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美小學生守則
美國小學生守則:
American elementary school rules
1、總是稱呼老師職位或尊姓。
Always call the teacher by their titles or their last names.
2、按時或稍提前到課堂。
Come to school on time or you man come a little bit earlier.
3、提問時舉手。
Please raise your hand when answering questions.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與老師講話。
You may talk to your teacher in your seat.
5、缺席時必須補上所缺的課業。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Make up for all the homework you miss when you take a leave of absence. Ask the teacher or your classmates if you need help.
6、如果因緊急事情離開學校,事先告訴你的老師並索取耽誤的功課。
In case of emergency, please tell your teacher in
Advance and ask the teacher for homework.
7、所有作業必須是你自己完成的。
You must complete all work by yourself.
8、考試不許作弊。
Don』t cheat when taking a test.
9、如果你聽課有困難,可以約見老師尋求幫助,老師會高興的幫你。
If you have difficulty in class, please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your teacher. He/she will be glad to help you.
10、任何缺勤或遲到,需要出示家長的請假條。
Please bring in a note from your parents when you are absent or late for school.
11、唯一可以允許的缺勤理由是個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節日。其他原因呆在家裡不上課都是違規。
The only excuse you may have to be absent from school is that when you are sick, family members pass away or when it is a religious holiday. All excuses for not coming to school are considered illegal.
12、當老師提問且沒有提定某一學生回答時,知道答案的都應該舉手。
When the teacher asks a question, he/she does not mean any specific student to answer questions, those who know the answers must raise their hands.
B. 中國日本美國的小學生守則的異同
美國更實事求是,向實際出發了。小學生拿上手也會覺得下面的一個有意思多了。
C. 在街上看到外國友人,不圍觀,不幹擾,不尾隨,熱情大方,不卑不亢 ……三十年前的《小學生守則》
「在街上看到外國友人,不圍觀,不幹擾,不尾隨,熱情大方,不卑不亢。」今天,當您讀到這句話,是否會覺得有些奇怪和好笑。然而歷史鏡頭回放,在改革開放初期,這段話就收錄在當時的《小學生守則》中。
如今,這友善的提醒早已失去了必要性。改革開放的中國,讓「老外」不「外」。在我們的生活中,「老外」可能是您的同事、朋友、鄰居或者戀人,他們已然成為當今社會中的尋常一員。
不僅如此,近年來中國人更是大踏步地走出國門,游歷世界,自信地展示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符號,成為異鄉視野中的「老外」。
