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族的風俗習慣(小學生寫的)
新疆少數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風俗習慣,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門忌朝西開。房屋呈方形,有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樹,打掃得十分潔凈。室內砌土炕,牆上掛壁毯,開壁龕,並飾以多種花卉圖案。飲食方面,他們以麵粉、大米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麵粉烤制的饢。飯菜種類很多,有抓飯。肉粥、拉麵、湯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歡吃甜瓜、西瓜、葡萄、蘋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雞、鴨、魚肉;禁食豬肉、驢肉、食肉動物及凶禽猛獸;禁食一切動物的血。
維吾爾族的傳統服裝為,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歡穿對襟「袷袢」(長袍),內著綉有花紋的短衫。女子喜著連衣裙,外套黑色對襟背心,戴耳環、手錫、戒指、項鏈等裝飾品,姑娘多梳小辮,現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時裝。
維吾爾族人待人講究禮貌。在遇到尊長或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後身體前傾,連聲問好。家裡來客都熱情招待。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舞蹈輕巧、優美,以旋轉快速和多變著稱,反映了維吾爾族人樂觀開朗的性格。維吾爾族以農業為主兼營牧業,有經商傳統,同時傳統手工業十分發達,而且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他們製作的地毯、刺綉、絲綢衣料、銅壺、小刀、民族樂器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大部分從事畜牧業。在牧區,春、夏、秋三季住可以拆卸攜帶的圓形氈房,冬天住平頂土房。哈薩克族飲食很豐富,他們愛吃用牛、羊、山羊奶製成的奶皮子、酥油、乳酪、奶疙瘩,愛喝馬奶、駱駝奶和酸奶、奶茶等。在牧區,牧民多食肉,夏季吃新鮮肉,冬季吃事先熏好的干羊肉,並喜歡吃馬腸子。肉煮好後,把它削成片,混以面片、洋蔥、大蔥、胡椒,便成為哈薩克族最愛吃的「納仁」。另外,哈薩克族人還吃用馬油、小米、白糖混制的「傑尼提」、饢、「包爾沙克」、抓飯等食物。
在牧區,哈薩克男子冬天普遍穿羊皮、狐皮、狼皮大氅和用駝毛絮里的大衣;褲子多用牛皮縫制,名曰「夏里巴爾」。婦女喜歡穿紅色和其他顏色的連衣裙,天冷時外罩對襟棉大衣,也穿羊羔皮、狐皮、狼皮大衣。姑娘們穿各種綉花衣服,在花帽上以貓頭鷹羽毛作帽纓。阿勒泰地區的哈薩克族牧民,夏天戴白氈帽,婦女戴白布披中,天冷時戴絨頭巾,伊犁地區的哈薩克族則戴圓形皮帽。哈薩克族牧民都穿長統皮靴,冬天穿用氈子縫制的長襪,外著皮靴。哈薩克族熱情好客,招待來客要拿出家裡最好的食物,並宰殺羊只。進餐時,主人先將帶有羊頭的一盤肉獻在客人面前,客人將盤中的羊頭拿起後,割下羊頭右面頰上的一片肉自己吃下,再割羊耳給主人家年幼者,然後將羊頭送還主人。
哈薩克族男女都嫻善騎術。青年男子喜歡摔跤和刁羊,每逢節日和喜慶,牧民都要舉行各種騎術表演和比賽;「姑娘追」是青年們最喜愛的娛樂項目。
回族 回族主要從事農業,部分經商,與漢族經濟文化聯系密切,酷愛養花,庭院中繁花似錦,屋內栽養盆花,講究清潔衛生。飲食方面,肉食只限於牛、羊、駝、雞、鴨、鵝、魚。禁食豬、驢、騾、狗等肉。飲食有自己的特點,家庭飲食一般以拉條子、拌面、揪片子、蒸饃、烤餅和香豆子花捲為主,還有肉湯、羊肉泡饃、蒸肉、清湯牛肉麵、涼粉等獨具風格的食品,回族喜歡飲茶,主要喝磚茶、紅茶、青茶和沱茶。招待客人時,一般還在茶里加上白砂糖和紅棗。
服飾方面,散居在城鎮的回族穿著基本上和漢族相同。在回族聚居區,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多戴小帽,穿白色襯衫,外套青色和棕色坎肩。青年婦女愛穿純樸素青的黑色大襟衫襖。已婚婦女一般都要盤頭,戴白色、青色布帽或頭巾。未婚少女一般都梳辮子,不戴頭巾。中青年婦女有佩帶耳環、戒指等金銀首飾的習慣。
