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小學體育教師公開招聘考試,筆試科目為《專業知識》一門,也沒有具體的一本書,我沒有資料,怎麼復習呀
所謂的專業知識其實就是一些
跟體育有管的常識罷了,
你只要知道哪些運動需要注意什麼就行了
『貳』 考體育教師資格證有什麼要求
體育教師資格證也是屬於教師資格證,具體的要求如下:
(一)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二)取得小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三)取得初級中學教師、初級職業學校文化、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或者其他大學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四)取得高級中學教師資格和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學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五)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研究生(本科教師)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專科教師)及以上學歷;
(六)取得成人教育教師資格,應當按照成人教育的層次、類別,分別具備高等、中等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2)小學體育專業知識擴展閱讀
考體育教師資格證的時間:
教師資格認定理論課考試每年3月、11月各舉行一次。報名時間為每年1月、9月(在普通高校在校學生的報名時間由自考辦另定)。教材由自考辦供應。 教學技能測試每年舉行1—2次,一般在上半年的5月和下半年的11月報名,具體時間由當地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確定後公布。
教學技能測試的內容為:備課、說課或上課、面試。 根據省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意見,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班學生,在未取得畢業證書前允許參加教師資格認定理論考試,但在申請參加教學技能測試時,應已獲得相應學歷證書。
『叄』 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風格有哪幾種
一、能力綜合:小學全科教師的專業屬性特徵
「小學全科教師」作為一個學理性概念的正式提出在中國,目前在國內為數不多的研究中,一般認為小學全科教師是由具備相應資質教師的教育機構專門培養的、掌握教育教學基本知識和技能、學科知識和能力結構合理、能承擔國家規定的小學階段多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從事小學教育教學研究與管理的教師。按照這個定義,為區別於傳統的分科教師,小學全科教師的特殊規定性往往被界定在勝任小學階段多門課程的「全科教學」能力上。但是,「全科教學」是否足以成為小學全科教師質的規定性呢?
(一)認識誤區:當前我國全科教師是農村小學教育應時之需下的「被全科」
與西方不同的是,我國小學全科教師的實踐並非完全是社會經濟與教育理念發展的產物,相反,其最早的政策設計與實施大多集中於中西部地區,是農村小學教育現狀的應時之需。2006年,湖南省實施「農村小學教師定向培養專科計劃」,首次提出培養五年制專科層次的「全科型」小學教師。由此肇始,江西、貴州、重慶、廣西等省(自治區)相繼把培養全科師范生作為解決農村教育現實困境的突破點,並逐漸將其學歷層次提升至本科。
全科教師首先面向農村小學成規模定向培養,一方面是因為我國農村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居住分散,使農村小學點多面廣,而且規模小,尤其是中西部地區,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龐大的農村人口流動使本地常住人口減少,學校生源也直線下降,許多學校不得不採取「小班化」的教學組織形式。而另一方面,農村小學師資缺乏、年齡老化,且學歷層次、學科結構不合理,以至跨年級、跨年齡教學的現象十分普遍。由於「目前很多農村小學和教學點的教師實際已經充當著『全科教師』的角色,一個教師身兼多個學科教學任務的情況非常普遍」。因此,相關省市在定向培養全科教師時,主要目的就是解決師資短缺的問題,尤其是解決「音體美等小學科專業師資缺乏」的問題。在這一背景下,「全科教學」被視為小學全科教師崗位勝任力的主要特徵,小學全科教師也往往被簡單地描述為「語數外通吃、德音體美全扛」,或者「樣樣通、科科行」。
審視「全科教學」特徵下的農村小學全科教師,某種意義上是一種「被全科」,其教育實踐在本質上仍然是「分科教學」,因為它所依託的課程形態仍然是相互割裂的學科課程,所追求的價值存在仍然是各個學科邏輯知識體系的縱深傳授,只是在任教科目上有數量的增長而已。這種「全科教學」定義下的全科,並沒有在傳統分科教學之外建立起對小學教育、小學教師角色的獨特理解,也沒有基於自身教育哲學而設定的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它只是當前我國農村教育應時之需的一種誤讀。
(二)理念溯源:「綜合能力」是西方發達國家小學教師的專業核心素養
如果「全科教師」的核心素養並非「全科教學」,那麼什麼又是其區別於傳統分科教師的質的規定性呢?溯源國際范圍,發達國家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小學全科教師這一概念,但一般都是採用小學師資全科培養與實踐的模式。如美國在「博雅教育」的傳統下,十分注重小學教師通識能力的養成,並明確提出初等教育教師以承擔多學科教學為原則;法國認為小學教師應該是多才多藝的,小學教師進行資格認定時要考查其多科教學的能力;英國小學教師是不分科的,要求能勝任全國統一課程中任一學科的教學;德國要求師范生必須掌握執教學科與相鄰學科的關系,能夠從事小學綜合理科或文科的教學工作;日本則要求小學教師在國語、數學、手工、體育、音樂等領域都要擅長。
