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小學美術知識
小學美術教材理論知識復習資料(一)教師用
一、名詞解釋
透視現象:
美術創作:
四方連續紋樣:
寫 生
視 點:
原 線:
沒 骨:
光 源 色:
色彩的明度:
結構素描:
二、選擇
1、油畫《椅中聖母》的作者是( )
A、梵谷 B、拉斐爾 C、塞尚
2、中國畫《千里江山圖》的作者是( )
A、趙佶 B、張瑩 C、王希孟
3、油畫《阿爾的吊橋》的作者是( )
A、梵谷 B、大衛C、雷諾阿
4、油畫《南昌起義》的作者是( )
A、詹建俊 B、羅丹 C、黎冰鴻
5、油畫《齊白石像》的作者是( )
A、石魯 B吳作人 C黃賓虹
6、中國畫《貨郎圖》是( )李嵩的畫
A、唐朝 B、宋朝 C、清朝
7、年畫《連年有魚》是( )的作品
A 、清朝 B、元朝 C、明朝
8、米開朗基羅是( )畫家
A、英國 B、義大利 C、法國
9、雕塑《加萊義民》的作者是( )
A、羅丹 B、摩爾 C、大衛
10、畢加索是( )畫家
A 法國 B、蘇聯 C、西班牙
三、簡答
1、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立體構成的構成要素是什麼?
3、標志設計的一般表現手法有哪些?
4、新課標根據美術學習活動方式分成哪幾個學習領域?
5、新課程目標第一學段中「綜合、探索」的具體目標是什麼?
6、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哪五個方面?
7、版畫根據不同的製版與印刷方式分類可分為哪幾種?
8、你從哪幾個方面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進行評價?
9、中國畫畫山石畫法的皴法很多,請寫出五種皴法。
10、電腦圖形圖像文件中RGB色彩模式,RGB 各代表什麼色彩?階調值度量最大多少個?
四、應用
1、如何使同種色調和。
2、寫出鉛筆淡彩的作畫步驟。
3、美術新課程「設計、應用」的教學模式一般是:
4、舉例說明繪畫中的黑白各表現什麼以及作用。
Ⅱ 小學美術基礎知識有哪些
學 美 術 基 礎 知 識一. 基礎知識部分. 1. 中國寫意畫講究用筆和用墨,用筆包括(落筆),(行筆),(收筆).用墨包括墨色的(濃淡),(干濕)的變化的運用。 2.傳統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是(勾)、(皴)、(點)、(染)。 3.繪畫中的色彩美是指(統一)與(變化)中的美。 4.色彩的差別大是(強烈對比)。在色環中相隔150——180度,色彩差別小的(弱對比),在色環中相隔60度以下。 5.美術課可以分成(繪畫課、手工課、欣賞課),手工課常運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6.透視的基本規律是(近大遠小),可分為(成角透視和平行透視)成角透視是指物體的一個角與畫者相對,平行透視是指物體的一個面與畫者相對。 7.要畫好人物物速寫,需要了解(人體的大體比例、結構和動態規律,還需要依靠對(形象的記憶和理解)。 8.選取恰當的形象或物體作為畫面內容叫(取景)構圖又叫(布局或經營位置,應注意物體在畫面中的(位置、空間以及線條色彩等在畫面中的結構組織形式。) 9.剪綵紙的特點是(形式多樣、質朴簡潔、內容豐富、富有極強的裝飾性。)其步驟是(起稿、固定畫稿、刻鑽剪、裱貼) 10.三原色是指(紅、黃、藍)。三間色是指橙、綠、紫)。 11.橙色是由(紅)和(黃)組成,綠色是由(黃)和(藍)組成,紫色是由(紅)和(藍)組成的. 12.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本身面貌),可以通過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13.冷色是指(藍、綠等給人涼冷感覺的色彩,)曖色是指(紅橙等給人溫暖感覺的色彩)。 14.中國畫從表現手法上可以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從表現內容上可以分為(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 15.任何物體都可以用(立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球體)四類基本形體去概括。 16.素描的基本調子是(三大面五調子),三大面是指(受光面、背光面、反光面)。五調子是指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暗面、反光。 17.美術字可分為(宋體、黑體、變體)三種。黑體美術字外形呈方形或長方形且筆畫粗狀,筆畫粗細基本相等。 18.單獨紋樣是指(與四周無聯系的紋樣),它是圖案的基本單元。左右上下四面相連的紋樣稱為四方連續紋樣。 19.角隅紋樣是裝飾邊角的紋樣,可分為(對稱式)和(均衡式)兩種。 20.將一分形進行有秩序的反復排列稱為重復具有一種秩序的美感。 21.形有秩序的逐漸變化,就叫漸變。 22.對稱軸或對稱中心兩側相同就叫做對稱,具有一種規則、整齊和穩定的美感。 22成人的身高為7.5個頭長,少年為6個頭長。 23「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長度平均分成三份稱為上庭(從發際到眉間)中庭(從眉間到鼻尖)下庭(從鼻尖到下下巴) 24素描可以分為結構素描和明暗素描。 25以畫馬見長的畫家是(徐悲鴻),以畫蝦見長的畫家是(齊白石)以畫竹見長的畫家是(鄭板橋)。 26.山水畫的方法:組織山水畫的方法有近景有遠景,就可以構成不同特色的觀察空間.近景可以用勻、皴、點、染的方法具體刻畫。遠景可以簡略勾、皴,也可以用渲染的方法來畫。山水畫的步驟是先根據醞釀構圖,然後再畫近景或主要景物。再畫遠景或陪襯景物,最後用濃墨點苔或有重點地著色和整理。
