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生涯指導教育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生涯指導教育
小學生生活心理輔導
生活對於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學習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形成良好的價值觀的過程。對學生進行生活心理輔導,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情趣,樂觀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小學生獨立性的輔導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談及「學會做人」時指出:21世紀要求人人都有較強的自主能力和判斷能力。在調查研究中發現,中國城市兒童最突出的弱點是獨立性差,依賴性強,這自然嚴重影響他們的人格發展。1995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進行的「傑出青年的童年與教育」調查得出的結論之一,就是「成材離不開獨立自主」,當然人的獨立性不是天生的,那麼教師應如何對小學生進行獨立性的輔導呢。
1、改革學校教育教學,更新教育觀念。美國兒童的獨立性強,源於美國的教育非常重視兒童個性的發展,注意培養青少年的獨立精神和創造性。而我國的教育更注重教師的權威作用,「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他們墨守成規,沒有主見,遇事總希望老師或家長告訴怎麼做,因此,教師在教育和教學中應尊重學生主體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大膽懷疑、大膽創新。例如:教師在課堂上最好不給學生標准答案,而是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2、建立兒童的自我感,讓他們在情感上先立起來。心理學者們認為,缺乏自主性的人通常在情感上,情緒上高度依賴別人。因為他們沒有自我感,自己不能為自己創造心理上的滿足。教師應注意幫助兒童形成這種自我感,在遇到一些問題時,讓兒童自己做出選擇。
3、幫助家長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兒童的獨立性差與家庭教育不當有直接關系。許多家長對孩子過分保護,照料太多,管教過於嚴厲,直接影響兒童的獨立性。教師和家長的責任是為孩子創造各種獨立做事的條件,不當「拐杖」當「向導」,激發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4、教育學生學會自立。首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應教育兒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和自我服務性勞動,在學校要做好值日生。第二,自己的主意自己拿。應教育兒童樹立自己意識,學會自主決策,不盲從,不要遇事總是問別人,而應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第三,自己管理自己。要鼓勵小學生積極參與多種活動,在學習活動、體育運動、社會服務等活動中鍛煉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小學生休閑輔導
休閑是現代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而適宜的休閑活動對於小學生的心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受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的制約,小學生的休閑活動會出現許多問題,如:不能合理地安排休閑時間,對電視著迷,迷戀電子游戲等,因此,教師應對小學生進行休閑輔導,培養小學生科學的休閑觀;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主動的創造精神;培養享受豐富的精神生活和陶冶性情的能力。
1、通過教育使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休閑觀念和態度。要讓學生正確認識休閑與生活的關系、休閑與學習的關系、休閑與健康的關系,學會哪些是正確健康的休閑活動,哪些休閑活動有害於人的身心健康。選擇休閑活動要與自己的年齡、角色相適宜。例如:可開展「假期生活計劃」、「雙休日哪裡去」等內容的設計與討論。
2、教育學生學會安排和利用閑暇時間。閑暇時間利用得當會促進小學生的學習,展示小學生的個性,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要讓孩子有更多的閑暇時間讓其自由支配,發展他們的個性和特長,因此不要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讓孩子喘不過氣來,可以讓孩子自己制定生活休閑計劃,除認真完成作業和必要的學習活動外,自己要從事 哪些休閑活動,時間如何安排,都由自己決定。
3、發展小學生合理的休閑需要,抑制其不合理的需要。學校可組織學生休閑團體,定期活動,如書法協會、足球俱樂部。還可以組織全校性的休閑活動,如春遊。這些活動都可以引導小學生合理的休閑需要。對於學生休閑活動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給予指導。如有的小學生沉湎於看電視、玩電腦游戲,教師及家長積極引導,在完成學習任務後可以看電視或玩電腦游戲,時間不宜過長,內容要有選擇,姿勢要正確。要堅決禁止小學生去游戲機廳和網吧打電子游戲。