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採用小學師資全科培養與實踐的模式,是認為「小學教師是一種綜合性職業」。作為綜合職業的小學教師,他們需要勝任「包班制」的教學與管理。「包班制」是一種小班化的教育組織形式,每班學生數20人左右,由1~2個教師全面負責一個班級除音樂、美術等技能學科之外的其他學科。西方早期「包班制」的雛形,是希望在保持班級授課制優勢的同時也能有效克服其局限性而開展研究的結果,主要孕育於19世紀末出現的選擇法教學形式,如美國的巴達維教學法。到20世紀50年代,包班制已在美國小學占據主導地位,被認為是兒童中心教育思想在教學組織形式上的體現。以激活學生主體性為基點,「包班制」從教育觀念到教育行為都較班級授課制發生了深刻變革,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乃至於教學空間都得以重組。在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下,小學教師的重要任務是將分裂的學科知識與兒童豐富的生活世界聯系起來,以「導航者」的角色、用「全景視角」引導兒童探究真實存在的生活世界。同時,在增強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中,亦能以綜合而非割裂的評價發現、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因此,勝任「全科教學」——准確地說是「多科教學」只是小學教師的基本能力之一,而教師最重要的核心素養則是在一定寬度的知識上形成相關的「綜合能力」。
(三)未來取向:「走向綜合」是我國未來小學教師培養與實踐的發展趨勢
小學全科教師要走出「全科教學」的誤區,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專業特徵,則應「走向綜合」。實際上,20世紀末21世紀初,在借鑒國際教育發展經驗及反思國內教育現狀的基礎上,我國小學教育已提出了綜合課程的改革走向,如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就提出課程結構要改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設置綜合課程」,課程內容要改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課程實施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綱要》同時明確規定「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而小學階段則應「以綜合課程為主」。適應綜合課程的改革需要,《小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要求小學教師「適應小學綜合性教學的要求,了解多學科知識」和「了解所教學科與社會實踐、少先隊活動的聯系,了解與其他學科的聯系」。
從實踐層面來看,1989年杭州大學和賣魚橋小學首先合作開展了「小學低年級包班教育實驗」,實驗以「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為目的,探討通過支持型課堂氛圍的形成,寓教於樂,讓學生在「玩」中學,課桌椅也改變了傳統的固定行列,可以進行靈活的組合。實驗結果認為「包班制」對學生個性的最優化發展和學習態度、興趣、情感因素提高等長期效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也面臨著師資數量、質量以至教室布局等推廣實施的現實制約因素。
就目前來看,我國小學全科教師的廣泛實踐還主要是面向農村教育,但隨著經濟發展以及適齡入學兒童的減少,小額包班制已逐漸成為可能,上海、杭州、南京、深圳等地於近年相繼啟動了「包班制」的教學探索。因此,小學全科教師不僅是解決農村教育的應急之策,也是未來我國小學教育的改革之路。但作為卓越教師培養目標的小學全科教師,已不能再簡單地界定為勝任「全科教學」,它在價值訴求及能力特徵上都被賦予了更為豐富和獨特的內涵。
二、回歸啟蒙:未來小學教育改革的價值訴求
如果課程綜合、能力綜合是未來我國小學教育及小學教師的發展趨勢,那麼我們有必要對其存在價值的合理性進行論證,而這種論證應建立在對小學教育特徵及小學教師角色的反思與再詮釋基礎之上。雖然研究者和實踐者均認為教育應以人的身心發展規律為依據並以促進人的發展為目的,但在我國現有的教育體制中,依然缺乏對受教育者在不同學段身心發展特徵及其發展任務的清晰分辨與定位。學生從小學開始,一直到大學,都被納入知識邏輯體系傳授的軌道中,知識,更多的是文本知識獲得被作為教育目的,而「人的發展」這一根本任務則被遮蔽了起來。小學全科教師的價值訴求就在於重新回歸「人的發展」,理解和尊重小學階段在人生發展中獨特的啟蒙地位與作用,立足於「整個孩子」的心智與德性開發,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在全科教師的視野里,「小學教育是全面素質性、基礎素質性、綜合素質性的教育」。因此,小學要提供的教育,不只是割裂了的、碎片化的文本知識教育,而應是一種整體性的啟蒙教育,這種啟蒙教育不僅是關於「生活世界」的知識啟蒙,同時也是興趣的啟蒙與人性的啟蒙。
(一)知識啟蒙:立足生活世界
真實的「生活世界」是立體而豐富的,它並不是任何一個學科,也無學科之分,不同學科只是詮釋了世界的不同部分或者使用了不同的詮釋方式;知識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它只有在詮釋和改造「生活世界」的過程中才能獲得自身的價值。將人類在漫長歷史中積累的各類直接經驗整理為間接經驗,轉化為知識並進行傳承、發展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功能,而將知識學科邏輯化則被認為是一種更有效的傳承路徑。
但這一傳承過程所出現的問題是,學科知識漸行漸遠,逐漸遠離了真實的「生活世界」。在小學,我們用成年人的思維方式來設計課程與教材,「課程被『剁碎』,一次讓兒童學習一塊,以為兒童得到所有的單獨碎塊以後,就會有了整體。這樣,兒童的學習只是努力記住了別人對經驗結果的敘述」。學生最終獲得的只是「書本」和「文字」的知識。而知識從哪裡來?為什麼要學習知識?知識和生活有何關聯?怎樣才能用更多的知識理解和改造更豐富的世界……這些在啟蒙階段本應予以回答的問題卻統統被懸置了起來。其結果是,學校並沒有將學生引至世界本源與發展的探尋之路,卻造就了「腦力消耗,神經衰弱,獨創力麻痹,對於周圍事實之觀察力遲鈍,並在那種競爭名次的狂熱中使理想的精神遭到衰滅的學生」。
