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小學生有什麼好處
西方教育學者曾指出:「好的習慣比法律還正確」、「習慣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那麼,現代父母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該如何培養子女的行為習慣呢?
文明語言習慣——從禮貌用語做起。
高爾基說過:「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做為一名現代家長,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應注意教育他學會禮貌用語。比如正確地稱呼大人,說「、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還有一種情況,孩子說話雖然不帶臟字,但說話的態度不好,語氣急躁甚至嚴厲。因此,家長在教養過程中要讓孩子學會說話和氣、舉止文雅、活潑大方、形成待人誠懇、落落大方的良好習慣。
集體意識——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行為習慣。
人是社會性的。對孩子來說,如何與夥伴相處是他們亟需學習的一門學問。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與同伴交往,提醒孩子與周圍夥伴友好相處,要讓孩子有集體榮譽感,鼓勵孩子幫助別人,或為集體做事情,盡管有時,孩子所做的「幫忙」可能在大人眼中有些可笑,但切忌打擊孩子的熱情。家長應因勢利導,支持孩子主動幫助他人,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這樣,才會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產生集體意識,學會遇事考慮他人的感受,不能僅僅以自己為中心。
勞動習慣—讓孩子從自己穿衣做起。
勞動習慣,同樣是一項應該從小培養的行為習慣。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占絕大多數。現代父母在孩子的教養上,常常會過度保護或生活中處處代勞。在這種教養方式下,孩子可能會失去自己動手的機會,進而失去做事靠自己的意識。孩子失去了學習和參與的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就該由家長做。漸漸產生了依賴性。
衛生習慣—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環。
現代家庭對子女衛生習慣的培養重在兩個方面,一是健康的飲食習慣,一是良好的作息習慣。現代家庭中孩子養得嬌,往往是孩子喜歡吃什麼就買什麼,殊不知這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並無好處。應該注意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按時進餐,不暴飲暴餐,少吃零食,不偏食。尤其是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觀,讓孩子從小形成飲食有節、均衡營養的好習慣。
良好的飲食習慣,將伴隨孩子一生。
作息時間混亂是現代人生活的誤區,這一點,孩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現在的小孩從嬰幼兒階段就開始接觸電視、電腦,到了幼兒期,沉湎於電視、電腦的機會更多。有些小孩子從3歲開始就接觸電腦;有的孩子精力充沛,周末、節假日甚至隨著父母的生活節奏晚睡晚起,這種做法不僅使孩子的身心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還使孩子到了上學年齡,不能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
學習習慣—讓孩子受益一生。
北京市石景山區八角北路小學校長沈廣慧告訴我們,小學一二年級是養成階段,要讓孩子逐漸養成按時休息、按時起床、按時學習等生活習慣,以適應今後緊張的學習需要。但是實際上這學習習慣的養成,同樣始自孩子的幼年。為人父母者,在孩子幼年階段,不僅要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更要注意激發孩子愛學習、愛看書的興趣,這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極為有益。據美國教育專家表明,如果在學前階段,孩子的學習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展,那麼孩子將來入學後很可能就會學習能力低下,跟不上學校學習的進度。
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由成人有意識地培養成的,而習慣一旦形成,就不易更改。正因此,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到良好行為習慣是幼兒教養的重要一環,讓孩子從細小處做起,成長為一個獨立、有自信、有責任感、樂於學習、善於與人相處的人。
② 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有哪些
1、良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課,也是最基本的課程,生活習慣的好壞,不僅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兒綜合素質的體現。它包括飲食、起居、排便、衛生等習慣,做到按時睡眠、起床、安靜睡眠並有正確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細嚼慢咽,飯前便後正確洗手、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等。
