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提高小學生思維能力
孩子做數學來不能做到舉一反三,主源要是數學思維沒有建立,邏輯思維能力不夠完善。
在思維的關鍵期,給孩子一個靠譜且有趣的學習方式很重要。
基於您孩子年齡,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游戲、玩具、動畫片等方式,引導孩子對數學感興趣。
例如:孩子愛玩游戲,數獨、五子棋、象棋等可以培養孩子數學思維,以及觀察思考能力;孩子愛看動畫片,可以引導孩子看數學類的動畫片,《米奇妙妙屋》、《數學城小兄妹》都很不錯……
要抓住孩子的興趣點所在,慢慢將數學知識滲透到孩子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影響孩子,不要讓孩子覺得是在學習,在完成任務,玩中學,寓教於樂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⑵ 如何提高小學生思維能力哦
1、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思維的靈活性是指能隨事物的變化而隨機應變的及時性,以及不過多地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如果缺乏思維靈活性,我們的思維就會更加傾向某種具體的方式和方法,很容易出現鑽牛角尖的情況,片面追求解決問題的模式化和程序化,長此以往造成思維出現惰性。
擅於從舊的模式和普遍制約條件中脫離出來,找到正確的方向;針對知識可以運用自如,善運用辯證思想來平衡事物之間的關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懂得變通和調整思路等等,這些是思維靈活性養成的直接表現。
2、培養數學思維的嚴謹性
思維的嚴謹性是指考慮問題的嚴密、有據。要提高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必須嚴格要求,加強訓練。
落實到孩子學習生活中去,就是要求在學習新知識時從基本理念開始,做到在思路清晰的前提條件下穩扎穩打,逐步深入,在這個相對來說緩慢的過程中養成思考問題周密的思維習慣,在進行論證推理時掌握足夠的理由作為依據;在練習試題時善於留心題干中的隱蔽條件,詳細答題,不吝嗇地寫出解題思路。
3、培養數學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深刻性是指思維活動的抽象程度和邏輯水平,以及思維活動的深度和難度。相信大多數學生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有時候老師評講試卷,一聽錯題的解題過程很容易就懂了,恍然大悟自己居然犯了如此低級的錯誤,但一旦離開書本和老師就無法領會到解題方法和實質,實現獨立解題。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透過現象看數學的本質,掌握最基礎的數學概念,洞察數學對象之間的聯系,這是思維深刻與否的主要表現。
4、培養思維的廣闊性
思維的廣闊性是指對一個問題能從多方面考慮。具體表現為對一個事實能作多方面的解釋,對一個對象能用多種方式表達,對一個題目能想出各種不同的解法。在數學學習中,注重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方式,拓廣解題思路,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5、培養思維的批判性
思維的批判性是指思維活動中善於嚴格地估計思維材料和精細地檢查思維過程。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善於從已有的答案和解題過程中提煉出自己想要的東西,發表自己的見解。不能一味盲從,要學會用批判性的思路去進行各種方式的反思和檢驗。就算思想上完全接受了東西,也要謀改善,提出新的想法和見解。
⑶ 如何培養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幾點看法
一、數形結合,強化思維深度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在數學實踐中進行,作為一名優秀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當耐心地引導小學生學習數學,數形結合就是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辦法。數形結合是數學教學中經常應用的教學方法,由於很多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小學生很難深刻理解其概念,而數形結合的方式就能夠實現抽象與具體的有效結合,小學生就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數學知識,其思維水平也會隨之得到提升,數形結合的方式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空間思維,當學生看到某種數量關系的時候,他們能夠將其轉化為空間上的形態,從而掌握其本質。例如,當講解長方形周長公式的時候,教師會讓學生花時間去記憶長方形周長公式。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無法讓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學生只會變得越來越死板而缺乏創造力。但是有的數學教師則會將數形結合的方式應用其中,讓學生自己畫一個長方形,然後計算出其周長,這樣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得到了培養。
二、創設情境,耐心引導學生實踐
知識源於實踐,單純的數學理論講解只會讓小學生感到枯燥和無聊,然後慢慢就會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數學思維能力也無法得到培養。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耐心地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為他們創造出有趣的情境,激發其學習興趣。小學生對於事物的理解往往會停留在表面,比較直觀,他們的抽象學習能力比較欠缺,老師則要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例如,老師在講解幾何圖形的知識時,老師不能僅限於課本上所列出的內容,還可以提前准備好積木,然後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玩兒過積木嗎?會不會搭建呢?這節課我們先一起來搭建出你們認識的幾何體。」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其數學思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三、數學教學生活化
