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小學品德知識

小學品德知識

發布時間:2020-11-25 10:34:57

㈠ 小學品德文化主題的內容有哪些

一、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性質。
二、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設置「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目的。
三、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界定。
四、 當前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五、 怎樣上好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的教學?
(一)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的嘗試方案及案例例舉。
(二)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幾個注意點
一、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性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品德課、社會課等課程基礎上所作出的改革,是建立在兒童生活基礎上的一門綜合課程。它倡導的是:回歸生活的品德發展、社會性發展的教育,根據學生社會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的實際,從學生品德形成、社會認識的需要出發,以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為主線,將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品德教育、行為規范和法制教育、歷史和地理教育、國情教育以及環境教育等融為一體,為學生成長為富有愛心、社會責任感和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現代公民奠定基礎。
二、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設置「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目的
在課程改革以前,地理是小學社會課中的一個獨立板塊,有獨立的知識體系和內容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系統地講授地理知識的來龍去脈,以使學生能夠准確系統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在這種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觀念指導下,情感、態度、價值觀就被忽視了。沒有情感的地理知識是僵硬的、沒有活力的知識,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反而增加學習負擔,成為學生厭學的根源。基於這樣的現實,這次課程改革把地理教學納入到品德與社會課程中,使地理教學為學生的品德與社會發展服務,也就是說,地理學科的知識本位被以促進學生品德與社會發展的教學目標所取代。這樣一來,地理知識就變成了人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有生命的地理。地理與品德與社會課程的結合,使思想品德與社會教育擺脫了以往的在純道德的場景中進行,學生能夠學會用空間觀念去看待問題,能夠在比較廣闊、多面的地理場景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感染和熏陶,使品德與社會教育更加厚重和飽滿。
品社課程中設置地理題材內容的教學目的就在於以現實生活中的經驗為話題,逐步向學生打開成人生活的大門,在參與和探索中成長;從各個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會的多樣性,把兒童培養為優秀文化的一代新人;向學生展示新的自然觀,使學生愛護環境,保護地球。
在小學階段,地理知識本身的學習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的發展,地理教學是為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服務的。
三、 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教學內容的界定
品德與社會是德育綜合課程,教材中有許多常識題材的內容,大致可分成自然常識類、生活常識類、地理常識類、歷史常識類和社會常識類。
品德與社會教材中的地理題材有下面 4個內容標准:
1、我與學校:Ä、能利用簡單的圖形畫出學校及周邊區域簡單的平面圖和路線圖。
2、我的家鄉(社區):Ä 、在地圖上查找本地(社區、縣、市)、本省及省會城市的位置,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正確辨認地圖上的簡單圖例、方向、比例尺。B、了解家鄉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特點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C、觀察本地交通秩序現狀,知道有關的交通常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注意安全。D、了解家鄉生態環境的一些問題,樹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3、我是中國人:Ä、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劃,台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土神聖不可侵犯。B、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和風土認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進民族團結。C、了解我國不同地區的差異,探究這些差異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D、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某種農產品,探究農業生產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體驗農民為此付出的勞動與智慧。 E、通過身邊的生活用品,探究工業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了解工人生產勞動的情況。 F、了解交通發展的狀況,感受交通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關注交通發展帶來的問題。G、了解曾經發生在我國的重大自然災害,認識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體會人們在危難中團結互助精神的可貴。學習在自然災害面前自護與互助的方法,形成相應的能力。
4、走進世界:Ä、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陸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識。B、簡要了解一些人類的文明遺產,激發對世界歷史文化的興趣。 C、比較一些國家、地區、民族不同的生活習俗、傳統節日、服飾、建築、飲食等狀況,了解多種文化的差異性和豐富性,對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創造持尊重和欣賞的態度。D、通過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體會世界經濟的發展與聯系及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E、知道我國所加入的一些國際組織,了解這些國際組織的作用。 F、初步了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存的重要,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
從以上的內容標准中可以看出,小學《品德與社會》中的地理題材僅涉及一些簡單的地圖知識和區域地理內容,大致包括地理地貌、氣候民俗、世界人口等等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的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其與單純的小學地理常識課內容又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品德課是教學生做人的本體課程,在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更強調突顯情感性和思想性,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和諧建構。是以情感態度價值觀來串連地理內容的學習。
因此,作為地理題材的品德課,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和能力目標應該較好地融合在探究體驗活動中,既不能上成單純的地理知識課,也不能孤立地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激發。即情感教育要巧妙地融合在知識的增長,能力的提高中。
總之,知識目標要准確規范,不可以貪大求全系統化;過程與方法目標,提倡多元綜合,但注重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則貫穿教學始終,是核心和關鍵。
四、 當前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題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上成純粹的地理知識課。有些教師把品德課中的地理當作知識來教,試圖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系統知識,並按照掌握知識的多少、深淺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為了知識而教學現象的普遍存在,導致地理知識與品德目標的割裂。例如《我們在這里生活》。。。。教師力求把知識講得多、全、細,做到面面俱到,規范完整,生怕有知識上的疏漏,同時也要求學生對知識進行全面系統地掌握,把地理知識為品德發展服務的教學目標忘得一干二凈。
2、地理知識與品德教育「兩張皮」。有些教師認為地理本身不含激發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素。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教師不是通過創造一定的教學情境,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並不斷引導學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產生情感,而是從地理知識外面找一個品德目標,讓學生無選擇、無條件地接受,地理教學變成純粹的地理知識教學和道德說教兩部分。實際上,有些地理知識本身就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只要在一定的學習情境中,圍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師生共同挖掘、感受、體驗其中的內容,不但能夠學到知識,也能夠激發情感,實現德育目標。
3、任何地理知識都要進行品德教育。與為地理知識而進行地理教學的情況相反,試圖使地理知識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與情感態度掛鉤。地理知識有很多是認知性知識,如國家的地理位置、面積大小、氣候特點、形成原因等。學習時,要對知識准確地習得、領會、掌握和應用,不必生硬地從知識之外塞進某種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4、教師的知識儲備缺乏。教師的知識儲備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關鍵。 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具有寬厚的知識基礎,這樣才能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餘。在這里,教師知識儲備缺乏指的是地理知識和課程改革知識的缺乏。在我國小學現階段,進行「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的教師一部分來自於原來從事思想品德教學的教師,另一部分來自於社會課的教師,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學科教師兼課。無論是來自於哪種學科的教師,由於現有知識結構的不合理,他們對地理知識都不太了解,因此不適應具有綜合性的品德課的教學。如今在小學從事品德課教學的老師很大一部分是一邊學一邊教的,不能做到從整體宏觀的角度把握知識,這就使品德課的質量大打折扣。另外,課程內容多、難度大、課時少,在客觀上也導致品德課中地理教學的困難。在新課程標准理念指導下編排的教材比傳統教材涉及的知識內容更多更廣,不僅有很多的知識目標,而且還有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能力目標,這就增加了教學的任務量。雖然課程標准在課程管理建議中明確提到,各學校都應嚴格按照課程計劃開設品德課,不得隨意減少課時或提前結束課程。但是學校現實卻不令人滿意,很多小學把每周3課時縮減到2課時,有時僅有的2課時也被其他科目佔用。在這樣有限的時間內,教師要高質量地完成品德課程中內容多、難度大、開放程度較強的地理教學是非常困難的。
五、 怎樣上好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題材」的教學?
基於以上的分析,品德與社會教材中「地理題材」課型的教學應運用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同時採用「生活化、活動型、探究式」式的教學策略。
小學品德教材中的地理應該是生活的地理,因此,教學內容的確立,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依託;最大限度地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地理活動;以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問題探究式的學習活動。