2、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禮貌看起來是種外在行為的表現,實際上它反映著人的內心修養,體現一個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識。家長要教育孩子,學習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如「您好」、「請」、「謝謝」、「對不起」、「請原諒」,同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文明舉止,見人要熱情打招呼,別人問話要先學會傾聽,並有禮貌地回答。
3、良好的道德習慣
只有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孩子才能與他人和睦相處,積極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具有高度的責任感,才能成為未來社會上成熟可敬的人。它包括各種行為准則,尊重和照顧老人,不尿尿,不破壞花草樹木,關心公共財政,遵守交通規則,能夠在其他地方思考,團結友愛等等。
4、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影響,直接關繫到孩子的成熟度。好孩子的學習習慣更好,大多數不擅長學習的孩子不是因為他們的愚蠢,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好的學習習慣。
5、良好的思維習慣
良好的思維習慣有助於孩子從正確的角度和角度思考,有助於孩子鍛煉自己的能力,獲得知識,並利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問題。如:感覺接觸了解新事物,善於觀察,勤於思考,能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尤其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③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標准要求
培養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
一、什麼是習慣?為什麼要培養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
(一)什麼是習慣
1、習慣是一種行為方式。
2、習慣是一種自動化的行為方式。
3、習慣是一種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
(二)習慣的分類
習慣簡單可以分為良好習慣和不良習慣。
(三)為什麼要培養兒童的良好學習習慣
1、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習慣就是素質,習慣影響人格。
2、兒童時期是養成習慣的關鍵期:培養始於父母,養成始於家庭,關鍵在於幼兒園和小學。
3、加強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應該求真務實,從培養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開始。
俄羅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烏申茲基說過:人的好習慣就像是在銀行里存了一大筆錢,你可以隨時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個人的壞習慣就好像欠了別人一筆高利貸,老在還款,老還不清,最後逼得人走入歧途。這個比喻非常好。今天的家長要想給自己的兒女留下什麼?我想應該給我們的子女從現在開始留下好的習慣,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財富。
二、培養兒童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嬰兒期(0-3歲)培養兒童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禮貌習慣。
(二)幼兒期(3-6歲)鞏固和擴展嬰兒時期養成的習慣,培養初步的學習習慣和遵守規則的習慣。
(三)小學時期(6-11歲)鞏固和擴展嬰幼兒時期養成的習慣,培養學習習慣、遵守規則的習慣、交往的習慣、生活自理和自我保護的習慣。
我重點講講小學生的學習習慣。
我總結一個小學生學習好的三個關鍵要素是:1、學習的動力,就是愛學2、學習方法,就是會學習3、勤學習,就是要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勤學習是學習好的保障。
小學生要培養的學習習慣有八個:
1、 明日學具,准備齊全
我在西城區一所比較不錯的小學做過一個調查,這個學校有一千個孩子,我在學校大門口站著看遲到情況,一千個學生竟然一個遲到的都沒有。等上課鈴聲一響,我就看見有八個孩子慌慌張張的往教室外跑,我就攔住他們問他們干什麼去。其中一個小男生說:「我媽沒把我的語文書裝我書包里,我得回家取書」。我又問另外一個:「你干嗎去?」答:「今天有體育課,我忘記穿運動鞋了」。我問你們都是幾年級了,他們說是四年級了。我就說這些事情不是你父母的事,是你們自己應該准備好的。你們早應該在一、二年級就養成這個習慣。
2、今天任務,今天完成
3、發現錯誤,及時改正
有一個小男孩,挺聰明,但是數學總是80多分,沒得到一回滿分。我就覺得奇怪。後來就知道怎麼回事了。這個小男孩到四年級的時候,班上剛換了一個男班主任,這個班主任老師看了這個小男孩的數學卷子就明白了,就把小男孩叫到身邊來,說:「過來過來,我考你一道題」。老師問:「7×8=?」小男孩說:「這太簡單了,7×8=58啊」。同學聽了都哈哈大笑。老師說:「你錯了,你都錯了三年了,你自己好好演算一下7個8相加是多少?」孩子演算完了說:「怎麼7×8=56啊,我一直以為7×8=58呢。」就是這么一個小故事告訴大家,孩子在第一次錯誤的時候,我們老師和家長都沒有及時地幫助孩子糾正,所以孩子才會一直把錯的當對的。學習上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知識上的錯誤,所以家長和孩子不要怕學習上出現的錯誤,錯了要馬上改過來。
4、專心學習,珍惜時間
六一節前我給孩子的家長咨詢發現家長普遍反映一個問題:孩子學習磨蹭。我建議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寫作業提出三個要求;數量、質量、時間。以前家長和老師只對孩子寫作業有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但是現在不要忽視學習效率,重視學習效率就要重視學習的時間掌握。