Ⅲ 小學美術《俯仰之間》教案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回或稱答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Ⅳ 如何優化美術課堂結構
美術與其他學科整合的資源
新一輪課程改革在指導如何處理「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的相互關系時提出:「各學科都應力求與相關學科相互融合,使學科內容跨越學科之間的鴻溝,最大限度地體現知識的整體面貌。」如何將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整合,利用其他學科資源為美術教學服務,或利用美術教學協同其他學科達成目標,實踐教學的整體優化,在當前美術教學改革中,越來越引起眾多美術教師和學者的關注。
(1)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在傳統教學中,工藝美術設計課的教學目標一般是通過「教師講解,學生練習」等環節實現。其中主要教學環節是教師講解,給出圖例。課堂上讓學生自己領會和做練習的機會很少,很難完成教學目標。這種自主、交互的學習方式,能充分發揮每一位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而通過信息技術和美術設計的整合教學,達到了使用信息技術來學習其他課程的目的;同時,又強化了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使學生對軟體運用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我設計的美術課「電腦美術——圖形的聯想」一課就說明了網路化課堂教學的優勢。為課程的實施提供非線性的、動態的、開放的、豐富的教學資源。
(2)與語文學科的整合
美術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既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觀察力和思維能力,又要促使學生的語文能力的提高,將美術教學和語文學科整合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如,在「古詩插畫」中,我設計了幾個步驟:第一先了解詩句的意境,然後抓住詩句中最精彩的句子,了解作者寫詩的背景再進行繪畫創作。學生們既學到了美術知識,又加深了對相關的語文知識的理解,並且還成功地打破了學科界限,將美術與語文知識融合生成新知識。這樣,學生們經歷了「看」「做」「賞」「創」的過程,悄然地跨越了學科知識之間的學習鴻溝,達到美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教學目的,學生們的實踐能力、想像能力、審美能力、創造能力等都得到了發展。
(3)與科學學科的整合
美術學科與科學學科在教學上存在一些共通的途徑——從生活體驗到課堂學習。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由於人們未能認真、細心地觀察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也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想像力。在傳授美術「樹葉圖案」這一內容時。我先從科學學科的角度出發,教學前讓學生觀察花、草、樹、木,進而觀察葉子的形狀、顏色、大小,然後在課堂上我又製作了一些花、草、樹、木的課件,讓學生了解葉子的結構:葉柄、葉脈、葉絡等,並有「把觀察大樹畫下來」「畫一張觀察過的樹葉」等與美術課要求相似的作業練習,學生通過眼看、手摸、比較分析,對植物的花、葉子了解比較深刻,學生自然就會把對花葉的感性認識整合到美術課上,學生再進行葉、花圖案製作設計時,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也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4)與音樂學科的整合
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藝術教育寓教於樂、生動形象、感人的優勢。美術與音樂學科的整合在日常的教學中同樣不可忽視。我在教學感受聲音時是通過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兩個簡單感嘆的感受,感受聲音的色彩感,然後通過聆聽具有感情色彩截然不同的音樂來感受樂音強烈的色彩感,使學生感受到音樂與繪畫的相通之處。此外,其他學科也都可以進行整合。
總之,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得多方面的發展,美術教學中要廣泛利用一切可用資源。
Ⅳ 小學美術復習資料
1、中國寫意畫講究用筆和用墨,用筆包括(落筆),(行筆)、(收筆),用墨包括墨色的(濃淡),(干濕)的變化的運用。
2、傳統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是(勾)、(皴)、(點)、(染)。
3、繪畫中的色彩美是指(統一)與(變化)中的美。