㈡ 淺談如何教好小學品德與社會

德育,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政治觀念,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對小學生進行德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為此,於一九八八年國家教委頒布了《小學德育綱要(試行)》,一九九三年又頒布了《小學德育綱要》的通知等法律法規。眾所周知,學校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主要場所,如何才能教好小學品德與社會是眾多小學品德與社會老師面臨的難題之一。 首先,作為課堂教學主導者的教師,應做好如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教師課前應精心備課。備課是教師課堂教學前的准備工作,備課的充分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著課堂教學是否能去的良好的效果。因此可以說,課前充分地備課是上好課的必要工作。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存在不少老師認為課前是沒有充分進行備課的,不僅如此,而且還自以為是地說:備不備課並不重要,只要上課時自己認真教好就可以。簡直是荒唐!甚至有些老師在課前根本就沒有進行備課,只是到上課時才匆匆忙忙地照本宣科應付式地將課教完則不了了之。每每看到這樣的情景或聽到類似的話語在耳邊響起,都會勾起我內心充滿憤怒的沖動!敢問:沒有認真備課,能准確地把握好知識的重難點嗎?沒有進行充分的備課,你們能夠准確地把握好各個環節的良好銜接及更好的把握嗎?如要追問,我心中是在有著太多的敢問實踐證明:要上好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和其他科目一樣,教師必須在課前進行充分的備課。 第二,課堂上教師應盡最大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備課的目的從某個角度上看,是為了更好地在課堂上聽好課服務的。而是否能夠掌握好新課的知識,主要還是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及能夠在多大程度吸收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因此,在課堂教學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不同學生的個性,進行良好並且高效的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短暫的課堂上能夠掌握好更多的知識。 第三,教師應教給學生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於小學生因為其年齡以及閱歷等因素,在學習方法上很難做到自我總結並掌握好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足夠重視教給學生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實踐證明:這不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高效的。 第四,教師還應時常進行自我反思。對於教師的成長之路,我一直堅信這樣一個公式:|教師成長=實踐+反思+學習。|長久的工作、生活實踐證明,自我反思,不僅可以對我們教師的健康成長起到促進作用,更重要的是還能在很大程度上能促進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進而能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或許是因為如此,教學設計的每個課時後都專設了教學反思的一欄,以使教師應不斷進行自我反思,不斷成長吧。 第五,教師還應不斷學習有關教育教學以及有關專業的理論知識。教師職業道德中明確規定: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應做到終身學習。由此可知,學習對於教師而言是有多麼重要。其實細細思考教師這一職業,那是一個以傳授知識和教育人為主要任務的職業,由於知識是在不斷地更新,如果教師在一定時期里學習的知識,之後就不再繼續學習,就意味著教師的知識停止了更新,結果會導致知識的陳舊而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則不再適應新時期的教學需要。 其次,品德與社會和其他科目一樣,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還應做好如下幾點: 第一,課前要專心預習功課,為即將到來的新課做好最充分的准備。教師課前需要精心備課,而作為學生,課前同樣完全有必要認真預習課文。知識是具有連接性的,新舊知識間往往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相關性。學生課前通過認真預習,可以更加清晰新課的內容中有哪些事自己能夠看得懂,哪些知識自己認真看過後還是不理解,或有所理解但無法應用。此時,學生可在經過認真預習後仍未能掌握處作下記號,新課教學時就能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 第二,學生在知識教學的主戰場課堂上還應認真聽講,最大限度地吸收好老師課堂所講解的知識。課堂上認真聽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知識傳授中得大部分知識是通過課堂上進行的,課堂上能否聽好課,決定著學生是否能將應掌握的知識掌握好與否。 第三,課後及時並認真地復習好功課。古人雲: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即強調我們通過緊張的課堂學習後,對知識的掌握已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實現,但是還不是能夠很好的掌握好,完整的、高效的學習還沒有真正的完成,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在課後還應該認真地將學過的新知識好好地再次進行復習。復習時機從某種角度講,還是有一定講究的,簡言之,即應認真、及時。 第四,學生要認真完成課後作業。為鞏固好課堂知識做好最後的學習。知識的掌握分為不同的層次,簡言之,可分為了解、理解、記憶、運用等。在課堂上聽老師講過了,有些知識了解了,但是不一定能夠很好地理解;有的知識雖然已經理解了,但是目標要求我們不僅僅只是理解,或許是要求記憶或者要學會運用。因此,要做到能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來,其一重要的手段和途徑即通過課後的作業來實現。由此可知,課後作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五,學生仍需時常自我反思。反思,並非教師需要反思,作為學生,時常進行自我反思仍是極其必要的。不同時間段所學習的知識是不同的,我們哪些知識已經掌握好了,哪些知識還沒有掌握好,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們應該將精力重點放在哪些知識上,需要好好地反思。不同的知識需要的學習方法不盡相同,甚至可以說,不同知識需要不同學習方法的靈活應用才能更好的將知識掌握好,同樣需要學生時常自我好好反思。甚至在不斷的反思中可以更清晰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可以更好的調整接下來的學習的安排;學生在不斷地自我反思中可以總結出更科學、更高效的學習方法。 綜合以上所分析,小學品德與社會同其他學科一樣,也是一門普通的學科,學好小學品德與社會,掌握好一般通用的學習方法是必要的,但也應結合具體學科特點具進行有針對性地學習,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進而更健康、快樂地成長與發展,成為有利於社會,有利於祖國的新時代的人才,才能為社會,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參考書目:1 ,《中小學德育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張治勇 2,《班主任德育理論與操作》喬建中 作者:孫小聰工作單位:樂東縣尖峰鎮翁眉小學

