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生寫錯別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一)學生自己的原因
1.感知字形的能力低。
小學生觀察事物比較籠統,感知字形的能力很低,識字時只能記住字的粗略輪廓,因此常常對相似或相近的字產生感知失真,甚至張冠李戴。比如,他們往往會將「士兵」的「士」寫成「土」,將「自己」的「己」寫成「已」,將「到處」的「處」寫成「外」,等等。
2.意志薄弱。
小學生自控能力不強,意志薄弱,這是他們常寫錯別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十分有限,讓他們將注意力長時間地集中在無趣的寫字練習上是很難的。有些學生寫字時往往只注意把字寫對而不注意筆順,因此很難掌握字的結構和形態,當然就會常寫錯別字。還有一些學生做作業時有意無意地比速度,寫完作業又不檢查,當然也會寫出許多錯別字。
3.習慣不好。
學過的知識必須不斷復習才能得到有效鞏固。一些學生學會生字後從不進行復習,做作業時出現遺忘又不去認真分析或查閱工具書,這也是學生寫錯別字的一大原因。
(二)漢字的原因
漢字結構復雜,僅造字法就有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等,且有很多字是形近字和同音字。小學階段的識字量很大,再加上形近、同音、多義等復雜情況,因此小學生稍不留神就會寫錯別字。
(三)教師的原因
識字教學是寫字教學的基礎,小學生沒有全面掌握字的音、形、義是他們寫錯別字的根源。這就要求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必須根據字的特點和構字規律把字的音、形、義緊密結合起來。但是,日常教學中,有些教師往往是重視句、段、篇的教學,而忽視識字教學,這也是導致學生寫錯別字的一大原因。
Ⅱ 小學生常見錯別字
1.「安裝」不要寫成「按裝」。<br>
2.沒有「安祥」這個寫法。「安詳」不能寫作「安祥」。「翔實」與「詳實」可通用,提倡用「翔實」。<br>
3.「艾滋病」不要寫成「愛滋病」。<br>
4.「按部就班」不能寫作「按步就班」。「三部曲」不要寫作「三步曲」。<br>
5.「黯然」不能寫作「暗然」。<br>
6.現在多用「人才」,不用「人材」。 <br>
7.「報道」與「報導」讀音不同,現在提倡用「報道」。<br>
8.「爆發」與「暴發」。「爆發」指因爆炸而發生,如「火山爆發」;「暴發」多用於山洪、大水、疾病等。另,在用於社會事物時,「爆發」指像爆炸一樣突然發生,多用於抽象事物,如革命、起義、運動等,又用於表示力量、情緒等。「暴發」指突然得勢或發財,多含貶義。<br>
9.「必須」與「必需」。「必須」的意思是一定要,通常用來修飾其他表示動作行為的詞語,如「必須努力學習」。「必需」的意思是一定得有,後面多跟表示事物名稱的詞,可以單用,也可構成「必需品」等詞。<br>
10.「辨」與「辯」。與言辭有關的,一般用「辯」。但「辨誣」也可寫作「辯誣」,「辨白」也可寫作「辯白」,「辨正」也可寫作「辯正」。「辯證」作為「辨析考證」時也可作「辨證」;但在中醫中用作「辨別癥候」時不能寫作「辯證」。<br>
11.「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顯示出來;「標明」指做出記號或寫出文字。<br>
12.表示確定數目的名詞,後面不能加「們」字,如不能說「三個孩子們」;但名詞前的數量短語是不確定的數目,可以加「們」字,如可以說「全體同志們」「那些孩子們」「諸位先生們」。<br>
13.「表率」一般不寫作「表帥」。在用作動詞時,「統率」也可寫作「統帥」,但提倡用「統率」。<br>
14.「不盡如人意」不能寫作「不盡人意」。<br>
15.「布署」不是一個詞,它是「部署」的誤寫。<br>
16.「賓士」的「馳」不要寫作「鬆弛」的「弛」。<br>
17.「倍受」與「備受」。「倍」指加倍,也指更加、格外的意思,「倍增」是指成倍增長,如「信心倍增」「倍感親切」「倍思親」。「備」是表示完全,如「艱苦備嘗」、「關懷備至」、「備受歡迎」、「備受青睞」。<br>
18.「練習簿」不能寫作「練習薄」。<br>
19.「長年累月」不能寫作「常年累月」。<br>
20.「差強人意」的「差」是指大略、稍微,這個詞是指大體使人滿意,不要誤用為表示「不合主觀意願」。<br>
21.「彩」與「采」。一般來說,在表形的詞中用「彩」,如「精彩」「剪綵」「綵排」;在表示抽象意義時用「采」,如「神采」「光采」「興高采烈」。<br>
22.「竄改」是指改動、刪改,被竄改的往往是具體的書面材料如成語、文件、古書等。「篡改」是指用作偽的手段改動和曲解真實的、正確的東西,被篡改的往往是抽象的東西。<br>
23.「訂」和「定」。「訂」大多指經過商討而訂下,商討的成分很大,有的不是最後確定,如合同、條約、規章等用「制訂」。如果是可以確定而且確定了的,用「定」。「制訂發展規劃」,這個規劃制訂後可以不是確定了的;「制定發展規劃」,這個規劃制定後是確定了的。「協定」雖然如同「條約」,但是用「定」。<br>
24.「度」與「渡」。「度」是指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渡」是後生的字。在使用中,用於與時間相關的意義時,一般用「度」,如「度過這段時光」「歡度國慶」「虛度年華」「度過暑假」;用於與空間相關的意義時,用「渡」。如用於有人為因素的意義,用「渡」;沒有人為的因素,則用「度」。「渡過難關」「過渡時期」的「渡」有「由此到彼」的引申義,帶有比喻的性質,所以用「渡」。「度汛」,沒有人為的因素,所以用「度」。<br>
25.按1986年重新發表的《簡化字總表》的調整,「疊」不再作為「迭」的繁體字處理,「重疊」、「疊床架屋」、「峰巒疊翠」的「疊」不能寫作「迭」。「高潮迭起」的「迭」不要寫作「疊」。<br>
26.「蜂擁」不能寫作「蜂湧」。<br>
27.「分」與「份」。由於「身份證」在實踐中使用頻率較大,《現代漢語詞典》按約定俗成的原則,收入了「身份」這個並不符合字義的詞。但與此同義的「本分」、「緣分」、「成分」等仍用「分」。「縣份」、「省份」、「年份」、「月份」用「份」不用「分」。「分量」一般不寫作「份量」。<br>
28.「膚淺」與「浮淺」意義側重點不一樣,「膚淺」強調不深入、不深刻,止於表面,多與表示人的認識活動的詞語搭配,比「浮淺」常用。「浮淺」則強調淺薄、輕浮,重在表示缺乏某種知識、修養。<br>
29.「扶養」與「撫養」。「扶養」的對象既可以是長輩,也可以是晚輩。「撫養」的對象多是晚輩。<br>
30.「復」與「覆」。原《簡化字總表》把「覆」簡化為「復」。1986年重新發表的《簡化字總表》恢復了「覆」的規範字資格,凡有「遮蓋」、「翻轉過來」意思的詞語都用「覆」,如「覆蓋」、「覆滅」等,不用「復」。<br>
31.對字畫習慣用「幅」,但對聯因為成雙,只能用「副」。用於臉部表情,用「一副笑臉」。表示中葯時,用「一副葯」或「一付葯」,但更常見的用法是「一服葯」。<br>
32.「伏法」是指罪犯被執行死刑,不是指服刑。<br>
33.「竿」與「桿」。「竿」指竹竿,所組詞彙與竹子原料有關。「釣竿」已很少用竹子做,但仍沿用「竿」字。「稈」是指某些植物的莖,「秸稈」「麥稈」不要寫作「秸桿」「麥桿」。<br>
34.「岡」與「崗」。「岡」指較低而平的山脊,構詞有「山岡」「井岡山」「黃岡」「雲岡石窟」。表示崗位、崗哨要用「崗」。但也有的地方土坡、不高的山也用「崗」,如「黃土崗」。 <br>