5、讀書寫字,姿勢端正
現在的小學生很多讀書姿勢不正確,眼睛離書本太近,現在北京的小學生近視率達到百分之三十多,近視情況非常嚴重。我們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讀書寫字姿勢端正,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6、課前預習,單元復習
小學生要從二年級開始培養這個習慣,這個對學習非常重要。我這里提倡單元復習,是因為我們的學生往往掌握的知識是分散的知識點,掌握系統的知識才會對學習的應用個更為有用。所以家長要讓孩子注重單元的復習,學會把零散的知識組織成系統的知識。
我給大家介紹三個復習方法:正向復習法、橫向復習法、重點復習法。
7、讀書看報,查找資料
家長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讀課外書是浪費時間。其實讀課外書有四點好處:學會做人、增長知識、學會寫作、有助於課內知識的學習和鞏固。新課程標准對小學生提出的要求是小學生要閱讀145萬字。對一年級小學生沒有要求,對二年級小學生要求看5萬字,三、四年級小學生各看20萬字,五、六年級小學生各看50萬字。學會查找資料最好的辦法就是上網查找,正是為了適應這個要求,我們小學一年級就開始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
8、學有計劃,學有目標
④ 小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哪些
一、9個衛生好習慣
(1)飯前便後洗手 (2)早晚刷牙 (3)每晚洗腳洗襪子
(4)手臟了及時洗(5)不隨意席地而坐6)常換衣服常洗澡
(7)不隨地吐痰(8)不亂扔垃圾9)隨手整理好用具和衣物
二、9個飲食好習慣
(1)定時定量 (2)細嚼慢咽 (3)吃飯時不說話不出聲
(4)愛惜糧食 (5)不挑食不偏食 (6)不吃不合格食品
(7)不邊走邊吃 (8)少喝飲料多喝白開水 (9)少吃零食
三、9個安全好習慣
(1)遵守交通規則 (2)遵守公共秩序 (3)不急追猛跑
(4)不玩火 (5)不逞能6)離家離校要向家長或老師打招呼
(7)右行禮讓 (8)有自我保護意識 (9)不做危險動作
四、9個運動好習慣
(1)每天運動一小時(2)認真完成每一次練習(3)全面鍛煉身體
(4)常到大自然去 (5)循序漸進 (6)做好准備活動
(7)經常散步 (8)積極參加體育比賽 (9)不斷嘗試新項目
五、9個勞動好習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家裡的事情主動做
(3)別人的事情幫助做 (4)按操作程序勞動
(5)學會共同勞動 (6)勞動中注意自我保護
(7)找竅門探索巧幹 (8)勞動結束後整理現場
(9)愛護和珍惜勞動成果
六、9個禮貌好習慣
(1)進別人的房間要敲門 (2)不亂翻別人的東西
(3)用雙手接遞長輩的東西 (4)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5)禮貌待客(6)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話(7)使用禮貌用語
(8)在公共場合要安靜 (9)見到熟人要主動打招呼
⑤ 小學生行為習慣
一、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國旗、奏國歌時要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二、尊老愛幼,友愛同學,平等待人。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和殘疾人。要尊重他人的民族習慣。
三、尊敬師長,見面行禮,主動問好,要用尊稱,不直呼姓名。
四、孝敬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主動幫助父母做事。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正確教導,外出或回到家要打招呼。
五、待人有禮貌。說話文明,講普通話,會用禮貌用語。到他人房間要先敲門,經允許再進入。不打擾別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不打架,不罵人。
六、對外賓有禮貌,熱情大方,不圍觀尾隨。
七、誠實,不說謊話,知錯就改。答應別人的事要努力做到。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要還,損壞公物要賠償,拾到東西要歸還失主或交公。
八、愛惜糧食,愛惜學習、生活用品,不挑吃穿,不亂花錢,節約水電。
九、穿戴整潔。經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漱口,飯前便後洗手。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
十、按時作息。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有病有事不能到校要請假。放學後按時回家。
十一、課前准備好學慣用品。上課專心聽講,大膽發言,不懂就問,發言先舉手,回答問題聲音響亮。課間做有益的游戲。
十二、課後認真復習,按時做作業,書寫工整,卷面潔凈,獨立完成。考試不作弊。
十三、積極參加有益的文化體育活動,認真做廣播體操和眼睛保健操。讀寫姿勢正確。
十四、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勞動,認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
十五、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衣物用品要擺放整齊,學會收拾房間、洗衣服、洗刷餐具等家務勞動。
十六、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違章騎車。不在公路、鐵道、碼頭玩耍和追跑打鬧。
十七、乘公共車、船時主動購票,主動給老幼病殘讓座。遵守公共場所秩序,出入時不擁擠,觀看演出時不隨便走動,保持安靜,演出結束時鼓掌致謝。
