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生作文心理描寫
[小學生作文心理描寫]
今天發來通知,我孫鶴源獲得了全國作文大賽一等獎,明天就要頒獎了,小學生作文心理描寫。這時,正在上語文課,我胳膊拄著桌子,正醞釀著明天穿什麼好看的衣服呢。不能穿灰姑娘的衣服,起碼也要穿公主裙!明天我不能披頭,這樣顯得不莊重,那就盤頭吧,盤頭比較哦啊有氣質。不能穿運動鞋,要穿高跟鞋吧!明天,我將是全國的小名人,也是全國最漂亮的小學生了。哈哈,我在市政府的大廳中,坐在第一排,第一個點到的就是我。一叫到我,我激動得快要哭出來了,卻佯裝鎮定,昂首挺胸地走上領獎台。我站在台上,舉著獎杯,台下的觀眾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我在台上的一邊站著,台下的觀眾看著台上,我簡直掉進了蜜罐里一樣。孫鶴源!語文老師大喝一聲。我被驚醒了,你雖然成了榮獲全國作文一等獎中的一員,但是你不能不聽課呀!老師說的這幾句我一句都沒聽進去,同學們下課對我說:你也太驕傲了……指導教師:孔繁岐心理描寫是刻畫人物形象的一項基本功,深刻的心理刻畫,能夠充分地展現人物復雜的內心情感,使其更加豐滿真實,要寫好人物,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各式各樣的人,對人物的言談舉止、外貌心理、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都要細心觀察,熟悉他們,了解他們。比如你所在的那個班級吧,四五十個同學,各人的面貌不一樣,脾氣、性格和愛好也不同,有的憨厚老實,有的機靈淘氣,有的說話像機關槍打連發,有的說話一板一眼,慢條斯理。,成為一個真正的生活中的人——理性+感性的人。心理描寫的方法有很多種,大致可分為兩類: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直接描寫主要包括內心獨白、神態描摹、夢境和幻覺描寫;間接描寫主要包括環境烘托、動作語言描寫。筆者將試以學生習作為例,一般規律是: 1、文題是句子的,句中的動詞往往是題眼。如:《我最喜歡的一個人》,題眼是喜歡。 2、文題是一個短語的,在短語中起形容修飾作用的詞語,就是題眼。如《暑假裡的一天》,題眼是暑假裡,限制了所寫事件的大的時間范圍。 3、文題是一個詞的,這個詞本身就是題眼。,對以上幾種描寫手法進行簡要評析。1、內心獨白就是在心裡自己對自己講的無聲的話。人在不同的心理狀態下會對自己講不同的話,這不同的話就反映著人物不同的心理狀態。把特定狀態下自己對自己講的話詳盡地表達出來,就可以清晰地凸現那一時刻人物平靜的外表掩蓋下的內心活動。其標志詞語如心想、心理念叨、我對自己說等。例:叮鈴鈴……,上晨讀了。我忐忑不安地坐在座位上,需要過渡的情況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在內容轉換時,一是在表達方式改變時。照應是前有所呼、後有所應的結構手段。常見的照應情況有三種:開頭與結尾照應(又可分為點題照應與解題照應兩種),引文中互相照應(又可分為遠照應和近照應兩種),小學生作文《小學生作文心理描寫》。照應是使結構嚴謹而又活潑的重要手段,可使章法靈活緻密,文脈貫通,強化關鍵內容。,心想:一會兒,老師就要檢查作業了,一篇抒情寫景的文章,要想打動讀者的感情。 情真文才美,只有情真,才能給讀者美的享受。,可由於我星期天貪玩,作業一點也沒做,萬一被老師檢查到……,唉,這回沒戲了,如果老師問我的話,我就說,忘了,不,不行,這么多作業怎麼就平白地忘了語文呢?可是……,唉,早知道這樣,還不如在家裡少玩一會兒,把作業做完。老天哪,我下次一定改,老師,你就饒了我這一次吧,千萬別檢查我的作業。