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培養小學生責任心

培養小學生責任心

發布時間:2021-02-08 05:24:18

A.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責任感

淺談小學生責任心的培養

著名作家托爾斯泰曾說過:「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有無責任心,將決定一個人生活、家庭、工作、學習的成功與失敗。」對小學生而言,責任心強,不僅學習自覺努力,勤於思考,作業認真,而且更有行為自覺意識,更樂於接受和承擔任務,並自覺努力完成任務。反之,缺乏責任心的小學生常表現出馬虎、自私、任性,不會關心他人,不會關心集體等缺點。
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是否具有責任心決定著將來整個社會成員是否具有責任心。那麼,該如何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呢?
一、以身作則,充當學生楷模
俗話說得好:「說千言道萬語,不如做個好樣子。」這就是說,教師要用實際行動教育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教師要起表率作用。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要先做到。比如說要求學生不遲到,教師首先在上課鈴響之前進教室;要求學生每天按時完成作業,教師也要當天批改作業並發到學生的手中,不得隔日。常言說得好,身教重於言教。一個有工作責任心的教師,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會成為學生的
楷模,學生的責任心會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逐步增強。記得我剛接手這個班時,教室的衛生很糟糕,非常令我頭疼。(原因是班級人多,空間小,地上常有紙屑,課桌也經常歪斜。)起初,我只要踏進教室的門就環顧四周,發現地上有垃圾就彎腰撿一下;課桌椅歪了,動手移一下;講台臟了,用抹布擦一下;作業本亂了,著手理一下……漸漸地,我發現教室里的情況有所好轉了:課桌排整齊了,講台干凈明亮了,本子也疊放整齊了……後來,我組織學生召開了一次「我是班級的一員,我該做些什麼」的主題討論會。討論會上許多同學都發自內心地說到身為班級成員應該為班級出力。於是,我成立了 「小小服務崗位」,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崗位,定期考核,如果不合格就「下崗」。這樣,每個學生的肩膀上都擔了一份責任,他們互相督促,共同承擔起了班級中的勞動任務。從此,班中的衛生問題我不再操心了,同學們都養成了「伸伸手、彎彎腰、撿撿紙」的好習慣。我的以身作則,不僅使得同學們加強了「保潔」的意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讓他們真正理解了「班級是我家,責任在大家」的含義。「潤物無聲」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學生最願意接受的教育。一個好老師的言行,可以影響一個學生一生。
二、著眼課堂,培養良好習慣
課堂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抓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做好每一件平凡事」是我努力的方向,我同時也要求學生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參加好每一次活動,上好每一節課,回答好每一個問題,做好每一次作業,

訂正好每一道錯題,說好每一句話,甚至寫好每一個字。大力倡導學生凡事都要做到專心踏實、認真仔細。我發現凡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字跡大都潦草,說明平時的學習態度有問題。字寫好了、作業本干凈整齊了、學習態度端正了,那麼作業的正確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可見認真的學習態度正是學生責任心的表現。
對於班中特別調皮、約束力差的男同學,我要求他們在每節副課後向我報告自己和周圍同學的紀律情況,讓他負責周圍同學的上課紀律。一段時間以來,在課堂教學中我不厭其煩地「反復抓、抓反復」,塑造著學生上課主動學習的責任心,現在同學們逐漸上課自覺了、穩定了,視上課專心聽講為己任。當有老師選我們班上公開課時,我告訴大家這是老師對我們班的信任,也是平時同學們上課遵守紀律、積極發言的責任心換來的。同學們都很珍惜每一次的機會,表現也就更棒了。
三、藉助活動,樹立責任意識
學生的學習生活往往因為有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而顯得五彩斑斕。學生在活動的參與和競爭中,學會了表現自己,達到了培養責任心的目的,從而使班級的榮譽碩果累累。
記得去年學校開展了「冬鍛我能行」和「冬季運動會」的活動,通過篩選,確定班級參賽的運動員後,我鼓勵他們要刻苦訓練,為班級爭光。運動員們都非常積極,利用體育課和課余時間,不斷練習自己參賽的項目,還與體育老師積極探討。其中有一位女生,她個子比較矮,身體也瘦弱,自
願報名參加了1000米的競賽,我很擔心她。在比賽場上,小小的她擠在隊伍里,顯得很弱小,但是她不斷地努力,一直跟著前面的同學,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有些同學中途退出了,可汗流浹背的她還是堅持著,最後她得到了來之不易的第四名。雖然是第四名,但正是她責任心最好的體現。在這位同學的帶動下,其他同學的責任心也加強了。運動員們竭盡全力,奮力拚搏,最終成績在同年級名列前茅。在校園文藝活動中,有特長的同學都踴躍參加各項活動,比賽時都明確職責,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同時,同學們在明確責任的過程中,集體主義精神也得到發揚。
另外,我還抓住節日契機開展活動。如「三八」婦女節前夕,我要求學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給媽媽一份驚喜。以此增強學生對他人

