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鄉愁的朗誦
現在你想起要找的話可能就算在央視去找備份都比較困難了,網上也有朗誦家的視屏,如果你不這麽挑剔的話像 康橋 朗誦的就不錯,可以做個參考
B. 如何朗誦《鄉愁》求解答
【《鄉愁》朗讀指要】:
《鄉愁》是 餘光中先生70年代在台北寫的,後來被海外遊子不斷傳唱,成為流傳最廣、最為動人的一首鄉愁詩,入選了中學語文教材。要朗讀好這首詩歌,首先要對詩人和詩歌本身有著良好的領會。
餘光中先生,祖籍福建,是一位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具有濃厚民族情結的文人學者。由於歷史原因,遷居台灣,寫過很多鄉愁題材的詩,被稱為「鄉愁詩人」。
《鄉愁》一詩,總共四節,詩人按照時間順序將抽象的「鄉愁」依次比喻為具體的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表達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個階段不同時期的濃濃鄉愁。全詩句式整齊,每一節都由結構相似的四句組成,首句「起」,次句「承」,三句「轉」,尾句「合」,構成「起承轉合」的模式。字詞均衡、分行分節、句式相似的嚴格制約,給朗讀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容易給人以單調、死板的感覺,聽著沒意思,還不如自己來閱讀。但是,詩歌前兩節跟後兩節表達的感情的輕重是不同的。因此,《鄉愁》一詩朗讀,必須打破字詞、句式的約束,注意語勢、節奏、停頓、快慢、重音等。當然,不能不管詩歌的各種規律,隨意表達,拉腔拖調,有音無義,忽長忽短,忽高忽低,沒有一點束縛。
小時候,一枚小小的郵票從千里之外搭載著裝滿母親牽掛的信封,跋山涉水,歷盡被隨時遺失的危險後,緊緊貼在詩人幼小的胸膛,溫暖著詩人的心。
【一】: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小」上聲,前半上,音調不要太高,接「時」,陽平,輕柔舒展,「候」去聲,讀輕聲收尾。「鄉愁」陰平平起,首次出現,情緒還不是特別強烈。「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連讀帶過,對應少年時期的動作、體態,「郵票」是兒時母親來信的期待,稍重讀,中重格式,「郵」輕些,「票」重些。「我在」表示詩人少年狀,連讀,「這頭」去聲起,音調要高一些為「揚」,「那頭」順勢而下,低沉持重為「抑」,似結句又下行,中道而止。此時,母親還是中年婦女,「鄉愁」是自然距離之隔,故不可沉重收束。
長大後,母子情懷逐漸變成了夫妻情分,雖然有「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的空間阻隔,但一張窄窄的船票成為詩人傳情達意的大雁,向夫人報平安、訴思念。人分兩地,情同一心。
【二】: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長」上聲高起,連「大」字,去聲,著重而稍放。「長大後」應有一「頓」,引起注意,凸顯「鄉愁」從少年到青年的變化。「船票」是具象的,要比「窄窄的」讀得重一些,「在那頭」則略微延續後即稍停頓,轉入中年階段。
後來啊,年輕的自己已經不再年輕,自己做了父親,妻子做了母親,曾經的母親成了祖母,然而漂泊在外的遊子依然如故。一方矮矮的墳墓成了詩人永恆的遺憾,忙忙碌碌中、來來往往間、熙熙攘攘里,彌補了感情的救贖。
【三】: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啊/在里頭
「後來啊」緩慢延長,讀得應尤為悠長、深切,似一歷盡滄桑的白發老者緩緩站起,離開坐席,慢慢回憶,娓娓道來,充滿了感慨、深情。「啊」語氣詞,要略拖稍長並帶有嘆息意味。此處「鄉愁」,當高起拉長,略停,「矮矮」上聲,尾音要讀上去,但不能過高,不能飄走,當厚重,轉接「墳墓」,當沉重,緩收,給人以凄涼、荒蕪之感。這時的「我」,已人到中年,「我/在/外頭」自然要讀出「人到中年」的成熟情懷,「我」一停,「在」一停,語速要慢一些,「母親」應比上一個「母親」讀得稍用力量,此時的「母親」已經離去,要讀出悲傷與思念之情,似有哭聲。「在里頭」要讀出愧疚與悔恨,「里」上行漸弱,「頭」陽平作輕聲,微收,似有顫音。此處朗讀,還要注意表情。既不能沒有一點情緒變化,也不能像剛失去親人那樣悲愴,要在回憶中帶著思念、悲傷和深情。
而現在,一灣淺淺的海峽,成了詩人心中的斷溝,也是一個古老民族的深深傷痕。「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不僅僅是地域的阻隔,還有人為的原因。因此,「鄉愁」已不僅僅是詩人心中的相思和苦悶,它還是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心願與盼望。詩歌由此具有了一種深層的象徵意義,意境在這里也得到了升華。