4、色彩的差別大是(強烈對比)。在色環中相隔150┅┅180度,色彩差別小的(弱對比),在色環中相隔60度以下。
5、美術課可以分成(繪畫課、手工課、欣賞課),手工課常運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6、透視的基本規律是(近大遠小),可分為(成角透視和平行透視)成角透視是指物體的一個角與畫者相對,平行透視是指物體的一個面與畫者相對。
7、要畫好人物物速寫,需要了解(人體的大體比例、結構和動態規律,還需要依靠對(形象的記憶和理解)。
8、選取恰當的形象或物體作為畫面內容叫(取景)構圖又叫(布局或經營位置,應注意物體在畫面中的(位置、空間以及線條色彩等在畫面中的結構組織形式)
9、剪綵紙的特點是(形式多樣,質朴簡潔、內容豐富、富有極強的裝飾性)。
其步驟是(起稿、固定畫稿、刻鑽剪、裱貼)
10、三原色是指(紅、黃、藍)。三間色是指(橙、綠、紫)。
11、橙色是由(紅)和(黃)組成,綠色是由(黃)和(藍)組成,紫色是由(紅)和(藍組成的。
12、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色相
是指(色彩的本身面貌),可以通過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13、冷色是指(藍、綠等給人涼冷感覺的色彩,)暖色是指(紅橙等給人溫暖感覺的色彩)
14、中國畫從表現手法上可以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從表現內容上可以分為(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
15、任何物體都可以用(立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球體)四類基本形體去概括。
16、素描的基本調子是(三大面五調子),三大面是指(受光面、背光面、反光面)。五調子是指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暗面、反光。
17、美術字可分為(宋體、黑體、變體)三種。黑體美術字外形呈方形或長方形且筆畫粗狀,筆畫粗細基本相等。
18、單獨紋樣是指(與四周無聯系的紋樣),它是圖案的基本單元。左右上下四面相連的紋樣稱為四方連續紋樣。
19、角隅紋樣是裝飾邊角的紋樣,可分為(對稱式)和(均衡式)兩種。
20、將一分形進行有秩序的反復排列稱為重復具有一種秩序的美感。
21、形有秩序的逐漸變化,就叫漸變。
22、對稱軸或對稱中心兩側相同就叫做對稱,具有一種規則,整齊和穩定的美感。
23、成人的身高為7.5個頭長,少年為6個頭長。
24、「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長度平均分成三份稱為上庭(從發際到眉間)中庭(從眉間到鼻尖)下庭(從鼻尖到下下巴)
25、素描可以分為結構素描和明暗素描。
26、以畫馬見長的畫家是(徐悲鴻),以畫蝦見長的畫家是(齊白石),以畫竹見長的畫家是(鄭板橋)。
27、山水畫的方法組織山水畫的方法有近景有遠景,就可以構成不同特色的觀察空間,近景可以用勻、皴、點、染的方法具體刻畫。遠景可以簡略勾、皴,也可以用渲染的方法來畫。山水畫的步驟是先根據醞釀構圖,然後再畫近景或主要景物。再畫遠景或陪襯景物,最後用濃墨點苔或有重點地著色和整理。
1、點 線 面 組成了豐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條件。
2、常用的設計花卉圖案的方法有誇張、變形、添加等。
3、常用的幾種剪紙的方法有陰剪、陽剪、綜合法。
4、學習染紙時要一看紙怎麼折,二看色怎麼配,三看用了多少水,四看作品美不美。
5、外界的物體,透過瞳孔投射在眼睛的視網膜上就會變得近大遠小。
6、年畫是中國民間最普及的藝術品之一。
7、點、線、面組成了豐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條件。
8、什麼是「裝置藝術」?
選擇一些現成的物品,組合起來,在一個新的標題下,呈現出新的形象。
9、用色彩和筆觸表現空間和距離的感覺時,要注意近遠出的那些變化?
一般情況下:近處色彩偏暖,遠處偏冷,近處色彩鮮艷,遠處灰暗,近處色彩筆觸強烈些,遠處筆觸柔和些。
五年級
1、自然界的一頭牛,在畢加索筆下,簡化、誇長、改造,被加工成一系列獨特的藝術形象。
2、現代繪畫設計,更是廣泛運用簡化、變形。
3、扇面有扇形、圓形等形狀。
4、世界上第一架動力飛機是美國萊特兄弟研製成功的。多數飛機由機身、機翼、機尾、起落等裝置組成。
5、人類原始衣服和住所都和穿編有關,用多種材料編織的東西,有時它們是生活用品,有時它們卻成為藝術佳作。
6、即使最嚴密精確的科學也需要藝術家的想像,發明家都充滿奇思妙想。
7、黃色很明亮,藍色暗得多,各種色彩明亮的程度叫做色彩的明度。
8、三角形構圖穩定,井字形構圖謹嚴,S形構圖流動,對角線構圖爽利。
9、動物的腳比人類的腳更靈敏、更能幹、更重要。
10、版面設計就像畫畫的構圖,要考慮內容的主次和圖片的聚散,版面整齊的,要避免呆板,版面活潑的,防止凌亂和鬆散,色彩鮮艷的,別讓人眼花繚亂,色調樸素的,別缺少生氣。
11、設計尾花,要注意簡潔、別致。
12、以古代雕刻為主體的非洲藝術,與西方藝術,東方藝術共同構成世界藝術寶庫的三大瑰寶。
13、非洲雕刻造型粗獷誇張,線條簡潔概括,不單純追求形似,更強調作品的節奏感。
14、什麼叫純度?答:色彩純凈的程度
15、《潑墨仙人》是宋代畫家梁楷的作品。
16、《青銅奔馬》是中國東漢時期的作品。
17、《蒙那麗莎》是由義大利畫家達芬奇畫的。
21、通過學習世界地球日這一課你懂得了什麼?
