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全識 > 小學基礎物理知識書

小學基礎物理知識書

發布時間:2021-01-16 00:08:11

『壹』 在小學階段這個問題可能是不太嚴格,因為涉及到物理知識.

分析:速度的定義是通過一段距離與通過這段距離時間的比值.
距離的單位是米,
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
所以速度的基本單位是米每秒.
生活中我們還用到千米每小時.

『貳』 給小學生該講什麼物理知識

問題有很多:飛機是怎麼飛起來的?天空中為什麼會有彩虹?船為什麼能在水中浮起來?空調 為什麼要安裝在房間的上面?糖放到水裡面為什麼會不見了?小鐵釘為什麼會生銹?乘車為什麼要繫上安全帶?

浮力、慣性、磁性、電路連接、磁性、地球磁場、各種力(如重力、彈力)、杠桿、摩擦、熱傳遞、平衡和重心、光與影 、熱脹冷縮 、滑輪、顏色與吸熱

『叄』 給小學生該講什麼物理知識

給小學生主要講一些科技知識,科技人物經歷,最好從活動中講一些。

『肆』 小學科學知識中有哪些物理知識

我們任選了一套小學科學教材,當然小學的科學課程涉及到了物理、專化學、生物等等各方面的知屬識,我們僅研究物理部分,不難發現,它所涉及到的內容已經相當全面了,那麼我們分著來看一下,力與生活儼然在小學過程中,向學生介紹了推力和拉力、浮力、摩擦力以及我們身邊的力;在聲與生活中介紹了聲音的產生、傳播、變化以及燥聲與防止;機械與工具中介紹了杠桿、滑輪、輪軸以及斜面;熱與生活中介紹了物體的熱脹冷縮,勺柄是怎麼熱的,暖和的房間,以及介紹了太陽怎樣向地球傳熱、保溫和散熱的相關問題;在光與生活中介紹了光和色、光的傳播、光的反射、折射以及透鏡;在電與生活中介紹了正電和負電、電池、點亮的小電珠、導體和絕緣體;磁與生活中介紹了磁鐵的性質、指南針、電磁鐵,以及讓學生親手製作一個磁控玩具;在能源與生活中介紹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規能源同時介紹了太陽能和風能;在飛行與空間技術一章中,介紹了降落傘、飛機、人造潛艇;在設計與製作中,專門就自行車的問題,介紹了自行車這種交通工具,究竟涉及到了哪些相關的物理知識,應該說很好的把物理與生活結合在了一起,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盡管是我們司空見慣的自行車,其中涵蓋的物理知識就已經很多了。

『伍』 搜集分析一套小學數學教材或中學物理教材的結構

中學物理教材的結構

教材結構主要是教材的知識結構。一般情況下,這種知識結構還可以按層次不同分為主結構、亞結構和微結構。主結構是指由教材自成體系的或相對獨立的「知識群」(如力、熱、電等)在教材中的排列順序構成。「知識群」的不同排列,就構成了不同風格的教材體系。一般情況下,「知識群」排列分以下四種情況:

A.知識群由易到難排列;

B.知識群由物理學科本身結構排列;

C.知識群按學生心理發展順序進行排列;

D.知識群按社會需要進行排列。

如我國1978年的初中物理教材體系為:「力—熱—電—磁—光」的順序排列。當然,如果兩本初中物理教材的主結構相同,但其知識群內的亞結構排列不一定相同,這樣仍能形成不同風格的物理教材。而實際教材的體系一方面反映了知識群或知識群內的各知識點的排列關系,另一方面卻又反映了編教材時社會的政治、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如1952年的初中物理教材的主結構為「力—聲—熱—聲—光—電—磁」,這就反映了當時學習蘇聯的政治風氣,教材結構幾乎照搬蘇聯物理教材的格式。

總的來說,不同知識群的排列構成教材的主結構,並不是隨意的,而是有一定的社會原因,其與教育目的有密切的聯系。不同知識塊(如章)的排列形成亞結構,不同知識點(節或節以下的具體材料)的排列生成微結構。本節內容僅從主結構上做一些粗淺的討論。

1.中學物理教材主結構概貌

(1)初中物理教材主結構概貌。

建國以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印的七套初中物理教材,其主結構如下:

表2-19 中學物理(初中)教材主結構統計表

序號
出版時間
書名
主結構

1
1950年
實用物理
力—熱—聲—光—磁—電

2
1952年
初中物理
力—聲—熱—聲—光—電—磁

3
1956年
初中物理
力—聲—熱—力—熱—電—磁—光

4
1961年
初中物理
力—聲—熱—光—電—磁

5
1963年
初中物理
力—聲—光—熱—電—磁

6
1978年
初中物理
力—熱—電—磁—光

7
1987年
初中物理
力—光—熱—電—磁

(2)高中物理教材主結構概貌。

高中物理教材的主結構變化不像初中物理教材那麼頻繁。建國以後,人民教育出版社發行的七套全國統編教材,其主結構全部採用「力學—熱學—電學—光學—原子物理學」,形成了一定的體系,說明我國高中物理教材已經形成自己的特色,反映了這種結構的科學性及其發展的趨勢。

從我國不同時期的高中物理教材的主結構看,建國前主要以「力學—熱學—聲學—光學—磁學—電學」為主。隨著物理學的發展,迫切需要對物理教材充實新的物理知識,因而在建國後,自然地增加「原子物理學」內容。從建國前後的高中物理教材的主結構發現,雖然結構上有一定的變化,但是「力學—熱學」不但相對位置不變,而且在整個教材體系中被一直保留下來,表現出教材主結構的繼承性。

2.高中物理教材的亞結構

七套高中物理教材的亞結構情況是:

(1)力學部分:其亞結構形式多種多樣,還未形成一定的、比較穩固的體系。1950年版、1956年版和1963年版是以「運動」開始,到了1980年版以後,逐漸轉向以「力」的概念開始,說明這部分內容是以力的概念為基礎展開,同時也表明這種趨勢是力學部分的亞結構經過多次變動後的一種穩定。

(2)熱學部分:本部分是以「熱學—內能、能的轉化和守恆定律—物體的性質—物態變化」形式為其主流。

(3)電磁部分:除1950年版外,其亞結構都為「電學—穩恆電流—物質的導電性—磁學—電磁感應—交流電—電磁振盪和電磁波」。表現出穩定的結構體系。40年代之前高中物理教材多數把電學和磁學分開。隨著物理學本身的發展,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建立,電磁相互作用的統一,電學和磁學被歸結為同一「知識群」,其結構也由原來的「磁學—電學」變為「電學—磁學—電磁感應」。

(4)光學:除1979年版外,其餘各版的亞結構都為「光學—光的波動性—光的粒子性」,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5)原子物理學:除1950年版外,其餘都為「原子結構—原子核」,具有很強的穩定性。

由上分析可知,建國以來,中學物理教材體系高中物理基本上是穩的,而初中的變化就比較明顯,尤其是1986年以後,初中物理教材出現了「一綱多本」的趨勢,仔細分析這「一綱多本」的教材,實際上各種體系變化只是稍有不同,內容基本上符合九年義務制教育物理課程。物理教材結構基本上還是以知識結構為主。如「力—熱—電—光—原」;「光—力—熱—電—原」;「電—力—熱—光—原」;或先從各種物理現象再講物理概念,然後逐步加深等體系。當然,關於教材結構的安排,先講哪些知識,後講哪些知識,這並不是關鍵。要防止為變體系而變體系。對教材體系的確定,應從實際出發,認真總結經驗,總結出符合教材體系編排規律,知識發展內在邏輯,學生認知規律的教材體系,關於如何確定體系,有待於進一步總結。

3.影響中學物理教材的結構分析

為什麼教材的結構會如此的豐富?分析其原因,其中主要的有:

(1)格致學:據《清會典》記載,格致學分為力學、水學、聲學、氣學、火學、光學、電學七部分,這對後來的初中物理教材形成力、熱、聲、光、電等結構有直接的影響,後來物理教材的力學包括格致學中的「力學、水學、氣學」。

可見《清會典》關於格致學的劃分(力、水、聲、氣、光、電等),是導致了早年物理教材「力—熱—聲—光—磁—電」這種結構之原因。

(2)繼承性:教材結構一旦被確立,定會對將來的教材產生影響。一方面說明教材體系的穩定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材體系的繼承性。

縱觀建國以來的教材體系,從1952年版到1963年版,教材開始都以「力—聲」為體系,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3)物理學和科學的發展:物理教材的結構受物理學和科學發展的影響,如物理學在17世紀時,經典力學已有很大發展,力學在17、18世紀一直為帶頭學科,因而反映在教材之中的體系,力學內容被列為首席,這是相當自然的事情。到19世紀,物理學的帶頭學科發展為電學、熱學,因而電學、熱學成了繼力學以後又十分重要的知識群。在教材中反映出來的是「力—磁電—熱學……」。我國的早期初中教材基本上是這一模式。