㈢ 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哪些

一、概說「品德與生活(社會)」新課程1、什麼是「品德與生活(社會)」「品德與生活(社會)」是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小學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綜合課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會等幾門分科課程的基礎上,根據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課程。「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主旨是使學生參與自己身邊的生活活動,參與社會活動,在活動中學習有關知識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對人、對社會的意義與作用,感受「我」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作用,幫助兒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實行新課程後,小學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課、自然課和社會課等三門分科課程。1-2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3-6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2、為什麼要開設「品德與生活(社會)」綜合課程呢?(1)現行的分科課程輕視學生的需要、經驗和生活;忽略當代社會生活的現實需要;將學科與學科彼此之間割裂,這種割裂限制了學生的視野,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廣度。(2)綜合課程是將具有內在邏輯或價值關聯的分科課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課程內容統整在一起的課程,它有利於消除各類知識之間界限,利於學生完整地認識世界,養成整體意識,形成運用知識信息綜合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3)「品德與生活(社會)」是高度綜合的課程,它是對原有思品、自然、社會和活動等課程進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綜合課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與價值。(4)教育改革是社會變革、社會發展前進的重要內容,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課程設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不同歷史社會時期的需要而發生改變。21世紀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它要求教育為社會培養具有綜合素養、能力的人才,這就相應地要求要從小學起開設綜合課程,以適應教育的需要,適應社會的需要。(5)這門綜合課程的設置,充分體現了第八次課程改革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徹底性。第八次基礎教育課改是在深入分析當前社會的特徵,充分借鑒國外諸多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國家課改和課程設置的現狀和經驗,結合我國各實驗地區的實驗成果,廣泛聽取多方經驗、意見等基礎上,對現有基礎教育課程來一次全面、徹底的改革。「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設置,不僅僅是將原有的課程換個名稱或概念而已,而是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與方式、教學觀念、教學評價等方面都進行較為全面的改革與創新。二、什麼是「品德與生活」1、什麼是「品德與生活」。是小學1-2年級開設的,在原有的思品、自然和活動課的基礎上經整合生成的綜合課程,旨在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2、它具有如下特徵:一是其內容主要源自於兒童的現實生活。羅素說:教育要使兒童過美好的生活。杜威說: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傳統的教育是要孩子受教育,而不要孩子們生活,使得受教育者要麼厭倦接受教育,要麼不覺得所受到的種種教育的確是人生所必須的,是人在生活實際中應該做的。教育研究表明,使學生通過組織和參加與其自身生活有關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生活活動,學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才能真正領悟到人在生活實際中該怎樣做才是對的,才能使他們把在學校里所接受到的教育轉化為他們生活實際中需要的實際行為,使他們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二是本課程是活動型的綜合課程過去的思想品德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其內容偏空、大、虛,其教學方式是說教式的,其教學效果是學生道理都知道,是非也能辨,但實際生活中做不出來,或者是與學校教育相去甚遠,正是「學歸學、做歸做」。本次課程改革,其重點是著眼於如何提高品德教育的實效性方面,不但對教學內容作了全面的、深刻的、根本性的改革,而且對教學方法方式同時作了根本性的改革。強調和確定了要通過讓兒童直接參與各種課堂實踐活動與課外實踐活動,讓他們在實際生活活動中去觀察、了解、感受、認知、發展、形成,讓社會為他們提供接受教育的實際內容和實踐陣地,反過來也讓他們去呼籲,倡導、促進社會,使得對兒童的教育喚起社會的重視,轉變家長對兒童的教育觀念,形成學校——家庭——社會、教師——家長——政府教育網路。通過這樣的多渠道、全方位、立體式的多維動態教育活動,使學生真正明白是非,真正感受到這樣做是人生的必需,從而使他們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能自覺地做一個公民所該做的,而不至於使得我們所教育出來的學生在學校是一個樣,走出學校後又是一個樣,好象「變色人」一樣。三是本課程是開放型的綜合課程以往的思品課程在內容上陷入教條化,在方式上強調說教式,這無形中給品德教育帶上桎梏與枷鎖,一方面是學校、老師只能以說教式的教學方式去對學生灌輸那些教條化的表面上很好看,但卻無多大實效的既定教育內容,在內容、形式、評價及時空等方面,學校和老師均失去合理的教育選擇與處理的權利,另一方面是學生象羔羊、象鴨子一樣,在失去自主性、失去興趣的前提下,懷著厭煩、甚至是恐懼的心理,無奈地、不知覺地去接受那些說教式的教育。「品德與生活」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其開放性具體表現在:(一)課程內容是開放的:從教科書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己開發、選擇、整合教學內容,所採用的內容,只要有利於教育目標,有實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徵就行,而不是象以前那樣,只守著那一本既定的書本。(二)教學渠道是開放的: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本課程一改過去那以課堂(教室)教學為主渠道的陣地戰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多渠道立體式的教育網路,教學中,學校、老師可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實際需要,靈活地選擇、確定教育渠道,以實現教育的最佳效果。(三)教學時間具有開放性:教學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延展。本課程在教學時間的設置及其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安排方面是允許「規定與靈活」相結合的。課程設置中每周為三課時,學校根據三課時數具體安排於功課表裡,但在實際教學中,可根據需要,或是把三節集中起來上,或是移動日期上,或是把教材與學校、班隊等活動相關的結合在一起上。這樣的教學時間設置,就比以往的靈活、開放得多了。(四)教學評價是開放的:新課程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其評價具有過程性、多樣性及重視質性評價等特點。改變了過去那隻關注結果的、單一化的評價方式。新的評價方法不僅能更科學合理地反映教與學的過程與結果,同時也更有利於促進兒童的學習與發展。四是本課程是過渡性課程:品德與生活在課程目標、內容、形態、實施方式等方面與幼兒園課程相銜接,同時又為小學中高年級的品德與社會、科學、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打下基礎。低年級的兒童剛從學前教育進入學校教育,他們雖然身在學校,但在他們身上尚留有許多學前教育的痕跡及心理特徵,此時的教育是不能完全採用正規化教育方式。本課程意在幫助兒童完成由幼兒學前教育向正規教育轉化與過渡方面做出有效的努力。3、「品德與生活」的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道德存在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兒童品德的形成來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來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2)在教學中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在教學中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這是品德與生活課程教學的核心。應當通過深入淺出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他們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以往的思品課程設計往往從成人對兒童的需要出發,以成人化的方式設計課程,設計的課課與兒童的興趣和認知特點及生活實際相去甚遠,這種課程對兒童來說是沒有生氣的、僵硬的、呆板的課程,它不僅會消褪兒童的認知興趣,更會打擊兒童的學習情感,尤其會對思品教育產生相反的促退作用。3)新課程強調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童年是一個蘊藏著巨大潛力的生命階段。童年生活蘊藏著豐富的發展內涵與價值,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於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點。因此,在對兒童實施思品教育時,必須充分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童年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學校集體學習生活、社區生活等方面,教學中應善於從這些童年生活中對兒童進行家庭倫理、團結友愛、公共道德和環境意識等教育,引導他們熱愛生活,懂得生活。童年生活是兒童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兒童參與並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有價值的童年生活是每個兒童的權利,任何人沒有權利剝奪兒童的這些生活權利,品德與生活十分強調尊重兒童的這一權利。教學中,我們必須堅持尊重兒童的權利這一原則、理念,在尊重兒童的權利的前提下,組織、引導兒童參與並享受童年生活,使他們在愉快、充滿自信和尊嚴的童年生活中接受教育。三、什麼是「品德與社會」1、什麼是「品德與社會」。本課程是在素質教育理念指導下,對小學思品、自然、社會等分科課程進行高度整合生成的,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的,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小學3-6年級使用的綜合課程。2、「品德與社會」具有社會生活性、交叉綜合性、教育基礎性和延續發展性等特性。(1)社會生活性:根據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社會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的實際,以及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確定了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與兒童的社會生活有關的與自我、與家庭、與家鄉(社區)、與祖國、與世界等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構成教學內容,使兒童通過參與這些社會生活活動,學習有關的社會生活常識、感受社會生活的美好、懂得社會生活的規范、掌握適應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知識和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2)交叉綜合性:本課程在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的前提下,某一教學內容所包含的社會要素,所涉及的社會領域、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如情感、態度、價值觀與知識、能力等)是交叉綜合的,這樣的交叉綜合,意在打破原來思品、地理、歷史、自然等學科界限,實現相關邊緣學科之間的縱橫內在聯系,形成學科之間的有機統一,實現既使學生學知識,發展綜合能力,又接受品德教育。