35.「功夫」與「工夫」。經常通用,但是,在表示佔用的時間或空閑時,習慣用「工夫」。表示工作、學習所花的精力時間時,表示本領和造詣等義項時,習慣用「功夫」。<br>
36.「觀摩」與「觀摹」。「觀摹」指照樣子寫畫,特指用薄紙蒙在原字或原畫上寫或畫。「觀摩」則是指切磋、研究的意思。「觀摩大會」等不要誤用「觀摹」。<br>
37.「該工廠」、「該學校」的「該」,是舊時的公文用語,現代的公文已很少用,發稿中提倡使用「這個工廠」、「那所學校」的寫法。<br>
38.「貫穿」與「貫串」。有時可通用,但「貫串」大多用於較抽象的事物,「貫穿」不僅用於較抽象的事物,還能用於較具體的事物。「貫穿」用得更多一些。<br>
39.「國是」與「國事」。「國是」的「是」,有「正確」的意思,使用范圍比較窄,如「共商國是」。「國事」指國家的大事、政事,在句子中可用作定語,如「國事訪問」;也可作賓語,如「關心國事」。<br>
40.「暄」指陽光溫暖,「寒暄」是指見面時說冷暖一類的應酬話。「寒暄」不能寫作「寒喧」。<br>
41.「騖」是指縱橫賓士,也指追求。「鶩」是指鴨子。「好高騖遠」「趨之若鶩」中的「騖」「鶩」不是相同的字。<br>
42.「合龍」與「合攏」。「合龍」特指修築堤壩或橋梁等,因為施工中的橋梁或堤壩的中間一段稱作「龍口」,所以這種接合工作叫「合龍」。「合攏」可指堤壩、橋梁以外一般事物的閉合。<br>
43.「宏大」與「洪大」。「洪大」一般指聲音和具體的情狀,如「鍾聲洪大」「水勢洪大」。「弘揚」也可寫作「宏揚」,但一般提倡用「弘揚」。<br>
44.「候」與「侯」。「侯」字只有兩個義項:(1)姓;(2)古代貴族的一種爵位,如「諸侯」「封侯」。除此之外一般都用「候」。<br>
45.「筆畫」與「筆劃」。用於文字、一筆等義項時,可以通用,但習慣上用「筆畫」。凡是指用手、腳或物做出某種動作時,一般用「畫」字,如「畫十字」「指天畫地」「指手畫腳」。<br>
46.「化妝」與「化裝」。「化妝」一般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麗,也有「美化」的比喻義。「化裝」一般指演員為扮演角色而加以修飾。<br>
47.「會合」與「匯合」。都表示聚集,但「會合」含有一些相會、見面的意思,如「兩軍會合」。「匯合」沒有相會、見面的意思,而且多用於水流聚集或類似的喻義。<br>
48.「薈萃」不要寫作「薈翠」。<br>
49.「竟然」不要寫作「競然」。<br>
50.「竣工」不要寫作「峻工」。<br>
51.「一年之計在於春」不要寫作「一年之季在於春」。<br>
52.「簡朴」與「儉朴」。「儉朴」只指生活方面。「簡朴」除了指生活方面外,還指語言、文筆。<br>
53.「接合」與「結合」。「接合」所用的對象比較具體,如「城鄉接合部」;「結合」比較抽象,如「理論結合實際」。「接合」的各部分基本上還是各自獨立的,只是相接觸的部分連在一起,「結合」的各部分合成整體,是相互融合的。<br>
54.「截止」與「截至」。不能說「截止今天」,而應說「截止到今天」或「截至今天」。<br>
55.「界限」與「界線」。「界限」主要用於抽象事物,表示限度、盡頭。「界線」主要用於具體事物。<br>
56.「決不」與「絕不」。「決不」含有決心、決定的意思;「絕不」則含有「絕對」的意思。<br>
57.「即」與「既」。「即」指「靠近」的意思,如「可望而不可即」;也有「就」的意思,如「一觸即跳」;「即使」的「即」有假設的意思。「既」指已經達到、已經過去。<br>
58.「記」與「紀」。「紀實」是指記錄事實,也指記錄真實情況的文字(多用於標題),一般不寫作「記實」。「紀行」不寫作「記行」。「紀念」「紀要」也可寫作「記念」「記要」,但一般提倡寫作「紀念」「紀要」。「記錄」「紀錄片」也可寫作「紀錄」「記錄片」,但「記錄」「紀錄片」是提倡的寫法。<br>
59.「忌妒」和「嫉妒」是同義詞,現在常說常用的是「忌妒」。<br>
60.「傢具」不能寫成「傢俱」。 <br>
61.「請柬」「柬貼」的「柬」不寫作「簡」。<br>
62.「精簡」一般不寫作「精減」。<br>
63.對「空穴來風」,有的詞典解釋為有根據、事出有因;有的則說是表示子虛烏有、沒有根據;有的詞典乾脆把兩種相反的解釋一並列出。《現代漢語成語規范詞典》編輯組通過對《人民日報》十幾年來使用這個成語的實例分析,發現當代使用「空穴來風」表示「事出有因」的還未遇到,因此只取了「沒有根據」這一個義項。<br>
64.「厲害」與「利害」。「利害」主要指利益、損害等意思,不要把「這個人很厲害」寫成「利害」。<br>
65.「再接再厲」的「厲」不要寫作「勵」。<br>
66.「倆」是「兩」、「個」兩字的合音詞,「倆」字後面不能再接「個」或其他量詞。<br>
67.「連」和「聯」。「連」側重相接,「聯」側重相合。「連日」、「連續」、「連接」、「牽連」的「連」不能寫作「聯」;「聯合」、「聯邦」、「聯歡」、「對聯」、「三聯單」的「聯」不能寫作「連」。<br>
68.「瞭望」不能寫作「瞭望」。<br>
69.「零」和「另」。「零件」、「零售」、「零散」、「零碎」的「零」不要簡化寫成「另」。<br>
70.「啰」與「羅」。按國家語委1986年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的說明,「啰嗦」的「啰」不要簡化寫成「羅」。<br>
71.「練」與「煉」。「練」字與絲有關,如「簡練」「洗練」是指文字像白綢子一樣干凈、沒有雜物。「煉」與火、加熱有關,如「修煉」原來與煉丹有關。「練字」是練習的意思,「煉字」是指用心思琢磨用字。「精練」指文字簡潔,「精煉」有精心提煉的意思。「體育鍛煉」不能寫作「練」。<br>
72.「瀾」與「斕」。「波瀾」不能寫作「波斕」。<br>
73.「邁」是「英里」的音譯詞,不是指公里。<br>
74.「謎團」不要寫作「迷團」。<br>
75.「哈密瓜」是因「哈密」地名而得名,不要因為它如蜜一樣甜而誤寫作「哈蜜瓜」。<br>
76.成語「明日黃花」出自蘇軾重陽節寫的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說菊花明天就要過節令了,要珍惜今天的相逢。這里的「明日」是相對寫詩的「今日」而言。後來,「明日黃花」所指范圍擴大,用它來比喻過時的事物。「昨日黃花」是杜撰的詞語,不宜使用。<br>
77.郵政用途的「明信片」,不要寫作「名信片」。人與人互相介紹用的「名片」,不要寫作「明片」。「明星」不要寫作「名星」。<br>
78.「哪裡有困難就去哪裡」中的「哪」不要寫作「那」。<br>
79.「您」字後面,不能加「們」字,但可以加上數量詞,如「您二位」「您三位」。 <br>
80.「年輕力壯」不要用「青」;「年青有為」不要用「輕」,「年輕人」不要用「青」。<br>
81.「偶爾」不能寫作「偶而」。<br>
82.「砂」和「沙」意思相同,但在「砂布」「砂紙」「砂輪」「砂岩」等詞中,通常寫成「砂」。<br>
83.面向公眾說明某項事情的文字,應該用「啟事」,如「招領啟事」。<br>
84.「起用」與「啟用」。「起用」多用於與人有關,如「起用一代新人」;「啟用」一般用於與物有關,如「新船閘啟用」。<br>
85.「權力」與「權利」。「權力」是指地位和職責帶來的控制力量;「權利」有與「義務」相對的意義,如「著作權」「選舉權」。<br>
86.「氣」與「汽」。凡與自然狀態下的各種氣體有關的詞語,一般用「氣」。凡與非自然狀態下的各種氣體有關的詞語,一般用「汽」。液體變成氣體叫「汽化」,不能寫作「氣化」。「氣化」是中醫學的專門術語,指人體三焦之氣的運行變化。「蒸汽」指水蒸氣,「蒸氣」指的是液體或固體因蒸發、沸騰或升華而變成的氣體,如「水蒸氣」。 「暖氣」指把蒸汽或熱水通過管道輸送到建築物內的散熱器中,散出熱氣,使室溫增高。「汽暖」則是指上述供暖方式。<br>
