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二十四孝圖小學生畫

二十四孝圖小學生畫

發布時間:2021-01-18 06:48:00

⑴ 二十四孝圖

1 忠孝雙全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沈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自小聰明好學,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希望全體軍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雲英找到父親的屍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游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有詩頌曰: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忠孝雙全 2 望雲思親唐朝有一位叫狄仁傑的人,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後來做了丞相。他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個同僚,奉詔出使邊疆之際,母親得了重病,如果這樣離去,無法在身邊侍候,心中非常悲痛。狄仁傑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後,特此奏請皇上改派別人。有一天狄仁傑出外巡視,途中經太行山。他登上山頂向下看著雲,對他的隨從說:「我的親人就住在白雲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沒有離去,禁不住流出了思親之淚。有詩頌曰:朝夕思親傷志神,登山望母淚流頻;身居相國猶懷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3 上書救父漢文帝時,有一位叫淳於意的人,拜齊國著名醫師楊慶為師,學得一手高超的醫術,曾經做過齊國的倉令。他的老師去世以後,棄官行醫。因為個性剛直,行醫的時候,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導致後來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兒名叫緹縈,雖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辭勞苦,長途跋涉一同前往長安向皇帝訴冤。她陳述了肉刑的害處,並說明了父親做官時清廉愛民,行醫時施仁濟世,現在確實是遭人誣害。願意替父受刑。漢文帝被緹縈的孝心深深感動,赦免了她的父親,並且下詔書廢除了肉刑。有詩頌曰:隨父赴京歷苦辛,上書意切動機定;詔書特赦成其孝,又廢肉刑惠後人。 4 綵衣養親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詩贊曰 :乞酒奉親盡禮儀,高歌跳舞學嬌姿;娛親精彩引歡笑,滿室春風不斷吹。 5 哭竹生筍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裡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要吃竹筍煮羹治癒,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 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有詩頌曰: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招平安。 6 扼虎救父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今河南沁陽人)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裡收割莊稼。 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詩頌曰: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身虎口中。二十四孝圖 7 鹿乳奉親周朝時,有一位叫郯子的,從小就很孝順。他的父母年老的時候,雙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二十四孝圖想,終於想出一個辦法。於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這樣去取得鹿乳供奉雙親,沒想到被打獵的人發現。 正當獵人舉起了弓箭要射殺他時,他急忙喊道:「我為了取得鹿乳,給患有眼疾的雙親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採取鹿乳。」獵人知道原來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沒有射他,並且對他這種孝敬父母的行為贊嘆不已。有詩贊曰: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8 籠負母歸鮑出,字文芳,是後漢時新豐人,天生魁偉,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夥強盜把他母親劫走。鮑出聞訊後,怒發沖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顧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殺了十幾個賊人,終於追上了劫掠他母親的強盜,遠遠看見母親和鄰居老嫗被綁在一起。 他大吼一聲,奮力上前。眾賊見他來勢兇猛,銳不可當,嚇得四散逃命。鮑出顧不上追敵,徑直跑上前來,叩頭請罪。跪著給母親和鄰居老人解開綁繩,將她們解放回家。 後來戰亂紛起,他就侍奉母親到南陽避難。賊亂平定,其母思歸故鄉。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轎難行,鮑出思慮再三,就編了一個竹籠,請母親坐在籠中,將她背回家鄉。後人有詩贊曰:救母險如履薄冰,越山肩負步兢兢;重重危難益堅忍,孝更絕倫足可矜。 9 棄官奉親滎陽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晉武帝時任河陽縣令。他事親至孝,當時父親已去世,就接母親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長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開時節,他總是揀風和日麗的好天,親自攙扶母親來林中賞花游樂。一年,母親染病思歸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隨即辭官奉母回鄉。上官再三挽留。他說:「我若是貪戀榮華富貴,不肯聽從母意,那算什麼兒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動,便允他辭官。回到家鄉後,他母竟病癒了。