(3)教育基礎性:本課程在教學內容上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在教育目標上以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為基礎,在教育方法方式上以兒童積極愉快地、自信地、自主地參與社會生活活動,在活動中觀察、感受、研究社會,形成道德觀和價值觀及良好行為習慣為基礎,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思品教育中存在大而空的教條化的教育內容、目標、方法與方式。(4)延續發展性:世界萬事萬物無不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兒童的品德行為也不例外。因此,對兒童的教育,應該用運動的、發展的觀點來對待。品德與社會課程充分關注兒童當前與未來的發展,這主要體現在,一是教學內容選擇有利於學生能力的發展,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形成,行為習慣的養成等貼近學生的社會生活內容;二是教學內容編排,同樣的內容在後續年段可重復出現,具有延續性;三是教學方法方式,強調讓學生參與活動的組織設計,讓學生參與活動,在活動中自主地了解、觀察、感受、研究社會,使學生在組織設計和參與活動中得到真正的發展;四是評價,由過去較單一的量化評價轉變為動態的、過程性的、情感方面的評價,由過去以老師評價為主轉變為師評、自評、生生互評的,描述性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有利於增強兒童學習的興趣與信心,有利於客觀地反映個體的品德風貌與特點。3、「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本理念(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組織、指導學生設計社會活動具體內容、方法方式,引導學生參與活動,不但要關注學生活動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活動過程,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行為習慣的生成狀態、認識水平能力的個性差異特徵、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的構成動態、能力發展的水平與發展動態,要善於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徵指導學生有個性地參與活動,獲得個性化的收獲與發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學會怎樣做人:怎樣學習、怎樣生活、怎樣與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群體和睦相處,共同合作,共享苦樂,是品德與社會課程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當代小學生所面臨的重要學習任務。在品德與社會教育中,教師要善於與學生共同設計組織有利於幫助小學生學習怎樣做人的活動,善於指導他們圍繞怎樣做人這一主題開展活動、參與活動,指導他們在活動中認識學會做人的重要性,形成怎樣做人的知識與技能,養成尊重他人,與人合作,關愛他人等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在參與社會生活活動中學習做人,這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也是新課程的核心,必須牢牢把握,不折不扣地實施好。(2)以教育的基礎性和實效性為課程的追求。以往的思品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與兒童的品德認知和養成規律不相符的問題,因此,也給思品教育的成效造成一定的影響,新課程品德與社會針對思品課程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大膽的改革,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方式的選用上,十分注意努力做到教育的基礎性與實效性的有效統一,在充分尊重兒童的認知和養成規律,講求品德教育的實效上精選教育內容和方法方式。在教育工作中,我們必須牢記這一理念,精心選擇組織貼近兒童生活的內容,讓兒童在充分自主的活動參與中掌握知識與技能,感受與體驗活動內容中所昭示的道理與情感,人生價值觀與道德觀等,使品德教育切實、有效。(3)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組織和活動過程為課程重要的教育方式。品德教育的對象是兒童,兒童的價值觀、道德觀、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否真正形成,關鍵在於兒童,兒童本身是內因,教育是外因,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起變化。品德與社會十分強調要讓學生參與教育活動,這種參與,不僅要讓學生參與所設計的活動,也要讓學生參與活動內容、方法方式的選擇和設計,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教育的主人,使他們在自覺、自願的樂學活動中主動地接受教育、認知與明理,形成各種好品德、好習慣。教學中,我們必須牢記學生主體性,擺正師生地位,採用正確的教育方法方式,切莫穿新鞋走老路。(4)以師生共同創生和開發課程為教學方案的開發者。以往的思品教學,是老師以書為本,照本宣科,全國眾多兒童,不論地區與兒童的個性差異如何,讀的是同一本書,這種單一的課程內容,單純的照本宣科式的教育,顯然是沒有顧及到不同地區、不同學生的差異性的。品德與社會課程十分注意全國不同地區、不同兒童的差異性,明確提出在教育實踐中,學校、老師和兒童應根據實際,在教育內容方面,進行大膽、有效的創新與整合,而不要照搬教材,要科學地使用教材及其他教育資源,這種創新與整合,不僅是老師來完成,更要師生共同來完成,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正確意願和內在潛能,引導學生參與教育內容的創新與整合。教學中,我們一要科學地使用教材及其他教育資源,二要大膽地創新與整合,切不可照搬教材,照本宣科。四、如何應對小學新課程「品德與生活(社會)」(一)轉變舊的教育觀念,用新的教育觀念武裝自己。省教委主任指出:課改的最根本問題是觀念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的「走進新課程」中指出:「本次教育改革,首先,要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一切新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發出來的;一切教學改革的困難都來自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教育觀念斗爭的結果。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轉變,教育改革無從談起;教育觀念一轉變,許多困難迎刃而解。」本次課改,把改革舊的教育觀念,樹立新的教育觀念,作為改革的首要任務,可見,觀念問題是何等重要。作為新課程實施者的教師,同樣地應當首先轉變自己頭腦中已有的舊教育觀念,樹立新的教育觀念,這是實施新課程的前提,舊的教育觀不改變,實施新課程也無從談起。那麼,要樹立哪些新的教育觀念呢?1、樹立新的教師觀,在思想上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新課程要求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研究者、促進者,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而不是既定課程的闡述者和傳遞者。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在實施新課程中教師的上述各「者」作用,擺正自己在教學中的應有位置,才能在教學實踐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順利完成新課程所賦予我們應盡的任務。2、樹立新的學生觀,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新課程把「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作為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認為:一、學生是發展的人。其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必須依據其規律和特點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可以獲得成功的,教學中應對每個學生充滿信心;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學生能否學得好,能否健康成長,是否幸福快樂,和他們所在的學校與任教老師有極大的關系。二、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有豐富個性的完整的人,而不是單純的抽象的學習者,教學中要還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給學生全面展現個性力量的時間和空間;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他們在興趣、愛好、動機、需要、氣質、性格、智能和特長等方面各不相同,各有側重,學生的這種個性差異不僅是教育的基礎,也是他們發展的前提,我們應把這種差異視為一種財富而加以珍惜和開發,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三、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是處於不斷變化發展的有機體,是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而不是可以讓教師自由宰割的羔羊,教學中,教師不可把自己的意志或知識強加給學生,而應通過科學的方法手段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在積極、自主的探索、體驗活動中去認知、發展能力、形成良好品德;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的頭腦、感官、性格、意願,自己的知識與思想基礎,思想和行動規律,即他們有自己的學習的物質基礎,他們能以自己的學習物質基礎去進行有自己特色的學習活動,去發展自己,因此,教學中教師不可以自己的教替代學生的學,而應指導學生積極自主地讀書、感受事物,觀察、分析、思考問題與探究問題的解決法和結果,不要輕視學生的能動作用,不要扼殺學生的能動作用;學生是責權的主體,從法律、倫理角度看,在法制的現代社會里,學生是權利的主體,他們享有充分的學習、生活的權利,他們又是責任的主體,他們負有對學習、對生活、對他人負責的責任,教學中,我們必須充分保護學生的權利,幫助學生學會承擔責任,強化這一觀念,是時代的要求。3、樹立新的課程觀,努力實現師生共同創造與開發課程。在教學與課程這對關系中,課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課程觀是主導因素。課程觀決定教學觀。過去,傳統的教學論概念把「課程」片面地理解為「規范性的內容」,把「課程」當作只是「政府」和「學科專家」的事,教師無權也無須思考課程問題。「課程」是專制的一方,成為一種指令、規定,教材成為聖經,而教學則成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課程與教學走向對立,二者只是機械地、單向地、線性地(而不是多維地)發生關系,而使課程不斷走向孤立、走向封閉、走向萎縮、走向繁、難、偏、舊。本次課改,從根本上打破「課程專制」局面,建立「課程民主」新體系(三級課程管理體系),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本次課改在課程管理及課程觀方面的重大轉變,充分認識到師生在教學中,創生和開發課程是歷史賦予的權利與義務,教師不能再僅僅是照搬教材、學生也不再僅僅是機械地接受和吸收教材,教師和學生應大膽地根據課程給定的內容,結合實際不斷地行變革與創新,使給定的內容不斷轉化為「自己的課程」(即符合當地、本校、教師與學生等實際的課程)。4、樹立新的教育價值觀,「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小學教學是分學科進行的,而學科教學的重心是關注學習,還關注是人,這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學科本位論過分關注學科,過分強調學科的獨立性和重要性,把學科凌駕於教育之上、人之上。其具體表現一是重認知、輕情感;二是重教書、輕育人,在強化和突出學科知識的同時,從根本上失去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從而使學生成為被肢解的。學科本位也即知識本位,這種指導思想只關注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掌握,而不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忽視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這是以學科為本的教學的最大的失職。新課程在注意學科知識、培養學生能力、遵循學科發展規律的同時,十分重視關注每一位學生,尊重、關心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我們必須牢記新課程所倡導的教育價值觀,在傳授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真正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統一。

