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小學生元旦手抄報內容

小學生元旦手抄報內容

發布時間:2021-02-12 20:17:49

❶ 元旦手抄報資料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農(夏、陰)歷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 歡度元旦
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漢語各地語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元旦,《書·舜典》中叫「元日」,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 我國歷代元旦的月日並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史記》)。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歷」,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歷」,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定正月初一(元旦)為春節,而以西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2天。自西歷傳入我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歷年則稱春節。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歷,把農歷的正月初一叫做「春節」,把公歷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過當時並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新中國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於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❷ 元旦手抄報的內容應該寫什麼少於100字

元旦節的來歷

在歷法上,人們習慣稱地球繞太陽轉1周為1年。但是由於地球繞太陽運轉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所以一年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人為規定的,這就造成了各種歷法的不一致。相傳「元旦」一詞來自我國最早的皇帝之一——顓頊,他規定以農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

後來有的朝代對元旦的日期有所變更,但原則上還是以每年的第一天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為元旦。直到西漢武帝時,大歷史學家司馬遷等人重新制定歷法,並規定每年正月初一為元旦,從此歷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決定採用國際通行的公歷,於是將農歷元旦改為「春節」,而把公歷的1月1日稱為元旦。新中國成立之時,開始正式使用「公元紀年法」,把每年公歷的1月1日定為元旦。

(2)小學生元旦手抄報內容擴展閱讀:

手抄報的裝飾美化:主要是用色彩、繪圖等藝術手段,彌補文字的單調,給人以生動形象、優美和諧的美感和啟迪。內容包括報頭、題花、插圖、花邊、尾花和色彩運用等。

1、報頭:它是手抄報的標志,由圖案或畫面和刊名組成。文字上由報頭名稱、日期等組成。

2、題花:是對文章標題或開關的裝飾,常見的有底紋,帶有提示性的圖畫或圖案。

3、插圖: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畫一個能說明一個情節的畫面,這種形式與文章內容緊密聯系;還可以採用與文章內容毫無聯系的圖案,如花鳥、山水等,這是純粹為了美化而作的。

4、花邊:一般不宜太多、太大、太粗,否則就會喧賓奪主。花邊可以美化版面,可以隔開文章,便於閱讀。

5、尾花:是裝飾在文章後面的圖畫或圖案。如一篇文章抄完後,還剩有空白,可以畫一朵花,既可充實版面,又可以增加美感。

❸ 元旦手抄報內容50字

元旦,即公歷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元旦」一詞在我國文學作品中最早出現於《晉書》。中國歷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是很不統一的,歷代的元旦日期並不一致。

辛亥革命後,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歷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公歷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歷年」、「新歷年」或「公歷年」。

(3)小學生元旦手抄報內容擴展閱讀:

元旦佳節歷史演變:

我國歷代元旦的月日並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 六國後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史記》)。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歷」,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歷」,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定正月初一(元旦)為春節,而以西歷1月1日為新年。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自西歷傳入我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歷年則稱春節。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歷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於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後;

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慶賀新年的開始,歡度元旦可說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普遍習俗。

在我國,還列入了法定假日。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採用公歷紀年法,把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稱作「元旦」。

由於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島國湯加位於日界線的西側,它是世界上最先開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慶祝元旦的國家。而位於日界線東側的西薩摩亞則是世界上最遲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歷計,我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

❹ 元旦手抄報內容20字簡寫

手抄報是開展課外活動的形式之一。中小學生直接參與編輯、撰寫、製作等的全過程,深受學生的喜愛。本站手抄報展集中了學生優秀的手抄報作品,並提供了相當豐富的手抄報插圖資料,讓學生辦起報紙來更加輕松,學生們在這些優秀的作品中能找到更多的靈感。

手抄報的設計與製作
手抄報是中學生開展課外活動的形式之一。學生直接參與編輯、撰寫、製作等的全過程,深受學生的喜愛。每當重大的節日我們都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來表達,或祝願或慶祝或歌功,比如迎元旦、迎「五四」、慶「七一」、慶國慶等。最近由中央教科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和中國教育情報研究會共同舉辦的「全國中小學生手抄報大賽」 ,許多學生積極參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手抄報的內容如:小學生法制手抄報、安全手抄報、英語手抄報、小學生迎奧運手抄報、環保手抄報等。比如2008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辦,那麼小學生奧運會手抄報就非常有意義了。

怎樣進行手抄報的設計與製作,大體上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美化與設計的步驟;
二、報頭、插圖與尾花的表現;
三、編輯抄寫描繪製作過程。

