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三首古詩詞,描寫的是古代兒童有趣的生活,表達了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讀著這些詩詞,頓覺清新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濃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間。從那充滿靈氣的詩句里,我們可以窺見古代兒童的生活場景,感覺那遙遠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場景,一經詩人的生花妙筆,就變得生動、鮮活起來,雖事隔千年,卻猶如發生在身邊。一種親切感,也便油然而生。
選編這三首詩詞,目的有三:一是通過學習,理解詩詞的意思,體會童年生活的純真和美好;二是通過背誦、默寫古詩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三是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是理解詩詞的意思,背誦、默寫詩詞,體會童年生活的無邪和美好。
牧童
1.課文簡說。
《牧童》一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吹拂著野草,還沒見歸來的牧童,卻先聽見隨風傳來的牧童悠揚的愈來愈近的笛聲,笛聲時續時斷,隨風飄揚。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的。
2.詞句解析。
(1)「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詩句給我們以視覺和聽覺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側耳傾聽,晚風中牧笛聲聲。一個「鋪」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表現出來了;一個「弄」字,更顯出了一種情趣,把風中笛聲的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草場的寬闊無垠為牧童的出場鋪墊了一個場景,笛聲的悠揚悅耳,使我們想像到晚歸牧童勞作一天後的輕松閑適的心境。未見牧童,先聞其聲,給人無限美好的想像空間。當然,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聲」不是確指的數字,只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和鄉村傍晚的靜寂。
(2)「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詩人筆鋒一轉,開始寫吃飽飯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沒有家人聚集的場景,沒有夥伴嬉戲的情景,吃飽了飯的牧童,連蓑衣都不脫,就躺在月夜裡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來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歡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賞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兒,牧童心裡會想些什麼?或者什麼都沒想,就睡著了……詩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見如實地寫了下來,卻讓我們不禁浮想聯翩。
草場、笛聲、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寧靜。《牧童》一詩,不僅讓我們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與恬靜,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牧童心靈的無羈無絆,自然放鬆。白天有牛和牧笛為友,晚上有清風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當然,透過詩,我們也看到作者心靈世界的一種追求,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一種嚮往。
舟 過 安 仁
1.課文簡說。
此詩寫詩人乘舟路過安仁時,所見到的情景。
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漁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為和行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這里有作者的所見:一葉小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槳。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
2.詞句解析。
(1)「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這可能是詩人閑來一瞥發現的情景,當然,兩個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雖坐在船上,卻沒有劃船,竹篙收起來了,船槳也停在那裡,這不是很奇怪嗎?由此可見,此時作者的心情是閑適的,也是比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兩個孩童的所作所為。
(2)「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這里省略了詩人看到的兩個孩子撐傘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產生的疑問,而直接把疑竇頓解的愉悅寫了出來。怎麼解開的呢?可能是詩人看到孩童異常的行為,就開始更認真地觀察、思考,結果當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也可能是直接就問兩個孩子,孩子把原因講給他聽的。不管怎樣,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啞然失笑,為小童子的聰明,也為他們的童真和稚氣,於是欣然提筆,記錄下這充滿童趣的一幕。
楊萬里寫田園詩,非常善於利用兒童稚態,起到點化詩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①梅子留酸軟牙齒,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②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可以參閱。不同的是,《舟過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兒童身上,全詩都是寫兒童的稚氣行為。楊萬里對兒童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對兩個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聰明伶俐贊賞有加。當然,從中也可以看出詩人的童心不泯。
清平樂·村居
1.課文簡說。
辛棄疾現存詞有六百多首,是唐宋詞作家中存詞最多的一個。他的作品不僅內容豐富,風格也隨著內容的變化而變化。這首小詞,便全然不同於他那些激昂慷慨的作品,呈現出一種清新、寧馨的風格。
詩人首先把我們的目光帶到了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長滿青草的溪邊。聽見茅草屋有人操著柔媚的南方口音帶著醉意在互相說話取笑,是誰呢?原來是一對白發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兒子在小溪的東面鋤豆田裡的雜草,二兒子正在編雞籠子,調皮可愛的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著蓮蓬,那憨稚之態格外讓人喜歡。詩人以簡練的筆觸勾畫出一幅優美的田園景物,描繪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態的形象,藉此表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2?詞句解析。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詩人開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幾筆便形象地描畫出江南農村的特色,為人物的出現安排了特定的背景。接著講老公公和老婆婆,他們講話的聲音帶著醉意,愈加顯得溫柔、有趣,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詳,從「媚好」,可以看出他們精神的愉快。讀來覺得有無限溫情充溢胸中。
(2)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這幾句集中寫這一農戶。詩人眼前的畫面在繼續擴展:整勞力在溪東的豆地里鋤草,半大的孩子在編織雞籠,最小的孩子在溪邊趴著剝蓮蓬玩耍。詩人著力於「小兒」的描繪,「溪頭卧剝蓮蓬」形象地刻畫出他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神態。「最喜」表達了他對小兒的喜愛之情,這喜愛之情緣於小兒的可掬憨態:在溪頭趴著,悠閑地剝著蓮蓬,何等的調皮,何等的自在啊!當然,這里也不乏詩人看到這樣安詳的農家生活狀態後心裡產生的愉悅之感。
可以說,這是詩人偶然捕捉到的一個生活鏡頭,同時在不經意間,流露了詩人那極富生活情趣、極富人情味的內心世界。聽到那低繞婉轉的南方口音,看到這樣一幅一家老小其樂融融的鄉村生活場景,詩人內心一定充滿了無限的柔情和溫暖。這個普通的農家,他們也許是清貧的,卻又是多麼地幸福和快樂啊!老夫妻和和氣氣,孩子們盡自己所能地進行勞動,心態是那麼的平和,最小的孩子無憂無慮地玩耍,享受著童年美好的時光,這一切,是多麼讓人心生感慨啊!當然,詩人並沒有將內心的這種感受直接訴諸筆端,可從他那看似客觀的描述中,感受到寧靜的鄉村生活給他帶來的精神上的享受。
2.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的所有古詩
人教版小學語文下冊的古詩一共有四首,包括《村居》、《詠柳》、《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絕句》。
1、詩題:村居
朝代:清
作者:高鼎
原文: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白話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後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氣,煙霧般地凝聚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迷醉了。村裡的孩子們放學以後,一路上沒什麼耽擱,回家挺早,趕忙趁著東風勁吹的時機,把風箏放上藍天。
2、詩題:詠柳
朝代:唐
作者:賀知章
原文: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白話譯文:
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風啊!