㈣ 小學生品德發展特點

小學階段是6~7歲至11~12歲,稱之為兒童期,這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初級階段。其發展性更多地體現在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不會做到會做的過程。在這一階段,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將會對他一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那麼,從思想品德發展的角度來看,小學生到底具有哪些特點呢?
1.幼稚性與可塑性
稚嫩性是指小學生思想道德發展在人生全過程中處於萌芽狀態。小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由於受身心發展年齡特徵的影響,思想表現單純幼稚,道德認識具有明顯的表面性和具體性。人們常說,兒童像一張白紙,好寫最新最美的語言,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這反映出兒童思想的純潔無瑕和可塑性強的特點。這為兒童思想和道德行為的社會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條件。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會不斷的遇到兒童的本能的行為與沖動被成人強化或改造,與此同時,兒童一方面體驗著與成人和諧一致的愉快,另一方面體驗著不一致的沖擊和不快,兒童正是在這種愉快和不愉快的交織運作中,開始了思想道德社會化的過程。
個體社會化主要是指個體在特定的社會與文化環境中,通過與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形成適應該社會的思想,掌握該社會所公認的行為規范和方式的過程。個體社會化不僅為個體成長所必須,也是社會發展所需要。正因為個體社會化重要,每個個體自降生之日起就被預示了發展的方向和范圍。人在本質上是社會性的動物,因而人不能,也無法抗拒社會的力量。對於個體來講,並不是被動地受社會規范的影響,主體本身的狀態常常會反作用於社會規范的吸納程度。由此看來,對於思想比較單純幼稚的個體--小學生,社會化的過程會很容易,老師的思想觀念,社會的道德要求,轉化成學生個體道德需要就不難成為事實。調查表明「小學低年級是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最佳時期」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課題《沿海開發地區兒童少年品德與家庭德育狀況的調查研究》得出「中小學生品德得分隨年級增長反而逐漸下降」。說明在小學德育工作中,特別是小學低年級運用傳統的道德教育方式,使學生接受道德事實、道德價值思想,通過養成性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是與兒童道德發展特點相匹配的。同時我們也應注意,由於小學生思想單純,辨別是非、美醜、榮辱的能力還很低,比較容易輕信他人。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學生家長和老師要在思想道德方面對學生多進行積極正面的影響。
小學生思想簡單,在道德認識上自然會表現出表面性、膚淺性和從眾性,也就是說,小學生還不善於從道德觀點、道德動機和原則上評價自己和別人的品德,往往以具體的行為表現為依據去認識別人的品行如何;在道德評價方面,往往以教師、家長和成人的評價為轉移,很少有自己的主見。依據美國道德社會心理學家鮑德溫個體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小學生屬於客觀的或非二元主義階段,不能確定和辨別一件壞事對誰來說是壞的。毫無根據的認為,對他人有價值的事物對自己同樣有價值;或自己對某事物所作的評價也應該是他人對該事物的評價,一個行動的價值依賴於它產生的結果以及與評價行為不相乾的感覺的相似性。(戚萬學:《沖突與整合》,第364頁,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研究發現我國小學生集體意識的發展表現出以下特點:(1)兒童7歲已經開始出現集體意識,小學生只是初步具有把集體與個人的行為動機分化出來的能力。(2)集體觀念的形成存在著明顯的年齡差異,大約在9歲前後選擇集體行動動機的人數比例逐年增加。(3)小學生在執行集體和維護集體利益的行為方面,選擇關於為集體行動動機均占絕對優勢;但在關心集體榮譽的行為方面,7歲兒童根據行為後果作出判斷的人數比例非常多,這種判斷在其他年齡的小學生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林崇德、申繼亮主編:《小學生心理與教育》,第222頁,華藝出版社,1999。)小學生之所以出現如此情況,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經驗貧乏,對客觀現實的社會關系和道德規范還屬於不知或知之甚少。隨著年齡的增長簡單會變得復雜,表面性會變得愈加深刻。
小學生不僅思想認識膚淺,而且范圍狹窄,並帶有幻想;道德行為缺乏堅持性。有人以小學生能否自覺遵守道德規則,把抑制自己願望作為是否形成道德信念的指標,研究道德信念形成要經歷三個發展階段:(1)1~2年級小學生還沒有形成道德信念,只有道德信念的某些因素。(2)3~4年級小學生出現初步的道德信念,表現在小學生有了明顯的完成作業和保持良好的紀律的道德願望,但是,這些道德願望的自覺性還是很差。(3)5年級小學生開始表現出具有一定的自覺性、獨立性和堅定性的道德信念。為了取得優良成績和保持良好紀律,他們完成作業和遵守紀律,但他們的認識還不是很深刻和有系統的。(林崇德、申繼亮主編:《小學生心理與教育》,第222頁,華藝出版社,1999。)人的信念與人的道德認識有關,更與人的意志品質相聯系。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有的兒童在道德知識上沒有問題,可在行為上表現出幼稚,缺少堅持到底的精神。在小學管理中也會發現,學校的值周老師或學生的監督作用非常大,有些兒童常常是老師在與不在不一樣,並不是本質上的兩面性,是因為小學生行為的自覺性和自控能力發展水平低,沒有形成道德信念的緣故。
由於稚嫩性或不成熟性,使小學生易受外界傷害的可能性更大,易受傷害性的根本原因不在於稚嫩的本身,而在於人們對稚嫩性的視而不見,對年齡特徵的過於「忽略不計」。現實中,有的老師在思想深處,認為學生年齡小,不懂事,工作中不考慮學生的感受,更不顧學生的需要和年齡特徵,總是「跟著感覺走」。長此以往,就會使不懂事的孩子變得「懂事」,會使孩子對老師有偏見,甚至出現敵意,那麼,這樣的教育還有什麼意義呢?
稚嫩性是小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逾越的現象,是年齡特徵所決定的。小學生思想道德的不成熟性和可塑性強,說明他們有巨大的、可開發的潛能。許多老師認為,小學生年齡雖小,但很有愛心,樂於助人,文明禮貌,遵紀守法,有集體榮譽感,有表現慾望。只要教育者採取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育內容和方式,就可以使學生向著教育者所期望的目標發展。
2.模仿性與易變性
我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這主要是基於人所特有的一種模仿的天性,才會有對教育的這樣精闢的概括。早在19世紀90年代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塔德就創設了他的模仿理論。他認為,一個發明,99人模仿就有了風俗和時尚。風俗是人們對過去的模仿,時尚是人們對現有事情的模仿。也許塔德的理論過於簡化和偏激,但至少他揭示出了個人行為中模仿的重要作用,而對於小學生來說,模仿的意義更是不可忽視,許多學習不能不說是從模仿開始的。社會心理學家沃爾特斯等人曾通過實驗證明:榜樣在兒童行為中起重要作用;榜樣甚至還可以抑制兒童的某些行為,使兒童抗拒外界的誘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都能觀察到小學生對榜樣的模仿,如行為模仿、言語模仿、衣著模仿、甚至有思想觀念及價值追求的模仿,有的班級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帶有老師的影子。這不能不說明小學生最善於榜樣模仿學習。
模仿性不僅表現在小學生對榜樣的學習中,而且同樣存在於兒童自我經驗的學習中。現實中,許多小學生之所以任性無度,性格日趨自我中心化,這與他們對以往自我經驗的模仿是不無關系的,當他們明知自己的行為過分,而仍以「無理」取鬧來爭取某個要求或企圖達到目的時,那一定是他過去曾有過類似的成功經驗。他現在這樣做,不僅是對自己的經驗模仿,還會在此基礎上變換出許多新的類似的應付的方式。兒童非常善於自我經驗的模仿,在小學生尚無歸納總結、抽象概括能力之時,更多的就是一種經驗的模仿,並非像成人想像的有意對抗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任性。因此,在教育工作中給學生提供正面的先進典型,讓學生模仿學習,同時,讓學生多積累一些積極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成功體驗,使他在自我經驗模仿中不斷強化正確的思想和道德行為,使之由「不會做到會做」。這就是我們平時為什麼要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養成教育的原因,如果不是如此就會出現成長中的「倒掛」現象,表現在思想認識與規范行為的不和諧現象。如,小學階段就有學生在認識上達到了「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高度,但到了大學階段反倒重新開始補習「五講四美」的文明禮貌教育,其思想認識雖已深入到抽象水平,但規范行為卻停留在易變的潛表層。
由於小學生思想品德具有模仿性特點,也就決定了他的思想和言行容易受暗示,易受他人左右。因而我們會發現,小學生有時生活毫無規則,言行變化無常,日常行為規范不能始終如一;平時要求進步,但「三分鍾熱血」;或受情緒一喜一怒的支配,或為一時好奇心所左右,往往淚隨笑來,愛隨恨到。所以如此,易受暗示性決定著小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易變性或者稱之為情景性。易變性的另一原因是小學生自主性不強,自控能力和自我選擇能力低,比如,對自我能力和自我形象的感受,小學生更多地依賴於成人老師的評價,老師說自己行,自己就行,老師說不行,自己也就泄氣了。因此,老師在工作中,採取適合兒童思想品德發展年齡特徵的有效教育方式,幫助學生克服易變性是非常必要的。
3.自我中心性與缺乏自律性
兒童的道德,既不是固有的善良本性的展開,也不是單純環境強化的結果,而是社會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兒童道德發展可以從其對社會規則的理解去劃分。第一階段,6歲以前的兒童處於純粹的「自我中心主義」階段,兒童還不能將自己與外界區別開來,將自己與外界混為一談。這時即使能夠接受社會規則,也不會按規則行事。第二階段,6~10歲的兒童,道德判斷具有強烈的尊重規則的傾向,但是這些規則又被理解為權威人物的制定,因而只能服從,不能違背的。兒童傾向於客觀責任,服從公正、抵制性的懲罰,只看結果不看動機。第三階段,10~12歲兒童屬於自律階段,開始認識到社會規則是共同約定的,而不是絕對的東西。在道德判斷上開始注意主觀責任、公道公正和報應性的懲罰。一句話,兒童開始認識真正意義上的而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規則,實質是兒童有了真正的義務意識。
從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性的理論中,我們不難看到,隨著兒童成長,兒童道德發展由自我中心向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轉變,通過小學階段的社會交往和社會合作形成小學生真正意義上的道德觀念。
然而,許多調查表明,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多數家長千方百計的為孩子成長創造優越的生活條件,作為「獨生子女代」的學生,受幾代家人的寵愛,因此,在小學生中具有任性、自私、以我為中心等不良品格的人不在少數,甚至在中學生的品格中依然積淀著以我為中心的痕跡。家長對學生的悉心照顧和過分溺愛,弱化了學生的自主性和生存能力,學生的依賴性與自理能力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有的學生說,在家喝水時會不由自主地喊一聲:「媽媽,給我倒杯水」。過後,自己明知不該這樣,但下次還會照做不誤。生活中這種情況絕不會僅此一例。在學生道德發展中,以我為中心,「別人照顧自己」的思想越強烈,那麼,對他人與社會的責任意識和義務感可能就越淡化,社會道德價值准則和規范系統對他的作用就越小。因此,在現代學生身上還表現與以我為中心協調並進的不良個性--缺乏自律性。按皮亞傑的兒童道德發展理論,小學高年級學生道德發展應達到自律階段。根據英國著名道德教育家威爾遜的觀點,自律是一個行動被稱之為道德行為的主要標准。在他看來,「在道德上,我們的目的是發展學生的自律。」(戚萬學:《沖突與整合》,第224頁,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然而,現實中發現,有的小學生依舊存在行為規范差,行為上放縱自己,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缺少社會公德,出去郊遊吃東西亂扔;生活上攀比,花錢隨意,不知節儉,《大連晚報》2000年12月2日頭版刊登一則題目為《取走小卡片扔了方便麵》的新聞,並附有記者頭一天中午在某廣場附近拍攝的鏡頭,遍地的方便袋,有的僅撕開口,裡面的方便麵卻完好無缺。記者數了數,竟有56袋。原來絕大多數小學生只是為了裡面的卡片,因為卡片可以拼成各種小恐龍。小小的卡片,竟讓學生造成如此大的浪費。個別小學生開始講究穿名牌和注重發型。這種行為上缺少自律,生活上不知節制的現象,在中學生中也屢見不鮮。事實上,現代中小學生以我為中心,缺乏自律及吃苦精神,與家庭不良教育和社會上不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影響有關。因此,教育者應從治本的角度出發,聯合社區教育與家庭教育,改造學生以我為中心的品格,讓學生心中有他人,有愛心。這樣,對於增強學生的自律性也是大有裨益的