家中貧窮,他就耕田種菜賣菜,之後再買回母親愛吃的食物。他還餵了一群羊,每天擠奶給母親喝。在他精心護理下,母親安度晚年。 詩曰:棄官從母孝誠虔,歸里牧羊兼種田;藉以承歡滋養母,復元歡樂事天年。 10 蘆衣順母周朝閔損,字子騫,是個孝子。母親早逝,父親憐他衣食難周,便再娶後母照料閔子騫。 幾年後,後母生了兩個兒子,待子騫漸漸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親未歸,後母做棉衣偏心,給親生兒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給子騫用蘆花絮。一天,父親回來,叫子騫幫著拉車外出。外面寒風凜冽,子騫衣單體寒,但他默默忍受,什麼也不對父親說。後來繩子把子騫肩頭的棉布磨破了。父親看到棉布里的蘆花,知道兒子受後母虐待,回家後便要休妻。 閔子騫看到後母和兩個小弟弟抱頭痛哭,難分難舍,便跪求父親說:「母親若在僅兒一人稍受單寒;若驅出母親,三個孩兒均受寒。」子騫孝心感動後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闔家歡樂。 有詩贊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11 賣身葬父漢朝時,有一個聞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裡非常貧困。他的父親去世後,董永無錢辦喪事,只好以身作價向地主貸款,埋葬父親。喪事辦完後,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還錢,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攔住董永要董永娶她為妻。董永想起家貧如洗,還欠地主的錢,就死活不答應。那女子左攔右阻,說她不愛錢財.只愛他人品好。董永無奈,只好帶她去地主家幫忙。那女子心靈手巧,織布如飛。她晝夜不停地幹活,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織了三百尺的細絹,還清了地主的債務、在他們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樹下時,那女子便辭別了董永。相傳該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動,遂下凡幫助他,後來嫁給了董永。 有詩頌曰: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線償債主,孝感動蒼穹。後世著有《天仙配》以弘揚善心 12 親嘗湯葯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劉邦的四兒子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劉恆對他的母親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劉恆親自為母親煎葯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劉恆天天為母親煎葯,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嘗一嘗,看看湯葯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劉恆孝順母親的事,在朝野廣為流傳。人們都稱贊他是一個仁孝之子。有詩頌曰:二十四孝圖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載病,湯葯必先嘗。 13 卧冰求鯉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時失去了母親。後來繼母朱氏對他不慈愛,時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親對他也逐漸冷淡。王祥的繼母喜歡吃鯉魚。有一年冬天,天氣很冷,冰凍三尺,王祥為了能得到鯉魚,赤身卧在冰上。他渾身凍得通紅,仍在冰上禱告求鯉魚。正在他禱告之時,他右邊的冰突然開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備跳入河中捉魚時,忽從冰縫中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高興極了,就把兩條鯉魚帶回家供奉給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 14 聞雷泣墓戰國時魏國有一個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親特別孝道。他母親在世的時候,生來就很膽小,懼怕雷聲,王裒經常在打雷的時候,到母親身邊給其壯膽。母親去世後,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靜的地方、一到刮風下雨聽到震耳的雷聲,王裒就奔跑到母親的墳墓前跪拜,並且低聲哭著告訴道:「兒王裒在這里陪著您,母親不要害怕。」有詩頌曰: 慈母怕聞雷,冰魄宿夜台;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15 百里負米周朝,有個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裡很貧窮,時常在外面採集藜藿等野菜當食物。而子路為了贍養父母雙親,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來,盡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後,子路南遊到楚國。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學問和人品,給子路加封到擁有百輛車馬的官位。家中積餘下來的糧食達到萬鍾之多。二十四孝圖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勞苦,感嘆說;雖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樣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來贍養父母雙親,可惜沒有辦法如願以償了。有詩頌曰: 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16 挨杖傷老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本性純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傷心哭泣。他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麼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衰退,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並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說明了他非常孝敬母親。