因此,回歸啟蒙教育的小學,應用「有機的課程」代替各門學科堆積而成的課程,這些課程不是割裂、孤立的存在,而是彼此關聯,為兒童構建起一個關於世界的、豐富的立體圖視;它們尊重兒童的身心特徵與現有經驗基礎,能夠與兒童真實的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密切聯系起來。對兒童而言,這些知識不是不言自明的存在,也不是毫無意義的存在,而是以問題為中心,能夠整合起來並解決現實困惑,為他們打開通往「生活世界」背後秘密的一扇大門。
(二)興趣啟蒙:激發主體自覺
如果知識啟蒙需要我們回答「教什麼」,那麼興趣啟蒙則需要我們回答「怎麼教」。當我們為兒童打開認識「生活世界」的大門時,其本身的方法不應是枯燥、乏味的,而應足以激發其興趣,使其對周圍事物產生主體自覺的參與和探究意識。
筆者曾走進小學調研,很多一線校長都談到小學作為人生啟蒙的第一步,孩子們萌發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參與」的意識很重要,也即需要對世界、生活、新事物有「興趣」。同時,縱觀中外教育史,很多兒童教育家都十分關注兒童的「興趣」培養,因此,興趣啟蒙應是小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一方面,興趣是影響兒童知識學習深度與專注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其未來發展方向的持續的內生動力。「只要喚起學生的興趣,孩子的天賦素質便能得以發展,他們的愛好、才能、志向、稟賦就能得以確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使人厭倦就是教學的最大罪惡」。另一方面,小學也是個體興趣的重要發展期,兒童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喜歡探究是人類早期適應環境的必然選擇。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人的內心有一種成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求,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兒童就其天性來講,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發現者……孩子精神生活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教育所要承擔的責任,就是順應兒童的這一天性,幫助兒童發現探究的樂趣,並發展其在某些領域所具備的特殊潛力,實現自我設計與自我超越。
因此,回歸啟蒙的小學教育,學生不再是被灌輸的對象,教師也不再是教學內容的權威傳授者和教學過程的單方控制者。教師所要做的是創造一種自然的、批判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學習中參與問題提出與解決的全過程,體驗成長的困惑與快樂,產生對所處世界廣泛的好奇心,從而開啟其積極的思維、智慧和潛能。
(三)人性啟蒙:發展健全人格
「使人發展成為人」是教育的終極目的,而人性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根本。教育所關照的人,不是學科知識所割裂的、以學業成績為唯一評判標準的單向度的人,而是具有健全人格的「全人」。在教育史上,無論人們對於人性本善、本惡還是非善非惡存在多少爭議,但在教育應使人「向善」這一問題上始終是一致的,所謂「育,養子使作善也」,就突出了人以及人的教育的倫理本性。
小學是個體接受學校系統教育的起始階段,也是人性萌芽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人的性格開始養成、品格開始塑造,人性發展就「如同種子,不長成香花,就會成為毒草」。中國古人所言「從小偷針、長大偷金」,很形象地詮釋了人性萌芽對於未來人生軌跡的隱含意義,而這種軌跡亦將會在長遠的意義上影響到未來世界的形成方式。因此,「我們必須要知道如何去喚醒沉睡於兒童靈魂中的人性」。
關注兒童心靈、洞啟其人性需要提供一個「有準備的環境」,使「兒童在『有準備的環境』下藉助『吸收性心智』來達到『精神或心理胚胎』的不斷完善」,換言之,「兒童利用他周圍一切塑造了他自己」。這個「有準備的環境」需要為兒童提供愛、溫暖、理解、關心、禮貌等良好的成長生態與營養源,這本身對教師的健全人格和專業情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就教育的內容與方式而言,則要求教師不僅能進行學科知識技能的傳授,亦能關注兒童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同時能突破學科本位,在跨學科領域里以人文關懷的方式促進兒童的德性與心智同步發展。回歸啟蒙的小學教育,任何學科都不應是孤立的知識存在,而應是關切人類安全與幸福、能以兒童理解的人性方式的存在,這是因為「一切科學對於人性總是或多或少的有些關系,任何學科不論與人性離得有多遠,他們總是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途徑回到人性」。
三、「GSP」能力:勝任啟蒙的全科教師素養願景
綜上所述,開端於我國中西部,為解決我國當前農村教育困境而定向培養的小學全科教師,在走向以啟蒙教育為主旨的未來卓越小學教師培養目標時,其內涵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未來的卓越小學全科教師,並非只是追求教授科目上的「全」,更重要的是他們要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與小學啟蒙教育發展的需要,能以「全人理念」和「全景視角」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基於這樣的素養願景,我們可以嘗試從通識能力、學科能力、專業能力三個維度,構建小學全科教師自身的「GSP」能力模型,以描述其崗位勝任力的基本特徵。