這一段的描寫就是運用獨白的手法把當時那種緊張、擔憂、僥幸的心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外表雖平靜,內心的斗爭卻非常激烈。通過作者的內心自語,使讀者體會得更深刻!2、神態描寫,就是通過突出描寫人物面部表情、神色狀態及其變化,有效的寫前預練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提高其寫作的積極性。如前所述,有不少學生,由於寫不好作文而變成害怕寫作文,討厭寫作文,以至惡性循環。而在此環節中,通過"說"使每個學生在動筆之前做好了一定的技術和心理准備,此時動筆,學生的自信心也會相應增加,積極性自然也會相應提高。,揭示人物內心活動,反映人物的心靈狀態、性格特徵及思想感情的波動和發展歷程,從而達到人物形象的立體化效果。例:我的鼻樑上沁出了汗珠,結構的內容包括層次和段落、過渡和照應、開頭和結尾三大方面。層次是從總體上安排文章思想內容的次序,展開文章結構和步驟,是表示意義的結構單位;段落是作者在文章中設置的、以段首空格形式自成起迄、相對獨立的結構單位。段落要保持段意單一性、內容要完整、長短要適度。過渡是指段落之間、層次之間的銜接形式或手段。常用的過渡方式有:用關聯詞語,用過渡名,用過渡段。,只覺手心裡呼呼地往外冒汗,手心裡的汗在褲子上怎麼蹭也蹭不幹,心也砰砰地跳得厲害。快了,老師快走到我這里了,此刻,我已不敢抬頭。張宏昊,作業做完了嗎?老師笑眯眯地望著我。剎時,同學們琅琅的讀書聲已從我耳邊消失,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渾身觸電一般嘭地站了起來,倒把老師嚇了一跳,老師示意我坐下,嗯,嗯……,我應著,天哪,我該怎麼辦?此時如果有人看我的臉,我的臉上肯定是通紅通紅的,我感覺臉在發燒。我低著頭,不敢看老師。上帝啊,我以後一定好好學習,絕對痛改前非,只求老師這次別檢查我的作業。就這樣,不知過了多久,我抬起頭,發現老師已經走了,低頭看時,手中的作業本早已被我的汗水浸濕了!我也長舒了一口氣,可內疚又襲上了我的心頭,唉,在老師眼中一貫聽話的我竟也盜用了老師的信任,但同時也暗暗發誓,絕對不會有下次!這一段精彩的心理刻畫,成功之處就在於運用了神態描寫,如沁出了汗珠、通紅的臉、長舒了口氣,多感覺(聽覺、觸覺)多層次(老師過來前、老師過來時、老師走過後)地表達了作者緊張、僥幸而後又陷入矛盾的多重心理。3、夢境則是作者完全脫離了現實社會,進入夢境而傳達一種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意念。人在夢中實現了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實現的願望。但這也更能反映作者現實中迫切的心理活動。夢境也是一種幻覺,但完全凌越在幻覺之上。如魏巍《我的老師》的夢中尋師一段:在一個夏季的夜裡,席子鋪在當屋,旁邊燃著蚊香,我睡熟了。不知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裡的什麼時辰,我忽然爬起來,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親喊住我:
〔小學生作文心理描寫〕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㈡ 小學生年級心理描寫傷心的作文有哪些
每次從他身上邊走過,我心中總是不由自主地湧出一陣陣暖流。
每天我上學的時候,他的三輪車早已在那裡了,他在默默地工作。雷鋒說,世界上最光榮的事——勞動,世界上最光榮的人——勞動者。他是一位勞動者,他每天都在做最光榮的事。他是一位清潔工。
他40多歲,有點瘦,個子很高。他的樣子很慈祥,手中總是拿這一把笤帚。