B. 淺談如何培養孩子們的責任心

托爾斯泰認為,「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可見,責任心對人的重要性。縱觀我們的現在的孩子,父母過於保護,嬌寵溺愛,孩子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以「我」為中心,習慣把責任都推給父母,推給他人。試問,當代小學生的責任心到哪裡去了。作為一名教師,有義務幫助學生從小培養責任心。那麼怎樣才能有效的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我談以下兩點看法: (1)在家庭生活中培養小學生的責任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責任心的培養起著莫大的作用。對孩子盲目地給予愛是不利於責任心培養的。如果讓孩子從小習慣了只關心自己,自然就會漠視他人;如果給孩子太多關愛和呵護,就會缺乏對別人情感的敏感和尊重,這樣如何能培養出孩子的愛心和責任心?父母可以在家庭生活中的進行責任分工,和孩子簽訂家庭責任合同書,讓他們知道家庭成員各自的工作崗位和主要任務,「懂得自己在家庭中應盡的義務,理解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和對自己的希望值」。父母親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有意識地交給孩子一些任務,鍛煉他們獨立做事的能力。根據有關統計,中國孩子每天家務勞動不到一個小時,而美國孩子每天家務勞動三四個小時。孩子在家可以承擔一定的家庭責任,包括建立家庭中的崗位,承擔一定數量的家務勞動,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家長可在語言上給予指導,但是一定不要包辦代替,讓他們有機會把事情獨立做完。在家庭教育中,小學生責任心的培養只有通過實踐體驗,才能提高自身的責任心,家長越俎代庖是無濟於事的,鼓勵他們做事情要有始有終。小學生好奇心強,什麼都想去摸摸、去試試,但是隨意性很強,做事總是虎頭蛇尾或有頭無尾,所以交給他們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媽媽也要有檢查、督促以及對結果的評價,哪怕只是倒一次垃圾,洗一塊手帕,忠於職守時應給予表揚鼓勵;失責時應給予批評和懲罰。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小學生持之以恆,認真負責的好習慣。鼓勵他們勇敢地承擔責任。例如,上學,忘了帶自己的家庭作業;踢足球時弄壞了鄰居家的玻璃,遭別人痛罵……其實這些並非一件壞事,通過讓孩子承擔「失責」,讓孩子超越「以自我為中心」,了解自己周圍的世界,從而強化對自己和他人負責,對周圍環境負責的責任心。 (2)在集體生活中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人」就是在學生的心田「播種」,播種一棵火熱的責任心。給學生一個信念:「我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自然負責,好好學習、好好生活,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要培養小學生的責任心,教師首先要有責任心,率先垂範,以身作則。教師要「愛」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負責。讓優生更優,固然是老師的責任,實現後進生的轉化,改變他們的落後面貌,更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對於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應盡量耐心地輔導,彌補學科基礎薄弱的缺陷,對於行為落後的學生,原則上不能遷就,更應充滿愛心與他們交流溝通,了解他們學習、生活並幫助他們改正,信任他們。在此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必然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可以這樣說,小學生的種種行為習慣都在靜觀默察中,在不斷模仿中逐漸形成的。教師「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獲的將是一個行為。」責任心的信念將使學生付諸責任心的行為。因而小學生責任心的養成最終還是取決於學生自我意識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只有在集體生活中才能充分展示,所以,我十分強調良好班集體的建設,注重讓學生在集體主義的氛圍中提高責任感,讓學生在集體中認識自己和他人,在集體生活中磨練自己,在集體活動中培養團體精神。 總之,責任心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積月累、長期地教育,不斷地督促,逐步地強化,逐步形成的。身為教師的我們應該關注小學生的一點一滴,從他們學習和生活的各方面抓起,在小學生的一言一行中培養出責任心!