把煤氣壓縮成液體,稱「液化氣」;「汽水」「汽酒」卻用「汽」。這幾種情形,不很合字的本義,但因為人們使用中約定俗成而定型的。<br>
87.「鄉土情結」「文學情結」的「情結」不要寫作「情節」。「情結」是指內心的情感糾葛,一般用在人身上;「情節」是指故事的發生、演變和經過,一般用於事情。<br>
88.「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星名,即心宿,每年農歷五月間黃昏時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後,漸漸偏西,這時暑熱開始減退。這個成語專指天氣快涼了,不要誤用它來表示「暑熱難熬」。<br>
89.「熔」、「融」和「溶」。「熔」指固體受熱變成液體,「融」特指冰雪等受熱變成液體,「溶」是指物質在液體里化開。<br>
90.「擅長」不要寫作「善長」。<br>
91.「生」與「身」。「終生」多指事業,如「終生當醫生」;「終身」多指切身的事,如「終身受益」。「親生」指有生育關系的,如「親生子女」;「親身」指自己,如「親身經歷」。「出生」指生下來,如「出生於1995年」;「出身」指個人早期的經歷和身份,如「出身農民家庭」。<br>
92.「事跡」不能誤寫作「事績」,沒有「事績」這個詞。<br>
93.「首當其沖」不是指「首要位置」「領頭作用」等意思,而是指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如:「洪水襲來,這個村首當其沖」是正確的,「在文化建設方面,北京首當其沖」這種寫法是錯誤的。<br>
94.「蒜薹」「菜薹」不要寫作「蒜苔」、「菜苔」。「苔」是指長在潮濕地方的一種隱花植物。「薹」字沒有簡化,「苔」字不是它的簡化字。 <br>
95.「樹立」與「豎立」。「樹立」是建立的意思,多指抽象的東西,如「樹立榜樣」。「豎立」多指具體的東西,如「豎立著紀念碑」。<br>
96.「誦讀」不能寫作「頌讀」。<br>
97.「授予」、「授於」的角度是不同的。向某某人或單位頒發某項獎勵和榮譽,用「授予」。<br>
98.表示寒冷天氣水氣凝結物或雲霧、雨滴在樹枝、電線上遇凍結成的冰晶「霧凇」、「雨凇」的「凇」字不要寫作「淞」。<br>
99.「趟水過河」的「趟」,不要寫作「蹚」。<br>
100.「通信」與「通訊」。不論採用何種手段傳遞信息,都叫「通信」。而「通訊」的意思,一是指利用電碼傳遞消息,如「通訊社」「通訊網」;二是指一種新聞體裁。「通訊員」指報刊、電台等約請為其經常寫作新聞報道的非專業人員;「通信員」指部隊、機關中傳送公文信件的人員。 <br>
101.「惟妙惟肖」這個成語也有人寫作「唯妙唯肖」「維妙維肖」。作為語氣助詞,「維」「惟」「唯」本可通用,但這個成語規范的寫法是「惟妙惟肖」。<br>
102.「位」作為量詞用於人時,含有敬意,因此,不能用於壞人、罪犯、敵對勢力等場合。同理,一般也不用於第一人稱,如「我們兩位來主持會議」的說法是不合適的。<br>
103.「誣蔑」與「污衊」。「誣」有「訁」旁,指用語言文字捏造事實損害別人名譽,如「造謠誣蔑」。「污」原指渾濁的水,後來泛指臟東西。如果說「污衊好人」,所指的重點不在於「捏造事實」,而在於使用「污辱性的言語」。「侮蔑」表示輕視、蔑視。<br>
104.沒有「無所是從」這個成語,「無所適從」不能寫作「無所是從」。<br>
105.「像」和「象」。據國家語委1986年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的說明,「像」不再作為「象」的繁體字處理,《現代漢語詞典》據此規定:「象……一樣」,現在應寫作「像……一樣」。<br>
「像」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製成的人或物的形象,如「畫像」「錄像」「偶像」「人像」「神像」「塑像」「圖像」「肖像」「綉像」「遺像」「影像」「攝像」等,都是人工做成的;「象」指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態、樣子,如「表象」「病象」「形象」「脈象」「氣象」「景象」「天象」等,都是自然表現出來的。<br>
「像」「象」「相」。這方面的用字,由於歷史形成的原因,比較亂。「照相機」用「相」;照出的東西用「像片」。「攝像機」「錄像機」用「像」。「假象」「真相」所用的字均不同。<br>
106.「笑眯眯」不能寫作「笑咪咪」。<br>
107.「泄」與「瀉」。「泄」是指氣體或液體從封閉的物體中流出,有漏出的意思,如「泄漏」、「泄洪」;也引申為透露、抒發的意思。「瀉」是指大量液體急速流動,也指情感等連續、強烈地表達。 <br>
108.「蕭瑟」「蕭條」不應寫作「肖瑟」「肖條」。<br>
109.「斜」和「邪」。「斜」指方位不正,「邪」多指行為、品德不正。<br>
110.「學歷」與「學力」。「學歷」一般指(在校)學習的經歷;「學力」一般指學習所達到的程度。<br>
111.「形」與「型」。「形」的本義指形體、形象,也可指形狀、樣子、實體,還可指表現、顯露,如「形影不離」「字形」「地形」「圖形」「圓形」「喜形於色」。「型」的本義是指鑄造器物的模子,引申出式樣、類型、楷模、法式的意思,如「新型」「型號」。「原形」是指原來的形狀,引申為本來的面目,如「原形畢露」。「原型」特指文藝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據的現實生活中的人。<br>
112.「醒悟」與「省悟」。「醒悟」多指在外界作用下覺醒過來,變得清楚。「省悟」的「省」有反省的意思,因此多指經過自省、內省、反省而明白、覺悟過來。<br>
113.「夜宵」、「元宵」不要寫作「夜霄」、「元霄」。<br>
114.「螢」一般用於「螢火蟲」。「熒屏」「熒光」不要寫作「螢屏」「螢光」。<br>
115.「樹陰」「林陰道」的「陰」可否寫作「蔭」,《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與《現代漢詞規範字典》的解釋不一。《規範字典》明確提出,「樹蔭」「林蔭道」應寫作「樹陰」「林陰道」。我們發稿中兩種寫法都應可以用,但同一篇稿件內以統一用法為宜。在「柳蔭街」「柳蔭公園」等固定地名中,只用「蔭」。<br>
116.「一起」與「一齊」。作為副詞用時,「一起」側重於表示空間上的「一同」「一塊兒」,如「一起去吃飯」;「一齊」側重於表示時間上的同時,如「一齊到達終點」「一齊鼓掌」。<br>
117.「帳」與「賬」。表示「財物出入的記載」和「債」的義項時,不能寫作「帳」,應寫作「賬目」「賬號」。<br>
118.「州」和「洲」。「州」一般用作行政單位。「洲」是指河流中的陸地,如「綠洲」「沙洲」;又是大陸及附近島嶼的統稱,如「亞洲」。「蘇州」「自治州」的「州」不要寫成「洲」。<br>
119.「燥」與「躁」。「燥」是指乾燥,「躁」指腳不安穩,指性急、不冷靜。「脾氣躁」「性子躁」用「躁」。<br>
120.「裝潢」與「裝璜」。「潢」是指顏色,「璜」是指一種玉。用於表示房屋裝修等,一般用「裝潢」。<br>
121.「住」和「駐」。「住」泛指居住,「駐」特指為執行公務而留住某地。<br>
122.「作」和「做」。表示動作行為意義的「作」、「做」的大致區別是:抽象意義詞語、書面詞語多寫作「作」,如「作文」、「作對」、「作罷」、「作怪」、「作戰」。具體東西的製造寫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飯」。「作為一個領導幹部」不能寫作「做為一個領導幹部」。「做賊心虛」不能寫作「作賊心虛」。「作貢獻」和「做貢獻」這兩種用法,目前並行於各種文字場合,但國家語委的漢語規范化專家們傾向於推薦使用「做貢獻」,原因是「貢獻」是具體的東西。<br>