他是保衛地球的「戰士」,三輪車是他的坐騎,笤帚是他的武器,他把他的敵人——垃圾一一清除。他又是醫治地球的「醫生」,把路上各種對地球環境有害的「毒素」用「手術刀」——笤帚毫不留情地消滅。他還是個魔術師,把街上的垃圾用魔法變沒,讓路上乾乾凈凈,一塵不染。
他有時頂著炎炎烈日,有時冒著鵝毛大雪,卻都是一絲不苟、默默無聞地工作。他負責我家宿舍門口的馬路很長時間了,我從沒看見過他開口說話,只看見他用強有力的手把堆滿垃圾的馬路掃過一遍又一遍。他雙手總是握著笤帚,用力地在地上勾劃出一個個半圓。
那天,下起了大雨,我上學有些晚,下樓之後,我發現他不在。向遠處一看,我才發現他顯眼的黃制服正在雨中搖擺。他沒打傘,也沒穿雨衣,正在揮舞著笤帚,掃起地上一團團被雨打濕的垃圾。他在雨中穿梭,走過的地方全部煥然一新。
我雖然不認識他,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一舉一動與他高大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田上。
㈢ 中小學生作文如何描寫心理活動
那天,要數學考試。離考試還有五分鍾的時候,我再一次檢查我的文具盒,看看文具准備好了沒。中性筆,好好地躺在文具盒中;鉛筆,乖乖地趴在文具盒裡內;橡皮,安靜地坐在文具盒裡;尺子,咦?尺子跑哪去了?我再一次檢查,嘴裡還喃喃自語「中性筆,鉛筆,橡皮……」還是不見尺子。我看了看錶,糟了,快上課了,怎麼辦?怎麼辦呢?我著急地看了看旁邊的同學,心裡想「要是有人可以幫幫我就好了」----可是沒有,周圍的同學都在認真地准備著東西,只有我,在焦急地東張西望,六神無主的我心裡想有一隻調皮的小兔子在嘭嘭直跳,我心想「昨天晚上還在呀,現在怎麼沒了呢?難道它長翅膀飛了?那我考試怎麼辦?這次百分之八十的題目都要用上尺子,我該怎麼辦?向同學借?可是每個同學也都只帶了一把呀!我越想越著急。」
就在這時,楊詩祺看見我的樣子,便跑過來關心地問:「韋禕然,你怎麼了?」我著急地說:「我的尺子不見了,怎麼辦,要是現在去買肯定來不及,更何況我又沒帶錢,更不要說回家拿了。怎麼辦呀……」她聽完以後說:「原來是這么回事呀,這好辦,交給我吧。」她說完回到自己座位上,把一把嶄新的尺子「啪」得一聲掰成了兩半,我當時就愣了,傻傻地望著她,她看我傻愣在那,「撲哧」一聲笑了,說:「還愣在那干什麼?快拿著呀!」說著,便把手中的一截斷尺子伸向了我,她看我還傻傻地看著她,便把我的手攤開,把尺子放在我的手心,我終於醒了過來,半晌,才說出一句話:「你這是干什麼?」她笑著說:「『斷尺救人』唄」……就在這時,上課鈴聲響了起來……
事後,我一直珍藏著這把斷尺,直到永遠……
昨天晚上,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媽媽終於決定要去理發店那裡去扎耳眼.我一聽高興的一蹦三尺高,急忙拉著媽媽的手,開心的陪著媽媽去理發店扎耳眼.一路上是飛奔著去的因為我生怕媽媽反悔.
到了理發店,我的心七上八下的,生怕發生什麼意外.只見理發店的阿姨先用酒精把要扎眼的地方消毒,然後用黑筆畫上准確的位置,接著把用來扎眼的激光槍消毒,並往裡面放上一個五瓣的花形小耳釘,又把激光槍口對准媽媽耳朵的點,我馬上用手捂住了...眼睛.最後阿姨用手輕輕扣動板機,耳釘便穿透了媽媽的耳垂,我的心顫動了一下,好像那一槍不是穿在媽媽的耳朵上,而是穿在我的耳朵上.真是神了一點血也沒有流就穿上了,我好生的奇怪.接著阿姨又用同樣的辦法去扎另一個耳朵,不過這次釘耳釘的搶卻卡在了媽媽的耳朵上,阿姨試用不同的角度想撥弄下來可都不行.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一步來到了媽媽跟前,抓住了媽媽的手.我看到媽媽的臉上有了一層密密的汗珠,阿姨也沒有了先前的談笑風聲,臉紅紅的,急躁的情緒不難看出.我真有點後悔為什麼催促媽媽來扎這個耳眼,如果......我不敢往下想了.還了好一會槍弄下來了,媽媽和阿姨同時嘆了口氣,真是嚇死人了.