答:拯救地球,保護家園,保護環境,使她永遠美麗、安全,是人類共同的心願。
2.《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宋代畫家,張擇端的作品。
3.色調指:彩色畫面上色與色之間的整體關系,構成色彩的調子,其中主要的色相為主調。紅、橙、黃是暖色。藍、綠、紫是冷色。
7.製作紙工作品常用到:剪、折、切割、粘、彎曲、插接等加工製作方法。
一. 基礎知識部分.
1. 中國寫意畫講究用筆和用墨,用筆包括(落筆),(行筆),(收筆).用墨包括墨色的(濃淡),(干濕)的變化的運用。
2. 傳統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是(勾)、(皴)、(點)、(染)。
3. 繪畫中的色彩美是指(統一)與(變化)中的美。
4. 色彩的差別大是(強烈對比)。在色環中相隔150——180度,色彩差別小的(弱對比),在色環中相隔60度以下。
5. 美術課可以分成(繪畫課、手工課、欣賞課),手工課常運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6. 透視的基本規律是(近大遠小),可分為(成角透視和平行透視)成角透視是指物體的一個角與畫者相對,平行透視是指物體的一個面與畫者相對。
7. 要畫好人物物速寫,需要了解(人體的大體比例、結構和動態規律,還需要依靠對(形象的記憶和理解)。
8. 選取恰當的形象或物體作為畫面內容叫(取景)構圖又叫(布局或經營位置,應注意物體在畫面中的(位置、空間以及線條色彩等在畫面中的結構組織形式。)
9. 剪綵紙的特點是(形式多樣、質朴簡潔、內容豐富、富有極強的裝飾性。)其步驟是(起稿、固定畫稿、刻鑽剪、裱貼)
10. 三原色是指(紅、黃、藍)。三間色是指橙、綠、紫)。
11. 橙色是由(紅)和(黃)組成,綠色是由(黃)和(藍)組成,紫色是由(紅)和(藍)組成
12. 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本身面貌),可以通過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13. 冷色是指(藍、綠等給人涼冷感覺的色彩,)曖色是指(紅橙等給人溫暖感覺的色彩)。
14. 中國畫從表現手法上可以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從表現內容上可以分為(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
15. 任何物體都可以用(立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球體)四類基本形體去概括。
16. 素描的基本調子是(三大面五調子),三大面是指(受光面、背光面、反光面)。五調子是指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暗面、反光。
17. 美術字可分為(宋體、黑體、變體)三種。黑體美術字外形呈方形或長方形且筆畫粗狀,筆畫粗細基本相等。
18. 單獨紋樣是指(與四周無聯系的紋樣),它是圖案的基本單元。左右上下四面相連的紋樣稱為四方連續紋樣。
19. 角隅紋樣是裝飾邊角的紋樣,可分為(對稱式)和(均衡式)兩種。
20. 將一分形進行有秩序的反復排列稱為重復具有一種秩序的美感。
21. 形有秩序的逐漸變化,就叫漸變。
22. 對稱軸或對稱中心兩側相同就叫做對稱,具有一種規則、整齊和穩定的美感。
22成人的身高為7.5個頭長,少年為6個頭長。
23「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長度平均分成三份稱為上庭(從發際到眉間)中庭(從眉間到鼻尖)下庭(從鼻尖到下下巴)
24素描可以分為結構素描和明暗素描。
25以畫馬見長的畫家是(徐悲鴻),以畫蝦見長的畫家是(齊白石), 以畫竹見長的畫家是(鄭板橋)。
二.作品作家部分
開國大典——董希文
夯歌——王文彬 潑墨山水——張大千
對蝦圖——齊白石 祖國萬歲——齊白石
群馬——徐悲鴻
向日葵——梵谷 ——法 蒙娜麗莎——達.分奇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列賓 大衛—米開朗基羅()
1、色彩畫通常有干畫法和濕畫法兩種,色彩畫常用的筆有尖頭筆、圓頭筆、扁頭筆。
2、 色彩 的三要素:明度、純度、色相。色彩的明暗程度稱為明度,色彩的鮮灰程度稱為純度,色彩的相貌,如紅、黃、藍……稱為色相。色彩的明度變化可以通過加白提亮明度、加黑減弱明度。
3、繪畫三原色:紅、黃、藍;三間色:橙、綠、紫。
4、色彩的調配:紅+黃=橙 紅+藍=紫 藍+黃=綠
5、補色:紅---綠;黃---紫 ;藍---橙。
在色環中,互成150----180度的色互為補色,成強烈對比;60度以內的色成柔和對比。
6、臉譜是中國戲曲中特有的化妝藝術。
7、設計一枚郵票,首先要畫上合適的圖案,再寫上「中國人民郵政」字樣,標明面值金額。是紀念郵票的還要寫上紀念標題。
8、中國畫按繪畫題材分:可以分為人物畫、花鳥畫和山水畫;
按表現手法分:可以分為寫意畫、工筆畫和兼工帶寫。
主要用筆方法有:中鋒、側鋒、逆鋒、順鋒等。
主要用墨方法有:焦、濃、重、淡、輕。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9、寫意花卉畫,可以根據不同的表現對象,採用雙勾畫法,勾花點葉法,或以點 (DU)為主,再勾勒葉脈和莖枝的畫法。