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也有一部分從事農業。在牧區,蒙古族多住圓形氈房,俗稱「蒙古包」。蒙古包的門一定朝南開,爐子設在氈房正中天窗底下。在農牧區,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內有土炕。
蒙古族喜歡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製品,牛羊肉和麵食,飲酸奶子、奶酒,也喜歡喝茶。農牧區的蒙古族主要吃各種糧食和蔬菜,喜喝米酒。
蒙古族的傳統服飾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歡穿鑲邊的蒙古袍子,腰扎紅黃綠彩色緞帶,腳穿皮靴和氈靴,頭纏紅藍布。現在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節日或喜宴時才穿蒙古袍。婦女不論冬夏都喜歡穿裙子或連衣裙,用各色頭巾包頭。
蒙古族人熱情好客。招待客人時,首先擺上乳酪、奶油,各種面制干糧和奶茶,喝完奶茶後還要敬酒。隨後端上手抓羊肉,貴客則上整羊。主人把羊的薦骨連著尾巴放在盤子里,上面放上不帶面頰的羊頭,把小刀遞給客人。客人把羊頭的一隻耳朵割下來,再切一塊肉吃下,然後把刀還給主人,主人才動手切肉,請客人動手隨便吃。為了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熱情,主人要把自己酒杯里的酒,讓在座的每個人都嘗一嘗。蒙古族特別尊敬長輩和教師。無論何時,對年長的人都稱「您」,進門、入座、喝茶、吃飯、敬酒等都讓年長的人領先,「巴格西」歷來被作為貴客迎送招待。
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牧民住的圓形氈房稱為「勃孜宇」。夏季多住在平原河流附近,冬季則遷居向陽山谷。定居的柯爾克孜族多住平頂方形土房,有壁龕和天窗,住宅周圍種有蔬菜瓜果。柯爾克孜族牧民的食品也很豐富。乳製品有酥油、奶疙瘩等。枚民們喜歡牛羊奶、馬奶、酸奶、奶茶,食牛羊馬等各種肉食和米面細糧。
柯爾克孜族傳統服飾很講究。男子喜歡戴氈帽,上身穿白色綉有花邊的圓領襯衫,冬天穿黑、藍色「袷袢」,下身穿寬褲,著高筒靴。女子喜歡穿對襟上衣,綴銀扣;也有穿多榴長裙和下端帶皺憫的連衣裙、外套黑色坎肩和袷袢的。姑娘們普遍喜好紅色衣裙,戴紅色絲絨圓頂小帽或大紅色水獺皮帽。老幼皆喜歡穿綉有花紋的高筒皮靴。未婚女子梳許多小辮,婚後改扎雙辮。裝飾品多為銀器,如手飼、耳環、項鏈、戒指等。有的還佩帶鑄有花紋的圓銀片胸飾。柯爾克孜族人好客,重禮節,凡有客人來訪,都要拿出最好的飲食款待,尤以宰羊待客最為尊敬。在遷居時,鄰居們要宰羊互相招待,以示告別或迎送。
錫伯族 錫伯族的村屯四周築有圍牆。住房自成院落,庭院種植花木蔬菜。大門多朝南開。住室的窗戶和箱櫃等傢具都雕圖案,最常見的是牡丹和蓮花。錫伯族婦女擅長剪紙,紙糊的窗戶都用剪紙裝飾得十分美觀。,在飲食方面,以面、米為主食,愛食奶茶、酥油、奶油等乳製品。
忌食狗肉。秋天習慣用圓白菜、韭菜、胡蘿卜、芹菜和辣椒腌制鹹菜,叫花花菜,作為冬春兩季的食物。還喜歡在農閑時打獵、捕魚,並用魚腌制臘魚肉。
在服飾上,婦女喜歡穿旗袍,男子穿對襟短衫,褲腳在腳踝扎緊,現在中青年男子愛穿制服、西服,婦女愛穿連衣裙。
錫伯族 注重禮節。在家庭生活中,長幼有序,晚輩對尊長行「打千」禮。
錫伯族的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如春節、清明、端午等。錫伯族遷至伊犁後,將農歷四月十八從東北出發西遷時同父母兄弟分別的那一天,作為每年的紀念日,全「牛錄」(旗)老少到野外開展娛樂活動。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多吃牛、羊、馬肉及其乳製品,日常食品是使和奶茶,喜歡吃庫爾達克(上豆燉肉)和蜂蜜、糖漿。「納仁」是具有民族風味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上好食品。
烏孜別克族 的傳統房屋形式有多種,頂樓呈圓形的稱為「阿瓦」,一般則為平頂長方形的土房,取暖多用壁爐。
烏孜別克族家庭多是父母與未成家子女在一起,也有祖孫三代住在一起的。有和維吾爾、塔塔爾族聯姻的傳統。
