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奧數知識.應用題
小學六年級奧數題:專題訓練之牛吃草問題
1.牧場上長滿牧草,每天牧草都勻速生長,這片牧草可供10頭牛吃20天,可供15頭牛吃10天,那麼,供25頭吃幾天?
2.牧場上有一片牧草,可供27頭牛吃6周,或者供23頭牛吃9周。如果牧草每周勻速生長,可供21頭牛吃幾周?
3.一隻船發現漏水時,已經進了一些水,現在水勻速進入船內,如果10人淘水,3小時可淘完;5人淘水8小時可淘完。如果要求2小時淘完,要安排多少人?
4.有一片牧草,每天以均勻的速度生長,現在派17人去割草,30天才能把草割完,如果派19人去割草,則24天就能割完。如果需要6天割完,需要派多少人去割草?
5.有一桶酒,每天都因桶有裂縫而要漏掉等量的酒,現在這桶酒如果給6人喝,4天可喝完;如果由4人喝,5天可喝完。這桶酒每天漏掉的酒可供幾人喝一天?
6.一水庫存水量一定,河水均勻入庫。5台抽水機連續20天可抽干;6台同樣的抽水機連續15天可抽干。若要6天抽干,需要多少台同樣的抽水機?
7.有一牧場,17頭牛30天可將草吃完,19頭牛則24天可將草吃完.現有牛若干頭,吃6天後賣了4頭,餘下的牛再吃2天便將草吃完,問有牛多少頭(草每日勻速生長)?
8.一塊草地,每天生長的速度相同.現在這片牧草可供16頭牛吃20天,或者供80隻羊吃12天。如果一頭牛一天的吃草量等於4隻羊一天的吃草量,那麼10頭牛與60隻羊一起吃可以吃多少天?
9.一片草地,有15頭牛吃草,8天可以把草全部吃光。如果起初這15頭牛吃了2天後,又來了2頭牛,則總共7天就可以把草吃完,如果起初這15頭牛吃了2天後,又來了5頭牛,則總共( )天可以把草吃完。假定草生長的速度不變,每頭牛每天吃的草量相同。
10.(牛頓的牛吃草問題)有三片牧場,場上的草長的一樣密,而且長的一樣快。它們的面積為 公畝,10公畝和24公畝。12頭牛4星期吃完第一塊牧場原有的和4星期內新長出來的草,21頭牛9星期吃完第二塊牧場原有的和9星期內新長出來的草。問多少頭牛才能在18星期吃完第三塊牧場原有的和新長出來的草?
小學六年級奧數題:專題訓練之工程應用題
1、打一份書稿,甲獨打需30天,乙單獨打需20天。甲、乙合打若干天後,甲停工休息,乙繼續打了5天完成。甲打了多少天?
2、修一條路,甲隊單獨修20天可以修完,乙隊單獨修25天可以修完。現在兩隊合修,中途甲隊休息3天,乙隊休息若干天,這樣一共用了15天才修完。乙隊休息了幾天?
3、搬運一個汽車的貨物,甲需12天,乙需15天,丙需20天。有同樣的裝貨汽車M和N,甲搬運M汽車的貨物,乙同時搬運N汽車的貨物。丙開始幫助甲搬運,中途又去幫助乙去搬運,最後同時搬完兩個汽車的貨物。丙幫助甲搬運了幾小時?
4、一項工作,如果單獨做,小張需10天完工,小李需12天完工,小王需15天完工。現在三人合作,中途小張先休息了1天,小李再休息3天,而小王一直工作到完工為止。這樣一共用了幾天時間?
5、甲、乙合做一項工程,20天完成。如果甲隊做7天,乙隊做5天,只能完成工程的1/3,兩隊單獨做完任務各需多少天?
6、一件工作,甲先獨做3天,然後與乙合做5天,這樣才完成全工程的一半。已知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4。如果由乙單獨做,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7、一項工程,甲獨做需15小時完成,乙獨做需18小時,丙需20小時完成。如果先由甲工作1小時,然後由乙接替甲工作1小時,再由丙接替乙工作1小時,再由甲接替丙工作1小時,…,三人這樣交替工作,那麼完成全部工程,一共需要多少小時?
8、自來水公司的一個蓄水池,打開甲管,8小時可以將滿池水排空,打開丙管,12小時可以將滿池水排空。如果打開甲乙管,4小時可將水排空。如果打開乙、丙兩管,要幾小時可以將滿池水排空?
9、英雄廣場有一個噴水池,單開甲管1小時可以將噴水池注滿,單開乙管30分鍾可以將噴水池注滿,兩管同時開8又3/4小時後,可注水5又1/4噸,噴水池能裝水多少噸?