(三)小學生消費輔導
學會合理消費是一個人生活中必備的生活技能。小學生的消費,主要指其在學習,生活中,為了滿足某種需要,在消耗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行為活動。隨著小學兒童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他們在消費上已開始要求獨立。但是小學生的消費觀念尚未形成,由於受到各種不良因素影響,形成了許多消費誤區:服裝消費跟著名牌走,零食消費跟著廣告走,人情消費跟著成人走,同學之間相互攀比,相互模仿,形成攀比消費心理,因此,對小學生進行消費輔導便是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勢在必行。
1、要適度消費,反對超前消費。適度消費是指小學生的消費要與家庭經濟條件和自身的正常需要和適應。許多小學看見別的同學有什麼,自己就要去買,而往往不考慮自己是否需要,更不考慮自己家庭的承受力,會出現炫耀心理,攀比心理,乃至追求享受。教師和家長要關心兒童零用錢的支出情況,不要過分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例如:可以讓學生把零用錢積攢起來買書,或者捐給希望工程等。
2、合理消費,不盲目消費。社會上各種傳播媒體從不同角度把各種消費信息傳遞給小學生,五花八門的生活廣告鋪天蓋地,直接刺激兒童的消費,使其產生盲目性。有的小學生穿衣服,帶手錶、買文具、吃小食品都願意學別人的、看廣告,而不考慮是否適合自己,應教育小學生在穿著打扮上保持天真活潑、適合自己的學生身份,飲食要保證營養,娛樂游戲要有利於健康。總之,要根據自己的喜好、性格和條件來消費。
3、培養勤儉節約的美德,不奢侈浪費。有些父母認為「再窮不能窮孩子」,自己勒緊褲帶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要教育小學生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父母辛辛苦苦通過勞動掙來的。孝敬父母也包括珍惜每一分錢,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B. 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閱讀
看到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一個小故事:扁鵲三兄弟:
一次,魏文王問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葯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我們班的孩子最近開了讀書角。他們最喜歡看這些書,家長們可以讓孩子都讀一讀,我覺得很不錯的幾本:
《少年讀史記》
干貨滿滿的書,讓孩子也看得進去的歷史書,很有趣味性還能漲知識,大人都愛讀。
《胡小鬧日記》
這套書是近年出版的,在小學生中間人氣很高,同時也是我家孩子最愛,感覺讀過之後確實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類型是比較新穎的校園成長小說,文筆不錯,故事有趣,主題正能量,講一群孩子學習、成長的校園故事。推薦閱讀。
冰心經典作品集
非常經典的合集,收錄了《寄小讀者》、《小桔燈》和《繁星春水》,是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推薦愛閱讀的孩子讀一讀。
C. 作為一個小學生應該怎樣做
1.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2.尊敬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主動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教導,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動打招呼。
3.尊敬老師,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接受老師的教導,與老師交流。
4.尊老愛幼,平等待人。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欺負弱小,不譏笑、戲弄他人。尊重殘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習慣。
5.待人有禮貌,說話文明,講普通話,會用禮貌用語。不罵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間先敲門,經允許再進入,不隨意翻動別人的物品,不打擾別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
6.誠實守信,不說謊話,知錯就改,不隨意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及時歸還,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考試不作弊。
7.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點,不嫉妒別人。遇到挫折和失敗不灰心,不氣餒,遇到困難努力克服。
8.愛惜糧食和學習、生活用品。節約水電,不比吃穿,不亂花錢。
