你不讓他做的事情,他偏偏去做,他根本不聽大人講,真讓人頭疼。」我們還聽到過這樣的話:「我們班有幾個孩子特別吵,打人、撕書、說臟話、破壞玩具都有他的份,你和他講道理,轉個身他就忘了。」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呢?我想談談幾點看法。
首先,我認為應該從孩子的家長入手。在我國古代經典著作《周易·家人》就指出:「教以家為先」。我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好父母和好家庭就是孩子的好學校。」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當孩子惹我們生氣時,如果我們不假思索開口就罵,動手就打,這通常是無濟於事的,而這樣的行為正是我們訓誡孩子不在做的,這樣一來我們的言行就成了一種反面教材,因此,我們應該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其次,我認為應該從教師入手。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是學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盞燈,繼而也是主要的一盞指路燈。」捷克斯洛伐克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過:「太陽底下再也沒有比教師這個職業更高尚的了。」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對教師是這樣評價的:「學校教師是培養下一代靈魂的工程師。」可見,從古到今,從國內到國外,對教師的評價是數不勝數的,這些都說明了教師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做為小學教師,我們所面對的學生,是天真爛漫的小學生,他們對老師有一種極強的模仿慾望,而且會很自豪地說:「這是我們老師說的!」這份童心和自豪是發自內心的,是對老師的信任與崇拜。因此當我們面對不聽話的小學生時,我們應該嘗試一下改變心態,或許這樣會對小學生的行為起到好的影響。
三、和學生一起做深呼吸
當小學生不聽話時,他們的情緒往往很不穩定,這時我們先別急於訓斥,可以對小學生說:「來,讓我們一起安靜一下。」然後深吸一口氣,再慢慢地將氣吐出來,並示意學生也這么做。大家都平定一下情緒。這種動作學生很容易學會,等大人與學生的情緒都平和了,解決問題才會有效。我們要記住:發火時是不會有好的教育方法的。
二、問題環境的轉變
有時行為上的問題是不需要大聲叫嚷或爭吵就可以解決的,我們可以把問題的環境轉變一下。比如:不讓學生玩小刀,我們可以把小刀收在學生拿不到的地方,而不用大聲、反復地講:「不準玩小刀。」要知道小學生的好奇心是很強的,越不讓玩,越好奇,就越想去試一試,而我們反復地講:「不準玩」,反而成了一種強化性提醒,更加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其實我們只要把問題的環境轉變一下就可以了.
三、小學生也學會有責任感
責任感對於成人來說是應該具備的,而對於來說,是應該培養的,它能使小學生進步,能使小學生產生自信心和自豪感。比如:小學生把圖書到處亂丟,不會收放到原處,這時我們應該讓小學生知道這是他自己的事,應該對小學生說:「你應該把書本收好,這是你的責任,因為是你在看書,我相信你可以做好這件事,就像老師收書一樣快。」很多孩子樂意看到自己的進步,當聽到自己與大人相比較的評論時,他們會覺得很自豪。
四、交換角色進行體驗