10、加工一批零件,甲獨做需6天完成,乙獨做需8天完成,兩人同時加工,完成任務時,甲比乙多做30個,這批零件共有多少個?
11、甲車從A站開往B站需10小時,乙車從B站開往A站需15小時,兩車同時從兩站相向開出,距中點40千米處相遇。兩站相距多少千米?
12、一列客車和一列貨車同時從甲站開往乙站,客車到達乙站後立即返回,在距乙站58千米處與乙相遇。已知甲行全程需9小時,乙行全程需15小時。求甲乙兩站之間的距離。
13、甲、乙兩車同時從天津開往上海,甲車先到上海後立即返回,返回後又行了全程的1/6後與乙車相遇,二車一共行了5又2/9小時,已知甲車每小時比乙車多行18千米。求天津到上海的距離。
14、兩支粗細、長短不同的蠟燭,長的一支可以點6小時,短的一支可以點9小時,將它們同時點燃,兩小時後,兩支蠟燭所餘下的長度正好相等。原來短蠟燭的長度是長蠟燭長度的幾分之幾
小學六年級奧數題:專題訓練之比和比例應用題
例1、乘坐某路汽車成年人票價3元,兒童票價2元,殘疾人票價1元,某天乘車的成年人、兒童和殘疾人的人數比是50:20:1,共收得票款26740元,這天乘車中成年人、兒童和殘疾人各有多少人?
提示:單價比:成年人:兒童:殘疾人=3:2:1
人數比:50:20:1
[練習]甲乙兩人走同一段路,甲要20分鍾,乙要15分鍾,現在甲、乙兩人分別同時從相距840米的兩地相向而行,相遇時,甲、乙各走了多少米?
例2、「希望小學」搞了一次募捐活動,她們用募捐所得的錢購買了甲、乙、丙三種商品,這三種商品的單價分別為30元、15元和10元。已知購得的甲商品與乙商品的數量之比為5:6,乙商品與丙商品的數量之比為4:11,且購買丙商品比購買甲商品多花了210元。
提示:根據已知條件可先求三種商品的數量比。
[練習]一種什錦糖是由酥糖、奶糖和水果糖按5:4:3的比例混合而成,酥糖、奶糖和水果糖的單價比是11:8:7,要合成這樣的什錦糖120千克,什錦糖每千克32.4元,混合前的酥糖每千克是多少元?
例3、A、B、C是三個順次咬合的齒輪。當A轉4圈時,B恰好轉3圈;當B轉4圈時,C恰好轉5圈,問這三個齒輪的齒數的最小數分別是多少?
提示:根據已知條件已知A、B、C轉速與齒數的積都相等,即它們的轉速與齒數成反比例。
習題:
1、甲、乙、丙三個平行四邊形的底之比是4:5:6,高之比是3:2:1,已知三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是140平方分米,那麼甲、乙、丙三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各是多少?
2、甲、乙、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之比是8:9:10,高之比是2:3:4,對應的底之比是多少?
3、某校四、五年級參加數學競賽的人數相等,四年級獲獎人數與未獲獎人數的比是1:4,五年級獲獎人數與未獲獎人數的比是2:7;兩個年級中獲獎與未獲獎人數的比是多少?
4、盒子里共有紅、白、黑三種顏色的綵球共68個,紅球與白球個數的比是1:2,白球與黑球個數的比是3:4,紅球有多少個?
奧賽專題 -- 雞兔同籠問題
[專題介紹]雞兔同籠問題是指在應用題中給出了雞和兔子的總頭數和總腿數,求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只的一類問題。雞兔同籠問題在解答過程中用到假設的思路,可以假設都是兔子,這樣總腿數就比實際腿數要多,多出來的腿數就是把雞當兔子多算的,因此再除以一隻雞比一隻兔子少的腿數就可以求得雞有多少只。也可以假設成都是雞,這樣就可以求得兔有多少只。
[經典例題]例1 雞兔同籠,頭共46,足共128,雞兔各幾只?
[分析] :如果 46隻都是兔,一共應有 4×46=184隻腳,這和已知的128隻腳相比多了184-128=56隻腳.如果用一隻雞來置換一隻兔,就要減少4-2=2(只)腳.那麼,46隻兔里應該換進幾只雞才能使56隻腳的差數就沒有了呢?顯然,56÷2=28,只要用28隻雞去置換28隻兔就行了.所以,雞的只數就是28,兔的只數是46-28=18。
解:①雞有多少只?
(4×6-128)÷(4-2)
=(184-128)÷2
=56÷2
=28(只)
②免有多少只?