(一)通識能力:理解世界與他人的敘事想像力
「G」指通識能力,它是以「育人」而非「制器」為目的,培育兒童成為素質全面、人格完善的公民所應具有的能力。通識能力要求教師在面對學生源於生活世界的各種困惑與興趣時,能以足夠豐富的知識進行回應,這樣的知識不必是精深的,但應該是廣博的。
同時,僅僅是知識視域的擴展尚不足以形成通識能力,兩千五百年前,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就說過:「知道很多事情並不一定就能了解。」對全科教師而言,通識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的知識寬度上沉澱形成人類的「敘事想像力」,即具備足夠的智慧以閱讀別人的故事,能通過另一個人的眼光觀察世界的能力。只有具備這樣的「敘事想像力」,我們才可能走出狹隘的自我視野,建立起對世界豐富性與復雜性的理解,以及對他人的認知與同情。
培養「敘事想像力」是兒童發展、人性啟蒙的重要任務,而小學生獨特的向師性和依賴性,決定了教師在其成長中扮演著言傳身教的關鍵角色,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能夠形成以「敘事想像力」為內核的寬闊思維、氣度以及人文情懷,在教育教學活動以及與兒童的日常交流中,能以自然潤化的思維方式、言行舉止引導兒童在整體世界——而非自我的視野中認識自我,正確理解自己與他人、自然和社會的關系,建立起參與社會、承擔責任的意識以及正直、同情、仁愛等美好的品性,以濡染兒童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發展成為具備完整人性的「人」。
(二)學科能力:多學科的跨界詮釋與重構力
「S」指學科能力,是全科教師從事小學教育教學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學科知識以及相關能力。學科能力上的「全」,並不是要求全科教師均衡掌握小學各學科的精深知識。實際上,小學教師也很難在所有學科領域都達到精通,尤其是音、體、美等技能學科,即使是發達國家以及我國台灣地區,在實行包班教學的情況下,四年級以上的班級也往往配備有專門的單科教師。
因此,所謂學科能力上的「全」,更重要的是形成與啟蒙教育相適切的、綜合性的知識結構。這種綜合性知識不只是簡單的文理交叉,也不只是對知識總量做簡單的加法,而是要形成一種多學科的跨界詮釋與重構能力。這種能力要求全科教師能以「全景視角」打破學科壁壘,以社會現實問題或技術實踐問題來整合、詮釋知識,以對小學生進行整體性的知識啟蒙。目前我國小學全科教師人才培養尚處於起步階段,在其職後專業發展政策支持環境(如職稱評審)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其學科能力可預設為「1+1+N」,即系統發展「1」門語文或數學學科能力,並以此為核心分別形成較強的文科綜合與理科綜合能力;選擇發展「1」門技能(音樂、體育或美術)學科能力,形成初步的技能特長和相關的鑒賞、應用能力;全面了解「N」門與小學教育教學相關的各學科知識,能滿足基於小學生認知水平的、探究整體世界需要的綜合教學設計。
(三)專業能力:勝任全人啟蒙的教育創造力
「P」指專業能力,是全科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其區別於其他職業的主要特徵,具體內容是以教育學、心理學為基礎的教學、研究與管理能力,即「TRM」能力。
無論是分科教師還是全科教師,「TRM」都是其作為教師的重要專業特徵。作為全科教師,其同時還應以更為豐富的「全景視角」發展自己的教育創造力,為兒童的「全人」啟蒙營造更為完整的成長生態。因為包班教學組織形式下的師生、生生互動將更為密切,並產生更為深刻的群體之間的相互影響,全科教師應具有更強的班級文化建設意識與能力,以積極的班級文化氛圍促進兒童的身心和諧發展。在突破單一學科視野之後,全科教師應具有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以發現、發展學生多元智能的能力。同時,針對小學生的認知、情感特點,如對教育、教學活動的外在表現勝於對內容本身的興趣,全科教師應提升自己的教育親和力、感染力和藝術性,發展自身在兒童教具、玩具製作和游戲創編等方面的創意能力,以勝任兒童興趣啟蒙的需要。
『肆』 哪位上岸的大神,說一下甘肅省小學體育特崗(招考)的專業知識都考什麼內容麻煩說具體一些,先謝謝了
特鋼考試內容很簡單,筆試公共基礎知識,筆試過了就可以進面試,而面試過了就可以當老師了
『伍』 教師招聘中,足球方向是什麼意思
一、考試性質
曲靖市教育系統公開招聘教師考試屬選拔性考試,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需要,考查、考核考生從事教師工作的專業知識、教育教學能力,按招考錄用計劃擇優錄用,考試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區分度和一定的難度。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閉卷,筆試。「專業知識」滿分100分;考試用時100分鍾。「教法技能」滿分50分;考試用時50分鍾。二者合卷滿分150分,考試限定用時150分鍾。
試題類型:「專業知識」的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教法技能」的題型為簡答題、簡述題、教學設計題等。
三、考試內容
專業知識
以現行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2011年版)為依據,結合小學教材知識塊,突出師范類(中師以上)體育教育方向(專業)的主要課程內容,以小學體育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要求為重點而確定考試內容。
(一)專業理論
1.運動解剖學:細胞和組織的結構;人體各系統、器官的組成,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態及結構;人體生長、發育規律,青少年的解剖結構特點;體育鍛煉對人體形態、結構的影響;體育動作的解剖學分析。