C. 小學生應該培養哪些責任心

所謂責任心,是指一個人對其所屬群體的共同活動、行為規范以及他所承擔的任務的自覺和負責的態度。它主要包括責任認識、責任感和負責行為三個方面。如果孩子對責任心認識不清,甚至錯誤地認為那是家長的事,是老師的事,是其他同學的事,那麼前面羅列的問題就在所難免。

因此,責任心對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自製力有能動的作用。責任心強,意志力則強;責任心弱,意志力則弱。家長在培養小學生意志力的時候,還要注意從以下幾點培養他們的責任心。

一要提高小學生對責任的認識。小學生之所以沒有責任心,首先是對責任認識不足。家長有必要把孩子應該做的事情如學習、做家務等的目的告訴孩子,使其認識到活動的意義和價值,如生存、自我實現、報效祖國等,以端正態度。同時,要逐步培養並不斷強化小學生的責任意識。家長可以典型的範例、故事和孩子交談、討論,使孩子懂得:在這個世界上,自己不但享受著別人創造的精神與物質財富,而且還肩負著為他人和社會創造精神與物質財富的責任。一個不盡社會責任的人,是一個對人類無益的人。要聯系實際,向孩子講明哪些是家庭、學校、社會應盡的責任,怎樣才能履行這些責任。

二要幫助小學生建立責任感。一是從思想教育入手,講明年輕一代肩負著建設社會建設祖國的重任;二是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遠大理想;三是增強主體意識,引導小學生認識自己的主體地位,想辦法發揮它的作用;四是恰當評價小學生的負責行為。家長要及時對孩子的負責行為做出評價,正確引導,使之認識自己在履行責任方面的對或錯。

三要培養小學生的負責行為。這點很重要,主要通過提供和創設各種履行責任的機會來進行培養。例如,就孩子必須對自已居住環境負責,提出整理內務、打掃清潔等目標,看他是否能自覺地堅持不懈地做好;就孩子學好功課是自己的責任,提出學習要有計劃,要認真寫作業,要自覺控制學習與娛樂的時間等。家長對孩子履行責任的情況要檢查,並要評價。

小學生責任心的培養十分重要,只有增強了責任心,才會更自覺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從而更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D. 小學生責任心應如何培養

如果你是小學生,拖把,等上初中可能會好轉,如果你是替別人問,還是別想了,小學本來就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候,小事上不需要糾結,你可以在班上找個班幹部當當,培養自信和責任心