【四】: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而/現在」詩人筆鋒一轉,陽平高起,聲音下行,感情高升,但要懸住。此處要長停一下,給聽眾留下懸念:現在究竟怎麼樣了?下句「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母子情、夫妻情變成了家國情,詩人由「小」感情轉入「大」感情,字字著力,「是一灣」後面要「挫」一下,以便把後面「淺淺的海峽」加以強調,使「淺淺的」讀起來感覺並不「淺」。「我/在/這頭」緊接上文,「我」字提起,近全上聲,「大陸/在/那頭」中「那」字讀得重一些,「頭」字長一些,要緩緩地收。「大陸/在/那頭」整個句子,與以前的格式均不同,結尾是情感的升華之處,讀得要深而沉,該拉長處拉長,如:「大陸—在—那頭——」,意味深長,引起聽眾共同的感情,讓聽眾也融入進來,翹首而盼,餘音裊裊,不絕如縷。
可見,從聲音升降平曲、高低起伏的變化形式來講,全詩語調變化起伏不大,平緩舒展,以「平」為主;從聲音抑揚頓挫、輕重緩急來說,語速較緩,抑多揚少,重多輕少,音強而著力,以「愁」為主調。讀的時候,應該是十分平穩的,不撞不沖。語速不能太快,不能揚多抑少,不能聲輕不著力,更不能有跳越感,顯露歡樂、輕快的氣氛。但是,如果整首詩都這樣一口氣讀完,順勢而下,平鋪直敘,一字一句,同一高度,同一長度,沒有一點兒輕重緩急,難免又覺得慢條斯理,毫無生氣。於是,要在平穩中找到跌宕,在規整中找到參差,在重音中讀出差別。或轉或頓,或揚或抑,要讀出變化、讀出感情、讀出個性。
C. 有一個小朋友朗誦的 餘光中老人 《鄉愁》,開頭是「大家好,我是~班的~,我朗誦的。。。」大概開頭是這樣
鄉愁
—餘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而未來,
鄉愁是一條長長的橋梁。
你去那頭,
我來這頭。
餘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於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廈門大學),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 1953年,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任師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當代著名詩人和評論家。
餘光中是個復雜而多變的詩人,他寫作風格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中國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後回歸。在台灣早期的詩歌論戰和70 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戰中,餘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實的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時代,筆尖所染,不是希頓克靈的餘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業無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為親切,顯示了由西方回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台灣詩壇稱為「回頭浪子」。從詩歌藝術上看,餘光中是個「藝術上的多情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著有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鍾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餘種。
D. 適合小學生朗誦的詩歌
1、《祖國,感謝您》
祖國,感謝您!
感謝您賜予我金色的生命!
黃皮膚,
黑頭發,
黑眼睛,
讓我的身體里流著炎黃子孫的熱血!
祖國,感謝您!
感謝您給予我優美的環境!
游黃山,登長城,過三峽,
讓我在這青山綠水中自由地徜徉,
祖國,感謝您
感謝您傳授我淵博的知識!
學天文,習地理,明歷史,
讓我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地遨遊!
祖國,感謝您
感謝您所給予我的一切!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
——感謝您,我的祖國母親!
2、《我喜歡》
我喜歡春天的花朵,
從冬天孕育,
在春天誕生,
釋放出淡淡的幽香。
我喜歡夏天的雨水,
出其不意地從天而降,
在炎熱的夏天,
帶來沁人心房的清涼。
我喜歡秋天的稻香,
當我睜開惺忪的睡眼,
走出房門呼吸新鮮空氣,
濃郁的稻香撲鼻而來。
我喜歡冬天的陽光,
在迷茫的晨霧中展開,
在寒冷的冬天,
添加了溫暖、希望!
