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發布時間:2021-01-22 20:30:47

⑴ 培養小學生創新精神的核心環節有哪些

1、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2、保護好奇心,激發求知慾,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3、優化新課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⑵ 如何培養小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實踐與研究

第一階段計劃
課題研究的意義: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任務。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是主渠道。教師要在各科教學中精心設計,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小學數學作為義務教育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除了應傳授給學生一些初步的數學知識以外,還擔負著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歷史重任。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是為學生的未來學習提供必要條件,同時促進教師自身創新能力,增強教育科研意識與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實驗與研究的原則:
1.普遍性原則,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具有普遍性。
2.層次性原則,即針對不同層次的教育對象,確定不同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目標、內容、方法和途徑。
3.差異性原則,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考慮個體發展的客觀規律。
4.基礎性原則,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提倡創新並不是否認知識的傳承。創新是建立在知識傳承的基礎之上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是以深厚廣博的知識為基礎的。
5.活動性原則,即要注重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動手操作、實驗探索、調查研究和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等)。在活動中,要關注學生活動、探索的過程,而不是僅僅關注學生活動、探索的結果,要在學生活動和探索的過程中激發、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6.激勵性原則,即在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要注重運用激勵性評價策略。孩子的創新往往源於興趣、愛好,源於好奇心、求知慾和想像力。因此,教育者要支持孩子的求新、求異、質疑和問難,鼓勵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進行新的探索。
研究的主要內容: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誘導和培養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精神培養的研究。
構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教學模式的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中以人為本,實踐創新的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中後進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的研究。
減輕學生負擔,培養創新人才的研究。
小學生數學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評價方法研究。
課題研究目標:
1.通過實踐研究,總結出培養小學生數學創造思維的規律和方法
2.在實踐中驗證和發展,完善小學生數學創造思維培養教學模式的理論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3.探索各種途徑,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去創造,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
4.探討在教學活動中,如何發揮教師的獨特作用,培養學生優秀的心理品質,思維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5.在教學活動中,激勵學生探索「問題解決」的非常規解法,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總結出一套適合創新教育,適應時代發展,培養創世紀人才的教學經驗,並上升到理論高度。 研究方法:
1、文獻法:搜集有關資料,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新形勢的要求為方向,探索評價培養數學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科學方法,迅速摸清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現狀,並在此基
礎上構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模式。
2、行動研究法:嘗試用多種手段探索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3、經驗總結法:總結在實驗中的成功經驗,吸取教訓,並在研究中收集資料便於今後總結解題。
堅持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整體設計,分步實施,總結經驗,逐步擴展,以達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增強教師教育科研意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目的。
研究措施:
1,實驗前評估學生數學創造思維能力。
2,在每周兩節教研活動時抽出時間進行研究,每次一位教師進行專題發言。
3,利用每位教師定期舉行的研討課,進行交流探討。
4,實驗後進行全階段的效果測評與成果總結。
研究步驟:
1、准備階段:2011年3月—2011年8月
收集有關理論資料。
成立課題研究組,論證課題可行性,提出具體的研究方法。學習有關理論,為實驗提供依據和指導,制定研究計劃。
2、實驗階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實驗點展開實驗,對教學模式進行嘗試。
參與課堂教學試驗的教師每學期舉行研討課。
課題組進行綜合研討和評價,以點帶面,擴展全校進行課題研究工作,及時反饋信息和調控進程,收集積累資料,學年末作階段性總結。
3、小結階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⑶ 淺議怎樣培養小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