9.衣著整潔,經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飯前便後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擺放整齊,學會收拾房間、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務勞動。
10.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有病有事要請假,放學後按時回家。參加活動守時,不能參加事先請假。
11.課前准備好學慣用品,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提問,回答問題聲音清楚,不隨意打斷他人發言。課間活動有秩序。
12.課前預習,課後認真復習,按時完成作業,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13.堅持鍛煉身體,認真做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讀書、寫字姿勢正確。積極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
14.認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莊稼和有益動物,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
15.愛護公物,不在課桌椅、建築物和文物古跡上塗抹刻畫。損壞公物要賠償。拾到東西歸還失主或交公。
16.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少先隊員服從隊的決議,不做有損集體榮譽的事,集體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學會合作。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多觀察,勤動手。
17.遵守交通法規,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亂穿馬路,不在公路、鐵路、碼頭玩耍和追逐打鬧。
18.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場所不擁擠,不喧嘩,禮讓他人。乘公共車、船等主動購票,主動給老幼病殘孕讓座。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19.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觸電、防盜、防中毒,不做有危險的游戲。
20.閱讀、觀看健康有益的圖書、報刊、音像和網上信息,收聽、收看內容健康的廣播電視節目。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遠離毒品,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不進入網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內的場所。敢於斗爭,遇到壞人壞事主動報告。
D. 小學生怎樣教育
1、教育過程中避免過多強調物質獎勵:
過多的物質獎勵可能會使孩子原本對學習的興趣,變成為了獲得物質獎勵而學習。當學習變成為了獲得獎勵而不得不付出,學習就會變成一件苦差事。
此外,獎勵物要適當,物質獎勵不宜過多,物質獎勵過多會削弱內部驅動力,精神獎勵也很重要,比如一個愛的抱抱。獎勵物不選貴的,要選對的。如:對於喜歡畫畫的孩子,當他學習表現好的時候,獎勵他一盒好的油畫顏料,獎勵喜歡看書的孩子一套心儀已久的叢書都是非常好的。
2、教育過程中,孩子做的對的事情要及時獎勵:
及時獎勵更容易讓嬰幼兒將該行為與獎勵結果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增加該行為頻率的目的。當然,變化的獎勵頻率不僅能使兒童某種行為頻率增高,而且還有抵禦行為消退的能力。
不過,一味地表揚和過於吝嗇表揚都不利,在使用獎勵的時候多一點過程取向,多一些積極心理狀態,養成積極心理行為。
3、及時鼓勵孩子:
在遭遇挫折時,過程取向的表揚,使兒童的自我評價更積極、對自己在任務中的表現評價更客觀、情緒狀態更佳、也更願意堅持。表揚事實,拒絕虛假表揚。可以提供具體反饋信息的表揚有助於提高兒童的自信心和自我評價。
4、給孩子適當提高要求:
為了避免孩子的水平停留在原來的高度,家長在肯定孩子、給孩子表揚的同時,也可以恰當地給孩子提出一點要求,讓還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5、讓孩子養成習慣:
習慣是不遺傳的。用平常心來養育孩子。「我小時候也是這樣。」不能用個例來代替全部,用這樣的理由來縱容孩子的壞習慣。習慣培養有關鍵期。語言語匯培養關鍵期就在中班大班,要多聽規范的語言,進行大量的語言刺激。
E. 小學生進行曲
http://lol.owan.com/1309/243011920087.html
F.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紀律教育