E.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集體責任感

一、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與尊重,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責任心不能強迫養成,而是一種自覺行為。所以我們一定要充分信任學生,而不能靠各種強制手段。讓孩子表達意見,讓孩子自己作決定,尊重孩子的選擇。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懶得做作業的學生,其實就是學習缺乏責任心的表現。面對這樣的學生,用管制和懲罰,見效不大,而給他們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應讓學生明白完成作業完全應該是他自己的事情。要讓孩子懂得學習是他的責任,學習不是為父母、為他人,是為他自己。從小要養成閱讀、講述、觀察、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獨立作業、獨立收拾文具等習慣。要相信每個學生不會生來就厭學,他不能及時完成作業,多半由於學習上的困難,所以,教師要滿腔熱情地幫助他,信任他能完成學業,孩子一定能對學習產生責任感的。
二、樹立健康輿論,明確集體目標,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
健康的輿論是培養人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對集體中每個成員的言行能及時做出褒或貶,肯定或否定,倡導或抑制的評價,對所有成員進行直接的監督和調節。集體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責任感,他們的成長需要集體生活,特別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得到集體輿論的認可,他們就會更熱愛集體,更願意為集體貢獻力量。在集體中樹立健康輿論的同時要讓每個隊員清楚地知道集體的「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遠期目標」即一個優秀集體所要達到的要求,這些要求不是學生一天兩天能做到,但要讓學生知道這些要求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通過努力之後能做到的要讓學生知道在這樣優秀的集體中生活、學習會感到更愉快,使學生內心對優秀集體產生渴望。「近期目標」是根據學校各部門布置的近期工作,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有組織、有目的地完成各項任務,使學生的個人奮斗目標與集體奮斗目標相一致。健康的輿論使學生更信任集體,更依賴集體,統一的目標增強了學生的集體觀念,從而培養了他們良好的責任感。
三、表揚先進,樹立榜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驗責任感。
美國心理學家班圖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們的品德行為往往是通過觀察,模仿示範者榜樣而學習得來的。孔子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說的也是這個道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是通過形象進入人的意識的,兒童年齡越小,他的生活經驗越有限,那麼生活鮮明的形象對他的影響就越強烈」。因此,榜樣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責任感作為一種道德情感,最終外化為一種行為表現出來。教育者是第一榜樣,自身的行為往往比語言對學生有更強的感染力,
因而,必須以身作則,榜樣示範,用自己高度的責任感去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即「以性格培養性格,以心靈塑造心靈」。所以,在工作中,我一直嚴格要求自己,注重身教和言教,做好學生的表率。以一種榜樣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感覺到「我們教師責任感真強」從而產生我們也應該這樣的念頭。
其次,注意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大力表揚班上富於責任心的人和事,組織榜樣者向全班介紹各自的動人事例,還給他們記上光榮冊,以激發全體學生向先進學習的思想感情。德育心理研究表明,現階段的少年兒童對命令式的方式不樂於接受,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這點啟發我要讓學生把整理抽屜看成是「我要做的事」,而不是「要我做的事」。於是我就讓學生從身邊找榜樣,找找哪些同學平時能自覺地整理抽屜,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聽了榜樣們的介紹,學生們都流露出了欽佩的神情,於是我便趁熱打鐵,告訴學生:做事貴在堅持,堅持天天整理抽屜這可是件不容易的事。此時,學生的責任情感完全被激發了起來,紛紛表示:我行的!
四、落實班級職責,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表現責任感。
教學實踐經驗告訴我:學生的責任感在具體的行為情景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培養。在良好的班級氛圍形成之後,學生產生出一種表現的慾望,教師應該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行為情景。在班上我推行了「班級自動化管理」方案,設了常務班長、值周班長、值日班長(全班同學輪流任值日班長),還設了其他如學習委員、中隊長??崗位,這些崗位,都可通過競選上任。幾乎班上所有學生都表現出了參與競選的意向。競選之時,很多學生克服了自身膽小、怕羞的弱點,勇敢地走到講台前朗讀了自己簡短的甚至不大通順的演講稿,我對所有登台的學生都給予了肯定,大多數學生都進入了班委會,在後來的工作中,也表現出認真、主動、負責的特點。此外,推行各種委員負責制度,如「班級崗位制度」,做到人人有崗位。我把教室按空間分劃到每位同學身上,讓教室的每個地方有人管,每個人有事管,以增強學生的責任感。根據班級工作需要設科代表,報刊發行員、圖書管理員等,學生在具體行為情景之中,責任感得到良好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不是通過一件、兩件事就能形成,它需要通過長期的實踐,逐漸形成一種意識和行為的定勢。為了讓學生懂得怎樣做才是對工作認真負責,就必須對兒童加強行為實踐的指導。我組織學生開展很多活動,午會、班會、隊會放手讓學生主持,結合活動進行實踐的指導。如在班隊活動、午會上指導學生「怎樣做好值日」「怎樣做好崗位勞動」等。若班裡出現責任感不強的人和事時,組織大家進行討論、辨析,幫助學生分清是非,提高認識,讓他們在行為實踐中逐步培養做事認真負責的方法和態度。
事實證明,把管理班級的「大權」放給更多的同學後,不但使整個班級更具凝聚力,而且大大增強了每個同學的責任意識,做集體的主人。現在我們班裡,誰都明白,班級是同學們的「家」,「家」要靠大家管,「家」里的事要大家做,
同學們都很願意為「家」出力。學生們在履行義務的同時也加強了責任心的培養。
五、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良好的人際關系,應是平等、團結、友愛、互助、民主的社會主義新型的人際關系,這種新型的人際關系把隊員組成了有機整體,使學生意識到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個人的力量很薄弱,個人的智圖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樣微小,許多工作都要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完成,我們在集體活動的安排中有機地安排好學生群體,讓學生通過集體成員的協作完成任務,培養學生遇到困難尋求合作的能力和主動參與意識。教育學生大到國家的建設,小到個人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是在與別人的交流合作中完成,作為學生應懂得尊重他人,團結同學,以謙遜的態度學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以民主的方式與他人合作,從小養成集體協作精神。
六、體驗自己過失的後果,學會為自己的過失負責。
孩子是體驗中長大的,不是在說教中長大的。一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教育有一個原則,孩子進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有一位母親,孩子去夏令營,媽媽問,東西都准備好了嗎?孩子說都好了,你就別管了。媽媽一看,衣服帶得不夠,手電筒沒帶,就問孩子,那邊的氣候你知道嗎?衣服夠不夠?晚上活動的東西都准備好了嗎?孩子答,沒問題。這位媽媽就沒再說什麼。第二天,孩子背著包走了。一星期後,孩子回來,媽媽問,玩得開心不開心?開心。有沒有什麼麻煩?哎呀,凍死了,沒想到山裡這么冷。還有呢?晚上活動沒有手電筒很不方便,那怎麼辦呢?以後得像爸爸一樣,出差之前列個單子,好好咨詢一下。這個媽媽的方法就是自然懲罰法,讓孩子體驗到自己過失的後果。因為孩子凍一點,晚上麻煩一點,沒有危險,但經過這一次,他就記住了。其實,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犯錯的時候,內心都有一種要接受懲罰的准備,這是一種心理需求。為自己的愧疚承擔責任,取得心理平衡,只有那些年紀很小的孩子,或是社會化程度化較低的人,才會選擇逃避責任。一般來說,孩子犯錯的時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機,因為內疚和不安會使他急於求助,而此時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銘心。