從「看老外」到成了「老外」 ,這「看」與「成」之間的變化,耐人尋味。
幾十年前在馬路上看到「老外」,就像看到了外星人,現在出國有時感覺就像串門
「前年我們去芬蘭北極村遊玩時,打扮成聖誕老人的工作人員在與我們合影時問我們是否來自中國,當得知我們來自上海,『聖誕老人』馬上用上海話招呼道:『儂好。』那一刻,讓我們感覺很親切很溫暖。」 談起這段經歷,「老楊老張」仍然津津樂道。
楊鈞和張鷹是家住上海淮海路的一對退休夫婦,一位67歲,一位62歲,平時常以「老楊老張」的名頭出雙入對,過著恬淡平靜的退休生活。
5年前,這兩位普通的中國老人做了一件他們自認為平常、而在別人眼中卻非常有勇氣與了不起的事情:兩位不懂外語首次跨出國門的老人,沒有像一般老年人那樣參加旅行團,而是從一開始便決定「做自由人,優哉游哉地享受歐洲的陽光」。他們用了83天時間自助游歷了義大利、法國、摩納哥、西班牙、葡萄牙等5個國家的十幾座城市,令人不禁聯想到電影《80天環游地球》中的情節。
那次難忘的歐洲自助之旅,使得他們對出境游上了「癮」:「原來年輕人能做到的,我們老年人也一樣可以做到。」回國後,他們出版了游記《老爸老媽去旅行》,受到各年齡層次讀者的喜歡。因為這次旅行,因為這本書,他們也結交到了許多朋友,生活變得多彩而充實。
老楊告訴記者:「幾十年前,在馬路上看到個『老外』就像看到外星人一樣,他們的高鼻子藍眼睛金頭發,穿著的花花綠綠的衣服,讓人感到稀奇,所以常常有『老外』被圍觀。後來上海街頭的『老外』越來越多,大家就習以為常,見慣不怪了。現在我們中國人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旅遊也從一種奢望變成一種『生活元素』,甚至成為了很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現在流行講『地球村』,我們各個國家的人,也就像是一個村的村民,你到我家來串串門,我到你家去瞧瞧,再平常不過了。」
對老楊老張這對夫婦來說,語言不通是他們當初出國旅遊的最大困難。真到了國外,老兩口發現「其實也有不少老外會講點漢語,加上畫圖、手勢等,基本交流還是沒問題的」。
第一次去「新馬泰」,令遠親近鄰羨慕不已,托他捎帶的東西寫滿了整整3張A4紙
談起旅遊,家住山東煙台的李濱佐滔滔不絕:「第一次旅遊是二十多年前帶兒子去北京,在天安門、長城照了幾張相片,回來鄰居們爭著搶著傳著看。」
1995年,國家開始實行雙休日制度,後來又推出黃金周,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天南海北地遊玩對既有時間又有閑錢的李濱佐來說,已不再是奢望,「前年,兒子還出錢請我去了趟歐洲,這要是擱在20年前,想都不敢想。」
上海興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宏久清晰地記得,當他1992年第一次帶旅行團去「新馬泰」旅遊時,令遠親近鄰們羨慕不已,托他捎帶的「洋貨」寫滿整整3張A4紙:手錶、化妝品、絲襪、小電器、咖啡……回來手裡大包小包,像「跑單幫」一樣。
如今,這樣的情景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喜歡購物的上海人對泰國的燕窩、新加坡的鍍金胡姬花與馬來西亞的錫製品等特產瞭然於胸。近些年的遊客,已經不大選擇「新馬泰」套餐游,一些對泰國有興趣的遊客,不少是只選個小島去度假休閑。
在國家旅遊局發布的《已開放的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家(地區)一覽表》中,我們可以看到2004年,是我國出境游發展最迅猛的一年,在這一年中,荷蘭、比利時、 盧森堡、 葡萄牙、 西班牙、 義大利、 奧地利等30多個國家成為出境游中的新面孔。截至今年8月底,已開放的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近140個,中國遊客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
30年前,「入境旅遊」還是個生僻詞彙,國家對招待外國人入境觀光的定義是———「人民外交」
我的首次中國之行是在1978年夏天。當飛機降落在北京機場時,我看見工人們盤腿坐在跑道之間的草地上。機場又小又臟,也沒有空調。載我去旅館的巴士行駛在坑坑窪窪的兩車道公路上,路上擠滿了自行車和馬車。