有詩頌曰:體念母親情至誠,母棰輕重甚關心;一朝知母力衰退,頓起心酸淚濕襟。 17 跪父留母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張菊花。七歲那年,母親不幸病逝,父親續娶。菊花沒有因此而分辨生養之別,對待繼母恭敬。她的繼母卻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繼母乘機將她賣給人家作婢女。事有湊巧,菊花的父親在回歸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當父親問她為何落此地步時,菊花含淚不語,生怕連累繼母,在父親追問下,不得已才告之。父親聽後大吃一驚,當即將菊花贖了回來。三日後父女回到家。其父見到後妻,十分惱怒,欲將其休掉。菊花見狀,當即下跪為繼母求情,父親終被其孝心感動,方才罷休。繼母沒有生子。其父去世後,菊花對待繼母和父親在世時一樣孝敬、因此世人有詩頌曰:一片奉心如石堅,一身被鬻亦依然;情深跪動恕寬母,純孝並齊閔子騫。 18 孝感繼母清朝人李應麟,居雲南昆明,從小溫順善良。他的母親不幸去世後,便勸父親再娶。他用賣卜的收入來供養父母。應麟對待繼母雖然十分孝順,但是繼母卻將他視為眼中釘,百般刁難,常常對他施以棍棒。每當這時應麟總是跪著,恭敬如初,絲毫沒有抗拒之意。他的父親卻輕信繼母讒言,將他逐出了家門。應麟仍無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備好禮品回家祝賀。不久應麟聽說繼母病了,急忙回家進行護理,並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醫抓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繼母病癒。同時應麟對待繼母所生孩子格外親和,終使繼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關系改善,勝過親生。後人贊曰;不憂繼母逐離鄉,母病回家侍葯湯;將弟視同親手足,母終悔恨變慈祥 19 勸姑孝祖明朝時候,浙江紹興山陰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娶了一個妻子,名叫劉蘭姐,年僅十二歲,卻很明事理,對家人十分恭敬殷勤。她婆母王氏動不動就冒犯長輩,經常罵祖母「老不死」,將其視為「包袱」,言辭十分粗野。一天深夜,劉蘭姐來到王氏的閨房長跪不起。王氏大吃一驚,問其緣故。劉蘭姐答道:兒擔憂婆母不敬太婆母.日後媳婦將視為榜樣,待您老了,也把您視為「包袱」,那時您會多麼傷心啊!太婆母長命百歲是我家的大幸,懇求您三思而行呀。王氏聽後恍然大悟,邊流淚邊嘆氣說:良言使我收益不淺啊!於是痛改前非,對待祖母溫柔恭順。而劉蘭姐對待王氏亦是如此。真是:二六女兒明大義,看姑罵祖逆親意;入房跪勸悔前非,示範兒孫行孝字。 20 孝感動天上古時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兒子。從小就很孝順父母。他父親是個老實厚道的農夫。舜的生母在舜十幾歲時故去了,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據說很有音樂天才。他娶了一位後妻,性情粗暴、兇狠。舜的母親因家境貧困,常對他父親出言不遜、橫加指責。她生了一個兒子名叫象。象長大後變得兇殘、蠻橫、傲慢、無理,也常對父親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終如一,不怨天尤人,對父母恭順如常,對弟弟加倍關心、照顧,引導其改過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動上天。當舜在山下耕田時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鳥幫忙鋤去荒草。當時的帝堯聽說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婦,並將自己的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後來堯把帝位也「禪讓」給舜。人們贊揚說,舜由一個平民成為帝王純由他的孝心所致。後人有詩贊曰: 隊隊耕春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天心。二十四孝圖 21 兄弟爭孝清朝時,長江口外的崇明島上,有吳氏四兄弟,小時候因家境貧困,父母不得已把他們賣給富家為童僕,以求一條生路。他們長大後,個個勤奮節儉,贖出賣身契,回到家鄉,合力蓋起房舍並各娶妻成家。這時,他們已理解當日父母之苦心,故爭相供養父母,以示不忘養育之恩。開始認定每家供養一月。後來,賢惠孝順的妯娌們認為隔三個月才能輪到供養,時間太長了,故改為每家供養一日。以後又改為自老大起每人供養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餚,奉養父母。席上子孫、兒媳爭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順,真是合家歡樂樂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壽近百歲無病而終。 22 嚙指痛心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門生,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二十四孝圖 23 老萊娛親春秋時,楚國有位隱士,名叫老萊子。這個老萊非常孝順父母,對父母體貼入微,千方百計討父母的歡心。為了讓父母過得快樂,老萊特地養了幾只美麗善叫的鳥讓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經常引逗鳥兒,讓鳥兒發出動聽的叫聲。父親聽了很高興,總是笑著說:「這鳥聲真動聽!」老萊見父母臉上有笑容,心裡非常高興。老萊其實也不小了,也年過70歲。一次,父母看著兒子的花白頭發,嘆氣說:「連兒子都這么老了,我們在世的日子也不長了。」老萊害怕父母擔憂,想著法子讓父母高興。他專門做了一套五彩斑斕的衣服,走路時也裝著跳舞的樣子,父母看了樂呵呵的。一天,他為父母打水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傷心,故意裝著嬰兒啼哭的聲音,並在地上打滾。父母還真的以為老萊是故意跌倒打滾的,見他老也爬不起來,笑著說:「萊子真好玩啊,快起來吧。」後來,「老萊娛親」成了成語,形容子女想盡辦法讓年事已高的父母心情舒暢。 24 郭巨埋兒漢朝的時候。有個姓郭名巨的人。表字文舉。家裡窮苦得很。他有個兒子還很幼小。郭巨的母親常常把自己吃的東西。分給孫兒吃。郭巨因為家裡窮得不能夠奉養母親。現在兒子又要分母親的食物。如何是好呢。於是總等著兒子走出的時候。再到母親那裡去進食物。年邁的母親總把食物留給兒子。郭巨便要將兒子給埋了。郭巨說。你不要驚動了母親。兒子可以再有的。母親是不可以再得的。何不把兒子埋葬了。郭巨的妻子不敢違背她丈夫的話。就在地上掘坑。掘到三尺多深。正要將兒子扔進去,忽然一個霹靂。並且地里有一釜的黃金。上面有字寫著。說是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⑵ 魯迅所收得的最先的圖畫本子二十四孝圖是怎樣得來的