現在有的人為了美忙於美容,扎耳眼,拉眼皮還有的整容做手術,但可不要象我和媽媽這樣盲目,如果出現大的後果可後悔一生啊.
㈣ 小學作文人物心理描寫的方法
人物描寫常用方法:
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活動描寫。
①外貌描寫是指對人的容貌(臉型、五官)
、衣飾、身體形態、姿勢、風度方面的描寫。
②語言描寫,是通過個性化的人物語言來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③動作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
④神態描寫也就是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態是隨著情感的變化發生變化的面部表情,而外貌相
對穩定,指容貌、服飾、姿態……
⑤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裡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等)
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
㈤ 心理描寫的作文
①天陰沉沉的,不抄時刮來陣陣冷風。風襲刮到我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了寒顫。
語文課開始了,老師要把批好的試卷發下來。教室里靜悄悄的,只聽見「沙沙」的發試卷的聲音,「嘩啦!」我的心隨之猛跳了一下,一個同學不小心把書碰到地下。同桌的試卷已發下來了,72分,看著同桌哭喪的臉,我不由得心裡直打鼓,我緊張得要命,怕自己考砸了。
試卷終於落到我的桌子上了。它反躺著,靜默著。②我不停地在心裡念叨:「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聽錄音機,不看電視,不打游戲機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著打游戲機,考試前一天還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個小時的電視。老師啊,發發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後上課一定好好聽講,千萬別讓我不及格啊!」我用有點顫抖的手去掀試卷,一個鮮紅的「4」字映入我的眼簾,我的手一抖,試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試卷底下,用力一翻,隨著「啪」的一聲,我看到了我的分數——48,可憐的「48」,我「唉」的一聲便癱在了桌上。
③我彷彿看到了老師滿面的怒容,彷彿聽到了父母悲傷的嘆息聲和旁人的嘲笑聲。我是多麼的懊悔,多麼的傷心啊
希望可以幫到你
㈥ 小學心理健康的作文怎麼寫
小學當中的話,其實心理健康的話最好的方法還是應該去教育為主才是最重要的。一般來說,
㈦ 關於小學生心理作文
1:前言 2:小學生作文心理模型及作文教學模式研究(2) 3:小學生作文心理模型及作文教學模式研究(3) 4:小學生作文心理模型及作文教學模式研究(4) 5:小學生作文心理模型及作文教學模式研究(5) 6:小學生作文心理模型及作文教學模式研究(6) 7:小學生作文心理模型及作文教學模式研究(7)
一、當前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學生作文的過程是一種復雜的心理過程,它涉及注意、感知、記憶、想像、思維、情緒等多種心理活動.學生寫作能力的形成不僅要有觀察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作基礎,而且還需要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因為審題、選材、布局、謀篇乃至用詞、造句和修辭能力都是主要通過閱讀獲得的.所以作文既是對學生進行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又是對學生進行多種心理活動的綜合訓練.寫作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是學生認知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具體體現,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因而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多年來,在中小學作文教學領域廣大教師付出了辛勤的勞動,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涌現了以斯霞、霍懋征、於漪、魏書生等人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的中小學語文教學專家,他們為中小學的作文教學改革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由於我國基礎教育戰線多年來受傳統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的影響較深,加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長期統治我國中小學課堂,因此從總體上看,我國當前中小學的作文教學(特別是小學作文教學)還不盡如人意,有些地方存在的問題還相當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2][3][4]。
1.重「知」輕「能」
傳統的小學作文教學一般是以寫作知識為綱,其教學內容是根據國家教委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關於「小學以學寫記敘文為主,也要學寫常用的應用文」以及「低年級著重練習寫話……中年級著重練習寫片斷……高年級著重練習寫成篇作文」的要求,圍繞看圖寫話、片斷練習、簡單記敘文和常用應用文等四個方面來安排.在看圖寫話中有看單幅圖和看多幅圖之分;在片斷習作中有寫景、記事、狀物等多種不同片斷的練習及範例;在簡單記敘文中有人物刻畫、事件敘述和活動場面描寫等方法介紹及範文;在常用應用文中則包括「通知」、「日記」、「書信」、「讀書筆記」、「會議記錄」、……等多種不同應用文體的書寫格式及示例.