2.運動生理學:人體功能活動的基本規律和原理;人體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或在長期系統的體育鍛煉影響下,人體功能活動發展變化的規律;青少年生理功能的年齡、性別與體育鍛煉的關系;判定人體功能能力的基本方法,依據人體功能變化的特點,分析體育教學和訓練的生理學原理。
3.運動訓練學:運動成績與競技能力的概念;運動員選材的生物學基礎;運動訓練的基本原則;運動訓練方法與手段;運動員體能及訓練;運動技術訓練的基本要求;技術、戰術訓練常用方法;課、周、年度及多年運動的訓練計劃與組織。
4.體育保健學:體育保健學概述;營養保健;衛生保健;健康檢查;體育運動的保健指導;運動性病症;運動損傷;按摩和常見病的體育康復。
5.學校體育學:學校體育的目標;體育教學原則、內容和方法;體育教學工作計劃與考核;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和競賽及設計;學校體育管理;學校體育研究。
6.體育心理學:體育與心理的關系;體育動機,興趣和態度;體育教學心理,課外體育活動心理,體育競賽心理,運動技能心理,體育心理訓練,體育品德心理,體育活動群體心理;體育活動與心理健康;體育心理學研究方法。
7.體育游戲:體育游戲的概念、特點與作用;體育游戲的創編與教學;對發展學生身體具有實效性的實踐性游戲。
8.體育測量與評價:體育測量與評價的概念;評價的基本形式和評價標準的類型;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及情感和個性的測量與評價;體質測量的內容及綜合評價;新課程教學評價的改革。
9.運動競賽學:運動競賽定義及構成要素;運動競賽的價值;運動競賽發展簡史;田徑、球類運動競賽的編排和競賽方法。
(二)技術理論
1.田徑:田徑運動基本知識;田徑運動技術原理;田徑教學與訓練;田徑競賽的組織與裁判法;中學體育教材中田徑項目的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
2.籃球:籃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籃球教學的原則和技、戰術基本理論;籃球運動的裁判工作、組織競賽和籃球運動場地器材及設備。
3.排球:排球運動的發展簡史;排球技術分析,排球技、戰術的教學與訓練的手段與方法;規則裁判法與組織編排等。
4.足球:足球運動概述;足球技術,足球戰術,足球教學與訓練,技、戰術訓練方法;足球競賽的組織與規則裁判法;足球運動場地器材和設備。
5.體操:體操基本理論知識;體操教學基本能力;隊列隊形練習;基本體操;技巧、單杠、雙杠、跳躍等基本動作;群眾性體操比賽的組織與裁判法。
6.武術:武術運動基本知識;長拳、太極拳技術分析;武術教學法,武術競賽組織與裁判法;武術圖解知識;武術主要基本功和基本動作;小學武術教學內容,武術初級套路。
7.健美操:健美操的特點、教學方法及裁判法;健美操的基本動作,基本姿勢和健身健美操1—2套。
8.游泳:游泳運動基本知識;教學方法及裁判法;游泳的基本技術動作;游泳競賽組織與裁判方法;游泳池場地設備與管理。
教法技能(體育教學)
1.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2011年版):課程性質;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設計思路。
2.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2011年版):總目標;分類目標。
3.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2011年版)的內容標准:
(1)運動參與: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對體育課表現出學習興趣,樂於學習和展示簡單的運動動作,主動參與運動動作的學習)。
(2)運動技能:獲得運動基礎知識(說出所做簡單運動動作的術語,知道所練習運動項目的術語,觀看比賽);學習和應用運動技能(初步掌握簡單的技術動作,會做簡單的組合動作,初步掌握運動基本技術);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知道如何在運動中避免危險,說出不同環境中可能面臨的危險和避免方法)。
(3)身體健康: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注意正確的身體姿勢,基本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能夠用正確的身體姿勢進行學習、運動和生活);發展體能(發展柔韌、反應、靈敏和協調能力,發展靈敏、協調和平衡能力,發展速度和平衡能力);具有關注身體和健康的意識(知道身體各主要部位的名稱和自己身體的變化,描述身體特徵,了解青春期的衛生保健知識);懂得營養、環境和不良行為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了解營養與健康的關系,了解從事體育活動時的營養衛生常識)。
(4)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了解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認識身心發展的關系(體驗體育活動中的心理感受,體驗身體健康狀況變化時的心理感受);正確理解體育活動與自尊、自信的關系(在體育活動中具有展示自我的願望和行為,正確對待生長發育和運動能力弱可能帶來的心理問題);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控情緒(說出自己在體育活動中的情緒表現,觀察並說出同伴在體育活動中的情緒表現,知道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節情緒);形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在體育活動中適應陌生的環境,在一定的困難條件下進行體育活動,敢於進行難度較大的體育活動)。
(5)社會適應: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體驗集體活動和個人活動的區別,在體育運動中尊重他人,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合作行為,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對弱者的尊重與關愛,表現出與社區活動的聯系);學會獲取現代社會中體育健康知識的方法(了解體育與健康資源)。