我所看的那些陰間的圖畫,都是家藏的老書,並非我所專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畫圖本 子,是一位長輩的贈品:《二十四孝圖》

出自魯迅文章《二十四孝圖》

⑶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15道填空題怎麼寫

《朝花夕拾》練習一、作者簡介魯迅代表作有: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並第一次使用「魯迅」這個筆名;中篇小說《 》,回憶性散文集《 》,小說集《 》《 》等。二、十部作品的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1.《狗·貓·鼠》:2.《阿長與〈山海經〉》:3.《二十四孝圖》:4.《五猖會》: 5.《無常》: 6.《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7.《父親的病》:8.《鎖記》:9.《藤野先生》:10.《范愛農》: 三、介紹《朝花夕拾》中出現的四個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師、朋友和父親。長媽媽:藤野先生: 范愛農:父親: 答案:一、作者簡介《狂人日記》,《阿Q正傳》,《朝花夕拾》,《吶喊》《彷徨》二、十部作品的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1.《狗·貓·鼠》——在這篇文章里,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天生一副媚態;第三,它老在配合時嗥叫,令人心煩;第四,它吃了我小時侯心愛的一隻小隱鼠。雖然後來證實並非貓所害,但我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何況它後來確實吃了小兔子!這篇文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2.《阿長與〈山海經〉》——阿長是魯迅小時侯的保姆。記述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朴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3.《二十四孝圖》——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魯迅先生從自己小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作品著重分析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4.《五猖會》——五猖會是一個迎神賽會,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個節日。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5.《無常》——無常是個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去的兒子那麼悲傷,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羅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憶無常的時候,時不時加進幾句對現實所謂正人君子的諷刺,虛幻的無常給予當時魯迅寂寞悲涼的心些許的安慰。6.《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於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櫥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7.《父親的病》——父親被庸醫治,一直是埋在魯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上述7篇作品,記述魯迅兒童時期在故鄉的生活片段,展現了當時的人情世態和社會風貌,是了解少年魯迅的可貴篇章。後面的《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三篇作品,記述魯迅離開家鄉到南京、日本求學和回國後的一段經歷,留下了青年魯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腳印。8.《鎖記》——魯迅在這篇文章里主要回憶了自己離開紹興去南京求學的過程。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飢如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慾望。9.《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台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10.《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四、介紹《朝花夕拾》中出現的四個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師、朋友和父親。長媽媽——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著朴實善良的愛,令作者永生難忘。從長媽媽身上,我們看到魯迅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們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頌他們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藤野先生——一位異國醫學教授,因為表現出平等待人的態度,因為關心弱國子民的學業,他樸素而偉大的人格令人肅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們不設身處地地想像魯迅當時的處境,便很難感受到這位老師的偉大之處。范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無法與狂人一樣,最終與這個社會妥協,也無法像N先生一樣忘卻,所以他的內心痛苦、悲涼,我們和魯迅先生一樣,疑心他是自殺的。父親——父親曾讓童年魯迅困惑過,因為在他興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會時,勒令他背書。但是,魯迅從來沒有指責過自己的父親,他懺悔的是自己沒有讓父親安靜地去,這讓他的心靈永遠不安永遠痛苦。我們感到魯迅先生強烈的愛。朝花夕拾》練習(一)(2008-09-29 16:27:58)1、《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憶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們學過其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阿長與》。 2、《二十四孝圖》著重分析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 3、作者在《瑣記》中提到喜歡看的一本書是《天演論》 。 4、《五猖會》中,父親讓我背 《鑒略》,讓我感到痛苦。 5、魯迅小時侯最喜歡在 百草園 玩耍。 6、《二十四孝圖》中,子路負米、敦巨埋兒、老菜娛親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稱。 7、魯迅在仙台學醫時發生了 三 件重大的事。 8、「賽神會」中「我」和許多人喜歡看 活無常 。 9、 迅在《瑣記》中記敘為了「尋別一類人們去」又選擇了無須學費的南京江南水師學堂。 10、「好。那麼,走罷!」而去「尋別一類人們去」一語出自魯迅的《瑣記》篇。 11、魯迅在《瑣記》一文中,用了「烏煙瘴氣」一詞來譏諷洋務派的辦學。 12、魯迅在《瑣記》中寫自己一有空閑,就照例地吃侉餅,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論》,表現出魯迅探求真理的強烈慾望。 