我在北京的旅行從參觀毛主席紀念堂開始。在城市四處游覽時,北京人都對我的著裝投來驚訝的目光。除了北京,我還去了東北。當我在大連一家旅館附近溜達時,引來好奇的人群駐足圍觀。我身邊總是跟著幾十個中國人,他們似乎被我的身高震懾住了。我穿短褲時,居然會有小孩子跑過來拔我的腿毛。
在上世紀80到90年代期間,我又去了4次中國,交通已經便捷許多。此時中國正經歷迅速的現代化。除了新修建的樓房和公路,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他們對未來的信心也在增強。
2004年,我應邀到吉林大學教書,在那裡的見聞令我驚訝。在吉林省長春市,現代的摩天大樓高聳入雲,熱鬧的街區中麥當勞等國際著名連鎖店隨處可見。
我的學生穿著牛仔褲、T恤、運動鞋,斜挎大背包,他們的穿著與美國學生沒什麼兩樣,其中許多人對美國相當了解。
長春的冬天非常寒冷,但長春人對我非常熱情。在長春5個月,我體會到了許多善意和好心。我從中國學生和同事那裡學到的,要遠遠多於我教給他們的有關美國的知識。
這是一位名叫吉姆的美國人在家鄉報紙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沒有過多的修飾,卻實實在在地寫出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許多的變化中,旅遊的視角見微知著。
上海國旅美大外聯部經理袁祖康從1978年開始從事入境旅遊業,那正是中國開放入境游的第一年,作為第一批從事入境游的專業人員,駐足當下回顧往昔,言談之間,他忍不住感嘆新中國入境旅遊業驚人的發展速度與變化程度。
30多年前,那時的「入境旅遊」還是個相當生僻的詞彙,國家對招待外國人入境觀光這種行為的定義是———「人民外交」,所以「導游」在當時其實是以「外事工作者」的標准來培訓和要求的。
剛開放入境游的時候,以美國為例,主要是靠包機運輸,一般每周三個包機,國內最大的客機也就是容納200多人的波音707,所以遊客需要承擔的費用很高,入境的人數很少。而如今,國內幾乎所有的二三線城市都擁有自己的機場。僅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日均起降航班就達750架次左右,航線覆蓋90多個國際(地區)城市、70多個國內城市。
記者從上海市旅遊部門了解到,上海最初只有國旅和中旅兩家旅行社接待入境遊客。但目前已有近900家,導游從業人員兩萬余名,旅遊線路五花八門,不管是出境游還是入境游,遊客的選擇餘地都非常大。
站在流光溢彩的上海街頭,聽年輕人討論最新的美國大片,英國人西蒙以為自己是站在倫敦的大道上
英國人西蒙說,他愛上中國是在中國旅遊過程中培養出了感情。「中國的美食,GOOD!中國的風光,GOOD!中國的朋友,GOOD!」「GOOD」成了西蒙在中國最常用的詞彙。
「在我們以前的印象里,中國人都是細細的丹鳳眼。沒來中國之前,我唯一知道的就只有中國功夫,李小龍還有成龍,好像以前大部分外國人也都只知道這些。」
15年間,西蒙4次來到中國,在他看來變化最大的是在旅行環節中的行與住兩個方面。從最初悶熱的車廂、狹小的座位空間,到如今的航空座椅、外置行李艙的豪華空調旅遊車,交通工具的舒適度大大提升;除了四通八達的空中航線,現在不少城市之間開通了鐵路動車,在中國內陸的旅行也因此而舒適快捷了很多。
剛開始來中國的時候,西蒙感覺除了一線城市裡有一兩家高級賓館外,一般地方的住宿條件都很差,特別是衛生間的氣味令他「難忘」。而當他6年前第三次來到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城市旅遊時,發現不僅五星級賓館林立,還有很多商務酒店、酒店式公寓、連鎖便捷酒店等各具優勢和特色的旅遊酒店可供選擇,服務也越來越規范。
從清晰的指示牌到干凈的公共空間,城市在細節中散發著文明的魅力,這樣的中國也讓西蒙覺得越來越親切:「現在中國年輕人會說英語的很多,不必擔心在路上迷路,老老少少都很熱情。」
有一次,當他站在流光溢彩的上海街頭,聽著周圍一群打扮時髦的年輕人在討論剛上映的美國大片時,那一刻,他說,他恍惚間以為自己是站在倫敦的大道上。
去年夏天北京舉辦奧運會的時候,西蒙帶著妻子一同坐在「水立方」里吶喊加油,先進的比賽場館、熱情好客的中國面孔,讓西蒙在一瞬間想起15年前第一次踏上中國土地時的情景,不禁由衷地感嘆:「中國真是個偉大的國家,她的發展速度快得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從前的旅遊好像趕集和「插紅旗」,而現在對很多人來說旅遊已經成了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