4.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2011年版)的實施建議:
教學建議:
(1)正確認識與把握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體系;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制定地方課程實施方案;針對各校實際編制學校課程教學方案。
(2)根據學習目標的要求來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結合選擇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確定教學內容時數比例的原則;注意教學內容的組合和搭配。
(3)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要注意班級教學與分組教學,注意組織教學的靈活性;在教學方法中要注意教學方法的改革,加強學生學法的指導,加強教法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評價建議:
(1)評價與教學過程較為相關的態度、行為等;評價對體育與健康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評價所選運動技術的運用和運動參與程度;既評價最終成績,又重視學習過程和進步幅度;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相結合。
(2)強調學生既是評價對象,又是評價主體。
5.小學體育教材教法:體育教學的目的、內容、任務、過程、特點、原則、組織、方法以及體育課的類型、結構、密度、運動量、准備、進行和分析等。
6.體育教學設計: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特點;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對體育教師的要求;體育教學設計原則和程序;體育教學目標、策略、過程的設計;體育課結構概述;體育課類型的設計。
四、考試要求
專業知識
1.考核考生掌握師范類(中師以上)體育教育專業理論和技術理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以及結合實際對本學科的理論前沿與發展動態的了解情況。
2.考核考生靈活和綜合運用師范類(中師以上)體育教育專業理論和技術理論知識,以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陸』 小學體育教師招聘面試都考哪些專業知識
小學體育課本涵蓋的所有內容,都可能會考。
『柒』 什麼是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內容和基本途徑有哪些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即是教師個體專業不斷發展的歷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增長專業技能的過程,是一個教師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情感、社會責任感不斷成熟、不斷提升、不斷創新的過程。
【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內容】
1、知識系統:專門知識是構成專業標準的依據,是專業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的專業知識由普通文化知識、學科專業知識、教育教學知識、教學實踐知識組成。
2、教育實踐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實踐能力是衡量教師專業能力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是專業能力中的核心內容,它包括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和學科教學能力等。科研能力和水平則體現教育實踐與教育理論的密切結合,是教育教學創新對教師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保證。
3、積極情感和高尚人格:教師的積極情感和高尚人格是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教師專業活動和行為的動力系統。教師的積極情感會產生「皮格馬里翁」效應,感染學生。教師的理性人格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
1、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提保證;
2、行動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
3、教學反思——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
4、同伴互助——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方法;
5、專業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條件;
6、課題研究——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載體。
『捌』 為什麼要有小學教師專業標准對照教師專業標准,您認為自己還需要加強哪些知識