在小學生的交往中,爭吵與沖突是無法避免的,小學生的心情、態度都會影響到他們之間的交往。當小學生之間發生沖突時,可以讓他們相互交換一下角色,互相體驗下,這樣做可以教導小學生哪些事要這樣做,哪些事不能這樣做。比如:兩個小學生在繪畫時發生沖突,一個學生沒帶油畫棒,向另一個學生借,而這個學生又不願意借,因此發生了沖突,借油畫棒的學生出手打了不借油畫棒的學生,這時,我們讓兩個學生交換角色,讓他們再進入到借油畫棒的情景中,結果兩個學生的沖突解決了,相互認識到自己的不對,不需要我們講什麼道理,兩個學生就相互諒解了對方。
五、讓小學生明確你給他的指示
小學生常因為不明確成人給他的指示而做出不當的行為,因此,在我們要讓學生學會聽話時,就必須讓學生明確什麼時候該怎麼做。比如:有時在活動中小學生隨便發言,我們並不介意,而有的時候,這卻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因此,我們必須讓小學生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隨便發言,什麼時候不可以。我們可以出示兩張不同的牌子:一張是紅色畫有手形的,一張是綠色畫有口形的,並明確地告訴孩子:當活動區掛有紅色牌子時不能隨便發言,掛有綠色牌子時可以隨便發言,這樣的標志,小學生都能明白,最主要的是必須讓小學生明確什麼時候該怎樣做。
六、適度的懲戒
頑皮和淘氣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的專利,但如果小學生一味任性而為,那將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因此,當面對不聽話的學生時,不能總是溫和地講道理,特別是在處理攻擊性行為和危險性行為時,我們必須要讓小學生懂得這些行為所產生的不良後果,讓小學生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是不能再做的。比如:在手工活動時,有的學生用剪刀去戳其他學生的脖子,他雖然是無心要傷害誰,可是這樣做也說明了他不明白這種行為的危險性,因此,我們這時除了給他講道理外,還必須讓他受一點懲戒,我們可以讓他抬著小椅子一個人到教室邊坐一會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明白他的確做了一件與平時撕書、丟東西不同性質的錯事,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是不能再做的事情。小學生獨自一人時會感到很難受,這樣他才能體會到這種事情的嚴重性後果,從而幫助他樹立是非觀念,我們才能達到教育小學生的目的。
七、直接向小學生表明你的態度
我在一本怎樣制止小學生犯錯誤的文章中看到這樣一段:精神健康專家有時直接用行動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比如:看到自己的兒子伸手到別人盤子里取食物,可以將孩子的手輕輕地拉回到他自己的盤子里,並說:「這樣好,我喜歡你把手放在應該放的地方。」當我們教育小學生要聽話時,不能只是講道理,我們還應該加以引導和制止,當然應該是友善、溫和的制止,而不是粗暴的干涉。比如:我們看到小學生把掃把丟在地上,准備離開時,我們可以用溫和且肯定的語氣對孩子說:「你可以把掃把送回它該放的地方嗎?我會很高興的!」這樣一句話可以省去你許多句的道理。
八、以身作則,與小學生平等相交
小學生學習的一大特點是模仿,而家長和老師的言行舉止會成為小學生模仿的對象。「真正優秀的教師,要極力防止自己的壞習性及於學生」(奧爾科特)。這一說法,我相信對於家長來說也是一樣的。當我們教育孩子要面對錯誤,勇於承認錯誤時,我們自己應該以身作則,放下自己所謂的面子,與學生平等相交,自己做錯了要主動向學生說聲「對不起,是我錯了」。那麼當小學生放錯而面對錯誤時才會道歉,才會承認。
總之,要讓小學生聽話,我們只是發火、只是反復講道理是不夠的,讓我們都來進行一下深呼吸吧,只有在平靜的心態下才能想出教育的良方。讓我們都來倡導愛心教育吧!
最後,我想借用一句話來結尾:「好心情加好方法就是愛的教育!」王亭