10、樹木是中國山水畫經常表現的對象之一。畫樹時一般先畫干,再畫枝,最後點葉。畫樹要注意表現不同樹木的特點。11、色彩畫根據內容分為:靜物畫、人物畫和風景畫。風景畫通常可以分為:遠、中、近景物。
12、剪紙通常可以分為:窗花和鞋花兩類。我國剪紙有南、北之分,南方細膩,北方粗獷。
13、手工製作的方法通常有:剪、折、刻、撕、粘、貼等。
Ⅵ 小學美術教師面試說課套路
小學美術說課《魚兒游游》說課稿
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是人教版小學美術課本第一冊第8課----《魚兒游游》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魚兒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在兒童的世界裡魚兒是他們熟悉和喜歡表現的對象,通過看一看動畫片、做一做游戲、動一動手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嘗試用彩色筆、彩色紙、彩泥、樹葉、等多種材料製作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魚兒。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與眾不同的魚兒造型,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
2、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
《魚兒游游》是一節集欣賞性、合作性、互動性等特點於一體的美術課,在本節課前面安排了《淅瀝的小雨》、《美麗的印紋》、《紙風鈴》等課,已經讓學生接觸到了用顏料彩筆等工具進行繪畫,用彩泥、彩紙等手工材料來表現畫面,而《魚兒游游》這節課是在此基礎用「剪紙、撕紙、彩筆繪畫、彩泥製作、綜合材料」等方法來表現畫面,復習運用了前幾節課的學習內容。而在本節課後面安排了《我在空中飛》、《鮮花送老師》、《我做的文具》等課,這幾節課主要是通過彩紙彩泥以及綜合材料來表現畫面,為此打下基礎。所以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讓學生在觀察欣賞中感受美、體驗美;在實踐操作中表現美、創造美。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引導學生欣賞、觀察各種各樣的魚兒,感知魚的外形和色彩,感受魚的美,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裝飾魚兒,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能用繪畫、撕紙或剪紙等多種方法表現水中游動的魚,尤其是用樹葉、彩泥等綜合材料來做魚,並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學生對魚的表現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現在的孩子以獨生子女居多,他們接受信息的途徑很廣,思維活躍、想像豐富、聯想奇特,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而《魚兒游游》這節課就是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發展的特點。
三、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情況的把握,確定本課教學目標:
認知領域: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海底世界,讓學生用不同的材料來表現魚兒。
操作領域:學會運用剪、貼、畫、拼接等手段在各種材料上製作魚兒,鍛煉動手能力。
情感領域: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動手製作中懂得珍惜自然,愛護生靈,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自然的責任感,激發學生對人類生態保護的意識。
四、教學法分析:
1、觀察動畫片激發學習興趣。
2、欣賞圖片知道魚的形狀。
3、做魚的游戲活躍課堂氣氛。
4、示範製作方法。
5、創設情境激發創作潛能。
五、教學過程的設計:
1、動畫引入,激發審美期待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見過大海呀?是啊,蔚藍的大海一望無邊,當海面上波濤滾滾的時候,海底卻是另外一番景緻。想不想跟隨老師一起去美麗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周遊一番呢?」教師充滿誘惑的語言緊緊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適時播放動畫片《海底總動員》中的精彩片斷。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他們進入情境,讓學生留戀、嚮往。同時也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出來了。在欣賞的過程中讓他們自己去觀察海底世界,直觀又生動,欣賞完畢,讓學生說說海里的主角,學生爭先恐後,將課堂氣氛推向第一個高潮。接著揭示今天的學習主題——《魚兒游游》,從動畫片到課題,從學生的興趣,到勾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求知慾望,遵循了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學生保持對繪畫的興趣和著手錶現物象的沖動。