㈤ 小學品德與社會公開課教案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版目的(或稱教學要權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㈥ 小學思品知識

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

造紙、印刷術、火葯、指南針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四大發明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這些發明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和萬事萬物的原有狀態,其波及范圍不限於某一局部地區,而是整個世界;其影響所及不是一時一世,而是持續千百年之久。
四大發明給我們帶來什麼?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自然不能不說古代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四大發明不僅僅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繁榮的標志和中國人民聰明智慧的體現,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的進程。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中國古代的四大文明,也許人類社會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這可不是中國人的自吹自擂,因為世界史學界一致認為,中國的四大發明,通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歐洲之後,給歐洲人的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從而影響了人類的整個進程。對此,馬克思曾經這樣高度評價,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他少說了一項。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產生了殖民地,印刷術變成了宣揚新教的工具。總的說來,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

一個是火葯,火葯是我們發明的。火葯給我們帶來什麼東西呢?帶來了我們的禮花,帶來了我們的鞭炮。到今天為止火葯在我們的歷史上發揮過巨大的作用,通過阿拉伯傳到歐洲之後,歐洲人利用火葯技術製造了大炮,這就是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和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甲午戰爭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進北京,用中國的火葯燒了中國的圓明園。帝國腐朽了,文明衰落了,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發明了火葯,卻沒有用自己的火葯製造出強大威力的洋槍洋炮,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抗洋人的進攻,任憑他們的鐵蹄踐踏中國的國土,我們不得不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指南針,我們的鄭和用指南針七下西洋,開拓了中華民族文化進軍世界的先河。他們是傳教士,中國人歷來是善良的,我們下西洋不是為了掠奪,不是為了搶劫。但是我們的發明一旦被他們所使用,他們就造出了新的、更加靈巧的指南針,闖入我們的領海,打開了我們的國門,把大批的鴉片潛入到我們的民族之中,使我們的民族成為「東亞病夫」。

我們的印刷術,印刷術和造紙術是中國偉大的發明。傳到了歐洲以後,幾百年以後才造福於社會,中華民族熊熊的火炬照亮了西方黑暗的中世紀,他們確實是受益匪淺的。他們的科技發達了,文藝復興了,但是今天我們的造紙術又如何呢?我們的印刷術又如何呢?我們公司有一位對印刷比較精通的副總經理,他每天設計我們公司的產品,我國最好的印刷機叫「海德寶」,是我們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但是現在最好的印刷機是「海德寶」,而四色彩印,精美印刷品,都是人家印的,最好的紙張是人家的,便宜、質量好。要什麼紙?要二八銅版。要什麼的?要進口的。紙張是我們發明的,但最好的機器都在人家手裡,我們需要花多少錢?甚至現在連最好的油墨也是進口的,這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現在我們回顧一下四大發明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確實給中華民族帶來永久的載入史冊的榮耀,除此以外今天真正由此得到實惠的又是誰呢?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使我們有了很多原始性的創新,也往往因為不能精益求精,發展遲緩,錯過了時機,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大規模的產業化失之交臂。比如說中國人早就發明了陰陽八卦,但是沒有由此引申發明出二進制技術法,計算機是由外國人發明的。鄭和提出的「冷不自生」,這可謂是前無古人創造性的見解,非常了不起。但是由此導出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卻在1800年之後,由一個德國人正式提出來的。從冷的物體傳入熱的物體,不能無償發生,我們沒有得到規律性的經驗

