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有什麼意義
說到成才,要搞清怎樣去「成」。知識和才能是通過學習取得的,離開實踐就談不上運用,離開運用也就談不上真正掌握。這些正是成才的過程。讀過書,僅僅是具備了成才的較好基礎,肯不肯力所能及地為社會做些有益的事情,是決定是否成才的關鍵。
人之所以成才,不僅因其擁有較多的知識,更是因其在實踐中掌握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換句話說,未經實踐檢驗,充其量是個「准人才」,還遠不能說已經成才。一個科學合理運轉的社會機制,就是為准人才們提供更多更寬廣的實踐平台,幫助准人才們最終走完成才的過程。
說到成才,還要搞清一個相關概念,就是成就。許多人以職業和崗位來看成就大小,這是十分錯誤的。我們要清楚,社會不僅需要專家學者,也需要各種各樣的建設者;不僅需要高端研究型人才,也需要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社會分工千差萬別,新的行業層出不窮。我們不能再以職業和崗位的區別斷言成才與否。
說到成才,還要一個志氣的問題。一個國家要有朝氣,一個民族要有骨氣,一個單位要有士氣,一個人要有志氣,公務員更應有遠大的志向。常言說:無志之人常立志,立志又立行者事竟成。也就是說有了立志成才的決心,還要付諸行動,這是關鍵中的關鍵。人的智商差不多,區別在於勤與不勤。
光想好事不幹實事,光想成才不願苦幹,嘴上說得好,行動不兌現,這實際上是自己糊弄自己,自己耽誤自己,自己欺騙自己。「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就是這個道理。
Ⅱ 小學生成長的主要特點
小學生認知的主要特點
(一)感知、注意、記憶的特點。
小學生從籠統、不精確地感知事物的整體漸漸發展到能夠較精確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並能發現事物的主要特徵及事物各部分間的相互關系。小學生的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小學生的記憶最初仍以無意識記、具體形象識記和機械識記為主。
(二)想像、思維的特點。
小學生的想像從形象片斷、模糊向著越來越能正確、完整地反映現實的方向發展。低年級的小學生,想像具有模仿、簡單再現和直觀、具體的特點,到中高年級,他們對具體形象的依賴性會越來越小,創造想像開始發展起來。小學生的思維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但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
(三)情感的特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的情感也逐漸變得更加穩定,豐富、深刻了。低年級小學生雖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還常有不穩定的現象。到了小學高年級,他們的情感更為穩定,自我尊重,希望獲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強烈,道德情感也初步發展起來。
(四)意志的特點。
小學生的身體各器官、系統都生長發育得很快,他們精力旺盛、活潑好動,但同時因為他們的自製力還不強,意志力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沖動,意志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都比較差,在完成某一任務時,常是靠外部的壓力,而不是靠自覺的行動。
(五)性格的特點。
Ⅲ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樹立怎樣的成才觀
家庭是孩子教來育的第一課堂,對自孩子的教育就要大人以身作則才行,所以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的發展和成長留下深刻的影響,所以作為家長首先要規范自己的行為和規范,起到表率作用。其次就是多看些兒童教育方面的書籍。祝您和孩子幸福
Ⅳ 樹立正確的成才觀
價值觀念是後天形成的,是通過社會化培養起來的。家庭、學校等群體對個人價值觀念的形成起著關鍵的作用,其他社會環境也有重要的影響。個人價值觀有一個形成過程,是隨著知識的增長和生活經驗的積累而逐步確立起來的。個人的價值觀一旦確立,便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形成一定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定勢,是不易改變的。
但就社會和群體而言,由於人員的更替和環境的變化,社會或群體的價值觀念又是不斷變化著的。傳統價值觀念會不斷地受到新價值觀的挑戰,這種價值沖突的結果,總的趨勢是前者逐步讓位於後者。價值觀念的變化是社會改革的前提,又是社會改革的必然結果。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