數學思維的培養不應局限於教材知識,教師應該將數學學習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通過生活化教學來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思維和探究思維。生活中,數學知識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和發現,就會看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數學教師要學會在教學中將理論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
⑷ 怎樣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怎樣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發展小學生的言語
學生思維能力發展是在言語發展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因此,要積極引導小學生掌握詞彙、概念,訓練小學生言語表達的規范性,給小學生提供充分的口頭言語和書面言語表達與練習的機會,從而訓練小學生思維的准確性和邏輯性。如,要求小學生回答問題、復述課文或故事、堅持寫日記、加強作文訓練等來提高小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此外,引導小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參加演講會、辯論會、故事會,舉辦班報、黑板報、壁報等活動,可以進一步豐富小學生的詞彙,促進小學生正確地理解詞意,學會准確地表達思想感情,從而促進小學生思維的發展。
二、豐富小學生的感性經驗
思維是在感知基礎上進行的高級認識活動。思維的全部材料來自於感性經驗。因此,要發展小學生的思維,首先要豐富小學生的感性經驗。家長應注意適當運用實物、圖片等,有條件的話經常進行參觀、訪問、游覽等活動。在活動中,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小學生去全面觀察、深刻分析,積累思維的材料。同時,要善於引導小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進行抽象的思維,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促進小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培養小學生善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有了問題,學生才會積極地思考,所以,要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家長和教師要善於啟發,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慾和積極思考的願望。家長和教師要善於把小學生置於有趣的和能激發好奇心的情境中,引發他們進行積極的思考。
四、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要培養小學生思維的敏捷性,一方面要培養他們迅速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低年級小學生,可通過抓他們計算的正確率,也可以通過問題搶答來進行。對中高年級小學生,可要求他們在數學運算中既做到正確,又做到迅速。另一方面要注意教給他們一些要領和方法。
要培養小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要重視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可利用數學應用題培養小學生發散思維,認識數量關系,重視一題多解的訓練等;或者經常玩玩腦筋急轉彎等。
要培養小學生思維的深刻性,一方面要培養他們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重點應放在概括能力上。另一方面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加強邏輯思維的訓練,逐步使小學生的認知結構條理化。
要培養小學生思維的獨特性,一是要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的自覺性,把獨立思考的要求作為學習常規加以訓練;二是要在小學生中提倡解決問題的新穎性,讓他們善於挖掘解決問題的各種新方法;三是要鼓勵小學生通過自編應用題以及有選擇的觀察、設計來提高自己思維獨特性的水平。
思維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維活動中善於嚴格地估計思維材料和精細地檢查思維過程的思維品質。要培養小學生思維的批判性,一方面要培養小學生善於對解決問題所依據的條件進行分析,對提出的假設和思維的結果進行分析;另一方面要注意對小學生進行思維策略的培養,以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到不盲從。
金色雨林整理發布。
⑸ 上什麼課能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蒙台梭利常青藤MIS蒙氏數學的啟蒙課,適合3至12歲的孩子學習,針對低齡兒童有定製的上課方式,用特殊的教具和游戲的方式讓孩子愛上數學,啟迪思維,蠻不錯的
⑹ 小學生智力開發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良好思維品質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課堂的靈活設問,不僅具有活躍課堂氣氛的功能,對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重要的意義。傳統教育比較注重學生求同思維的養成,往往容易忽視對學生求異品質的塑造。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像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一、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誘發學生數學思維
為學生提供獨立活動、自我表現的機會和條件,應鼓勵學生對老師的提問產生質疑,能夠提出自己不同的觀點和看法,由此及彼,從一個問題衍生開來,提出嶄新的、有創造性的問題。只有這樣,教師的設問才會最大可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鼓勵學生擁有堅持己見的自信和勇氣,引導學生為證明自己的觀點找證據,求事實;但同時應引導學生既要敢於堅持己見,又要善於接納別人正確的觀點,從而在對某個問題的討論中獲得最大收益。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是學生能否積極思維的動力。在數學問題情境中,新知識的需要與學生原有的數學水平之間存在著認識沖突,而這種沖突正是誘發學生數學思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所必需的。
二、遵循學生思維的規律,因勢利導
將一個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進行設問,也可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體而言,思考問題時,根據同一來源材料,以比較豐富的知識為依託,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以探求不同方向的解答,即通常所說的「一題多解」、「一題多變」。