十八、愛護公共財物,愛護花草樹木和莊稼,保護有益動物。不在課桌椅、建築物和文物古跡上塗抹刻畫。
十九、注意安全,不玩火,不做有危險的游戲。
二十、要看有益的圖書、報刊、錄像。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遇到壞人壞事主動報告,敢於斗爭。 PS: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三字歌) 升國旗要敬禮唱國歌要肅立:尊長輩愛幼小孝父母遵教導;
會使用文明語遇外賓要知禮;幫殘疾樂助人不打架不罵人:
要誠實不說謊損公物要賠償;撿東西要上交借東西要歸還;
不挑吃不挑穿惜糧物節水電:愛整潔常洗澡勤刷牙習慣好:
不曠課不遲到對老師有禮貌:上課時用品齊敢發言多動腦;
做作業寫工整按時完卷面凈:廣播操要做好煉身體爭達標:
廣播操做眼操三個一要做到;集合時快靜齊做值日要積極;
自己事應自理家務活要學習:衣和物放整齊學做飯會洗衣:
過馬路走橫道乘車船要買票:買東西按秩序看影劇不吵鬧;
愛益鳥護莊稼愛花草;迷信事要反對壞書刊不去瞧;
不能沾不玩火防危險;好與壞要分清壞行為敢斗爭;
有教養益終生。
⑥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勢在必行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成功的基石,反之,則是成功的絆腳石。全國著名小學特級教師於永正先生說,若不是他小學時期的老師培養他養成愛讀書、愛寫字的良好習慣,就成就不了他今天的作為。這樣生動的事例不勝枚舉,故此,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抓好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可以肯定地說,今日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定是他們明日走向事業成功的關鍵所在。筆者始終堅定地朝著這個培養目標去學習和踐行。由此看來,教師務必要抓住小學低段這一最佳時期來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式方法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高尚的心靈是在勞動中逐漸培養起來的,關鍵是使兒童從小就參加勞動,使勞動成為人的天性和習慣。筆者素來把培養小學生「熱愛勞動,自立自強」的習慣放在首位,熱愛勞動是一種美德,能夠磨煉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第一,培養低段小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應注重教會他們洗手、洗臉、吃飯、穿脫衣服、系鞋帶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一方面,小學生能從中得到鍛煉成長,提高積極主動性;另一方面,又減輕父母的負擔,使父母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第二,培養學生養成講衛生、愛學習、懂禮貌等諸多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飯前洗手、不隨地吐痰、不玩臟東西的衛生習慣。第三,培養學生愛學習的習慣,引導他們學會讀書。近年來,筆者所在的班級開設了讀《三字經》《弟子規》等國學經典課程。學生很喜歡學習我國的傳統文化,越學越有情趣,能陶冶情操,放飛童心。指導學生寫字,筆者注重訓練他們正確的書寫姿勢、執筆方法等。書寫時,要按筆順一筆一畫地書寫,力求把字寫得准確、整潔。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可以立下規矩,或是編成易讀、易懂、易記的歌謠,教學生吟讀,或是通過做游戲等活動方式,或是通過自己的言行來啟迪,不斷加深學生對勞動、衛生、學習等方面的認識。漸漸地,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筆者常常思考:要想有效地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學教師要善於觀察學生的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然後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去學去做。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弱,最易於沾染不良的行為習慣。例如,有的學生畫畫,畫著畫著,就胡亂地畫,把牆壁、衣服、臉蛋兒等當作了畫紙,其他學生看到感到有趣,也學著畫起來。又如,一個小學生吃餅干、水果等食物時,不經洗手、洗口,抓起食物就往口裡送,許多小學生看到了也學著他的樣子做。小學生的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教師或家長若不加以引導,使他們盡早改掉這種不良習慣,將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由此看來,小學生的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教師要經常性地採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加以引導,不斷改進。可通過表演,讓學生觀看,從中比較好與不好;也可以通過講故事,讓學生從故事中感知不良的行為習慣有害於健康成長;也可以通過鼓勵學生爭做健康向上的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不管培養學生養成何種良好行為習慣,都應從基礎知識學起,要有側重點。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耐心,用真情,講策略,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益處無窮