像這種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就是價值觀體系。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那麼當代大學生該如何去樹立自己的價值觀呢?首先我們應該按以下方面去培養:1。1.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政治思想道德素質,從根本上講,就是一個人的政治態度、思想道德水準和社會責任感,就是把自己的事業與祖國的前途、人類的文明、社會的進步融為一體的品格。
在建立市場經濟過程中,擁有「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政治品格,顯得尤為重要。新世紀的人才首先要有實事求是、敢於堅持真理的精神。其次要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從更高層次上要求,則應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是人生發展的原動力,是高素質人才的基本點。
高等學校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創造基地,也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場所。創造和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高等學校肩負著培養莘莘學子的任務,其主要的任務也是在於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及素質。科學的問題是嚴肅的問題,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孜孜以求,這才是科學素質的體現。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世界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具有良好文化素質的專門人才,不管是學什麼專業的,必須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深厚的文化底蘊,高雅的文化氣質。有的學者認為,知識是一種資本,是發展經濟的生產要素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就是說知識素質在知識經濟時代具有極端重要性。
Ⅳ 什麼是成才觀
360行行行出狀元,沒有明確的概念和界限說什麼樣子才叫成才不過,是自己的生活滿意度最大化,那就是自己成才成功了
Ⅵ 我的成才觀200字左右
應該就是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或者是寫我的理想都可以的。自己想一想200字的應該不難。
Ⅶ 如何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成績觀和成才觀
學習需要終身,活到老學到老。至於成績則是謀事在人,要盡全力而為,不留遺憾內,但成容果的大小不必在意,成於不成也不必在意,關注過程,不必太注重結果,果實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後水到渠成的東西。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要學會揚長避短,同時通過學習使長處更長,優勢更加突出,要樹立自信,只有自信的人才能最終成事。
Ⅷ 寫寫自己的成才觀,500字
時間就快翻過21世紀的第一個一十年代,我們都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社會的快速發展與變遷,很多的第一被改寫與創建,很多的宏偉與巨制被寫入歷史,很多的新景況被歷歷在現。知識的迅猛增長與信息的裂變讓我們應接不暇,各種理論與創造浩如煙海讓我們無以應對,是在享受科技帶給人類的便利還是在被科技所束縛?是在讓我們越來越聰明還是在挑戰我們的個人智慧? 環境被人類所改變的同時也改變著我們自己,我們被接受被認知的同時也要接受和認知我們自己。無論何時何地成長都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我們成長的好,我們將享受,我們成長的壞,我們亦將忍受。新時代環境下,我們需要借鑒,需要學習,我們也要革新,更要成長。面對新時代環境我們究竟該樹立怎樣的個人成長觀呢? 一、圍繞個人奮斗的目標,展開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太多的學習內容需要我們有針對性的學習,太多的信息需要我們有甄別的接受,太多的觀點需要我們釐清的體悟。我們只要知道學習什麼?知道怎麼學習有效?知道學習的目的是什麼?並且持續堅持下去。