紀律是規范學生行為的一種強制性力量,學生自覺遵守學校的各規章制度既維持了學校的正常教學,又讓學生順利、有效地進行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但是在小學各年級中違紀現象是屢見不鮮,有一部分學生是經常違反校紀校規,他們每天都是狀況不斷,讓教師耗費了大量精力,此時教師總是採取簡單的威嚴壓制方法,但效果並不好,有的學生看似不鬧了,這只是暫時的,你會發現很快他又會再次違紀,甚至有的學生會變本加厲。這就向我們教育工作者發出了挑戰,為了祖國的花朵能健康成長,我們努力鑽研開展切實有效的紀律教育。 一、我們要深入了解常違紀學生的違紀原因和心理特徵並區別對待,要教育學生、糾正學生的違紀行為,就得先了解學生,知道學生違紀原因和心理活動特徵。從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來看,經常違紀的學生,大體有以下心理原因: 1、不明確紀律的具體要求,不知道遵守紀律的重要性。這種情況多發於低年級學生身上。例如,有的小學生考試是,一邊寫一邊說著,他可能自己並不清楚這種做法違背了課堂紀律,干擾了別人的學習。有的小學生把游戲機帶到學校來玩,還不知道為什麼不能帶,也是不知道紀律的重要意義。由於低年級踏入校們不久,對紀律的不明確,所以需要教師進行強化。2、原有的不良習慣的影響,以致於無法遵守新的學校紀律。有些小學生在入學前就形成了一些不良習慣,如:說粗話、自己的東西隨處亂扔。雖然入學後,接觸了新的紀律,也從老師口中知道了作為學生應遵守班規校規,但由於小學生的自控能力弱,往往很難改正舊習接受新的紀律約束。所以小學生有時會安分地遵守紀律,但不能夠長久。比如有的學生和老師就會順口說出粗話,但他自己又立刻知道錯了,這種情況教師必須以滿腔熱情曉之以理使學生認識到違紀行為的嚴重性,以後不再做類似的錯事,同時也要使學生感到自己改正了錯誤,同樣是一個好學生,使他們有前進的動力。3、性格原因會使部分學生不嚴格要求自己。有些學生經常發生違紀行為與起性格存在某些缺陷有關。而學生這種性格缺陷往往和家庭教育的不當有關。有的家長由於工作不順利或婚姻不和諧,往往把怨氣撒在孩子身上,不是打就是罵。孩子在這樣環境熏陶下,有的變得特別的野蠻,如果哪個同學或老師說了他的不是他就會態度惡劣,大鬧課堂或和同學打架;有的家長過分的寵愛子女,養成任性和胡作非為的毛病。當家長看到孩子犯錯說了兩句,孩子就大吵大鬧,亂扔東西年,這時家長往往為了息事寧人,就屈就孩子,不批評了反而是哄他,給他買這買那,長此以往,孩子就養成了任意妄為的脾氣。有的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打人、咬人,是為不讓別的孩子欺負,殊不知,這樣做是害了孩子,以致於這樣的孩子進入學校,很難接受規章制度的約束,這樣的孩子教師要有充分的耐心,長期抓、抓反復,逐步糾正學生的違紀行為。4、是非觀念薄弱,分不清正確行為和錯誤行為。有的學生把遵守紀律看成軟弱,怯弱的表現。背後會嘲諷那些好學生,把破壞和違反校紀校規看成是英雄行為,把幫助同學打架看成「行俠仗義;對同學的違紀行為提供方便,比如在考試中幫助同學作弊。這些同學大都是受到各種傳媒介的不良誘惑和社會上一些不正之風的影響,沒有養成一個正確是非觀念。又如,有的教師要求學生要勇敢,有的學生不知道什麼是勇敢,把粗野行為當作勇敢犯了錯誤。這時就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向學生講解行為規范,提高他們的認識。二、發掘違紀學生身上的積極因素,培養戰勝錯誤的信心。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哪個人是完美的,任何人身上都有優缺點。只是有些人缺點要多些,就蒙蔽了我們的眼睛,讓我們只看到他的缺點,而忽視了他的優點存在。要想糾正違紀行為,必須以這個優點為切人口。所以教師要用全面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首先就得相信學生有好的一面,然後開始積極發掘出來。違紀生身上的優點,往往只閃現出來,所以很快會消失,教師要及時發現,及時表揚,一旦他做好事就要大力表揚,否則他身上僅有的一點上進心就會挫傷,甚至一蹶不振。電視劇《家有兒女》中劉星也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有次他幫助弱小的鄰居趕走了小流氓,他自己非常的高興,更希望得到他人的表揚從而激勵自己再接再厲,而他的媽媽一句表揚也沒有,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他心理煩悶極了,自信心受挫,一點價值感也沒有,等他再次看到鄰居被他人欺負就表現得無動於衷。前後的鮮明對比,不難看出找出他人的長處並及時鼓勵會讓人信心大增。進行紀律教育要從揚長開始。 違紀生身上的積極因素不容易找出來,但也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是興趣、愛好和特長,也可以是平時流露出對美好東西的嚮往之情,也可以是自身的優點等。如我剛接手的一個班一個學生文同學,他學習習慣差,常有不寫家庭作業、愛打鬧、不愛護公共衛生等違紀行為。他被老師批評的次數太多了,現在他已經成了「老油條」了,老師的批評,對他已經沒什麼作用了,他認為頂多就站個辦公室,這已經是慣例了。其他同學也認可了這種方式,見慣不怪了。我決定要找到他的積極方面,他不缺少批評,現在已經過剩了,缺少的是鼓勵,缺少的是別人幫他找到長處,使他的自信心閃現光芒。所以我立即給他布置了一個任務,請他自己幫自己找長處。可以細致到講了一句積極的話,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他很快找到一條跑步跑得快。我先表揚他又接著問他:「還有別的嗎?」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沒有。我就很認真的對他說:「你必須再找一個優點,找不到就罰抄。」他心裡一定很奇怪,也不會對我的這樣的批評反感。之後我發動全班幫助他,先開始大家紛紛說他的缺點,沒有一個人說到的優點,我明確強調希望大家給他找優點。他得到了全班的肯定和贊揚,從此,他乖多了,學習的興趣也濃了,能自覺遵守紀律了。 由此可見,我們只要細心觀察,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當學生違紀時,困難的不是批評、不是指責,而是找出他的長處,能夠發現到他的積極因素,並做到及時贊揚。教育工作者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對個別違紀學生不能排斥、偏見,一定要將其融入集體中,不能總讓他顯得「特別」,如果他一違紀,就大肆批評、處罰,就更助長了他從班集體中脫離,會更難教育,一但發現他的優點就要在集體中及時肯定和鼓勵。