㈢ 怎麼讓小學生聽話

小學生其實是最喜歡聽老師的表揚的,如果老師多表揚小學生,那小學生應該是積極性會非常高,而且也特別聽老師的話

㈣ 怎樣讓小學生聽話

我雖然不是職業老師,我現在是一名初中學生.我也是從那個年齡過來版的,請相信我說的話/
孩子好動權是必然的,對於一二年紀的小孩子,只要你對他們說話和氣些,給他們以適當的鼓勵和誇獎.我想他會認真聽你講課的.一二年級的孩子比較好動,不能給他們講課講太多時間,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我想你應該認真備課,在課上的時間里不要讓他們覺得太無聊乏味.應該將課堂氣氛弄得很有趣.也可以讓他們進行分組比賽,看看哪一組孩子能夠安心認真的聽老師講課,對這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獎勵,如給他們貼畫,小紅星之類的.這樣可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對於三四年紀的孩子來說.他們應該會聽話一些,如果他們不聽話,你可以給他們說,你看看你們一二年紀的小弟弟小妹妹們,他們多聽話啊.你們比他們大,更應該聽話.難道你們還沒有比你們年紀小的孩子們聽話嗎.這樣一說,可能會讓他們有信心超過比他們小的孩子,更加認真的學習.
當然,學習半小時左右你應該讓孩子們休息一下,你可以給他們一起做游戲,從而親近關系,課上他們會更聽話的.
好了,我說的只有這么多,希望你能有所啟發和收獲.