一、美化與設計

手抄報的美化與設計涉及的范圍主要有:版面設計與報頭、題花、插圖、尾花和花邊設計等。

1、版面設計是出好手抄報的重要環節

要設計好版面,須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本期手抄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選用有一定意義的報頭(即報名)。一般報頭應設計在最醒目的位置;

(2)通讀所編輯或撰寫的文章並計算其字數,根據文章內容及篇幅的長短進行編輯(即排版)。一般重要文章放在顯要位置(即頭版);

(3)要注意長短文章穿插和橫排豎排相結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動活潑;

(4)排版還須注意:字的排列以橫為主以豎為輔,行距要大於字距,篇與篇之間要有空隙,篇與邊之間要有空隙,且與紙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邊。另外,報面始終要保持干凈、整潔。

2、手抄報報頭

報頭起著開門見山的作用,必須緊密配合主題內容,形象生動地反映手抄報的主要思想。報名要取得有積極、健康、富有意義的名字。
報頭一般由主題圖形,報頭文字和幾何形體色塊或花邊而定,或嚴肅或活潑、或方形或圓形、或素雅或重彩。

報頭設計應注意:

(1)構圖要穩定,畫面結構要緊湊,報頭在設計與表現手法上力求簡煉,要反映手抄報的主題,起「一目瞭然」之效;
(2)其字要大,字體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
(3)其位置有幾種設計方案:一是排版設計為兩個版面的,應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設計為整版的,則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設計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

3、題頭

題頭(即題花)一般在文章前端或與文章題圖結合在一起。設計題頭要注意以題目文字為主,字略大。裝飾圖形須根據文章內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標題字要書寫得小於報題的文字,要大於正文的文字。總之,要注意主次分明。

4、插圖與尾花

插圖是根據內容及版面裝飾的需要進行設計,好的插圖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幫助讀者理解文章內容。插圖及尾花占的位置不宜太大,易顯得空且亂。尾花大都是出於版面美化的需要而設計的,多以花草或幾何形圖案為主。插圖和尾花並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的,並非多多益善,應得「畫龍點睛」之效。

5、花邊

花邊是手抄報中不可少的。有的報頭、題頭設計可用花邊;重要文章用花邊作外框;文章之間也可用花邊分隔;有的整個版面上下或左右也可用花邊隔開。在花邊的運用中常用的多是直線或波狀線等。

二、報頭畫、插圖與尾花的表現手法

報頭畫、插圖與尾花的表現手法大致可分為線描畫法和色塊畫法兩種。

1、線描畫法

要求形象簡煉、概括,用線准確,主次分明。

2、色塊畫法

除要求造型准確外,還須善於處理色塊的搭配和變化關系,而這些關系的處理要從對象的需要出發,使版面色彩豐富。

三、手抄報的編繪製作的步驟

編繪製作是落實由設想到具體著手完成的重要步驟。

其步驟有二:一是准備階段,另一是編制階段。

1、准備階段。

主要是各種材料、工具的准備。具體包括:擬定本期手抄報的報名;准備好一張白棒紙(大小視需要而定,有半開,四開,八開等,本次政教處舉辦的手抄報比賽是要求為《日報》大小,即半開);編輯、撰寫有關的文字材料(文章宜多准備些);書寫、繪圖工具等。

2、編制階段。

這個階段是手抄報製作的主要過程。 大致為:版面設計、抄寫過程、美化過程。

同學們,動手編繪出一份手抄報吧。

❺ 元旦的手抄報的內容怎麼寫

元旦手抄報寫什麼內容

導語:在古時候,元旦就是春節新的一年的起點,不久後元旦馬上就要來臨了,老師肯定又會給大家布置手抄報的,那麼手抄報裡面的內容寫什麼呢?今天小編幫大家整理相關資料,大家快過來看看吧。

一、元旦的來歷:

「元」有開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也被稱為「新歷年」「陽歷年」。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定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而以西歷的1月1日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年法」,確認新年(元旦)為中國的法定節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或地區的法定假日。

二、元旦的慶祝方式有哪些:

元旦的慶祝方式一: 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國家都把元旦頂為法頂節日,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後,也規定元旦為法定節日放假一天。

元旦的慶祝方式二: 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就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記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會什麼的了。近年更是有旅遊、聚會等節目,反正元旦這天並沒有太多的傳統,在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發揮了。甚至,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說只意味著一天的假期。

元旦的慶祝方式三: 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後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至於更為濃重的慶祝方式暫時還沒見過。