G. 如何與小學生進行溝通
小學是人生正式開始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小學生從學齡前兒童的性格開始走向成熟的世界觀,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對他們未來的意識形態形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溝通是教育的第一步,邁出這一步才能為全面素質教育的開展鋪平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溝通了解 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工作對象是學生;作為一個老師,教育的對象是學生;如果作為一個頭來說手下就是孩子,所以說,如何去了解他們,如何與他們溝通,如何去教育他們,是我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是無法迴避的。那麼,在小學課堂教學中該如何與學生進行溝通呢?平時我一直在思考,和同事們不斷地討論,互換經驗,通過與學生進行溝通,加深了對他們的了解,更方便因勢利導,因人施教。在日積月累的工作中,思路也逐步清晰:通過與孩子溝通,然後對孩子了解,再對孩子實施教育。第一環,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溝通。 一、克服距離 其次,社會和學校給予我們教師管理學生的權利,便讓小小的三尺講台像國王的王座一樣讓人油然而起一種崇敬。人說崇敬是要的,在我看來,崇敬的另一面,就是拉遠了與別人的距離。對國王而言,他不希望眾人知道他平凡的一面,所以用所有可利用的道具來遮蓋,隱藏,修飾,誇張,這種道具從古至今,從埃及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到中國的長城,紫禁城,歐洲的城堡,甚至是僕人、將士的多少,凡此種種都無不在提醒,升華著這種崇高的敬畏感,也因此國王能喝令天下。我們教師也希望學生能聽自己的話,因此算不上喝令,命令還是有的;算不上畏,敬總還是要的。正是基於這些微妙的聯系,老師與學生的距離便也以它的工作性質存在著。 試想我們又要孩子出於崇敬多多的聽話,又要他們完全而充分的信任我們,這是多麼的矛盾,好比今天領導要你去聊聊,帶給你的究竟是忐忑多還是輕松多?自然不言而喻。 再說還有年齡的差距。我們多數老師是從苦日子過來的,所以思想言語中總有些歷史的沉澱和滄桑,我們關心的是家庭、事業、自己的孩子;再看看現在的學生,一出生就沒碰見過大事,生活就是吃飯、睡覺、上課、玩樂這么簡單,加上他們又趕上信息變化極速的時代,他們關心的是明星、自己的興趣,學習成績。同樣為人,但是頭腦里裝的卻是多麼不同的東西!這其中的距離是毋需細說的。所以如果這時候上帝告訴你距離就在這里,那麼要跨過的,就已有這三座階梯了。也正因為克服這三座階梯的艱難性,使得長久以來師生的關系難有大突破。然而素質教育來了,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門。例如在上體育實踐課時,我就會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和他們做游戲、跳短繩,讓學生感覺到我們是沒有距離的。 二、溝通渠道 素質教育就是以人為本,同樣的教師要想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也當以這個為行為指導。1、創造一切互動機會: 孩子愛說話,這其實是逐步認識、了解世界的表現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些孩子在上課時特別喜歡插嘴,雖然他們說的話很有可能會跑題,例如對孩子在上體育與健康課時,提出如何預防感冒,正說到遇到感冒的症狀時,結果一個孩子馬上說起來哎,我上回就在雖然一方面我氣惱學生還沒學會上課有問題舉手,但也讓我知道他確實正在很專注地聽我的課,還在積極思考問題。所以我沒有制止他,而是請他再按照課堂常規重新來一遍,耐心地聽他講完,最後補充請已想到什麼,或將要想到什麼的同學下課再來和我討論。下課後,許多小孩子還圍在我身邊興致很高地說一些他們的見聞。對我來說這才算完美地達到了我的教學目標。由此孩子才覺得真正參與到了課堂中,也於不知不覺間拉近了距離。象這樣,給孩子一個主動與我溝通的機會比我找機會去與孩子溝通要效果好得多。2、和孩子聊聊家常話 孩子願意親近貼近和關心他們生活的人。有事沒事碰見孩子就可以問問他最近怎麼樣,媽媽身體好嗎?最近在看什麼動畫片?有什麼奇聞趣事?等等,學生會一下覺得,原來老師也和我一樣,也愛看動畫片!便自然而然地放下了戒心,還會滔滔不絕地和你聊他的興趣。作為教師,不要吝嗇贊美的語言,它會給學生帶來極大鼓舞。你真棒、你很了不起、你真偉大、你提的問題十分有價值!、你的想法很有創意,老師也沒想到。這些語言雖然簡單,但卻能鼓舞學生鬥志,增強學生自信,激發學生潛能。 以上的方法中看得出,閑話家常其實還是圍繞著教育與表揚的原則的。在聊家常的過程中,拉近我與學生的距離,學生回頭一想依舊回味無窮。使學生在一種平和、溫馨的氛圍中受教育的熏陶,人漸漸地也變得善良而包容,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3、適時給孩子一個擁抱 不知道何時學會了與孩子擁抱,才發覺原來它超過了一切語言!還是在與孩子單獨面對面接觸的時候,我第一次把孩子拉到了身邊,並且一隻手還抱著孩子的小肩膀。孩子先前也很害羞,但從他們的目光和笑容里我知道他們喜歡,而且是非常。在那時,就算是再調皮、再笨的孩子也一下顯得那麼乖巧。安靜地依偎在你身邊,老師的教誨便也顯得分外入耳。