13、《范愛農》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學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記敘了作者在日本留學時的學習生活,記敘了與藤野先生相識、相處、分別的幾個片段,並說明了在仙台醫專時棄醫從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經歷。 15、魯迅在《二十四孝圖》里,針對「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16、《五猖會》記述了作者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 17、魯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達了對日本沒有民族偏見的正直熱誠的先生的懷念。 18、作者回憶少年讀了這一本孝子的教科書後,覺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負米」,「黃香扇枕」,「陸績懷橘」之類。而「哭竹生筍」的故事則有些可疑,還有「卧冰求鯉」的故事,如模仿則有性命之憂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於洪水猛獸,非常廣大,也非常長久,能使全中國化成一個麻胡,凡有孩子都在他肚子里。」,表達了魯迅先生對「妨害白話者」的憤怒之情。 20、魯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觸「物競天擇」,「蘇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礦路學堂,這段經歷在,《瑣記》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說起兒時生活常常出現對迎神賽會、看戲等情節的回憶,如《無常》,《五猖會》。 22、在《瑣記》一文中魯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學堂與舊學堂的區別。 23、魯迅在《無常》一文中,通過對 無常 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以諷刺當時社會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魯迅寓居的東牆上,一直掛著他的老師 藤野先生的照片。 25、魯迅在日本留學時認識的一位朋友,當時彼此都沒有什麼好感,但回國偶遇之後,交往甚密,這位朋友是 范愛農 。 26、在《五猖會》中,父親強迫我背誦《鑒略》一書後,才可去玩。 1.魯迅,原名_______ ,字_______,_______人(原籍),是中國現代偉大的_______家、_______ 家和_______家。 2.《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l926年所作的一本_______(體裁)集,共10篇。 3.魯迅小時候最喜歡在_______玩耍。 4.《藤野先生》記敘了作者在日本留學時的學習生活,記敘了與藤野先生相識、相處、分別的幾個片段,並說明了在仙台醫專時_______這一重要的人生轉折。 5.他是魯迅在日本留學時認識的一位朋友,當時彼此都沒有什麼好感,但回國偶遇之後交往甚密,這位朋友是_______ 。 6.魯迅借眾鬼嘲弄人生,用陰間諷刺陽世,對「正人君子們」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嘲弄和鞠撻的文章是_______。 7._______是魯迅一生中具有決定意義的轉折點。 8.魯迅在《二十四孝圖》里,針對「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9.魯迅在《無常》一文中,通過對______________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以 諷刺當時社會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10.作者有力地控訴了封建孝道虛偽和殘酷的文章是_______。 11.「他同情冤魂、懲辦惡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愛又恐怖。」這是作者筆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魯迅在《瑣記》一文中,用了「_______」一詞來譏諷洋務派的辦學。 13.在魯迅的《朝花夕拾》中,寫「寵物」的文章是_______。 14.有一位正直、倔強、愛國的知識分子,在社會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他是_______。 15.《朝花夕拾》中刻畫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婦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 16.魯迅在《瑣記》中記敘了為「尋別一類人們去」而選擇了無須學費的南京________。 17.魯迅先生說起他的兒時生活時,常常出現對迎神賽會、看戲等情節的回憶的文章有________和________。 18.魯迅寓居的東牆上,一直掛著他的老師________的照片。 19.魯迅棄醫從文的原因是________。 20.魯迅首次知道赫胥黎、蘇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礦路學堂,這段經歷在《________》中提 及。 21.《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憶散文,被選為課文的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_______ 》,請再寫出另外一篇的篇名《________》。(江蘇省泰州市2005 年中考題) 22.《五猖會》記敘作者兒時父子之間一場微妙的沖突:________,表現了父親對兒童心理的________,含蓄地批判了________的不合理。 23.下面這副輓聯是國際友人斯諾悼念魯迅先生而寫的,請將上聯補充完整。澤著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________;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24.《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本________集。全書十篇文章,是魯迅回憶童年、少 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歷與體驗的文字。我們學過其中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 25.《父親的病》中魯迅描寫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 人怎樣的實質 26.你認為藤野先生是個怎樣的老師 答案: 1.周樹人;豫才;浙江紹興;文學;思想;革命2.回憶性散文3.百草園4.棄醫從文5.范愛農6.《無常》7.棄醫從文8.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E埋_JL 9.無常10.《二十四孝圖》 ll.無常 12.烏煙瘴氣 13.《狗·貓·鼠》 l4.范愛農 l5.阿長;衍太太16.江南水師學堂17.《無常》;《五猖會》18.藤野先生19.拯救國民的精神20.瑣記21.藤野先生;阿長與《山海經》;狗·貓·鼠;范愛農;瑣記;父親的病;4;《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以上8篇寫出一篇篇名即可) 22.我對五猖會的熱切盼望和父親的阻難;無知和隔膜;封建思想習俗23.吶喊24.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25.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營人命的實質。 26.治學嚴謹、認真負責、不拘小節、沒有民族歧視、關愛年輕人、為人正直的人。 -

