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生3個讀書的好方法是什麼
在孩子的讀書活動中,他們比較偏向於重視情節,過多的關注於書本的圖畫,情節等方面,是一種蜻蜓點水式的閱讀,在孩子的心裡沒有留下具體的印象,所以針對這一的現象,家長要努力的培養孩子「不動筆墨不看書」的良好習慣,教給一些「動筆墨」的方法,是很有意義的。「動筆墨」的方法很多。
下面我們來一一介紹:一.仿寫仿寫,即要求孩子仿照摘錄的原句練寫。如果說摘錄是為了積累,評注是為了體味,那麼仿寫則是落實到練習寫作的實處。
二.寫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可以幫助記住所讀文章的內容,提高思想水平和語文水平,讀書筆記通常有兩種寫法:1.編提綱或概括主要內容。2.看過一本書或讀完一篇文章,把自己的收獲和感想寫下來。
三.摘錄摘錄就是把書刊中的佳詞佳句佳段抄錄在專用的簿本上。摘錄時要按類設專題欄目,不可雜亂,這樣便於積累、記憶和查閱。可指導孩子根據自己的學習實際和興趣愛好,自設「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場面描寫」、「文章的開頭與結尾」、「閱讀分析知識」、「名人名言錄」、「科技信息」、「國內外大事」等專欄。
四。評注有些孩子從課本上、書報雜志上,摘錄了不少佳詞佳句佳段,但往往是生吞活剝,一錄了事,因此,還應要求孩子對所摘錄的句段加簡要的評注,以使孩子體會原文的妙處。
㈡ 小學生閱讀應注意什麼
一、精讀課文教學
1.教師指導默讀、朗讀。讀是語文學習最重要、最常用的閱讀訓練。也是學生體會中心思想、理解課文感情、培養口語表達的重要途徑。小學六年級的閱讀教學依然要重視對朗讀訓練的要求,一般都在課堂的最開始進行。教師可以根據教材要求,讓學生自主閱讀和思考,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增強預感,體會文章情感。朗讀的重點是提升學生的知識積累和感情積累,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充分加入自己的感情。此外,應注意並不是所有的段落和句子都適合有感情的朗讀,教師應指導學生抓住重點部分[1]。
對於六年級學生,教師應著重提升其默讀速度。默讀比朗讀的速度更快,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其邊讀邊思考的良好習慣。教師需要通過默讀訓練來提升學生的默讀能力,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循序漸進的提升其默讀速度,訓練過程不應流於形式,急於求成。比如,小學課文《匆匆》的第一個課後題要求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筆者認為應首先讓學生自己小聲閱讀,弄清楚文中的新詞新句;而後教師應大體的介紹作者的寫作背景,文章的時代背景,這可以促進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然後可以讓學生依照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進行有感情的閱讀(教師不必預先范讀,這種順序容易局限學生的自讀思路,不利於學生發揮自己的理解);最後,教師范讀,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優缺點,再次富有感情的閱讀課文[2]。
2.精讀課文,積累詞句。語句訓練時精讀課文的重要內容。教師要給學生講解詞句的具體意識,並結合想像和聯想,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同時積累好詞佳句,提升其文字運用能力。
3.精讀課文,體會文章情感。理解文章內容是閱讀教學的核心。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根據文章的文體特點和內容,利用課前導語和課後習題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其體會原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思想。精讀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第一,結合重點語句來分析文章中心思想。第二,聯系生活實際進行閱讀,深入思考並展開想像和聯想,從而進一步對文章的主旨進行分析和歸納,理解全文的條理思路。第三,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充分投入到文章的情境中去,把自己的感情納入文章的情節和人物當中去,了解主要人物的喜怒哀樂和命運[3]。
在體會文章思想感情和內容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課文學習,並通過自主思考和小組交流得出結論,教師可以對於關鍵部分進行點撥和指導,不能用現成的結論來替代學生的自主思考。與此同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和理解,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使其在閱讀教學中敢於質疑問難。
4.精讀課文,領悟手法。學生通過閱讀聯系,既要理解中心思想,體會作者情感,還要理解作者寫作和表情達意的手法。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教會學生以下兩點:第一,學會基本的說明方法;教師在讓學生自己總結整理基本的說明方法之外,還應讓學生體會到在運用了以上的手法後,文章的內容有哪些異同。第二,「體會內涵深刻的句子」的閱讀手法。教師通過上下文內容,結合自身生活經驗,通過閱讀相似的文章來體會文章內容。在閱讀中需要著重講授重點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二、略讀課文教學