不要擔心孩子的那種躲避,現在的家庭連父母都忙的很少想到去抱一抱孩子,當然他們會覺得奇怪,但其實那隻是受寵若驚的表現。就像我們班,先前有個女孩子幾乎每次看見我都要來抱一下,有次***媽看見了,覺得這是對老師不尊重,便要她改,直到有一天我主動地去抱她,她才說出真話:我早就想抱抱你了!我才意識到孩子的小小內心中是多麼缺乏這樣實際的一種愛!不誇張地說,有時我還讓孩子吻我,他們總是那樣小心謹慎,隨後嗤的一笑,一溜煙地跑了,但留在我腦中的永遠便是那洋溢著純潔而真實的一幕,連我一輩子都難以忘懷,更不用說是學生了!其實,不用說這些,就是平時你能去摸一下他的小腦袋,很專一地對他(她)微笑,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現在我批評孩子都喜歡在私下裡,做交談式的聊天。此時孩子往往會很懂道理,即使說的稍微成人化一點,他們也總能心領神會,而我更願意把她理解為一種默契。 四、注意的問題 在上面所談的三點中,其實第一點是基礎,只有創設一種機會,才更有可能於這種機會中運用到後兩點,後兩點卻是關鍵所在,三者相輔相成。這其中恐怕最累的就算老師了吧,畢竟溝通需要時間,聊天需要時間,甚至是關心也需要時間。做老師的已要面對教學這一重頭任務,時間已被剝奪的所剩無幾,哪還有這閑工夫?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所以縱然千百年來有人認識到這一點,可始終無甚大改變。而只要你是真心愛孩子的,又怎會當他們是負擔?就像父母永遠不會覺得自己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是過多的一樣道理。
H. 小學生怎樣進行自主教育
【英盛觀察】我們注意到,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對本該是自己處理的事毫無主張,事事都依靠家長;也有些孩子年齡雖然不大,卻很自覺。早上自己按時起床;自己上學;放學回家,自己抓緊時間做作業……向這些家長求教,我們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做法,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注意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和能力。我們把這些家長的成功經驗概括為——自主性:指人在活動當中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它表現為個體自由地、獨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一種狀態。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體現為他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自由的選擇。
一、給孩子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嬰兒當然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里,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有這樣一位母親,孩子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送他上學還要費力地背著他走,直到離學校幾十米遠的地方,因為怕老師看見,才不情願地把孩子放下來……如此被母親呵護長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從何談起呢?作家長的,應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和能力,擴大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如鼓勵他自己找朋友玩,讓他在這個空間里自己當主人。
二、給孩子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家長以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動。但如果成人完全包辦了孩子的時間安排,孩子只是去執行,那麼孩子的自主性就永遠培養不出來了。
有一位父親,他在孩子3歲多的時候,就每天給孩子一段他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只要不出危險,孩子可以自己安排做他願意做的事:玩,看電視,畫畫,拼圖,或者什麼也不幹……無聊了,他最終還是會主動來找父母,父母就給孩子一些指導性的建議。長此以往,孩子便逐漸懂得了珍惜時間,學會了安排時間。
三、給孩子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
培養孩子用拔苗助長這種違反客觀規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敗的,但採取消極地完全「順其自然」的態度,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遵照客觀規律,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煉,這才是我們應該採取的正確做法。
有一位母親看到5歲的孩子對洗碗感興趣,就為孩子准備了一個小板凳,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特別愛幹活,想自己洗碗,可是水龍頭太高,你夠不到,媽媽給你准備了小板凳……」孩子興奮地喊著:「謝謝媽媽!」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興地學著大人的樣子去洗碗了。