綜上所述,責任感的培養是一個集學校、家庭等方面力量,通過多種途徑培養的系統工程,只有各方面步調一致,密切配合,我們才能培養出一批批富有責任感的人才,我們的國家才會日益繁榮

F.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責任感的最新相關信息

在班級管理中,我們通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學生:學習不負責,上課不認真,作業馬虎、拖拉;遇事推卸責任;逃避勞動;對他人不負責,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同學,不關心他人;同學間不會相互合作等等,這些都表明學生缺乏責任心。這些行為反映在班集體中,導致班集體凝聚力不強,學風不濃,直接影響了每一個學生的自身發展和班級的發展。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是否具有責任感決定著將來整個社會成員是否具有責任感。」因此,對學生進行責任心教育是教師的一項戰略任務。基於上述認識,我們必須從培養學生責任心開始,對學生進行教育。本人結合教學實踐從以下三個重點方面談一下應如何加強學生的責任心教育。
一、 身正為范,身教重於言教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一份子,積極參與班集體活動,以身作則,身先士范,能春風化雨,無聲勝有聲。
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無形的教育學生應該怎樣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因此我們應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牢記自己的榜樣作用,慎行自己的一舉一動,又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隱性教育作用。有一次班級值日做得不好,我不動聲色地揀起地上的紙屑,然後給同學們講了一個關於廢紙的故事:亞運會在日本廣島結束的時候,六萬人的會場上竟沒有一張廢紙,全世界都為之驚嘆,日本民族因此而贏得尊重。
揀干凈你腳下的紙屑,這就是培養責任心的開始。

二、 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促使學生責任心的形成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生具有年齡小,可塑性大的特點,他們的各種習慣容易養成也容易改變,如果從小就堅持反復不斷地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他們今後成長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抓住這個好時機,逐步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習慣。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注重抓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生的一般學習習慣包括:上課習慣、課前准備習慣、作業習慣、預習和復習習慣以及文具的整理習慣和使用習慣等。我根據學生的特點,首先對學生進行具體的學習行為訓練。
2、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十分重視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讓學生明確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的,反復訓練日常行為,養成自覺自控行為的習慣。如有些學生經常遲到一兩分鍾,針對情況,一些同學建議把手錶撥快幾分鍾,這樣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三、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承擔責任。
美國總統里根小時候踢足球損壞了鄰居家的玻璃,他父親為了使小里根明白要對自己的過失負責,不惜讓他打了半年的工才把賠給鄰居玻璃的錢如數還給父親, 在中國的家長看來,里根父親的做法似乎對孩子太殘酷了,然而後來里根回憶說,正是父親的這種做法才使得他他懂得了什麼叫責任。因此,在培養學生的責任感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勇於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學生有過失的時候,首先要求他們具備承擔責任的能力,然後讓他們去勇敢地面對,即使是一個小的過失錯誤也不讓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參與解決。比如學生們在課間打鬧,一時沖動發生了沖突,我就會要求他們自己明辨誰是誰非,自己想辦法解決;對於每天的值日事宜,我也是責任到人,實行「承包合同」,不符合要求的「下崗待職」,表現突出的,選為優秀標兵;……如此等等,讓學生從日常生活的每件事情上學會自我承擔責任。
四、藉助各種活動,樹立學生的責任意識
精心組織各種班級活動,通過活動培養和樹立學生的責任心。如,我抓住節日契機開展活動。如「三八」婦女節前夕,我要求學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給媽媽一份驚喜。以此增強學生對他人負責的責任感,學會關心長輩,關心一切需要關心的人,使他們從中感受到了「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情感體驗。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組織學生開展了「老師,您辛苦了!」的主題活動,讓同學們講述各個老師認真傳授知識和耐心教育同學的事跡,講述偉人們尊敬老師的故事,並引導學生懂得是老師們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才贏得了人們的尊敬,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
其他形式的如演講活動,主題班會活動,班級聯歡會等。學生的學習生活不僅因為有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而顯得五彩斑斕,而且學生在活動的參與和競爭中,學會了表現自己,達到了培養責任心的目的。

五、利用課堂,進行熏陶。
在平常教學中,我會利用一些自修課,班會課,以及課余時間,用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
我常常會跟他們講一些有關責任心方面的生動形象的小故事,這樣學生們也容易接受。例如白求恩是怎樣冒著生命危險,盡職盡責地為傷員做手術,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人之幸福安康為己任,所以名垂青史;辛棄疾以國家之安定團結為己任,所以辛棄疾流芳百世;林則徐以社稷之安寧為己任,所以成為一代英雄;孩子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我同他們講的那一則故事:「一名公交司機行車途中突然心臟病發作,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鍾里,他做了三件事:一、把車緩緩地停在馬路邊,並用生命中最後的力氣拉下了手動剎車閘;二、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三、將發動機熄火,確保了汽車和乘客的安全。做完這三件事,他安詳地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當孩子們想對自己該做的事情應付了事時,他們會想起老師講過的這些故事。