㈤ 如何管教不聽話的小學生

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以下有幾個比較溫和的方法,提供父母參考。
(一)向孩子解釋行為規范
有時候孩子不聽話,不和成人配合,是因為他不了解或忘記了行為的規則,再一次的提醒孩子,可以讓孩子體會和了解,但要注意的是,在提醒孩子時.要注意表情和聲調.不要用喊叫的方式。要用堅定、溫和的聲調來對孩子說明或提出要求:「記得嗎?在人多的地方講話要小聲點,才不會妨礙別人,」「記得我們今天上街是要給奶奶買禮物.其它東西一律不買!」
成人在向孩子解釋規則時.應該避免預先就認定孩子不聽話,例如:「你要我說幾百次,才會聽話!」這會讓孩子更加的任性和固執。
(二)以周圍的孩子或成人作榜樣
年齡小的孩子雖然知道成人的指令和規則,卻很難決定該怎樣做,當他不行動或不接受指令時,我們又以為孩子不聽話,因此,在讓孩子了解行動規則的同時,還要指點他怎麼做,例如,書如何擺、玩具怎麼收、坐要怎麼坐、話要怎麼說等等。
除了語言,成人可以示範給孩子看,讓孩子理解具體的做法,利用孩子的模仿性來糾正他或引導他,或者可以建議孩子:「你看!可以照那個叔叔那樣做」「你要像那個小孩一樣安靜」,將具體的目標告訴孩子,引導他代替原來不好的行為。
(三)獎勵和贊許良好的行為
孩子不聽話時,常常是為了要引起成人的注意(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因此,孩子常常用反抗(故意不聽話)或其它不聽話的方式(大喊大叫),使大人滿足他的願望。父母對孩子這種不良行為,首先態度要沉著冷靜、不慌張,最好的方法是暫時讓孩子單獨一個人,直到這樣胡鬧的行為停止或是態度好轉才去處理。
這是弱化不良行為的方法,利用不響應壞行為的方式,讓孩子了解父母的態度。但成人要積極做的是,稱贊、獎勵好的行為,讓孩子區別好與壞、容許與禁止。
所以當孩子不聽話時,可以用贊許的話來轉移他的行為:「我記得你是一個熱心的小孩,記得嗎,上次你幫我做了......」在獎勵和贊許孩子時,最好讓孩子能具體了解自己的行為,不要只一味的稱贊孩子:「你好棒!」「你好乖!」而是選用一些具有美德的語句,譬如:「你很慷慨」「你很有禮貌」「很熱心」……,使孩子的行為更具體性。
(四)對不好的行為進行嚴肅談話
當孩子不聽話時,成人用「責罵」或「處罰」來處理,常常很容易把主觀的因素(氣憤、激動、疲倦、厭煩的情緒),滲入行為的處理中,致使孩子的身體感到痛苦不適(體罰),心理產生恐懼,意志遭到壓制,因此很難接受成人長篇大論的說教,反省自己不良的行為,更難說要糾正他的行為。
此時利用「嚴肅的談話」,會讓孩子心領神會,例如,先暫時停止他的工作,請他到一個角落,好好的跟他談,可能會比大聲責罵和處罰,更能啟發他的良知,思考自已的不當行為。
曾經有一位中班的小男孩告訴我,他前一個晚上和爸爸到書店喝茶,做「Man』stalk」,我問他談了什麼,他斷斷續續的告訴我「爸爸和他談他和姐姐經常打架、吵架的事」,爸爸跟他說:「姐姐很愛你,經常照顧你、送你東西,但姐姐也有很多的苦惱,像一年級的功課很多,有很多的美勞要做,如果姐姐在做功課時,去煩她、動她的東西,姐姐也許會因此沒完成功課而被老師責罵,你希望這樣嗎?」他還說爸爸給他很多的建議,例如,「姐姐寫功課的時候,你可以打計算機,也可以陪小狗玩,向姐姐借東西時要有禮貌,並且用完要趕快還,不要霸佔。」
很有意思的一個man』stalk,爸爸利用一個不錯的場所,嚴肅的指出孩子不好的行為,並提供他可以做以及如何做的建議,以糾正孩子的行為。
(五)細心和耐性的糾正與教育
我們常常發現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大多是由於成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犯下一些不同類型的錯誤,長期下來,造成孩子不良的行為。例如,一些父母認為孩子小,任性、胡鬧、不聽從吩咐是一種自然現象,長大就會變好或變聽話,而沒有細心糾正他。事實上,孩子的行為是累積的,長期下來就更加的不聽話,甚至出現叛逆的情形。
孩子的行為是累積而來的,好的行為累積就變成好的習慣、好的道德,反之亦然。行為的養成和教育都是長期性的.所以不聽話的行為也需要長時間的糾正與教育。孩子對人不禮貌或有其它不聽話的行為,父母不能「充耳不聞」,要隨時負起糾正的責任,如果我們缺乏這個耐心,實際上就是在姑息孩子更不禮貌、更不聽話。
(六)家園配合,共同教育
孩子有很強的社會意識和榮譽心、自尊心,很在意他人的觀感,尤其是團體生活中,幼兒園幼生及小學生都很在乎學校老師對他的看法,因此可以利用孩子這種在意他人看法的心理,來糾正他不好的行為。例如:孩子每天不肯按時上床,並且都要胡鬧一番,有時透過老師的指導與要求,利用說話課,談一談孩子昨天晚上在家的情形,並且稱贊准時上床的孩子,這樣比父母千叮萬囑還有效果。
在幼兒園里,小朋友有好的行為或已糾正過的行為,老師不妨把贊美的話寫在聯絡手冊上,回家後讓父母再一次稱贊他、肯定他。對於不聽話的孩子,父母更可以積極的運用這種方法,例如,有的孩子不肯吃蔬菜,可以請園方老師留意這件事,並且利用方法要求孩子,家裡也要實行相同的規則,雙方貫徹執行,一直到他習慣糾正為止。當然家、園雙方要事先溝通好,規則也要相同。
(七)針對不同年齡和個性使用不同方法
每一個孩子,都有他不同年齡的心理特點,還有屬於孩子自己本身的氣質,例如:對於動作遲緩的孩子,要利用機會給他容易達到的成就,對於年齡小的孩子需要示範引導,年齡大一點的則需要激勵。
引導不聽話的孩子聽話,並不是把一個固定的公式硬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要按照不同年齡、不同個性的需求,在他們的身上找到力量,從而創造孩子能夠自覺聽話的先決條件。