略讀課文不同於精讀課文。第一,在內容上略讀課文的要求更低,只需要抓住文章中心、難點即可,學生通過略讀抓住文章的主題內容,並不要求理解具體詞句,學生需要做到就是對文章「略知一二」。第二,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主略讀,使其應用在精讀中學習到的方法和知識,自己理解課文。具體的流程是:首先讓學生自主思考、閱讀、交流,大概理解文章內容;而後教師拋出一兩個核心問題,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和討論,使學生大膽輕松的去探索、創新,激發其課堂閱讀興趣。
結論:綜上所訴,教學並沒有固定的教學方法。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信息社會的不斷進步,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也增添全新的內容,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應不斷的提升自我能力,對閱讀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創新。
㈢ 適合三年級小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有哪些呢
《夏洛的網》、《哈里。波特與魔法石》、《藍鯨的眼睛》、《城南舊事》
㈣ 小學生應具備哪些良好的閱讀習慣
僅供參考:
1、要培養學生在閱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閱讀三到位」的習慣。
對於這一方面的閱讀習慣培養,我們必須在中低段的閱讀教學中予以落實。在低段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在藉助漢語拼音學習普通話的基礎上,進行初步的閱讀訓練。所謂「眼到」,就是要培養學生在讀書時在正確的讀書姿勢基礎上,眼睛看清自己所讀的內容(看清每一字,每一詞,每一句話。),從而培養學生專注的讀書習慣;所謂「口到」,就是要求學生在讀書時,要讀准字音,分清字詞,把握住如何適當停頓,做到朗讀的抑揚頓挫的要求;所謂「心到」,就是要引導學生用心讀書,用心去理解語言的意思。這樣做可以避免學生「讀望天書」,「讀無所獲」,同時也提高了孩子們讀書的效率。
2、要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隨著教學階段的升高,學生的認識和不教學的要求斷提高。從閱讀的方式來看,低段以朗讀訓練為主,中段開始逐步培養學生的默讀能力,高段則以培養學生瀏覽性閱讀和抓關鍵詞瀏覽閱讀的能力。
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做到訓練有步驟,要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默讀訓練。要結合課外的預習及課內閱讀訓練,培養學生「點、畫、圈、勾、注」等方面的閱讀訓練。學生通過「點、畫、圈、勾、注」標出疑難,勾畫出重點詞句、語段,標註上自己的閱讀理解、感受等。這樣可以為進一步的閱讀做好准備,為合作學習奠定基礎,以便做到交流時有話可說。
3、要培養學生運用工具書和「讀有所思,讀有所獲」的習慣。
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時,我們絕不可忽視了培養學生自覺運用工具書進行閱讀的習慣。這樣有利益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有利益提高學生運用工具書理解字詞的能力,有利益培養學生持之以恆和戰勝困難的意志。
我們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時,應結合默讀訓練,培養學生帶著問題,帶著聯繫上下文理解字、詞、句的目的去閱讀。這樣就有利益使學生「讀有所思」,從而達到「讀有所獲」的目的。例如,我們在教學《赤壁之戰》時,為了抓住課文的重點,我們必須圍繞「為什麼火攻是個好主意?」、「黃蓋說計策已經有了,是什麼計策?」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默讀、討論和交流,從讀和議之中感受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的道理。通過這一教學活動,能夠更好地發揮出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益學生閱讀思維的發展。
4、要培養學生運用閱讀方法的習慣。
㈤ 小學生1-3年級應閱讀什麼書籍
推薦看以下的相關書籍:
1:凡爾納的三部曲都不錯,尤其是《海底兩萬里》很適合小孩子看的;
2:刊物《兒童文學》也很好
有很多比較淺顯的名家作品
對將來寫作文或培養興趣很有幫助,
而且現在在新華書店都有兒童文學專櫃
裡面也有很多適合小學生看的新書;:
3:比如鄭淵潔的童話很好看
主要還是看孩子的興趣
一般男孩子多半會喜歡些未解之謎之類的
4:找幾本不太深的、圖片多一些的也很不錯:
還有《冒險小虎隊》《雞皮疙瘩》等系列也都不錯
女孩子的話可以去看楊紅櫻的書還有各種童話寓言
安徒生就不講了
還有《豪夫童話》《希臘神話》《德國童話》等等
*
名家推薦
1、《我是一個可大可小的人》任溶溶著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2、《安徒生童話全集(普及本)》任溶溶譯
3、《石頭湯》(美國)馬西婭·布朗著
4、《假話國歷險記》(義大利)羅大里著
5、《小布頭奇遇記》(中國)孫幼軍著
6、《非常小子馬鳴加》鄭春華 少年兒童出版社
科普科幻
1、《十萬個為什麼》盧嘉錫主編
2、《昆蟲記》(法)法布爾著
3、《海底兩萬里》(法)儒勒 凡爾
文化教育
1、《東周列國志故事》
2、《中外藝術家的故事》
3、《世界五千年》
4、《做人與做事》
5、《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夢》
6、《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與兒童對話》
7、《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8、《愛的教育》
好就採納,
謝謝!