六、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另一重要渠道。而現在的家長往往有這樣一種錯誤意識,「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其他什麼都不重要。」這就需要老師多做思想工作,讓他們知道培養孩子責任心的重要性。
現在的學生過的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他們普遍不會做家務,不關心父母的疾苦,以「自我」為中心,習慣於把責任都推給他人,另一方面家長相對更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品質方面的培養,而且有些家長一些時候給孩子起反面作用,導致他們不負責任行為的出現。為了讓學生做到家裡學校一個樣,一方面,我積極與家長溝通,徵得家長的配合,另一方面我要求學生在家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衣、洗漱、整理書包、整理房間……逐步自理,不給父母增加負擔。
學生是社會的未來,祖國的未來。我們培養的接班人應該具有時代的責任感,人人都有愛心,都有責任心。 我堅信: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獲的將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獲的將是一個習慣;把一個習慣播種下去,收獲的將是一種性格;一種性格關繫到一個人的命運;具有了責任心的性格,就會收獲一個金色的人生
近段時間,我越來越感覺到「學生責任感的培養」問題在我們的班級管理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是當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的一個簿弱環節,本人對此只有感性的認識,而沒有理性的思考,更缺少這方面的工作經驗,下面是轉抄他人的一篇文章,同時也請朋友們多交流一些這方面的作法,本人在此表示感謝!
托爾斯泰認為:「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責任感是一個人日後能夠立足於社會、獲得事業成功與家庭幸福的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那麼什麼是責任感呢?所謂責任感,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而產生的情緒體驗。責任感在兒童心理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兒童人格社會性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責任感不僅作為一種極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響著兒童的智力開發與其他方面的發展,而且其本身就是兒童健全人格的基礎,良好個性品質的有機組成,兒童能力發展的催化劑。
中學生的責任感主要表現為能自覺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認真完成學業,對同伴對集體的事情採取認真負責的態度。如果一個班級的絕大多數學生都有較強的責任感,那這個班級一定是個勤奮好學、團結協作、珍惜集體榮譽的優秀班集體。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比較重視學生責任感的培養,並收到了一定的實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策略:
一、給學生信任與尊重。
責任心不能強迫養成,而是一種自覺行為。所以我們一定要充分信任學生,而不能靠各種強制手段。讓孩子表達意見,讓孩子自己作決定,尊重孩子的選擇。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賴得做作業的學生,其實就是學習缺乏責任心的表現。面對這樣的學生,用管制和懲罰,見效不大,而給他們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應讓學生明白完成作業完全應該是他自己的事情。要讓孩子懂得學習是他的責任,學習不是為父母、為他人,是為他自己。從小要養成閱讀、講述、觀察、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獨立作業、獨立收拾文具、學具等的習慣。要相信每個學生不會生來就厭學,他不能及時完成作業,多半由於學習上的困難,所以,教師要滿腔熱情地幫助他,信任他能完成學業,孩子一定能對學習產生責任感的。
二、落實職責,是提高學生責任意識的強化劑。
在班級集體中,有個班委會,才產生了班長、學習委員、勞動委員、文娛委員等班幹部,每個班幹部都有自己的份內事,班長作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全面監督班級的整體情況,學習委員起學習帶頭作用,這位學生必需學習優秀,而且要熱心幫助後進生,負責收發作業等,勞動委員首先要勞動,要保征班級的清潔衛生,要督促同學們做好值日生工作,起勞動榜樣作用,文娛委員負責好音樂課的帶隊、開門等。早自學的管理,採用值日班長輪換制,每人都有機會上講台管理班級。每個班幹部肩上都有責任,這些責任是每個學生幹部的義務事實證明,把管理班級的「大權」放給更多的同學後,不但使整個班級更具凝聚力,而且大大增強了每個同學的責任意識,做集體的主人。現在我們班裡,誰都明白,班級是同學們的「家」,「家」要靠大家管,「家」里的事要大家做,同學們都很願意為「家」出力。學生們在履行義務的同時也加強了責任心的培養。
三、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學生的集體協作精神。
良好的人際關系,應是平等、團結、友愛、互助、民主的社會主義新型的人際關系,這種新型的人際關系把隊員組成了有機整體,使學生意識到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個人的力量很薄弱,個人的智圖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樣微小,許多工作都要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完成,我們在集體活動的安排中有機地安排好學生群體,讓學生通過集體成員的協作完成任務,培養學生遇到困難尋求合作的能力和主動參與意識。教育學生大到國家的建設,小到個人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是在與別人的交流合作中完成,作為學生應懂得尊重他人,團結同學,以謙遜的態度學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以民主的方式與他人合作,從小養成集體協作精神。
四、讓學生體驗到自己過失的後果,為自己的過失負責。
孩子是體驗中長大的,不是在說教中長大的。一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教育有一個原則,孩子進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有一位母親,孩子去夏令營,媽媽問,東西都准備好了嗎?孩子說都好了,你就別管了。媽媽一看,衣服帶得不夠,手電筒沒帶,就問孩子,那邊的氣候你知道嗎?衣服夠不夠?晚上活動的東西都准備好了嗎?孩子答,沒問題。這位媽媽就沒再說什麼。第二天,孩子背著包走了。一星期後,孩子回來,媽媽問,玩得開心不開心?開心。有沒有什麼麻煩?哎呀,凍死了,沒想到山裡這么冷。還有呢?晚上活動沒有手電筒很不方便,那怎麼辦呢?以後得像爸爸一樣,出差之前列個單子,好好咨詢一下。這個媽媽的方法就是自然懲罰法,讓孩子體驗到自己過失的後果。因為孩子凍一點,晚上麻煩一點,沒有危險,但經過這一次,他就記住了。其實,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犯錯的時候,內心都有一種要接受懲罰的准備,這是一種心理需求。為自己的愧疚承擔責任,取得心理平衡,只有那些年紀很小的孩子,或是社會化程度化較低的人,才會選擇逃避責任。一般來說,孩子犯錯的時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機,因為內疚和不安會使他急於求助,而此時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銘心。有一個12歲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鄰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鄰居說,我這塊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買的,你賠。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買125隻雞。這個孩子沒辦法,回家找爸爸。爸爸問玻璃是你踢碎的嗎?孩子說是。爸爸說,那你就賠吧,你踢碎的你就賠。沒有錢,我借給你,一年後還。在接下的一年裡,這個孩子擦皮鞋、送報紙、打工掙錢,掙回了12.5美元還給父親。這個孩子長大後成了美國的總統,就是里根。這是他在回憶錄中寫到的一個故事,他說正是通過這樣一件事讓我懂得了什麼是責任,那就是為自己的過失負責。
總之,責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礎,教師有責任也很有必要將責任感的培養滲透在教育教學中,教會學生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從而使學生確立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高度的責任感。