⑷ 誰畫過二十四孝圖

日流傳的以二十四孝為主題的名家書畫,有清代王素繪的《二十四孝圖冊》和已故國畫大師陳少梅的《二十四孝圖》。
王素(1794-1877),字小梅,號遜之,江蘇揚州人,擅長畫人物、花鳥,尤工人物,所作南北斗星君像,稱譽一時。
陳少梅(1909—1954),名雲彰,號升湖。祖籍湖南衡山,世居北京。他所畫的《二十四孝圖》完成於1938年,正是畫藝步入成熟期且精力旺盛的時期。因當時日軍佔領天津,陳少梅避居倫敦路(今成都道)世界裡1號,專情投注藝術,終日潛心作畫,《二十四孝圖》正是在這時完成的。長期以來,人們對陳少梅的這幅作品只聞未見,此卷也在半個世紀中數易其主,幸得天津文物公司徵集到這件長達20多米的書畫珍寶,於2004年春奉獻於廣大書畫愛好者面前。綜觀此卷,以王素所畫《二十四孝圖冊》為底本摹寫而成,人物情節基本為原貌,但在每個人物的塑造細節上又有所不同,展現了陳少梅個人的繪畫特色。
此兩套二十四孝書畫,正可以為廣大書畫愛好者作學習和對比研究之用。
舊社會所宣揚的二十四個極盡孝道的典型人物。舊有《二十四孝》一書不著撰人。集虞舜、漢文帝、曾參、閔損、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陸績、唐夫人、吳猛、王祥、郭巨、楊香、朱壽昌、庾黔婁、老萊子、蔡順、黃香、姜詩、王褒、丁蘭、孟宗,黃庭堅二十四人孝行,序而詩之,用訓童蒙。以後,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圖詩》、《女二十四孝圖》等,流傳甚廣。在傳統的木雕、磚雕和刺綉上,常見這類題制的圖案。