去年夏天,自費去南非遊玩的上海焦點廣告公司董事長徐麗在好望角,居然碰到了她在安徽的高中同學,兩人興奮地擁抱,異國他鄉的偶遇自然別樣親切。當然,這種喜悅已不再是改革開放之初,在國外碰到「黃皮膚黑頭發」中國人時的那種惺惺相惜,更多的則是一種他鄉遇故知的驚喜和愉悅。
隨著國人的腳步越走越遠,人們的旅遊心態和觀念也悄然發生著變化。出國不再僅僅是走過場般的看新鮮,人們的旅遊目的日益多樣和細化。有人是為了感受國外的歷史文化,有人是為了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享用異國美食,有的是專門去「泡」博物館、美術館以怡情養性,有的是沖著一部經典大片的場景去體驗與主人公一樣的心境,有人是為了參加某個時尚秀捕捉最新潮流元素,還有人則是為了拜訪老友或是為了看一場偶像的演唱會。
上海中醫葯大學心理學講師曲玉萍是一位旅遊愛好者,自費游歷過美國、法國、愛爾蘭、希臘、越南、柬埔寨、模里西斯等許多國家,由於精通英文,幾乎全是自助行。她告訴記者,以前在歐洲旅行,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日本人,而近年來這種誤讀少了。中國人的消費能力也越來越被外國人所重視。「我注意到許多地方特別提供漢語服務,比如巴黎的名牌店、義大利的OUTLETS;而蘇格蘭我以前去,禮品店裡是沒有能講漢語的,今年夏天再去,突然發現有中國人店員了。另外美國VAIL的滑雪場,我前年去的時候教練還都是說英文的,結果今年他們就提供能說中文的教練了。」
上海錦江旅遊公司副總經理王芳不無感慨地說:「以前人們出國旅遊,帶點『插紅旗』的意思,每到一個景點,匆忙留下一張『到此一游』的照片,每天都像趕集湊熱鬧一樣。但現在,旅遊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
近年來,急行軍式的出境普及游已漸漸退潮,精緻的深度游則越來越受到遊客的青睞,在王芳看來,這種變化,折射出的是人們旅遊觀念的轉變和生活情趣的提升。復旦大學歷史系旅遊學系教授顧曉鳴認為,近年來中國發展的步伐較快,在旅途中,不難發現目前國內與國外一些城市的距離感在漸漸消失,各種文明在不斷交融,這的確令人欣慰。當然也要反對國內一些地方一味「克隆」外國的景點,濫用外國的洋名,因為一種更高層次的融合應該表現在:既能在一座城市中享受置身世界的便捷時尚之感,又能欣賞到本土的真正文化內涵,這樣,「串門」才顯得更有意義。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發展達到了相當迅猛的程度。中國公民出境從2001年的1213萬人次增長到2006年的3400萬人次,5年內增長了2.8倍。
作為中國消費能力最強的城市之一,上海出境旅遊市場一直很「火」:1990年上海市旅行社組織的出境游就達數萬人次,此後一直保持快速增長。2008年,通過旅行社組團出發的上海出境遊客達到73.8萬人次,出境旅遊人數比例居全國前列。
「藍眼睛、高鼻樑」走進來,「黑頭發、黃皮膚」走出去,從當年的「看老外」,到如今在世界各地成了「老外」,這種感受真好!
D. 美國小學生守則VS中國小學生守則不同大家有什麼感覺啊呵呵
美國的小學生守則是對人說的
中國的小學生守則是對神說的
E. 求英國小學生守則翻譯
1 safe growt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uccess.
2 vest, shorts covering not let anyone touch the place.
3 life first, property second.
4 little secret to tell her mother.
5 strangers do not drink to drink, do not eat candy from strangers.
6 do not talk with a stranger. The
7 danger to break the glass, destroying furniture. The
8 encounter danger can you run.
9 don't keep bad secret.