㈦ 如何體現小學品德學科特點

小學階段是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起始階段,也是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小學思想品德課更是對小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因此,作為教思想品德課的教師要認真學習課標,深入理解教材,才能上好思想品德課。學生進入學校主要目的是受教育和學習知識,作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都要藉助文本給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我們上這一科目的老師該如何做呢?要讓小學生將來成為誠實和富有責任心的人,重在加強學生健康、向上的品德的培養。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必須重視小學生品德教育。下面就我個人的一些嘗試和耳濡目染,談談自己的看法:一、精彩導入,真正走進學生中間,了解學生的現實生活
品社課應該主要解決學生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並不需要一味講大道理,教師必須實際走入學生的生活當中,去了解他們的需要。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課前調查,無論是問卷還是談話,都應該在課前有所了解,課上才能有的放矢。讓學生自由結組調查、討論自己關注的某一方面問題,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匯合起來,然後各小組派代表到講台上匯報等等。課堂上的熱烈交流,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使他們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價值觀,也體現了合作的樂趣。
二、注重探究,獲得科學精神、態度現代社會本身及人們對於社會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因此,對於學生來說,探討和把握獲得科學結果的方法和途徑,往往比學習和記憶知識結論更有價值。他們在向未知和疑問的探討研究過程中,經常是需要經歷和體驗失敗的。但是,重要的是學生在這種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了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教學時,我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孩子們說說平時經常玩哪些游戲?每次都玩得開心嗎?這些游戲分別都有哪些規矩?如果碰到個別人不守規矩,大家會怎麼樣?請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然後,我組織全班同學進行探究、討論。游戲中的規矩就是一種規則,參加游戲的人必須共同遵守,否則,游戲就不能進行下去。同樣,人們在共同的活動中也有規則。如:公共交通的規則,體育比賽的規則,娛樂活動的規則等。這時,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如果不遵守這些規則,公共交通、體育比賽、娛樂活動、公共財物會怎麼樣?學生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得出:沒有規則,生活就會非常麻煩。我窮追不舍,再次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學校里能不能沒有規則?如果完全沒有規則,同學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老師們想什麼時候上課就什麼時候上課,行不行?與同學們關系最密切的學校規則是什麼?三、加強課堂訓練,提高辨別是非能力教師要結合插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學完課文和闡明道理及觀點後,為了鞏固和加深學生的認識,還要讓學生運用所學道理、觀點去聯系實際,加強課堂訓練,提高分析問題和辨別是非、真偽、美醜的能力。為此,我們要精心設計和補充課後練習,讓學生認真思考、回答。設計課堂練習,要本著理論聯系實際,知行統一和由淺入深的原則,先找容易辨別回答的問題,再找較難辨別回答的問題,最後找難以辨別或模稜兩可的問題。如講拾金不昧這篇課文時,我們結合實際例子,由淺入深,設計如下練習:(1)一個同學把同桌掉在地上的鋼筆拾起來交給了老師,算不算拾金不昧?(2)某小學二年級的一個學生在路上拾到一塊手錶交給老師,算不算拾金不昧?這樣學生由易到難,對所設計的練習逐一進行回答時,教師一方面要充分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使學生敢於暴露自己的錯誤觀點和不正確的行為表現;一方面要對學生分析認識問題的思路進行適當引導和點撥。在找到正確答案的同時,把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學生暴露出來的思想、觀點和行為,要給予正確的評價和指導,並指出今後應怎樣用學習的道理去指導自己的行動,這樣即能使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思考問題的興趣,又能使學生運用所學的道理、觀點去聯系自己和周圍的事物,分析認識問題,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為小學生進一步全面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四、現代化手段讓思品課生動起來
在教學中,有效地利用學校的多媒體設備,以其新鮮、活潑、生動的形象,一掃傳統說教式教學導致的沉悶空氣,帶給學生活潑、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提供豐富、生動、有趣的感知材料,激發他們的興趣,引起他們的豐富想像。如:我在上「珍惜水資源」時,展示漫畫「舉不動」,表明世界人口總數2000年已達60 億;展示漫畫「垃圾包地球」、播放動畫「這樣就合法了」,表明環境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再播放實況錄像「在中國…….」,看人們是如何浪費水資源,如何污染江河湖海,如何亂砍濫伐森林等等,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我們面臨嚴峻的資源、人口、環境形勢,從而落實到教學目標:我們必須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整節課,學生在驚嘆、感慨中,踴躍發言,激烈討論。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還沉浸其中,依依不捨。體驗成功的思品課就像品嘗一杯醇香的美酒,聆聽一首動聽的歌曲,欣賞一幅精美的油畫,使人彷彿進入了藝

㈧ 淺談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2011年版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修訂)中,對這門學科的課程性質作了如下描述——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 綜合性 本課程設計體現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內在整合;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品德和規則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歷史與文化、國情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 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學習與社會參與的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從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去理解、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並以此為基礎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質. 實踐性 本課程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開放性 本課程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區擴展;課程評價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態度,不以單一指標評價學生的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 因此,《品德與社會》是在小學中高年級(3~6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它是在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基礎上,並與初中的《思想品德》、《歷史》《地理》)課銜接的過渡的課程.它的.課程基本理念(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2)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3)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是課程的追求. 3.設計思路 品德與社會課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家庭、學校、家鄉(社區)、祖國、世界是他們生活的不同領域;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社會關系等是存在於這些領域中的幾個主要因素.兒童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是在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中,通過與各種社會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實現的. 我們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階段,學生的認識范圍不同,因而《品德與社會》的課程在設置時按照兒童社會生活圈的擴大,以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家鄉——祖國——世界為線索來進行內容設置.又因為地理是兒童真實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兒童形成與世界聯系的重要智力紐帶.從根本上說,學習地理是為了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並在利用環境和改造環境的同時,協調環境與「我」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學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號、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規律都是對真實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兒童通過由淺入深地接觸這一系列的知識,逐漸建立起自身的空間感和存在感,從而在空間維度上還原和體驗真實的生活.同時,地理打開了兒童接觸世界的窗口,極大地拓展了兒童的生活空間,在兒童和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橋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從生活中學習地理,重視地理和生活的關系,讓地理知識服務於生活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歷史」從時間角度來看人類事物不同.「地理」是從空間角度出發來看人類事物的.地理知識、能力和情感價值觀是兒童現實生活的需要,是兒童整體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小學德育課中地理教學是要引導學生學習生活地理、社會地理,而並非傳授給他們非常專業的、系統的地理知識(這個任務自有中學的「地理」等專門課程來承擔).總之,小學品德課程中的地理教學旨在幫助兒童過有道德的社會生活,而不是要把兒童培養成地理學家.
由上述分析不難發現,解決地理教學中的難題,要求德育教師能牢牢把握住「兒童的社會生活」這條主線,通過兒童的社會生活來引導兒童學習生活地理、社會地理.「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和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所以,在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教學中應注意以下方面: 一.緊密兒童的現實生活進行地理教學 首先,教學過程必須以兒童自己(而不是教師或他人)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重視利用兒童的現實經驗和親身體驗.例如,在教育兒童節約用水、愛護環境時,不能僅僅利用別人(別的地方)缺水或環境破壞給人們生活帶來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兒童自己的親身體驗,如,自己口渴的經歷,家裡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環境污染給自己帶來的不便等.在講到祖國或家鄉的美景和壯麗山河時,不僅是用到書本、資料上的圖片、描述介紹等「外在資源」,更要重視利用兒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遊經驗等「內在資源」 . 其次,要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著力於將地理教學同兒童的現實生活建立聯系.如根據兒童思維的感性、直觀性等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將一些抽象的概念、數