123.「偵察」與「偵查」。「偵察」常用於軍事、作戰等方面,「偵查」常用於公安、檢察、司法等部門以及與破案有關的方面。「偵察」著重於察看,從觀察中來了解情況;「偵查」著重於調查,從檢查中來了解情況。<br>
124.「振」與「震」。「振動」主要指「動」。「震動」主要指「震」。「震驚」用「震」不用「振」。「振」還表示奮起的意思,如「振作」、「振興」、「振奮精神」。「震撼」不要寫作「震憾」。<br>
125.「增值」用於指資產時,不要寫作「增殖」。<br>
126.「諸」就是「之於」的意思,「公之於眾」不要寫作「公諸於眾」。<br>
127.「坐落」不要寫作「座落」。<br>
Ⅲ 如何解決小學生錯別字的幾條具體辦法
在小學學習階段,錯別字的出現呈現正態分布的態勢,即隨著年級的增高,識字量增大,錯別字漸漸增多,中年級即三年級達到頂峰,四五高年級又漸漸呈下降趨勢。 錯別字可以說是小學語文學習中的「常見病」、「疑難病」,基本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原因。 1.漢字本身的特點。 (1)結構復雜。漢字結構差別大,僅《新華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個漢字,不同的結構成分約有1000個筆畫之多。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00個常用字中,每個字平均有11畫之多,其中在17畫以上的字就有221個;每個字形體差異小,多一筆,少一筆,長一點,短一點,就成為不同的字或不成為字。例如:「未——末」,「酒——灑」。 (2)同音字多。在普通話中,有1000多個單音節同音字。如果不計聲調,漢字僅有418音節,每個音節平均有同音異形常用字733個,存在一字多音(調)、一音多字的現象。例如,「紀念——紀年」,「業績——業跡」等,都是因為音義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2.小學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確,辨析不準確。小學生的知覺還比較籠統,未形成精確的分化能力。如「荊棘」寫成「荊刺」,由於孩子空間知覺特別是左右方位知覺不完善,常常將字寫的左右顛倒。 (2)注意不穩定,粗心大意。學生的注意力還不穩定,往往容易被那些與學習無關的外部因素所吸引從而導致出現錯別字,但這些錯別字大多數在注意檢查的條件下自已能發現並糾正的。 (3)記憶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由於漢字的音和形分離,有時學生能夠讀出字音,卻記不清字形,於是有的學生進行似是而非的類推,從而造成錯誤,如「蘋」字上面的「艹」;結果把「蘋果」錯寫成「平果」,這類錯別字在連用的雙音節詞中經常出現。 (4)思維的定勢影響。定勢又稱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動的准備狀態,在識字過程中表現之一是,前一個字的字型影響後一個字。例如:批評——批抨,眼鏡——眼目竟。這種情況也出現在雙音節詞中。表現之二是先學的字影響後學的字。「一般」受「船」的影響寫成「一船 」。 費景湖先生曾經收集了小學生日記、作文、作業共18345篇,找出其中的錯字與別字,經過統計處理,得出重復出現50次以上的錯字有「步、真、念、睡、賴」等20個;別字重現40次以上的有「多——都,正——真,正——直,在——再,以——已,又——有,密——蜜,今——令」等15個。 上面我們對小學生錯別字形成的原因作了簡單的分析,下面我們將有針對性地指出解決小學生錯別字的幾條具體辦法。 對錯別字進行分析,目的在於「防患於未然」,著眼點應放在預防上,防重於糾。那麼,怎樣防止學生少寫或不寫錯別字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個方法。 1.根據字音特點記字形。 有些字字形相似容易混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字的聲母和韻母區別開來。如「今——令」,這兩類字容易混淆,但是只要記住聲母是「L」往往都可寫成「令」。例如:鈴、嶺、憐,那麼其餘的都寫成「今」。例如:「吟、念、貪」等。還有的字可用韻母來鑒別,如「舀——臽」很相似,韻母是「ɑo」應寫成「舀」,如 「稻、蹈、滔」,其餘的只能寫成「臽」,例如,「焰、陷」等。 2.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記字形。 漢字中的形聲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聲旁構成,而形旁、聲旁大都是原來就有的單字。如果孩子懂得漢字的構字規律,老師把形聲字的有關規律知識教給他們,別字就會大大減少。例如 「急躁」的「躁」和「乾燥」的「燥」字的區別:「躁」是足字旁,當人脾氣急躁時常要頓足跳腳的,而「燥」則是火字旁,火烤了當然要乾燥。又如,對一些字的偏旁,如果能說出其標義,理解其釋義,錯誤就會減少,例如:「冫」與「氵」常常混淆,我們要講清楚,凡用「兩點水」(冫)作偏旁的字,大都同冰有關系,如「凍、冷、凜、冽、凝」等,而用「三點水」(氵)作偏旁的字,大多同水有關系,如「江、河、湖、海、洪」等。 3.發揮想像記字形。 孩子的想像是豐富的,一個圓圈,他們可以認為它是一張嘴,一隻餅,一個球,甚至是男孩用手推的一個鐵環。因此,根據孩子對漢字的感知特點,對於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如在比較隱蔽的部位中的點、橫、鉤等,除用彩筆加以標明外,還可讓孩子合理地想像,使這個隱蔽的弱成分變成強刺激。如「鳥」字中的「點」像什麼?有的孩子說像一條吃到肚裡的蟲子,有的說像啄木鳥尖尖的嘴巴,還有的說像啄木鳥的心。又如「奶」字,有的孩子說「橫折折鉤」像奶奶的「駝背」,「撇」像她拄著的拐杖。有時,我們可以根據漢字的組成關系編順口溜,如「辛」,有位學生說:「媽媽是個營業員,每天立上十小時真辛苦。」這樣,他不會把「辛苦」寫成「幸苦」;又如「省」字,有位學生說:「到商店買東西,少用眼睛看,可以省下許多錢。」既生動有趣,又減少了孩子識記生字的心理活動過程,孩子記得牢,甚至終身難忘。 4.採用螺旋式復習法。 小學低年段的孩子還缺乏精細的分析能力,短時記憶占優勢。為了減少錯別字,
Ⅳ 小學生錯別字連篇,家長怎麼辦
一、提前預防錯誤的產生
一個字寫錯原因在於第一印象就是錯誤的,所以版在教孩子生字時,權把他容易寫錯的字採用有效的方法使他牢固掌握,提前預防寫錯別字。
1、打字謎。
例如:在教「夕」這個生字時,就讓孩子猜:多的一半。(夕);在教「揮」字時,就讓孩子猜:揮手告別。(軍)
2、編順口溜
例如:碧:王先生、白先生,一起坐在石頭上。蟬:一隻蟲子真孤單。國:一塊玉,真珍貴,一個框,四面圍。
3、根據字音特點記字形。
如「今———令」,只要記住聲母是「L」往往都可寫成「令」。如「舀———臽」,韻母是「ɑo」應寫成「舀」,如「稻、蹈、滔」,其餘的只能寫成「臽」,例如,「焰、陷」等。
4、根據意思記字。
例如「商」字,很多孩子會寫成「滴」字的一半,只要記住商量要有很多人參與,裡面有八張口,就不會寫錯了。
二、及時復習。
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
三、培養改錯意識。