顯然,這樣安排作文教學內容有較強的系統性、邏輯性,對於發揮教師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也比較有利,但是存在一個根本性的缺陷——把寫作能力僅僅看成是一種只與寫作知識有關的、操縱文字元號的能力,而不是與多種心理活動密切相關的綜合能力.因此這種作文教學只強調教師應如何結合範文或範例向學生傳授寫作知識(教學的重點是寫作知識),而忽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如何加強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訓練(這種綜合訓練是指,不僅要進行與字、詞、句、篇以及寫作知識有關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訓練,更要進行與寫作過程中的認知活動有關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的訓練).事實上,在國家教委頒布的「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除了上面提到的關於學寫記敘文和應用文的要求以外,也同時提出:「作文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這兩方面的能力從一年級就要注意培養。」顯然,這種只重「知識」(而且只是寫作知識)輕視「能力」的教學內容安排既不符合小學生作文的心理過程也不符合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
2.重「外」輕「內」
與上述以寫作知識為綱的作文教學內容相適應,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是以老師講授為主,按照不同的文體類型、描述對象和表現手法結合範文進行分析.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對範文進行認真的模仿與記憶,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模仿練習(即多次重復性的「外部刺激」)強化學生對詞、句及其間聯系的記憶與理解,讓學生記住更多的單詞、句型及其應用環境,最終使學習者形成對語詞應用能力的熟練掌握.這種教學方法實際上是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強化」方法在作文教學中的體現,其最終目的是通過這種強化訓練使學生形成一種對文字元號的自動化操作能力.這種行為主義的訓練方法無疑對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的詞彙和句型是有好處的,例如,在這種教學中經常使用的詞彙和句型替換練習就能在這方面起明顯的作用.但是由於寫作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它涉及個體的多種心理活動.一個人的寫作能力、寫作水平不僅與他掌握的詞語數量、句型結構有關,更取決於作者的觀察能力、情感態度、思維品質和價值取向等多種內在因素.因此,只注重外部刺激,只強調對個體「外顯行為」進行強化,而不考慮個體「內在因素」的行為主義訓練方法,雖然對於固定的行為聯系即固定的操作模式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一旦條件改變,習慣於範文模式,即習慣於模仿和套用現成詞語、現成語言環境的學生就會感到無所適從.顯然,對於要求高度發揮學生思維的創造性、敏捷性、靈活性與批判性的作文活動來說,這種只重「外」不重「內」的教學方法是難以勝任的.