烏孜別克族的傳統服裝,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樣的小花帽為特點。小花帽有綉花的、有用燈芯絨或黑絨製作的。婦女有時還在小帽外面加戴頭巾。男子穿長及膝蓋、斜領,右任名為「托尼」的長袍,腰間束以三角形綉花腰帶,婦女穿寬大多榴的連衣裙,不系腰帶。一般多穿皮靴。婦女穿的「且特克」(綉花鞋)十分別致美觀。男子襯衣的領邊、前襟開口處和袖口常綉有彩色圖案花邊,體現了烏孜別克族工藝美術的特點,烏孜別克婦女善於刺綉,工藝品「派提努斯」花盤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城市烏孜別克人多穿西裝。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分布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大小山谷里,每年春天播種青棵、豌豆、小麥等耐寒作物,初夏趕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後回村收獲、過冬,過著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塔吉克族人衣食起居等都有適應生活環境的特色。男子穿無領對襟長外套,系腰帶,寒冷時外加光面羊皮大氅;戴羔皮圓高筒帽,以黑絨為面,上綉數道花邊,帽沿下翻時,掩住雙耳和面頰,可御風雪,已婚女子系後身圍裙,所戴圓頂綉花棉帽綴有後簾可保暖,外出時在帽上系方形白色頭巾,新嫁娘則系紅色頭巾。男女都穿氈襪,穿野羊皮軟靴,用氂牛皮作靴底,輕柔堅實,適於攀緣山路。塔吉克人喜食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乳製品,飲奶茶,以肉食為上好食品。
塔吉克族的村莊里,大都是正方平頂,木石結構的房屋,牆壁多用石塊、草皮砌成。屋頂架樹枝,抹上拌有麥草秸的泥土。門向東開,一般都靠近牆角。頂部中央開天窗。
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嬰兒的出生是件大喜事,親友聞訊前來祝福。在嬰兒身上灑麵粉以示吉利。塔吉克人注重禮節,熱情好客,誰拿走客人一件東西,意味著懇請客人前去做客。忌用腳踩食鹽或食物,忌騎馬穿過羊群,忌接近主人的羊圈或以腳踢羊,這會被認為是大不敬。吃飯時忌將飯菜倒在地上,等主人收拾完餐具才能離席,交談時忌脫帽。
塔塔爾族 塔塔爾族的飲食,種類多,美味可口。主要有肉湯飯,克孜杜爾瑪(一種烤制的食物)、沙里瑪阿西(一種煮制的食物)、古拜底埃(用雞蛋和麵粉製成的小饢和用肉、乳酪、酥油、大米等焙烘製成),各種油煎餅、烤餅、煎蒸包子、餅干、醬汁、釀制飲料以及各種炒菜等。
塔塔爾族的房屋多用土坯、磚塊、石塊、木材等材料建築。有土、木房之分,房門一般朝陰面開。塔塔爾族多住套間,房外都建有圍牆,自成院落,廚房內還有爐灶,饢坑。為防止食品變質,每家倉庫或院內都壘挖一深坑,夏天放易腐食品,冬天將積雪和冰塊放進去,這種食品儲藏室叫「帕孜」,牧區的塔塔爾族適應游牧生活,住帳篷。
塔塔爾族的傳統服裝,男子一般穿綉花白襯衣,外加齊腰短背心或黑色對襟長衫和黑褲,喜戴黑、白兩色綉花小帽,冬季多戴黑色捲毛皮帽。女子以鑲有珠子的小花帽為美,喜穿白、黃或紫紅色連衫帶褶邊的長裙。年長者多穿帶領、左衽的白襯衣,外加黑色齊腰短坎肩兒。一般情況下,多系布腰帶,冬秋兩季,戴皮帽,穿各式長短大衣、短襖,年長者外加套鞋。現在,塔塔爾族青年男子多穿西裝和時裝。
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飲食主要以麵粉、大米及牛羊馬豬肉、家禽肉蛋為主。在新疆因長期與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居住在一起,豬肉雖不在禁忌之列,但也很少食用,與東北地區達斡爾族大相徑庭。花樣品種有米飯、拉麵、湯面、烤饢等,基本上與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相同,喜在春季3-5月份吃涼面,臘月八日吃臘八飯。
達斡爾人的庭院為方形或長方形。門朝南開,一般不能與院大門相對。住室以西屋為貴,西屋又以南炕為貴。達斡爾人有敬老、互助和好客的優良傳統。老年人在社會上威信很高,在各種場合都受到晚輩尊重,人們不論彼此是否認識,都有互相幫助的義務,對於客人,即使生活上有困難,也樂於款待。
達斡爾族最大節日是春節,臘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掃墓,晚上玩個通宵,大年初一大家一起向長輩拜年、請安,然後男女老少穿上節日服裝,逐戶拜年。達斡爾族請安禮的姿勢因本人的性別和對方的身份不同而有所區別。
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過肉孜節和古爾邦節。回族過肉孜節較隆重,維、哈等民族過古爾邦節比較隆重。蒙古族、錫伯族、達斡爾族同漢族一樣過春節。
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人死後一般都實行土葬,先由宗教人士給死者擦澡,然後以白布裹屍,用移屍木匣抬到事先挖好的墓穴入葬。出葬時不許婦女和不信伊斯蘭教的人到墓地去。死後的第七天、第四十天和一周年均要舉行悼念活動,請阿匐念經,請親友吃飯,此項儀式叫「乃孜爾」。