在合適的問題情境中,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教師提出問題後,一般應讓學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時教師可作適當的啟發引導。教師的啟發要遵循學生思維的規律,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不能強制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方法和途徑去思考問題,喧賓奪主。
三、培養興趣,促進思維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教師要精心設計每節課,要使每節課形象、生動,有意創造動人的情境,設置誘人的懸念,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求知的慾望。經常指導學生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自己所熟悉的實際問題。適當分段,分散難點,創造條件讓學生樂於思維。如列方程解應用題是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內容之一,主要困難在於掌握不好用代數方法分析問題的思路,習慣用小學的算術解法,找不出等量關系,列不出方程。因此,我在教列代數式時有意識地為列方程的教學作一些准備工作,啟發同學從錯綜復雜的數量關系中去尋找已知與未知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畫草圖列表,配以一定數量的例題和習題,使同學們能逐步尋找出等量關系,列出方程。並在此基礎進行提高,指出同一題目由於思路不一樣,可列出不同的方程。這樣大部分同學都能較順利地列出方程,碰到難題也會進行積極的分析思維。
四、要教會學生思維的方法
在數學學習中要使學生思維活躍,就要教會學生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正確思維方式。要學生善於思維,必須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沒有扎實的雙基,思維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數學概念、定理是推理論證和運算的基礎,准確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學好數學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學生觀察分析、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認識能力。在例題課中要把解題思路的發現過程作為重要的教學環節,不僅要學生知道該怎樣做,還要讓學生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是什麼促使你這樣做,這樣想的。這個發現過程可由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或由教師講出自己的尋找過程。在數學練習中,要認真審題,細致觀察,對解題起關鍵作用的隱含條件要有挖掘的能力,學會從條件到結論或從結論到條件的正逆兩種分析方法。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在學生初步學會如何思維和掌握一定的思維方法後,應加強思維能力的訓練及思維品質的培養,注意培養思維的條理性與敏捷性,根據解題目標,確定解題方向,訓練學生思維清晰,條理清楚,遇到問題能按一定順序去分析、思考,對復雜問題應訓練學生善於於局部到整體再從整體到局部的思維方法。從各種不同角度,尋求不同的解法,改變條件進行「一題多變」和「多題一解」的訓練。啟發、引導、點撥、解疑,使學生變學為思。當然,良好的思維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各種手段,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就必定會有所成效
六、創設思維情境,啟迪學生思維
在數學教學中,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實際背景,設計定理、公式的發現過程,讓學生的思維能夠經歷一個從模糊到清晰,從具體到抽象,從直覺到邏輯的過程,再由直觀、粗糙向嚴格、精確的追求過程中,使學生體驗數學發展的過程,領悟數學概念、定理的根本思想,掌握定理證明過程的來龍去脈,增強數學學習的自覺性,使學生在對概念形成過程的分析中,在對公式、定理的發現過程的總結論證中,提高主動參與的機會,以便學生在「做數學」過程中啟迪思維,突破教學難點。
總之,良好的思維習慣,要求教師把知識作為過程而不是結果教給學生,為學生的思維創造良好的思維環境。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⑺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什麼方法
思維能力最直接的體現是語言,所以,對於幼小銜接時期兒童最有效的語言訓練就是思維訓練。幼小銜接時期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黃金期,語言發展快,思維發展也快,那麼其他方面也相應發展。因此,金色雨林認為,我們應隨時注重與幼兒的交流與談話,鼓勵與啟發孩子張嘴說話,表達自己的想法。
很多上小學的孩子數學差,即使能夠准確運算也不善於解應用題,不能夠將應用題的內容加以具象化,其實就是理解思維上的困難。這種具象構成能力的培養也是幼小銜接教育的一個主要內容,也是培養孩子想像力和思維能力的關鍵。
幼小銜接班能夠有計劃的組織孩子的一日活動,組織孩子觀察自然現象,認識社會常識,從室內到室外,從宏觀到微觀,從天然到人工,進行觀察和欣賞,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熱愛人類、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也有意無意地教了幼兒觀察的方法,提高孩子注意力,豐富孩子頭腦中的具象。幼小銜接課堂上給孩子講充滿幻想的童話故事,把孩子帶去一個新鮮的世界,不僅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還發展了孩子的思維能力。
凡事多問問孩子為什麼,多傾聽孩子的想法,這是思維訓練最簡單易行的方法。講故事前讓孩子帶著問題聽故事,讓孩子自己判斷「誰對,誰不對。」並答出「為什麼。」當告訴孩子應如何做時,讓孩子自己想想其中的道理。有些訓練是隨時隨刻的,並不是刻意安排的,但是這卻為孩子培養了思維推理、判斷等邏輯訓練。金色雨林幼小銜接班,注重孩子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心理情商、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孩子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預備兵!