1、以課堂為依復托,創制立輕松、自由的生活實踐環境。
2、使用和探索靈活、豐富的教學手段。
3、營造與科技創新相關的校園文化氛圍。
4、培養學生發明性思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科學教學中,通過各種途徑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創造能力,就會為以後培養出創造性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⑷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實施創新教育的主陣地.陶行知先生早在1934年就明確提出了「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這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可見創新並不神秘.教育工作者要有創新的意識,要有放手讓學生創造的膽量,「好學生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自己學出來的」.這話不無道理,它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之間的辯證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所要認識的知識雖然是人類已知的,但對學生來說卻是全新的,仍要經歷一個由不知到知的重新創造的過程.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創新意識,依靠開放的課堂教學模式來完成教學任務.老師應少用陳述式的語言,大力倡導討論式教學,多用「想一想」、「試一試」這種語言,變「注入式」為「啟發式」.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學會動腦、動手,起到加工知識,自我增長知識的作用,達到激化創新思想,培養創新能力的目的,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筆者曾觀摩過一堂地理課,老師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國西部大開發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缺水,請向怎樣解決?學生紛紛各抒已見,有的說人工降雨;有的說把天山、祁連山等地的冰川融化;更有大膽的設想:用核武器把喜馬拉雅山脈炸一個大口子,訂印度洋上的濕潤氣流長驅直入我國的大西北!一個個創新的設想在迸發出智慧的為花,誰能說今天的異想天開在明天不會成現實?信息時代呼喚創新,我們的課堂教學要以此為契機,奏響創新的主旋律,培養一代又一代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
二、課外活動
通過開展課外活動,可以使學生將課堂上所學到的運用於實際,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課外活動中要努力營造一個創新人才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讓學生放下肩頭沉重的書包,輕輕鬆鬆地投入到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如主辦知識講座、競賽活動,開展社會調查、實踐和服務活動及各種興趣、特長、學科小組活動,舉行小發明、小創造、小製作及小論文比賽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具有趣味性、自主性、靈活性等特點,正確加以運用,對於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開拓學生視野,豐富課外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積極的意義.我校在開展課外活動方面走出一條成功之路,他們突破45分鍾的課堂「灌輸」模式,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開展豐多彩的舉小組活動,多渠道提高學生整體素質,通過教師評價、學生互評、深長和社區評價等途徑,發掘學生在某些方面所具有的特殊能力或潛能,積極領導學生科學性發展.全校20個興趣小組,學生參與率達90%.每年都有一大批「四小」作品在市、地、省甚至全國獲獎,學科奧賽也成績斐然.地理興趣小組製作的「三球儀」獲全國一等獎,數學興趣小組谷沖同學獲全國數學奧賽一等獎,生物興趣小組長每年生物奧賽成績均位列全省前列.
三、家庭教育
家庭是兒童生活第一所學校,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一方面為人的啟蒙教育和以後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良好條件,另一方面它也關繫到社會公共生活的各方面利益,因為下一代的成長和民族素質的提高,都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好了,對於孩子的學業,家長們關注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對了孩子的前途,家長更是倍加關切,望子成龍.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別讓孩子在起跑線上就落後了」成了一句「至理名言」,重重地壓在眾多獨生子女家長的心頭,並悄然融化在他們的血液中.於是家長把對孩子的教育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延伸到「雙休日」.可要問一問21世界究競應該讓孩子具備哪些能力,家長恐怕就難以回答清楚了.有這樣一個故事,生物課上老師告訴學生,蚯蚓的再生能力很強,把一條蚯蚓切成兩段,會變成兩條蚯蚓.於是,一女孩就挖來一條蚯蚓養在家裡觀察,可女孩的媽媽不問青紅皂白就給了女孩一個耳光,並且把蚯蚓扔了.試問,在這樣家庭環境中,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嗎?作為家長一定要不斷努力提高的文化素養和思想素養,努力創造和諧、民主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要求要合理,充分理解、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是一個天生的學習者,把孩子作為一個天生的學習者的權利還給孩子,「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讓孩子能夠自主地去學習,盡情地去創新.
四、社會教育
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是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的一條有效的途徑.要充分發揮少年宮、少年之家、業余體校、青少年科技活動輔導站、兒童圖書館等校外教育機構及報刊、廣播、電視、電影等大眾傳播媒體的作用,利用它們的靈活性、多樣性、生動性、容易青少年所接受等特點,為培養年輕一代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許多電視台和報刊舉辦的各種競賽活動,如中央電視台的少兒節目以及《星星擂台》、《開心詞典》、《幸運52》、《夢想劇場》、《神州大舞台》、《正大綜藝》、《第二起跑線》、《挑戰主持人》等等,就激發了許多青少年學生的創造慾望和興趣,迸發出了許多創新火花,不僅為社會實際需要解決了一些問題,也鍛煉了孩子的實踐能力.