每當筆者培養學生養成各種良好行為習慣,均取得效果時,都會有許多家長通過電話、簡訊、微信、書信等方式告訴筆者,孩子在家裡能按時起床、休息,喜歡讀書、寫字、唱歌、跳舞,很少撒嬌,不哭鼻子,懂得自理等,讓他們做父母的看在眼裡,喜上眉梢——這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總的來說,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貴在更新自我、強化自我、提高自我,才能擁有豐富的涵養培養學生;貴在知教育之意而行其道,用其法誘導學生;貴在不厭其煩,敞開心扉,春風化雨滋潤學生——只要如此,方能扎實有效地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⑦ 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包括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還有哪些
一、自尊自愛,注重儀表
1、維護國家榮譽,維護共產黨,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要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2、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燙發,不染發,不化妝,不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穿高跟鞋。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堅持鍛煉身體。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
4、舉止文明,不打架,不罵人,不說臟話。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動和場所。(以考察為目的應適當進入某些場所)
5、情趣健康。不看宣揚色情、兇殺、暴力、封建迷信的書刊、音像製品,不參加迷信活動。
6、愛惜名譽,拾金不昧,不做有損人格的事。
7、注意安全,防火災、防溺水、防觸電、防盜、防中毒等。
二、誠實守信,禮貌待人
8、平等待人,與人為善。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謙恭禮讓,敬老愛幼,幫助殘疾人。
9、尊重教師,見面行禮或主動問候,回答師長問話要起立,接送物品時要起立並用雙手,給老師提意見態度要誠懇。
10、同學之間互相尊重,團結互助、理解寬容、真誠相待、正常交往,不欺侮同學,不戲弄他人,發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評。
11、日常交往中禮貌待人,講話注意場合和分寸。待客熱情,起立迎送。
12、未經允許不擅自進入他人房間、不動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記。
13、不隨意打斷他人的講話,不打擾他人學習、工作和休息,妨礙他人要道歉。
14、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答應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借他人錢物要及時歸還。不說謊,不騙人,不弄虛作假,知錯就改。
15、上、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下課時,請老師先行。
三、遵規守紀,勤奮學習
16、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不逃課。上課前准備好學慣用品。上、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下課時請教師先行。
17、上課專心聽講,勤於思考,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和參加課堂討論。
18、認真預習、復習,按時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合理安排課餘生活,每天堅持閱讀、收聽、收看新聞。
19、積極參加學校、團隊和班級組織的文體、科技和社會實踐活動。參加各種集會准時到達,遵守集會紀律。
20、認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優美。保持圖書館、閱覽室和教室的安靜,不在教室、樓道、校園內追逐打鬧,大聲喧嘩。
21、愛護公物,不在黑板、牆壁、課桌、布告欄等處塗抹刻畫。借用公物要按時歸還。
22、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愛惜糧食,節約水電,服從管理。
四、勤勞儉朴,孝敬父母
23、生活儉朴,不攀比,不亂花錢,不向家長提出不合理的生活要求。
24、學會料理個人生活,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學慣用品,自己的事自己做。
25、生活有規律,按時作息,珍惜時間,合理安排課餘生活,堅持鍛煉身體。
26、尊重、傾聽父母意見和教導,體貼關心父母。主動把生活、學習、思想等情況與父母交流,禮貌回答父母的問話。
27、外出和到家時,向父母打招呼。課余時間外出要向家長說明去向,未經家長允許不在外留宿。
28、體貼幫助父母長輩,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29、對父母和長輩有意見,要禮貌提出,當自己的意見沒被父母和長輩採納時,要耐心解釋,不頂撞,不發脾氣。
五、嚴於律己,遵守公德
30、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在社會生活中用各種規范約束自己的言行。
31、遵守交通法規,不闖紅燈,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跨越隔離欄。
32、遵守乘車秩序,上車自覺排隊,乘車時主動購票,不喧嘩,不擁擠,主動給老、幼、病、殘、孕讓座,不爭搶座位。
33、購票購物要按順序,對營業人員有禮貌。撿拾物品主動歸還失主和交公。
34、愛護公用設施,愛護文物古跡,保護生態環境,愛護莊稼、花草、樹木,愛護有益動物。
35、尊重外地人,外國人,遇有問路,認真指引。