不要告訴孩子這個錯別字該如何寫,只要圈出錯別字,提示這里出現了錯別字,要求他們自己找出並加以改正。
Ⅳ 淺談如何糾正小學生的錯別字
如何糾正小學生作業中的錯別字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正確使用漢字,不僅能更好地表情達意,也是一個人文化修養的象徵。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都深知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是培養小學生智能的重要途徑,課程目標中還規定小學生要認識常用漢字 個,其中 個左右會正確書寫,並且有一定的速度。教育專家研究表明,在小學學習階段,錯別字的出現呈現正態分布的態勢,即隨著年級的增高,識字量增大,錯別字漸漸增多,中年級即三年級達到頂峰,到高年級又漸漸呈下降趨勢。錯別字可以說是小學語文學習中的「常見病」、「疑難病」,基本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原因: 一、漢字本身的特點 1、結構復雜。 漢字結構差別大,僅《新華字典》就收集了 多個漢字,不同的結構成分約有 個筆畫之多。在 年原公布的 個常用字中,每個字平均有11 畫之多,其中在17 畫以上的字就有 個;每個字形體差異小,多一筆,少一筆,長一點,短一點,就成為不同的字或不成為字。例如:「未--末」,「酒--灑」。 2、同音字多。 在普通話中,有 多個單音節同音字。如果不計聲調,漢字僅有 音 節,每個音節平均有同音異形常用字 個,存在一字多音(調)、一音多字的現象。例如,「紀念--紀年」,「業績--業跡」等,都是因為音義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二、小學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確,辨析不準確。小學生的知覺還比較籠統,未形成精確的分化能力。如「荊棘」寫成「荊刺」,由於孩子空間知覺特別是左右方位知覺不完善,常常將字寫的左右顛倒。 2、注意不穩定,粗心大意。學生的注意力還不穩定,往往容易被那些與學習無 關的外部因素所吸引從而導致出現錯別字,但這些錯別字大多數在注意檢查的條 件下自已能發現並糾正的。 3、記憶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由於漢字的音和形分離,有時學生能夠讀出字音,卻記不清字形,於是有的學生進行似是而非的類推,從而造成錯誤,如「蘋」字上面的「艹」;結果把「蘋果」錯寫成「蘋菓」,這類錯別字在連用的雙音節詞中經常出現。 4、思維的定勢影響。定勢又稱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動的准備狀態,在識字過程中表現之一是,前一個字的字型影響後一個字。例如:批評--批抨,眼鏡--眼目竟 。這種情況也出現在雙音節詞中。表現之二是先學的字影響後學的字。「一般」受「船」的影響寫成「一船 」。 針對以上原因,我在教學中採取了一下對策 : 一、教學前要有預見性。 根據「先入為主」的效應,糾正學生的一個錯誤知識,要比向他傳授一個正確的知識難得多,所以,在識字教學前一定要有預見性。教師在備課和復備時,把本課易錯的生字及課文中的字標記出來,根據字形尋找策略,教學時使學生從一開始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意識到哪些地方容易寫錯,在寫字的時候就會格外注意,可以降低錯誤率。 那麼怎樣強化第一印象呢?可以字形特點,並在學生容易寫錯的地方用鮮明的色彩、形象、比喻強化正確的寫法,預防學生寫錯別字。例如教「滾」字這個生字時,把記住「滾」中間部分的「公」字作為掌握「滾」字的關鍵。先用熟字幫助記憶,三點水旁、「公」、「衣」,再用紅粉筆寫「公」字,利用色彩引起學生注意,記憶,然後利用兒增強記憶。這樣做,不僅增加了識字的情趣,而且還加深了對字形的印象,提高了識記的准確性。 二、利用漢字規律聯想識字。 中國的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可以利用一些漢字的構字特點、發展及內涵,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1、比較字形。 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大量形近字的出現,學生往往把一些字形相近的字認錯、寫錯。如:學會了「放」,再寫「游」總愛把右邊寫成「放」;學會了「東」再寫「練」總愛把右邊寫成「東」。這是由於比較牢固的舊知識對鞏固程度不夠的新 知識起了干擾作用。針對這種情況,在識字教學一開始,就要強調對字形的差異,多觀察、多比較、多。比較時既要注意細微差別,又要考慮到它們的相互間的干擾作用。在防止干擾作用所產生的消極影響,比較時不要把正誤兩個字同時出現,這樣容易使學生越記越混淆。 2、了解字義。 有一些字學生常常用錯是因為不解其義。同音字互相替代而產生的別字屬於這種情況。如「再」和「在」、「望」和「忘」、「幕」和「暮」。掌握這類字,就必須讓學生把字義弄清楚。如果學生知道了「暮色」的「暮」是傍晚,「暮色」是傍晚昏暗的天色。「夜幕」的「幕」是覆蓋在上面的帳篷,在夜間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樣,所以叫「夜幕」,這樣學生就不會把字用錯了。 3、形義結合。 教師把形近字,根據字形的結構特點,創設語言環境靈活而有效地建立字音、字義、字形的牢固,從而使學生把字記准確、用正確。如許多學生「辛」和「幸」分不清,我編了這樣一句口訣:「辛苦一點,幸福十分」,用來幫助學生區分。這句口訣根據「辛」和「幸」上半部分的不同,用「一點」和「十分」指導學生抓住字形特點辨別,還用「辛苦」和「幸福」兩個詞表示出意思,組成的句子也溝通了形義。學生讀後印象深
Ⅵ 小學錯別字詞語大全
正確字例如:001「愛帶」,正確應為「愛戴」。
001.愛帶(戴)
002.白晰(皙)
003.爆/亂(暴)
004.報籌(酬)
005.暴炸(爆)
006.卑卻(怯)
007.辯析(辨)
008.惡耗(噩)
009.材華(才)
010.喝采(彩)
011.翱遊(遨)
012.娘兩(倆)
013.更疊(迭)
014.恰商(洽)
015.起迄(訖)
016.沾辱(玷)
017.中裁(仲)
018.雕徹(砌)
019.陷井(阱)
020.劈謠(辟)
021.明片(名)
022.夢饜(魘)
023.緲視(藐)
024.募然(驀)
025.驀捐(募)
026.通輯(緝)
027.雜踏(沓)
028.奕棋(弈)
029.疏峻(浚)
030.吉詳(祥)
031.肖象(像)
032.開消(銷)
033.撕殺(廝)
034.膺品(贗)
035.貯立(佇)
036.縐紋(皺)
037.躁熱(燥)
038.腫漲(脹)
039.羈靡(縻)
040.描模(摹)
041.遨翔(翱)
042.振撼(震)
043.嘔氣(慪)
044.褻贖(瀆)
045.恢諧(詼)
046.渲泄(宣)
047.宣染(渲)
048.延申(伸)
049.奢糜(靡)
050.毗臨(鄰)
051.驃悍(剽)
052.永決(訣)
053.歐打(毆)
054.座落(坐)
055.幅射(輻)
056.擁帶(戴)
057.煤碳(炭)
058.編篡(纂)
059.按磨(摩)
060.爆躁(暴)
061.蜇居(蟄)
062.下功夫(工)
063.顯象管(像)
064.爆發戶(暴)
065.造事者(肇)
066.紋身(文)