四、給孩子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
孩子提出問題,成人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訴他答案。這樣看起來簡單又省事,但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就不會想問題,總希望別人能提供現成答案。這直接妨礙了孩子在智力勞動上的自主性。
有一位家長的成功經驗是:孩子問我字,雖然我認識,但我不告訴他,而是讓他去查字典。以後,再有不認識的字,他也不來問我了,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五、給孩子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生活在窮困家庭的孩子,惡劣的生存環境自然就為他准備了艱苦鍛煉的條件;現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長應多想辦法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難,也要求他自己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應對未來的能力和意志。
六、給孩子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
人的一生會遇到不少機遇,但如果不善於把握,機遇就會和你擦肩而過。家長的任務應該是提供或指出各種機遇,啟發孩子自己去抓住,培養孩子善於抓住機遇、參與公平競爭的能力。
一位小學生偶然同媽媽講起學校要進行英語選拔賽的事情,媽媽就鼓勵英語成績不錯的孩子爭取參加,並告訴她,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把握住一個機會就意味著在成功的道路上邁進了一步。在小學升初中時,這次比賽的成績被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孩子非常感激**的提醒,以後很主動地在各種機會中表現自己。
七、給孩子沖突,讓他自己去解決
和成年人一樣,孩子在一起也難免有沖突。解決沖突的過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當孩子向家長訴說自己遇到的諸如人際交往之間的矛盾時,家長應鼓勵孩子去面對它,指導孩子自己去解決,而不是迴避它,更不宜動轆由家長代替孩子解決問題。
八、給孩子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
為了讓孩子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必須讓孩子從小既學會合作,又學會競爭。有效的辦法,就是經常在他的身邊樹立一個友好的競爭對手。
有一個學生學習差,某階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數第一名。父母一再鼓勵孩子不要灰心,要敢於和別人競爭,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點的孩子比,只要努力,趕上他沒問題。在孩子取得勝利之後,父母又啟發他尋找新的競爭對手,開始新一輪暗中的較量……
九、給孩子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選擇上表現得最為明顯。但不少家長怕孩子選擇錯誤,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就不可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家長應主動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並告訴孩子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有一位家長帶孩子去少年宮報名,家長本來的意願是讓孩子學鋼琴,可是卻發現她在舞蹈組門口看得出了神,於是,家長尊重了孩子的選擇,同時也提出要求:她對自己的選擇要負責,一定要堅持一個階段,把舞蹈學好。
十、給孩子題目,讓他自己去創造
創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層次的表現。孩子的創造性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同樣需要家長的積極引導和巧妙激發。有一個孩子特別愛玩泥,而且能捏出一些花樣來。於是家長主動給孩子買了各種各樣的泥塑和橡皮泥,對孩子說:「你要玩就好好學、好好捏、好好練,要有新點子。」在家長的鼓勵下,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初中畢業時,已經能輕松捏出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並以此特長考上了工藝美術學校。
上述這些條件的創造,只是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自主性,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家長還要不斷和孩子進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勵孩子,評價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務,使他的進步永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