㈥ 小學生聽話還是初中生聽話

你好,聽話肯定是小學生聽話,自我認知不夠,老師來引導,初中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很多情況下老師的管理有一定的難度,小學生基本上都聽老師的。祝你好運

㈦ 如何教育好調皮不聽話的小學生

教育這樣的孩子是頗費心傷神的。那隻能從他的興趣入手,以鼓勵為主要策略。比專如把一件玩具(能引起他興趣屬的)或容易帶的小動物,如金魚、小龜等帶到課堂上,讓孩子們觀察,(可特意放在那個同學的課桌上),接著以談話的方式說說玩具或動物的外形特點等,著重讓那個孩子說,說完後不管好不好都要鼓勵他,並且告訴他:如果把你所說的寫下來,我想一定是你最成功的一篇文章。同時要求所有的同學都把剛才觀察到的有調理地寫出來,最後挑選幾篇貼在光榮榜上,一定要把他的也貼出來。對於他的每一個合理的詞語,每一個通順的句子都要大加贊賞。並告訴他:老師相信 今後一定能寫得更好!
對這樣的孩子老師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只能在點點滴滴中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當然他的進步是需要有一個過程的。

㈧ 小學生要不要做聽話的孩子

我們都喜歡聽話的孩子,就像我們都喜歡聽話的小動物一樣。從小我就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不,應該說從我上小學後,我變成了一個聽話的孩子,很小的時候我還是很不聽話的。

比如,小時候我最愛吃的是冰棍,那時候村子裡是五分錢一根,每次大街上有賣冰棍的我一定會要,跟著媽媽的後邊大喊,每次都如此,有時候她不給我買,我就在家裡的地上打滾,哭聲能夠驚動四鄰。每次結果似乎都是我獲勝。

有一次上一年級的時候,學校老師推薦的一款玩具,叫做七巧板,我喜歡級了,中午回家吃飯的時候和媽媽提起這個玩具,我清楚的記得是2元錢,可是我不知道那時候2元錢多麼的值錢,於是我跟著她老人家一個中午,甚至不惜下午去上學遲到,而我幾乎是從來不遲到的學生。

隨著年紀的長大,我不知不覺開始變得聽話了,母親總教育我要聽話,聽老師的話,聽父母的話,於是那些年我上學聽老師的話,在家裡聽父母的話,盡管他們不是特別嚴厲的那種人,有些事情也會和我商量,但是我始終還是大多數時候變得遵從他們的意見。

我深刻意識到,這種聽話的觀念,讓我把很多童年對老師的聽話映射到我的學習生涯和進入社會的工作之中,有很多好多習慣,也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我通常比較容易遵守規則,比如,我上班幾乎從來不會遲到,除非一些特別重要的事情否則幾乎不會請假。這都是我的童年的習慣帶給我的,同時也會有一些逃避行為,比如,一但遇到激烈的沖突的時候通常會採取迴避的態度,遇到一些自己的利益和情感沖突,我通常會選擇照顧到別人的情感,很多時候對自己造成內傷。

比如,我的來自城裡的高中同桌,他的家裡是有錢的,但是她每次月末的時候都沒錢吃飯,於是找我借錢,每次不多,也就5元,從來沒有還給我過。我每次卻不敢向他要錢,內心總是有一種恐懼,也許是怕傷害感情或者面對沖突,可是心裡卻總是不悅的。

再比如,我之前寫過的文章里提到的,在面對一家公司最初談的薪水和實際發的薪水相差很大的時候,我的選擇是找人事和領導確認,但沒有再繼續深究這件事。和我的朋友交流這件事,她的反應是「至少應該有一場談判的過程才對。」只不過此時,我的內心不再有任何的不悅,可以淡然處以。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行為,而他的童年又對他的性格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我特別喜歡《道德經》的原因,它的很多思想正好解釋了我的行為,讓我得以安心的做我自己,我喜歡中國道家和佛學也在於此。當然也正是一本本這樣的書讓給改變了對待這個世界的看法,對待自己的看法。

當面對這些看似不公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到底要不要去爭取,其實答案沒有對錯,也沒有什麼標準的做法。而關鍵是你是否能夠接受那個時候的你,那個你是否是真實的你。最糟糕的莫過於你感到十分的委屈,內心覺得不公平,但又沒有勇氣去做出改變事情結果的行動。或者你是一個有勇氣行動的人,但是你懷著一顆憤恨的心去行動,企圖一定要改變結果。無論是哪一種,你都將給自己帶來災難。

回到主題,我們要不要做一個聽話的孩子,我的思考是「要」——要聽自己的話,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安靜而平和的問問自己,這真的是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嗎?如果是,那麼就去做,安靜而平和的去做,如果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改變些什麼,那麼也沒有關系,盡己所能,但一定要安定平和的接受和看待這一切。