36、遵守網路道德和安全規定,利用現代化信息傳播手段獲取有益的信息,不瀏覽、不製作、不傳播不良信息,慎交網友,不進入營業性網吧。
37、珍愛生命,不吸煙,不喝酒,拒絕毒品。不參加各種名目的非法組織和非法活動。
38、參觀游覽遵守秩序,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瞻仰烈士陵園保持肅穆。
39、觀看演出和比賽時做文明觀眾,不起鬨,不無故提前退場。
40、弘揚正氣,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報告。遇有侵害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學會自救。
(7)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擴展閱讀
中學生守則
1、熱愛祖國,熱愛人民。
2、遵守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遵守校規校紀,遵守社會公德。
3、熱愛科學,努力學習,勤思好問,樂於探究,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有益的活動。
4、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鍛煉身體,講究衛生。
5、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生活習慣文明健康。
6、積極參加勞動,勤儉樸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禮貌待人。
8、熱愛集體,團結同學,互相幫助,關心他人。
9、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知錯就改,有責任心。
10、熱愛大自然,愛護生活環境。
八榮八恥內容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⑧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
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
所謂習慣,
指由於無數次的重復或聯系而逐步固定下來變成自動化了的行為方
式。作為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下扎實的基礎。
行為是一種有目的的實踐活動,
也是一個人品行的外在表現。
兒
童是否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關鍵是他的日常行為是否合乎規范要
求。俗話說: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這句話足以體現了思想品德行
為習慣在小學階段發展中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是行為習慣養成的最初
階段,也是最關鍵時期,因此,加強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促進
兒童行為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對一個小學生來說,
養成一種良好的
學習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養成一種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實
在是比學會一些具體知識重要得多。
從這個角度說,
培養了學生的良
好習慣,實際上就是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一項長期的、細致的、塑造人
的基礎工程。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教育引導,曉之於理
教育引導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
激發他們養成良好
行為習慣的熱情。
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
學生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違
反紀律或不遵規守矩。
在這種情況下,
如果對學生一味地進行指責批
評,往往只會是事倍功半,甚至起到反作用。所以,根據小學生的這
些特徵,我常常利用正面引導、表揚典型事例、找個別談心等形式進
行教育疏導,讓學生明白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樣,有效地
促進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如我班的彭某,生活作風拖拉、散
漫,上課常常遲到。我就多次找他談心,耐心地給他擺事實講道理,
結合相關的生活實例對他進行疏導。
幾次談話之後,
彭某清楚地認識
到自己的不足,
以及這些不良習慣將會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
漸漸
改變了的不良習慣,逐步轉變為遵紀好學的好學生。
良好習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
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反復練習
才能形成。所以,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每周選取《小學生日常行
為規范》的其中一條內容,要求學生認真執行;並讓班幹部組成行為
規范檢查小組,
由組長負責將當天的情況記錄下來,
作為評比的依據,
有獎有罰。
學校也可將某月定為行為規范月,
對學生嚴格要求反復訓
練直到鞏固為止。
我在課堂上、班會上、活動中,都要求學生嚴格按照《小學生日
常行為規范》
的要求去做。
培養他們按時上學、
准時回家、
認真聽課、
認真讀書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通過訓