2、觀察發現,感知魚兒形狀
用課件展示一張不同形狀的海洋魚組成的畫面並問是由哪些形狀組合而成的?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帶著問題去觀察,再結合自己的觀察來說一說。當滑鼠移動時不同幾何形外輪廓都會變色,這樣雖然畫面色彩豐富,但學生卻能發現這些魚都是有什麼形狀組成的,在這里反復強調魚的不同幾何形狀,從而讓學生直觀掌握了繪制魚的方法。概括成各種簡單的幾何形進行組合,稍作裁剪或裝飾,再給它們穿上美麗的花衣裳就能創造出許多美麗的海洋魚兒來。兒童的造型方法生動、、變形、誇張,甚至抽象;讓小朋友對結構有所認識,以兒童所特有的天性,繪畫語言會更生動,更具表現力。
3、演魚賞魚,走進魚兒世界
孩子都有表現自己的慾望,讓學生戴著魚的頭飾用肢體語言來表現一下魚,這一環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為學生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將魚表現得更加生動打下了基礎。接著課件展示讓學生在音樂中欣賞大量海洋魚的美麗圖片。我特地採用課件製作的方法將圖片欣賞設置由黑白色到彩色漸變,這樣就讓學生在無形學會了通過現象認知色彩,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慾望,在大量感知的基礎上激活原有學生對繪畫的製作方法,問學生:「你會用什麼美術的方法來表現魚兒呢?」 「用彩色筆畫;用彩色紙剪貼;還可以用彩泥做。」根據學生回答我歸納出四種方法:塗色繪畫、色紙剪貼、彩泥製作、綜合材料。針對所總結的方法做演示補充說明,如:還可以用樹葉等綜合材料來做,讓他們進一步對今天所學內容加以認識和掌握。我們的教學首先應考慮的是孩子對生活經驗的積累,根據孩子接受技能的特點而採用上述方法。
4、畫魚做魚,展開創作過程
讓學生看著小狗潛水員和它的「鯊魚號」潛水艇的卡通畫面,提出「你准備採用哪些方法來表現你心中的魚?你想要表現的魚是什麼形狀的?它穿的是什麼花紋的衣裳?」這三個要求,創設情境將繪制過程應注意的問題設計成坐上這艘潛水艇的注意事項,至始至終都讓學生沉浸在所創設的海底世界這個情境中,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然後讓學生把自己繪制的美麗魚兒貼到黑板上繪有美麗水草和珊瑚的海域,有幾個學生直接上去畫。在此過程中繼續播放剛剛大量的海洋魚圖片,循環的圖片欣賞,讓學生在充滿愉快感的藝術氛圍中進行創造,有所參考,拓寬視野,活躍思維,讓他們在無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製作過程中鼓勵學生把多種方法結合使用,畫出做出和別人不同色彩和形狀的魚兒,展開比賽,這樣就激勵學生創新、提高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Ⅶ 小學美術知識
二、選擇
1、油畫《椅中聖母》的作者是(B )
A、梵谷 B、拉斐爾 C、塞尚
2、中國畫《千里江山圖》的作者是(C )
A、趙佶 B、張瑩 C、王希孟
3、油畫《阿爾的吊橋》的作者是(A )
A、梵谷 B、大衛C、雷諾阿
4、油畫《南昌起義》的作者是(C )
A、詹建俊 B、羅丹 C、黎冰鴻
5、油畫《齊白石像》的作者是(B )
A、石魯 B吳作人 C黃賓虹
6、中國畫《貨郎圖》是(B )李嵩的畫
A、唐朝 B、宋朝 C、清朝
7、年畫《連年有魚》是(A? )的作品
A 、清朝 B、元朝 C、明朝
8、米開朗基羅是(B )畫家
A、英國 B、義大利 C、法國
9、雕塑《加萊義民》的作者是( )
A、羅丹 B、摩爾 C、大衛
10、畢加索是(C )畫家
A 法國 B、蘇聯 C、西班牙
你這人的確太不厚道,這么多問題,連點懸賞分都沒有
Ⅷ 如何有效開展小學美術「欣賞·評述」教學
美術學習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領域,大致內可分為容創作和欣賞兩類.美術學習中,創作活動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而「欣賞·評述」則更注重通過感受、欣賞和表達等活動方式,內化知識,形成審美心理結構.為此筆者通過三個方面:讓專題欣賞課「動」起來、讓隨堂欣賞課「活」起來、讓現場欣賞課「靜」下來,來闡述怎樣有效提高小學美術「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教學效果,並實現引導學生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學生美術「欣賞·評述」能力的目的.