067.座標系(坐)
068.照像機(相)
069.暖哄哄(烘)
070.名信片(明)
071.坐右銘(座)
072.天然汽(氣)
073.煤汽機(氣)
074.引伸義(申)
075.雄糾糾(赳)
076.冷不妨(防)
077.裨官野史(稗)
078.百練成鋼(煉)
079.火山暴發(爆)
080.和靄可親(藹)
081.愛不失手(釋)
082.愛烏及屋(屋.烏)
083.安份守己(分)
084.按居樂業(安)
085.暗然淚下(黯)
086.黯無天日(暗)
087.敖敖待哺(嗷)
088.飛揚拔扈(跋)
089.絕不罷休(決)
090.白壁微瑕(璧)
091.英雄倍出(輩)
092.半途而費(廢)
093.哀聲嘆氣(唉)
094.山洪爆發(暴)
095.武裝爆動(暴)
096.五色斑瀾(斕)
097.百步串楊(穿)
098.百尺桿頭(竿)
099.罷絀百家(黜)
100.百戰不貽(殆)
111.大有稗益(裨)
112.原物必還(璧)
113.森嚴壁磊(壘)
114.鞭僻入理(辟里)
115.能言善辨(辯)
116.變本加利(厲)
117.變換莫測(幻)
118.驃肥體壯(膘)
119.標柄千古(彪)
120.別出心才(裁)
121.兵慌馬亂(荒)
122.彬彬有理(禮)
123.渙然一新(煥)
124.摒氣凝神(屏)
125.病入膏盲(肓)
126.並行不背(悖)
127.撥亂返正(反)
128.軍事布署(部)
129.人所不恥(齒)
130.不共帶天(戴)
131.不寒而立(栗)
132.不惶顧及(遑)
133.不記其數(計)
134.不接不離(即)
135.不加思索(假)
136.不卑不吭(亢)
137.不徑而走(脛)
138.繼往不究(既)
139.不堪之論(刊)
140.不可思異(議)
141.不明一文(名)
142.不求深解(甚)
143.寧死不曲(屈)
144.麻木不忍(仁)
145.不詳之兆(祥)
146.步履維堅(艱)
147.雄材大略(才)
148.材疏學淺(才)
149.神采弈弈(奕)
150.材華橫溢(才)
151.興高彩烈(采)
152.張燈結采(彩)
153.慘絕人圜(寰)
154.燦然一笑(粲)
155.蒼海桑田(滄)
156.滄茫大海(蒼)
157.藏詬納污(垢)
158.草菅人命(√)
159.測隱之心(惻)
160.成出不窮(層)
161.層見迭出(疊)
162.層巒疊障(嶂)
163.插科打渾(諢)
164.蟬連冠軍(聯)
165.陳陳相應(因)
166.陳詞爛調(濫)
167.自學成才(=材)
168.懲前斃後(毖)
169.懲一禁百(儆)
170.吃裡爬外(=扒)
171.斥之以鼻(嗤)
172.沖耳不聞(充)
173.首當其充(沖)
174.憂心沖沖(忡)
175.山巒重迭(疊)
176.重振旗鼓(=振)
177.一愁莫展(籌)
178.出類拔粹(萃)
179.出奇不意(其
180.出奇致勝(制)
181.出人投地(頭)
182.除舊補新(布)
183.處心集慮(積)
184.穿流不息(川)
185.傳頌一時(誦)
186.吹毛求刺(疵)
187.從常計議(長)
188.粗枝大意(葉)
189.粗製爛造(濫)
190.措火積薪(厝)
191.錯手不及(措)
192.大才小用(材)
193.大放獗詞(厥)
194.大聲急呼(疾)
195.大廷廣眾(庭)
196.虎視耽耽(眈)
197.當人不讓(仁)
198.倒打一把(耙)
199.得不嘗失(償)
200.得壟望蜀(隴)
201.地大物搏(博)
202.掂斤撥兩(播)
203.草木雕零(凋)
204.凋蟲小技(雕)
205.調以輕心(掉)
206.吊虎離山(調)
207.迭挫強敵(√)
208.迭床架屋(疊)
209.層巒迭障(疊嶂)
210.動則得咎(輒)
211.以毒功毒(攻)
212.獨擋一面(當)
213.獨劈蹊徑(辟)
214.獨占螯頭(鰲)
215.度過難關(渡)
216.疾賢妒能(嫉)
217.堵絕浪費(杜)
218.斷章取意(義)
219.對針下葯(症)
220.兩軍對恃(峙)
221.絀絀逼人(咄)
222.惡灌滿盈(貫)
223.發號司令(施)
224.震聾發聵(振)
225.令人發直(指)
226.要言不繁(煩)
227.繁文溽節(縟)
228.易如翻掌(反)
229.防患未燃(然)
230.飛聲文壇(蜚)
231.成績蜚然(斐)
232.纏綿悱測(惻)
233.妄自菲薄(√)
234.非夷所思(匪)
235.綱紀廢馳(弛)
236.費寢忘食(廢)
237.廢盡心思(費)
238.分道揚標(鑣)
239.分庭抗理(禮)
240.紛至踏來(沓)
241.焚膏既晷(繼)
242.憤悶不平(懣)
243憤筆急書(奮疾)
244.豐功偉跡(績)
245.蜂湧而至(擁)
246.鳳冠霞披(帔)
247.幅圓遼闊(員)
248.浮光略影(掠)
249.斧底抽薪(釜)
250.付之東流(諸)
251.言簡意該(賅)
252.甘敗下風(拜)
253.改斜歸正(邪)
254.甘之如怡(飴)
255.感恩帶德(戴)
256.根深底固(蒂)
257.工力悉抵(敵)
258.功虧一蕢(簣)
259.全神灌注(貫)
260.鬼斧神功(工)
261.鬼域技倆(蜮伎)
262.過尤不及(猶)
263.禁若寒蟬(噤)
264.含辛如苦(茹)
265.汗流夾背(浹)
266.合盤托出(和)
267.合衷共濟(和)
268.轟堂大笑(哄)
269.後發治人(制)
270.劃地為牢(畫)
271.回光反照(返)
272.獨具惠眼(慧)
273.昏饋無能(聵)
274.渾渾惡惡(噩)
275.渾玉朴金(璞)
276.忽然開朗(豁)
277.禍國秧民(殃)
278.擊濁揚清(激)
279.嫉惡如仇(疾)
280.急言厲色(疾)
281.集液成裘(腋)
282.擠擠一堂(濟)
283.計日成功(程)
284.肆無忌殫(憚)
285.既往開來(繼)
286.佳言懿行(嘉)
287.艱壁清野(堅)
288.艱不可摧(堅)
289.堅忍不拔(√)
290.歷盡堅辛(艱)
291.堅難困苦(艱)
292.矯糅造作(揉)
293.接長補短(截)
294.可資借戒(鑒)
295.弱不經風(禁)
296.金榜提名(題)
297.金壁輝煌(碧)
298.金剛努目(=怒)
299.金鋼鑽頭(剛)
300.決無僅有(絕)
301.擠身三強(躋)
302.精兵減政(簡)
303.精誠所致(至)
304.居心不測(叵)
305.以警效尤(儆)
306.鴆形鵠面(鳩)
307.舉一返三(反)
308.拒諫是非(飾)
309.一應具全(俱)
310.精神矍爍(鑠)
311.贊不決口(絕)
312.峻工驗收(竣)
313.開誠不公(布)
314.開門緝盜(揖)
315.開天劈地(辟)
316.開源截流(節)
317.開中明義(宗)
318.勘平叛亂(戡)
319.刻劃人物(畫)
320.科頭洗足(跣)
321.可望不可(即)
322.刻己奉公(克)
323.刻勤刻儉(克)
324.誇誇奇談(其)
325.寬弘大量(宏或洪)
326.困獸尤斗(猶)
327.味同嚼臘(蠟)
328.意興闌姍(珊)
329.無恥濫言(讕)
330.爛竽充數(濫)
331.寧缺毋爛(濫)
332.老陳持重(成)
333.老奸巨滑(猾)
334.其樂淘淘(陶)
335.雷歷風行(厲)
336.禮上往來(尚)
337.理曲詞窮(屈)
338.立桿見影(竿)
339.立功瀆罪(贖)
340.厲精圖治(勵)
341.勵兵秣馬(厲)
342.勵行節約(厲 )
343.厲厲在目(歷)
344.藕斷絲聯(連)
345.連鎖反映(應)
346.橫征暴殮(斂)
347.廖若晨星(寥)
348.一麟半爪(鱗)
349.流覽報紙(瀏)
350.留戀忘返(連)
351.老態龍腫(鍾)
352.爐火成青(純)