⑸ 為什麼要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

1.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現代化建設開發智力的需要。
鄧小平同志曾提出「要善於學習,更要善於創新。」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培養的勞動者必須具有現代化的科學思維和素質,社會化大生產迫切需要能夠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的各類人才,而這樣的勞動者就需要具有創新精神、系統觀念和高度的綜合能力。學校教育絕對不能使學生成為死記硬背「高分低能」的書獃子,而應把他們培養成為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創新者。
2.全世界范圍,各國都在明顯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許多調查表明,成年人貢獻成果與其學校成績關系不大,而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課外活動,與青少年時期各項創新性活動有關,而這些創新性活動又與老師的指導分不開。有的學者對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大約五分之四的科學家進行調查訪問,結果表明,他們的貢獻與當初所在學校的教師能掌握問題的關鍵與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方法及創新能力的指點有很大關系。這就是說人的智能和創新能力是極富開發性的豐富資源。美國1959年開始倡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以啟發他們的興趣;日本1977年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施創新性的教學原則。
3.新技術革命、電腦的廣泛應用,更加需要比人的智力更高一級的智力活動——創新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的獲取、運用已相對較容易。有的專家調查指出,研究人員、管理者的創新能力決定了其貢獻的大小。這已得到了許多國家的認同和重視。
4.創新能力和想像力等的發展有助於大腦各種功能的協調,對人的知識與創新的辨證統一,人的全面發展也十分重要。

⑹ 作為小學生的我們要怎樣培養自己的科技創新意識和能力

根據課本上的知識,然後閱讀相應的課外書,培養自己對知識方面的興趣,科技的物理的都行。

⑺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

一、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穩定性差的特點,在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興趣的驅使下,小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課程,才能在興趣的驅使下展開更多的創造性思維。數學教學本身具有理論性強的特點,理論的講解枯燥乏味,難以吸引小學生的興趣,也有很多小學生對數學課程有著厭學情緒,這時我就注意採用新鮮多樣的方式來吸引小學生的興趣。例如,利用多媒體、幻燈片等形式,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生在學習數學上的興趣。數學課上還要注重將數學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拉近數學與小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他們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認識左右、上下、前後」這一內容時,我通過座位編號的方式,利用學生的座位編號並進行確認練習,學生在相互認識中互動。
二、創新情境數學教學模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情境式的教學模式對於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不同的情境來講授知識能夠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的思維,由情境可以啟發學生對解題思路的獨特的想法與思路,這一過程既是形成數學構思的過程,也是展開合理解題思路的思維過程。在情境教學模式中,要鼓勵學生展開創新思維,並積極主動地發表對解題思路的見解,從積極參與教學的實踐中,學生的創新思維也就培養起來了。此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還要注意數學語言的使用要與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相適應,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情境教學模式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我在教學「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這一章節時,我准備了各種圓柱形的實驗品,如圓柱的玻璃器皿、圓柱木塊等,分發給學生要求其動手量出長、寬、高等所需數據,並通過實踐來求得體積。通過實驗啟發學生自己總結出計算圓柱體的體積公式,並引導學生是否可以用切割、計算體積差等方式求得體積。
三、通過實踐活動的方式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
小學數學課程中要更多地加入實踐課,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在實踐中創造並感知,從而激發小學生創新意識的養成。實踐能夠在小學生的頭腦中形成更為穩定的知識,因為從具體形象的事中才能強化人們對知識內容的感知和記憶。例如,「100以內數的認識」這一章節的教學,我組織學生通過數一些玩具木棒、數花生等方式來加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化知識內容。實踐活動的方式還包括課下練習內容,安排練習題時可以設計一些具有樂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加強對知識的感知和認識,小學生在自己的實踐探索過程中不但會加強知識的認識,還會形成自己動手的成就感,也會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總之,創新意識對個人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從小學階段就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也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⑻ 淺談怎樣培養小學生數學的創新意識