如果你有一個孩子,我則希望你問問他的感受,和他溝通再做關於他的決定,而不只是說「孩子,要聽話。」如此,他的未來也許只會變成只懂得討好別人的聽話的人,而不懂得遵從自己的內心,做真正的自己。

㈨ 小學生不聽話、要怎麼管理呢

小學生心智還未成熟,切不可用暴力或利益去教育,你要先查一下自己,是不是疏忽了對孩子的關注,你要找到他不寫作業的主要原因所在,是不會、還是對個別老師有恐懼或對哪項有困難(我就是這樣,但沒人幫我)。你得幫助孩子找到原因在給孩子監督及鼓勵、多給孩子笑臉、即便是急得火冒三丈,也要拿出平和的態度對他。現在的小學生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年代,在大人精心呵護下長大,個個都聰明、膽大、淘氣、頑皮、可愛。雖然我們常說淘氣和頑皮是孩子的天性,但這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這種淘氣和頑皮已經發展到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分事情,這就成了不聽話,這種習慣若不加以改正,將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報怨:「我那孩子不聽話,你不讓他做的事情,他偏偏去做,他根本不聽大人講,真讓人頭疼。」我們還聽到過這樣的話:「我們班有幾個孩子特別吵,打人、撕書、說臟話、破壞玩具都有他的份,你和他講道理,轉個身他就忘了。」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呢?我想談談幾點看法。

首先,我認為應該從孩子的家長入手。在我國古代經典著作《周易·家人》就指出:「教以家為先」。我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好父母和好家庭就是孩子的好學校。」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當孩子惹我們生氣時,如果我們不假思索開口就罵,動手就打,這通常是無濟於事的,而這樣的行為正是我們訓誡孩子不在做的,這樣一來我們的言行就成了一種反面教材,因此,我們應該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其次,我認為應該從教師入手。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是學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盞燈,繼而也是主要的一盞指路燈。」捷克斯洛伐克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過:「太陽底下再也沒有比教師這個職業更高尚的了。」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對教師是這樣評價的:「學校教師是培養下一代靈魂的工程師。」可見,從古到今,從國內到國外,對教師的評價是數不勝數的,這些都說明了教師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做為小學教師,我們所面對的學生,是天真爛漫的小學生,他們對老師有一種極強的模仿慾望,而且會很自豪地說:「這是我們老師說的!」這份童心和自豪是發自內心的,是對老師的信任與崇拜。因此當我們面對不聽話的小學生時,我們應該嘗試一下改變心態,或許這樣會對小學生的行為起到好的影響。

三、和學生一起做深呼吸

當小學生不聽話時,他們的情緒往往很不穩定,這時我們先別急於訓斥,可以對小學生說:「來,讓我們一起安靜一下。」然後深吸一口氣,再慢慢地將氣吐出來,並示意學生也這么做。大家都平定一下情緒。這種動作學生很容易學會,等大人與學生的情緒都平和了,解決問題才會有效。我們要記住:發火時是不會有好的教育方法的。

二、問題環境的轉變

有時行為上的問題是不需要大聲叫嚷或爭吵就可以解決的,我們可以把問題的環境轉變一下。比如:不讓學生玩小刀,我們可以把小刀收在學生拿不到的地方,而不用大聲、反復地講:「不準玩小刀。」要知道小學生的好奇心是很強的,越不讓玩,越好奇,就越想去試一試,而我們反復地講:「不準玩」,反而成了一種強化性提醒,更加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其實我們只要把問題的環境轉變一下就可以了.