② 小學生怎麼分辨各個民族的人
從衣著打扮,語言等等
③ 小學生作文介紹一個民族漢族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出產水稻、玉米、穀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除此,還蘊藏著豐富的木材資源和礦產資源。苗族在歷史上多苗族節日較多,較隆重的節日有過「苗年」、「四月八」、「龍船」節等。
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沒有文字,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
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帶,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有旱稻。包穀,蕎子,薯類和豆類,經濟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種麻,自己紡織。苗族人民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如古歌,詩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蘆笙舞最為流行。
苗族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剪紙、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
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
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④ 不同民族的小學生,來自哪裡
關於不同民族的小學生來說,具體的來自哪兒呢,可以參考一下學生的學籍
當然,以前拍過照的,都需要等級,如果沒有拍張也是需要入庫的。
⑤ 我們小學生能為民族團結做些什麼
不打架,不罵人,團結同學,友愛學友,先把身邊的人團結了再想著民族團結吧。
⑥ 怎樣給小學一年級學生上56個民族的課
親愛的小朋友,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了。當你背著小書包走在上學路上時,心裡是不是又高興又自豪呢?你知道嗎?今天,和你一起步入小學的有全國各個民族的小朋友。大家一起努力吧!相信你們長大後,會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我是中國人 天安門 說一說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各族兒女在遼闊、富饒的祖國大地上快樂地生活著。這五十六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和睦相處,團結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讓我們五十六個民族的小朋友手拉手、心連心,自豪地說:「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愛我們的祖國。」
⑦ 小學生民族團結作文
團結互助――這是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話題,歷史上的名人雅士對它作過詳盡的解釋,古往今來許多英雄豪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這種精神。在我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團結互助始終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精髓。 現在,在校園里「團結」這個詞是我們天天都掛在嘴邊,僅僅是因為老師常教育我們要團結互助,敢問一句有誰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呢?生活中人們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而勾心鬥角,甚至因為一己之私間接地傷害到自己的朋友、親人,又有誰曾經想過要團結呢? 在」八榮八恥「中曾提到: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這句話深刻地教育了我,何為利何為鄙,何為榮何為恥。我們這個華夏民族一直本著團結互...