Ⅸ 如何合理有效使用中小美術教材教學設計與梳理
如何合理有效使用中小美術教材教學設計梳理 教材使用情況分析:1、目前美術課特別是鄉村學校美術課存在以下現象:⑴自創課程 教師上課自由安排,不用教材,以自己研究的、喜歡的、拿手的內容。認為自己擅長的就是內容。⑵偏離教材 不按教材中搭建的知識結構安排課程,選擇自己喜歡的、好上的,隨意摘取部分內容,而自己安排的課程不能貫穿為體系。⑶教學無中心 缺乏對教材的把握能力,捕捉不住教材的核心,抓不住重點。⑷教教材 沒有把教材轉化為課程,怕聽課的人說重點不突出。欣賞課此現象更多一些。本課設置意圖:1、在課改深入發展的階段,重新認識美術教材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如何結合實際使用教材;如何通過對教材的有效合理地利用,提高學生美術欣賞水平與動手實踐能力;引導教師認識教材、課程與教學之間的關系。2、通過本次學習,提升自己把握教材、將教材轉化為課程的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主要知識點:1、對美術教材的認識。2、理解和把握教材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3、如何用好、用活教材,發揮創造性。教學設計:一、對美術教材的認識什麼是教材,教材是教師為實現一定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使用的、供學生選擇和處理的、負載著知識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包括教科書,視聽、電子教材以及來源於生活的現實教材),是可供學生閱讀、視聽和藉以操作的材料,既是教師教學的基本材料,又是學生認識世界的媒體。教材是人類文化傳承的載體,教材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教材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非常大的影響。《美術課程標准》從幾個層面詮釋了美術教材的性質,幫助我們對教材進行重新認識。1、美術教材在美術課中的地位——「美術教材是美術課程內容的重要載體系。」2、美術教材的定位——「完整把握《標准》精神,科學建構教材的框架。3、中小學美術教材的特點——「具有基礎性、趣味性和開放性」。4、教師要樹立新的教材觀——教材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生活學習、人格構建的一種範例,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既不是知識體系的濃縮與再現,也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對象和內容)——教材的內容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審美趣味、創新能力和個性品質。——教材向學生提供美術學習的方法,展示豐富的具有審美價值的圖像世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欣賞水平。我們在使用新教材時,要用新課標理念,把握新教材的特點,發揮新教材的優勢,才能用好新教材。二、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我們應如何做。第一:瀏覽教材,了解教材。不只是看一本教材,要了解使用的這套教材的總體編寫思路,教材特點。要看到每個學段教材的課程內容,教材結構的縱橫關系。明確「四個學習領域「在教材中的體現。教材的編寫集中了美術界、美術教育界的精英,其中有美術理論家、研究教育教學的專家,有一線教學優秀的名師。課改教材的特點是什麼:新教材既有知識內容又有教學活動建議,有評價形式和內容,有思考討論的建議,完成作業的多種途徑,兼顧到不同學校的情況,有作業形式和內容的選擇性。第二:梳理教材。把教材內容進行梳理,理出頭緒。分幾大部分,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是什麼。第三:吃透教材。教材傳達給我們哪些信息,要教什麼,怎麼教,學生如何使用教材進行學習。第四:補充教材,整合資源。美術課這條最重要。美術教材篇幅有限,需要給學生更多的信息,教師可補充相關的有意義的材料,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增加相關的教材,處理教材、教師可以補充或開發新的教材,但補充和開發新教材的前提是盡可能「吃透」並「利用」現有教材。利用教材,首先可以表現為「調整」、整合教材,變換教材中各個單元順序。「整合」教材是將教材中的各個知識點綜合起來,使各個知識點之間相互照應,融合為新的主題,形成自己的思路。第五:把教材轉化為課程。根據教材制定學期教學計劃,根據學生認知過程,學習過程,根據完成作業所需時間及工具材料等多種因素安排課程。三、用好、用活教材,發揮創造性(一)認識教材資源,利用教材資源《美術課程標准》中對培養各學段學生的美術素養都有目標和指標,這些都通過每冊每課教材體現出來。教材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有利於學生學習作為基點,教材內容包括:提示、設疑、選擇、資料提供、方法指導、討論和解釋等方式,較少的篇幅中包含多方面的信息。展示了學習方法和過程。教材從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出發,注重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教材通過典型圖片、說明文字講解來介紹美術、知識技法,並告訴和提示教師教學思路。各課均設置一些欄目,提示給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習。如小組研究、小組活動(活動方式)、作業提示(解決難點)、小資料、小知識(相關知識)、畫家論述(創作理念)、自我評價(學習收獲)、回答填寫(劃勾)等。教材版面分析。