⑸ 二十四孝圖

《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孝是儒家倫理版思想的核心,維系家權庭關系的道德准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元代郭居敬輯錄古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後來的印本都配上圖畫,通稱《二十四孝圖》,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 文章有值得繼承和弘揚的內容,但也有需剔除的糟粕。值得繼承和弘揚的是——對父母的敬愛和關心、發自內心的事奉父母的精神。在《二十四孝故事》中,幾乎都具有這種精神,這種精神具有它永恆的價值,這就是《二十四孝故事》的核心與精華所在。

⑹ 《二十四孝圖》 摘抄和賞析

1 《二十四孝圖》
我總要上下四方尋求,得到一種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即使人死了真有靈魂,因這最惡的心,應該墮入地獄,也將決不改悔,總要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
自從所謂「文學革命」以來,供給孩子的書籍,和歐、美、日本的一比較,雖然很可憐,但總算有圖有說,只要能讀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班別有心腸的人們,便竭力來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沒有一絲樂趣。北京現在常用「馬虎子」這一句話來恐嚇孩子們。或者說,那就是《開河記》上所載的,給隋煬帝開河,蒸死小兒的麻叔謀;正確地寫起來,須是「麻鬍子」。那麼,這麻叔謀乃是胡人了。但無論他是什麼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還有限,不過盡他的一生。妨害白話者的流毒卻甚於洪水猛獸,非常廣大,也非常長久,能使全中國化成一個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只要對於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應該滅亡!
這些話,紳士們自然難免要掩住耳朵的,因為就是所謂「跳到半天空,罵得體無完膚,——還不肯罷休。」而且文士們一定也要罵,以為大悖於「文格」,亦即大損於「人格」。豈不是「言者心聲也」么?「文」和「人」當然是相關的,雖然人間世本來千奇百怪,教授們中也有「不尊敬」作者的人格而不能「不說他的小說好」的特別種族。但這些我都不管,因為我幸而還沒有爬上「象牙之塔」去,正無須怎樣小心。倘若無意中竟已撞上了,那就即刻跌下來罷。然而在跌下來的中途,當還未到地之前,還要說一遍:——
只要對於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應該滅亡!
每看見小學生歡天喜地地看著一本粗細的《兒童世界》之類,另想到別國的兒童用書的精美,自然要覺得中國兒童的可憐。但回憶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卻不能不以為他幸福,給我們的永逝的韶光一個悲哀的弔唁。我們那時有什麼可看呢,只要略有圖畫的本子,就要被塾師,就是當時的「引導青年的前輩」禁止,呵斥,甚而至於打手心。我的小同學因為專讀「人之初性本善」讀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開第一葉,看那題著「文星高照」四個字的惡鬼一般的魁星像,來滿足他幼稚的愛美的天性。昨天看這個,今天也看這個,然而他們的眼睛裡還閃出蘇醒和歡喜的光輝來。
在書塾之外,禁令可比較的寬了,但這是說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樣。我能在大眾面前,冠冕堂皇地閱看的,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圖說》和《玉歷鈔傳》,都畫著冥冥之中賞善罰惡的故事,雷公電母站在雲中,牛頭馬面布滿地下,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觸犯天條的,即使半語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當的報應。這所報的也並非「睚眥之怨」,因為那地方是鬼神為君,「公理」作宰,請酒下跪,全都無功,簡直是無法可想。在中國的天地間,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艱難極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陽間更好的處所:無所謂「紳士」,也沒有「流言」。
陰間,倘要穩妥,是頌揚不得的。尤其是常常好弄筆墨的人,在現在的中國,流言的治下,而又大談「言行一致」的時候。前車可鑒,聽說阿而志跋綏夫曾答一個少女的質問說,「惟有在人生的事實這本身中尋出歡喜者,可以活下去。倘若在那裡什麼也不見,他們其實倒不如死。」於是乎有一個叫作密哈羅夫的,寄信嘲罵他道,「……所以我完全誠實地勸你自殺來禍福你自己的生命,因為這第一是合於邏輯,第二是你的言語和行為不至於背馳。」
其實這論法就是謀殺,他就這樣地在他的人生中尋出歡喜來。阿爾志跋綏夫只發了一大通牢騷,沒有自殺。密哈羅夫先生後來不知道怎樣,這一個歡喜失掉了,或者另外又尋到了「什麼」了罷。誠然,「這些時候,勇敢,是安穩的;情熱,是毫無危險的。」
然而,對於陰間,我終於已經頌揚過了,無法追改;雖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確沒有受過閻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貼,則差可以自解。總而言之,還是仍然寫下去罷:——