G.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責任意識

淺談小學生責任心的培養

著名作家托爾斯泰曾說過:「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有無責任心,將決定一個人生活、家庭、工作、學習的成功與失敗。」對小學生而言,責任心強,不僅學習自覺努力,勤於思考,作業認真,而且更有行為自覺意識,更樂於接受和承擔任務,並自覺努力完成任務。反之,缺乏責任心的小學生常表現出馬虎、自私、任性,不會關心他人,不會關心集體等缺點。
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是否具有責任心決定著將來整個社會成員是否具有責任心。那麼,該如何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呢?
一、以身作則,充當學生楷模
俗話說得好:「說千言道萬語,不如做個好樣子。」這就是說,教師要用實際行動教育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教師要起表率作用。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要先做到。比如說要求學生不遲到,教師首先在上課鈴響之前進教室;要求學生每天按時完成作業,教師也要當天批改作業並發到學生的手中,不得隔日。常言說得好,身教重於言教。一個有工作責任心的教師,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會成為學生的
楷模,學生的責任心會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逐步增強。記得我剛接手這個班時,教室的衛生很糟糕,非常令我頭疼。(原因是班級人多,空間小,地上常有紙屑,課桌也經常歪斜。)起初,我只要踏進教室的門就環顧四周,發現地上有垃圾就彎腰撿一下;課桌椅歪了,動手移一下;講台臟了,用抹布擦一下;作業本亂了,著手理一下……漸漸地,我發現教室里的情況有所好轉了:課桌排整齊了,講台干凈明亮了,本子也疊放整齊了……後來,我組織學生召開了一次「我是班級的一員,我該做些什麼」的主題討論會。討論會上許多同學都發自內心地說到身為班級成員應該為班級出力。於是,我成立了 「小小服務崗位」,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崗位,定期考核,如果不合格就「下崗」。這樣,每個學生的肩膀上都擔了一份責任,他們互相督促,共同承擔起了班級中的勞動任務。從此,班中的衛生問題我不再操心了,同學們都養成了「伸伸手、彎彎腰、撿撿紙」的好習慣。我的以身作則,不僅使得同學們加強了「保潔」的意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讓他們真正理解了「班級是我家,責任在大家」的含義。「潤物無聲」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學生最願意接受的教育。一個好老師的言行,可以影響一個學生一生。
二、著眼課堂,培養良好習慣
課堂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抓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做好每一件平凡事」是我努力的方向,我同時也要求學生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參加好每一次活動,上好每一節課,回答好每一個問題,做好每一次作業,