數學課堂教學如何體現創新教育?如何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從而培養他們大膽創新、敢於求異,勇於探索的精神,是擺在廣大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現將我個人多年的教學實踐和體會陳述如下,共同探討。
一、更新教育觀念,增強創新意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首先要有創新意識,並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豐富自身的知識面,不斷提高自身在各個學科領域的知識水平。人的成長過程是伴隨生理發展,成長心理等諸因素的協調發展的過程,其中根本的是智能發展。如果沒有個性、心理的健康和諧發展作為基礎,學生的知識量變是不可能自然引起創新能力的質變。而過重的學業負擔,不僅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遏制了學生的創造慾望,泯滅了學生的好奇心、抹殺了學生的個性特徵。因此,教師應通過課堂教學適當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不斷地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對知識創新的興趣,掌握開展創新活動的基本方法。
二、改革教學形式,培養創新意識
具有創新精神的人都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能自覺地用批判的眼光觀察事物,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就要從培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入手。通過精心設計問題,營造問題情景,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例如:不等式證明的教學,可採用下列步驟:
1、游戲引入
每位學生任意寫一個真分數,然後分子、分母分別加上同一個正數,比較新的分數與原分數的大小關系?由學生得出結論,新分數大於原分數。
一般形式:a、b、c>0,則
2、探索證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較法(求差、求商),分析法、綜合法。
由四個學生將自己上述四種不同的證明過程通過投影儀顯示在屏幕上,教師適當指導,以鞏固學生自學「不等式證明」的成果。
3、教師其他證法指導(反證法,構造函數法等)
4、思想方法指導
本問題的解決利用了如下數學思想方法:從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函數思想;化歸思想。
5、創新思維與方法指導
我們在學習新知識,新方法後都應當有這樣的意識:能否將其引申,優化和改造,以獲得新問題或新結論。
(1)更換題設
(Ⅰ)若a>b,a,b,c>0,結果將如何?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Ⅱ)0<a<b,c<0,結果將如何?
引導學生給出反例:當a=1,b=2,c=-1時,
當a=1,b=2,c=-3時,
(2)引申創造,例題的題設可變形為,(a,-b,c>0)能否把這一條件推廣更一般的比值呢?
(Ⅰ)若(ai,bi>0,i=1,2),則有何結論?
引導學生分析,即得出如下結論:
若(ai,bi>0,i=1,2),則
(Ⅱ)若(ai,bi>0,i=1,2,3,…,n)
猜想可得何結論?
易猜得:,其它情況引導學生課後自己討論研究。
通過對這個課本例題的深入研究和創造性思維,使同學對這類問題有較全面的認識,在學生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的同時,也感受到進行創造性思維的方式:更換條件,削弱題設,由特殊到一般,換位思維等。
三、變換表達形式,弄清定理實質,啟迪學生創新
概念,定理形成後,不是急於應用其解決問題,而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設計變式問題,引導學生通過現象看本質,這類問題的設計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針對內容,形式相似或相近,易造成混淆的概念、定理,在教學中設計變式問題。二是引導學生對材料中的一些概念、定理進行適應的拓廣、引申,以激活思維,開拓視野,從而培養創造力。
比如,在講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之後,則可引導學生觀察可知,該公式具有的形式,是關於n的二次函數,並可證明,凡是前n項和能表示成形式的數列必是等差數列,進而變形得,即是關於n的一次函數。
通過這樣的拓廣與引申,使學生既學會了用函數思想來研究數列問題,又擴大了公式應用領域,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有利於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四、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啟迪學生創新
課堂教學中常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學生學習最好的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去解決問題,也就是凡是學生力所能及的事,堅決讓學生自己去做。
在學習拋物線及其標准方程這一內容時,傳統做法是教師講授,學生練習,我們可以嘗試如下教法:先讓學生閱讀本節內容,然後討論,看能否提出如下問題:
(1)有無其它建立坐標系的方法?為何建立課本所示的坐標系?
(2)參數P的幾何意義是什麼?
(3)拋物線的標准方程有四種形式,能否總結出標准方程、焦點坐標、准線方程及圖形的記憶規律?
(4)拋物線是雙曲線的一支嗎?
若學生提不全問題,教師可補充,然後引導學生討論所提出的問題,並給予回答。
總之,課堂教學中要優先選擇利於學生「主體發現」的方式方法,創設使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情境,讓學生更多的體驗、感悟、實踐的機會,為學生的創新意識尋找實現的空間,這是我們每位教師應該努力做到的。