㈥ 讀書方法:小學生閱讀的幾種好方法
有可能你正在為怎樣提高小學閱讀水平而覺得苦惱,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提高小學閱讀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讀,注重讀書的方法和步驟。下面就帶你了解小學閱讀輔導提高閱讀水平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從小開始)以上的五次閱讀法以及閱讀的三個步驟都是非常實用的提高語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夠拿去實踐,那麼學生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小學閱讀輔導其實並不難,只要用對方法,學生就會在一段時間後得到提高。
㈦ 小學生應該如何閱讀
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閱讀方法的掌握與否,直接影響獲取知識的質與量。閱讀也是一種較復雜的智力活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如果能夠運用合理的方法,隨著閱讀去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則對於他們的智力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主張個性和諧發展的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是蘇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給老師的建議》一書中,明確指出「必須教會少年閱讀!」他在書中寫道「為什麼有些學生在童年時期聰明伶俐、理解力強、勤學好問,而到了少年時期,卻變得智力下降,對知識的態度冷漠,頭腦不靈活了呢?就是因為他們不會閱讀!」他用兩個感嘆號表明了自己的鮮明態度,也讓每一位閱讀者明白閱讀對學生來說是何其重要。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該針對小學生的閱讀特點,找出適合孩子們的閱讀方法,使每一位學生喜歡閱讀,並在閱讀中發展智力。一、小學生的閱讀特點小學生的閱讀,是人生閱讀學習的起始階段,是「一張白紙畫最新最美畫圖」的良機,但也極易被不慎的筆墨所塗損。小學生閱讀的啟蒙性及系列性主要是從識字、詞到句、到段、到篇。無論是語言形式還是思想內容,必須循序漸進,才有利於掌握系統知識,但由於學生年齡小,欠缺生活經驗,更不具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所以,小學生的閱讀需要精心,具體地培養和指導。由於小學生受自身心理特點的制約,個性傾向性還不夠穩定。如模仿性強而欠持久,興趣易發生而很少專注,好動情感而缺乏意志,易於感知而難於抽象;他們並未掌握讀書方法,形成讀書習慣,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每節閱讀課的方法指導。二、小學生閱讀的一般步驟小學生的閱讀,並不僅僅是為了理解讀物的思想內容,吸取知識體味情感、欣賞語言等等。更重要的是學會閱讀,掌握閱讀方法,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熱點也就集中在學法的指導上。1、學生讀懂一篇文章常規的方法是按下列步驟進行的: (1)初讀。通讀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書,結合上、下文自學生字詞,從整體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內容,同時也對文章的語言、結構、寫作目的有一個大致了解,為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打下了基礎。(2)精讀。按自然段邊讀邊想。弄清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關系,進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讀懂內容,理清思路,通繞全文。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疑難,深入思考,解惑釋疑。同時對課文的重點段落和美詞佳句仔細揣摩,體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表現形式和寫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華,進一步對全文加深理解。(3)悟讀。學生的閱讀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並不能做到「真知」讀。學生要理解文章中體會出的思想內容,只憑故事內容是不會捕捉到的,是要透過語言文字,進行深入思考,才能從中悟出作者真正的目的。(4)熟讀。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要多讀,達到熟能成誦,消化,使課文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尤其對那些詞句優美、文質兼優的課文或段落,應讓學生熟讀成誦,以便自己的寫作中也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寫。三、小學生閱讀的指導方法在語文教學中,檢驗成功與否的秘訣就是看教師是否教會了學生「占石成金」的方法。1、閱讀要明確目的。在閱讀中學習什麼,即達到什麼樣的結果,也就是閱讀目的。閱讀目的對整個閱讀起定向作用。它自始至終指導著閱讀的進行,直至達到預想的結果。目前,學生閱讀一篇文章,沒有目的,不少兒童讀課外書,只能了解一些熱鬧的情節;在閱讀上,也是老師讀到哪裡,聽到哪裡,只會完成老師指定的活動。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於是始終處於被動地位,因而在閱讀結束後也無法自我評價閱讀效果。因此,教師在每次閱讀教學中都應使學生明確該次閱讀的目的是什麼。這樣,才能使學生有法可尋地主動學習。閱讀目的確定不同的層次水平。