練,學生就習慣成自然。所以應該注意使學生事事時時嚴格執行《小
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長期堅持不懈,並且要督促檢查,不能忽松忽
緊。
二、樹立典範,身先垂範
列寧說: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
榜樣是活的教科書,
具有生動、
具體、形象的特點,對學生具有很大的說服力、更強的感染力,對他
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潛移默化的暗示、
指導作用。
在培養學生
行為習慣的時候,
榜樣尤其是老師的示範教育是無聲的力量。
模仿大
人是孩子的天性,
它是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途徑,
小學生特別
希望從具體的人身上找到學習的目標,
並做為模仿的對象。
所以他們
喜歡模仿自己崇拜的人,
根據他們善於模仿的這一特點,
使他們在榜
樣的鼓舞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首先:
運用學生身邊的典型事例,
比較系統地給學生講清道理和
要求,
樹立榜樣,
使學生逐步提高認識。
以革命領袖為榜樣教育學生。
如向學生介紹毛主席少年時在雨天幫助毛四阿婆收稻穀的故事,
引導
他們養成「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和殘疾人」的良好的行為習慣。還有
列寧小時候的故事,引導他們養成不說謊話,誠信待人的良好習慣。
其次:
是用學生中的榜樣教育學生的良好行為。
如在班上多表揚
一些上課坐姿端正、認真聽講、作業工整、講究衛生的學生,可以在
班上選出「學習之星」
、
「勞動之星」
、
「文明之星」等等。由於這些榜
樣是在學生中產生的,
因此,
他們表現出來的良好行為更容易被其他
學生理解和接受,並激起上進心,使他們自覺模仿形成習慣。
再次:
要注意教師本身所起的榜樣作用。
在學校教師是學生最崇
拜的人,所以教師是學生最經常、最直接的模仿對象。特別是低年級
的學生,往往把教師看成完美無缺的人物,一切都要向老師學習。因
此,教師的示範作用對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著及其深遠的影
響。
我做教師多年始終注重自己的行為習慣,
盡力使自己的言行大方
得體,給孩子們樹立好的榜樣。
三、家校配合,同步培養
家庭是教育的重要資源,
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
培養學生良好
的行為習慣,只在家校合作攜手共育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庭成員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孩子長期與家人相處,
家長的一
言一行一舉一動直接影響著孩子。
如果父母以熱情、
支持和愛護的方
式對待孩子,
就會使孩子建立起一種助人為樂的心理傾向。
如果父母
經常對親人粗暴無理,
孩子就可能厲聲說話或動手打人。
這些行為多
次反復,就會形成一種習慣,難以改掉。以上表明,每個家庭的生活
方式不同,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同,收到的效果更不同。為了提高家
庭教育質量,提高家長的素質,我們通過校訊通,定期開展專題性宣
傳,講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導家長應怎樣教育孩子,怎樣創設良
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如:家庭成員之間應和睦相處,家長在孩子面前
應做出正面的表率等。家長們從中深受啟發,同時,一種新型的家庭
環境、家教氛圍悄然形成。
四、講究方法、形式多樣
。
、隨機教育。
抓住生活中的各種教育因素進行隨機教育,隨機
教育具體、生動、形象,有很強的說服力,非常適合兒童。對學生的
行為教育應貫穿於學生一日生活中,
應從點滴小事抓起。
隨機教育建
立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多觀察了解學生,多與學生溝通聯系,發現
問題及時解決處理,
使學生在從身邊的事例中接受深刻的教育,
真正
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當學生有不良行為,如:有的小朋友經常
拿別人的東西,
有的小朋友時常欺負他人等,
每當這時教師要問清緣
由,及時教育,幫助改進。不能草率了解,不管不顧,應把它作為良
好的教育機會。
、深入實踐
。讓學生走出去,親自看一看,做有意、有機、有
感、有效的滲透。既讓學生看到正面的事例,又讓學生看到反面的事
例。
組織學生到醫院看一看醫生的醫德行為,
到商店看一看售貨員的
服務行為,再去看守所看一看,讓教官講一講犯人為什麼犯罪,犯罪
的下場結果如何。
正反兩面對學生進行教育,
讓學生知道應該怎樣做,
不應該怎樣做。為了增強活動效果,我們組織開展角色游戲,讓學生
按照自己的意願,扮演各種角色,通過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現
實生活,從而,潛移默化地規范了學生的行為。
、學科滲透
。
將行為習慣教育滲透到各課教學中,使學生在不
同的教育內容中,不同的教育形式下,接受良好的行為習慣。針對現
在獨生子女不斷增多,
家長對他們嬌生慣養,
教育時常存在誤區的現
象,我們結合各科教材,利用形式多樣的方法,將行為習慣的培養滲
透到各科教學中,收到了良好效果。如:針對有些同學不愛惜文具、
浪費東西和不愛勞動的現象,
我在班上開展了
「和雷鋒叔叔比童年」
、
「和雷鋒叔叔比思想、比行動」的活動等等。
總而言之,
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之成,
應當
作為一項長期的常規工作來抓。
它需要不斷地給予督促與引導,
需要
學生長期不懈的努力。教師應從細微人手,激發學生內在情感,以環
境創設和榜樣引導為基礎,喚起學生行為意識,以日常生活、隨機教
育、
學科滲透為方法,
規范兒童行為,
通過游戲活動,
促進習慣形成。
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之效果。