46-28=18(只)
答:雞有28隻,免有18隻。
[總結]:先假設它們全是兔.於是根據雞兔的總只數就可以算出在假設下共有幾只腳,把這樣得到的腳數與題中給出的腳數相比較,看相差多少.每差2隻腳就說明有一隻雞;將所差的腳數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雞.我們稱這種解題方法為假設法.概括起來,解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關系式是:
雞數=(每隻兔腳數× 兔總數- 實際腳數)÷(每隻兔子腳數-每隻雞的腳數)
兔數=雞兔總數-雞數
當然,也可以先假設全是雞。
例2 雞與兔共有100隻,雞的腳比兔的腳多80隻,問雞與兔各多少只?
[分析]: 這個例題與前面例題是有區別的,沒有給出它們腳數的總和,而是給出了它們腳數的差.這又如何解答呢?
假設100隻全是雞,那麼腳的總數是2×100=200(只)這時兔的腳數為0,雞腳比兔腳多200隻,而實際上雞腳比兔腳多80隻.因此,雞腳與兔腳的差數比已知多了(200-80)=120(只),這是因為把其中的兔換成了雞.每把一隻兔換成雞,雞的腳數將增加2隻,兔的腳數減少4隻.那麼,雞腳與兔腳的差數增加(2+4)=6(只),所以換成雞的兔子有120÷6=20(只).有雞(100-20)=80(只)。
解:(2×100-80)÷(2+4)=20(只)。
100-20=80(只)。
答:雞與兔分別有80隻和20隻。
例3 紅英小學三年級有3個班共135人,二班比一班多5人,三班比二班少7人,三個班各有多少人?
[分析1] 我們設想,如果條件中三個班人數同樣多,那麼,要求每班有多少人就很容易了.由此得到啟示,是否可以通過假設三個班人數同樣多來分析求解。
結合下圖可以想,假設二班、三班人數和一班人數相同,以一班為標准,則二班人數要比實際人數少5人.三班人數要比實際人數多7-5=2(人).那麼,請你算一算,假設二班、三班人數和一班人數同樣多,三個班總人數應該是多少?
解法1:
一班:[135-5+(7-5)]÷3=132÷3
=44(人)
二班:44+5=49(人)
三班:49-7=42(人)
答:三年級一班、 二班、三班分別有44人、 49人和 42人。
[分析2] 假設一、三班人數和二班人數同樣多,那麼,一班人數比實際要多5人,而三班要比實際人數多7人.這時的總人數又該是多少?
解法2:(135+ 5+ 7)÷3 = 147÷3 = 49(人)
49-5=44(人),49-7=42(人)
答:三年級一班、二班、三班分別有44人、49人和42人。
例4 劉老師帶了41名同學去北海公園劃船,共租了10條船.每條大船坐6人,每條小船坐4人,問大船、小船各租幾條?
[分析] 我們分步來考慮:
①假設租的 10條船都是大船,那麼船上應該坐 6×10= 60(人)。
②假設後的總人數比實際人數多了 60-(41+1)=18(人),多的原因是把小船坐的4人都假設成坐6人。
③一條小船當成大船多出2人,多出的18人是把18÷2=9(條)小船當成大船。
解:[6×10-(41+1)÷(6-4)
= 18÷2=9(條) 10-9=1(條)
答:有9條小船,1條大船。
例5 有蜘蛛、蜻蜓、蟬三種動物共18隻,共有腿118條,翅膀20對(蜘蛛8條腿;蜻蜓6條腿,兩對翅膀;蟬6條腿,一對翅膀),求蜻蜓有多少只?
[分析] 這是在雞兔同籠基礎上發展變化的問題.觀察數字特點,蜻蜓、蟬都是6條腿,只有蜘蛛8條腿.因此,可先從腿數入手,求出蜘蛛的只數.我們假設三種動物都是6條腿,則總腿數為 6×18=108(條),所差 118-108=10(條),必然是由於少算了蜘蛛的腿數而造成的.所以,應有(118-108)÷(8-6)=5(只)蜘蛛.這樣剩下的18-5=13(只)便是蜻蜓和蟬的只數.再從翅膀數入手,假設13隻都是蟬,則總翅膀數1×13=13(對),比實際數少 20-13=7(對),這是由於蜻蜓有兩對翅膀,而我們只按一對翅膀計算所差,這樣蜻蜓只數可求7÷(2-1)=7(只).
解:①假設蜘蛛也是6條腿,三種動物共有多少條腿?
6×18=108(條)
②有蜘蛛多少只?
(118-108)÷(8-6)=5(只)
③蜻蜒、蟬共有多少只?