3、詩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朝代:宋
作者:楊萬里
原文: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白話譯文:
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4、詩題:絕句
朝代:唐
作者:杜甫
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白話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3.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古詩
人教版
[古詩《草》]
白居易 《賦得古原草送別》又名《草》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韻譯: 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 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 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 春風一吹舊蓬勃生長。 遠處芳草掩沒古老驛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綠清朗。 春綠草長又送遊子遠去, 萋萋亂草可比滿腹離傷。 評析:
4.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古詩有哪些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的古詩文有:《牧童》 《舟過安仁》 《清平樂·村居》
1、《牧童》 作者: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牧童》是唐朝詩人呂岩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收錄於 《全唐詩》中。
這首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閑適。表達了詩人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嚮往。
2、《舟過安仁》 作者:楊萬里(宋代詩人)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舟過安仁》是南宋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漁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為,其行為中透出了只有兒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與聰明。體現了兩小童的可愛與思維的敏捷。
3、《清平樂·村居》 作者:辛棄疾(宋代詩人)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中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清平樂》(qīng píng yuè),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晏殊,晏幾道,黃庭堅,辛棄疾等著名詞人均用過此調,其中晏幾道尤多。
拓展資料:
本套叢書包括小學一至六年經語文、數學各12冊。概括起來,叢書具有以下特色:
一、實用性。本套叢書與教材同步既有課內知識的強化訓練,又有課外知識的拓展延伸;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又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它既可以作為學生的自學資料,又可以作為教師的參考資料,還可以作為家長的輔導資料。
二、科學性。叢書嚴格遵照新課標的要求,遵循少年兒童的認知規律,著眼提高能力,能於探究學習、創新教育,依次編寫了基顧篇、應試篇、課外篇,通過同步滾動式訓練,實現了能力層次遞進的目標。
三、靈活性。叢書的編寫注重學科之間的融合,課堂與生活的接軌,摒棄了過去那種「學生動筆做練習」的單一模式,解放了學生的腦、眼、口、手,構建了「讓學生動腦思考,用嘴來說,用眼來觀察,用手來操作」這樣一種全新的模式,實現了學習、課本、生活、練習冊之間的有效對話。同時還完善了考評辦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和積極性,促進老師、學生與家長三者之間的相互溝通。
四、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叢書從兒童心理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設置了「趣味學」、「趣味閱讀」等欄目,真正做到了一切從學生出發,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
5.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的所有古詩
第一單元第2課《古詩兩首》
草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內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容
宋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第五單元第17課《古詩兩首》
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6. 小學四年下冊語文書6首古詩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古詩
1、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白話譯文:
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閑。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2、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白話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一枚青螺。
3、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白話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4、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白話譯文:
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裡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5、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白話譯文:
白天在田裡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6、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白話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
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7.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有哪些
一年級下冊語文古詩有
第一單元
春回大地
萬物復甦
柳綠花紅
鶯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百花齊放
百鳥爭鳴
第二單元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第三單元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第四單元
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第七單元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荀子》
讀書百遍,而義自見。——董遇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董其昌
第八單元
畫雞
(明)
唐寅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第
8課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第
12課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小池(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8. 小學語文玉年級下冊的古詩有哪些
《山行》唐 杜牧、《望洞庭》唐 劉禹錫、《菊花》唐 元稹《暮江吟》 唐 白居易內
第一單容元:
<<浪淘沙>>
[唐]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第二單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白歲。 《傳家寶》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滿江紅》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偶成》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
第三單元:
地滿紅花紅滿地
天連碧水碧連天 (迴文聯)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數字聯)
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疊字聯)
樓外青山,山外白雲,雲飛天外
池邊綠樹,樹邊紅雨,雨落溪邊 (頂針聯)
9. 我要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書中的所有古詩
《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內多少。
譯文:
春天的容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來時只聽見窗外一片鳥鳴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過雨又刮過風,庭院石階上一定鋪滿繽紛的落花。
《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後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煙霧般地凝聚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陶醉了。村裡的孩子們放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勁吹的時機,把風箏放上藍天。
《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小池》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
泉眼很愛惜地讓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樹陰喜歡這晴天風光的柔和。
鮮嫩的荷葉那尖尖的角剛露出水面,就已經有蜻蜓落在它的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