(二)發揮創造性思維,用活教材教材給了我們菜名和配料,如何炒才有營養,而且好吃,需要「轉化」,即把教材內容變為合理有效地課程。包括課時安排,每課的環節、時間的分配等。1、精選教材,怡情勵志。大家知道,小學美術教育是一種國民美術教育和生活美術教育。所以,教師要更多地從教育的角度來審視美術課程和美術教材,努力挖掘美術教材中的人文內涵。教師要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幫助學生通過美術的學習,更好地汲取教材中所蘊涵的豐富的人文精神,同時也學會表達自己對人文精神的獨特理解。由於小學美術新教材的每一課都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多種材料的選擇。這給師生以更大、更自由的選擇空間,更有利於開發各地的教學資源,開展卓有成效的美術教育活動。總之,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有的放矢,德育為首,精選教材,有機滲透人文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和能力,陶冶情操,從而使學生初步形成並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和責任感,逐步形成尊重和保護生命和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激勵學生為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而不懈努力。2、活化教材,激發興趣。教師在教《童話里的小屋》(上冊)時,抓住學生愛聽、愛講童話故事的心理需要,選取童話經典之作,引導學生觀看童話故事碟片或聽配樂童話故事。由於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加上教師採取了由靜變動、由平面變立體的活化策略,將靜止的教材內容形象化、活動化,得到了學生的充分認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來積極參與。學生熱情高漲,思維活躍,在聽、看、思、做、說的過程中,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發揮,活動生動精彩,高潮迭起。3、拓展教材,探究體驗。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才是真教,在做中學才是真學。在連續展開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創設情境、動手演示、形象講解;學生則從觀察到表現,從現實到想像,從平面到立體的多方位構成……動腦想、用眼看、動手做、用嘴講,多角度探究,多方位體驗,有效地訓練了學生思維的連貫性、變通性和發散性,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得到挖掘;同時,也充分享受到了在做中探究學習的成功快樂。我認為,美術教材是學生認識世界的眾多媒介之一,為師生提供了許多有關美術的話題。而對於每一個話題,教師不能只考慮線形的深入,還應著力於點上的泛化,努力使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有更多更大的展開空間,使學生的過程體驗更細更實在。這樣,以美術教材本身為新的生發點,加強多方位、多層次的教學資源開發,適度增加教材容量和活動次數,使1加 1大於2。在實現教材的適度拓展過程中,為學生創造更多展現個人智慧才能的時間、空間和機會。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造熱情也因此得到了極大的激發,加深了學生對美術學習活動的探究體驗,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和美術素養。4、整合教材,創生發展。實施美術新課程就如現代戰爭一樣,光靠單兵作戰是決不能取得最後勝利的。如在《淅瀝的小雨》(上冊)一課中,教師採用將音樂、小品劇表演與美術教學活動相結合的多兵種協同作戰的策略,巧妙地將音樂、小品劇表演等與美術教學活動有機整合,以再現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代替教師的千言萬語,有效激發出學生積極回憶、自主感受的熱情,直觀而迅捷地喚起了學生的生活體驗,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想像能力和獨特個性。再如,教師在教學《電腦美術》(下冊)時,先引導學生一邊說畫圖工具的用途,一邊示範,並通過主機調用分機影像,將學生的示範過程同步展示給全體學生觀看,使大家能進行及時地相互交流,加深了對畫圖工具用途的了解,為創作作了操作知識、技能方面的准備。隨後,教師在黑板上寫下自己創建好的小網站名,指導學生進入網站。網站給學生提供了可供選擇的三個創作命題(「瓢蟲的花衣服」、「太空里的植物」和「心中的太陽」)及相關的圖像資料。教師引導學生從自身的興趣愛好、知識技能等實際情況出發,權衡分析,果敢選擇。這樣,既避免了學生創作的盲目性,又切切實實把自主選擇的機會還給了學生。就適用范圍來說,三個命題總比一個命題的適用面要廣,有利於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有利於教師進行因材施教,有利於學生在構建的信息技術新平台上進行更富自主性和挑戰性的創作活動。教師採取以多命題的豐富性破除單命題的狹窄性的教學策略,體現了教師的以人為本的新課程理念和美術教學的開放性。而網站展示的非常豐富的圖像資料和配套的繪畫軟體,為學生的想像創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構建了以電腦網路技術系統為強大支撐的更高起點的學習平台;同時,通過讓學生學習初步的上網知識、技能,有效培養了學生初步的信息技術意識及信息搜尋、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