10 bad guys can cheat.
F. 小學生守則的附:美版
1、總是稱呼老抄師職位或尊姓。
2、按時或稍提前到課堂。
3、提問時舉手。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與老師講話。
5、缺席時必須補上所缺的課業。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6、如果因緊急事情離開學校,事先告訴你的老師並索取耽誤的功課。
7、所有作業必須是你自己完成的。
8、考試不許作弊。
9、如果你聽課有困難,可以約見老師尋求幫助,老師會高興地幫你。
10、任何缺勤或遲到,需要出示家長的請假條。
11、可以允許的缺勤理由是個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節日。其他原因呆在家裡不上課都是違規。
12、當老師提問且沒有提定某一學生回答時,知道答案的都應該舉手。
G. 美國小學生守則VS中國小學生守則(怎麼看~~~~~~~~~~~~~~)
中國的,只有你抄行使的義務.沒有多襲少權力.只強調國家和政府單位,學校的利益
美國的,除了部分義務,多少還給點權力,是一種對學生,乃至民族的一種尊重.
從課堂上一點一滴入手,從小事開始強調.使學生充分知道自己,了解這些比較容易明白的規則
H. 盤點各國中小學生守則 哪些規范「以娃為本」
「自覺禮讓排隊、不比吃喝穿戴」等內容,同時,「自尊自愛,自強自信」、「熱愛大自然」等操作性不強的內容已經被刪除,「見義勇為,敢於斗爭」這一條也沒有出現在新版《守則》中。這是繼2004年發布後,《中小學生守則》10年來的首次重新修訂,新版守則被網友贊「更接地氣」。
舊版的《中小學生守則》被指,「學生根本記不住 ,太面面俱到了」,而此次修訂的新「守則」則遵循中小學生認知規律和語言特點。同時,美國、英國、德國一些國家的小學生守則也被網友翻出,雖然條目不多,也獲得不少家長的認可。來對比下中西學生守則的不同,看看哪條規范站在孩子的角度更「實用」。
中國2015中小學生守則
《守則》9條,282字,內容全面具體。補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學生可以做到的具體行為規范內容。
愛黨愛國愛人民。了解黨史國情,珍視國家榮譽,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好學多問肯鑽研。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表見解,樂於科學探索,養成閱讀習慣;勤勞篤行樂奉獻。自己事自己做,主動分擔家務,參與勞動實踐,熱心志願服務;明禮守法講美德。遵守國法校紀,自覺禮讓排隊,保持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財物;孝親尊師善待人。孝父母敬師長,愛集體助同學,虛心接受批評,學會合作共處;誠實守信有擔當。保持言行一致,不說謊不作弊,借東西及時還,做到知錯就改;自強自律健身心。堅持鍛煉身體,樂觀開朗向上,不吸煙不喝酒,文明綠色上網;珍愛生命保安全。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堅決遠離毒品;勤儉節約護家園。不比吃喝穿戴,愛惜花草樹木,節糧節水節電,低碳環保生活。
英國小學生守則
英國的《小學生守則》被稱為「英國兒童十大宣言」,主要關注兒童的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
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生命第一,財產第二。小秘密要告訴媽媽。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與陌生人說話。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傢具。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不保守壞人的秘密。壞人可以騙。