3、《第一次的小雨》
春天的第一次的小雨
沙沙地落進青青的樹林
我獨自在林子和林子之間漫步
耳邊充滿了許多微弱的
神秘而又美麗的聲音
翠色的樟葉在輕輕呼吸
一支支幼筍無聲地爆出地心
無數的蘑菇宛若白色的小傘
媽媽曾經告訴過我們
它們的名字叫天鵝菌
雲雀像音符一樣在跳躍
從這一枝跳到那一技
它們的歌聲甜蜜又迷人
露水閃亮著悄悄滑落
淡淡的霧像輕柔的白紗布
整個大自然像一首樂曲
春天的林子是一架生命的琴
它們奏出美妙的音樂和詩歌
輕輕地輕輕地撞擊著
我的充滿幻想的十四歲的心
4、《我想》
我想把月小手,安在桃樹枝上。
帶著一串花苞,牽著萬縷陽光,
悠呀,悠——
悠出聲聲春的歌唱。
我想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
伸進濕軟的土地,汲取甜美的營養,
長呀,長——
長成一座綠色的篷帳。
我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
看白雲多柔軟,瞧太陽多明亮,
望呀,望——
藍天是我的課堂。
我想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
變小草,綠得生輝,變小花,開得漂亮。
成為柳絮和蒲公英,更是我最大的願望。
我會飛呀,飛——
飛到遙遠的地方。
不過,飛向遙遠的地方,
要和爸爸媽媽商量商量……
5、《鄉愁》
作者:餘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E. 適合小學生朗誦的詩歌散文
朱自清的《春》《匆匆》席慕容《貝殼》在海邊,我撿起了一枚小小的貝殼。 貝殼很小,卻非常堅硬和精緻。迥旋的花紋中間有著色澤或深或淺的小點,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在每一個小點周圍又有著自成一圈的復雜圖樣。怪不得古時候的人要用貝殼來做錢幣,在我手心裡躺著的實在是一件藝術品,是捨不得拿去和別人交換的寶貝啊! 在海邊撿起的這一枚貝殼的時候,裡面曾經居住過的小小柔軟的肉體早已死去,在陽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貝殼中生命所留下來的痕跡已經完全消失了。但是,為了這樣一個短暫和細小的生命,為了這樣一個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蒼給它製作出來的小居中所卻有多精緻、多仔細、多麼地一絲不苟呢! 比起貝殼里的生命來,我在這世間能停留的時間和空間是不是更長和更多一點呢?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緻、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苟呢? 請讓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驚嘆的東西來吧。 在千年之後,也許也會有人對我留下的痕跡反復觀看,反復把玩,並且會忍不住輕輕地嘆息: "這是一顆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啊!"餘光中《鄉愁》,都很適合哦,沒什麼難的字,內容也很積極,希望你滿意^_^
F. 求適合小學生朗誦的詩歌!!急!!不要太長,也不要太短了了,控制在2~3分鍾之內!!!謝謝了(*^__^*) 嘻
《鄉愁》
作者:餘光中
原文: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內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容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作者: 席慕蓉
故鄉的歌是一枝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里的揮手別離
別離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敖紅亮的《鄉愁》
原文:
思念家鄉的淚珠
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里
飯里
咽進肚裡
讓思鄉者傾醉
醉在夢里
夢在鄉里
是一隻蘆葦笛
鳴在鄉思者的心窩里
希望採納!
G. 適合小學生朗誦的抒情文章,詩歌或者散文均可,3分鍾內。謝謝
朱自清的《春》《匆匆》
席慕容《貝殼》在海邊,我撿起了一枚小小的貝殼。
貝殼很小,卻非常堅硬和精緻。迥旋的花紋中間有著色澤或深或淺的小點,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在每一個小點周圍又有著自成一圈的復雜圖樣。怪不得古時候的人要用貝殼來做錢幣,在我手心裡躺著的實在是一件藝術品,是捨不得拿去和別人交換的寶貝啊!
在海邊撿起的這一枚貝殼的時候,裡面曾經居住過的小小柔軟的肉體早已死去,在陽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貝殼中生命所留下來的痕跡已經完全消失了。但是,為了這樣一個短暫和細小的生命,為了這樣一個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蒼給它製作出來的小居中所卻有多精緻、多仔細、多麼地一絲不苟呢!
比起貝殼里的生命來,我在這世間能停留的時間和空間是不是更長和更多一點呢?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緻、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苟呢?
請讓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驚嘆的東西來吧。
在千年之後,也許也會有人對我留下的痕跡反復觀看,反復把玩,並且會忍不住輕輕地嘆息:
"這是一顆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啊!"
餘光中《鄉愁》,都很適合哦,沒什麼難的字,內容也很積極,希望你滿意^_^
H. 詩朗誦 鄉愁
鄉愁復\是一枚\小小的\郵票制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啊\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