⑼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創新不是憑空臆造,它是建立在知識的傳播、轉化和應用基礎之上的,而這一切又深深紮根於教育基礎之上,無論是知識創新還是技術創新,都離不開教育對它的支撐。因此,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首先應從教育創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實施創新教育,突出當代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真正培養出與時代潮流相適應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進而提高整個民族的創新素質。而創新能力的培養又是創新教育的核心,以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以及創新的個性為主要目標的教育理論和方法,使學生一方面牢固、系統地掌握學科知識,同時又發展創新能力。那麼,在教學中教師如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呢?總結幾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利用計算機教學有助於培養學生創造力,充分發展學生的創造才能。下面談談我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
1、激發學習的求知慾,培養豐富的想像力。
大量的事實證明,如果同學們根本就沒有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即使他們掌握了一定的創新方法和技術,也很難有實際的有價值的創新行為。在社會的需求下,計算機具有廣闊前景,它已進入社會的各個領域乃至家庭,這已深深地吸引了學生,使學生對計算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講課中,我進一步向學生介紹這種轟動的社會效應從而引發了學習興趣。例如,在教WORD時,我先示範在WORD中如何編輯一個表格,再進行頁面邊框修飾,用上藝術型時,全班同學發出驚訝的聲音,在這個濃烈的學習氣氛中,再讓學生編輯一份功課表,讓他們對課程表進行邊框和底紋的修飾,給文字加上顏色等,然後讓全班同學進行比賽,看誰的速度最快和版面最美觀,通過多媒體網路的功能,播放給全班同學觀看。在這個過程中,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既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又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2、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
將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這兩者有機地結合會有利於創造力的發展。在計算機教學中,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利用其他學科的理論,開闊思路,找出發現問題的多種解法,在眾多的解法中,經過歸納、判斷比較,最終得出一個最優化的結論。
如:在教學「繪畫」時,首先讓學生通過自我嘗試,掌握了畫筆中直線、長方形、多邊形等工具的用法。然後將學生分組,布置他們一組畫國旗,另一組畫黨旗。兩組學生經過討論後,開始做題。畫黨旗一組同學動手畫旗的布面,而畫國旗的學生則先把畫布填充為黃色,再在黃色的底色上畫五角星,最後,再把畫布填充為紅色。於是我讓這組同學談一談他們的想法。原來,這樣可以便於填充顏色。學生經常有這樣偶然的發現,教師絕不能忽視學生的這種創新思維,應不失時機地幫助他們總結思維的規律,啟發他們在遇到難題時,不妨換個角度想一想,反過來想一想,從而,打破了思維定勢和陳舊的思維習慣,進行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重視學生思維變通性。
時代不斷進步,世界呼喚計算機文化的普及和推廣;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新軟體推出的驚人的速度等,這一切都告訴我們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不可能使學生掌握每一種軟體的使用,而應該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不斷探索、創新的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起指導、啟發,達成共識的作用。教師應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維空間,不需面面俱到,包辦代替學生所要做的一切。應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親身體驗創新的樂趣。這不僅能深化教學內容,把學生的興趣推向高潮;而且還有利於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樣做到了溫故知新,融會貫通,不僅培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自學能力,又提高了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應變能力。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