在經典物理學建立和發展的年代,物理科學是以「實驗型」為主,反映在教材結構方面為「歸納型」。到了20世紀以後,物理學已由「實驗型」轉向「理論型」。物理學和科學的研究方法也由「歸納型」逐漸向探索性的「演繹法」轉化。由此,在教材中的結構也由「歸納型」逐漸過渡到「演繹型」結構。我國在60年代自編的物理教材大多屬於此類。可以說,演繹型結構是物理學研究方法及其科學思維在教材結構上的體現。

(4)課程論:教材結構的確定,通常有一定的理論作指導,而課程論恰是指導教材結構形成的基本理論,對教材結構有著直接的作用。如初中課本的體系以「力、熱、電、光」等來安排教材結構,這明顯是受知識中心課程論(也叫科目中心論,教材中心論)的影響。它強調的是知識的類別性,其次才是學科內部的邏輯性。受此影響,物理從「自然」中分離出來,並按力、熱、電等知識體系和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教材結構。因此,力學是基礎,一直被排在教材的榜首。

(5)S—O—R理論:現代心理學的「刺激—有機體的內部變化(中間變數)—反映」理論揭示出,給出一個刺激(S),經過有機體內部變化(O),就有一個反映(R)。教師講解教材,給學生一個刺激,學生對聽課內容進行消化,然後通過做作業或回答問題的形式反映對刺激的接收程度。受此理論影響,幾乎所有教材都採用了「正文(刺激)—習題(反映)」這種結構。

4.現行高中物理教材存在的問題

21世紀將是一個高科技的時代,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現代的教學手段將與現代教學模式的發展密切聯系,而現行的高中物理教材,很難適應這一現代教學模式的發展,也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現行的高中物理課本仍然是以學科中心主義課程觀設計的。過分強調自身的知識結構和學問邏輯,造成專業化與經院式的傾向,忽視學生對實用知識的獲得和一般技能的培養。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在教材中只重視學生的升學,很少顧及學生的就業問題;只強調知識的繼承性、結論性,忽視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2)現行的高中「二、一分段,高三分流」體制,使得普通高中1、2年級,理科和文科學生使用同一教材,使得文科生感到物理太難,而產生重文輕理的思想,到了高三又不再學物理學。因此,這樣更不利於文科生知識結構的完整性的建立。待走上工作崗位時,對大量新的科技知識一籌莫展,而理科生又感到教材偏淺,難以在物理學方面有所發展。

(3)現行教材注重學科的邏輯結構,忽視學生的個性心理結構,忽視社會需要,也忽視與其他學科的橫向聯系,不利於對學生的整體自然觀、價值觀和科學態度的培養,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陸』 有針對小學生的物理化學知識的書籍嗎

你好,有最基礎的理工知識介紹。 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

物理學的一個永恆主題是尋找各種序(Orders)、對稱性(Symmetry)和對稱破缺(Symmetry-breaking)、守恆定律(Conservation laws)或不變性(Invariance)。

由來

物理實驗儀器
中文裡的「物理」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鶡冠子·王鈇》一文中最早出現:「龐子雲:『願聞其人情物理』,意思是事物的道理,之後被廣泛運用,在《淮南子》,《莊子》,《荀子》等中國典籍中都有運用。

而外語中的「物理」(physics)一詞最早出現於古希臘文φυσικ,原意是指自然。
希望能幫到你。

『柒』 哪些物理書值得小學生看

《物理世界奇遇記》
作者
喬治·伽莫夫、羅素·斯坦納德

『捌』 總結一下小學科學書上有關物理的知識

小學科學書上的物理知識包括:空氣的反沖力、熱空氣比冷空氣輕、水的三態變化、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擺的快慢、增大、減小摩擦、直線和旋轉運動、滑動和滾動、物體的沉浮、固體、液體、氣體的熱脹冷縮、靜電現象、簡單電路、導體絕緣體、影子的長短、小孔、凸透鏡成像、反射、折射、散射、磁鐵、電磁鐵、簡單機械杠桿、輪軸、斜面、滑輪組的省力原理、動力的傳動方式、形狀與抗彎曲能力、拱形、圓柱形、半球形承受力很大、三角形具有穩定、穩固性、所用材料最少、能量的轉換、天文物理學等。

『玖』 小學的物理主要學哪些知識

物理是從初中開始學的,但是小學的自然課上會以圖片的形式告訴學生一些物理現象

『拾』 小學的物理主要學哪些知識

小學沒有物理課啊,只有自然科技

閱讀全文

與小學基礎物理知識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