㈨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品德 詳細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品德 對於小學生來說,良好品德的教育是絕不能忽視的。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品德是小學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小學生的品德教育主要是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養成文明禮貌、團結互助、關心集體、愛護公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好品行,長大才能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民的人。因此,小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不僅是學校、教師的責任,更是家庭、社會共同的責任。要使小學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就要把品德教育滲透在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通過在課堂學習中、日常生活中、社會活動中的體驗,逐步養成良好的品德。 一、 注重學習中的德育。 課堂教學既是學校傳授文化知識和技能的陣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陣地,應該在這個陣地上充分傳授知識和技能,積極滲透品德教育,充分發揮每一學科的德育功能。 1、根據學科特點自然滲透。 德育滲透要從教材實際出發,緊扣教材,把握學科特點,充分發揮本學科優勢,在教學中自然而然地滲透,寓於知識的講授或訓練之中,使科學性與思想性水乳交融,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如:思想品德課、晨會課、班隊課、周會是向小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小學生在思想品德課上學到有關的知識,通過各種活動,人的道德行為的學習,受到有關優秀的道德品質的熏陶,使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逐漸統一起來,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語文課富於形象性,具有感染力,在進行聽說讀寫等基本訓練的同時,還可以結合教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日常行為教育等;音樂課利用音符、節奏、旋律來塑造藝術形象,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美術課通過形象、畫面、色彩、線條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高尚品德和優美情操;體育課通過課堂教學、早操、課間操、課外體育活動比賽等進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等等。從各學科教學中讓小學生從小養成懂得守紀律、關心他人、尊敬師長、愛護公物、勤儉節約、不怕困難、勇於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一步樹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並願意為家鄉和祖國的建設努力學習,貢獻自己的一切。而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須靠潛移默化、日積月累。 2、身教重於言教。 教師的語言是有聲的行動,教師的行動是無聲的語言,前者使學生信服,後者使學生佩服。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身正」對老師來說尤為重要。教師要為人師表,言行一致,以文明高尚的言談舉止;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良好的個性品質教育學生,發揮示範作用,為學生樹立「立身做人」的榜樣。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教師不僅要用自己的學識教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人格教人。這種「無聲的教育」卻能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二、注重生活中的德育。 品德教育不能離開學生的現實生活,不應局限於學校里、課堂上、書本中,只有生活中的德育才是真實的、生動的、有效的、也是最有教育力的。在每一個人的成長經歷中,生活提供給人的影響有時要超過教育本身。因為生動而豐富的生活空間提供給人的是真實的生活情景。有真也有假,有善也有惡,有美也有丑。所以,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在生活中規范自己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 小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與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例如:在家庭生活中,家長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的第一位老師,家長的優良品德,如愛護公物,助人為樂,與他人友好相處等,都會給學生以深刻的影響,並逐漸形成學生對待周圍人和事物的正確態度;相反,家長的不良行為,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深刻的,有的家長愛佔便宜,常為一些小事和鄰居大吵大鬧,這一切都會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因此,家長要注意到自己在學生品德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給自己的孩子做出表率。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熱愛環境、理解他人、關愛生命等良好的品質。此外,社會輿論、社會公德,影視作品、人際關系等等,都會對小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的形成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只有全社會都來關注,影響和培養學生,才能使學生在良好的大環境中健康成長,有助於養成良好的品德習慣。 三、注重活動中的德育。 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德育有效的載體,它具有課堂教學和現實生活所不及的生動活潑。好的活動可以真正解放學生的身心,可以給他們帶來比課堂上和生活中更令人感動和難以忘懷的快樂和自由。讓學生多參與有益的課外活動,可以促使學生德、智、體諸方面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並為學生提供發展個人志趣、特長與才能的好機會;能讓他們在廣闊的活動空間自由馳騁,展翅翱翔;有利於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小培養他們愛動手、動腦的習慣和愛祖國、愛勞動的良好品德。 良好道德信念的形成離不開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只有把兩者有機結合才能真正發揮德育的優勢。如:通過開展「你丟我檢」、「彎彎腰」等活動,讓學生明白,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邀請法制交警作《遵紀守法》和《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講座,通過多種渠道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法制意識;開展「手拉手」活動,學生之間互幫互學、互相交流,養成關心他人、樂於助人的品德,逐步樹立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開展書法、繪畫、歌詠、拔河等各類競賽活動,在校園生活中培育學生熱愛集體、勤奮學習的品質,幫助他們把老師的期望化作對自己的責任感,做學習的小主人;開展「我是媽媽的好幫手」活動,體驗父母辛勞和家庭生活,培養他們孝敬父母、熱愛勞動的情感,幫助他們把父母的期望化作對家庭的責任感 ,做生活的小主人;組織學生到社會進行參觀、訪問活動,了解各行各業普通勞動者的生活和工作,培養他們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品質,樹立對民族的責任感,做社會的小主人;通過參於小養植、小發明、小製作、小創造等活動,培養他們動手動腦和發明創造的能力,培養他們攀登科學高峰的志向。 以上這些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從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獲得一種感受,明白一個道理,學會一種本領,養成一種品質。在實踐中增長才幹;在歡樂中獲得知識;在活動中豐富情感。通過學生親自參與道德實踐活動,促進了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總之,品德教育,任重道遠,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的培養,必須講究方法。採取課內外教育相結合的形式,配合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切實加強德育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聯系,進一步完善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路,充分調動社會資源,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搭建平台。

㈩ 小學生應學習的道德品質有哪些

在古希臘特爾阿波羅神殿牆上,刻有這樣的文字:「了解你自己」。然而千百年來,人們對自身的認識仍然是一個謎。美國著名高等學府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指出:盡管有腦力風暴、心智革命、智商、情商、心理分析和心理健康等人類研究課題風靡全球,但是我們還遠遠做得很不夠。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論述要建設我們高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時明確指出:把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人才,作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顯然,「四有」都屬於思想道德素質培養范疇,都屬於道德教育任務,培養中小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習慣是當前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下面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特別是在新課改下《思品與社會》教學,談談小學生道德行為培養的幾種途徑。

一、對小學生要重視德性認知教育

加強小學生認知教育是道德行為養成的重要途徑之一。一方面要形成科學的、系統的現代化德育課程體系,開展德性知識學習活動,做好德育教材建設。當前我們正面臨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此時我們更應該把學生的德育任務擺在首位,從小學到時中學把德育內容注入各學科教學的始終,並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構成完整體系,使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進行道德行為教育。另一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做好德育認知應與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道德發展水平相適應,並注重開發和調動學生心理潛能,從而去實現德育的內化。目前,有的教師自身道德素養和業務素質不高,超前、過高、或不按教育規律進行德育,導致學生無法接受、無法承受;有的教師脫離學生生活的環境,脫離現實生活,脫離學生實際,想當然的進行道德行為教育,只求形式、不講內函。致使學生無法接受,達不到內化的效果,也就取不到培養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的目的。

二、增強學生強化與內化統一的自我意識

良好道德行為的養成是強化與內化的統一,強化包括認知強化,文明行為訓練和良好品德強化。例如:如何使學生學會待人接物,富有公德心,熱愛集體,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等,都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強化訓練。尤其要對學生進行行為方式示範,組織示範或模仿性道德實踐,讓小學生在直觀形象地強化過程中,領悟和掌握正確的道德行為方式示範,達到內化的目的,從而自覺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三、挖掘學科教學中的德育素材

各學科的教材中,都有向學生進行道德行為教育的材料、內容,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有創造性的去挖掘、發現,並及時有效地加以滲透、利用。例如:《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課是專門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就應充分的把它利用發好,它的育人作用是得天獨厚的。因此,教師應把《思品與生活》和《思品與社會》課的育人作用放在首位,使其充分發揮它的育人作用,而不應把灌輸知識目標、政治常識放在第一位。同樣《語文》課是向學生實施德育的重要學科,其它的一些學科中也蘊含著很多的德育因素,都應把它作為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教育的素材挖掘出來,用於教學之中。

四、加強課外延伸,滲透德育行為

英國學者萊基在《歐洲倫理生活晚》一書中,曾將人的德性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嚴肅德性;第二類是壯烈德性;第三類是溫和德性;第四類是實用德性。尤其是第四類德性,它是促使人們走向事業成功的德性。因此,我們除在學科教育中進行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還應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如:開展課內外活動或各種實踐活動。比如:舉行一次「清潔沱江河——共創美好家園」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社會公德。可能會比一些反復灌輸道德觀念或社會意識的特定課程更能也更好地使學生去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五、重視學生社會公德建設在道德養成中的重要作用

外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人的品格就是人的一連串列為,人格的偉大和剛強只有藉助矛盾對立的偉大與剛強才能衡量出來。

按照「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規范,去塑造良好文明的社會形象,制定學生道德行為規范和文明語言、文明行為公約等。號召學生開展「與文明握手,告別陋習」、「為貧困學生獻一份愛心」等主題活動,這種延伸於課外的德育活動,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教育性於一體,深受學生歡迎,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六、提高教育工作者德育水平,形成良好育人環境

前蘇聯偉大教育家加里寧說:「教師世界觀,他的一言一行,都會使學生受到那樣這樣的影響。」學博為師,德高是范;教師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它會對學生成長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親其師,信其道」,「身教重於言教」,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師德形象在課堂教學中有著深刻的意義。教師的舉止言行,儀表服飾,神態氣質,甚至習性無一不作為信息傳導給學生的大腦,反饋於教學的過程之中。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規范自己的形象。教師要嚴於律已、率先垂範,帶動學生自我教育和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所以,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就必須努力提高小學教師的道德修養,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

七、實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網路德育

如果學校、家庭、社會教育標准不統一,則會使受教育者產生許多不必要的倒行心理沖突,增加其混亂性,從而影響小學生的道德品性的養成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們今天之所以高度重視小學生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其根本原因在於道德在塑造人的心靈、秩序和人格結構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面對當今社會要盡可能地優化當今的德育環境,去實現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三者有效協調,使小學生成為新世紀道德健全、人格健全的可造人才。當前,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有的家長為追逐眼前的利益,外出打工,把子女單獨留家就讀或實行隔代管理,給學校管理帶來諸多不便,致使部分學生從小養成不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特別是現代社會的單親子女的增多,給德育工作者增大了教育的難度。為培育合格建設人才,全社會都應動員起來,實行學校、家庭、社會為一體的網路教育。

當然,中小學生道德行為培養的途徑還很多,作為新世紀的德育工作者,應在新形勢下,更新德育理念,努力探索新德育途徑,為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全格人才而奮斗。

閱讀全文

與小學品德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