元旦詩

元日(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宋代宋伯仁《歲旦》詩:「居間無賀客,早起只如常。桃版隨人換,梅花隔歲香。春風回笑語,雲氣卜豐穰。柏酒何勞勸,心平壽自長。」 唐代孟浩然《田家元旦》:「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茅舍春回事事歡,屋塵收拾號除殘。太平甲子非容易,新歷頒來仔細看。」這是清代文人蔡雲描寫臘月二十四掃塵的風俗; 「一盞清茶一縷煙,灶神老爺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為道文章不值錢。」這是晚清詩人羅昭隱描寫祭灶的風俗; 「窮冬欲去尚徘徊,獨坐頻斟守歲杯。一夜臘寒隨漏盡,十分春色破朝來。」這是宋代詩人朱淑真描寫除夕守歲的風俗. 柳絮飛殘鋪地白,桃花落地滿階紅。紛紛燦爛如星隕,喧逐似火攻。」這是元代詩人趙孟描寫「歲旦」燃放爆竹焰火於庭前的風俗。 楊巨元的「一片彩霞迎曙日,萬條紅燭動春天」. 孫一元的「元日狂歌倒竹樽,東風昨夜到柴門」 「今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陸游), 春來更有好花枝」(陳獻章

❻ 小學生慶元旦手抄報內容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自西歷傳入我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歷年則稱春節。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歷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界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於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雲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
我國在發掘大汶口文化遺物中,發現一幅太陽從山顛升起,中間雲煙繚繞的圖畫。經考證,這是我國最古老的「旦」字寫法。後來,在殷商的青銅器鑄銘上,又出現了被簡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圓圓的太陽來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線,意為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歷(農歷、陰歷)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從哪日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歷,亦即農歷或陰歷,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歷,把農歷的正月初一叫做「春節」,把公歷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過當時並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新中國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於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並列入了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最早的元旦由來 大約在公元前五萬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為農耕,定居在尼羅河兩岸,他們的農業收成與尼羅河是否發生洪水有很大關系。古埃及人從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尼羅河泛濫的時間是有規律的,他們就把這個時間每次都記錄在竹竿上,從中得知兩次泛濫時間之間大約相隔 3 65天;同時還發現,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來到今天開羅城附近的時候,也正好是太陽與天狼星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
於是,古埃及人便把這一天定為一年的開始。這是"元旦"最早的由來。

❼ 元旦黑板報內容,小學生。

元旦的起源:元旦,據說是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雲的《介雅》詩中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有關於:「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 」 的記載。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一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一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一詩中謂之「元朔」。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歷(農歷、陰歷)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歷,把農歷的1月1日叫做「春節」,把公歷的1月1日稱為「元旦」,不過當時並沒有正式公布。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歷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稱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我們所說的陽歷。元旦,指西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為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於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 「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歷一月一日改稱為「春節」,陽歷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並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每年1月1日,標志著新的一年到來,人們習慣將這一天稱為「元旦」,俗稱「陽歷年」。天文專家表示,「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在中國農歷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現行公歷「元旦」為1949年所定,隨著2015年的到來,它只有「66歲」。

傳說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堯死後人們把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之情景。

❽ 關於元旦節手抄報的內容

元旦手抄報內容資料包括了元旦的來歷、元旦的慶祝方式有哪些、關於元旦的古詩和詩歌、以及元旦手抄報圖片作品給你參考。

一、元旦的來歷:

「元」有開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也被稱為「新歷年」「陽歷年」。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定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而以西歷的1月1日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年法」,確認新年(元旦)為中國的法定節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或地區的法定假日。

二、元旦的慶祝方式有哪些:

元旦的慶祝方式一: 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國家都把元旦頂為法頂節日,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後,也規定元旦為法定節日放假一天。

元旦的慶祝方式二: 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就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記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會什麼的了。近年更是有旅遊、聚會等節目,反正元旦這天並沒有太多的傳統,在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發揮了。甚至,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說只意味著一天的假期。

元旦的慶祝方式三: 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後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至於更為濃重的慶祝方式暫時還沒見過。

三、關於元旦的古詩和詩歌:

《如夢令元旦》毛澤東(1930年1月)
寧化丶清流丶歸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風展紅旗如畫。

《元旦試筆》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牆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錢謙益
一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占年更喜夢維魚。
鉤簾欲連新巢燕,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並無塵事到吾廬。


《新年作》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守歲》杜甫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
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四、元旦手抄報圖片作品: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元旦手抄報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