一般說來,有以記誦問題解決的結果為主的記憶水平;有希望能夠理解並在相似的中運用所學知識的模仿水平;還有使所學知識達到舉一反三的靈活運用水平。閱讀能力低弱的學生,一般都處在前兩種水平上。不同層次水平的閱讀,其效果當然是迥然不同的,教師必須注意指導學生確立較高層次水平的閱讀目的。在這里教師要意識到,閱讀不僅能挽救某些學生考試不及格,而且在於閱讀發展了學生智力。尤其對於「學習困難」的孩子,他讀的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2、閱讀要注意過程。學生閱讀的過程,就是利用舊知掌握新知,同化更新知識的過程。只重視學生的閱讀結果,不注重了解學生獲取這個結果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是不行的。學生閱讀的任務是理解課文,並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閱讀。我們的閱讀教學應指導學生完成這一任務為出發點和歸宿,應引導學生沿著合理的過程完成閱讀。並意識到這個過程正是學生達到預想結果的保證,是形成正確閱讀方法的必由之路。3、閱讀要勤於思考:閱讀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依靠思考。有許多知識需要記憶儲存內容,但既不能代替思考,目前,有的學生錯誤地認為語文就是背記,有的教師的閱讀指導也有過渡偏重記憶的現象;也有的老師精心設計了閱讀訓練,但由於混淆了理解和記憶,使那些本應成為思考訓練的設計仍然變成了知識記憶,這是不行的。教師的閱讀指導,一定要想方設法促使學生「跳起來摘到桃子吃」,這樣才能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4、閱讀要培養興趣和習慣。學習興趣是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重要因素,一般說來,語文學習較好的學生對語文都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課前自覺地預習課文,課堂專心聽講記筆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復習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並喜歡閱讀課外書籍,有一股好學的鑽勁和克服困難的精神。學校這樣就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就會提高閱讀效率,獲取豐富的知識,而且會進一步激發學生興趣。如何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習慣呢?那就是扎扎實實地搞好每一堂課的教學,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在知識教學和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激發興趣,形成習慣。當學生對語文課感到興趣盎然時,就會激發他們繼續求知的慾望。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習變為自覺的行動,這種自覺的行動就是初步形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總之,知識來源於實踐,學習方法也是在實踐中形成的。閱讀方法的掌握與否,是檢驗閱讀教學成功與否的試金石。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決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還應「授人以漁」,這樣才能真正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㈧ 小學生的閱讀方式有哪些
1、選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如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一課,學生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類與地球、自然的密切關系,有目的地閱讀《人與自然》一書。同時也豐富了語言積累,提高了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2、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於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裡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元程端禮說:「每句先逐字訓之,然後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
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師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3、速讀法。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利用速讀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如果我們的學生只會字斟句酌地讀書,很難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的需求。因此教會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需要,而採用速讀法。
4、摘錄批註法。此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後的作文准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
5、三遍讀書法。第一是讀個大概,對文章先有個印象,第二遍是「精讀」式的。仔細考察,慢慢體會。第三遍是多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