這就是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成功人士的基本能力,所有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我們不是為學習而學習,一定要有所分別,標准就是是否與我個人奮斗的目標相吻合,是否為我所用,尤其是是否給我啟發和心靈的撼動,從內心深處達到共鳴,是否有一氣呵成想學完的熱情。 清楚的奮斗目標會讓我們找到想要的內容,一切皆有答案,關鍵是我們要提對問題。 時代讓我們清醒的認識到,學習不是學校能解決的了,是我們個人必須面對的階梯。學校是基礎知識的學習,是通用能力的培育,是社會責任的體現;而個人學習是個性的展現,是獨特能力的養成,是個人對社會責任的體現。同時時代的變化讓我們將一直需要學習,一直需要應對變化;只有隨時更新自我,保持學習力才是不變的真理。 二、戒驕戒躁,腳踏實地,成長個人的成長 眼下,最讓我們瘋狂的是經濟增長下的財富。看上去到處都是金山,銀山;隨便一個房地產老闆都可能身價上億,隨便一個炒股的都可能月入萬元;大學生一個月消費三千,還是通常行為非特別支出;一部手機從幾百到上千萬的多元化發展……如此種種的表象,我們耐得住寂寞么?我們能按耐住內心癢癢,手心癢癢么?我們准備好了么? 時下,最讓我們心痛的是信息傳播載體的網路。明說了是游戲,大家都當真,欣賞著加工處理的「絕色美女」,沉迷於「個人英雄的打打殺殺」。明說了是娛樂,大家都迷醉,一些人到網上找尋真感情最後傷心落淚,一些人相信手機網路而被騙錢騙色……有人說是社會變壞了,可我卻認為是這個時代的人變了,簡單點說就是一部分人利用虛浮,一部分人相信虛浮。如果我們把網路當成是成長學習的一種途徑,當成是忙碌之餘的一處悠閑,當成是一種娛樂的方式,也許就不會那麼辛苦,就不會那麼容易被受到傷害和打擊。 當下,讓心平靜下來,回歸認識事物的本質,不要那麼驕躁,腳踏實地的走自己的人生路。經濟的發展是幾十年輪動的結果,非一時之沖動,財富是累積而成,非從天而降。剝離虛偽,認清自我,我們積攢了多少可以發揮的能量,我們成長了多少;我們是該沉靜下來苦修「內功」,還是要居功而自傲「群雄」。我們生活在一個好的時代,一個基礎扎實的時代,一個被時代寵愛的時代,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我們不能只顧消費,還要積極創造;我們不能只明白索取,還要主動回報;我們不能隨波任流,還要學會福澤。修好己,方能利好他,「修身」是前提。「修」就是個人成長,成長了自己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成長了自己才能更好的服務於企業,成長是個人的成長。 三、健康是自己的,作為是社會的,把生命留給自己,把愛心獻給社會 我們冥思苦想著一個問題,什麼東西是自己的?嚴格說來,只有健康。那麼,我們要吝嗇什麼呢?我們的一切都是為了家庭、為了進步、為了我們接觸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不管是個人居住的小社會還是有理想的大社會。 前段時間報道說有海歸的博士自殺了,有韓國的歌星明模也看不慣社會了,有在讀的名牌大學生跳樓了……顯然,他們無視了生命,也無視著責任,更無視著這個社會。難道是社會拋棄了他們么?問題也許不是我提出的這么簡單,但也總得有個說法,那就是沒有誰會拋棄誰,只有自己拋棄自己;換句話說,是你不想把愛心獻給社會,把你的愛延續。 心裡裝著什麼,你將成就什麼。心裡只裝著自己,那麼你就只為自己活著,當然也就自己決定自己的生命了,對其他的也就毫無牽掛可言。如果心裡裝著親人、朋友、同事,那麼我該為他們做些什麼呢?如果心裡裝著一個企業、一個單位、一個社會,我們又做了什麼呢?恐怕要放下也就沒有那麼簡單。
Ⅸ 別再扼殺孩子的童年!家長該如何樹立正確的成才觀
現在我們很多家長都是焦慮式育兒,很多家長都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在孩子出生之後就開始規劃孩子的成才之路。家長這種焦慮式的“成才觀”導致很多孩子在童年沒有了快樂可言,因為自己總是被家長壓迫去學習各種各樣的才藝,或者去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這樣的成才觀念是錯誤的,會扼殺了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沒有快樂的童年。
再次,鼓勵很耐心陪伴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家長最需要做到的就是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然後做到耐心陪伴孩子。只有我們給予孩子足夠的鼓勵,孩子才會獲得更多的自信;只有我們做到了耐心陪伴,孩子才會獲得來自於家庭的愛和溫暖。這樣的孩子內心一定是積極陽光,否則孩子就會變得叛逆,甚至會和家長之間產生溝通障礙,無法交流。
所以,不要再扼殺孩子的童年,給予孩子愛和陪伴,給予他們足夠的鼓勵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