美國小學生守則
美國的《小學生守則》內容很明確,將中國的《小學生守則》中的「敬師長」具體為「總是稱呼老師職位或尊姓」,將「誠實守信」具體為「考試不作弊」。
稱呼老師職位或尊姓。按時或稍提前到課堂。提問時舉手。可以在你的座位上與老師講話。缺席時必須補上所缺的課業,向老師或同學請教。如果因緊急事情離開學校,事先告訴你的老師並索取耽誤功課的相關資料。所有作業必須是你自己完成的。考試不許作弊。如果你聽課有困難,可以約見老師尋求幫助,老師會高興地幫你。任何缺勤或遲到,需出示家長請假條。唯一可以允許的缺勤理由是個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節日,其他原因呆在家裡不上課都是違規。當老師提問且沒有指定某一學生回答時,知道答案的都應該舉手回答。
日本小學生守則
日本的《小學生守則》既包括學習各方面,也包含生活各方面,還包括一些地震知識。
不遲到;進校後不隨便外出。聽到集合信號時,迅速在指定場所列隊;進教室開門窗要輕;在走廊和樓梯上保持安靜,靠右行。上課鈴一響即坐好,靜等老師來;聽課時姿勢端正,不講閑話,勤奮學習。遇遲到、早退、因故未到等情況,必須向老師申明理由,有事先請假。嚴格遵守規定的放學時間,延長留校時間要經老師許可。上學放學時走規定的路線,靠右行,不要繞道和買零食。遇地震、火災等緊急情況時不驚慌,按老師指示迅速行動。
法國小學生守則
法國的《小學生守則》,讓學生初步感知權利與義務。法國的教學方式自由輕松,但對於集體行為的教育卻非常嚴格。
第一部分:我不應該
取笑他人;傷害他人;侮辱他人;閑言碎語;影響他人學習;玩學慣用具;損害自己、他人和學校學慣用品
第二部分:我應該
上課好好學習,課後認真復習;認真聽講;尊重師長,團結同學;舉手發言;傾聽他人講話,輪流發言;端正姿態;進教室前安靜放置個人物品;正確使用學慣用具
第三部分:我有權利
學習;犯錯並尋求幫助;在尊重同學言論的情況下自由表達自我;完成學習後自己支配和管理學慣用品(補充:法國小學除書包外所有學慣用具均有學校配備);課間休息時自由放鬆。
德國的《小學生守則》
德國的《小學生守則》通俗易懂,比較人性化,強調師生平等。
總是稱呼老師的尊姓;鈴響後,進入教室;要有10小時的睡眠,,以保證精力充沛;上課時,不要和同學說話,有事可舉手,可以坐著和老師講話;當老師提問時,知道答案的應該舉手;如果你聽課有困難,可以約見老師幫助;缺席時,向老師索要資料和請教;如果因緊急事情,事先告訴你的老師並索取耽誤的功課;所有作業必須是你自己完成的;做完作業後,按照第二天的課程要將書包整理好;考試不許作弊;如若生病和其他原因不能到校,請電話通知學校的秘書,之後出示家長的請假條;如若必須提前離開學校,要有家長和監護人陪伴; 學校不允許使用手機;注意交通安全。
加拿大的《小學生守則》
加拿大的《小學生守則》內容簡單,但卻蘊含了深刻的道理,強調了換位思考的重要性。
互相尊重,尊重自己,尊重學校和學校財產;出色完成我們要做到的和應該做到的;接受自己也接受別人;互相關心及在乎別人的感受;在別人需要時幫助別人。
澳大利亞學生守則
澳大利亞學生守則內容十分細致,從到校時間到請假都有細致的規定。
到校時間:要求學生是早上八點五十前到校,遲到了要到學校辦公室領取遲到通知單。
出勤:法律規定,不能到校上課一定要有家長簽名請假條或醫生證明。
早退:學生提前離校填寫表格,如果去海外,要提前一周交上填寫好的海外旅行表格。
服裝規定:學生必須穿指定的校服,如果不穿校服,需要有家長簽名和條子。不準帶玩具到學校。自行車和滑板類不能帶入校園。
學校圖書館:學生每周使用一次圖書館,學生由此建立與圖書館和圖書的良好關系,我們鼓勵學生在校圖書館和社區圖書館借書閱讀。損壞和丟失的書要賠償。
體育課:所有學生都要參加體育課的學習,要求穿著學校規定的運動服,要參加地區性的校際比賽。
生病:學生生病應該留在家裡,因為生病或正在服葯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有幾種病症,法律規定不能到校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