353.暫露頭角(嶄)
354.戳力同心(戮)
355.旅力過人(膂 )
356.攻城掠地(略)
357.淪肌夾髓(浹)
358.無與論比(倫 )
359.輪功行賞(論)
360.漫條斯理(慢)
361.慢不經心(漫)
362.茫無頭序(緒)
363.毛骨聳然(悚)
364.名列前矛(茅
365.貌和神離(合)
366.冒然從事(貿)3
367.無精打彩(彩)
368.門里出生(身)
369.門廷若市(庭)
370.朦懂無知(懵)
371.靡爛不堪(糜)
372.迷天大謊(彌)
373.欲蓋彌彰(√)
374.望風披糜(靡)
375.糜日不思(靡)
376.糜糜之音(靡)
377.天下糜然(靡)
378.密而不宣(秘)
379.祖傳密方(秘)
380.沉緬往事(湎)
381.湎懷先烈(緬)
382.面面具到(俱)
383.虛無縹渺(緲)
384.死不冥目(瞑)
385.瞑思苦想(冥)
386.薄暮冥冥(暝)
387.深明大意(義)
388.明查暗訪(察)
389.名哲保身(明)
390.磨肩擦背(摩)
391.磨崖石刻(摩)
392.頂禮模拜(膜)
393.窮途沒路(末)
394.莫明其妙(=名)
395.莫中一是(衷)
396.末齒不忘(沒)
397.謀取暴利(牟)
398.暮藹沉沉(靄)
399.目不瑕接(暇)
400.令人目炫(眩)
401.腦羞成怒(惱)
402.能曲能伸(屈)
403.泥砂俱下(沙)
404.消聲匿跡(銷)
405.弄巧成絀(拙)
406.盤根錯結(節)
407.判若洪溝(鴻)
408.旁證博引(征)
409.如法炮治(制)
410.篷篳生輝(蓬蓽)
411.蓬頭詬面(垢)
412.披星帶月(戴)
413.披肝厲膽(瀝)
414.披艱執銳(堅)
415.披沙撿金(揀)
416.披紅帶花(戴)
417.辟頭蓋臉(劈)
418.憑心而論(平)
419.破斧沉舟(釜)
420.迫不急待(及)
421.鋪張揚利(厲)
422.朴朔迷離(撲)
423.出奇不意(其)
424.文筆奇倔(崛)
425.氣喘噓噓(吁)
426.氣極敗壞(急)
427.氣勢凶凶(光)
428.訖今為止(迄)
429.博識恰聞(洽)
430.斬將騫旗(搴)
431.千錘百練(煉)
432.千古一痛(慟)
433.前車之戒(鑒)
434.深致欠意(歉)
435.強詞奪禮(理)
436.敲榨勒索(詐)
437.巧裝打扮(喬)
438.巧奪天公(工)
439.巧立明目(名)
440.契而不舍(鍥)
441.浸人心脾(沁)
442.輕歌慢舞(曼)
443.磬竹難書(罄)
444.窮兵瀆武(黷)
445.窮原競委(竟)
446.窮窮孑立(煢)
447.屈意逢迎(曲)
448.趨之若騖(鶩)
449.曲打成招(屈)
450.雀巢鳩占(鵲)
451.歡呼鵲躍(雀)
452.惹事生非(是)
453.仁致義盡(至)
454.色厲內忍(荏)
455.忍勞忍怨(任)
456.融匯貫通(會)
457.其樂溶溶(融)
458.水乳交溶(融)
459.春光溶溶(融)
460.耳儒目染(濡)
461.儒子可教(孺)
462.如火如茶(荼)
463.如雷灌耳(貫)
464.如喪考比(*)
465.入情入禮(理)
466.大殺風景(=煞)
467.臉色殺白(煞)
468.扇風點火(煽)
469.扇動暴亂(煽)
470.山青水秀(清)
Ⅶ 小學生容易寫錯的錯別字
很多啊,1、再接再勵(厲) 2、遷徒(徙) 3.自抱(暴)自棄 4.針貶(砭) 5.泊(舶)來品 6.脈博(搏) 7.松馳(弛)
8.一愁(籌)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迭(疊) 12.渡(度)假村
13.防(妨)礙 14.幅(輻)射 15.一幅(副)對聯 16.天翻地復(覆) 17.言簡意駭(賅)
18.氣慨(概) 19.一股(鼓)作氣 20.懸梁刺骨(股) 21.粗曠(獷)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湊和(合) 25.侯(候)車室 26.迫不急(及)待 27.既(即)使
28.一如繼(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嬌(矯)揉造作 31.挖牆角(腳) 32.一諾千斤(金)
33.不徑(脛)而走 34.峻(竣)工 35.不落巢(窠)臼 36.燴(膾)炙人口 37.打臘(蠟)
38.死皮癩(賴)臉 39.蘭(藍)天白雲 40.鼎立(力)相助 41.再接再勵(厲) 42.老倆(兩)口
43.黃梁(粱)美夢 44.了(了)望 45.水籠(龍)頭 46.殺戳(戮) 47.痙孿(攣)
48.美侖(輪)美奐 49.羅(啰)嗦 50.蛛絲螞(馬)跡 51.萎糜(靡)不振
52.沉緬(湎) 53.名(明)信片 54.默(墨)守成規 55.大姆(拇)指 56.漚(嘔)心瀝血
57.憑(平)添 58.出奇(其)不意 59.修茸(葺) 60.親(青)睞 61.磬(罄)竹難書
62.入場卷(券) 63.聲名雀(鵲)起 64.發韌(軔) 65.搔(瘙)癢病 66.欣嘗(賞)
67.談笑風聲(生) 68.人情事(世)故 69.有持(恃)無恐 70.額首(手)稱慶
Ⅷ 如何糾正小學生作業中的錯別字
如何糾正小學生作業中的錯別字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正確使用漢字,不僅能更好地表情達意,也是一個人文化修養的象徵。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都深知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是培養小學生智能的重要途徑,課程目標中還規定小學生要認識常用漢字3000 個,其中2500 個左右會正確書寫,並且有一定的速度。教育專家研究表明,在小學學習階段,錯別字的出現呈現正態分布的態勢,即隨著年級的增高,識字量增大,錯別字漸漸增多,中年級即三年級達到頂峰,到高年級又漸漸呈下降趨勢。錯別字可以說是小學語文學習中的「常見病」、「疑難病」,基本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原因: 一、漢字本身的特點 1、結構復雜。 漢字結構差別大,僅《新華字典》就收集了8000 多個漢字,不同的結構成分約有1000 個筆畫之多。在1952 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00 個常用字中,每個字平均有11 畫之多,其中在17 畫以上的字就有221 個;每個字形體差異小,多一筆,少一筆,長一點,短一點,就成為不同的字或不成為字。例如:「未--末」,「酒--灑」。 2、同音字多。 在普通話中,有1000 多個單音節同音字。如果不計聲調,漢字僅有418 音 節,每個音節平均有同音異形常用字733 個,存在一字多音(調)、一音多字的現象。例如,「紀念--紀年」,「業績--業跡」等,都是因為音義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二、小學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確,辨析不準確。小學生的知覺還比較籠統,未形成精確的分化能力。如「荊棘」寫成「荊刺」,由於孩子空間知覺特別是左右方位知覺不完善,常常將字寫的左右顛倒。 2、注意不穩定,粗心大意。學生的注意力還不穩定,往往容易被那些與學習無 關的外部因素所吸引從而導致出現錯別字,但這些錯別字大多數在注意檢查的條 件下自已能發現並糾正的。 