名族團結從我做起
揚民族精神,愛錦秀中華
翻開歷史畫卷,在五千年中華民族文明史里,有勤勞勇敢的人民,有優良光榮的傳統。有多少英雄兒女、愛國志士,為了祖國,為了正義,錚錚鐵骨,寧死不屈。蘇武牧羊,痴心不改;林則徐虎門痛擊侵略者;朱自清寧肯餓死也不食美援麵粉;方誌敏清貧一生,名垂史冊,他們的英名就是民族尊嚴的化身。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民族精神才代代發揚光大至今。
弘揚民族精神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把億萬青少年緊緊集聚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興則國家興,青少年強則國家強。讓廣大青少年了解中華歷史,強化國家意識,升華民族情懷,把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一代代弘揚光大,永世相傳。
一個祖國的建設不僅僅只靠一個人,要靠全國人民的智慧和雙手來建造,聽說過「三個臭皮蛋頂一個諸葛亮」的彥語嗎?連三個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頂一個諸葛亮的智慧,這不就說明團結力量大嗎?不過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們青少年的學習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們建設祖國和弘揚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強了,所以,我們青少年弘揚名族精神的責任佔全國任命弘揚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在我們身邊不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嗎?如在1988年的奧運會上,我國乒乓球隊的隊員們戰勝了對方後,使我國獲得了參加奧運會以來的第一塊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為了我國的國球,這不就是在建設祖國嗎?還有就是在今年的奧運會上,在男子110米蘭冠軍劉翔在直徑跑道上戰勝了黑人,為我們全亞洲爭了光還為我國爭了光,這不也實在建設祖國嗎?……
是呀,祖國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個民族生存的支柱和力量的源泉。所有的民族英雄們,你們是永垂不朽的,是你們用鮮血和生命才換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你們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的中華兒女。我們作為新世紀的少年兒童,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我們應該加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要繼承這偉大的民族精神,讓民族精神在我們身上發揚光大。振興民族,振興中華,是每個中國人應盡的責任。我們要記住責任,發奮學習,努力拚搏,熱愛祖國,振興中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每件事情做起。要想長大後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我們應該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堅定愛國信念,學習科學知識,掌握報國本領,培養優良品德,鍛煉強健體魄,從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時刻准備著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強大和振興貢獻力量。
讓我們攜手共創祖國的未來,弘揚名族精神,愛我錦秀中華!
⑧ 大青樹下的小學描寫了各民族的小學生什麼
大青樹下的小學描寫了各民族的小學生團結向上、熱愛生活的倩景。
大青樹下的小學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後以自豪贊美的感情點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古老的銅鍾,鳳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鍾聲悠悠不絕,影子綿綿縈繞,這的確是一所令人難以忘懷的學校。
(8)小學生民族擴展閱讀
課文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美得很有特點,各民族的小學生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裝點得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鍾,還有鳳尾竹,更增添了學校的鄉村氣息和民族特色。
這是一所團結的學校:同學們來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國的大家庭里,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
這是一座充滿了歡樂、祥和氣氛的學校:孩子們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讀書和來看熱鬧,可見對孩子們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羨慕。
⑨ 小學生民族教育周記搞