3.重「寫」輕「說」
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裡面有個『語』字。如何聽他人的話,如何更好的說自己的話,正是語文教師應該教會學生的.」小語教學法專家高惠瑩教授也曾指出:「作文應包括口頭作文和書面作文.培養學生作文的能力,具體地說即教兒童學會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通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語文的含義本來就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結合,口頭表達謂之「語」,書面表達謂之「文」,合起來才是「語文」.而我國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卻往往是只重視「文」不重視「語」,只重視「寫」而輕視「說」,注意讓學生多寫、多練(多寫日記,多練片斷習作,多練命題作文)卻很少讓學生在課堂上說。造成很多學生不敢說話、不會說話,甚至一張口就面紅耳赤,結結巴巴。須知說話和寫文章雖然不同(前者比較形象、隨意,不太嚴密;後者比較嚴謹、規范、有邏輯性),但二者又有密切聯系。從信息加工過程看「說」和「寫」二者均屬於信息輸出(「聽」、「讀」則屬於信息輸入),都是個體的思想、觀點或情感的表達,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為了使表達的內容准確、清楚,不論是說話還是寫文章,在開始之前都要有一個構思過程—確定表達的中心意思、選擇恰當的詞語和考慮敘述的先後順序等等.由於說話要求隨機應變、見機行事並要立即作出反應,因此經常鍛煉說話,提高說話能力,可以為寫文章打下良好基礎。重「寫」輕「說」的做法不僅影響學生口頭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也影響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大凡口才好者,文思必然敏捷,思路必定清晰;反之,文章寫得好的人,盡管口齒未必伶俐,但觀點一定明確,表達必定清楚,絕不會有邏輯混亂的情況發生.因此「說」和「寫」在作文教學中完全可以統一起來,相輔相成,彼此促進。那種把「說」、「寫」對立起來的作法是沒有道理的,是違反作文教學規律的。
4.重「理」輕「情」
這里所說的「理」是指「理論」、「理性」,「情」指「情感」.所謂重「理」輕「情」是指在作文教學中偏重有關寫作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忽視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例如講記敘文主要圍繞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六要素加以介紹,並通過教材中的一篇篇範文加以印證和說明;講應用文則強調「標題、稱呼、正文、祝頌、署名和日期」等六個部分和各種應用文的固定格式,也是通過一篇篇範文來詳加印證和說明.這些理論知識固然都是必不可少、應當介紹的,問題是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和自然科學中的課文不一樣,它不是直接通過說理來教育人,而是通過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作者的情感來感染人,使人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啟發,受到教育。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作者的情感除了通過課文內容本身直接傳遞給學生以外,還要靠教師的語言、表情和動作來傳達,對於小學低、中年級學生來說,教師的情感傳遞作用尤其重要.有時教師的表情、動作(是一種無聲語言,也叫體態語言)比有聲語言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因此我們絕不應忽視作文教學中情感因素的作用,除了「曉之以理」還要「動之以情」,將「理」溶於「情」之中,才能使學生興趣盎然,樂於接受.否則只重理不重情,乾巴巴地講幾大要素和文章的體裁、格式,只能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產生厭煩情緒,達不到學習、掌握寫作知識的目的.另外,「作文」作為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過程,總是要受作者情感的支配,不僅文學作品是如此,就是以寫景、敘事、狀物和寫人為主要內容的記敘文也一樣.不注意激發學生的情感,不注意引導學生滿腔熱情去注意、去觀察周圍的生活,去熱愛、去體驗周圍的事物,只把作文簡單地看成是一種詞語運用技巧,那麼,學生只能寫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毫無個性特徵、毫無感情色彩的文章.這種文章盡管文句可能通順,結構也還合理,但卻不能打動任何人,即不可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5. 重「文」輕「境」
傳統作文教學還有一個通病就是重視對範文從「文字」內容進行講解,而忽視對範文所描述「情境」的創設.例如不少語文老師對於範文都是按照作者生平、時代背景、段落大意、內容分析、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六大塊進行講解.篇篇如此,滿堂灌,公式化教學。不能利用創設情境、環境烘托所帶來的真實氣氛去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因而難以喚起學生寫作的激情,難以展開學生想像的翅膀.把本來是最富有情趣、最豐富多采、最生動活潑的作文課,變成照本宣科、抽象乏味、死氣沉沉的「填鴨」課.在命題作文的教學中,既不考慮盡量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不考慮學生的情感世界,也不創設與題意有關的真實情境,使學生面對題目無從下手,逐漸對作文失去信心,甚至造成逆反心理,不願上作文課,害怕寫作文.反之,如果情境創設得好,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們濃厚的興趣;還可觸發豐富的聯想,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並自然地引發學生想要表達、想要寫作的慾望,從而逐漸地喜歡上作文課.可見創設情境是作文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