三、小學生也學會有責任感

責任感對於成人來說是應該具備的,而對於來說,是應該培養的,它能使小學生進步,能使小學生產生自信心和自豪感。比如:小學生把圖書到處亂丟,不會收放到原處,這時我們應該讓小學生知道這是他自己的事,應該對小學生說:「你應該把書本收好,這是你的責任,因為是你在看書,我相信你可以做好這件事,就像老師收書一樣快。」很多孩子樂意看到自己的進步,當聽到自己與大人相比較的評論時,他們會覺得很自豪。

四、交換角色進行體驗

在小學生的交往中,爭吵與沖突是無法避免的,小學生的心情、態度都會影響到他們之間的交往。當小學生之間發生沖突時,可以讓他們相互交換一下角色,互相體驗下,這樣做可以教導小學生哪些事要這樣做,哪些事不能這樣做。比如:兩個小學生在繪畫時發生沖突,一個學生沒帶油畫棒,向另一個學生借,而這個學生又不願意借,因此發生了沖突,借油畫棒的學生出手打了不借油畫棒的學生,這時,我們讓兩個學生交換角色,讓他們再進入到借油畫棒的情景中,結果兩個學生的沖突解決了,相互認識到自己的不對,不需要我們講什麼道理,兩個學生就相互諒解了對方。

五、讓小學生明確你給他的指示

小學生常因為不明確成人給他的指示而做出不當的行為,因此,在我們要讓學生學會聽話時,就必須讓學生明確什麼時候該怎麼做。比如:有時在活動中小學生隨便發言,我們並不介意,而有的時候,這卻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因此,我們必須讓小學生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隨便發言,什麼時候不可以。我們可以出示兩張不同的牌子:一張是紅色畫有手形的,一張是綠色畫有口形的,並明確地告訴孩子:當活動區掛有紅色牌子時不能隨便發言,掛有綠色牌子時可以隨便發言,這樣的標志,小學生都能明白,最主要的是必須讓小學生明確什麼時候該怎樣做。

六、適度的懲戒

頑皮和淘氣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的專利,但如果小學生一味任性而為,那將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因此,當面對不聽話的學生時,不能總是溫和地講道理,特別是在處理攻擊性行為和危險性行為時,我們必須要讓小學生懂得這些行為所產生的不良後果,讓小學生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是不能再做的。比如:在手工活動時,有的學生用剪刀去戳其他學生的脖子,他雖然是無心要傷害誰,可是這樣做也說明了他不明白這種行為的危險性,因此,我們這時除了給他講道理外,還必須讓他受一點懲戒,我們可以讓他抬著小椅子一個人到教室邊坐一會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明白他的確做了一件與平時撕書、丟東西不同性質的錯事,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是不能再做的事情。小學生獨自一人時會感到很難受,這樣他才能體會到這種事情的嚴重性後果,從而幫助他樹立是非觀念,我們才能達到教育小學生的目的。

七、直接向小學生表明你的態度

我在一本怎樣制止小學生犯錯誤的文章中看到這樣一段:精神健康專家有時直接用行動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比如:看到自己的兒子伸手到別人盤子里取食物,可以將孩子的手輕輕地拉回到他自己的盤子里,並說:「這樣好,我喜歡你把手放在應該放的地方。」當我們教育小學生要聽話時,不能只是講道理,我們還應該加以引導和制止,當然應該是友善、溫和的制止,而不是粗暴的干涉。比如:我們看到小學生把掃把丟在地上,准備離開時,我們可以用溫和且肯定的語氣對孩子說:「你可以把掃把送回它該放的地方嗎?我會很高興的!」這樣一句話可以省去你許多句的道理。

八、以身作則,與小學生平等相交

小學生學習的一大特點是模仿,而家長和老師的言行舉止會成為小學生模仿的對象。「真正優秀的教師,要極力防止自己的壞習性及於學生」(奧爾科特)。這一說法,我相信對於家長來說也是一樣的。當我們教育孩子要面對錯誤,勇於承認錯誤時,我們自己應該以身作則,放下自己所謂的面子,與學生平等相交,自己做錯了要主動向學生說聲「對不起,是我錯了」。那麼當小學生放錯而面對錯誤時才會道歉,才會承認。

總之,要讓小學生聽話,我們只是發火、只是反復講道理是不夠的,讓我們都來進行一下深呼吸吧,只有在平靜的心態下才能想出教育的良方。讓我們都來倡導愛心教育吧!

最後,我想借用一句話來結尾:「好心情加好方法就是愛的教育!」

閱讀全文

與聽話的小學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