一的感覺 似水流年,今天的我們已不再是在草地里玩過家家的小朋友;今天的我們已不再是大聲朗讀「床前明月光」的小學生;今天的我們已經告別童年,走向青春。帶著對未來的憧憬,我們來到了人大附中,走進了初一生活。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對新的環境有了一定的了解。面對初一生活也有許多感受。 上初一了,第一個感覺是新鮮。校園是那樣干凈整潔、綠樹成蔭;老師講課是那樣富有活力、引人入勝;同學們相處是那樣融洽、愉快;現代化的圖書館、電教中心、網路中心以及實驗室又讓我流連忘返。這一切與小學都有著很大差異,是我感到無比新鮮、有趣。 上初一了,第二個感覺是對未來的憧憬與嚮往。開學典禮上,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把美好的心願系在氣球上,放飛到藍天。大家的願望各色各樣,有的希望做個音樂家,把中國的傳統音樂推向世界;有的希望做個記者,讓全人類都為中國今天的飛速發展而驚嘆;有的希望做個文學家,讓人們聽到社會角落裡的弱小聲音……理想要通過行動才能實現,初中這三年,我們會給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朝目標一步步邁進。 上初一了,再有的感覺便使緊張。在中學,尤其是優秀的中學,學習的競爭相當激烈,從而也會有一定的壓力。稍不留神成績就會拉在隊伍後面,所以絲毫不能放鬆,要時時都處在學習狀態。我們必須要適應這種緊張的學習氣氛才能在三年的學習中取得成績。 上初一了,既激動又期待還緊張。但無論如何,從一點一滴做起,融入到新生活中,讓我們以昂揚的心態面對初一生活。 進入初中後的感受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名言我相信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現在的我以不是整天無所事實,貪玩好耍的我了,而是專心致志。想學好知識的我自己,整天是忙忙碌碌的在認真完成自己的每一次的份內工作。進入這初中第一學期的這十三周以來,我感覺自己沒有踏踏實實的學習,所以倒至現在的學習達到了中下等,還有七周就將結束這一學期的任務。再前半學期里我沒有學好,是因為上課時有些該做的筆記都沒有做,所以現在我也改正了這個缺點,得到了很大的幫助。我也相信一句話:堅持就是勝利。要對自己充滿足夠的信心,我將在期末考試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得到更多的回報。 上初中的第一天我就感覺:課程比小學多了,作業也多了,每天的時間都抓得很緊。所以我得到的結論是——要會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科學安排時間,是搞好初中學習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正確運用它,就會使我們再學習中游刃有餘,事半功倍。 我雖然讀初中已經幾個星期了,但是就是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可能面對的是新的老師同學,是新的學校,是新的開始吧! 我覺得很無耐,為什麼我就是沒心情去用功學好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方法?我為什麼會害怕每一科呢?是不是關於 智力問題?哎,也許是壓力而已,因為我所在的班有很多學壇佼者,我便會油然而生出一種無法形容的感覺,它包含好學,進取,仰慕以及競爭。就好像一班登山者一樣,我每努力爬一下到有可能超出別人,也有可能會落後他人,因此我們必須要有奮發圖強,要有贏輸順受的精神,盡管自己做到最好。在光陰的流逝中,我似乎沒有做到過:上課就是舉不起手來暢所欲言,看到別人文文是道,心裡又妒忌又沾沾自喜,因為我從他身上學到了知識;體育課是用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但我每當上體育課都是見步行步,做體育運動當然不充足,我可能還沒真正去感受體育的魅力而無可奈何;在初中課余活動多姿多彩,我想積極參與但又退縮了,哎,我連自信也快沒了…… 現在我認識了很多同學,但我感到無聊,可能是一班的都是積極的學習份子吧,幾乎全班除了靜就再沒有別的氣氛了;老師比小學的改變人人看到,但除了講課速度快了和問題多了,也是挺關心我們的,我喜歡班主任不知怎的就是覺得她很平易近人,和諧可親,她處處為我們著想。 因此在初中,我領略到了時間的寶貴和對以往小學生涯的無限懷念,初中使我丟棄了幼稚與無知,而理智、成熟占據了我們的心靈。 我知道初中是人生道路上一個必經之路,就讓我們揚起人生之帆,鬥志昂揚地駛向另一個喜悅的彼岸吧! 啊!美麗的初中生活,我愛你。 告別朝夕相處的六年小學,你們——天之驕子懷著激動和新奇的心情,邁進了僑中這座知識的殿堂,開始了緊張而又有序的初中三年的學習生活。走在人生的第一個路口,你是什麼感覺?是憧憬,快樂;還是茫然,失落? 有這樣一則故事:在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睜開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須要跑得更快,否則,我就會被獅子吃掉。而在同一時刻,獅子從睡夢中醒來,首先閃現在腦海的一個念頭是,我必須跑得再快一些以追上更多的羚羊,要不然我就會被餓死。於是,幾乎是同時,羚羊和獅子一躍而起,迎著朝陽奔去。 生活就是這樣,不論你是羚羊還是獅子,每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就要毫不遲疑地向前奔跑。 每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想一想我今天做出怎樣最大的努力。其實,生活的快樂,不就是
⑩ 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表現了什麼
我國各民族兒童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出自:《大青樹下的小學》是吳然寫作的散文,又名《我們的民族小學》,通過描寫邊疆的一所小學,反映了孩子們的學習生活。課文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後以自豪的感情點題。
本文現收錄在人教版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為第1課的課文,並由梓君參與錄音。
(10)小學生民族擴展閱讀
課文按上學的路上、來到學校、上課、下課、文末點題為順序描寫,充分體現了學校的美麗、團結和充滿歡樂,一個「情」字貫穿全文。
課文共4個自然段,段落分明,層次清晰。
第一自然段寫了學生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
第二、三自然段寫了上課時和下課後的情景,既描寫了學生學習和玩耍的情景,又用小動物的活動進行襯托,展現出校園的靜和動。
第四自然段以贊美的文字點題,以景物的描寫結尾,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