訂正好每一道錯題,說好每一句話,甚至寫好每一個字。大力倡導學生凡事都要做到專心踏實、認真仔細。我發現凡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字跡大都潦草,說明平時的學習態度有問題。字寫好了、作業本干凈整齊了、學習態度端正了,那麼作業的正確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可見認真的學習態度正是學生責任心的表現。
對於班中特別調皮、約束力差的男同學,我要求他們在每節副課後向我報告自己和周圍同學的紀律情況,讓他負責周圍同學的上課紀律。一段時間以來,在課堂教學中我不厭其煩地「反復抓、抓反復」,塑造著學生上課主動學習的責任心,現在同學們逐漸上課自覺了、穩定了,視上課專心聽講為己任。當有老師選我們班上公開課時,我告訴大家這是老師對我們班的信任,也是平時同學們上課遵守紀律、積極發言的責任心換來的。同學們都很珍惜每一次的機會,表現也就更棒了。
三、藉助活動,樹立責任意識
學生的學習生活往往因為有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而顯得五彩斑斕。學生在活動的參與和競爭中,學會了表現自己,達到了培養責任心的目的,從而使班級的榮譽碩果累累。
記得去年學校開展了「冬鍛我能行」和「冬季運動會」的活動,通過篩選,確定班級參賽的運動員後,我鼓勵他們要刻苦訓練,為班級爭光。運動員們都非常積極,利用體育課和課余時間,不斷練習自己參賽的項目,還與體育老師積極探討。其中有一位女生,她個子比較矮,身體也瘦弱,自
願報名參加了1000米的競賽,我很擔心她。在比賽場上,小小的她擠在隊伍里,顯得很弱小,但是她不斷地努力,一直跟著前面的同學,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有些同學中途退出了,可汗流浹背的她還是堅持著,最後她得到了來之不易的第四名。雖然是第四名,但正是她責任心最好的體現。在這位同學的帶動下,其他同學的責任心也加強了。運動員們竭盡全力,奮力拚搏,最終成績在同年級名列前茅。在校園文藝活動中,有特長的同學都踴躍參加各項活動,比賽時都明確職責,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同時,同學們在明確責任的過程中,集體主義精神也得到發揚。
另外,我還抓住節日契機開展活動。如「三八」婦女節前夕,我要求學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給媽媽一份驚喜。以此增強學生對他人負責的責任感,學會關心長輩,關心一切需要關心的人,使他們從中感受到了「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情感體驗。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組織學生開展了「老師,您辛苦了!」的主題活動,讓同學們講述各個老師認真傳授知識和耐心教育同學的事跡,講述偉人們尊敬老師的故事,並引導學生懂得是老師們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才贏得了人們的尊敬,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
四、各司其職,爭當班級主人
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就要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主人翁意識,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思想,讓每個學生有事可做,有責可負,體會「承擔責任」的酸甜苦辣,從而營造「積極配合、團結一致」的良好班級氛圍。讓他們始

終覺得自己是集體的主人,應該主動關心集體的事情。老師一定要把集體的事交給大家去做,調動他們為集體出主意,為集體的問題分憂。每當新學期伊始,我總是先指導學生制定個人目標,再從個人目標中挑選出若干個具有代表性的、切合實際的目標,進行討論,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最後制定出班集體的奮斗目標。這樣,集體目標的形成就具有了全員參與性,每一個學生都會因親身參與了目標制定而積極主動地去努力。然後讓學生充當主角,廣開渠道,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如每天一個小故事,使每個學生有機會成為主角;每兩周一次的自主班會也是學生自己報名當主持人,負責內容的編排、主持稿的撰寫;實行班幹部競選值周制,每個人都有當班幹部的機會;建立學習互助崗、板報宣傳崗、衛生監督崗、安全巡查崗、課外興趣崗等,力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班級管理中找到自己滿意的位置,使全班沒有「閑人」和「客人」,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從而充分利用學生的表現欲,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讓每一個學生品嘗到為集體、為他人盡責的辛苦和幸福,從而學會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維護集體利益,養成自覺投入的好習慣。
總之,責任心是學生做人之本,是學生立足社會之本。而學生責任心的培養又是一項系統工程,也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們要吸納家庭的教育力量,集合社會的教育力量,齊抓共管,互相交流,建立一個積極的教育團體,為學生責任心的培養共創佳境。我希望通過常抓不懈的培養,逐步使學生懂得對自己負責,對集體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

只有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做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將來才能成為報效祖國的有用之才。

2010年12月28日

閱讀全文

與培養小學生責任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