⑺ 魯迅所收得的最先的圖畫本子二十四孝圖是怎樣得來的

《二十四孝圖》是我在《朝花夕拾》中印象最深,感觸最多的文章,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作者魯迅先生在小時候閱讀《二十四孝圖》時的感受。

《二十四孝圖》是一本宣揚封建孝道的書,但書中的故事真讓人匪夷所思。像其中的《哭竹求筍》,在我看來似乎有些不太真實,因為萬物都有它的生長規律,怎麼會因為一個人而改變呢;像《卧冰求鯉》,一個人光著身子躺在冰上,無異於一種自殺,恐怕鯉魚未到,人先凍死了;像《郭巨埋兒》,埋兒養母,看上去很有孝心,實際上卻有違人性,違背了當時倡導的儒學;還有《老萊娛親》,一個老人去裝扮成一個小孩,想想都令人感到肉麻和惡心……這些讓人不得不「佩服」的孝道令人發指,讓人覺得「孝」是多麼難啊!

「百善孝為先」,人人都想做一個孝順的人,可是「孝」真的很難嗎?我認為孝其實很簡單。在家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算是一種孝;與父母說說話,聊聊天,也算是一種孝;遠在他鄉的遊子思念父母,給父母送去一份問候與祝福,多回家陪陪父母,也算是一種孝……孝的方式多種多樣,誰說一定要做出一件大事才能證明孝,其實從一些小事也能看出一個人的心意。

我在電視上曾看到過一則新聞,令我十分感動。在一個小鄉村裡有一位老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在外地工作,他每天只能與他的老伴相依為命。有一年冬天,他的老伴去世了。老人生了一場大病,生活都沒有辦法自理,整天都在胡思亂想。五個兒子請假回去看望老人後,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調回本地工作。他們每天晚上輪流照顧老人,陪老人說話吃飯,五年都沒有斷過。老人的病漸漸好了,沒有請醫生,也沒有用葯,人們都說這是孝的力量。

孝不需要驚天動地,孝順停留在紙面或口頭上真的很容易,但這樣的孝是沒有重量的。兄弟五人輪流陪伴父親,五年從未間斷過,令我不僅僅是佩服,更多的是感動。這種堅持,是一種愛的傳遞,溫暖感人。孝心無關大小,不含深淺,只要用心去做了,就值得我們去尊重他們。

「孝」是中華神州大地,最源遠流長的中華美德,我們應該懂得理解長輩的心,懂得感恩、懂得孝敬長輩。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高尚的人。願中華美德——「孝」道世代傳承!

⑻ 我最早得到一位長輩的贈品圖畫本二十四孝圖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孝是一種美德,我們要發揚這種美德。

⑼ 《朝花夕拾》第3篇《<二十四孝圖>》中講到的「陰間的圖畫」是什麼意思

魯迅認為二十四孝圖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他從自己小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他本人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

⑽ 二十四孝圖我最早得到一位長輩的贈品圖畫本二十四孝圖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二十四孝圖的話,最早得到一位長輩的贈圖品的話,可以根據他的正途毗的一種內容說出來就好了

閱讀全文

與二十四孝圖小學生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