文章摘自:金色雨林
⑻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創新教育可以說是當前最時髦的一個話題,的確,在21世紀突飛猛進的今天,國家的興旺靠創新,民族的昌盛靠創新,實現現代化更離不開創新。因此,創新教育理所當然地被提到了素質教育的核心地位,而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則是創新教育的主要內容。那麼,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下面本人就針對此問題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激發興趣,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思維是創新的力量和動機,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動機。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挖掘教材中的創新思維因素,要善於點燃創新思維之火,激發學生的熱情。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的確,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從而具有敏銳的思維力、豐富的想像力和牢固的記憶力。學生的主動參與是一種自覺行動,如果沒有興趣,就談不上主動,參與更是一句空話。因而教師要努力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師提供的背景中積極思維,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做到課伊始趣即生,課展開趣溢濃,課結束趣未盡。
二、啟發想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想像是創造的翅膀,它是教學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基礎,是培養能力,發展創造力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維方法,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的確如此,想像可以說是思維的體操,是拓展思維空間的內動力。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這樣有利於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強烈的活躍的想像是偉大的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是啊,有了豐富的想像力就能在腦海中再現各種事物的形象,就能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創造出種種新形象,小學生思維活躍,富於想像,但是他們豐富的想像力不是天生的。想像力的形成依賴於社會生活實踐,依賴於教師的啟發誘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撰的《學會生存》一書所指出的:在創造藝術形式和美的感覺的過程中,我們獲得了美感經驗。這種美感經驗和科學經驗是我們感知這個萬古長青的世界的兩條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樣,一個人的想像力也必須得到發展,因為:「想像力既是藝術創造的源泉,也是科學發明的源泉。」想像是人腦中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創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具有形象性、概括性、整體性、自由性、靈活性。創造性形象對於創造能力的產生和發展,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因此任何創造活動都離不開想像,想像能力是衡量人創造能力的重要標志。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想像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巧設疑問,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
古人雲「學貴有疑」,創新思維的培養可以從質疑開始。因為,質疑是人類思維的精華,質疑的過程實質是積極思維的過程,是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過程,因而問題就是創新起點,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學習中善於發現問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進而提出一些創造性問題,指導學生自行解決,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既獲得知識,又能提高能力。古人亦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沒有「疑」就沒有學生的探索。「疑」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創新知識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應認真分析學生的層次,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應善於有針對性地設計疑難,恰當地提高設問,開拓學生的思維,使全體學生都積極思考共同參與教學。在教學中,讓學生產生疑問,不是為了難倒學生,而是希望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和熱情,成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要營造一個民主、和諧、寬松的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課堂上無論學生提出的問題正確與否,教師都應從正面引導,鼓勵他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同時教師也要把握住學生提出思維含量較高的問題,促使學生深入地探究。這樣,就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鼓勵求異,引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教育有識之士普遍認為,教學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的統一,而要鼓勵求異。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它要求學生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獨立地思考問題,主動探索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而創造性思維是一種發散的求異思維,發散求異的目的在於創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春天不更艷麗?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積極鼓勵求異,不「死讀書」,學生的學習才會不斷閃現創造的亮點。
求異思維可謂是標新立異,是對思維定勢的否定。作為創造思維的核心,它更體現出其固有的獨創性和新穎性。求異是兒童的天賦,他們樂於表現得與眾不同。因此,教學是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獨我在上面吧,那樣我能掌握了分寸立見解,迸發求異的火花。學生的思維激活後,必須眾說紛紜,創新的火花定會不斷閃爍。
五、多方入手,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
小學生的學習,以模仿為主,不僅有顯性的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模仿學習,還有隱形的思維、策略等方面的模仿學習,特別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在教學時能時不時露幾手「絕招」,能使學生具備更多的靈性。而這種創新教育,可謂是不留任何痕跡的創新藝術教育,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可以從以下途徑入手:
1、語言的表達上。在創新教育面前,語文教師的語言不僅要生動形象,更要追求「富於變化」,不管是導語也好,還是總結過渡語都要認真考慮,精心設計,力爭變平為奇,變陳為新,達到語能驚人的境地。
2、板書的設計上。板書可謂是一堂課的微型教案,板書設計精當,構思巧妙,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無形中也能帶動學生的創新。
3、教法的選用上。「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語文教師在課文的教學設計上要力避「千課一面」,做到因文而異,給學生以新鮮感。
六、捕捉生活,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
任何知識都來源於生活,形成於實踐,又指導實踐,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學習掌握它,如果脫離實踐就成為無源之水。富勒說過:「理論是一種寶庫,而實踐是它的金鑰匙。」我們要力求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練習、觀察、實驗、討論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在親自參與下獲取知識,熟練技能,領悟理論的本質。組織學生互相討論,發揮學生各自思維個性差異的優勢,使他們相互間的思維「推波助瀾」,形成多維立體交叉的思維信息網,教師隨時點撥指導,使思維產生躍變。
豐富的知識經驗是創造力的源泉。任何一個領域內的問題解決都會涉及到大量該領域的專門知識,離開了這些知識基礎,問題解決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創造力也就成了無源之水。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手和腦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操作是激發學生內在創造潛力的重要途徑。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在具體的看、摸、折、量、比、算等操作活動中,經歷知識的發現、問題的思考、規律的尋找、結論的概括、新知的重建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過程,這本身就是充滿了生命活力,體現創新意識的過程。
⑼ 怎樣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 創設情境、激發思維
濃厚的興趣及豐富的情感是積極思維活動的源泉,創設情境是激發學生思維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創設思維情境,不斷激發學生思維的熱情和情趣,使學生處於一種積極的思維狀態,通過設問、提問、實驗等各種方法,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可以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觀察和思考的興趣,使學生能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二、 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創新思維
心理學告訴我們:自由能使人的潛力得到最大的發揮,而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必須有民主,平等地教學氛圍。在課堂教學中,學習氛圍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師生關系,「親其師而信其道」,師生情感融洽,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從而誘發創新思維。
1、 創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重視師生感情交流。教學既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的語言、動作、神態要和藹克清,有一定的感染力,要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慾,鼓勵學生勇於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幫助學生樹立必勝的信心,這樣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即感到積極緊張,又感到非常輕松愉快。
2、 給學生多提供獨立思考問題的機會,讓學生真正參與學習之中,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周玉仁教授說:「要為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情境,多一點思考時間,多一點活動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快。」例如:在教學長方體、正方體體積之後,我拿出一塊不規則的石頭,讓學生求它的體積,如果不改變石頭的形狀你能求出它的體積嗎?正當學生迷惑不解時,我把盛了一部份水的長方體水槽放在講桌上,引導學生,通過實驗,這時課堂氣氛活躍,爭著要講自己的想法,我因勢利導讓學生量出水槽的長、寬,又讓學生測量水面上升的高度,使學生弄清水面上勝的高度就可以算出石頭的體積,然後讓學生動筆計算,學生很快算出石頭的體積。同時也感到成功的喜悅。
3、 加強自評、互評學習結果,讓學生大膽發表不同意見,可以在同學中展開討論,對有心意和創建的解答教師要給充分地肯定。在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題。
三、 把握時機,發覺創新思維
新舊知識間的連接點,生長點,是激發學生思維發展有利時機,往往可以給學生一個馳騁想像的空間,可以這樣想也可以那樣想,這就為學生進行思維活動打下了良好伏筆。學生可以在頭腦中想像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過渡。在主動探索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啟迪學生用語言概括出新概念,對建立起的新表象組成要素進行判斷,作出合乎邏輯的推理,進而進行內化,達到知識間的守恆。
四、 動手操作,誘發創新
皮亞傑說過:「動作性的活動對兒童理解空間觀念具有無比巨大的重要性。」數學知識產生於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具有培養人們創新思維活動獨特的優越性。因此,在數學知識的教學中,教師要盡量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獲取知識、發展思維。小學數學教學中常見的動手操作活動有:畫一畫、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擺一擺等。小學生具有好動、好奇、好勝心強等特點,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操作,獨立思考、引起聯想,不僅訓練了學生的操作技能,而且使每個學生都能從多層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種個個參與、人人動手的操作活動,有利的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例如,二年級學生學習了「角的初步認識」之後,為了讓學生對角、直角的概念更好的掌握,教是可以讓學生動手擺、動腦想,師說:「請同學們用學具袋中的小棒擺一個三角形,看它有幾個角?用了幾根小棒?」學生很快擺出,並說出擺的三角形有三個角,用了三根小棒。師又說:「請同學們擺出兩個三角形,看這兩個三角形共有幾個角?最少用幾根小棒?」大部分學生很快擺出了兩個獨立的三角形,並說出共有六個角,用了六根小棒。教師追問:「這種擺法用小棒最少嗎?請同學們再擺擺看。」學生又沉入了用小棒擺兩個三角形的活動中,很快大部分擺出了所要求得圖形。老師表揚了這種擺法的同學肯動腦善於思考。這種在教師指導下的動手操作,學生手腦並用、自主探索,參與了獲得知識全過程,學的積極主動,滿足了學生好動的需要,使他們嘗到了探究知識的樂趣,進而激活了他們的創新思維。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初步的創新能力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艱巨任務,為培養出更多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高素質人才打好基礎。
希望能幫到你,滿意望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