3、記憶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由於漢字的音和形分離,有時學生能夠讀出字音,卻記不清字形,於是有的學生進行似是而非的類推,從而造成錯誤,如「蘋」字上面的「艹」;結果把「蘋果」錯寫成「蘋菓」,這類錯別字在連用的雙音節詞中經常出現。 4、思維的定勢影響。定勢又稱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動的准備狀態,在識字過程中表現之一是,前一個字的字型影響後一個字。例如:批評--批抨,眼鏡--眼目竟 。這種情況也出現在雙音節詞中。表現之二是先學的字影響後學的字。「一般」受「船」的影響寫成「一船 」。 針對以上原因,我在教學中採取了一下對策 : 一、教學前要有預見性。 根據「先入為主」的效應,糾正學生的一個錯誤知識,要比向他傳授一個正確的知識難得多,所以,在識字教學前一定要有預見性。教師在備課和復備時,把本課易錯的生字及課文中的字標記出來,根據字形尋找策略,教學時使學生從一開始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意識到哪些地方容易寫錯,在寫字的時候就會格外注意,可以降低錯誤率。 那麼怎樣強化第一印象呢?可以分析字形特點,並在學生容易寫錯的地方用鮮明的色彩、形象、比喻強化正確的寫法,預防學生寫錯別字。例如教「滾」字這個生字時,把記住「滾」中間部分的「公」字作為掌握「滾」字的關鍵。先用熟字幫助記憶,三點水旁、「公」、「衣」,再用紅粉筆寫「公」字,利用色彩引起學生注意,刺激記憶,然後利用兒歌增強記憶。這樣做,不僅增加了識字的情趣,而且還加深了對字形的印象,提高了識記的准確性。 二、利用漢字規律聯想識字。 中國的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可以利用一些漢字的構字特點、發展及內涵,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1、比較字形。 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大量形近字的出現,學生往往把一些字形相近的字認錯、寫錯。如:學會了「放」,再寫「游」總愛把右邊寫成「放」;學會了「東」再寫「練」總愛把右邊寫成「東」。這是由於比較牢固的舊知識對鞏固程度不夠的新 知識起了干擾作用。針對這種情況,在識字教學一開始,就要強調對字形的差異,多觀察、多比較、多分析。比較分析時既要注意細微差別,又要考慮到它們的相互間的干擾作用。在防止干擾作用所產生的消極影響,比較時不要把正誤兩個字同時出現,這樣容易使學生越記越混淆。 2、了解字義。 有一些字學生常常用錯是因為不解其義。同音字互相替代而產生的別字屬於這種情況。如「再」和「在」、「望」和「忘」、「幕」和「暮」。掌握這類字,就必須讓學生把字義弄清楚。如果學生知道了「暮色」的「暮」是傍晚,「暮色」是傍晚昏暗的天色。「夜幕」的「幕」是覆蓋在上面的帳篷,在夜間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樣,所以叫「夜幕」,這樣學生就不會把字用錯了。 3、形義結合。 教師把形近字,根據字形的結構特點,創設語言環境靈活而有效地建立字音、字義、字形的牢固聯系,從而使學生把字記准確、用正確。如許多學生「辛」和「幸」分不清,我編了這樣一句口訣:「辛苦一點,幸福十分」,用來幫助學生區分。這句口訣根據「辛」和「幸」上半部分的不同,用「一點」和「十分」指導學生抓住字形特點辨別,還用「辛苦」和「幸福」兩個詞表示出意思,組成的句子也溝通了形義聯系。學生讀後印象深刻,既准確掌握了字形,又學到了做人的道理。 三、利用口訣、歌詞幫助識記難字和輕易混淆的字。 口訣、兒歌、字謎幽默風趣、簡單易記,符合學生好奇的特點,對一些比較頑固的錯別字很適合。如學生對「未」與「末」混淆時,可根據字義編出兒歌:「未來遙遠,上短下長,末日到了,上長下短。」在學習「櫃」字時,根據部件就可編出一句字謎:「好大一棵樹」(或「參天大樹」)。在學習生字「裕」時,用口訣「有衣穿,有飯吃,生活就富裕。」學生對這樣的識字方法感興趣,學得快,記得牢。「碧」字「王大娘和白大娘並肩坐在石頭上」等等。 四、建立「錯別字醫院」。 小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知覺不夠精細,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思維習慣的個性差異,所以學習中產生的錯誤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使學生從小養成自己檢查自己修改的好習慣,促使學生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我就要求學 生每個人建立一個「錯別字醫院」, 就是把平時輕易寫錯的字收集起來,記錄在專門的一本小冊子里,要寫出自己寫錯、用錯的字錯在何處,找到病因後再訂正、組詞、解釋。如「旱」讀hàn,「早」讀zǎo,「旱」下邊是「干」,「早」下邊是「十」。旱,旱災,陸地上缺水。早,早晨,太陽出來的時候。另外,對記錄下來的字,定期進行矯正訓練,要求同學之間互測互評,每人只測自己錯過的字。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一是學生想得深,想得全面,從音、形、義三方面求同辨異,遵循了漢字的字理,識字更牢固。二是針對性強,易於學生自我改正。突出了學生這個認知主體的作用。日積月累,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錯別字重復出現率會大大降低。 五、培養查字典的習慣。 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閱讀量的不斷增加,不熟悉的字和不能確定的字經常會出現,假如學生一碰到這種情況,能及時拿出字典查閱,有助於學生識字量的增長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反之,則影響學生識字能力和閱讀愛好。因此,讓學生隨時帶著一本字典,對小學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十分重要。另外,當學生碰到兩個輕易搞混的字,往往會使學生產生錯覺,而這種錯覺一旦成為學生的一種行為記憶的時候,就會直接給學生產生一種假象,當第二次碰到的時候,他會對之前的選擇產生條件反射。因此,第一次碰到兩個輕易混淆的字,一定要讓學生做出正確的選擇,查字典就是一種十分有效的途徑。 養成勤查字典的嚴謹學風,還可以避免寫錯別字,當遇到沒有把握的字,只要查一查字典就解決了。只要教師經常要求,經常訓練,經常檢查,持之以恆,學生勤查字典的良好習慣就會逐漸養成,漢字書寫的正確率會不斷提高。 六、實踐體驗,變被動為主動。 「表揚如陽光,批評如利劍」,不要讓學生因為自己錯別字多而感到自卑,不妨變正面消滅為間接解決。可採用各種游戲或競賽的方式在班級里開展活動,使學生自己自願強化,比如說走上大街找錯別字,同學之間互找錯別字,在黑板上展示錯別字,互批互改作文等,從中評選出「誰是改錯大王」。還可以採用榜樣法對於不寫錯別字的同學進行表揚、獎勵,從而來矯正小學生的錯別字現象。 總之,教給學生有效的識字方法,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將有助於學生減少錯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