要求教育工作者,和教師隊伍的規范化和專業化。小學教師是履行小學教育教學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1.《專業標准》是國家對合格小學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教學行為的基本規范,是引領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准則,是小學教師培養、准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2.作為小學教師准入,考核等的依據。所謂學有所專,這是對教師在所學的某個專業領域的評價與肯定! 3.小學教師專業標准,是判斷一個人是否是能勝任小學教師工作的依據。 4.對教師的專業技能有嚴格的要求,可以有效的減少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少走彎路的可能,節省時間,有效利用教育的各種資源。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就是設置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原因。無規矩不成方圓,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相關標准,只有有了標准,才能有個衡量好壞的依據,才能有所進步和提高! 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的發展,體育知識更具有廣泛的應用性,現行小學體育教材更是滲透了現代教學的內容和思想,在教學要求上也更趨向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技能。小學體育教師要搞好素質教育,除在教學思想觀念上要有一個大的轉變外,在自身的科學文化和業務素質上也要隨之不斷更新。具體是: 1.要認真鑽研教材,寫好教案。 教材是每個教師喂給學生吃的「糧食」,教師只有自己把教材吃透了,才能把其中的精要部分傳授給學生。教案是教師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只有把課備充分了,教師才能在上課時獲得更多的主動性,才能以不變應萬變。現在很多教師認為認真備課是對的,可是寫教案沒必要,往往是為了應付學校檢查才抄的教案,對上課沒多大幫助,反而浪費時間,不如把寫教案的時間花在備課上。 其實,教案,並不是教材的抄錄,也不是所有參考資科的摻和,而是教師對教材和各種資料進行創造加工的成果。在教案中,不僅應該使授課重點鮮明突出,所授內容深刻系統,而且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確定深度廣度;在教案中,還要考慮採用什麼教學方法,如何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僅僅是安排教學內容,而且要組織好全部教學過程。課時計劃考慮得越細致、越具體,越周到,上起課來就越主動、越生動、越活潑,越有成效。 2.博採眾長,特別要多聽其他教師的課。 古代教育家荀子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作為一位非體育專業的體育教師來說,我更要多聽其他教師的課,「廣種博收」,博採眾家之長為己用是教師盡快提高自身素養的又一重要途徑。 3.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要使學生有強健的體魄,保證學校體育教育的數量和質量,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等,面對時代賦予的使命,體育教師必須要重構和提高下列各項素質,才能更好地進行體育教學和科研工作,為國家培養出跨世紀全面合格的人才。 ①應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敬業愛崗,無私奉獻這些都是我做為體育教師的座右銘,體育教師不僅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思想和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還要有較好的個人品質,嚴以律已、以身做則、談吐文雅、衣著整潔、舉止文明、精神飽滿等。在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我要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蝕,並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學生,作一個象陶行知一樣「拿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品質高尚的人。 ②應具有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 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都是體育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和觀念是人高層次心理需要的反映,它必將產生一種強大的內驅力去激勵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實現自己的教育教學追求。跨世紀的體育教師,首先必須具有素質教育的思想和觀念,有終身體育和快樂體育、成功體育的全新教學觀、學生觀、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具體的說就是要從過去為教學服務、為比賽服務轉變為為提高全體學生素質服務,從只有升學才能成才,從以考分、升學率、運動成績為評價標准轉變為發展學生基本素質水平為標准,從重尖子、輕全體,重知識、輕能力,重灌輸、輕啟發,重講授、輕自學轉變為面向全體,打好基礎,發展能力,生動、活潑、主動的教學。 ③應具有廣博精深的文化專業知識和教育理論: 未來學校體育對體育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相關學科的知識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只憑學過的專業知識顯然是不夠的,隨著現代科學與技術的飛躍發展,學科知識的滲透、交叉,新興科技成果的不斷產生和涌現,從不同的層次、不同的方面去向體育滲透,豐富和發展著體育學科知識和理論體系,使知識的陳舊率空前加速,要適應現代體育教育的需要,體育教師已不能再是僅僅懂得一些運動技能的教師,而就是一個理論扎實、基本功過硬、知識面廣、能力超人、經驗豐富、技巧通達的教育者,是一個育人的藝術家和教學的工程師,成為德才兼備,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教師。 ④應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和創新知識的能力: 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科學研究的過程。現代教育要求體育教師不只是個「教書匠」,而應是一個必須具有強烈時代感,不受固有觀點和模式的約束,積極探索、勇於發現、敢於開拓新領域,並在創新中生存,在開拓中發展的科研型教師。科學研究能提高教師的業務、理論水平,促使教師去接受新的知識和信息,了解新的動態、站在學科發展的前沿,使體育教學更具有新穎性、豐富性和新時代的氣息。科研能力也是衡量一名優秀體育教師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視和放棄。 ⑤應具有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教學技術的能力: 進入21世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教學手段的日益優化,計算機、電化教學等現代技術手段運用於學校體育教學將成為普遍現象,且得到迅速發展,象幻燈、攝影、電視、錄像、計算機等一大批先進的教學設備正在學校體育的領域中悄然興起,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隨著科技的進步,將會慢慢滲透到體育教學、體育管理和體育科研中去,因此,作為跨世紀的體育教師我必須強化科學知識的學習,學會使用計算機,掌握新的教學技術手段以及一些教具的使用方法,並利用先進的技術不斷改進教學手段、方法、為教學和科研服務。 ⑥應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強健的體魄: 未來教師的活動空間擴大,影響范圍廣泛,要受到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知識結構整體的監督和效仿。因此,作為跨世紀體育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能抗挫折、抗失敗,應變要機智,並能及時有效地調控好自己的情緒,愉快地與他人合作,因為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的心理特徵以及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對學生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體育教師還必須具有強身之道,長年堅持體育鍛煉,使自己的肌膚更健美,身體更強壯,才能將祖國的下一代培養成為具有堅強、樂觀、奮發向上、百折不撓、善處逆境的良好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接班人。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應當具備豐富的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這些知識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僅僅通過正規的學校教育就能完全實現的。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既需要理論上的學習,也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和提高
『玖』 教師資格證筆試考什麼
距離教師資格證考試還有十幾天!慌不慌?來一句靈魂拷問!備考的怎麼樣了?哈哈~相信小夥伴們都知道教師資格證筆試內容包含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但具體教師資格證筆試考什麼?題型是什麼樣的?小夥伴們知道了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教師資格證筆試考什麼?題型是什麼樣的?
1、綜合素質: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寫作題(職業理念、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文化素養、基本能力)
2、保教知識與能力: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材料分析題、活動設計題(學前兒童發展、教育學原理、生活指導、游戲活動、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幼兒園教育法規)
3、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單項選擇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教學設計題(教育基礎、教學設計、學生指導、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教學設計題:非音體美專業六選一;音體美專業三選一,且與非音體美專業後三個題目一致
4、教育知識與能力:單選、辨析、簡答、材料分析(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中學教學、中學生學習心理、中學生發展心理等、中學德育、中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
5、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單選題、簡答題、材料分析、教學設計(學科專業知識、教學能力)
看完是不是做到心中有數了,那麼筆試時間即將到來,自己備考效果怎麼樣自己心裡沒數?只顧著刷題,還是刷題,來一場教師資格模考大賽檢驗自己這段時間的學習效果!還可以看對手的水平喲!刺不刺激!每個人只有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