18-5=13(只)
④假設蜻蜒也是一對翅膀,共有多少對翅膀?1×13=13(對)
⑤蜻蜒多少只?
(20-13)÷ 2-1)= 7(只)
答:蜻蜒有7隻.
奧賽專題 -- 時鍾問題
[專題介紹]鍾面上有時針與分針,每針轉動的速度是確定的。
分針每分鍾旋轉的速度:360°÷60=6°
時針每分鍾旋轉的速度:360°÷(12×60)=0.5°
在鍾面上總是分針追趕時針的局面,或是分針超越時針的局面。這里的轉動角度用度數來表示,相當於行走的路程。因此鍾面上兩針的運動是一類典型的追及行程問題。
[經典例題]例1 鍾面上3時多少分時,分針與時針恰好重合?
分析 正3時時,分針在12的位置上,時針在3的位置上,兩針相隔90°。當兩針第一次重合,就是3時過多少分。在正3時到兩針重合的這段時間內,分針要比時針多行走90°。而可知每分鍾分針比時針多行走6-0.5=5.5(度)。相應的所用的時間就很容易計算出來了。
解 360÷12×3= 90(度)
90÷(6-0.5)= 90÷5.5≈16.36(分)
答 兩針重合時約為3時16.36分。
例2 在鍾面上5時多少分時,分針與時針在一條直線上,而指向相反?
分析 在正5時時,時針與分針相隔150°。然後隨時間的消逝,分針先是追上時針,在此時間內,分針需比時針多行走150°,然後超越時針180°就成一條直線且指向相反了。
解 360÷12×5=150(度)
(150+ 180)÷(6— 0.5)= 60(分)
5時60分即6時正。
答 分針與時針在同一條直線上且指向相反時應是5時60分,即6時正。
例3 鍾面上12時30分時,時針在分針後面多少度?
分析 要避免粗心的考慮:時針在分針後面180°。正12時時,分針與時針重合,相當於在同一起跑線上。當到12時30分鍾時,分針走了180°到達6時的位置上。而時針在同樣的30分鍾內也在行走。實際上兩針相隔的度數是在30分鍾內分針超越時針的度數。
解 (6—0.5)×30=55×3=165(度)
答 時針在分針後面165度。
例4 鍾面上6時到7時之間兩針相隔90°時,是幾時幾分?
分析 從6時正作為起點,此時兩針成180°。當分針在時針後面90°時或分針超越時針90°時,就是所求的時刻。
解 (180—90)÷(6—0.5)
=90 ÷5.5
≈16.36(分鍾)
(180+ 90)÷(6— 0.5)
=270÷5.5
≈49.09(分鍾)
答 兩針相隔90°時約為6時16.36分,或約為6時49.09分。
Ⅱ 小學奧數應用題。
1.解:設甲出發t小時後與乙相遇,乙行駛的距離為S千米乙行駛的距離 6*(t-1.5)=S甲行駛的距離 8t=S+50解得 t=X小時 S=Y千米甲出發Z小時後與乙相遇乙出發後,經A小時甲與乙相遇
數字自己算一下吧
2.為了便於計算把蘋果總重設為8千克,那麼王爺爺有甲等蘋果3千克,乙等蘋果5千克。他一共花了8×0.8=6.4元。要得到25%的利潤他需賣蘋果得6.4×(1+25%)=8元。賣出乙等蘋果賺3.5元,那麼他需賣甲等蘋果賺4.5元,甲等蘋果價格應為4.5÷3=1.5元。
[0.8×(5+3)×(1+25℅)-0.7×5]÷3=1.5
甲等蘋果每千克應賣1.5元
3.方法1
60÷75%=80台
方法2
設用這批資金現在可購買這種電腦x台,假設原來的單價為單位1,根據總價一定,單價和數量成反比例列出比例
x×75%=1×60
0.75x=60
x=60÷0.75
x=80
4.甲和乙工作速度比 7:5
所以甲應得 9.6*7/(5+7) = 5.6萬
所以甲應得 9.6*5/(5+7) = 4.0萬
5.設錢為x,大中小各供養y人x/y 就是大中小各一人所需的費用x/900:就是一個小學生所需的費用x/225:中一人所需的費用x/90: 大一人所需的費用x/y=x/900+x/225+x/90運算後:y=60
6.1-40%÷4×[1÷(60%÷4)]=1/3或:
甲路程:乙路程=40%:60%=2:3,乙走完40%到達A城時甲走的是乙的2/3,即40%×2/3=4/15,60%-4/15=1/3
或:乙到A用時:40%÷15%=8/3(小時)
甲在8/3小時里走:10%×8/3=4/15
1/3-4/15=1/3
小學題目太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